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呼和浩特市到和林和林 摩天岭在哪?

房子比工作更难找,但他们依然选择来这奋斗打拼。
这一天几乎全村的老百姓都到他们家里道喜祝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9月艳阳高照,盛夏与金秋的交汇时节,中秋小长假接踵而至,在家门口找一处美景成为一部分人出游的不二选择。入秋后的呼和浩特周边景色美不胜收,喜欢赏秋追秋的人可到这里体验无穷乐趣。
  1、和林格尔东摩天岭
  和林格尔东摩天岭位于呼和浩特东南方向,和林格尔县境内的蛮汗山北麓,距和林格尔县城45公里,距呼和浩特市90公里。山势坐西朝东,山形结构呈“莲花状”合抱形势(形似于青海省的塔尔寺所在山势),山里树木丛生,遮蔽成荫,内有野兔、山鸡、狍子,谷底有山泉喷涌,溪水潺潺。置身其中,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深谷幽静,如入仙境。
  2、乌素图古杏园
  乌素图古杏园位于回民区东乌素图村山脚下,南临水库,西接杏坞番红景区。园内200年以上的杏树、李树达500余棵。2014年春,回民区政府围绕古杏,突出蒙元文化,发展蒙古茶吧、酒吧、民族工艺产品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一期占地53亩,建设了15个与自然景色相适宜的休闲木屋,新建了通往杏园的道路,并对园内景观设施进行了修缮。
  3、井眼儿梁高山草原
  井眼儿梁高山草原位于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的井眼儿梁休闲度假区,地处井眼儿梁、摩天岭地段。井眼儿梁草原旅游区是阴山山脉最大的高山草原,山川地貌形态各异,原始而壮观,粗犷而秀美。井眼儿梁景区最高海拔2110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漫长干冷。景区内有大片原始白桦林和多种动植物。
  4、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晋陕大峡谷入口处。这里是长城、黄河唯一并行的典型地段。河面最宽处不过百米。老牛湾村有两个,分别位于内蒙古和山西,中间有一道深沟相隔,由于水库水位提升、河水倒灌,沟中水深达30至40米深(不同季节水深会有变化),需乘坐当地农民的小船渡过。内蒙古一侧的老牛湾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距呼和浩特160公里,距包头170公里,这里是摄影家公认的拍摄老牛湾的最佳位置。形似牛头的山坡坐落在内蒙古一侧,初秋的风光壮丽、秀美。
  5、呼和塔拉草原
  呼和塔拉草原占地面积10389亩,以种植天然牧草为主,是距呼和浩特市区最近的观赏草原景观之地。有人也称其为青城的“后花园”。到了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阳广场,也叫苏鲁锭广场,由4根巨大的苏鲁锭及地面上巨幅太阳图案组成。蒙古包群由1个60米直径大型蒙古包、两个30米直径中型蒙古包和6个小型蒙古包及相应附属设施构成,这就是呼和塔拉会议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在呼和塔拉会议中心西侧有一个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名为萨仁湖,环湖被形状各异的鹅卵石铺设一圈,别有一番风情。清澈的湖水映衬着洁白的蒙古包和碧绿的草场,让人仿佛置身于茫茫的原野中。
  6、呼和浩特“小桂林”
  位于呼和浩特市西57公里的小桂林景区,道路两侧风景奇特,峰奇谷幽,溪水潺潺。正值初秋季节,除了四季常青的松树,偶有几处没有落尽的树木和红彤彤的野果,绽放着秋日最后的繁华,彰显着勃勃生机。两山之间有一座石桥,成为往来的唯一通道,桥下有一条小河,河水清冽无比,时而湍急,时而轻缓,在这贫瘠的大山里弥足珍贵,只是看着便已心旷神怡。遥望远处,奇岩耸立、绝壁万仞,有的像大佛,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猴子……不同角度竟能幻化出不同的形状来。群山上云雾缭绕,只露出一个尖尖的山顶,宛如仙境一般,毫不逊色于南方桂林山水的娟秀之气。
  7、杨家川大峡谷
  杨家川大峡谷位于清水河境内,距离呼和浩特市约180多公里。峭壁直插云霄,谷底怪石嶙峋,山泉喷涌而出,珍禽对鸣而歌,自然风光奇特!
