歼5战斗机氧气面罩使用什么型号氧气面罩

1956年,我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后又制造出各种型号的新型飞机,请简述其意义。_百度知道刀口:这张图上我数了数,单就图上显示的歼十五战机数量是8架!我一一标注了出来,供大家欣赏。
简单分析一下几个看点,供参考:
首先,这8架已经不能算小批量试生产了,应该说已经进入批量生产。
第二,时间上,这8架是2014年夏季生产的,道理是沈阳春秋天草一般都是黄的,这8架背后的背景上的草是绿的,而且是嫩绿,应该是春夏之间。
第三,这8架都有军徽涂装,说明军代表已经做了验收签字,这8架歼十五已经做了出厂前的试飞,正待部队接装(接受装备的意思)
第四、这8架都是涡扇十X型太行发动机,按照一般规律,放弃AL31FN三姨夫俄制发动机,说明太行的推力更大更能适应航母起降的要求,按照2014年这个技术节点,这批太行的推力应该在14吨以上,要比第一次在航母着舰的那批歼十五验证机的推力大2-3吨。
第五、在歼十五机首雷达罩后有一条斜线,显示了与歼十一D以及歼二十共有的特征,一般认为是加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特征,一般来说,在有源相控阵雷达侧方和后侧方使用复合材料有利于雷达RT组件散热。
随着太行歼十五批产,有关只要歼十五还是装三姨夫AL31就说明太行仍然不过关的无耻谰言不攻自破,这使爱国军迷大快人心!
第一张图上是我按照排列的尾翼和机头苫布统计的歼十五数量。
第二张图上,标示了歼十五机首的斜线。
朋友们给俺提出了许多问题,俺也没有去红场看,所以只能就图说图,说一些简单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 ...
瀚海快刀:觉得老刀看走眼的人估计是没经历过苏联时期吧,还沉浸在美国完胜冷战的错误感观中。
当阿马塔第一次驶过红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好像第一次见米格25,第一次见T-64。当然,那种震撼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出自于对于一个强大对手的尊重,和对自己的鞭策。
科技树就像是冰山,大多数时候放得上台面的东西往往都是彼此出于宣传需要和产业战略博弈的结果。看不起苏联/俄罗斯技术存量的朋友们不妨好好想想,一个在数理方向上天赋出类拔萃的民族,哆哆嗦嗦赶上了前几次工业革命,经过民族主义的激发,积累了近七十年的家底,其底蕴是常人无法想像的。苏联解体,仅被华尔街刮走的浮财就有五十万亿美元之巨(中位数估计)。这么个庞然大物,即便是衰落,顾头不顾腚,然而当年的很多宝贝拿出来一个,只要这几十年别家没得做,依然是世界领先。
关于老毛子的国民性,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上PhD的时候,办公室跟我最要好的哥们是东乌克兰的,估且叫他阿廖沙吧。阿廖沙本来是学物理出身的,辗转来到美国读数学phd。这哥们充分体现了苏联人的民族个性:第一,特别能吃苦,一米九的个字一天吃一个面包就够了,忙起来没日没夜,一点都不夸张;第二,数理逻辑的原则性特别强,在学术上总是特别特别扎实,我和德国人偶尔做个积分有的时候还要查个表,人家所有的积分公式都记在脑子里。办公室里他最早学会用超级计算机平行编程,经常用模拟的办法解决问题独辟蹊径;第三,学术独立性特别强,要干什么自己脑子里有非常坚决的想法,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俄罗斯民族的创造力:这是种全身心投入之后的激发状态。这种创造力我们都可以学习到,关键是要钻研。第四,就是目的性强。他好几门期末考试着急了都是抄我的卷子。。。而且对***本身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第五就是能喝酒,脾气暴躁。但是事后冷静下来总是回头继续开心做朋友。猛,但是粗中有细,是俄罗斯人给我的最大印象。
老毛子如今再怎么不济,人家是靠人命扛下来希特勒的,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苏联红军这支队伍并没有真的被成建制地消灭。这30年,苏联红军(估且这么叫吧)在经历过指挥部被打掉,国土沦丧,敌特渗透之后,一系列组合拳反攻打得华尔街和西方楞在原地。俄罗斯这几次在应对颜色革命和西方渗透上,反应之快,手段之坚决,令有识之士拍案叫好。大家要看到,普京的俄罗斯不仅仅有阿马塔坦克,还有今日俄罗斯网站,还有新时代版本的“右翼国际”,还有完善的忠于领袖的内阁团队(我们只有半个)。当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那一刻,已经是俄罗斯的止损点了。前苏联的家底会被有计划有层次的盘活,坦克的投资相对要小于航空航天,再加上符合俄罗斯这个陆权大国的地缘利益,所以项目在当时被最优先保留下来(有点我们轰7的意味)。
所以出现阿马塔这种第四代坦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整个俄罗斯民族在逆境中不断奋斗的结果。大家要严肃对待俄罗斯恢复元气这个命题,绝对不可以带着刻舟求剑的有色眼镜去恶意忽略俄罗斯的技术进步。实事求是的分析,是提出解局方案的第一步。张口就来俄罗斯是在骗钱装样子,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你要敢说北方工业到现在还没有联系过自己的老达瓦西里们,吵吵嚷嚷地要看实物,没有以此借鉴修改我们的四代坦克,那你真的就是。。。)
刀口:昨天(5月6日)北京台的《军情解码》专门谈了俄罗斯进口054A的事儿,哪位大侠转一下视频,大家看看,蛮有意思的。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简称军技合作,确实是双方的,当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90年代中国是纯进口俄罗斯的装备,21世纪开年中国就开始逆推仿制,第一个十年结束,中国已经进入自主研发,甚至大量反哺俄罗斯阶段。这种历史上电光石火的变化,发生在短短的二十年间,真真是堪称奇迹!
我们从中看出的是什么?
