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支撑技术为什么不能陷入技术崇拜的陷阱

警惕工业技术崇拜的三个陷阱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警惕工业技术崇拜的三个陷阱
  ■生态经济笔谈(17)张孝德
  历史演化的规律警示我们:当一个东西开始成为社会崇拜的对象时,也是给社会带来悲剧或副作用的开始。支持工业经济的科技在当今世界中正在扮演着这个角色。
  工业经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根源于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甚至将近代以来的工业经济模式定义为技术持续创新的模式,他认为,技术创新制度的确立是古代农业社会与现代工业社会分野的标志。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确实像古代社会所期望的神力一样,创造了今天人类几乎无所不能的世界文明。正因为科学技术有如此巨大的神力,也就决定了当代人类对科学技术从最初的尊重到目前的崇拜。今天,在我们从工业经济走向生态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不高度警惕工业科技崇拜的三个陷阱。
  第一,警惕现代工业技术范式的路径依赖,使生态文明陷入新灾难的陷阱。
  近代以来,基于对地下化石与矿石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西方科技范式,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基于微观模型解释世界的思维范式;二是基于解构、***路径改造世界的范式。近代以来?物理学通过不断的***与解构,在深入到越来越微观的世界中不断更新着现代科学对宇宙与物质世界的解释。近代以来的科学家在原子层以下的微观世界中,不仅找到了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与信息,也找到了可以按照人类意愿组构的元素。可以说,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所生产出的物品、所使用的能量和信息都根源于这样一种科学范式。
  无论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给人类做出了多大贡献,但是追求局部最优、短期最好的科技范式,所造成的整体失衡、长期失效的负效应却是不争的事实。现代科技在微观世界里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却以造成宏观自然系统失衡为代价;在提供了满足人类某种效用的同时,却以造成了对人类另一种效用的破坏为代价;在科技创新满足了某种商业价值的同时,却以损害社会道德与文化为代价等等。如果这种代价,在工业化的初期与中期,相对于工业技术的贡献与收益而言是值得的,那么在目前,当代人类为这种工业科技范式付出的代价,则开始超过其收益。现代人类为这种追求局部最优、短期有利的科技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被科学家测算出的“碳”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现在我们遇到的困惑与困境是,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对造成现代人类文明困境的工业化科技范式进行反思与矫正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则以救世主的身份,开始从非生命领域进入生命与生态领域;开始从气候危机的制造者,摇身一变,变成了现代气候危机的拯救者。
  科学家以工业科技范式对生命系统的解构,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可以解释与左右生命的微观结构,这就是基因。在基因这个微观生命世界里,现代科技再次找到了人定胜天的支点或通道。现代科学坚信,在这个可以按照人类意愿进行组构的基因世界中,能够找到满足人类需求的新生命物,如转基因食品、克隆动物等。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也可以找到满足人类幸福的基因、满足人类长寿的基因、根除人类疾病与犯罪的基因等。按照现代基因理论的逻辑,未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食物、人类所祈求的幸福、精神、宗教信仰及包括人类本身的繁衍等等,都可以像现代流水线生产汽车一样,按照人类的意愿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我们绝不否认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意义与功能,但是需要我们对现代科技保持警惕的是,既然工业科技范式在对非生命世界的征服中,并没有给当代人类带来一个完美的世界,而是留下了难以解决的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那么现代科技范式在生命领域是否比在非生命领域做得更好?在非生命领域所具有的负效应与灾难,在生命领域不会出现吗?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生态与生命系统是一个经过上亿万年演化形成的宏观与微观、高度整合与高度***、封闭与开放的系统,是一个自然与生物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转换的系统。然而现代工业科技范式所要做的却是,企图在基因这个生命的微观世界中,完成对生命与生态系统的征服与控制。一方面我们惊呼给现代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根源于天人对立观,另一方面我们又对天人对立的科学范式充满新的希望,这是怎样的悖论!
  第二,警惕对技术万能的崇拜,使当代人类在解决工业文明的危机中,陷入蛇咬尾巴的恶性循环陷阱。
  在当代人类应对工业文明危机中,社会学家普遍失语的同时,科学家则成为危机的救世主,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当代科学家不仅替代经济学家用科学的语言,设计出了“低碳经济”这个概念,而且正在鼓动政府通过投资CCS?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地球工程来解决碳排放问题。目前科学家建议实施这样两类地球工程:第一类是通过反射太阳光给地球降温的工程,第二类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的工程。
  只要把低碳经济与CCS结合起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现代科学家所谓的重大发现与创新,玩的仍然是工业科技范式那一套。首先他们按照微观解释宏观认识范式,在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困境与危机中,找到了“碳”这个小妖。然后再用还原解构、***改造世界范式来降服这个“碳”小妖。这就是与地球作对,对地球开膛破肚来封存碳,与太阳作对,把多余的太阳光反射回去。
  所以,CCS的解决方案,仍然没有走出蛇咬尾巴的恶性循环。在微观世界中,通过不断的解构,形成满足局部最优、短期有效的同时,却造成了整体与长期的累积性负效应。对存在的问题,不是以整体与长期的科技范式来矫正,而是继续把整体还原为部分,把长期还原为短期来解决,结果又形成了新的整体与长期负效应。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就像一条贪吃的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一样,如此下去的结果是,大自然终究会对人类进行秋后算总账。
  第三,警惕当代中国在对西方技术优势的崇拜中,陷入主体性与自主创新能力丧失的陷阱。
  在当代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经济模式与机制转型,更需要科技范式的转型。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迫切需要导入一种能够从宏观整体与长期性上解决工业文明弊端的新科技范式。古代东方的智慧是基于系统整合与长期性思维的一种世界观。然而,当时代需要东方智慧时,我们却面临着另一个需要跨越的障碍,这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对西方科技的学习与引入中形成的依赖与崇拜,使我们陷入了主体性与原创性缺失的困境。
  在此,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在科技上的开放与学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是,在过去,我们之所以必须在不断地自我批评与否定中才能启动封闭的大门,那是因为近代以来我们在对东方智慧的自我崇拜中,曾一度陷入僵化与保守,所以必须先破后立。然而可悲的是,当时代需要东方智慧时,我们却在对西方科技范式的崇拜与依赖中失去自我。所以,时代需要我们必须在自我肯定与强化主体性学习与引入中,创立一种与生态文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全新的科技范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人民日报:文化产业莫陷技术崇拜陷阱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商务进行时
文化名人访
&&&&&&&&&&&&&&&&&&&&您所在的位置:
人民日报:文化产业莫陷技术崇拜陷阱
南帆 来源: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工业技术促成电影问世已经是100多年前的奇迹。现今的技术是否存在相似的雄心大志?至少在目前,众多的游戏、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娱乐节目以及种种大同小异的相亲交友节目,“擂台式”的设计与技术的深度介入制造了空前的收视率。然而,如果这一切即是技术眷顾文化生产的成果,人们肯定会产生“暴殄天物”之感。无数电子技术专家的心血仅仅带来几阵哄笑,或者“虚拟性”地参与一场恋爱或者旁观一次演唱表演以及知识竞赛,这显然有些小题大做。
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责任编辑:林锦
【字号 大 中 小】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08-29][ 08-18][ 08-17][ 08-05][ 08-04][ 08-03][ 08-02][ 07-3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
举报邮箱: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7
国新办发函[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白)010-(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