  行车路线: 从市区出发经和林,去往清水河。 到清水河不进县城,直走到县的西南方向,这里是个大十字路口,这里离呼市120公里左右。右转去往东胜,薛家湾方向,走到庙沟卫生院前行一点点,有十字路口左转。这就已经进入了去杨家川大峡谷的路。 提请注意的是走到车前方有一个迎客的广告门时,往左侧山路走,去往杨家川大峡谷。
  8、沙图沟
  沙图沟位于美岱召镇沙图沟村,是由欧亚板块边缘撞击形成的火山岩群,地形极为险峻独特。峡谷两侧数百米高悬崖峭壁,沟壑,上面长了许多松、柏、桑、桦树等。峡谷九曲十八弯,宽的地方有几十米,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过,只能徒步沿河槽踩鹅卵石前进。河谷内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块,路过多处潭水和瀑布,是户外徒步回归自然的绝佳选择。
  9、金銮殿生态旅游区
  金銮殿生态旅游区位于毕克齐镇北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据《北史》记载,北魏道武帝巡幸阴山,曾在山顶建造行宫,遂将这座挺拔的高山叫“金銮殿山”。金銮殿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独特,地域空间博大,辐射范围广阔。其西南有一座奇峰异景,一牛状的风蚀巨山尾西首东而卧,仰首处正好有两座小石峰,似一对犄角直刺青天,如同旋风扶摇直上,顶天立地,被人称为“牛角旋峰”,是呼和浩特市旧八景之一。山巅四周悬崖绝壁,如同一座空中堡垒。站在山峰上远望,黄河如带,平川凝碧,近看坡坡锦绣,景色奇异,令人流连忘返。
  (稿源:正北方网综合《呼和浩特日报》、图片网络)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内蒙古地区新闻最全最快
145913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
******:86-10-
***邮箱:当前位置:&>&&>&&>&
乌兰察布盟志
《乌兰察布盟志》导读
发表时间: 17:14:38来源:内蒙古区情网
《乌兰察布盟志》导读
《乌兰察布盟志》(上、中、下册)&&2004年8月,由乌兰察布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内蒙古文化出版出版发行,印数2000套。主编孙继光。志书下限为1990年,全志设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辅以图、表、照片,专志采用事以类从、横排竖写的体例,专志设46编,共240万字。
乌兰察布盟(以下简称&乌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0&6'~114&9',北纬40&0'~43&8'之间。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约104公里,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毗连,东临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康保、尚义、怀安县,南与山西省天镇、阳高、大同、左云、右玉等县市为邻,西与呼和浩特市和林县、郊区、武川县和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相接。东西长368公里,南北宽354公里,辖地面积54492平方公里。盟行政公署所在地集宁东距首都北京400公里,西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40公里。
1949年,乌盟地区有人口139.53万人。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逐年增加,截至1971年,总人口达到268.77万人。1949~1971年,全盟人口处于高速增长的盲目发展时期。70年代以后,全盟逐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99年,全盟总人口272.87万人,平均每年递增人口不足0.8%。其中,男146.24万人,占总人口的53.59%,女126.63万人,占总人口的46.41%,性别比例为10086.59;农业人口217.00万人,占总人口的79.5%,非农业人口55.87万人,占总人口的2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人。乌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以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地区,1999年,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壮族、藏族、锡伯族、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彝族、东乡族、纳西族、羌族、侗族、毛难族、布依族、瑶族、土族共23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6.3387万人,占总人口的2.32%;汉族人口264.1122万人,占总人口的96.8%;其他民族2.4191万人,占总人口的0.88%。
&乌兰察布盟&的称谓源自清康熙年间,历经约330年的沧桑变化。而乌盟地域则有着悠久的历史。旧石器时代(距今3万年)即有人类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先人生活的聚落。他们以简单的农业和狩猎,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周时,先后有荤粥、猃狁、鬼方、林胡等民族在这里生存、活动,开始出现并形成畜牧业。战国时期,今乌盟地区南接赵国。赵武灵王经过&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的政治、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沿阴山修筑长城(赵长城自东入今兴和县,经今察右前旗西出卓资县旗下营镇,在今乌盟境内长约170余公里)。在长城以南设置云中郡(辖今大青山以南平原地区)、雁门郡(辖今凉城县岱海以南地区)、代郡(辖今丰镇市、兴和县南部地区)。赵长城以北区域为匈奴部族领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一步完善赵国的郡县制,在今乌盟地区仍设云中郡、雁门郡、代郡,管辖着今乌盟南部地域,北部地域为匈奴的游牧地。西汉初期,匈奴建起游牧政权,今乌盟地域尽归其占领,匈奴最高政权中部单于庭建在今四子王旗境内。汉武帝刘彻随着国力的强盛,发兵击败匈奴,匈奴退居阴山以北。西汉王朝仍设郡制,今乌盟南部地域分属定襄、雁门、代郡管辖。