是对中国的制度优势,体制优势,道路优势,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的肯定,是对不走改旗易帜之邪路的丰厚回报。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俄罗斯之所以要进口中国的054A主要是工业体系不完整造成的,电子技术和元器件在白俄罗斯,燃气轮机在乌克兰,现在的俄罗斯居然连一艘3000吨的护卫舰都造不出来,主要是发动机不行,电子技术不行,结果设计的三种吨的护卫舰都是造了半截造不下去了。
目前俄罗斯要造驱逐舰一样存在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问题,据说已经在与中国谈进口QC280和QC185发动机的问题。
俄罗斯目前主要是体系不完整,分系统好的还可以,不好的就真的没办法。
去年2014坦克两项大赛,俄罗斯的T72M3坦克表现了上佳的机动性和皮实耐造,但是简易双稳火控系统真的是差强人意,基本算不入流,反观中国的96A在火控技术上已经稳稳的赶超西方技术,上反式双稳火控技术表现的成熟稳定先进,射击比赛19打19中,这连西方坦克也做不到。
这次俄罗斯推出T14阿玛塔坦克,阿玛塔是怎么解决双稳技术的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就中俄军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排除也有一定的合作,或者干脆说是支援吧?&&&&&&&&&&&&&&
时事碎语:
1、公投入北约,西乌又布好一个操蛋的局,只是现在力量还不足,还在暗里准备,只要美国需要,随时可以引爆。但是随着时势的发展,当西乌境内的民众觉醒,不再沉默时,西乌当局靠什么来把民众的反抗压下来呢,仅靠“民主后杀全家”,其统治是难以为继。
2、东乌武装背靠大树好乘凉,正是建设巩固根据地,保卫好边境是第一件大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边只要有来犯者,毫不退让,坚决回击。一边西乌只要有一点动静,就要大呼小叫,向各方喊冤叫屈。抓住协议,尽力扩大协议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抢占住道义高地,东乌在这个方面也很会做戏。
3、俄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坚决回击,收回克里米亚,划分了东乌铁杆领地,但现在本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有个恢复时期,加上胜利日庆典将近,需要时间来平稳过渡,所以这段时间,俄国人也学会在乌克兰施展柔然身段,放低调门,大放缓和空气。
俄欧接壤处,乌克兰局面现在就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僵局,一时欧俄美谁也无心也无力打破这个僵局。
东边日出西边雨,欧亚大通道上总要让它多点风雨,邪恶的势力也不甘让欧亚畅通那样顺利,乌克兰暂成为僵死的残棋,但还有北约这杆破旗,也还有俄周边曾被熊掌蹂躏过的几个死敌,煽起他们的恐惧心理,挑起他们的敌对情绪,带领着他们向俄国鼓噪进击,一时间东欧北欧狼烟四起,于是我们就看到北约上演围城的大剧,这一切虽不能把俄国咋滴,但却可搅合搅合欧亚联通的大局。
只是随着二战70周年胜利日的相继到来,随着局势的明朗化,随着中国“一路一带”建设实施阶段落地,美国还能在欧洲,象以往欲舍欲求,随心畅意?亚投行前车之鉴,美国心中要好好盘算盘算,才是真滴。
刀口:是啊,新型核潜艇这样大大方方的官泄到现在居然没有有人注意到,这是不正常的。
这几张图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左下角是一张至少5年前就披露过的老图,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张图上的所谓093攻击型核潜艇明明有填角,但是在所有的爬墙党在三亚以及其他地方偷拍的爬墙图上,都没有一张有填角的093,这也是奇哉怪也!这张有填角的“093”图,一直是个孤品,再无新图出现过。另外,这张官泄的图在各大军刊上刊载过无数次,就是没有在偷拍图上出现过,这型“093”可以说真的是神出鬼没。
下中图上是一艘“094”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有明显的狭长形的填角,但是也是开天辟地的仅此一张,以前无论是官泄图和偷拍图上,这艘所谓的“填角094”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就又是一件奇事!这几年爬墙党在三亚拍了无数张094,这个填角094从来没有出现过,难道这个填角是小孩子玩的积木?出海装上,返航卸下来?这真是令人费思量。
最后是上图,三艘所谓的094一字长蛇阵,细看都有填角,这就更奇上加奇了!
我们回顾一下世界潜艇发展史,美国装备最多的洛杉矶核潜艇还没有填角,美国核潜艇有填角也是近十几年出现的,一是海狼型,第二是弗吉尼亚型。这两型核潜艇都是美国最先进的核潜艇,设计上的填角主要是为了达到更加静音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消除高速航行时围壳后的空泡,简单说,空泡的破裂就是噪声,但是也只有在高速航行时空泡才会产生,低速航行是不会有空泡的,不信,我们与女朋友一起在湖边玩水时试试,用手指头在水里划,慢慢划是没有声音的,使劲划一下声音就大,哗的一声,能让女朋友花容变色!其实就是空泡破裂的声音。
这么说来,莫非俺们中国核潜艇这个填角也有高速航行降噪功能?高速静音是核潜艇一项上上乘的技术哦!
刀口:歼十六
这就是替代所谓的歼十六的多用途战斗机,我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次。
有了这个型号,中国也用不着再进口苏35了,就航电来说,这个型号的航电是迄今为止歼十一系列里最昂贵和最先进的,完全可以替代后舱飞行员的作用。另外,特别注意,机舱盖前面的红外探测器也取消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没看见,这说明这个型号的雷达强大到不再需要红外探测和瞄准系统。
外观上,为了避免干扰这款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空速管装在了雷达罩的上方,考虑到这是一架试飞型号,为了确保安全采取的临时措施,首先保证飞行安全,等试验完成,会摘掉这根雷达罩上方的空速管。
苏35为了取消机头空速管用了9年的时间,还损坏了一架苏35。
另外,雷达罩后面向下斜切的深色部分是复合材料,不是雷达本身。之所以采用复合材料,主要与罩子内藏有几种传感器有关,需要透波性好的复合材料当外罩,同时减轻重量,一举多得。
由于气动外形有一定的变化,首飞具有风险性,所以,检测标记都在机身上,这些圆巴巴专业名词忘了,每一个都有不同,以便检测和监控仪器记录和检测。
大喜啊,值得好好庆贺!
由于长期受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宣传影响,国内的老百姓和军迷印象里,苏联和俄罗斯的战斗机就是质量低劣的代表和化身,这其实是根本错误的。苏联和俄罗斯的战斗机不管从任何角度都是美国和西方战斗机的克星,从系统集成的角度,俄罗斯对自己的战斗机有杰出的系统集成能力,即便从工艺的角度,俄罗斯的原装货也绝对是上乘的。
目前世界各地大概还有几千架苏联和俄罗斯原装的米格21战斗机在服役,但是同时期的F104\F5\幻影3早就不知去向。苏联和俄罗斯的战斗机一向以抗造,皮实、机动灵活著称,绝非浪得虚名。
对于中国进口的早期的苏27SK升级的问题,走的还是一条改装升级的道路,这是我们的一贯做法。前面说过俄罗斯的战斗机的主结构是很皮实的,再延寿15年以上没有问题,改装主要是更换中国的航电系统。
前几年中国已经为改装苏27SK进口了大量AL31发动机,这已经说明问题。
阿三一直坚持在阿三本土升级苏30和苏27,其实还是来料组装,但是有统计说明,凡是阿三自己升级的飞机,基本都摔的差不多了,阿三自己干,基本就是胡来,这一点也不夸张。
苏27系列战斗机和我们自己的歼十一B系列战斗机都是三代机中的佼佼者,是世界三代机的巅峰之作,挖潜的空间还很大。特别是苏27系列和歼十一B系列的长航程和极其出色的翼身融合气动外形,目前在世界三代机都是最好的,这也是我们还在大量生产、改装、升级歼十一B系列的原因。
其实早在2011年歼二十首飞我就说过,歼二十的 发动机是国产的,而且是三元矢量喷管。
三元矢量喷管早在江总任军委主席时,他就亲自在内部展会上操作过这个矢量喷管,有图有真相。而太行发动机也早在2005年就开始小批量装在歼十一B上服役,一直到2010年大批量服役。
中国自2004年后就再也没有进口俄罗斯的苏27的整机,进口的AL31也再没有装到我们自己的歼十一B上,一般人理解是为争一口气,其实问题决没有那么简单。真正的原因是歼十一B的火控--飞控--发动机一体化电传操作系统从设计上就是一个整体,俄罗斯不给AL31的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的源代码,我们自己设计的火飞推电传系统就存在巨大的隐患,歼十一B的太行发动机的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就不存在源代码的问题,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同理,歼二十在设计火飞推一体化电传操作系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你用AL31就有源代码不兼容的问题,要不然你就要请俄罗斯设计歼二十的火飞推一体化电传操作系统,这可不是给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大钱小钱的问题,这还用我说吗?你懂的!别懂装不懂。因为这是个简单的选择题。
任何一个国家自行设计战斗机的火飞推一体化数字化电传系统都是一个整体的源代码,别人以黑箱的形式介入你的设计,就等于你将源代码拱手送人,这不是钱的问题,这关系到安全。
所谓黑箱,就是人家以保密的身份进入你的系统,他只能知道你的,你不能知道它的。
歼二十如此的关系重大,我们怎么能受制于人?!这个还要动脑子想吗?
