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瞄准镜基线高低落点高低不一样

瞄准镜上下左右怎么调
瞄准镜上下左右怎么调
瞄准镜上下左右怎么调&相关文章
而作为坦克的诞生地,英国坦克在其坦克发展历史中占据着一个很有特色的位置,而其一直使用的线膛坦克炮,也使英国陆军成为了目前世界陆军中少有的依然使用线膛炮而非滑膛炮作为坦克主炮的异类。
这种奇怪的传统因何而来已经无法查证,但不可否认,英国的线膛坦克炮发展,实在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值得一看的研究话题。
另外说回来,WOT中Y系的小众已经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不过即使再小众,对于一个合格的WOTER来说,了解自己手中的武器,或者是了解对手手中的武器,这恐怕应该是一个再基本不过的要求了。所以这篇文章,也送给那些在使用Y系或者准备使用Y系或者目前还对Y系比较头疼的战友们----其实真正的目的很简单,给你们看看白毛子有多“主场”(SERB:游戏可以没有国界,但游戏设计师是有国界的----我就黑约翰牛了,你咬我啊)
柏林危机的产物
日,盟军决定在柏林举行正式的战胜国官方阅兵大游行。这场阅兵式的盛大和壮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包括美英苏法四大欧战战胜国的将军----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官巴顿上将、苏联德国占领区武装力量总司令朱可夫元帅、英国占领区总司令罗伯逊将军、法国占领区总司令科尔尼格将军,都作为最显赫的贵宾位于观礼台的第一排。
参阅部队则包括了4国的精锐部队:苏联红军第5突击集团军第9步兵军第248近卫步兵师组成第一方阵,随后是法国第2步兵师及英国第51苏格兰高地师第131近卫步兵旅,美国著名的第82空降师则作为徒步方阵的阵尾……
经过不长的一段间隔后,以美国第705装甲营的24辆M24轻型坦克及16辆M8侦察车拉开了盟军机械化总队的开进序幕。当法国第1装甲师第3坦克团的M4中型坦克与M2半履带输送车开过之后,规模庞大的英军装甲方阵随之登场----约翰牛原本很得意,不过后面的事情显然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就在柏林阅兵式观礼台上的英军将领,以自豪而又不无自负的神态,扬扬得意第注视着那些编入第51苏格兰高地师机械化战斗纵队的“克伦威尔”、“挑战者”和“彗星”(这些坦克主要来自大名鼎鼎的英国第7装甲师)时,尾随其后的苏联红军装甲机械化总队却令他们神色大变----52辆轰鸣着登场的最新型“斯大林”重型坦克(IS-3)将英军装甲机械化纵队的风头完全掩盖。
虽然此时英苏两国的战时情谊尚存,但出于军人的本能,这些久经沙场的职业军人,还是禁不住对约瑟夫大叔的这份“惊喜”盘算了起来----英军的坦克,能否对付这些乌龟式的大家伙?
然而,不必经过怎样精确地计算和分析,单从大功率柴油机特有的轰鸣、122mm坦克炮那高昂的炮口和低矮厚重的“龟壳”式车体来看,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便是普遍***了长身管17磅炮的“挑战者”、“彗星”甚至是更大更重的“黑王子”,相对于这种改进型斯大林重型坦克也严重缺乏可比性!
柏林阅兵式上风光无限的“彗星”,不到5年就从主战车辆成了博物馆角落里的陪衬。
究其原因,苏联红军强大的装甲集群和层出不穷的新型技术装备,促使落魄的英国人强撑场面,加速发展自己的对等装备
日,丘吉尔发表了那个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正在徐徐落下。”至此后的40年,英苏对抗的基调就此定下,再无偏差。
正因为如此,虽然英国军方还没从柏林阅兵式上的IS-3冲击中恢复过来,但政治形势的发展却已经要求他们着手军事上的准备了。
事实上,二战的经验表明,构成苏联红军全部军事威力的主体,是其强有力的装甲机械化集群。谁能够阻止这支装甲机械化集群的前景,谁就能够阻止苏联的扩张步伐,那么这样一来,摆在英国军方面前的一个最紧迫问题就很清楚了----究竟一门什么样的坦克炮,能够敲开苏联坦克那越来越厚的外壳呢?
(IS-3:一群豆丁...不好意思打错字了,逗丁!)
第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
冷战中英国人发展的第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有着其不同寻常的紧迫性。
尽管英国工党政府希望立刻重新武装英军,以应对苏联军事扩张威胁的迫切性,甚至还要甚于在野的保守党人。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海军国家,陆军从来就不是英国所倚重的武装力量形式----从军费比例到部队规模和装备水平均是如此。
(英国陆军在和皇家海军的军费争夺中从来都没有过优势,但欧战的结果却让信心满满的英国皇家海军有点使不上劲的感觉。)
可是英苏矛盾的现实,却又实实在在地预示着:英苏一旦发生“最坏的状况”,会更可能以陆上而不是海上的军事斗争表现出来。这就使英国在对苏军事摊牌的准备中,不得不考虑如何化解苏联优势的装甲机械化集群对英国陆军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二战末期走上绘图板的重型坦克项目,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宣告终结----无论是对付纳粹德国的虎II还是对付苏联的IS-3,英国也依然需要它们走下绘图板。
不过,无论基于“丘吉尔”的“黑王子”,还是基于A41(即“百人队长”)的A45,当时集中在研的重型坦克项目,很难被认为能够与IS-3正面抗衡,关键问题就是在坦克炮上----虽然不可否认,二战中英国皇家陆军生产的QF17磅炮,是一件切切实实的杰作。作为一种58.3倍径的76.2mm坦克炮,QF17磅炮的MKII/IV版本在使用被帽穿甲弹时,能够以884米/秒的初速,在457米距离上击穿140mm(30度法线角)厚的双硬度均质钢装甲板,在914米距离上击穿131mm(30度法线角)厚的双硬度均质钢装甲板;而在使用次口径碳化钨芯脱壳穿甲弹时,更是能以1190米/秒的初速,在457米距离上击穿208mm(30度法线角)厚的双硬度均质钢装甲板,在914米距离上击穿192mm(30度法线角)厚的双硬度均质钢装甲板。
事实上,QF17磅炮在射速和精度上与德军70倍75mm坦克炮相当,但在穿甲威力上则要高于后者----使用次口径碳化钨芯脱壳穿甲弹的情况下,1000米距离内的穿甲能力与德军71倍径88mm坦克炮接近。
注:88L71的穿深+75L70的射速+75L70的精度=APDS的17磅炮。换个直白点的:三秃子的射速+黑豹II的穿深+三秃子的精度,殴打59无压力啊~~~
由其武装起来的“萤火虫”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传奇----西线盟军的装甲战斗序列中,唯一真正能够依赖的“猎虎者”。
在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前后,共有500辆由M4谢尔曼改装而来的“萤火虫”被下发到英国、加拿大和波兰的装甲部队,作为对抗德国重型坦克的杀手锏。此后,“萤火虫”的表现也的确不负众望,凭借其性能不俗的QF17磅炮,单辆“萤火虫”在一次战斗中击毁4辆黑豹或者1辆虎I、3辆黑豹,或者1辆虎II、1辆IV号H型与1辆IV号坦克歼击车的战例都曾经出现过,甚至于大名鼎鼎的头号虎式王牌魏特曼,据说也有可能命丧“萤火虫”的QF17磅炮下。
也正因为如此,出于对这门炮的极端信任,从较轻的“彗星”到稍重一些的A41,再到更重的“黑王子”和A45,战争末期英国坦克设计师的绘图板上,清一色的QF17磅炮(或其改进型77mmHV)占据着它们的炮塔。
然而,当1945年9月那52辆IS-3轰鸣着从柏林的街道上驶过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观礼台上的英国军人本能地意识到,曾经引以为豪的QF17磅炮已经过时了。
一代传奇就是这样在科技的发展中成为博物馆的展览品的……
之后传来的情报也证明了英国军方的担心----虽然当时英国军方手中的IS-3情报不仅杂乱且谬误颇多,但以时代标准衡量,IS-3的确是一种防护性能令人恐惧的重装甲怪物。、
直到现在,IS-3的装甲重量占战斗全重的比率仍然是同级别坦克中最高的,仅其车体侧面装甲就达60~90mm,炮塔最厚处的装甲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0mm。这还不算其具有箭簇式车首的低矮车体与龟壳式炮塔相结合构成的良好防弹外形所带来的防护性增益。
在英国军方看来,无论是战争中期已经量产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萤火虫”,还是战争末期才刚刚走下生产线的“彗星”,或是姗姗来迟的“百人队长”与“黑王子”,以及仍在绘图板上的FV201,这些清一色装备了QF17磅炮的坦克,不管轻重、装甲防护的优良或是机动性的好坏,如果与IS-3正面遭遇,最好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在一个“自杀性距离”上与苏联人同归于尽。
如果这样一种残酷的装甲绞杀战真实地发生了,那么即便是1:1的交换率也是英国人无法承受的,更何况与制造工艺精良的英国坦克相比,粗糙的苏联坦克一向以令人瞠目的低生产成本而著称,如此一场战争的结局是不言而喻的……这样一来,更换坦克炮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于是在1947年7月,经过权衡之后,英国人决定为他们那些在战争末期出现的或是还在绘图板上的坦克配备两种类型的坦克炮,以替代已经无法应付IS-3危机的QF17磅炮。
