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三良(陶渊明诗作)_百度百科
?陶渊明诗作
(陶渊明诗作)
《咏三良》是晋宋之际文学家创作的一首。此诗借咏为殉葬的“三良”、、子车针虎之事,其主旨为歌颂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从仕途可畏的角度表达对“三良”为穆公殉葬的悲悯之情,并以此表彰张?不肯毒死零陵王而自饮毒酒先死的尽忠行为。
咏三良作品原文
弹冠乘通津⑵,但惧时我遗⑶。
服勤尽岁月⑷,常恐功愈微⑸。
忠情谬获露⑹,遂为君所私⑺。
出则陪文舆⑻,人必侍丹帷⑼。
箴规响已从⑽,计议初无亏⑾。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⑿。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⒀!
临穴罔惟疑⒁,投义志攸希⒂。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⒃。
良人不可赎⒄,泫然沾我衣⒅。[1]
咏三良注释译文
咏三良词句注释
⑴三良:指春秋时秦国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三人都是秦穆公的宠臣。穆公死,三人遵穆公遗嘱为之殉葬。
⑵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即整洁衣冠,指准备出仕为官。乘:驾驭,占据。通津:本指交通要道,这里指高官要职。《》:“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⑶时我遗:即“时遗我”的倒装句,时不我待之意。我:指三良。
⑷服勤:犹言服侍、效劳。《?檀弓上》:“服勤至死。”疏:“服勤者,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尽岁月:一年到头。
⑸功愈微:功劳甚小。愈:更加。
⑹谬(miù):错误,这是作为臣子的自谦之词。获露:得到表现。
⑺私:亲近,宠爱。
⑻文舆(yú):华美的车子。这里指穆公所乘之车。
⑼丹帷(wéi):红色的帷幕。这里指穆公寝居之所。
⑽箴(zhēn)规:规谏劝戒。响已从:一发言就听从。
⑾初无亏:从不拒绝或轻视。亏:枉为。
⑿言:语助词,无意义。同此归:一道去死。《?》之《征义》引曰:“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针虎许诺。及公薨(hōng),皆从死。”
⒀“君命”句:《史记?秦本纪)载,秦穆公死,康公立,遵照穆公的遗嘱,杀了一百七十四人殉葬,秦大夫子车氏三于亦从殉,共“一百七十七人”。“君命安可违”即指此事。安,怎能。
⒁“临穴”句:面对坟墓没有犹豫。罔(wǎng):无。惟:语助词,无意义。疑:犹疑,犹豫。《?》:“临其穴,惴惴其栗。”
⒂投义:献身于大义。攸(yōu):所。希:愿。
⒃“黄鸟”句:《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天者,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⒄不可赎:不能挽救赎回。语本《诗经?秦风?黄鸟》:“彼苍天者,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⒅泫(xuàn)然:伤心流泪的样子。《?外储说右上》:“公泫然出涕曰:’不亦悲乎!’”[1]
咏三良白话译文
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
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
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
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
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
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
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
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
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2]
咏三良创作背景
这首诗同《》、《》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但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当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与《》写作时间相近,陶渊明五十岁。[2]
咏三良作品鉴赏
咏三良整体赏析
奄息、仲行、针虎三人合称“三良”,都是杰出的人才,他们为秦穆公殉葬,历代多有咏“三良”的诗文。《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诗经?秦风?黄鸟》就是秦国人民为哀悼“三良”及一百七十多个无辜牺牲者而创作的,表示了对残暴统治者的控诉与谴责。陶渊明的这首诗,则完全称赞三良的行为,其目的显然不在咏史,而是借咏三良之事,表彰张?不肯毒死零陵王而自饮毒酒先死的尽忠行为。