所以,单单因为这个道理,歼二十的全状态验证机就绝不可能用外人的发动机,歼十一B都不用,歼二十怎么可能用呢?
咱们简单举个通俗的例子:鹰和麻雀。
鹰和麻雀格斗,麻雀有胜算吗?***是肯定的,麻雀没有一点胜算。所以尺寸很大的就战胜不了尺寸很小的根本说不通(而且是一派胡言)。哪为什么鹰可以战胜麻雀?主要是鹰的翼载荷小,而麻雀的翼载荷大。通俗的说,就是鹰的翼面积承载的鹰本身体重的力用的越小,鹰的机动性就越大,这就是简单的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我们回到歼二十和F22.
战斗机的机翼面积越大,翼载荷就越小,机动性就越好。我们目测歼二十的机翼面积,就平均水平看也比三代机大的多,比如与歼十一比,就大了不少,当然具体数字是多少不清楚,但是我们长眼睛也不是出气的,应该能看出来,这是军迷的基本功。
歼二十与F22比较翼面积,歼二十更大,这是因为歼二十的机身更长一点,也只是长一点而已,都是重型战斗机,翼载荷大小难分仲伯。歼二十的鸭翼设计是针对F22的,如果都不用矢量推力,歼二十绝对在机动性上胜出,鸭翼对机动性的贡献俺就不给你上课了,这是基本常识。
歼二十是三元矢量发动机,F22是二元矢量发动机,歼二十又胜一筹。
简单说说三元矢量推力与二元矢量推力的优势,简单说,所谓二元就是喷管的方向只能在上下两个方向,三元就是全方向,战斗机在机动中,每做一次机动其实就是一次矢量的损失,这是因为气动阻力的结果。每做一次机动,速度就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慢一点,往往机动几个动作后,速度就慢到不能容忍的程度,这时一般的战斗机就要借用地球的引力和发动机的推力打开加力俯冲以补充“能量”。
矢量发动机就是在机动中不断的给这个机动的阻力损失补充能量,三元是全方位的补充,二元就只能在两个方向补充,孰优孰劣已经一目了然!
我们大多数军迷对这些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看过外坛有关能量机动的争论,大多数都在那里胡诌八扯,胡说八道,这里算做个正本清源。
刀口:尾舵三大流派
目前世界上潜艇尾舵有三大流派,十字舵、X舵、H舵。
比较流行的大多数是十字舵。一般来说用十字舵的比较多,用X舵的比较少,凡是用X舵的都比较注重浅海作战,比如鬼子的苍龙级就用的是X舵(由此可见鬼子的野心)。但是比较十字舵,X舵的舵效不如十字舵,操作也复杂的多,一旦在战时损坏和事故修复比较难,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用十字舵的原因。
X舵这种舵,操作起来俯仰和左右转向都需要复杂的调整,伺服机构增加了重量和操作也增加了复杂性,舵效比较差。
我海军核潜艇用H舵,说明我新型核潜艇兼顾深海和浅海作战,这是一大发现,值得我们投以极大的关注,说明我们核潜艇设计上考虑了深海和浅海作战的全面性。特别是强调浅海作战这一条,说明我军对核潜艇的机动性和静音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十字舵在浅海作战局限很大,伸出艇身外的下十字很容易剐蹭海底和礁石,造成栽头,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军核潜艇装H舵,除了可以减少与海底剐蹭造成事故,还可以方便“坐底”,坐底就是静止的坐在海底,这个性能有利于隐蔽和伏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美国的海狼和弗吉尼亚以及洛杉矶级都是十字舵,这也说明美军嚷嚷半天的濒海作战并没有下功夫。
H舵的舵效远高于X舵,因为垂直舵面远离螺旋桨,对螺旋桨的扰流几乎没有,也可以为螺旋桨大量减少空泡做出贡献,这又为降噪做出了贡献。
缺点是舵面伸出艇外,驻泊时要注意别剐蹭。
另外,如果截图是CG图,那这个CG图算功夫下足了,连舵面的水流扰动都能表现出来,这个还是极少见的。我的观察不是CG图,而是水下监测装置拍摄的视频。
刀口:牛刀当然也能杀鸡
我与YST理论,主要是对他的大陆先打琉球再打夏威夷存了点戒心,大陆怎么能先打琉球呢?怎么也是先打台湾,再谋琉球,这是个战略常识。
先打台湾,有理有利有节,也容易的多。而且打下台湾,琉球就成了战略上的鸡肋,琉球的战略地位将大大下降,同时还会牵制住美日,迫使它们守也不是,放也不是。琉球相对远离日本本土,美日如果将重兵部署琉球,琉球没有陆地纵深,头重脚轻,中国将会在围点打援的虚虚实实之间变换战略,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反之,美日将琉球作为跳板进攻台湾,中国对台湾的支援得力,而美日将进一步拉长战线,呈现一字长蛇阵的被动态势,中国击打蛇的头部和打其七寸都会游刃有余。
台湾的知识分子近些年对大陆压倒优势的国防科技的技术进步还是被迫承认的,大陆准备的是对付美日的牛刀,他们自己不过是个待宰的鸡,他们心里门儿清。
大陆的目光早已越过台湾放眼四海,认定台湾是自己的菜,只是什么时候吃而已。
台湾恐怕一直存在一种幻想,幻想大陆战略上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幻想着大陆走上美国911后错打两场战争的老路,从顶峰跌落下来。台湾认为只有大陆的崩溃自己才有机会,所以寄希望于大陆走错棋,走臭棋。盼望着大陆万丈悬崖一脚踏空,船到江心激流翻船!呵呵!
这就是老舰船上某大佬讥讽说的了,岛民就是比较贱。台湾现在的处境就是俗话说的瘦驴拉硬屎=就在那里撑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撑一天是一天,也难怪狭隘自私的很逼格很极端!
