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登录
水娘开播一周年----“执子之手,与子携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水娘绝对是BoBo上少有的女性类型。在如今萌妹横行的主播界,水娘始终与萌绝缘。她不玩可爱风格,也无意走亲近路线,有人说她泼辣,有人说她有性格,她自己却说:“直播间的我很凶的”,曾因此引来过不少黑和喷,虽然他们最后都被水娘一一反喷回去……可就是有那么多粉丝坚定地守着她,那都是因为她直率的作风,和敢爱敢恨的性格,也是因为有心人可以看出,在她强悍的外衣下,有一颗柔软、饱满的心。5月31日,是水娘在BoBo开播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的这天,误打误撞来到了BoBo,最初创办家族不成,便退而求次亲自操刀做起主播,之后虽然如愿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家族,但她的直播间,却也一直开到了今天。这一年,水娘全身心投在了BoBo上,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是BoBo少有的集主播、家族长、帮派管理于一身的角色、当之无愧的女强人。而这也是她拒绝“萌”的原因,因为她相信,一个女人要更强硬才能承担起更多。水娘内心也有柔软的一面,说起这一年,她表示最历历在目的还是背后支持她的人。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在BoBo跑骚界叱咤风云的帮派“骚统天下”。说来有缘,水娘的开播日竟然和“骚统”的诞生日是同一天。性情中人,总能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水娘作为BoBo的一朵奇葩,被“骚统”的创始人之一“等等我”的慧眼相中,他在水娘低沉时对她一捧到底,还把她引进“骚统”委以重任,水娘感激在心,自然也倾力回报。 相互的扶持,被时间印证。这一年,水娘在BoBo一共直播了1182个小时,迷倒了33344个粉丝,获得了14位骑士的守护,收获了60万朵玫瑰和3800斤切糕的礼物。而“骚统天下”也屡创佳绩,保持着到目前为止平台内跑骚团消费最高的宝座,壕气冲天。水娘的名字是她朋友帮她取的,说是“女人的命里要有水,有水才会有财运”,某种程度上来说水娘这一年的确如此,从来到BoBo,到创办家族、管理帮派,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一切都看似水到渠成。可小编却认为,水娘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她一点一滴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这样一个有性格、肯努力、敢作敢当敢爱敢恨的女人,如何能不让命运眷顾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您(@)目前可用积分:294607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孔子家族后人那些令人不齿的事情
22213 次点击
12:09:56 发布在
首先说明:我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并非专家学者,也不是站在哪一派,我只是就事论事,根据一些学说、观点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做出一个自己的评判,同时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让大家看清楚一些人高调歌颂和赞扬的论调,其实他们只是说给民众听,让民众遵守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们都是口是心非之徒!这就好像一些官员在台上讲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自称为公仆等等,而在台下却是贪污腐败、视民众如草芥,摆自己当土皇上是一样的道理,我不过世界穿了他们糊弄人的把戏,免不了会有一些人恼羞成怒!&
但是首先声明:本人所用资料也是在互联网上可查之资料编辑而成,是非大家自己评判!&&&&自春秋之后,中国没有那个朝代能延续上千年的,那皇帝宝座也被轮流的换着坐了个遍,当然每次换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革命”。许多家族在“革命”中湮灭或式微。但有个家族却在这腥风血雨中牢牢地坐在皇座之旁,不论谁来做皇帝,都少不了这个家族的好处,历朝历代,时有皇帝驾临,卿相拜谒,祭祀盛典更有皇皇八佾之舞,不大如何显尊贵、壮观瞻?而况如鲁迅所说:“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尼和苏格拉第都自愧弗如的特权阶级。”弗大更何以沫圣荫、享尊荣?古书上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夫子之泽竟能绵延两千多年,承露传衍至七十七世(孔德成),这堪称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奇迹了。而这个家族的中心就在山东曲阜。不用说了,这就是中国第一贵姓:孔姓!中国第一贵府:孔府。 这贵姓和贵府的创始人就是被很多人尊崇的孔子---孔丘先生!孔丘先生乃春秋时期一位志高命薄的教书先生,一心入仕却人生坎坷颠沛流离总是不如意。所幸孔先生有两大特长,一是能说会道,死的能掰成活的,凭此收了不少学生,自然学费是少不了的;二是能编会辑,善于将别人学说化成自己的,比当今那些各种各样《大词典》的编者们那是强了许多。 有人(学生)有***(文字)了之后,这山寨自然就立了起来,山寨大名就叫“儒”。初时这天下山头可是多了去了,除了儒之外,道、墨、法、名、兵、阴阳、纵横、杂、农,等等,大家平起平坐你争我夺。那坐在帝王宝座上的,也是今天求教下这个山寨的高人,明天试用下那个山寨的名士,倒也热闹。 渐渐地,那些帝王发现,最好使的还是儒,有儒相伴,君君臣臣,愚民卑服,皇座不倒。于是从某年起,独尊儒术成了帝王们的不二选择,而儒家寨也乘势削平其他山寨,顺带手把其他山寨中值钱的东西全搂进儒家寨,并利用皇权严禁新的山寨立起。这儒家寨兴旺了,孔家也就发达了,孔家的中心和象征――曲阜孔家,更是不得了了,哪个帝王不给个三分薄面?