1、原文中的黑王子即黑太子,英军编号A43,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以丘吉尔步兵战车的底盘为基底,使用QF17磅战车炮所开发的实验性车辆。命名取自十四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的知名英军指挥官黑王子爱德华(EdwardtheBlackPrince)。
2、百人队长即WOT中的“百夫长”系列,关于这款车就不?嗦了。
3、有关17磅炮的解释中,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查一下法线角的意义,再对比一下WOT中以垂直厚度作为穿深衡量的标准,对于17磅的传奇地位应该会有更深的了解。
两种选择其中之一是由QF17磅炮放大而来的QF20磅炮(83.4mm口径)。这是一种继续走高膛压、高初速路线的厚壁坦克炮,以发射旋转稳定的被帽穿甲弹或是次口径碳化钨芯脱壳穿甲弹为主。
事实上,作为QF17磅炮的放大版本,QF20磅炮在1944年年底,研制工作就已经铺开,到战争结束时射击接近定型,又通过吸收从德国获得的KwK4475mm坦克炮相关技术,对已经完成的QF20磅炮样炮着手进行技术改进,到1948年重新推出新一轮样炮时,QF20磅炮已经成为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坦克炮----长达70倍径的身管、高大1350米/秒的炮口初速,以及结构新颖的抽气装置,令其备受世界瞩目。
对比游戏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QF20磅炮和其改进型的水平相当不俗----这里也要纠正下LZ之前的观点,WG的设计师还是很符合史实的,至少在QF20磅炮上,还是给了它一个与历史情况相符的游戏数据的。
不过尽管QF20磅炮性能已经相当不俗,但在IS-3冲击的影响下,多少有些六神无主的英国军方还是仅仅将QF20磅炮视为一种中口径坦克炮。
英国军方认为,在当时那种面临大量苏联新式重型坦克威胁的环境中,QF20磅炮的有效射程并不足以满足皇家陆军基本的战术要求。将其如同QF17磅炮一样作为一种同时配置中型及重型坦克的标准军械,显然是不明智的。
这里追加一段解释:
在反坦克武器战术技术诸元中,“有效射程”或“战斗距离”一般出现得比较多,特别是在北约和一些西方国家。而我国与苏联则多采用“直射距离”来表征武器的射击距离。
但实际上,最大有效射程与最大直射距离并不是一个概念。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有效射程”或“战斗距离”这样一个概念,其实比“直射距离”更能体现出反坦克武器、特别是坦克炮这种主要依靠动能弹来打成作战目的的直瞄火炮的真实战斗效能。
有效射程反映的是在实战条件下武器的有效开火距离,其与武器的射击效能紧密相连。在规定的目标条件和射击条件下,使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达到预定的标准效能的射程称为有效射程。
而就主要发射动能穿甲弹的坦克炮来说,由于穿甲弹是靠弹丸的落点动能对目标作用的,弹丸的速度随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动能不断下降。因此,穿透深度也在不断下降,存在一个极限穿透距离。所以一般穿甲弹的极限穿透距离限制了有效射程的提高。
同时对于有效射程的衡量,还要考虑到精度问题,毕竟能否穿透与能否命中,都决定了坦克炮对于预定目标的作用效能,因此只有综合考虑极限穿透距离与立靶密集度的范围,才能够认为一门坦克炮在“有效射程”这个指标上是客观有效的。
这里有点掉书袋了,简单来说,在一定命中率前提下,达到一定穿透距离要求,此时的射程就是该穿透条件下的有效射程。对于当时的英国军方来说,以击穿IS-3为参照标准的有效射程要求就是当时第一代坦克炮的关键----当然,成也萧何败萧何,后来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却因此吃了不小的亏……
因此,在20磅炮外,英国军方决定为其重型坦克单独配用一种在口径上接近苏制D-25T122mm坦克炮,但在有效射程上却保有较大优势的大口径坦克炮。
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样车测试后,到1950年前后,英国军方实际上在同时推进两条不同的坦克炮研发路线----一边着手将QF20磅炮搬上百人队长的底盘(A41,在游戏中就是Y系8级MT的百夫长1中型坦克),另一边则酝酿着将更大口径的120mm坦克炮搬上改进后的A45车体(重型版A41),或是干脆用其升级已有的FV221“卡那封”,以发展出一种真正可以对抗IS-3威胁的重型坦克。从此,英国陆军战后第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正式走上舞台。
不过,虽然英国军方已经明确提出了该款120mm线膛炮的战技指标,即炮口动能超过10兆焦、发射次口径碳化钨芯脱壳穿甲弹时,至少能在2200码的有效射程范围内,达到QF20磅炮在1000码距离上的反装甲性能----简而言之,在相同的穿甲能力下,要具备2倍于QF20磅炮的有效射程。同时该炮还需要具备广泛的多用途性能,承载不同弹种,完成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战术意图----还要保证相当数量的载弹量。但单就这门炮的设计要求而言,结合当时的技术水平,英国军方对于该门坦克炮的要求只能用苛刻二字形容。
要能反装甲、要能打工事、要能打建筑物、要能兼顾杀伤硬目标和软目标,这些众多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英国军方为何一直选用碎甲弹的一个客观原因。
------------------------------------------------------------------------------------
因此英国人能否从技术角度搞出这门炮似乎就成为了这门火炮的存亡关键,但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的***却多少有点答非所问----因为在事实上,英国工党政府对于这门坦克炮的第一想法,不是通过自己技术力量研发,而是想通过美国盟友的力量“借”一门炮……
在柏林那场IS-3冲击影响下,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和英国人一样,也在着手进行着应对:1948年12月,美国陆军和克莱斯勒公司签订了研制合同,研制代号为T43、装备一门长身管120mm口径坦克炮的重型坦克。
对于二战中受到极大削弱、同时由于工党政府上台国防预算大幅削减的英国来说,如果能通过拿来主义获得一门不错的坦克炮,实现英美两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通用共享,那么既在经济上相当划算,在军事层面也实现了盟友间武器弹药通用化,更是在政治上利用巧妙的方法将美国牢牢捆绑在自己的不列颠战车上,更有利于实现英国政府联美抗苏的战略意图。
总之,如果说经济因素、政治态度和政治制约,往往能够对武装部队和战略信条的发展施加支配性影响,那么这种影响也同样会在技术层面表现出来----1950年,英国政府不顾军方的反对,为其FV221“卡那封”重型坦克选择了美制T43重型坦克的M58120mm线膛坦克炮便是如此。不过,预想的计划就从来不会正常地按你的预想来实现……
虽然美制M58120mm坦克炮的性能相当不错,但是由于这实际上是由M1120mm重型高射炮衍生而来,其体积十分巨大,美军在自己的T43上专门为此进行了设计优化,不过当英国人准备将这门炮原封不动地塞进卡那封的炮塔时,却遇到了大麻烦:
美制120mm坦克炮的后座距离达到550mm----看看原型炮的体积大家应该能明白些,而卡那封的炮塔空间却要求必须将后坐距离控制在460mm以内。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实际面对这2个选择----重新设计一个更为大型的炮塔,或者对美国人的火炮进行修改。
然而在稍作研究后,英国设计师发现,增加炮塔座圈,重新设计一个大型炮塔的想法就意味着整个FV221卡那封的基本设计都要推倒重来,明显拿来主义是不行了。无奈之下,英国人只能亲自动手,对美国人120mm线膛坦克炮进行改装,因而最终导致了L1120mm线膛坦克炮的出现,也就是英国战后第一代大口径线膛坦克炮L1系列。
这里对比下M58和L1这对表兄弟在游戏中的相关数据:
其中L1A1选自征服者,M58选自M103。
可以看到,游戏中两门炮的相似度极高,基本可以视为同一技术水平。而在现实中,情况也的确如此……
与M58这个美国表兄相比,L1120mm线膛坦克炮虽然在技术渊源上完全一致,且拥有彻底的弹药通用性----采用分装式结构的动能弹、化学能弹、榴弹和黄磷燃烧弹,但在结构上却为了适应卡那封重型坦克的装车要求而进行了优化。
具体来说主要是3个区别:
1、缩短身管,由M58的60倍缩短到55倍径,从而达到改变耳轴***位置,提高炮塔内部空间利用率。
2、将立式炮闩改成横式炮闩,采用电控机构进行开闩操作,增加装填速度,直接提高了射速。
3、在身管中间位置加装M58所没有的身管抽烟装置,改善了战斗室内的工作环境。
随后的装车试验表明,经过改装的L1120mm线膛坦克炮,已经克服了M58的相关问题,的确能够与卡那封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车体进行很好的匹配。虽然身管相当较短,但L1与M58在火力性能上只有微小的差别----注意:坦克炮火力性能上的优劣除了火炮自身的口径与身管,与之配套的弹药技术、炮管的相关冶炼与制造技术也举足轻重,而这也是战后美国与英国在坦克炮技术上的核心区别----而且L1的射速上还较M58享有一定的优势,由后者的4~5发/分钟提高到6发/分钟。
(6发/分钟的射速,放到游戏中上个输弹+双通风,我可以理解为是又一个110E5么?)