大陆不好,台湾就能好起来?这也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
另外,从单纯军事战略的角度,大陆发展战略空军和蓝水海军,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准备的,从军力投送的距离和能力、规模的延伸看,已经放眼一带一路。准备好了牛刀,杀牛、杀狼都没有问题,当然也能杀鸡!
西陆网: 中国向俄罗斯军购买世界上最好的导弹
评:这个应该正面理解才是,这几年国防部发言人一直称中俄之间的这种事儿为“军技合作”而不是军贸。军技合作显然是双方的,而不是一方向另外一方出售军品。军技合作是简称,全称应该是军事技术合作,这里面包含的就多了。最明显的是拉达级常规潜艇的合作研发和生产,将来的拉达级中俄双方都用,各取所长(虽然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最近传出俄罗斯因为乌克兰不再提供舰用燃气轮机,俄罗斯的主力驱逐舰没有动力造不出来了,俄罗斯准备进口中国的燃气轮机。前几天说俄罗斯又看上了054A的动力,前面92版主还介绍说俄罗斯的辅助船的动力也要靠中国。另外,据说俄罗斯还在近两次作战前进口了大批中国研发的陆军电子和光学产品,这些产品西方已经列入制裁之列,我们的既便宜又先进,在作战中大显神威。我观察,上面说的绝对是俄罗斯的刚性需求,他不买你的没地方买。如果是前苏联时期,这些他都有,现在变成了缺门。乌克兰一直威胁停止供应燃气轮机,为此俄罗斯也启动了航改燃的计划,俄罗斯现在不缺航空发动机,但是航改燃也不是想搞就立即可以搞出来的,没个十年八年的大力投入是搞不出来的。再说S400.去年土耳其竞标,中国的红旗9战胜了美国的爱国,2和俄罗斯的S300,还有欧洲的紫菀,美俄都不服气,美国抬出了爱国者3,俄罗斯抬出了S400,结果土耳其仍然选择了红旗9,现在中国再去买S400就没有道理了,放着自己先进的不用,买不太先进的,这不是有病嘛。俄罗斯在S400出售上有宣传策略,中国一直不表态买不买其实是帮俄罗斯的忙,真买了,自己的红旗9怎么办?但是我们又犯不着得罪他,不戳破已经是帮他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不买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没有必要说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成仁义在”,是朋友就要帮忙,这种战略配合是需要的。
中国的热成像技术比国外的还先进!
热成像技术在陆军和陆航主要是第三代热像仪,用在瞄具、侦察等方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热成像技术的最高端是应用在反导上的。
目前世界上能用动能撞击技术KKV反导、反卫的国家只有中美两家,而美国目前在实际使用中只能在200公里高度打中一辆中巴那样的大目标,我们可以击中800公里和36000公里高度的电视机大小的物体,这个技术之一就有热成像技术。所以,当我们将反导的热成像技术转移和移植到陆战和陆航以及直升机和战斗机上时,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最好的。
目前我军的99坦克装备的热像仪还不是最好的,即便如此,在演习中在白昼以及日光下,在爆炸浓烟和大量燃点条件下使用能精确的击中几公里外的目标!这在央视新闻中披露过,这已经是世界坦克热成像瞄准系统的最高水平。
按照图上T14这两辆样车上看,突出了城市作战元素,另外,T14炮塔上面帆布包着的方形物体很可能是还在试验的主动防御系统,这可能是世界首创和首用。
中国的99式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祝老说过我们自己研发的主动防御系统,如果这次T14没有装,下一次就是中国首先展示了。我们有技术储备。
另外,2014年坦克两项,俄罗斯的T72的上反式稳像基本算废品,只比短停顿射击好一点点,算蠕动射击,这就比96和99差远了,如果T14还没有解决,这个T14真的不算什么好东西。
怎么又在蓝焰和红焰之间纠结起来了,我给上幅老图,歼十一B太行发动机爬升状态按说是要费点力气的,但是喷出的还是蓝焰。
这只能说明歼十一B的太行发动机推比很高,使用军用推力就能大角度爬升,用不着打加力!
其实我很早前就提醒过(大概是2012年)我们在看爬墙党的视频和图片时,歼二十在起飞时,有时是蓝焰,有时是红焰,这是为什么呢?
蓝焰是没有打加力起飞。
红焰是打加力起飞。
之所以不同,主要是歼二十正在试验不打加力起飞和打加力两种起飞状态。两种都要试验,这里面其实看点挺多。
一般来说,凡是三代机都必须打加力起飞。先记住这一点。
四代机由于发动机推力特别大,不用打加力也能起飞,四代机的其中一个S就是超巡,四代的超巡还打加力吗?四代机要求军用推力就能超音速,否则叫什么四代机?!
朋友们还记得当年歼二十一会儿红焰起飞一会儿蓝焰起飞的几个视频吧?有人说是换发动机才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其实没一个说对的。记住,蓝焰是军用推力,红焰是加力推力,蓝焰起飞对歼二十的意义非常重要和重大!
至于红焰为什么是加力推力?因为所谓打加力就是直接向尾喷管喷油,这个燃烧和发动机经过低高压压气机加压再经过燃烧室生成化学燃烧的火焰是不同的。最后,歼二十蓝焰400米起飞,说明发动机是如何的强劲!当然,三代机也不是不能蓝焰起飞,那需要很长的跑道,一千米甚至两千米才能起来,一般都是加力起飞。
还是看图吧?
图上是歼十一B太行发动机的蓝焰,这个蓝焰既不是中国独有,也不是俄罗斯独有,全世界都一样。同样,凡是打加力,全世界的发动机也一样,都是红焰!