老刘家、司马家、老杨家、老李家都没少封赏,尤其到了宋朝老赵家坐皇座的时候,可劲儿拍孔家马屁,不但封了孔丘先生嫡孙为衍圣公,还承担了宏伟建筑――曲阜孔府这一重大爱心工程的全部建设费用,真正确立了孔府天下第一贵府的地位。 按说这孔家本属华夏正宗,儒家寨也是华夏山寨,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讲过“华夷之辨”,况且这华夏的帝王官民对孔家着实不错,这孔府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非也!孔府后人实乃国际主义战士,多次顾大局顺大势,配合杀入中原的外夷,为“统一”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虽然老赵家对孔府掏心掏肺的,但孔府可没想吊死在一颗树上,那赵宋被完颜家打到南边去了后,孔府立即派出孔端操向大金表中心,受封衍圣公。虽说这金夷的奶有股子膻味,那也是娘啊!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处夷狄,不可弃也。”孔家老祖宗这句话乃是对别人说的,轮到孔家自己那叫:“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其实就是:谁给骨头谁就是主人,管他是人还是畜生。 数十年后,蒙夷兴起,将金夷灭之,在衍圣公孔元用的率领下,孔府审时度势,大义凛然地倒向了忽必烈,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亲率族人加入元军,清剿汉人“反贼”,“不幸”死在军中。 孔元用死后,孔元措一系乘机夺权,孔家内部为了衍圣公称号展开了争夺,持续数代,主要就是关于帽子颜色的大讨论,其中精彩激烈就不累说了。最后,鞑元仁宗判孔元措一系为正溯,孔元用一系彻底败北。呜乎哀哉!可怜孔元用为忽必烈统一大业流尽了最后一滴狗血,他的后人却惨遭排挤打压,苍天啊! 为了取悦忽必烈,孔府还派出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觐见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堂堂华夏“圣学”,竟然请得一位双手沾满数千万汉人鲜血的酋首来做大宗师,孔府真正实现了“以德报怨”的最高境界。虽说不识几个汉字,忽必烈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出任“儒教大宗师”。心情大好之下,忽必烈蠲免了孔府和儒户的兵赋,一众儒士弹冠相庆欢呼雀跃。“君子谋道不谋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其实孔府平日里就财富六车威震乡里,广大劳苦百姓无不献地献女,为奴为仆,改姓为孔以求沾得衍圣公之圣恩。这蠲免孔府兵赋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当然,钱多不咬手,何况这可是“儒教大宗师”的恩赐啊! 华夏朱明崛起,赶走蒙古人,孔府再度倒戈(几度了?数不清),那朱元璋虽鄙视孔家人品,却也知儒家寨对维护朱家朝廷之妙用,故而续封衍圣公。要论孔府衍圣公中最具与时俱进顺应大势素质的莫过于明末孔府衍圣公孔胤植,朱家待他那真是没得说,此公本非嫡传,却不但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 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哪晓得这回换主急了点,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清夷大军,1644年清军入关,几乎兵不血刃地入主北京。这位三姓衍圣公知错就改,九月初一,孔府衍圣公就奉上了《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谀颂满清君主,如此急切地向“新朝”献忠输诚,不能不令人吃惊。&清顺治元年孔府《初进表文》&&&&初进表文。顺治元年九月一日上。伏以泰运初亨,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诚,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协瑞图而首出,六宇共戴神君;应名世而肇兴,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伏愿玉质发祥,膺天心之笃祜,金瓯巩固。式庆社稷之灵长。臣等无任瞻仰忭舞,屏营之至。谨逢表,上进以闻。&&&&孔府档案《6308》 &&&&想想大明朝老朱家待他们“圣裔”,实在是不薄呵!当年朱元璋称帝伊始,就赐给孔府祭田两千大顷(合六十万市亩),并配拨耕种祭田的大量佃户。朱元璋还让孔府衍圣公位列朝班文臣之首,又特赐龙头藤杖给孔氏族长,令其“主理家政”。崇祯时衍圣公孔衍植晋封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可以说,明王朝对孔府“圣裔”真正是优礼有加,皇恩浩荡。我们且不说什么“民族气节”,不要求“圣裔”们效法顾炎武、史可法、刘宗周、张煌言等抗清志士;单以“知恩图报”的旧道德而言,“圣裔”们对刚刚覆亡的旧朝也理应深怀哀念,至少不必那么急不可待,抢在“第一时间”向“新朝”进表献忠吧。尤其具讽刺意味的是,急切进表的衍圣公,就是“旧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孔衍植。&接着,第二年(1645年)闰六月,孔府圣裔又以实际行动,向“新朝”表示彻底归顺的忠心。为响应清政府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令族人剃发。再后来,为了避清帝胤模讳,三姓公孔胤植改名孔衍植,再度表明了对清廷的耿耿忠心。三姓公孔衍(胤)植如此识大体顾大局顺应历史潮流,怕是连汪精卫、吴三桂之流的也要伸出大拇指啊!&&&&&&这本档案选中有一篇《上剃头奏稿》:奏为饮奉圣谕,遵依剃头事:本年闰六月十二日,该山东抚案移文到臣,臣随即齐**属,择于二十六日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会同曲阜县县世职知县孔胤淳、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胤钰、颜绍绪、曾闻达、仲子陛,署四氏学教授王世禄、学录孔闻然、尼山书院学录孔兴荣、洙泗书院学录孔尚澄,并督令属官管勾田伸、司乐陈永安、典籍桂存正、书写田世旺、奏差陈裔远、知印张应登、伴官杨元肇、庙户陈三友、佃户杨元祥等,遵奉圣谕,俱各剃头讫。