这使得自IS-3冲击以来英国人一直追寻的一种对等性装备的追求似乎在L1的开发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改装L1120mm线膛坦克炮的卡那封MKIV,从1952年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相对应的,IS-3的最新改进型IS-8也在同一时间定型),并在1956年重新命名为FV214征服者重型坦克,并部署在西德境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一种曾被寄予厚望的重型坦克,包括全新生产的MKI、MKII以及由此前生产的卡那封改装而来的H型在内,FV214重型坦克仅仅生产了185辆就在1958年宣布停产,变相地宣告了整个项目的失败。究其原因,除了高达66吨的战斗全重、35千米/小时的恶劣机动性之外,L1120mm线膛坦克炮在性能上的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虽然L1能够在914m(1000码)距离上,使用次口径碳化钨芯脱壳穿甲弹击穿221mm(30度法线角)均质钢装甲板,或是以破甲弹击穿330mm(30度法线角)均质钢装甲板,在火力性能上的确比D25T/TA略占上风,但由于美国人的坦克技术水平实在有限,其基于美国技术的L1120mm线膛炮却并未达到英国军方的预期。特别与英国坦克炮在技术上注意革新和精工细作的传统不同,美国人在战后初期坦克炮的技术水平上实在有限,仅一味地靠提高口径和装药量来获得一时的火力优势,而非从技术上进行彻底改革。
更关键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英国人不仅发现苏联红军的战斗序列中出现T-54/55这样的新威胁----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使英国在偶然间获得了苏联新型T-54主战坦克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在英国陆军中引发了一场不亚于IS-3柏林危机的地震,同时英国陆军手中也拥有了性能更为优良的国产线膛坦克炮:由QF20磅炮发展而来的L7105mm线膛坦克炮,这门从QF20磅路线发展而来的105mm线膛炮的威力甚至还要高于L1120mm线膛坦克炮。内外两方面的事实,使得L1120mm线膛坦克炮很快便成为了一个昂贵的鸡肋,被淘汰便成了必然。英国第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故事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没有停止的脚步
虽然说L1120mm线膛坦克炮并没有在英国陆军的装备序列中停留多长时间,但很明显英国人并不会遗忘他们发展大口径线膛坦克炮以应对苏联装甲集群的根本需求,所以短暂的蛰伏后,120mm线膛坦克炮的故事还在继续……
如果说QF17磅炮是英国坦克炮技术的一个里程碑,那么在经历了QF20磅炮这个出色的过渡后----这门性能优良的83.4mm火炮作为早期型百人队长坦克的主炮,为英国赚回了2亿英镑的外汇收入----英国坦克炮技术在105mm口径的L7上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辉煌。
这门由QF20磅炮扩膛而来的105mm坦克炮,身管长度保持不变,口径加大25%,炮膛容积增大50%,由于身管仍达51倍径(也有资料记载为52倍径),弹丸相对行程达到6以上,这样既增大了弹底推力面积,又能保证加大装填密度后发射药仍可在膛内燃烧完毕,并充分燃烧作功,从而获得了1470米/秒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炮口初速,一举将口径大但技术平平的L1120mm坦克炮扫入了历史的角落。其优异的性能,使L7105mm线膛坦克炮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成为了当时的“北约标准坦克炮”,甚至是“西方标准坦克炮”。
尽管L7105mm坦克炮获得巨大的多方面成功----不仅是军事装备技术,也包括政治印象与经济因素,但英国人并没有因为L7的成功而放弃对更大口径坦克炮的追求。
事实上,在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受到了T-54”真相”刺激的英国人,彻底明白了一件事情一苏联人既拥有机械化战争时代先进的战役法理论,也拥有将这一战役法理论付诸实践的本钱和实力,而在技术装备层面的革新更是层出不穷。
在英国人看来,以T-54/55为代表的新一代苏式坦克,就是远比IS-3之类的重型坦克更为致命的威胁----T-54/55这类苏式坦克强调一条更均衡的技术路线,在综合战斗效能并不比西方同代坦克逊色的情况下,依靠其低廉的生产成本而达到铺天盖地的规模优势,这种新的威胁既不是IS-3所能比拟,也不是当时的西方装甲力量所能抗衡的。
更可怕的是,即便是核武器的出现也没有改变“大纵深-诸兵种合同战役法理论”在当时苏联军事学说中的核心地位。事实上,在核武器装备部队初期,苏联军方和军事学术界只是普遍把它当做能“急剧增大军队火力威力”的手段----主要原因是当时核武器的运载方式。
当时核弹的投掷手段是航空兵。由于受飞机航程的限制,加之投掷精度不高,核弹数?较少,热核武器及远程火箭的实用性尚且受到怀疑,所以当时的普遍看法是核武器对战役法理论的影响是“有限的”、“非根本性的”。
所以在这一阶段中,苏联军方竭力使核武器适应传统的战法。因此,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陆军的战役法理论仍然徘徊在“大纵深-诸兵种合同战役法理论”的道路上。连续的机动战思想仍然占据着苏军军事理论的主导地位,大纵深连续突破和大规模地分割围歼仍是达成战役胜利的基本方法。
同时与之相呼应的是,正是由于苏联军方对如何利用核火力突击效果进行纵深作战的争论与思索已经开始,这反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装甲机械化部队在整个苏联军事学说中的地位。换句话说,在可能使用部分核兵器的战场环境中,规模惊人的装甲机械化集群仍然构成了当时苏联武装力量全部军事效能的主体一无论是从军事学说还是从技术装备的发展上都是如此。
坦克在核武器条件下的作用比常规武器作战条件下更为突出,原因便在于坦克在核爆后超出其他武器装备的适应性。突破敌人的防线不再需要周密的计划、巨大的牺牲,而只需要一颗核弹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坦克在核爆后几分钟就可向爆心发动冲击,从而增加了大纵深坦克作战的优势。这一结论的可能性,苏联在其第一次实用型原子弹试验中,就迫切地动用坦克部队证实了这一点。
在苏军这种走“大纵深-诸兵种合同战役法理论”,同时保有数量巨大、成本低廉且性能出色的装甲机械化集群的客观条件下,英国军方在L7105mm坦克炮上马的同时,还要启动新一代的120mm线膛坦克炮的研制,这种决定也就不难再理解了。
不过要指出的是,英国人在1957年仍执意要发展一种应用先进技术的新一代120mm坦克炮时,也是有很大一部分政治因素的----没错,和第一代一样,第二代120mm坦克炮也有着其独特的政治因素。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是一场对英国人有着极为特殊意义的战争----英国人在战场上赢了个彻底,但在政治上却也输了个彻底。苏伊士运河战争使英国丢尽了脸面,英国的国家威望丧失之大、蒙受耻辱之深,均是此前英国的政治家们所难以想象的,英国在世人面前清楚地显示:英国不再具有一个世界大国我行我素的能力,更没有力量违背美国的意志而在海外进行重大的军事行动。
1956年8月,英军全面撤离埃及苏伊士运河地区,以一种不太体面的方式开始告别中东。
英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么继续跟在美国身后,做唯唯诺诺的"小伙伴",要么重新自我定位,努力加强自身的力量,走更加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美苏两强争霸的世界中,英国该如何自处,今后英国的出路又在哪里?这是英国的政治家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不过,虽然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颜面扫地,使得英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意识以及由来已久的"帝国情结"受到了压制,但仍有部分英国人,特别是上层的精英人物不甘现状,要求做点什么一一这部分人从未放弃过帝国的梦想,只不过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选择了更加现实的姿态。也正因为如此,当英国人选择在1957年高调宣布要上马一款120mm口径的线膛坦克炮时,我们完全不能排除这样一个理由一为了挽回火英帝国受损的颜面,英国人实在是需要这样一门“巨炮”来振奋委靡的民族精神,进而提高自己在北约内部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在同时期,这将是西方世界也可能是全世界在?的最大口径的坦克炮)。
如果抛开战略、战术乃至政治因素和自尊心方面的固执,英国人对于新一代120mm坦克炮的痴迷也可以说是源于技术层面的自信。
事实上,作为长期以来西方坦克炮技术的领跑者,L7105mm线膛坦克炮的一鸣惊人并不是偶然的,这实际上是英国在内弹道学、弹药技术、炮钢技术等领域长期积累的一个自然结果。
英国坦克炮的设计师们正是十分清楚自己所享有的种种技术层面优势,因此在L7105mm线膛坦克炮一经推出的同时,就开始着眼于未来,适时地将目光转向了下一?的抗争,打算将那些已经在L7105mm坦克炮上得到成功验证的技术,以及一些已经掌握但未经验证的技术,统统用在更大口径的120mm型号上,企图以此来巩固和扩大自己在坦克炮技术上的优势,并借此在形式上“重现帝国荣光”。然而在这个领域英国人究竟握有哪些本钱呢?