东汉时期,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后,汉政权增设州制,定襄、雁门二郡归并州,代郡归幽州。东汉中期,鲜卑族经西南迁,进入今乌盟地域。鲜卑的统治中心&&鲜卑大人(首领)檀石槐的王庭牙帐,一度设在弹汗山(约在今兴和县大青山)。曹魏甘露三年(258年),鲜卑拓跋力微部迁至盛乐(今和林县土城子古城),把这一地区作为其活动中心。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拓跋部猗卢以盛乐为北都、以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为南都,建立政权,自称代王。东晋咸康四年(338年),什翼犍继代王位。这一时期,今乌盟地区是鲜卑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区域。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1月,出生在凉城县岱海附近的什翼犍之孙拓跋王圭在牛川(也称榆沟,在今呼和浩特市东,接凉城县界)即代王位,时年16岁。2月,迁都盛乐,4月,改称魏王。国号魏。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王圭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翌年改号称皇帝(魏道武帝),北魏王朝正式建立。当时,游牧于漠北的敕勒民族日益强大,与北魏对抗。为防止敕勒攻掠,北魏道武帝天兴二年(399年),拓跋王圭派三路大军奔袭敕勒,破敕勒30余部,俘获7万余人、30余万匹马、140余万头(只)牛羊。道武帝拓跋王圭还经常来今乌盟地域巡幸。北魏道武帝天赐三年(406年)8月,拓跋王圭&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造石亭,遂之后漠&(北原,即今灰腾梁)。至北魏太武帝延和元年(432年),北魏王朝在今内蒙古北部地区设立了6个军镇,其中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统辖今乌盟北部大部分地域和黄旗海以北、兴和县北部地域。其时,今乌盟地区阴山以南地域主要分属恒州之凉(梁)城郡、善无郡和朔州之云中郡管辖。
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由于镇将跋扈,镇民所受剥削日益沉重,沃野镇镇民在破六韩拔陵领导下杀死镇将发动起义。之后各镇军民纷纷响应(史称&六镇起义&),起义军发展到30余万人,多次打败北魏军队,攻占了六镇所辖广大地区。正光六年(525年),北魏统治者勾结柔然贵族,镇压了起义军。随着起义的失败,自今巴盟五原县东至乌盟兴和县一带成为荒地。
进入隋朝,今乌盟地区基本属隋王朝统辖范围。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下令废郡,以州直接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以郡领县。今乌盟南部、西南部地域属云州总管府(后为定襄郡)管辖,中东部、东南部大部地域分别属恒州(后为马邑郡)、代州(后为雁门郡)管辖。北部地域一度为活动于阴山以北的游牧民族突厥族所辖。唐代,设置道、州、县,河东道云州辖今乌盟东南部地域,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其中,关内道云中都护府(后改为单于都护府)辖今乌盟东部、东北部和中部、西部、北部地域。辽代,契丹族的势力由今赤峰地区扩展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并建立了辽王朝。辽王朝设置五京道,道下设府、州、军、县,今乌盟地区大部地域分属西京道丰州、奉圣州、宁边州、大同府德州管辖,今武川县北部、四子王旗、达茂联合旗地域则为白达达部所据。金朝,改西京道为西京路,路下设府、州,今乌盟地域大部分属西京路大同府、丰州、宁边州、宣德州(后为抚州)、净州和云内州,四子王旗北部、达茂联合旗北部地域则为汪古部(原白达达部)所据。金卫绍王大安三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成吉思汗蒙古军以汪古部长阿剌兀思为向导,穿过阴山,破金抚州以北边堡,占领抚州、净州、大同府宣宁县(治所在今凉城县岱海东北淤泥滩古城)等地区。到元王朝统一中国后,在今乌盟地区设路、府,统属中书省管辖。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元朝初期所设西京路改为大同路,净州升为净州路,隆兴路改为兴和路,静安路改为德宁路,所设路、府还有集宁路和沙井总管府。明王朝建立后,蒙古贵族退回到漠北草原,继续保持政权,史称&北元&。明王朝尽管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陆续设置了诸如官山卫(今卓资县境)、宣德卫(今凉城县境)、云州卫(今和林县境)、玉林卫(今和林县境)等军事行政建置,但由于&北元&的抗衡,这些&卫&很快撤回到长城以南地区。到16世纪中叶,俺答汗统一漠南蒙古各部,与明朝修好,今乌盟地域逐渐纳入明朝的版图。
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后,清王朝在蒙古地区逐步推行盟、旗制,所编四子部落旗(后称四子王旗)、喀尔喀右翼旗(后称达尔罕旗)、茂明安部落旗(后称茂明安旗)、乌拉特前旗(亦称西公旗)、乌拉特中旗(亦称中公旗)、乌拉特后旗(亦称东公旗),分别由呼伦贝尔草原和漠北移牧而来,约在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以上6旗会盟于今四子王旗境内乌兰察布河畔,始有&乌兰察布盟&之称。清圣祖康熙十四年(1675年),察哈尔右翼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由东北义州一带移牧于今乌盟东部地域(新中国成立前后称绥东四旗),后与清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间设置的丰镇厅、宁远厅、兴和厅、陶林厅形成一地二治的局面;同时,设置武川厅,管理四子王等各旗的汉民事务。还有同时期所设置的和林格尔厅、清水河厅、归化厅、托克托厅、萨拉齐厅,管理土默特旗汉民事务。民国元年(1912年)撤厅改县,置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丰镇县、宁远县(后改凉城县)、兴和县、武川县、陶林县,民国11年(1922年)增置集宁县。各县与各旗均形成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局面。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于民国27年(1938年)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有绥东、绥南、绥中、绥西等地区。