除一再移文山东抚按外,理合具奏,伏惟睿照。臣临奏不胜惶悚战栗之至,为此具本奏闻。《孔府档案》六三O八卷之十二 孔家如此识相,清廷自然少不了封赏,孔府一门更是得势,至于老祖宗所言“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乃教化万民之语,非孔家治世准则。&&&&投桃报李,孔府的献忠“进表”极快得到了回报——九月初四日,清廷就下旨:“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昭朝廷尊师重道之意。”恩准孔府圣裔仍将享有既有的一切优渥特权。“新朝”顺治帝福临当时只有六岁,因此,这个优礼孔府的圣旨,其实是摄政王多尔衮和降清的范文程等大臣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江南的嘉定、松江、昆山、江阴等地,千百万士人和民众正在为抗拒野蛮的“剃发令”而殊死斗争;从这年的闰六月初一至八月二十三日,江阴民众浴血抵抗了整整八十三天!当时有个在华的洋教士就曾为“中国人为保护他们的头发和服装所表现出的悲愤和战斗勇气”而感佩不已。当然,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先圣祖训,和面对“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严酷现实之间,孔府圣裔可以做出他们的选择;他们也不一定要像那些江南人为了头发而不惜丢掉脑袋。时势所迫,性命攸关,剃发就剃发吧,但有必要“不胜惶悚战慄之至”地上奏朝廷吗?用“奴相”一词来形容,或许有人觉得刻薄,但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比“奴相”更为适合!&&&&二百七十年后,已是民国时代,在两次不大不小的闹剧中,孔府圣裔又有不甘寂寞的表演。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袁世凯复辟之初,孔家连发两封“劝进电”& 孔令贻为劝袁世凯早日登极复宪政协进会电&&&&&&&&北京宪政会协进电鉴:铣电悉。认可推戴,同深庆祝。并望劝进,早日登极,以慰民望,不胜欢汴鼓舞之至。于是日一体悬彩庆贺。孔&令贻&覆。&&&&孔府档案《6503》&&&& 孔令贻拥戴袁世凯称帝奏稿及电文&&&&政事党代奏&&&&皇帝陛下圣鉴:窃维俯顺舆情,允国民之拥戴,仰承天命,建皇极之谟猷。化日当阳,慰四海元元之望;圣谟广运,宏万年丕丕之基,令贻等守先圣尊王之意,输瞻云就日之诚,不胜欢忭鼓舞磬香庆祝之至。衍圣公孔令贻统率庙廷各官,孔氏族先及各先贤,儒奉祀官等谨奏。&&&&孔府档案《6593》 &&&&欢欣之色溢于言表。短短十多天里,袁世凯就四次召见孔令贻,并封其为“郡王”。档案选中还有一封族兄给孔令贻的信,族兄喜形于色地写道:&&“新帝待遇优隆,迭膺荣典,超越前代。……我邑自我弟晋封王爵,族中亲友,人人欢欣鼓舞,屡向兄讨要喜酒吃。”&&&&&可惜,袁的称帝闹剧仅八十多天就黯然收场,衍圣公的“郡王”梦当然也随之破灭。八十三天帝王梦灭,一年多后,“辫帅”张勋帅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戴溥仪复辟。张勋又继承和发展了袁的事业。“民国六年”成了“宣统九年”,孔丘七十六代孙孔令贻又拍电报,电文说“恭承明诏日月重光毅力诛猷普天同庆”,“敬贺大喜”不胜欣喜若狂之真情,可惜十二天之后,磕头叫“万岁爷”的机会又没了。 &&&&此后多年,孔家对清帝依然忠心耿耿,时时念怀。1919年,孔令贻“入觐天颜”,在紫禁城里享受了骑马待遇。后,孔府对清废帝依然呈送“奏折”,自称“微臣”。更可一观的是,清亡十几年之后,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孔丘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还以“宣统十五年”向溥仪“叩谢天恩”。 一九二八年三月,蒋介石至曲阜“朝圣”,孔府隆重接待自不必说,据称当年之宴席账单保存得还颇为完好。五个月后,孔丘生日被定为“国定纪念日”。十一月,《尊孔祀圣》决议通过,且“决议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特任待遇”。三五年六月,孔德成赴南京宣誓就职,吹捧新生活运动是“拯救中国,振兴民族的良图”(《孔府档案》8466卷) 1935年,已经为全面侵华积极备战的小日本开始煮文化武器粥了,东京又是盖孔庙,又是开儒教大会,祭孔,这种场合,不能少了“圣裔”,明德中学校长孔昭润去了。1937年,日军大举扣动***之前,孔德成先生诗兴大发,鼓吹中日“同文同种”,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1937年12月底,衍圣公孔德成先生随国民政府前往重庆,托付孔德墉父亲孔令煜代理留守曲阜,守护祖坟。于是,孔德墉便跟随父亲留守孔家大院。&& 孔德墉还记得,孔德成走的那天晚上,院子很黑,孔家大院的人正在吃晚饭。这时,突然来了几个人,领头的是国民党要员孙桐萱,他对孔德成说:“可能要打仗了,请你跟我们走。”&& 孔德成看到孙桐萱后面那两名国民党士兵拎着盒子***,知道这情势非走不可了。当时,孔德墉的父亲孔令煜还在宁阳县办事,国民党又派专车赶往宁阳把他接回孔家大院,最后,孔德成跟孔令煜签订了一份协议,大意是委托他照管孔府。凌晨四点,签完协议的孔德成离开了孔家大院,凌晨六点,日本人入驻大院。&& 孔德墉说:“现在看来,蒋介石办了一件好事,若孔德成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起码会把他绑架至日本,供奉成有名无实的‘伪圣人’。”&& 其实,在此之前,日本人早有预谋,曾几次邀请孔德成赴日本祭孔,都被他拒绝。这次日本人还是迟了一步。&& 120名日本兵占领了孔家大院,他们在孔府还算老实、规矩。大院内凡贴上“内宅,止步”的字样,若没上级批示,日本兵一般不敢贸然闯入。&& 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做,孔德墉说,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日本的高级将领还是把这座中国精神权力与儒家文化的象征,作为日本全面统治中国的重要领地,具有战略意义,所以不敢冒犯;另一方面,也与日本人尊孔的传统有关,他们把孔府奉若神明,即便是日本军方组团参观,也要规规矩矩地排队。