首先来讲,炮钢技术的突破是英国信心上马新一代120mm坦克炮的先决条件。
要知道,作为一门被期望能够拥有对苏制现役坦克压倒性优势的坦克炮,出于精度、威力和射程等的通盘考虑,英国人从一开始就排除新一代120111III坦克炮上采用滑膛结构:在对QF20磅炮的扩膛过程中,英国人实际上试制了线膛和滑膛两种不同类型的坦克炮,而最后定型的L7105mm坦克炮采用了线膛结构,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抛弃滑膛结构也就意味着更高的膛压----同口径、同等效能下,线膛结构的膛压需达大盘滑膛结构膛压的110%~120%----对炮钢的承受要求也就更高。根据火炮身管强度理论.为了承担膛压的提高,主要可以采取两个手段,一是增大壁厚(但这并不是没有限度,壁厚系数不能超过3),二是提高炮钢强度等级。
然而,单纯追求高强度来保证安全的思想却也并非可取,特别是在500MPa以上的高膛压条件下(L7105mm坦克炮,理论膛压为503MPa〕,火炮的破坏多为低周破坏,身管在射击时,由于某种因素不正常导致膛压突然增高,形成胀瞠、膛线剥落或炸膛的情况为数不少。
因此对采用厚壁结构的长身管坦克炮来说,在允限强度条件下,身管材料的断面收缩率愈高,抵抗变形功的能力愈大,防止突发破坏性程度的能力愈大,临界断裂韧性值和冲击韧性值愈高,断裂前消耗的的变形功愈大,就越不容易断裂,身管材料也愈不容易破坏。所以,高膛压坦克炮炮钢不仅要保证火炮安全设计规定的弦度范围,而且要求更高的苏醒和韧性,强度与塑性、韧性要有很好的匹配。
正是?于高膛压坦克炮发射时内膛的高温高压绝非普通炮钢材料所能胜任,身管的材料需要有超乎寻常的耐高温性能、卓越的强度和优良的韧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火炮大量生产的成本因素。所以英国人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在厚壁炮钢的生产与科研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9项:
(1)大口径厚壁身管全长机械性能的变化;
(2)合金元素对炮钢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3)炮钢的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关系;
(4)非金属夹杂物和有害杂质元素对炮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5)泡钢的回火脆性及其防止;(6)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回火转变;
(7)炮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及其确切的物理意义;
(8)身管射击时发生的缺陷和身管破坏过程的机理;
(9)炮钢的断裂韧性和身管上最大缺陷允许范围。
到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以上述大量的科研成果为依据,英国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坦克炮炮钢标准,并在将QF20磅炮扩膛为105mm炮的过程中,对这些炮钢标准进行了成功的验证----基本型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炮钢就采用了Cr-Ni-Mo-V中碳低合金系钢中的3%Ni-Cr-Mo钢号标准,钢中镍的质量分数在3%左右,这种标准的炮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能保证大截面钢淬火和调质处理后获得较好的强度和塑性配合,具有较高的抗脆断能力。
不过,如果仅仅摸索出了合适的炮钢标准,却没有相应的工艺手段,特别是精炼手段将这类炮钢进行批量生产也是毫无意义的(炮钢韧、塑性的提高主要依靠先进的冶炼和热加工技术)。所以,除了炮钢材料的化学成分标准外,英国人对相应的真空电弧重熔工艺、电渣重熔工艺以及各种自紧身管技术、炮膛镀铬技术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在保证了L7A1105mm线膛坦克炮量产需求的同时,也为更大口径坦克炮的研发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储备。
几个名词作用解释:
真空电弧重熔工艺、电渣重熔工艺:主要是为了去掉钢材中残留的少量硫、磷等对火炮强度和韧性有害的元素,使钢的纯度更高----这里英国人和苏联人一开始采用了不同的路线,最后却还是殊途同归。
身管自紧技术:就是在火炮身管粗加工成型后,采用特殊手段对身管内壁施加高压,让管壁钢材由内而外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压力卸去后塑性变形无法恢复,会在管壁横截面方向上留下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残余应力分布。这样身管外层对内层产生压力,在射击时,这种压力就像在身管外又增加了无数层薄筒,使身管的承压能力增大,可以有效减小身管厚度,降低火炮重量。经过自紧处理后的火炮身管在发射时内层残余应力能够抵消部分膛压对身管内壁产生的膨胀应力,从而达到减少身管疲劳损耗延长身管寿命的目的。
炮膛镀铬技术:膛压提高也会使身管的烧蚀增大,降低身管的寿命。为了提高火炮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火炮身管内膛还要进行镀铬工艺处理,以有效增加身管的使用寿命。
破甲弹技术的突破,确切地说碎甲弹走向实用化则是促使英国人下决定启动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直接动因。碎甲弹的概念实际上是英国人的独家发明,来源于英国著名火炮设计师博尼爵士在1944年的一个设想。
当时,博尼爵士希望能够为英国陆军设计一种便携式反坦克火炮。这种口径为88mm的火炮在结构上十分新颖,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无后坐力炮,共有四个喷管,或者像博尼本人所说的那样,是四个喷射器,喷管由药室向外伸出。它的药筒如同所有使用复合喷管的设计一样,在侧壁上刻有通孔,以便使火药气体逸出。为了保证达到一定的初始压力,在药筒内壁衬了一层很薄的黄铜衬垫,当药筒内的压力达到--定数值时,这些黄铜薄片即可从侧壁上的通孔中飞出。
除了侧壁上刻有通孔外,药筒的结构跟普通药筒完全一样,即在药筒底部的中央安着底火;并且所用黄铜材料的规格也跟普通火炮一致。这也是博尼爵士本人十分自豪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这样一来,对于当时已有的弹药生产设备就不需要再作大的变动。不过,问题在于药室内的峰值压力最高只有1.5T,这显然是--个很低的数值,因此,它的初速仅为169.2米/秒----KV2的初速是多少?----弹道必然也十分弯曲,而用这样的一种火炮来发射动能弹进行反坦克作战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必须另辟蹊径。
当时,尽管空心装药结构的化学能弹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喜欢标新立异的博尼爵士看来,这种弹药实在是太过平常,配不上他那结构独特的无后坐力炮,于是作为替代方案,博尼设计了一种采用全新原理的化学能反装甲弹药----一种薄壁结构的特种榴弹,弹丸内可以最大限度地盛装塑性炸药。命中装甲的瞬间,弹丸壳体破碎,塑性炸药扩展成像是一块大的生面团,牢牢贴附于装甲表面,几分之一秒后由专用引信起爆,炸药可以将装甲震碎,但不能在装甲上形成穿孔。不过,按照博尼爵士的设想,即便如此也足以在装甲内壁上震下一个凸块,并使装甲内壁呈现剥落,震下的装甲凸块和剥落的装甲碎片可以极高的速度在乘员舱内反复碰撞,从而使乘员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
后来的试验证明,这并不单纯是一种设想,实际上确实可以取得此种效果。同时,炸药爆炸所形成的震撼作用,也足以使大多数坦克乘员丧失战斗能力,因而也就不再像空心装药战斗部那样,需要把弹药本身的抛射物投入车内。
起初,无论博尼爵士设计的碎甲弹是否具有其发明者所宣称的那种效能,由于当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英国军方并没有对这种化学能反装甲弹药表现出过多的热情,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投入生产。然而,随着战后英苏矛盾的加剧,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碎甲弹的概念不久从旧纸堆中重新挖出,先是在94mm炮和QF20磅炮上进行了广泛试验,然后又作为正式弹种首次配用于L7A1105mm线膛坦克炮,试图用做一种对付苏联坦克的杀手锏。
然而,当L7A1105mm线膛坦克炮于1956年年底正式定型时----这里插句话:英国佬在L7的研制、生产、测试及定型上体现了惊人的速度,1956年10月发生匈牙利事件,苏联入侵布达佩斯,然后当年年底L7A1就正式定型……
英国人却通过情报部门获悉,苏联方而正在酝酿几种拥有更好装甲防护性能的新型坦克方案,而对于苏联坦克在技术上的进步幅度,英国军方又通过对T-54“第一手资料”的了解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在匈牙利,外行的英国外交官向军方提高的数据实际上大部分都是错误的----这就使得在英国军方看来,105mm碎甲弹的威力并不足以令其安心。