全诗可分五个层次,每四句为一层。前面三个层次描述了“三良”怎样由贪仕而一步一步地走向誓愿追随君主于地下的,说“三良”终年殷勤服侍秦穆公,因而受到宠爱和信任,为了不忘厚恩,“三良”实践诺言,心甘情愿为秦穆公殉葬。第四层次赞颂了三良赴死的高义,这与陶渊明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节义观是有关的。第五层次,诗人表达了《诗经?秦风?黄鸟》同样的悲悯。结尾说“泫然沾我衣”,其原因除了为三良的死而悲伤,为三良的忠情谬露(本不该流露,仕途险恶,伴君如伴虎)而遗憾外,恐怕更多的是对那惨绝人寰、灭绝人性时代的谴责,为良人的愚忠而悲哀。
从整体上看,作者是从仕途可畏这个角度来吟咏三良的。的《和陶咏三良》“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最得此诗主旨。[2]
咏三良名家点评
宋代诗词理论家《》:“三良以身殉秦穆之葬,《黄鸟》之诗哀之,序《诗》者谓:‘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则咎在秦穆,不在三良矣。……陶元亮云:‘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是皆不以三良之死为非也。”
清代经世派学者《靖节先生集》卷四:“渊明云:‘厚恩固难忘’‘投义志攸希’,此悼张?之不忍进毒而自饮先死也。”
现代鞍山师范学院教授铁明《优劣真伪值得一辨----对陶渊明诗《咏三良》之浅见》:《咏三良》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观点,歌颂了唯君命是从的奴才思想,是一篇赞暴政赞殉葬的低劣作品。[1]
咏三良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4]
龚 望.陶渊明集评议.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92-93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1-233
铁明.优劣真伪值得一辨----对陶渊明诗《咏三良》之浅见.鞍山社会科学,-61
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41
企业信用信息原典: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文:&孔子说:“士人虽然有志于道,但是讲究穿、吃的,就不值得和他讨论了。”&重点字词:&议:说义。隐身为讨论、辩论、研究、交谈之意。&义理:古代物质匮乏,因此节俭是很重要的美德,对士人来说更是如此。&春秋时代是封建制,封建制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大夫,大夫分封士人。&士人有两种,一种是“***的士”,即“仕”,指有封地、封户,也就是有政治地位的士,未出仕的叫“庶士。”&也就是说,“士志于道”里的这个“士”,不是“知识分子”的意思,也不是指儒生,而是指最基层的血缘贵族----相当于欧洲的骑士----这些人如果不懂得节俭,追求吃得好、穿得好,必然会导致他封地内百姓负担的增加,这和“仁道”的精神是相背离的。&一个士,可以在精神上十分渴求仁道,但是到具体执行层面,如果连自己简单的欲望都克制不了,那“仁道”还怎么实现呢?因此就不用和他讨论了,没有意义。&孔子以及后来的孟子,之所以一直追求行“仁政”的目的,就是建立在“国际局势混乱,国家必将面临战争”这个判断的前提之下的。&在此基础上的“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目的都是蓄养国力,为战阵爆发时,有更多的人、物可以动员做准备。&同时,强调恢复礼乐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加强集权,以减少国家内部因为可能发生的政治斗争造成的内耗。&但从今天回看过去,春秋时代是一个死局,任何政治理论都没有办法指引春秋时代的国家走出这个死局。&从秦国成功的经验来看,走出春秋时代困局有几个要素:不能处于战略要地,否则时刻面临被攻击的危险。秦国地处西戎,因此即使秦穆公作死式的殉葬策略,也没有对国家带来重大危难。&秦穆公临死时命“车家三良”殉葬,目的就是防止车家成为独大的士族,防止君权不稳固。虽然使得秦国没有走上封建制危机的困局,但同时也造成了秦国长久的贫弱。&血缘贵族的势力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变法者和血缘贵族的激烈冲突,造成国力内耗。即使是变法成功的商鞅,也因为得罪血缘贵族而被车裂。&必须以加强国君的军事能力为目标,这也是商鞅虽然被杀,但变法依然成功的原因。&反观孔子在鲁国的举措:兴办私学,打破血缘贵族的政治垄断地位;执行堕三都,以加强鲁君的权力;推行仁政,为时刻可能到来的战争威胁作准备。&唯一没有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构建君主绝对的军事力量。&从后世秦国的发展来看,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能力预见到这一点----这不是说现代人就有预知历史发展逻辑的能力了----而只有国家陷入难以逃脱的灾难之后,用人民鲜血不断冲刷,才能隐约看见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偶语诗书」原创国学类文章,日积跬步中。微信号:AnalectsTalk偶语诗书(analectstalk)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analectstalk古来圣贤皆寂寞,野航恰受两三人。热门文章最新文章analectstalk古来圣贤皆寂寞,野航恰受两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