&& “我接待过一位少将,他不敢坐在我的上边,只要我坐在上边的话,他一定会自动地坐在下边。当官的坐在他的旁边,其余的全部都要在外边站着。”&& 在孔德墉15岁时,曾到日本宪兵队过春节,为了表示敬意,日本人请来女人伺候就餐,别人都配的是一个女人,而给他配的则是两个女人。后来,他才知道这些女人全部都是“慰安妇”。&& 的确,相对外面的战火纷飞,孔家大院确是一片平和景象。大院里的生活衣食无忧,平静安稳,每天吃着炒菠菜、炒肉丝等四菜一汤组成的“高级农村饭”。孔德墉大部分时间也都是住在孔家大院里,平常也不出去。如果想玩的话,大院里面就有个很大的后花园。 日,在沦陷后的曲阜,孔府代理“奉祀官”孔令煜宴请日寇“长官”,“部队长”,“副官”等一干头目,并笑盈盈合影留念。孔府宴请日本侵略军头目请柬& 谨订二月八日下午五时洁樽候教:& 田坞长官 谢& 久保添部队长 敬陪& 冲田部队长 同& 鲇川部队长 同& 漆谷部队长 同& 奈良副官 同& 来栖副官 同& 吴会长蕴川 因病敬谢& 尤澎岭先生孔令煜敬约&德成(《孔府档案》8914卷)。 1943年,孔家的孔令煜在“恭逢”汪精卫“还都三周年”之际,拍出祝贺电报,&&&&&&&&&孔府代理奉祀官电贺汪精卫政府成立三周年&&&&代电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钧鉴:窃以本年三月三十日,恭逢钧府还都三周年之期,尤因我主席遵守国父遗教,收回各租界及治外法权,国际地位从此增高,得与世界列强并驱并驾,旋转乾坤之功,实为从前所未有。令煜应期赴京参加典礼,并面聆训诲。惟是时适当圣庙筹备春祭大典,未克离曲,祗得翘望晋祝,用表敬意。谨此电陈,伏惟垂鉴。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代表孔令煜谨叩。漾。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三月 日&&&&孔府档案《8905》 1946年10月解放军攻克曲阜,“孔府也受到了革命的洗礼。孔府的减息减租都是我父亲主持的。”孔德墉(汉奸孔令煜之子)说。1947年,解放军战略撤退,孔德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做了短暂的逗留。他在孔府召集了全体管事人员的大会,谈到解放军领导佃户斗去孔府的粮食问题,有些人主张反攻倒算。孔德成不同意,他甚至亲笔写下手谕:八路占曲阜时由其率领各佃户斗去之粮粒,事成既往,概不追究,纵有自动请退者亦不予接受。1948年,解放军再次占领曲阜,孔府收为公产延至今日。这场斗争由于和反奸清算斗争紧密联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进行得较为彻底;由于在斗争中认真掌握政策和策略,斗争进行得有理、有利、有节,得到社会各界赞同。例如,曲阜大地主孔府的万余佃农按村编队,进城向孔府说理,他们高呼“只有减租才能提高生产,交租交息才有保证”的口号,向孔府提出“实行二五减租”、“取消百户”、“禁止奉卫丁打人骂人”等13条要求,并事先派人通知孔府。当佃户代表说明来意后,孔府后人孔令煜派人答复:“百户,几百年前就该废止,……实行二五减租更是合理,……我们准备了大量粮食(兑现)。”经双方谈妥,即共同去县政府立约签字。事后,孔令煜一再表示:“万人行动井然有序,实前所未见闻者。”曲阜的知识界反映:“***和农民并不抹煞历史,既减租又无损于圣人。”&&&&在我们看来那都是闹剧,而孔府圣裔当然不这么认为,在其心目中,那可是“守先圣尊王之意”的头等大事。孔令贻在给袁世凯的劝进电中明言“共和国体,既不适用于中华”;唯有“建皇权之谟猷”。游览孔府,至今可见到的对联中,有一句透出了“精义”所在:“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此所谓“国”就是皇权帝制之“国”,孔府圣裔赖此而安富尊荣。至于那“国”的皇帝,姓赵,姓孛儿只斤,姓朱,姓爱新觉罗,姓袁……都无所谓,他们很懂得与“氏”(不同姓氏的皇帝)俱进。 &&&更可笑的是:现今天下孔姓无不自称孔丘老先生正宗嫡传后人。春秋时期孔子在世之时,孔姓家族没有十几家也有七八家,孔丘一门只是其中小族,孔老先生还有个哥哥,孔老先生后二世还单传,怎么到今天孔老先生就成了所有孔姓之祖了呢? 纵观孔府历史,越是外夷戎狄,越是恩赏有加,元成宗上台后封孔丘先生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顺治皇帝当政之初,更把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使这种逐步的吹捧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孔府也跟着沾光无限。 事实上孔府有时还是知恩图报的,比如清廷被推翻近百年后,孔府依旧牢记大清恩德,穿着旗袍马褂给祖宗上猪头。今天孔家用于排辈的字还是乾隆所赐的呢!唉!天下第一贵府,真跪族啊!&& 注:《孔府档案选》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2年),主编骆承烈是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的教授,潜心研究孔子及儒学凡五十年。这本书的前身是他参与主编的《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23册),曾获国家级图书奖。据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参与整理孔府档案的颜世镛先生,是孔子爱徒颜回的七十七代嫡孙。这本《孔府档案选》的封面书名,则是由颜回的七十八代孙颜廷淦题写的。& &&&&而《孔府档案选》向世人展示的,却不是“圣人家”的光耀,倒是揭露出不少的阴暗和耻辱。但它绝不是什么“谤书”,因为书中所陈示的大都是孔府自家笔墨所写的真实记录。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有很多人尊崇孔子,并且有一些孔学大师或者以此为生的人,他们可能会说孔子是好的、正直的,只不过是后代有些没有气节、骨气、或者口是心非罢了..... &&&其实,这个就好像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些报刊和杂志发表的一些文章和声明,以及一些一件、建议和观点一样,好像后来有人给这些东西编辑到了一起,起个名字叫《历史的先声》,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我不发表个人意见,还是那句话:是非自有公论!