解放战争期间除设有绥东、绥南、绥中、绥西地区外,并建有绥东四旗办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设乌盟,南设和林专员公署、集宁专员公署、萨县专员公署、东四旗中心旗办事处。1954年3月,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北设乌盟,南设平地泉行政区。195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平地泉行政区撤销,所辖地区划归乌盟,乌拉特三旗划归河套行政区。此时,乌盟辖有6个旗(四子王旗、达茂联合旗、土默特旗、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11个县(丰镇县、凉城县、和林县、清水河县、托克托县、卓资县、萨拉齐县、武川县、武东县、固阳县、兴和县)、1个市(集宁市)。盟行署驻地由固阳县迁至集宁市。其后,乌盟建制的变化主要有:1958年5月,撤销武东县;1962年,河北省商都县划归乌盟;1969年,锡林郭勒盟化德县、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划归乌盟;1971年,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划归包头市;1980年,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又划回锡林郭勒盟;1995年12月,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划归呼和浩特市;1996年1月,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达茂联合旗划归包头市。
1999年,乌盟辖二市、四旗、五县:集宁市、丰镇市、四子王旗、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全盟共有乡182个、镇17个、苏木13个、街道办事处11个。
乌兰察布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貌类型繁多,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平原、平原,多呈带状分布,走向呈东西或北东&南西向。
阴山山地横贯全盟中部,构成全盟地形的脊柱,最高峰海拔2300米,是全盟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山地向北一侧起伏平缓,坡度较小,是高平原区。向南一侧山体矗立峭拔,山前冲积、洪积扇裙广泛分布,并与湖积、冲积平原相接,是低山丘陵区。
山地两侧,丘陵与山间盆地呈带状镶嵌排列,黄土丘陵其间也形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面积约在300~1000平方公里,即乌兰花盆地、供济堂盆地、黄羊城~土牧尔台盆地、察右中旗的前大滩盆地、大六号盆地、商都盆地、朝阳盆地。各山间盆地中分布着冲积平原,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及四子王旗南部产粮区均分布在这一区域。
北部高平原海拔高度在900~1300米之间。由南向北呈现的地貌形态为阴山北麓丘陵、地势平缓的坳陷地带、横贯东西的缓丘隆起带、层状高平原,至蒙古国边境又是略有升高的剥蚀丘陵带。高平原中部和北部是乌盟主要的牧场分布区。
南部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1600米之间,地形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山区,以凉城西北部蛮汉山和兴和南部、丰镇东部的黄石崖山、摩天岭等阴山南支脉为骨干,地势高差变幅较大,海拔高程一般在1200~1800米之间。二是察哈尔熔岩台地,大部分集中于察哈尔右翼前、中、后三旗境内,海拔1500米左右,相对高度100~300米,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熔岩台地台面起伏不平,形成面积不等的桌状山和剥蚀残山。在熔岩台地的顶部,有的地方发育成一些形状各异的小湖泊,如位于察右中旗西南部的灰腾梁上,共有108个湖泊。三是盆地平原区,包括岱海盆地、黄旗海~兴和盆地。岱海盆地座落在北东向断裂带上,是个长方形的陷落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面积约500平方公里。黄旗海~兴和盆地,西、南、东三面,由太古界片麻岩与花岗岩隆起的低山丘陵环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面积2880平方公里。其中,兴和盆地面积2155平方公里,实质上是黄旗海盆地东延的边坡部分。
乌盟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0~6℃之间。冬季寒冷漫长,平均气温在-15℃以下,零下20℃以下的严寒日数平均在47~75天;春季干燥多风,大风日数可达60天;夏季短促湿热,降水集中,平均气温在17~22℃之间;秋季降湿剧烈,霜冻较早,南部地区秋霜偏早的机率在20%,北部地区为43%。年降水量在150~450毫米之间,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5500~6200MJ/m2,大于和等于10℃的积温为2228~303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75~3080小时。
乌盟水系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外流区分为黄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内流区为内陆河水系。黄河水系流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永定河水系流域面积5673平方公里。内陆河水系流域面积合4.4万平方公里。地下水划分为低山丘陵基岩裂隙水区和山间盆地孔隙水区。低山丘陵基岩裂隙水区分布于卓资县、丰镇市、察右中旗、集宁市等地区沟谷洼地,山间盆地孔隙水区分布于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等地区坳陷盆地和凉城县、察右前旗等地区断陷盆地。
乌盟土壤共有14个土类、34个亚类、104个土属、240个土种。由于地形复杂,南北气候差异大,形成不同的土壤带,主要有棕钙土带、栗钙土带、栗褐土带、灰色森林土带、灰褐土带、山地草甸土带等。
乌盟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分为干旱半干旱草原植被、荒漠草原植被、山地草甸草原植被、森林灌丛草原植被和盐生植被五大类型。