刀口:蒸弹 电弹 空空导弹
我们知道,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制约。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制新型常规潜艇,需要进口高效能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在与外商的技术谈判中,我们提出该型电机系统存在“固有振荡”问题,对方却不屑一顾,傲慢地声称他们的产品不存在问题。
  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没有科技的强大,中国就谈不上真正强大,而科技的强大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唯有靠中国人自己发愤图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用仅有的3万5千元,造了两台小型十二相电机,在洗脸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开展研究。18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反复试验,拆了装,装了拆,测量、记录、分析,仅实验记录和报告就堆了半间屋子。在对数十万组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终于查明原因,成功研制出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难题,此项发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我再赴该公司验收设备,指出该类电机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时,外方首席专家还狡辩:“你的理论太离奇,我们听不懂。”说完转身要走。当时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我强压怒火,直视对方,一字一板地说:“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免费教你!”外国专家一下子就懵了。当他们从世界专利索引上证实“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是由我发明的,又提出“私下交易”,要我帮他们解决“固有振荡”。我对他说:“专利技术是有价的,它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祖国!”此后,这家公司不得不将原来视为核心机密的整套设计图纸送我们审查,并花高价购买我们的专利。从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到向我们购买专利,从对我们傲慢无礼到请求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这件事说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二战以来,各国海军一直致力于高性能潜艇的研制。但由于潜艇空间狭小,承载重量受限,为其提供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效率高的交直流电源,一直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法。当我们率先提出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的设想时,电机界普遍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搞技术创新,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经过充分论证,我们首次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设想,经过16年刻苦攻关,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该产品2002年通过鉴定,正式生产装备部队。从此,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受此鼓舞,我们马不停蹄,集中力量,向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的研制发起全面冲击,多项关键技术被突破,3兆瓦级高速感应电机系统很快研制成功。这一创新成果先于美国研制成功,几步跨越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在电机研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中国风力发电的主要设备还被国外垄断着,我国为此付出昂贵的购买费用。我们决心利用已经掌握的相关技术,主动作为,打破垄断。经过两年多努力,成功研制出大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其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应,一台风力发电变流器对中国的销售价格,从230万元一路跌至90余万元。这项技术对于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划时代意义,国家发改委特将我们研究所确定为国家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
  三代新型供电系统电机和风电关键设备的研制经历,使我更加坚信,欧美国家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垄断不是打不破的,在核心技术上超越欧美也不是不可能的,落后更不是中国的代名词,只要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就一定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一支军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优势作后盾。在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的今天,谁先抢占科技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战争中赢得主动。
  我认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在新军事革命挑战的今天,军事科技在战斗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敌我双方的较量,更多的表现为科技领域的比拼。作为军队院士,首先是一名战士,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使命高于天,责任重如山。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动力平台的第三次革命。它将日常供电、电力推进供电和现代高能武器供电三者合而为一,由于取消了传统的机械推进装置,从源头上降低了声隐身问题的解决难度,同时为电磁轨道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武器上舰创造了条件。十几年前,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发这一系统,现已进入实船应用阶段,而我国新型舰船还未能迈过这道坎。本世纪初,我们联合国内10多家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展开课题攻关。但是,其中负责一重要分系统研究的单位,几年来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来就比别人落后了20年,如果再停滞不前,差距就越拉越大。在普遍认为不可能短时间内取得突破的情况下,我横下一条心,毅然带领团队投入该项关键技术研究,不到4年时间,完成了最关键的电力推进子系统的理论分析、样机制造、系统集成以及功能试验考核,全面突破了新型感应推进电机和新型变频器的核心技术。这关键的一小步,使我国全电化舰船技术整整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一举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研制水平。
  我和我的团队秉承这样一个信念:只要海军装备建设需要,再大的风险也要去闯,再硬的骨头也要去啃,再重的担子也要去挑。
  某项尖端技术,是近年来世界海军强国争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代表未来新型主战舰船标志性的核心技术。我们瞄准前沿,主动作为,超前介入,自筹资金对这个项目进行自主研发。有人劝我:“一个世界科技大国斥巨资历时十几年都没有完成的项目,你还要强攻硬上,是不是疯了?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万一搞砸了,就可能债务缠身,身败名裂!”我也知道风险很大,但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5年里,我们不分昼夜地连续攻关,就连大年初一也在实验室过。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在军委、总部和海军首长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2008年我们终于研制成功小型样机,接着又做出了1:1单元设备样机,突破了全部关键技术,实现了与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同步发展。当7位院士、8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成果鉴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激动得流下热泪。军委***主席在反映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报道上批示,要继续对马院士的科研工作予以支持。胡主席的亲切关怀,使我们团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决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每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在充斥着太多利益和诱惑的今天,唯有坚守一份淡泊和清贫,才能潜心攻关克难,勇攀科技高峰。
  我觉得,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要有精神支柱,要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支撑。有人说我这个人,人如其姓,是一匹脾气倔、性子急的烈马。其实,这个比喻挺好!我心甘情愿做一匹驾辕拉套的马,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问我,你最缺的是什么?我说是时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很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存在着一代甚至几代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与发达国家赛跑,与时间赛跑,外国十几年搞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发挥后发优势搞出来。有人算过一笔账,一年365天,我们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基本上是“五加二”、“白加黑”,天天在搞科研,1年顶别人3年。2007年,我父亲患胃癌到武汉做手术,当时我特别忙,天天在实验室,把已经联系好住院的事忘说了。老爷子见几天没动静,气呼呼地闯进实验室,对我吼了起来:“马伟明,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家里事不闻不问,你究竟着了什么魔?”我一听懵了,这才想起来,赶紧安排送老爷子去医院。事后我也内疚,感到这些年来对家人确实亏欠太多。但我不后悔,强大家、亏小家,是当代革命军人义无反顾的选择。
  有人问我,你这么拼死拼活,究竟图的是什么?我回答,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三不图官,就想实实在在为国家和军队做点事。我认为,盯着名利,科研之路注定走不远;盯着权力,科研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我和团队搞了几十项课题,我从不在别人的科研成果上挂名;我们拿了很多奖,一些人以为我们赚了很多钱,但知情人却称我们是“最穷的教授”、“高智商的傻子”。说实话,如果我们只想个人发财,每个人都能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作为军人,不能只盯商场、忘了战场,只图赢利、忘了打赢!有一次,组织上到学校考察干部,一名首长提名要我当校领导。我当时想都没想,就婉言谢绝了。我知道自己的舞台重心在哪里,我们搞科研的人必须心无杂念,远离功名,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二三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有人问我,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我最担心的是人才断档,后继乏人。我时时提醒自己,生命有尽头,事业无止境。唯有把培养后人、提携后学作为神圣职责,我们的事业才能得到延续。我也是在组织的培养、师长的教诲、同事的帮助下,一路走过来的,34岁晋教授,41岁当院士。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张盖凡教授,他是我军电机学科的开拓者,我们团队的创始人。7年前,张教授殉职在他钟爱的工作岗位上。他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梯精神。我对培养年轻人也非常重视,我希望他们超过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给年轻人出思想,出课题,出经费,让他们在重大课题中施展才华。近10年来,我们团队先后培养了7名博士后、70名博士和116名硕士,连续两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些年轻人,不少人在重大科研项目中领衔担纲,有的已在国际国内科技界崭露头角。我把国家“十五”某重点预研项目的关键技术,交给年仅23岁的博士生王东组团攻关;把1000多万课题经费交给赵治华博士搞研究。这些年轻人都不负众望,干出了出色的成绩。
  在我们研究所实验大楼前,矗立着张教授的铜像,每次走过铜像前,我都感觉他在慈祥地看着我们、谆谆地教导我们。能够告慰于恩师的是,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我甘愿做一颗铺路石,为青年英才铺设通往成功的道路。
这是马伟明博士的讲演,其中一段说的就是电弹。
下面的图上的两个弹射试验装置大家一定有个疑问,为什么蒸弹的长度要远超电弹,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蒸弹是需要水刹车的,就是说弹射气缸的前端有个尖形的刹车锥,冲进水槽里才能刹住,而试验蒸弹的没有必要像舰上那么短的刹车,所以做的刹车槽非常长。
电弹是电机电流逆转就能将穿梭仓完全制动,不需要水刹!!!!
奥秘原来在这里,知道了吧?!!!
所以我们看见的是真实的电弹,错不了,欢呼吧朋友们!