&&&&前面引到鲁迅的话:孔府圣裔“成着使释迦牟尼和苏格拉第都自愧弗如的特权阶级”。确实是如此。孔府圣裔享有的种种特权,也是中国旧时的官宦士绅自愧弗如,望尘莫及的。&&&&&比如,孔府有公开卖官的特权。在中国古代,卖官称为“捐纳”,早在秦始皇时代,“捐纳”就成为朝廷集资筹款的一种举措,到乾隆时“捐纳”更成为常例,作为一宗正项的财政收入。一般来说,“捐纳”是国家(朝廷)行为,当然,也有些握有相当权力的官僚,通过捐纳来中饱私囊,但这毕竟是不宜张扬的“灰色收入”。而孔府却堂而皇之明码标价地公开卖官,这本档案选中载录一份以衍圣公名义开列的“捐例清单”,里面列出官衔最高的,是正四品“林庙守卫司百户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正局级吧),其价码是实职一千二百两(银子),虚衔三百两。最低的是正九品书写官,实职二百两,虚衔二十两。其中官衔高的,还详细写明享有什么样的顶戴服饰,以及相应级别的排场,乃至妻子的封诰等等,这是很有诱惑力的。不过,只有花银子多的实职,才能享受那些风光和待遇,虚衔的就都免了。&&&&&从《孔府档案选》中,没有看到朝廷对孔府捐官之举加以干预的材料,相反倒有赐予孔府职官名额的“圣旨”,如雍正特赐孔庙增设执事官四十名:“三品三人,四品四人,五品五人,七品八人,八品、九品各十人。各按品级,给与章服。”朝廷象征性地给每人俸银二十两。而孔府正可以将这些职官标价卖出,进账不少白花花的银子。还有“自产自销”的捐官,即不待朝廷赐予官额,孔府自行设置职官,自定价码以鬻,这也是屡试不爽的常例。档案选中有一篇孔氏族人告发族长孔传堉的诉状,其中有一条就是“私设职官,擅开捐例”。&&&&&孔府所拥有的“恒产”——土地,恐怕是朝廷最有权势的大官都不敢望其项背的。据孔府管家孔令儁称述:“历代帝王封赠孔氏奉祀祭田共大顷三千六百顷,每顷一百大亩。”即合一百零八万市亩。此外孔府还有自置的田产,加起来更是不计其数。档案选中有孔府对其田产的分布、坐落、亩数等较为详细的记录。&&&&&拥有了如此多的田产,孔府竟然还要强取、圈占民田,受害乡民万般无奈,只得告之以官府。有点蹊跷的是,受害乡民的诉状也存留在孔府的档案里,不过我们由此便得以一窥当时孔府的威势和受害者的悲愤。诉状中写道:强占民田者“遍插‘圣公府’三字旗帜,多带器械……居民莫敢仰视。”“豪恶逼处,柔懦远逃,满目凄凉,嗷嗷何依!”另一诉状告称:孔府将数百余顷尼山民田“霸为钦赐祭田……民有不与丈量者,即作荒地论,收去另招佃种,致小民片时即贫,捶胸呼天。”&&&&&据书中所录的孔氏文献记载,明洪武时赐祭田两千大顷,便规定“岁收其租入,以供庙祀,余悉为衍圣公廪禄”。就是说,祭田所收入的租粮和租银,除了部分用于祭祀开销之外,其余的都归孔府衍圣公所有。在祭田上耕种的佃农是世袭的,他们比一般的佃户有更甚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些世袭佃农由于土地狭窄、贫瘠,靠耕种实在难以度日,便带着家小出外谋生,但他们仍然必须交纳承种的租粮或租银。“田不种了,地不要了,租也不交了。”他们没有这样的自由。&&&&&孔府的佃农除了交纳地租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种种年例、贡纳,诸如:年鸡、年猪、祭羊、宰过肥犬、磨细白面、鸭蛋、布花、租炭、蜡烛、花炮……这本档案选中,载有孔府诸如此类的催交告示,其口气严厉,多有“不许迟误,如违重究”、“猾户违延,即锁来重治”之类严词凶语。此外还有杂差费、年例供用银等等。孔府里死了老太太,佃户、庙户也要捐款,而且还都得为死者戴孝,“百日内不嫁娶,不音乐,不宴会”。&&&&&孔府有所谓“伴当”,即府内的仆役,他们或由佃农兼任,或从佃户、庙户的子女中征选,这一般都是硬性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自愿”。档案选中就有一份拘征未成年人充当孔府伴当、仆役的严厉指令:&&&&&着老家人张月,即拘各户幼丁七八岁以上,十六七岁以下人丁,通开具花名手本,定限四月初一辰时,俱赴府投递,听候拣选。敢有隐瞒亲丁或雇觅秃瘸瞎病之人搪塞充点,查出定将本役重责四十枷号。如张月通同***,扶同了事,亦重责三十。如有违限后到的,一并处治,决不轻宥。&&&&&佃户、庙户疼爱自家孩子,不忍心让他们小小年纪去充当仆役,这是人之常情。孔府圣裔却全然不顾,强令征选,声言谁敢隐瞒或搪塞,则施以重责四十棍棒,加上戴枷示众的刑罚,即使迟了一点也要加以刑治。那个老家人张月当然不敢有丝毫的同情心,因为“重责三十”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佃户、庙户和伴当、仆役滥施私刑,在孔府是司空见惯的事,甚至还施诸不属于孔府的平民。这本档案选里就载有几宗案例。例如,泗水县民户之子张小常,被孔府差役捉到林庙百户官衙门,逼迫他承认“漏丁”(瞒漏为孔庙服役的人丁),“张小常不服,被百户杖责而死”。打死了人还不算完,仍然威逼张家“出丁”,张家“势出无奈,只得将残废幼子俱已上丁”。顺治年间,孔府酿成一宗人命案,竟还引起朝廷的关注。书中有两份关于此案的档案,一份是吏部发给孔府的咨文。据咨文所述,家在京城的刘国栋到曲阜孔府看望弟弟刘国梁,后者向衍圣公孔兴燮请求,要跟其兄上京看家,却遭到拒绝;刘国栋于是去跟孔兴燮讲道理,孔氏大为恼怒,命令管家将刘国栋拿下打了一百棍,然后又用自家的“龙边索命银牌木铡”将刘铡死;刘国梁为其兄无端遇害哀痛不已,遂自缢而亡。刘氏兄弟的亲属想必到京城告了“御状”,以至于惊动顺治皇帝亲自垂问。另一份存档的材料如此记述:&&&&&顺治十六年二月十三日,因刘国栋一事,奉自行回奏。亲赉奏本,蒙朝廷面谕。赐茶毕。谕:“刘国栋因人命关天,天下皆知。事干国法,朕不得不行。朕读你祖书,朕有不谓(为)你的?你祖怎么周流天下来?今后多读书,作(做)好人,行好事。你今年多大年纪?你有几个儿子?”又赐茶毕。着内阁麻儿吉送出他去。“他不常在朕前,恐孔圣人害怕。”&&&&&从这份档案可以看出,年轻的顺治皇帝对犯了命案的孔兴燮仅仅是“微责”而已,丝毫没有追究刑治的意思。“朕读你祖书,朕有不为你的?”夫子之书能豁免其“衍圣”嗣孙的杀人之罪,不知夫子的在天之灵会作何感想?那最后一句更显出皇帝的呵护备至,生怕吓着了“孔圣人”(“衍圣公”竟也成了“孔圣人”?!)。贵为“圣裔”真是有福啊!&&&&&至于刘氏兄弟,死了也就死了,他们的亲属能得到一点丧葬费之类的赔偿,就算不错了。说不定因这宗命案获“圣上”垂顾,他们还不知怎么感激涕零呢。&&&&&读着《孔府档案选》中诸如此类的材料,想起孔夫子说的“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此语由子夏转述)等至善懿言,不能不令人沮丧:一脉嫡传的孔府圣裔,衍传其先圣祖训的表现不过尔尔!夫子当然不能为其后代嗣孙们的行为负责。不过,孔府圣裔之所以恣意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就是因为有普天下独一无二的“圣荫”赖以凭持、庇佑。这维系千年不坠的“圣荫”是历代帝王树植、培育起来的,他们以优礼“圣裔”来显示对孔圣人的尊崇。明太祖朱元璋召见衍圣公孔希学时说:“尔祖明纲常,兴礼乐,正彝伦,所以为帝者师,为常人教。”一语道破了帝王和权势者们尊圣人、树“圣荫”的真谛。&&&&&在当下谈说《孔府档案选》这本书,可能有点煞风景,不合时宜吧。我不是趋时附势的聪明人。我做不来装腔作势的“布道者”,也不会做诱人却可疑的“心灵鸡汤”。我想做的仅仅是:回归历史,回归真实。就这么简单。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王大麻子]