乌盟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有耕地面积113.544万公顷,天然草场面积214.3万公顷。矿产资源已发现矿种49种,矿床、矿化点273处。其中特大型矿床2处,大型矿床11处,中小型矿床62处。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煤、萤石、石英、磷、硫、钾长石、高岭土、石灰石、石墨、石棉、水泥灰岩、大理石、墨玉、石英、膨润土、硅藻土、云母、硅线石等;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钨;贵重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稀有、稀土金属矿产主要有硒、碲、稀土等。野生植物资源有107科358属702种。其中药材资源有487种,乡土树种有119种,牧草资源有389种,花卉资源有87种,蜜源植物资源有73种,香料类植物资源有38种,纤维类植物资源有42种,果类和砧木植物资源有32种,野菜类植物资源有35种,其它经济植物资源有48种。野生动物资源有221种,其中鱼类有3科6属36种,两栖爬行类有7科11属18种,鸟类有35科74属125种,兽类有14科35属42种。水资源总量有21.0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54亿立方米,地下水12.47亿立方米。
乌兰察布盟各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世纪末,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运动波及乌盟地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丰镇、和林格尔、宁远(今凉城)等厅的义和团拳勇奋起攻陷、击毁多处教堂,严惩欺压中国百姓、侵犯中国主权的外国传教士。辛亥革命中,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陶林厅同盟会与农民军联合陶林巡警百余人响应辛亥革命,发动起义,占领陶林城;同年,丰镇厅农民起义领袖张占魁在同盟会会员王虎臣辅佐下,举行丰镇起义,一度攻克丰镇城,展开反清斗争。民国10年(1921)年,中国***成立了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时派出何孟雄等人深入到平绥铁路丰镇、集宁一带,开展工人运动,在产业工人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民国11年(1922年),在丰镇、集宁建立了工会组织,并统一参加了平绥铁路车务工人大罢工,罢工以争取到工人的权利而宣告胜利。民国14年(1925年),中国***即在乌盟地区开始建立组织,先后建立***武川县、和林县工作委员会和丰镇特别支部。民国16年(1927年)后,革命转入低潮,许多***员在白色恐怖下秘密从事地下工作。其中,胡一新在丰镇官屯堡建立了大(大同)丰(丰镇)阳(阳高)反帝同盟委员会,积极发展进步人士加入***组织;蒙古族青年纪松龄从苏联学习归来打入绥东达木凌苏龙部队,开展党的地下军事活动。民国25年(1936年)初,日本侵略军即侵入乌盟地区。同年2月,乌兰夫等***员策动的百灵庙暴动因高扬抗日旗帜而震惊中外,11月发生的红格尔图战役被***中央誉为&全国抗战之先声&。民国27年(1938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凉城县境蛮汉山区和陶林县、武川县境的大青山区,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动蒙汉人民,军民并肩战斗,在抗日斗争中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解放战争中,3次集宁战役、解放兴和、解放丰镇、解放卓资山、解放陶林&&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乌兰察布大地。在历次革命战争中,乌盟(11个旗县市)共有近2000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刘澜涛、贺龙、聂荣臻、许光达、罗瑞卿、甘泗淇、宋时轮、周士第、萧克、吕正操、张宗逊、姚吉吉、张达志、杨成武、李井泉、杨植林、高克林、郑天翔等,都在乌盟这块土地上留下了革命的足迹。周恩来作为军事调处最高三人委员会成员之一,于第一次集宁战役后亲临集宁视察,给乌盟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盟各族人民投身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50年中,先后涌现出数千名国家级、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等各种荣誉称号获得者和各种英雄模范人物,代表人物有:凉城县农民郭老虎,他组织成立了绥远省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带领社员群众将坡地修整为梯田,引洪淤灌9000余亩;察右后旗农民陈良福,他试验培养成功胡麻新品种、谷、黍新品种和莜麦新品种,被授予&农民育种家&称号;乌盟农科所副研究员张鸿奎,研究攻克了马铃薯实生薯育种技术、生产技术等难关,解决了马铃薯病、烂、退化的问题;和林县县长云福祥,带领120名青年治理&白二爷&沙坝,奋战近10个春秋,使&白二爷&变为&绿二爷&;察右后旗牧民旭仁花,打破世俗观念,在绵羊人工配种和大畜人工配种工作中成绩显着,两次受到***的接见;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场长董鸿儒,整整在山上奋战42年,带领职工造林8.8万亩,将苏木山由荒山秃岭变为绿色屏障;达茂联合旗牧民的女儿龙梅、玉荣,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在暴风雪中拼搏一昼夜,冻伤冻残,被誉为&草原英雄***妹&;还有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达茂联合旗百灵庙镇武装部长孟克达来、商都县屯垦队乡大队团支部书记石玉、商都县二道洼乡农民尚美珍、化德县小学四年级学生崔毅等将在乌盟的史册上流芳千古;从乌盟走出去的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贺恭、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等名人以不凡的业绩而为家乡争光添彩。50年中,活跃在乌盟各条战线的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默默地劳动,默默地奉献,为乌盟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心血,付出了汗水,功不可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中,乌兰察布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1999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11亿元。