作为最终的结果,尽管英国人要求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在膛压和炮口初速上较之L7A1105mm线膛坦克炮提高15%~25%,以期在发射动能弹时获得更好的穿甲性能,然而其放大口径的根本原因却在于碎甲弹这一弹种----与105mm直径的碎甲弹相比,120mm直径的碎甲弹更具威力。
事实上,在早先的试验中,英国人就发现只有达到120mm口径的碎甲弹,才足以对坦克造成"真正毁灭性"的破坏,其效果远非105mm直径的碎甲弹可比:履带可以被打飞(不是炮塔飞,是履带飞……),就像纸做的一样;所有玻璃镜块可以全部被震碎,坦克外部的全部附件无一例外地发生移位。在坦克内部产生的效果虽然难以描述,但是,即使不考虑被震碎的装甲碎块在舱内的破坏作用,也几乎肯定会对乘员设备造成致命的杀伤和破坏,更何况通常都必然要产生大量的装甲碎片,而且碎片的尺寸也相当之大。
更何况,考虑到碎甲弹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做多功能弹使用。
〔对付软目标时,它的有效程度大约是常规榴弹的90%,而对付掩体和建筑物时则优于榴弹。对付轻型装甲车辆,碎甲弹的破坏效果比破甲弹更好;即使对于重型坦克,即便碎甲弹无法将之彻底击毁,但仍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效应,包括对光学设备、天线乃至人员的毁坏、杀伤,也足以使其丧失继续作战的能力了),
这对于120mm左右的大口径坦克炮无疑具有突出的吸引力一一简化弹种就是在变相提高载弹量。事实上,正是由于上述大量相关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促使英国人决定在L7A1105mm线膛坦克炮大获好评的同时,于1957年3月展开了更大口径120mm线膛坦克炮的研制。
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结构
英国军方对于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具体要求是,身管采用线膛结构,整体质量不超过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145%,体积不超过130%,有效射程4倍于苏制D-10T100mm线膛坦克炮,发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时能够在3000米距离上击穿220mm厚的均质钢装甲板,同时在2000米(2200码)距离上的立靶密集度不低于0.25米*0.25米,并且以人工装填分装式弹药的射速不低于6发/分,等效全装药身管寿命不低于700发。
根据军方的要求,由维克斯和英国皇家军械厂联合组成的研制小组,于1957年3月开始项目论证,7月正式全面展开,到1958年9月,继L1A1之后的英国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完成初步设计,并在当年年底拿出首门样炮。
整体来说,该炮由单壁自紧身管、炮闩、摇架、反后坐装置、高低机、方向机、发射装置、防危板和平衡机等几大不见构成----防危板是用来保护炮塔内成员,固定在起落机构上,炮重1.778吨,全炮长6.8585m,弹药采用分装式结构。不过,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这种新一代的120mm线膛坦克炮并非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放大版,在技术应用上也并非完全一致。
图为英国第二代L11120mm线膛坦克炮的结构示意简图。
科研人员通过对QF20磅炮以及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内弹道性能进行大量试验分析后,认定高膛压、小药室、大装填密度是坦克炮内弹道方案选型的基础,所以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药室容积被确定为9.8L,身管长径比则被确定为55倍径(炮膛容积达58.85L),基本遵循了这一设计原则。
不过,应该承认,为了达到苛刻的火力性能要求----4倍于苏制D-10T100mm线膛坦克炮的有效射程,发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时能够在3000米距离上击穿220mm厚的均质钢装甲板,同时保证2000米距离上的立靶密集度不低于0.25米*0.25米,然而又受制于时代技术水平的限制,英国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身管造型并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最优值,而是适度进行了妥协。比如,尽管口径从105mm扩大到了120mm,但这需要该炮在发射动能弹时,初速至少不得低于1600米/秒,如此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然而,从L7A1105线膛坦克炮的试验情况来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论是炮管寿命还是结构设计均已经达到了极限,继续保持L7A1105mm线膛坦克炮8.7L的药室容积和52倍径身管的比例,将其生硬地套用在120mm线膛炮上是不现实的。这意味着需要身管长度达到61倍径左右----过长的炮管会在射击时产生振动,从而抹杀掉精度这个英国军方最为看重的性能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最终在英国设计师的绘图板上,选择了9.8L这样一个药室容积,和55倍径而非61倍径的身管长度。
坦克炮设计和制造的关键,可以大致粗略地分成身管材料及工艺、运动及辅助设备结构及工艺和弹药技术,英国人的第2代120mm线膛坦克炮也不外如是----
与其说大口径高膛压坦克炮'是身管火泡中对制造工艺和材料性能要求最高的一个炮种,倒不如说这句话用到身管上更为准确。
考虑到该新型120mm线膛坦克炮的理论膛压值高达630MPa,较之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503MPa增大不少,这就对身管的结构、材料乃至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英国第二代12000线膛坦克炮样炮,虽然延续了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单壁身管结构(整根身管用整段锻件制成,没有任何被筒或衬管,结构简单'重量也随之下降),但却并没有采用后者的3%Ni-Cr-Mo碳镍铬铂系合金钢,而是采用了屈服强度更高、韧性更佳的3.3%Ni-Cr-Mo-V这样一种新型炮钢钢种。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在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更换炮钢钢种,并不仅仅是因为理论膛压较大幅度增加的缘故,还与单壁身管结构自身的特点有关。事实上,如果钢号一定,要想在制造单壁身管时获得更大强度,就必须加厚管壁。增厚管壁的做法除使身管更重、价格更贵外,效果非常有限。由于身管壁在承受膛压时压力大小不均,因此内表面受到的压力会达到极限,而外层受到的压力却极小,这是单壁身管的基本缺点之一。增大身管强度的措施之一便是使用具有更大抗张强度的钢材。
不过,虽然炮钢型号不同,但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身管毛坯精炼工艺,却采用了与L7A1105mm线膛坦克炮完全一致的真空自耗电极电弧重熔工艺。具体来说,这种所谓真空自耗电极电弧重熔工艺,采用碱性电弧炉生产电极,圆棒直径为710mm,再由12吨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重熔成钢锭,电弧炉采用双渣法工艺,铝、硅钙脱氧,由此种方法制成的毛坯锭,其清洁度相当令人满意,二级氧化物夹杂仅有0.5级一一这就从材料上对英国新一代线膛坦克炮的身管质量提供了保证。
当然,对于高膛压坦克炮来说,仅仅有了高质量的身管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在后续的诸道工艺中,身管自紧、内膛表面镀铬硬化处理技术都是关键。
就身管自紧工艺而言,在生产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样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挤压自紧技术,即用液压顶杆迫使一个体积比铜管内膛大的冲头或心轴通过内膛,使身管内层产生超限应变,所需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身管的钢材牌号、身管壁厚、身管内膛初始直径与冲头的直径差,以及内膛与冲头的接触面积。
而在内膛表面镀铬硬化处理技术上,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样炮身管则采用了化学气
相沉积法,即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身管芯棒上制备纯铼或钼铼、钨铼、铼铂合金的内层。外层同样可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材料可选用强度高、韧性好的铌、镍或钢合金。由于内层的隔热作用,外层金属不受膛内高温炸药气体的作用。在内外层之间,有钴作过渡层,通过热处理的方式,使过渡层与内外层黏结成一个整体。