[左右不分2]
[青蛙军曹]
[sun_skyline]
[道德死了]
[打狗英雄]
[锥子归来]
[博文选贴]
[纸上建筑]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43:52 &&
儒家实为魔道之传教者,历代帝王为魔道之执行者,无论谁坐江山断不会与丘辈为难的。只有2个活物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以为天下第一,想取而代之,结果败下阵来。鲁迅笔下的夜宴之席正是该道的真实写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7:13 &&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6:11:30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0:33 &&
15:27:13&&的原帖:贵州电视台·几年前演过一个纪录片:孔子养的一只鸟·每月花费·等于一穷人家3年费用。真他妈孔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鲁迅说过儒教封建统治下就是吃人·本人认为·孔老二理论没有错·只怕孔老二和他的后人自己都不按照仁义礼智信去做。《孔家的世俗生活》央视国际 日 11:13 编导:孔宪静 摄像:孔宪静& & & & & & & & 这是在被誉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府里,保存的一套极为珍贵、完整的满汉全席餐具。餐具的总数为404件,倘若将这些餐具装满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据说可供20个人吃上三天三夜。而想要做上一顿上好的满汉全席,即使是在孔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人?才能吃上这顿丰盛的大餐呢? 在这份《衍圣公府档案》里我们看到,只有皇帝驾到或是朝廷有圣旨下来,以及有重大节日的时候,孔府的菜单上才列有满汉全席的菜谱。 孔府的这套满汉全席餐具,是清朝乾隆皇帝到曲阜来祭祀孔子的时候,赐给孔府的。而此时的孔府也似乎是在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达到了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孔府仅土地就有一百多万亩,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中等城市,这些土地分别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五个省。 那么一个世代相传儒家思想的圣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地呢? 公元前479年,几乎已是贫困潦倒的孔子,带着他的满腹经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不知这位圣人是否会想到,他留下的一大堆在当时来说并不被人看好的儒家思想,却为他的后裔子孙,换来了上千年的荣华富贵,和这些辉煌的古代建筑。 采访: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骆承烈 “旧中国是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统治广大人民的重要的是地主阶级,可孔府不是一般地主,而是贵族地主,就是和政治结合有密切的地主,也就是有政治特权的地主,这种地主在旧中国可以说是财大气粗,上通皇帝,中通官府,下面有广大的土地做后盾,所以它的力量特别强。” 在这张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出,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到清朝的乾隆皇帝为止,在1700多年的时间,先后有12位皇帝,共计19次来到曲阜祭拜孔子。 那么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每次到孔府的时候,会是空手而来的吗? 在孔府档案中我们看到,大多数的皇帝在祭祀孔子的时候,都要赐封给孔府一定数量的土地,他们有的赐封几十顷,有的上百顷,而明朝皇帝朱元璋一次就赐封了两千公顷。所以孔府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由此而来,这部分土地被叫做祭田。 孔府的另一部分土地为学田。因为从孔子开始,以后他所有的嫡长孙,都把办教育,传授儒家文化当作自己的终身大事,所以那些到孔府来求教的学者和弟子每年都要为孔府留下大量的土地,以此来换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 还有一部分土地是由孔府里一代又一代的夫人们,从娘家陪嫁所带来的,这些土地被称作“脂粉田”。再有就是孔府自己多年所购置的私产田。 那么孔府又将这些土地的收入用来做什么的呢? 孔府的主要任务是祭祀孔子。每年孔子生日的这一天,孔府都要举办祭祀活动。活动大都是由衍圣公亲自主持,而到场的人员主要有皇帝,或由皇帝指派的钦差大臣和各地方官员,以及儒家学派的长者等,祭孔的场面在当时说是相当的隆重、壮观。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因为过去历史上祭祀活动太频繁了,每年的春夏秋冬有四大丁祭,还有四中丁祭,二十四节气祭,还有初一,十五祭,还有一些特殊的祭日,这是在孔庙的,在孔子家族内部,祭祀也很多,他的上五代的祖先,包括男性的,女性的,长辈去世的日子,诞辰的日子也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所以在孔府里面,你要翻它档案,你看它日常开支,祭祀是很大一项。” 据专家估算,孔府一年四季各种祭祀孔子的活动,就要花掉孔府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那么剩下的银子,又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从空中俯瞰,孔府孔庙彼此相连、规模庞大。据史料记载,孔府的占地面积为16万平方米,各种房屋共计463间。 在这样大的空间里,据说各种佣人就达一千多人。他们伺候着衍圣公一家人的生活,而这个家庭通常不超过十个人。 衍圣公是宋朝皇帝宋仁宗赐封给孔子第46代嫡长孙孔宗愿的称号,此后孔子的历代嫡长孙,都被封为衍圣公。 由于孔府不是一般的家庭,所以它的内部生活开支便是繁杂多样,这里除了有婚丧嫁娶,修善家谱,听歌看戏,养生保健,以及给佣人的各种赏钱等。其中孔府里女人们的开支是最少不了的。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孔府这些女士们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也结成了一个社会,经常也进行诗歌创作的活动,进行一些诗酒会友的活动,但是毕竟来说,这种活动还是比较少,在封建社会当中也是不方便的,所以这些在内宅的女士们,生活是比较清闲的,在这生活清闲中他们要进行消遣,养些狗,猫,这些都有记载,孔府档案中有记载,那些养鸟费用开支很高,鸟比人的生活都高,折合起当时的标准来说,从档案当中都能算得出来。” 