前一段我就说过,坦克兵有个普遍的毛病,就是恋旧,换装59坦克了,就说还是老毛子的T34好开,换装88B了,又说59才是好东西,换装96A了,开始吹88B好用,等换装99A了,又说96A适合国情。
步兵也一样,95这么好的***,非说不如81杠,过去用上56式了,非说没有56半打得准!
空军也一样,飞行员飞上歼七了舍不得老歼六,说老歼六是空军战功最多的战机,歼七寸功未立。换装歼八了又说不如歼七灵活。
记得在沧州空军训练基地,老司令非说苏27还不如歼八2,等飞熟了苏27,司令才说,嘿嘿,这是世界上最男子汉的战斗机!
为什么这样,就不深究了,没啥大意思,揭部队的短。
讲个乐子:
某部队刚刚换装95一年,上上下下都说不如81杠,后来军参谋长来了,听完大家说的,说你们派几个兵训练3天你们所在乡的女民兵连吧。3天过后,参谋长让一连和女民兵连比武,就比射击。
结果大家肯定猜到了,女民兵连打的比一连还好!
参谋长说,你们他娘的脸上臊不臊啊?嗯!
我们返回头说歼十。歼十在金头盔比赛中只拿了一届,后两届就再也拿不着了,一旦让苏27SK和歼十一B摸着规律,重型战斗机就能发挥重型战斗机的特有优势,这个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要不然谁还再设计重型战斗机呢?重型战斗机在持续的高烈度机动中(这个机动可不是格斗的灵敏性)就是比中型机强。
进一步说,三代机,不管是重型战斗机还是中型战斗机都不是四代战斗机的对手,不隐身就是三代机的死穴。你的雷达在30公里外看不见四代机,四代机在110公里就看见你了,四代机在80公里处射中距弹,三代机就等于迎着看不见的死神前进,胜负早已经决定了。
反过来,三代机即使30公里处发现了四代机,射出的导弹却看不到四代机,因为导弹的雷达远不如战斗机的大口径雷达,你怎么能打上四代机?
最近尹卓不止一次说歼三十一会上舰,届时很可能海军用上大海四和海歼三十一,空军失去了机会,会后悔莫及。这个事以前不是没有,歼轰七是海军坚持搞下来的,空军一开始看不上,现在跟海军抢歼轰七的订货,一说就是20年前的事。
最后说说本次航展那个神秘的F80反隐身空空导弹,F80八十公里的射程主要靠中陆航星公司多年积累的红外吊舱技术,不过是将红外吊舱技术转移和进步到能用在中距空空导弹上,这个导弹使用了侧窗技术和近炸印信,靠N次变焦瞄准隐身机,目前看在全世界还是领先的。
刀口:点个赞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4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下一个超级武器揭露:卫星毁灭者》的文章,援引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指挥官、空军中将杰?雷蒙德的话称,目前中国正在建设强大的反卫星力量,使北京能够对低轨卫星构成致命威胁。实际上,美媒一直炒作中国太空威胁,散布种种“令人震惊的声明”,称美国已经落后于中国。实际上,他们只是借机批评国防开支的减少,称国家没有钱研发武器装备。
文章指出,利用这类被外界称为“卫星摧毁者”的超级武器,中国反卫星能力将很快能“威胁任何轨道上的任何卫星”。在科罗拉多举行的第31届太空研讨会上,雷蒙德再次确认,2014年7月中国的反卫星导弹测试取得了成功。当时中国声称成功测试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但数日后美国政府透露中国测试的实际上是反卫星导弹。“我们呼吁中国要避免破坏稳定的行为----例如持续开发并测试破坏性的反卫星系统----这种行为威胁到所有国家依赖的外太空间的长期安全和可持续性,”美国国务院称,“美国将持续确保中国空间系统的安全性,并消除太空威胁的兴起。”
文章称,这并非中国第一次反卫星武器系统测试。例如,2013年5月,中国声称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向太空发射了一枚火箭。中国媒体报道称,“此次实验旨在研究电离层和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和磁场。据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初步分析,此次实验让科学家获得了不同高度的太空环境的第一手资料,达到了预期目的。”
测试之后不久,美国官员就提出质疑,非正式地暗指中国测试的是新型反卫星导弹“动能-2”,认为这是一款地基高轨攻击导弹。随后,安全世界基金会(SWF)推断:有证据表明,中国2013年5月的发射试验,测试的是移动弹道导弹上搭载的新型直接入轨式反卫星武器。该系统的设计目的,显然是要在外层空间轨道上放置一颗动能拦截器,分别可抵达中地球轨道(MEO)、高地球轨道(HEO)和地球同步轨道(GEO)。如果推断属实,这将表明中国的反卫星能力取得了显著进步。
文章指出,公正地说,反卫星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这两种技术非常类似。其实,中国在以往的部分弹道导弹防御测试中,就曾使用过SC-19导弹,在直接入轨式反卫星武器(DA-ASAT)测试中也曾使用过。无论部署精确制导导弹与否,弹道导弹拦截器和反卫星导弹都能利用“击杀”技术来完成任务。
2007年1月,中国还曾使用SC-19导弹摧毁了一颗报废的气象卫星。自那以后,中国一直隐瞒反卫星武器的测试,包括2010年和2013年的测试。
文章指出,中国反卫星导弹应用于军事化的意图相当明显,他们试图利用反卫星武器来击落美国的卫星,以削弱美国的C5ISR能力,让美国军方及盟友不能进行通讯或信息分享。美国正在寻求多种方式来制约中国不断增长的反卫星能力,包括更大程度地提升美国系统的性能等。
这篇文章所说,不管其真实度有多高,最少,一是集中看到了一直以来,军迷曾经神神秘秘,兴奋异常谈论过的中国反导反卫星测试,文中所提到的几次测试都在军坛引起过热议。这篇文章郑重其事的提出,说明当年热议,不是空穴来风。二是美军方大炒太空威胁论,虽然有借机批评国防开支的减少,伸手要钱的意图。但从文中的字里行间,能看出中国反导反卫星测试,对美国沉重的打击,使美军感到了寒彻入骨的威胁。
红字是我标出来的,这个美国将军这次终于说了真话,真是“难能可贵”,不愧是军方翘楚,老刀给杰?雷蒙德将军一个一吨重的大奖章。
杰?雷蒙德将军这次终于承认,反卫星武器与导弹防御系统“非常类似”,弹道导弹拦截器和反卫星导弹都能利用“击杀”技术来完成任务。意思是“反导”和“反卫”的技术是一样的,这个定位应该说很准确,事实上也是这么回事。杰?雷蒙德将军说的“击杀”技术,国内小编专业英文学的不好翻译不出来,这个击杀技术,正确的译文应该叫“动能杀伤技术”,通俗的说就是直接撞击杀伤技术。不过“击杀”这个词也算比较形象,击杀在中国的词汇里,多用于“钝器杀伤”,比如用榔头锤子敲人家脑壳之类,还算形象。
美国和西方一直妖魔化中国的导弹防御技术,这次杰?雷蒙德将军这么直白的说,其实意思很明确,就是告诉美国国会一个事实,中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起来了,而美国的反导陷入停滞状态。自从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空军的激光反导ABL和多弹头分导式反导MKV都被奥黑子撤销了,反过来中国同类系统搞的风生水起,美国空军已经不能忍耐了,需要钱。
对于我们军迷来说,这次杰?雷蒙德将军给中国的反卫技术正名,说反卫技术就是反导技术,这么说也是对中国导弹防御技术的肯定,我们自然要给他点个赞!