炮身、反后坐装置以及摇架,构成了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起落部分的主体。
这其中,炮身由身管、炮闩和炮尾组件构成,考虑到该炮口径较大,需要采用全可燃药筒的分装式弹药结构,因此炮闩的闭气问题就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传统火炮发射时,火药气体在燃烧时释放高温,金属药筒受热膨胀后与身管内壁产生过盈配合从而与身管和弹底一起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保证膛内迅速膨胀的高压气体不会泄漏,因而有足够高的压力推动弹丸向炮口高速运动并射出。但全可燃药筒火炮在射击后药筒被完全燃烧,在这极短暂的时间内,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密封结构来对火药气体进行有效密封.那么膛内火药气体就没有足够的压力将弹九推出到预定射程,新型火炮也就失去了它最为重要的能力。
为此皇家军械厂的工程师们为该炮设计了一种结构十分新颖的,可承受膛底压力高达630MPa(理论膛压)的自闭气炮闩。
具体来说,这种被称为“对分楔式炮闩”的设计,由上下两个对分式闩体构成,当炮闩闭锁时,由凸起部密闭身管药室起到闭气作用,两个闩体被铰链机构锁在一起。开闩时,通过凸轮分合铰链使上下闩体对分,凹起部分后退,开闩完成。摇架采用传统的筒式结构,就是一个圆筒嵌在筒内两端,有两个衬套作为导轨,炮身后段就套入其中。后坐时,炮身在摇架衬套内运动,后段必须制成光滑的圆柱部,称为导向部。由于导向部长度应该大于两个衬套间距与最大后坐行程之和,所以根据身管长径比达55倍这一情祝,两个衬套间的距离选择了6倍导向部直径这样一个数值。
出于结构紧凑的考虑,该炮的反后坐装置采用了与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类似的同心式结构,实际上就是一种特别的液压弹簧式反后坐装置,?架本身就充当反后坐装置的外筒,与身管同心,并把身管后坐表面完全包覆起来。
发射时,炮身后坐,与此同时通过连接螺与炮尾相连的活塞筒也一起随之后坐。活塞筒的向后运动,迫使驻退液通过活塞环与驻退筒之间的间隙,从活塞筒后方留到前方。驻退筒的内壁是锥形的,因此活塞筒愈向后方运动,驻退筒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愈窄,驻退液的流动愈加受到限制,直至炮身后坐终止。
由于反后坐装置驻退机设计合理,再加上后坐行程比L7A1105mm线膛坦克炮后坐行程长70mm(L7A1105mm线膛坦克炮为470mm),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后坐阻力不比L7105mm系列线膛炮的大。而且,由于用来吸收射击时产生的气体作用力的炮尾与反后坐装置相连接,并用卡口螺方式拧在炮管上,保证了能够极迅速拆卸和装上炮管,对于提高勤务性能相当有益。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成功应用于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抽烟装置与热护套技术,也被移植应用到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上。不过,在具体细节上,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与L7A1105mm线膛坦克炮之间却略有不同。该炮的炮膛抽气装置,被***在距炮口2540mm的位置(炮管中间凸起处),而且材质由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铝合金改为更为轻质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强度、刚度都更加理想,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另外,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抽烟装置,斜孔与炮膛轴线的夹角也由L7A1的20度,减小到了13度,以获得更好的抽烟效果。
炮膛抽烟装置是如此,热护套结构上也同样如此:基本型的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热护套设计采用了整体式结构----直接在坦克炮管上缠绕热护套,炮管热护套和炮管构成整体式的不可***结构,特点是简单牢固,不需要连接零件,而新一代的120mm线膛坦克炮则采用了装配式结构,即炮管热护套预先加工好后,再与炮管装配在一起,在炮和热护套之间设计有空气室。所谓的空气室是指热护套与炮管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样在炮管和热护套之间引入气流时,炮管热护套二者外表面之间的温度变化,就可以达到最小。虽然这种装配式结构需要专门设计固定连接零件,若设计不当,可能导致在火炮设计时损坏。但这种结构却便于热护套的制造和***。而且在材质上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与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热护套也是不同的----后者采用导热的铝质材料,而前者则选择了绝热的石棉毯材料。
对于坦克炮这种直射火炮来说,炮钢技术、制造材料工艺以及机械结构等,这些都只能算其威力体现的部分影响因素,而真正起最主要因素的,是弹药技术。可以这么说,在其他条件大致接近的情况下,所发射弹药的优劣,就决定了装备不同坦克炮之间坦克的生与死。
而尽管在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推出伊始,就有很多声音指责说相对于同时期的L7A1105mm线膛坦克炮,该炮在设计上严重缺乏创意,其技术路线仅仅是笨拙的扩大口径延长身管。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英国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真正革命性,其实体现在弹药体系上。而全可燃药筒的应用应该是首先应当被提及的。
相对于已经成熟的半可燃药筒,全可燃药筒的特点非常显著:药筒的所有组分均可燃,因此免去了未可燃部分推出炮膛的步骤,改善了火炮操作条件,减轻了炮弹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射速,提高战斗力。当然其缺点也不少,对火炮系统有较高的密闭要求,同时易受潮,受保存条件影响较大。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拥有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英国人当时之所以率先应用这种技术,主要是在当时发射药技术已达极限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增大膛压、提高炮口初速,因此不得不采取的一个变通措施----毕竟除了大幅提高火药力外,尽可能?加炮弹发射药的装药量,将药筒本身作为发射药的一部分,也是提升火药总能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事实上,对于这门新一代的120mm线膛坦克炮的发展,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不可否认,由于可燃药筒自身带有能量,在射击过程中可以完全燃烧,因此与金属药筒相比,在相同药室容积下装药量的确可以增加10%以上,有效提高了弹丸的初速和射程。加之可燃药筒有节省金属、减轻弹重、降低火炮烧蚀等一系列优点,从火炮角度可以明显加强所装备坦克的战斗力。
然而,当时英国人决定发展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并为其选择全可燃药筒的出发点却井非如此,而是考虑到炮膛内过大的内压会使传统的金属药筒发生过度应变,致使抽筒极其困难(英国人在多次试验中发现,一旦膛压超过490MPa,发生抽筒故障的概率会大大?加。而作为新的120mm线膛坦克炮,其理论膛压就达到了630MPa,所以……)。
具体来说,作为整个坦克炮系统的一部分,英国人在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试制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的可燃烧药筒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在经过了早期长时间预研的技术成果基础上,从1959年开始,皇家军械厂开始利用120mm线膛坦克炮样炮,先后试验了用黏结剂和发射药黏结在一起的全可燃药筒配方(这种配方对药粒和黏结剂的具体要求是:所用发射药必须是固体,并在化学上与所用树脂相容)以及由硝化纤维素组成的配方〔显著优点是燃烧充分,无残渣。缺点是可塑性和热塑性差),同时对于真空吸附法、离心驱水法、丝缠法和卷制法等药筒制造工艺也进行了广泛的尝试。最终,经过大量的发射试验后,英国人基本确定由硝化棉、纸纤维、黏结剂和二苯胺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采用螺旋缠绕工艺制造的药筒,较能将现有技术条件与实战要求间的平衡统一起来。