那么在孔府里里饲养一只宠物的开销到底有多少呢?在1928年正月二十八的孔府档案里是这样记载的: 男仆项顺给小狗洗澡,开支毛巾,肥皂,百步等支钱一千二百文。又在二月初一日,男仆周学喂鸟食支十三千六百八十文。在二月初二日喂猫用盆子支二百文。 在这份档案中,我们还看到喂猫的食物是鱼,喂狗的食物是猪肝,喂画眉鸟的食物是鸡蛋、苏子、绿豆、牛肉等。 据说孔府里饲养一只鸟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户农民家庭五口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而衍圣公在应付处理孔府里的一些较大的事情的时候,他的场面和气派就更要讲究多了。 这是衍圣公外出时所使用的轿子,从这被装饰的如此华丽的外表上,我们可以猜想到当年这顶轿子的价值,也绝不亚于今天市面上最好的一辆顶级轿车。 因此可以看出,孔府主人除了将全年土地收入的四分之一用做祭祀孔子之外,剩下的四分之三,几乎全部用于庞大的孔府内务和奢侈的贵族生活。 据说孔府在一年里的全部消费,要相当于当时一个富裕的地方知县的全年收入。而孔府的这种消费方式也是由它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另外从孔家的各种习俗,它所提倡的,它所要求的,大量都跟文化有关,所以曲阜、甚至于山东人民都说,传统文化底子比较厚,这个跟孔子还是有些关系的。 在孔府的内宅门后,有一幅图画,画面上的动物叫“贪”,传说“贪”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可它还是不满足,仍然张着血盆大口,竟然想把太阳吞掉。因此在过去一般的官宦人家,通常都将这幅画挂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以此来嘱咐自己,一定要做个廉洁奉公的清官,切不可象“贪” 那样,贪得无厌。而孔家也用这幅画作为警钟,以此来告诫家人。 这是孔府由大堂通向二堂的过廊,孔府里的人将在两侧摆放的木椅,叫做“阁老凳”。 明朝的时候,那个曾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第64代衍圣公的当朝权臣严嵩,因故被皇帝弹劾,于是严嵩来到了孔府想找衍圣公为自己在皇帝面前求情。他坐在这张椅子上等了好久,结果衍圣公不愿与他见面,此时既无权也无势的严嵩只好怏怏而回。“阁老凳”的名字由此而来。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但是严嵩当时被参倒以后,他也没有能力为他去游说解说,因为衍圣公平常是在家的,不是到北京去的,而且对于政治的斗争漩涡,他尽量想离得更远一点,他也不想卷入到这里面去。” 那么孔府为什么在治家方面表现的如此严厉呢?因为这是皇帝专门分配给衍圣公的一项任务,他要求衍圣公必须管好孔氏家族内部的事情,以便向世人标榜,铭示这个圣人之家。& & & & && 据孔子的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女士回忆说,当年她们姐弟三人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她们每天早晨起床,由乳妈照料洗漱完毕,就要到书房去“读早书”。8点钟才能和老师在书房里一起吃早饭,然后继续读书。中午回内宅和家人一起吃午饭,饭后还要到书房读书。下午五、六点钟吃晚饭,小息之后,再点上油灯,上晚课,直到晚上十点钟,才能回到自己这张温馨的小床上。 日,我们在北戴河见到了正在这里疗养的孔德懋女士,这一天是她87岁的生日。孔德懋是孔府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姐姐。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 采访: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 孔德懋 “我们三个人有一个长桌子,就坐在那,老师坐在一头,一块念书写字,念完了以后,必须第二天得背,站到老师那里背冲前背,背不上来就打手板,有那么一个木头板,打得也是不疼,反正是我弟弟和我姐姐,我们三个人都一样的对待。” 孔府在对小主人教育方面的要求是严厉的,但在对主人的生活方面,似乎是更过于严厉,因为孔家最讲究的还有一条,那就是男女授受不亲。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在过去孔府戒备最森严的地方,因为前面是官衙,后面就是内宅,就是家属居住的地方,所以在这边,乾隆时期值班的人就有三十四个,分成上下两班他们谁也不能随便进去的,这边挂着衍圣公的手谕,写着擅入内宅定予以严惩不贷,但是挑水都是男性,他不能进去,好,就在这边修一个石槽,挑水工来把水倒在这里面,水就流进去了,里边有个缸,它能接水的。” 据说到了清朝晚期,孔府内宅的管理也开始慢慢的有些宽松了。 尽管如此孔府里的生活,还是让那些回到内宅里的主人,常常感到有些乏味、孤独。 在《孔府档案选》一书中,摘抄的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已巳(1869年11月) 十九,半晴。早签押进席、饭于枣槐轩。晚隶吕兴旺等来禀(辞)未见,即去。门房进席,饭后无事。 二十,阴,大风。书房进席。早饭于枣槐轩。终日未出门。晚修绠来,即去。跟班进席。饭于枣槐轩。 主持人:从衍圣公这个日记里边看,我觉得这个衍圣公平时的这种日常生活,过的应该还是很平静的,而且甚至让人感到有一点闷闷不乐的那种感觉,我想这是否只是衍圣公生活的一个侧面吧。应该不会只是这样 。 骆教授:最近我一本书里,引了一点材料。衍圣公闷闷不乐,这只是其中之一。衍圣公是一个大人物啊。他有好多种事要办。每年进京,向皇帝祝寿,给皇帝报告工作吧。京师的皇宫大臣进行应酬往来,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各种各样的联络。就一个跟皇帝的关系来说吧,那确实是不简单呀。历代皇帝重用他,他尊重历代皇帝,清朝初年,要想稳定统治怎么办呢?最主要的办法,叫汉族地主跟他联合在一块,进行统治。于是康熙他就悟到这个道理了,得尊孔,得尊孔。所以康熙二十三年专门到曲阜朝圣,亲笔写了“万事师表”四个大字。从这以后是开了先河。他孙子乾隆帝八次朝圣啊。 主持人: 这样来看,孔府可以说和历代帝王的关系都是非常的密切。 骆教授:那是的,相互利用。 孔府不但与历代王朝统治者之间有着关系往来,而且还与一些当朝的权臣、甚至是皇帝家族也有着不解之缘。 公元1504年明朝的内阁辅臣,李东阳受皇帝指派来监工孔庙的修善工程,李东阳是孔庙的设计人,他在孔庙的施工过程中,就看中了这个天下闻名的大户人家。于是,这位内阁大人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孔家,坐上了第六十二代衍圣公一品夫人的宝位。攀上了“圣人之门”后,李东阳做官的位置又先后五次被提升。后来,掌握着明朝实权的大臣严嵩,又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第六十四代衍圣公作为一品夫人。 