这张图看点很多,但是最大的看点还是在主跑道外又修建了副跑道,这说明这个机场具备了大型机场的规模,不管是军用机场还是民用机场,副跑道的重要性主要是为了飞机降落后转入副跑道,腾出主跑道以便下一架飞机降落,这是大型机场的节奏啊!太厉害了!
跑道的长度目测有3公里,可以起降波音777这样的大型干线客机,起降运二十和C919就更没有问题了,目前只是一期,二期工程规模会更大,估计还会修建第二条副跑道,图上看主跑道的上端狭长空地很宽,就是给第二条副跑道留的,不出意外的话,两条副跑道一条是军用机用,兼做停机坪,一条是民用机用兼做停机坪。
可以起降波音777意味着可以从北京以及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直接飞到永暑岛,可以说永暑岛虽为前沿部署,但是使用纵深直抵各个战略联络点。
实在是可喜可贺!
T50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俄罗斯对T50的隐身测试结果,但是仅仅从气动布局和一些重要部件的不隐身上看,T50在四代隐身机的首要标准隐身上就差强人意,说不及格也差不多。比如无法遮蔽的发动机风扇,分离式座舱上无遮蔽的金属框架,整个机身的RCS隐身值,都是颠覆性质的问题,要改起来等于设计一架新飞机。
印度比较贼,印度要求俄罗斯帮它设计的是一架小一号的隐身外形的战斗机,与T50没一点相像之处,倒是有点像歼三十一,大小也差不多。我们原来以为是T50的阿三版,现在看风马牛不相及。最近俄罗斯提出让阿三再出26亿美元才能继续帮阿三研制,阿三断然拒绝,其实阿三一点也不傻,只是它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而已,只能求别人。
这两项因素加在一起,促使俄罗斯心灰意懒,军方又如此消极,主要还是军方对设计是不满意的,这明明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只是大家都不说穿而已。
另外,T50的117S发动机也不过关,新的类似F119和涡扇十五这样大推力的发动机又搞不出来,这也是重要因素。
至于日本,不是咱们不警惕它,而是它确实不行,单单是发动机一项,要研发出一款12吨级的大推,在全世界都是堪比登天的难度,各种秘辛恐怕只有过来人知道。日本要研制这样一款大推,将2年的军费全搁进去也不够,而且技术风险摆在那里,又不是战时,日本的右翼再猖狂,这笔钱估计也批不下来。
日本的爱宕级神盾舰看上去很大,垂发有128洞,但是一半是空的,也没有备份,说到底就是装备不起。更重要的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军备技术的阉割,也使日本难以成龙配套的发展高技术装备,这是日本的死穴。
shvaxm2004 :
T50的问题确实是比较严重,特别是发动机问题,117S发动机起火,确实让飞行员不寒而栗。&&
但是毛子还算是很精明的,同样是两台117S的苏35小批量装备;而技术指标略逊于苏35的苏30SM(发动机已经成熟了的AL31FP)大量装备。
话说这个苏30SM,毛子将忽悠神功+拿来主义运用到极致。
这个项目立项开始忽悠印度,什么三翼面+矢量喷口+四余度电传操纵+矢量喷口;反正印度人听信了广告,再看了几场眼花缭乱的表演,就下单了,造就了注明苏30MKI小白鼠。俄罗斯人在印度人身上做足了试验。
08年,这种苏30集成程度有了巨大的提高,马来西亚人买了一个中队,共18架。这就是苏30MKM,融合了大量的法国电子系统,连供氧设备都是法国的,优酷上有马来飞行员自拍的视频,飞行装具不是经典的ZSH7头盔+KM-35氧气面罩,而是法国阵风的飞行装具。马来西亚的苏30MKM,成熟了很多,也没那么多毛病了。
12年,俄罗斯的苏30SM终于出世,虽然是自己的航电和武器,但是吸收了大量西方的先进技术,法国泰利斯公司用于阵风战机的衍射平县也山寨成功,航电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而AL31FP也彻底成熟,并且融入了电传。&
这就是毛子的苏30MKI-苏30SM整个过程,从忽悠,骗钱,到试验,到成熟,再俩批客户的反馈;终于取得了成功。
现在毛子想把苏35项目也玩一遍,但中国没有上当;媒体整天再说要苏35,有24架,有48架,还有100架;最后新闻看到的都是大量装备太行版的歼11B/BS。
所以,现在只能祝贺俄罗斯人好运,开苏30SM快乐。至于T50,如果可以的话,再拿印度人或者东南亚人玩玩,没准10年后会成功。
附苏30SM的座舱图(带有明显的法俄混血, 座舱底色是俄式天蓝,衍射平显和多功能显示器都是法国的或者山寨法国的)
刀口:不作伪军迷
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歼十一B早就可以部署在西 藏,老的国内新闻里有一则消息说解放军的某型战斗机的发动机在西
藏遇到了发动机启动困难的事,结果有人就穿凿附会的一口咬定是歼十一B,言之凿凿。问题是,怎么就不可能是苏27的发动机呢?苏27设计上主要是适应欧洲大平原作战,设计上就没有考虑高原发动机启动。
歼十一B在通过国家定型验收时,按规定必须要在青藏高原机场起降,不能起降或者起降困难,国家就不能让他定型,这是军事爱好者的基本常识,也是军迷的基本功,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就是伪军迷。就像妇科大夫不知道女人怎么生孩子一样,难产,孩子就死了。在中国,战斗机定型就要上高原,不上就不让你定型,这是王八的屁股=龟腚。
当年运十的事大家还都记得,最轰动的不就是在拉萨机场起降了嘛,这几年为运十喊冤的每次都把这件事挂在嘴边。
歼十一B不经过在西
藏起降就定型,那凭什么那么严格要求运十,不严格要求歼十一B?这个逻辑关系我想我说的够明白。苏27没有在西藏起降定型是为什么,这个道理我就不说了,再笨的也能明白。所以,那则新闻说的是苏27,也就是歼十一A。
我说的非常明白了吧?谁再反驳就真的是个报摊级军迷了。
至于阵风,阵风的M88III发动机推力远不及台风的EJ200和F414,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刚刚装备了几架,机鼻那么小,说对歼十一B有优势,优势在哪里?
阵风定型时上过高原吗?阿尔卑斯山上没有机场。高原性能孰优孰劣已经很清楚。
多脉冲发动机主要是说一级发动机里有多个可以单独“发动”的小发动机,这些相对小的发动机的推进剂是新一代的高性能推进剂,比冲强一个量级。比如我们春节玩的火箭,那里面的推进剂和军用火箭导弹里的推进剂都叫推进剂,但是喷发的力道一样吗?