除了全可燃药筒外,对高能发射药的应用,是英国人在其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项目中的另一个亮点。
上图:英国新一代120mm所使用的发射药药包容器。
前面提到,提高膛压可以有效提高火炮初速、提升穿透能力,而提高膛压的主要手段就包括增加发射药燃烧的能量,这样就涉及火药力这个参数了。火药力表示单位质量的发射药膨胀做功的能力。理论上,发射药的火药力参数越大,表示这种发射药的含能越高,燃烧后也就能赋予弹丸更高的初速。因此,所谓高能发射药也就是指火药力数值较高的发射药。
根据L7A1105mm线膛坦克炮弹药的技术成果,最初有三种发射药被考虑用于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太根、吉纳、硝基胍。此后在经过大量的发射试验后,英国军方认为硝基胍发射药的火药力较小,仅为105*104J/KG左右,燃烧时易发烟,而且不容易加工成型,因此被首先淘汰出局。而作为一种高含能基数的混合硝酸酯有机物,太根虽然在三种发射药中火药力数值较高,然而却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导致价格昂贵,在当时尚无法满足战时条件下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结果在权衡之下,英国军方最终确定,将在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上以吉纳作为制式发射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吉纳发射药的火药力最高,达到112*104J/KG的水平,但由于其燃烧温度很高,对火炮炮膛有比较严重的烧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身管的寿命……
尽管在全可燃药筒和发射药上下了不少工夫,然而作为一种发射分装式弹的120mm线膛炮,英国人最初却仅仅打算为该炮配发两种类型的弹药----短圆柱式旋转稳定穿甲弹和应用碎甲原理的多用途弹(虽然英国人为120mm线膛坦克炮实际上研发了包括次口径穿甲弹、短圆柱式旋转稳定穿甲弹、碎甲弹以及破甲弹在内的***反装甲弹种)。
APDS、HESH、HEAT以及新式的短圆柱式旋转稳定穿甲弹(SOLIDSHOT)原本是英国第2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理想装备弹种。
这其中,计划用于该炮的短圆柱式旋转稳定穿甲弹,实际上却是首次用于L7A1105mm线膛坦克炮。该弹种主要是针对QF17磅炮和QF20磅炮所用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外弹道飞行中的弹形不好,阻力大,而且断面比重小,保持存速的能力低,存在远距离穿甲能力急剧下降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穿深衰减极其严重),为了解决威力和射程的矛盾,而采用脱壳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
大体来说,旋转式脱壳穿甲弹具有下述主要优点:
1、由于脱壳使弹丸保存速度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因而在远距离小着角的情况,穿甲能力仍很大;
2、弹道低伸,直射距离大,飞行时间短;
3、脱壳干扰小,旋转稳定受横风影响小,射击精度高。
无论是在L7A1105mm线膛坦克炮上的应用,还是在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上的试验,都证明了这些优点。事实上,以短圆柱式旋转稳定穿甲弹用于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射击试验表明,在2500米距离上,不但其穿甲性能达220mm超过了预期,其立靶密集度也保持在0.35米*0.35米的设计指标范围内----对以上数据个人感觉有点前后不符,请各位看官注意----充分满足了当时技术条件下,英国军方对有效射程的苛刻要求。
不过,作为一种几乎是独门绝技的“杀手锏”----至少当时英国人自己是这一认为的----英国人对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在反装甲威力上的自信,实际上更多地来自碎甲弹而不是短圆柱式旋转稳定穿甲弹。
具体来说,英国人计划用于其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泡的碎甲弹弹体,由L7A1105mm线膛坦克炮的碎甲弹发展来,在结构上更接近于榴弹。其在弹体中装有层叠压合的C4塑性炸药(91%RDX+9%塑料纤维)并装引信,但由于要求与作用不同也有其本身的特点。
这种120mm碎甲弹在外形上比一般榴弹头部较尖锐,以减小空气阻力。为了增大内腔容积多装炸药,并增加炸药对装甲的堆积面积,因此圆柱部较长。弹头风帽也经过特殊设计,保证内部的塑性装药在碰撞后可以均匀分布到碰撞处。
此外,120mm碎甲弹弹体头部壁厚较薄,仅达25mm,从首部到尾部逐渐加厚,而且是用低碳钢材料制成。这样做的目的是,既满足发射强度的要求,又使弹丸在着靶时在惯性力作用下头部易变形和破损,有利于炸药在装甲表面的堆积,堆积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至于弹尾部则较厚、较重。究其原因一是为了增加前冲动能,有利于弹丸着靶堆积,同时为了装弹带和引信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这种弹整个圆柱部都与炮膛基础,都是定心部,不想榴弹那样有上下定心部,以免强度不够发生膛炸----想象一下一发120mmHESH在炮管内炸开的情景……更重要的是,一般榴弹引信装在弹头部,而120mm碎甲弹的引信装在弹底。
另外,考虑到碎甲弹需要对付不同距离的目标,其着速也不同,弹丸的堆积时间也就不一样:着速高时堆积时间短,着速低时堆积时间长,因此要求引信能随着速的高低自动调整起爆时间。所以这种120mm碎甲弹采用了机械惯性引信,既有一定的延时作用,保证了弹丸堆积,又由于惯性击针的前冲速度与着靶速度有关,因而有自动调整起爆时间的作用。
通过用新型120mm线膛坦克炮样炮的实弹射击表面,120mm碎甲弹能够震碎300mm以上的均质钢装甲板,同时也能够对更厚的装甲板背部造成足够的“崩落效应”,产生的碎片最大可重达数千克,且速度高达300米/秒----英国人自信,当时没有任何一种苏联坦克,能够经受住如此威力巨大的打击。
最后一睹英国人引以为豪的HESH尊容:
由于在之前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羞辱,英国不得不正视它已经衰弱的国力,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的帝国政策。新一代的120mm线膛坦克炮也恰恰成为了这个阶段的产物----换句话说,除了战术上的需求之外,英国人在新一代120mm坦克炮上寄托了更多的东西:既然105mm口径的L7线膛坦克炮已经大受好评,在整个北约内部,除法国外,美、德等主要成员均打算或已引进其技术专利,那么这门新一代的120mm坦克炮,如果能够凭借其优秀的技术性能,也如同L7一般称为北约标准坦克炮,甚至是西方标准坦克炮,那么帝国能够获得的政治收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正因为这深层次的原因,英国人对新一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研发、定型及列装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从1958年12月到1959年7月,维克斯与英国皇家军械厂共生产了50多根120mm线膛身管,装配成29门样炮,先后在台架和A41“百人队长”MK5、FV214“征服者”、FV4202试验型坦克等平台上进行了广泛试验。
到1960年11月,英国军方决定将该炮作为新一代FV4201重型主战坦克(即后来的"酋长"主战坦克)的标准军械,随之定型为L11120mm线膛坦克炮,并于1961年3月随FV4201“酋长”战坦克样车首次公布于世。尽管这次展示中,FV4201“酋长”主战坦克样车在炮塔上挂有大量伪装网,然而极为雄壮的炮管轮廓仍然在舆论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1961年7月到1962年4月,随着6辆FV4201"酋长"主战坦克样车的完工,L11120mm线膛炮在这种平台上的测试全面展开,研制进程显著加快了。当1962年5月,英国军方正式同维克斯方面签订首批FV4201“酋长”主战坦克订单时,L11120mm线膛炮进入英国陆军服役已成定局。
1962年年底,位于里兹的皇家军械厂和位于威斯埃克的维克斯工厂,正在各自建设一条FV4201“酋长”主战坦克生产线。作为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在这两个工厂内的L11120mm线膛坦克炮生产线已经提前一步准备完毕,并于1963年年初转入了批量生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首批生产的130门L11A1与样炮没有区别,装备了最初生产的FV4201“酋长”MK1,但这批车只用于训练。而当1964年正式的作战型FV4201“酋长”MK2开始投产时,这批车装备的已经是改进型的L11A2。与L11A1相比,L11A2在结构上没有变化,但在制造工艺上却进行了革新。