而陪葬在这座坟墓里的于氏夫人,据说就是清朝皇帝乾隆的女儿,但这种说法尚有争议。 采访: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骆承烈 “在孔府里,孔府档案里面,曾经明确记载着,72代孔宪培,名养元,字笃斋,高宗以子妻之,高宗乾隆皇帝,子就是女公子,妻就是娶给他。”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因为孔家的族人们,衍圣公发动孔氏族人给皇帝上书,就说于氏用娘家人管理孔府的事务,这皇帝恼火了,在奏折上就说,以于家人干孔家事,你于姓人来干预孔家人的事务,实属不当,不合理,着将于氏交于婆母程氏严加管教,把于氏交给她婆婆程氏言家管教,你想如果是乾隆皇帝的女儿,皇帝绝对不会下这么一个指示。”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这位于氏夫人到底是谁的女儿,但从这些夫人的娘家地位来看,处于明、清这一时期的衍圣公的婚姻,已与权势和政治连在一起了。 因此孔子第77代嫡长孙孔德成的婚礼场面更是盛世空前。婚礼是在日举行的,虽说那天下了点小雨,但当人们将这位出自状元之门的新娘子的红盖头一揭开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几乎才明白什么是国色天香! 据说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蒋介石也要亲临致贺,但因在此前四天发生了“西安事变”,因此蒋介石未能到场。 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嫡长孙,在他出生仅一百天的日子里,就世袭了衍圣公的爵位,1935年受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委令,改任为奉祀官。如今这位老人已年过八旬,在台湾继续从事着讲学事业。 采访: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 孔德懋 “从到了台湾以后,他就到台大教书,教什么呢,教礼仪,他现在有一个班,一些学生,专门学他的讲礼,说这个礼特别好,他一直到现在都83了,他还要上课,一礼拜两节课。” 从孔子到孔德成,这中间总共相传了七十七代,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作为一个世袭家族,孔家的每一代掌门人,可以说都对当时的中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今天孔府内的主人虽早已不在,但那些叶落归根的孔氏家族的先人们,却使得这片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千百年来始终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2:19 &&
其实红朝开基后,只要给孔府一个笑脸的话,他们马上就会高喊:***万岁!***万岁!并代表孔府拥护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反右、大跃进、抓阶级斗争、四清、文化大革命、一打三反、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其他的号召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13:02 &&
都是凡夫俗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18:17 &&
楼主复制——粘贴,很辛苦。不过好像不知道孔府到底有什么价值。孔府其实是至圣先师孔子奉祭官的府邸。奉祭官由孔子嫡系后人世袭,其责任就是祭祀孔子,保护孔庙和孔林,而非承当道统。那么为何蒋中正对奉祭官如此看重,在曲阜两次沦陷前,要派专机接走?因为中华民国的道统就是儒学,而祭祀孔子是继承儒学的应有之礼仪,没有奉祭官,如何祭祀孔子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33:47 &&
孔夫子家族也不容易呀,每个朝代都要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34:14 &&
清算儒教禁锢人民思想,阻碍民族发展进步的滔天罪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53:14 &&
清算儒教禁锢人民思想,阻碍民族发展进步的滔天罪行!————————————————————————————————如果觉得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18:38 &&
黑暗中难见明白,闪光处可现真相。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38:19 &&
楼主没想明白其实,这个跟孔子没关系孔子说的话所谓“仁义礼智信”后来的人无论姓孔还是不姓孔没人真的去做,说说而已早期的儒家也没什么秦老大还坑儒呢只是后来董仲舒拿着山寨儒家理论迎合小刘同学这才形成了后世的腐儒---这个实在是中国的癌变肿瘤但是,孔家后人是聪明的既然咱们只是个招牌那就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了好比一家店面别管谁来当老板这块招牌尽到自己的职责就完了这不,孔庆东在上赶着做招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40:31 &&
怪力乱神,属于子不语之列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三策直接就“升级发展”了孔子的理论儒家就此进入歪门邪道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0:21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7:19 &&
22:18:17 的原帖:那么为何蒋中正对奉祭官如此看重,在曲阜两次沦陷前,要派专机接走?因为中华民国的道统就是儒学,而祭祀孔子是继承儒学的应有之礼仪,没有奉祭官,如何祭祀孔子呢?你用老蒋做抬高孔儒帮地位的杠杆说明你浅薄无知!老蒋是什么?一介武夫!而且是治国失败的武夫执政者!武夫对文化人的盲目崇拜与敬畏,也是中国人几千年走不出落后政治的写照。西方从政的国家管理者执政者,并不局限于文化人,这也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以为只有文人才能参政治理国家,所欠缺和认识不足的观念缺陷。
共 22213 次点击,26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148264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4363 / 昨日发帖:26664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孔子家族后人那些令人不齿的事情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