另外,用导弹攻击隐身战斗机和隐身战斗机之间的互相用导弹攻击,各国都在研究中,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试想,预警机和地面雷达都够大的了,但是发现隐身机都很难,原来600公里能发现的战斗机,一隐身,只能在几十公里才能发现,更别说空空导弹那么小直径的雷达了,F80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探测,这个公司是做红外和光学瞄准吊舱的,如果真的管用,也绝对不敢拿到航展上展出了,只能说是一种探测办法,真的能高概率的击落隐身机,国家和军队早就会进行技术保密了,应该说还是有条件下的部分管用,可靠性还有问题。
反正隐身机是不好对付的,要不然为什么有点能力的国家都想造却都造不出来?最新消息,俄罗斯的T50很可能搞不下去了,俄罗斯军方大幅度的削减了采购数量,这还是给苏霍伊留着面子,给俄罗斯留着面子,问题肯定很严重,恐怕不单单是发动机的问题,很可能还是隐身设计上出现了颠覆性质的,非包容性的大问题。目前日本的心神也出来了,按说这是世界上第五个能造隐身机的国家(美俄中瑞日),但是真正硬邦邦是隐身的恐怕只有美中,现在俄罗斯要是搞不动了,其他那两家也是瞎搞,日本的心神首飞一拖再拖,而且还是一架不成形的小验证机,瑞典的那个还远不如歼三十一鹘鹰,也没有首飞。
你干吗非想着打下隐身机啊?
打不下来对中国更好,这么一想就对了,别忘了咱们都快三种隐身机了,歼二十、鹘鹰和海四。
加上现在正在研制的短垂战斗机算上就是四种,谁也打不下来才是最好。
92兄的这个图片对比好,就枭龙发动机扩散收敛喷管的叶片上看,一个叶片很宽,不用数也看出来只有8-9片,而另外一张图上(只有机屁股的)至少也有20片。
叶片多的是RD93无疑,叶片少的肯定是国产新的中等推力发动机。
一直以来,如果资深军迷注意的话,我们可以将几个公开的新闻联系起来就明白了:记得涡轮院发布消息说他们一直在自筹资金搞一款中推,第二个新闻是林左鸣开诚布公的说鹘鹰(FC31\歼三十一)是中航自筹资金发展的,第三是几届珠海航展都有9500公斤中推的模型出现和展示。第四,枭龙是巴基斯坦与中航的合作项目,说白了中国军方没有投资。第五,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涡扇十三就是逆推的RD93.
还有很多消息和迹象,就不一一介绍了。
简单说,中航发展外贸产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时髦的说法是有一个“顶层设计”,以逆推中推和先进中推发动机带动几个外贸型号战斗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发动机先行的道路,从逻辑上说,如果发动机不先行发展,后继发展多型的出口型战斗机就是一句空话,特别是鹘鹰,再不能受制于人。
中航之所以敢于发展鹘鹰,也可以说是不见发动机这个兔子不撒鹰。
目前看,中航的中推用户已经足以支撑中推的市场前景。
飞豹A\B\C等发展型
都将是中推的大用户,另外。
根据先进中推核心机发展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运输机\中型客机\支线客机),也非常有前途。
再有,根据先进中推核心机发展的舰用燃气轮机和发电用的燃气轮机以及油气管道加压用的燃气轮机的市场更广阔,钱途无限。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看见的这张图上的新型发动机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目前几个发动机大国的中推这几年都有很大的发展,美国的F414,英国的JE200,就连俄罗斯的RD33(不是RD93哦)已经有推力接近10吨的型号。推比10的中推大都进步到10吨甚至更高,突破12吨大推的关口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中航发展先进中推绝对是必须的,而且是刚需。鹘鹰在2020年前后装备推比10,10吨中推绝对是可能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用***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我们战无不胜!丢掉***军事思想,这支军队再强大也是一只纸老虎。
进入新时期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都强调在信息化条件下谋打赢,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更是强调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
一般人认为,谋打赢,能打仗,打胜仗主要说的是意志品质,是精神层面的,主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怕”,当然这是正确的。但是有人往往忽略了党和国家为了这支人民军队“谋打赢,能打仗,打胜仗”注入了战略和战术智慧,这个战略和战术的智慧,说到底来自***军事思想,丢掉了***军事思想,这支军队什么也不是,谁也打不赢!
人民军队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小打大,以弱胜强,战胜了国内外比自己强大的多的敌人,靠的是***军事思想,靠的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说到底靠的是极大的发扬了革命战争中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层决策科学,底层执行力得力和坚决,这些缺一不可。
就目前看,经过几十年现代化的建设,谁想在中国境内战胜这支军队已经绝无可能,谁想在第一岛链为代表的中国战略缓冲区内战胜中国军队也绝无可能,在这个区域里,我们战无不胜!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主要敌人不是来自境外的敌人,而是我们如何战胜自己,如何荡涤我们内部的污泥浊水,不断的强健自己的思想根基,只要我们能万众一心,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我们不能战胜呢?!
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们早就超过美国了。只要我们政治稳定,生产力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总有一天我们的生产力是美国的两倍三倍,科技创新能力是美国的两倍三倍,我们的铁拳的份量也是美国的两倍三倍,就像一个重量级的拳手与中轻量级的拳手的比赛,胜负根本没有任何悬念。
只要我们沿着***思想指引的方向前进,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刀口:希拉里可能上台,这让领教过她嘴巴厉害的中国人感到了一丝寒意,刚才看了凤凰台的“新闻今日谈”阮次山老头在谈到希拉里可能上台时,哆哆嗦嗦的嚷嚷起来,美国美国美国是很厉害的!
阮次山面对面的跟希拉里打过交道,说她深藏不漏,城府极深,是个政治家的料。希拉里是个政治家,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政治家都是死后盖棺论定的,在西方你要说罗斯福和戴高乐是个政治家还说的过去,你要说克林顿和小布什加上奥黑子是政治家那就是个笑话,恐怕连西方主流媒体也不好意思这么说,因为他们连同希拉里都是标准的政客。
希拉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发明的“巧实力”,记得本帖92版主说过,这个巧实力其实就是“嘴实力”说到底是“没实力”,真是入木三分!
假设希拉里真的能上台,希拉里对中国能做的还是摇唇鼓舌的2.0版嘴实力。美国早已风光不再,现在的美国面对的是任何军事家都忌惮的两面和三面作战。美国在西面惹怒了俄罗斯,在中东惹怒了穆斯林,如果它在东亚再惹怒了中国,它面临的就是两面作战的战略窘境,希拉里即便能舌灿兰花运用起巧实力,也不能解除这种战略被动,说到底,美国的重返亚洲更像是“以进为退”,这种战略上的被动靠巧实力和嘴实力是解决不了的,但凡两面作战,只有失败,这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希拉里的巧实力说到底还是没实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