具体来说,预生产型L11A1身管坯料主要采用真空电弧重熔工艺进行精炼,然而当酋长主战坦克的大规模生产于1963年拉开序幕后,由于生产规模十分惊人,仅英国陆军的意向订单就高达1200辆,以色列也打算引进包括坦克炮在内的***酋长主战坦克技术。这使坦克炮成为了阻碍生产效率的瓶颈,而其问题则主要出在流程复杂、成品率低的真空电弧重熔工艺上。鉴于此种情况,为了提高L11120mm线膛坦克炮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英国人开始尝试着改用流程简单、成品率更高的电渣重熔工艺制造L11的身管锻件坯料。
不过说来也比较有趣,其实英国人早在1956年就与苏联几乎同时掌握了电渣重熔技术,然而当时英国冶金界对这种技术却持普遍的怀疑态度,认为电渣重熔法是真空自耗炉所达到技术的一种后退,其理由是电渣重熔是在大气中而不是在真空保护下进行,担心电渣铜的清洁度不如真空电弧重熔钢,因此无论是L7A1还是L11A5均采用成熟的真空电弧重熔工艺。
然而当苏联人开始在坦克炮身管生产中应用电渣重熔工艺的情报传来,迫使英国人改变了看法。到1963年英国冶金界已经被迫承认,采用电渣重熔工艺生产的身管锻件坯料,在质量上与真空电弧重熔工艺基本相当甚至更优----去硫效果和去除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程度,以及成分和性能的均匀性都超过真空电弧重熔铜,而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势更是十分明显〔当时英国在电渣重熔工艺上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是,采用4吨电渣炉,每吨坦克炮炮钢电耗度,成品率比真空电弧重熔工艺高10%〉。这就使得英国人在L11坦克炮的后续生产中,改用电渣重熔钢成为必然,并由此导致了L11A2120mm线膛坦克炮的出现。
此外,为了进--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L11A2身管制造的热处理工艺也进行了革新,由此前的单件卧式热处理炉加热及淬火变为了效率更高的井式炉内加热。以L11A2为开端,一连串针对英国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改进开始了。
继L11A2之后出现的L11A3,其改进的着眼点主要聚焦于提高精度问题。
由于自然界的日照、横风、降水等因素的影响,火炮身管的受热情况和散热情况都是不均匀的,通常是受太阳照射的一面温度高,迎风面温度低,直接受到降水冲刷的一面温度低。身管在受热、散热不均匀的情况下,就会向温度低的一面弯曲,从而使平均弹着点偏移。虽然采用热护套后,可降低外界因素对身管散热、受热情况的影响,使身管受热情况趋向一致,降低身管的弯曲,但身管弯曲的情况仍然是存在的,对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远距离进行精确射击的战术问题恰恰是英国军方特别在意的。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为L11A2120mm线膛坦克炮加装炮口基系统就成为了L11A3区别于L11A2的主要特点。此外,在对“酋长”MK3进行自动化装填的尝试中,还出现了被称为L11A4的特殊型号,主要是在炮闩结构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使之适合于自动装填的需要。不过,在L11120mm线膛坦克炮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真正的成熟型号,却是于1965年开始装车试验的L11A5。
----所谓的炮口基准系统一般由照射光源、炮口反光镜及其他机构组成。照射光源发出光束,通过炮口反光镜的反射,进入瞄准镜视场中,这样,射手就可以随时在车内精确地观察到炮口的位置,从而对瞄准指标进精确地校正,提高射击精度
事实上,之所以称L11A5为"第一个真正的成熟型号",主要原因在于其改进的者眼点被放在了身管寿命上。要知道,在几年的部队装车试用过程中,对于L11坦克炮,部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尽管L11已经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内膛镀铬工艺的高膛压坦克炮,但其身管寿命还是难以达到700发的设计要求,到1963年英国军方不得不被迫将其设计指标降到300发,但却依然难以达到。
对于一款完全可能要对抗苏联红军铁甲洪流的大口径坦克炮,如果其射击寿命偏短,那就意味着其在实战中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寿命极限,坦克车组就很可能要用一根在短时间内已打秃了的身管对抗数量众多的苏军新式坦克,战斗效率和存活几率就会因此大大降低。这对于英国陆军,特别对于对“酋长”坦克和120mm大口径坦克炮期望很大的以色列,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膛压下,全可燃药筒和发射药的燃烧对炮膛内表面的冲刷和烧蚀会十分严重。另外虽然采用了全可燃药筒,但实际发射后却无法达到发射药同药筒都在瞬间燃烧干净的理论结果,留下的残留物过多,也会造成严重的划蚀。不过,在发射药技术一时难以攻克的情况下,皇家军械厂的工程师也从2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问题:一个是改良内膛镀铬制备工艺,二是调整膛线结构,将原先的等齐膛线调整为楔形渐速膛线。通过这些改进,英国设计师成功地将L11A5的身管寿命提升到了300发的标准,至此,英国人在其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的研发上可谓初战告捷……
在经历了并不成功的第一代L1120mm线膛坦克炮后,英国人总算在L11这种第二代120mm线膛坦克炮上打了一个看来还不错的翻身仗。当1961年它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展示于世界面前时,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口径最大、威力最高的坦克主炮,留给世界的是一副强悍而犀利的狰狞。不过,这门炮是否能真的给已经没落的大英帝国带来它想要的真正东西么?它代表的技术路线就真的是正确的么?一切还远没结束……
装备L11A5120mm线膛坦克炮的“酋长”MK5,但问题是这条路真的是对的么……
当初Y系MT的10级车,曾经很多人要求出酋长,结果出了个FV)。那时有相当多的Y系玩家不满意啊,为啥Y系不给酋长?给个试验车还是装105炮的?S系有T62,M系有M48,D系虽然不是前2系的那种实战车,但也是性能优秀的图纸车,至于F系,不提了……
其实这篇文章到今天更新的内容中算是把这个当初的疑问给解决了。为什么不出酋长?原因就是酋长的主炮已经超过10级车的主炮设定了:
一门性能远远超过9级HT、10级HT所装备的L1A1的大口径主炮----不是略优于,而是跨代压制;良好的精度----今天刚提到的炮口基准系统;极强的毁伤与穿深----300穿的HESH,3000米上220的APDS穿深;每分钟不低于6发的射速;1600米/秒以上的炮口初速和带来的优秀弹道线,等等。这些优点如果全集中在一辆10级MT上,注意是MT而不是HT,这该是WOT里多么不可思议的一副景象……
小编&张惮纩
以下内容已过滤百度推广
在你瞄准镜的中间会有两个盖子,拧掉。看里面刻有up的 就是调节上下,刻r或l的调节左右的。朝刻的方向拧,是你在镜子看到图像也在朝你拧的方向东,比如向up拧...&&百度知道
日&-&看起来很专业,实际上就是弹着点的上下左右通过瞄镜的调节,使其可以很靠近瞄准镜里面的中心点乃至正中心。当然,调节弹着点的时候,你首先要确定一个距离...&&普通
日&-&产生不重合的情况,当眼睛在出瞳距处上下左右动时,十字丝也会随眼睛上下左右移动...图中,是美国bsa公司的一款瞄准镜中的物镜调节环,从上面可以看到不同...&&普通
最佳***: 瞄.准.镜分很多种啊,有&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红.外.瞄.准.镜.&等;又有成像原理分为准.直.式.瞄.准.镜、望.远...&&专业问答网站
日&-&瞄准镜调瞄速成法 本瞄弹道器调节说明: 上下调节; 顺时钟调动方向,弹着点向下移。反时钟调动方向,弹着点向上移。 左右调节; 顺时钟调动方向,弹着点...&&普通
日&-&瞄准镜的调整方法及应用_兵器/核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弹着点在十字线左上方,则需要往右下方移动:高低调节钮逆箭头方向旋转,方向调节钮沿箭头方向...&&百度文库
日&-&瞄准镜校正_兵器/核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关于瞄准镜刚买来无法使用而关于...还是保持***固定, 朝 20-30 米的固定目标射击,然后用瞄的调节钮进行上...&&百度文库
日&-&狙击***瞄准镜如何调_专业资料。狙击***瞄准镜如何调第一:瞄准时,要注意出瞳距离...就是调整瞄,一般瞄的上面的一个螺丝是调上下偏差的,旁边的一个 是调...&&百度文库
最佳***: 这个需要归零校准,上面是调高低,左面或右面是调水平左右,这不可以乱调的,可以配合归零器校准,或者用传统方法,先打一***,看弹着点再修正。更多关于瞄准镜上下左右怎么调的问题&&&&专业问答网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