1999年,全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970元。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优化,正在循序渐进地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乌盟农业生产从清代实行&招垦实边&政策以后,逐步发展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基础建设薄弱,以及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的不科学,历年来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全盟农业生产通过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通过实施&三亩田&建设和&进退还&战略,逐步改变了靠天吃饭、粗放经营的落后状态。1999年初,全盟实有耕地面积1135440公顷,播种面积784214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19300公顷;大灾之年,夺得粮食总产量107.11万吨,油料总产量35437吨,甜菜总产量224376吨,蔬菜、瓜类总产量267206吨。农业总产值达到94350.8万元,是1949年的22228万元的4.24倍。而且,种植结构也得到大力调整,由传统的&两麦一薯&过渡到&两杂一薯&、&两菜一油&新的种植格局。特别是提出了&土豆立盟&的战略思想,把马铃薯种植摆在了正席。1999年在全盟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中,杂粮杂豆、马铃薯、甜菜、蔬菜、油料等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到70%以上,特别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由往年的130000公顷增加到334309公顷。同时,逐步实施了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旱作农业综合配套增产技术,为农业生产跨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乌盟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畜牧业得到真正的发展。1949年,全盟大小畜总数为126万头只,牧业产值9785.5万元,截至1999年,全盟大小畜总头数达689.684万头只,牧业产值万元,分别是1949年的5.47倍和11.12倍。50年来,由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畜牧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变革,草牧场建设、草原水利建设和畜种改良等基础建设得到有效实施,在制止草场退化、病虫害和鼠害以及其它灾害防治、草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畜产品生产总体能力的提高。1999年,全盟肉类总产量16.61万吨,鲜奶产量18657吨,绵羊毛产量9011吨,山羊绒产量116吨,牛皮产量11.87万张,羊皮产量196.7万张。
1949年,乌盟地区对天然次生林和零星树木经统计为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有天然次生林得到保护,同时大力发展人工造林。50~60年代,多次掀起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70年代,重点开展农田林网建设,80年代,全面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90年代,通过实施&进退还&战略,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和灌木种子基地建设,在后山5旗县实施绿色生态工程。50年中,全盟有林地面积已达609817公顷,林网、四旁植树占地面积达到2300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719143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38%。
乌盟围绕农牧业和社会发展事业高度重视水利开发工作。从1949年到1999年,共建成灌溉工程数百项,其中各类引洪工程400余座,中、小型水库44座,塘坝49座,灌溉面积3.3万公顷;机电井达到17330眼,配套16582眼,纯井灌溉面积达12.38万公顷。建成防洪工程堤103.1公里,防护岸386.7公里,防护渠3365米。先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935.8平方公里。共修建人畜饮水工程838处,累计解决43.89万人、62.192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
乌盟的工业得到持续发展。1949年之前工业几乎是空白,只有一些个体手工业的私营作坊。经过50年的建设,乌盟工业得到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以当地资源为主要原料的皮毛工业、肉类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1994年以后,全盟工业以改革总揽全局,经横联引进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使全盟工业生产连续4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99年,全盟工业完成增加值20亿元,其中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1亿元,比1994年增长73.2%。通过加大横联引进力度,加大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非国有工业呈现出强劲的增势。1999年,全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有601户,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74户,集体所有制工业273户。工业总产值达到69.06亿元,比1949年的821.60万元增加839倍。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马铃薯、肉食品、杂粮绿色食品、皮制品四大主导产业以及建材工业、高耗能工业初具规模。其中四大产业的综合增加值就达49亿元,占全盟国内生产总值的58%。截至1999年,全盟工业主要产品已达700余种,许多产品的年产量已跃居全区前列,一些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或被评为名优产品。
电力建设也毫不逊色。1949年之前,仅集宁、丰镇各有1个小型火力发电厂,且在解放战争中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盟电力工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到1999年,110千伏、220千伏输电线路横贯东西,全盟已有110千伏变电站9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分布城乡各地,已形成发、输、变设施齐全的电网系统。
乌盟交通事业日新月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乌盟境内仅有一条铁路即平绥铁路(后为京包线)。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3年5月,集宁至二连浩特铁路(集二线)动工修建,1954年12月竣工,1955年11月正式通车。至1999年,乌盟境内有京包、集二、集通、丰准4条铁路线,其中京包线运营长度813公里,在乌盟境内经丰镇市、察右前旗、集宁市和卓资县,境内长198公里+889米。集二线全长335.43公里,南起集宁南站,北迄二连浩特市,在乌盟境内经察右前旗、察右后旗,里程115.6公里。集通线全长945公里,西起集二线贲红站,东迄通辽北站,在乌盟境内经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里程170公里。丰准线全长216公里,东起丰镇市,西迄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在乌盟境内经丰镇市、凉城县的7个乡镇,里程80公里。集宁南站是京包、集二铁路的交会点,属二等区段站,具有日经货车35对、客车12对的运营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乌盟境内仅有等外公路272公里,运输车辆仅有8辆旧进口汽车,公路运输基本上靠畜力车、人力车和驮运。50年来,公路交通运输有了根本变化,截至1999年,全盟公里总里程达6475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35公里,三级公路830公里,四级公路5175公里,等外公路135公里。途经盟境的国道有2条,其中110线境内段194.51公里,208线境内段204.49公里。途经盟境的省(区)道有6条,盟内路段总长729公里。盟内有旗县公路31条,总里程1655.46公里;有乡镇公路304条,总里程3273公里;专用公路4条,全长25公里;边防公路4条,总长395公里。全盟有营运货车5850辆、营运客车550辆。货运、客运体制进一步完善,运输市场日渐繁荣。
乌盟地区邮电事业发端较早,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即有&邮寄***所&,民国5年(1916年)即有&电信分局&。但邮电事业真正得到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截至1999年,全盟邮路总长度达到5113公里,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2752.88万元;***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28938门,移动***用户达到1万余户,市话交换程控化和长途传输实现数字化,11个旗县市全部进入长话自动网和分组交换网。全盟***普及率达到3.36%,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7517.6万元。全盟行政村的通邮率和乡镇苏木的通话率均达到100%。
乌盟城乡建设旧貌换新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乌盟地区仅集宁、丰镇有几条砂石路,各旗县均无路灯,无1座办公和住宅楼房,其他公用设施更是一无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盟、旗县市两级党委、政府对城镇建设的规划高度重视,对城镇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截至1999年,全盟城镇铺装道路332公里,道路面积341.86万平方米,***路灯6854盏,安接自来水供水管长度691公里,建成排水管道65.14公里;城镇绿化覆盖面积达70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91平方米;全盟乡镇(含7278个村庄)都通了电,乡村的住房、道路交通、自来水供应等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乌盟内外贸易欣欣向荣。1949年之前,乌盟地区仅有数百家私营商号。经营商品只限于生活日用方面。194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3042.3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国营商业网络。经过改革开放,商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贸格局。1999年,全盟共有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网点95785户,从业人员共290698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0237万元,比1949年增长74.67倍。外贸出口完成418.4万美元,其中易货贸易189.1万美元,现汇贸易229.3万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乌兰察布盟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乌盟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教育体系。基本教育得到全面巩固和发展。全盟已有集宁、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化德县、卓资县、凉城县、商都县、丰镇市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察右后旗被评为全国&普初&先进旗县。全盟213个乡镇苏木已有149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9年,全盟小学生入学率达到99.82%,辍学率为0.08%,小学校1244所,在校生达21.0万人。全盟有普通初中105所,在校生69527人,初中入学率达94.65%,普通初中网点布局基本形成,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全盟有普通高中25所,在校生24903人。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教育进一步发展。1999年,全盟有普通中专7所,共有在校生6182人;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人;职业中专2所、职业高中16所、职业初中74所,共有在校生近2.7万人。全盟***非文盲率达98.24%。高等教育稳定发展,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乌盟教育学院)共培养毕业生9773人,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乌盟分校共毕业大专生5000人,全盟高等自学考试共毕业2926人。民族教育持续向前发展,本着优先重点的原则,民族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大,全盟已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师范教育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盟学校的危房比例下降到0.73%,砖瓦化比例达到96.4%。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教师合格率普通初中达67.4%,普通高中达45.2%,职业初中达53.3%,小学达96.2%。全盟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工人数2.9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26万人。全盟有5所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11个旗县市全部通过了实验教学普及县的验收。乌盟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实验教学普及盟。
乌盟的科学技术事业,从1957年建立了科技管理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逐步得到发展。1999年,全盟有各级独立自然科学研究和推广机构56家;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4355人;各种学会204个,会员7768人。基层的科技服务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全盟建立科技示范县2个,科技示范乡镇(苏木)37个,示范村341个,培养科技示范户2400户;全盟213个乡镇苏木共有科技服务机构424个,科技人员3943人,农牧民技术员8656人。50年来,乌盟结合生产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科技规划和计划,主要有&乌盟&九五&科技发展规划&、&乌盟&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等五年规划和&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等,并在各个领域开展了科学研究活动和科技推广工作。自1971年以后,全盟鉴定登记的科研成果有862项,其中获奖项目有340项。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率逐年提高,截至1999年,分别达到50%和35%以上。农牧业生产领域、工业生产领域等通过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选育综合技术开发,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新产品开发,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
乌盟的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旺。50年来,群众文化、公共图书、文艺创作、艺术表演、广播电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全盟有群艺馆、文化馆12个,乡镇苏木文化站194个,共有从业人员330人。据调查,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消费1999年平均每人达66.45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2.2%。1982年,化德县白音塔拉乡文化站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1987年,卓资县哈达图乡文化站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文化站&、&全国先进文化站&。1995年,化德县白音塔拉乡文化站和丰镇市隆盛庄文化站分别被自治区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和&民间社火之乡&。全盟有各类图书馆11个,其中乌盟图书馆藏书量已达14万册,年均流通65000册。各旗县市公共图书馆藏书共12.81万册,年均流通9.66万册。全盟有艺术事业机构20个,其中,艺术创作机构1个,艺术表演场所4处,艺术表演团体15个。乌盟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英雄格斯尔可汗》和《东归的大雁》名噪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常年活动于基层苏木、乡镇,以多姿多彩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内蒙古地方戏曲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东路二人台,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它是乌盟人民的一份极为可贵的艺术遗产。东路二人台具有独特的方言、奇异的风韵,具有浓郁的地方戏特色,代表剧目有《二姑娘娶女婿》、《摘花椒》、《秀姑劝夫》、《光棍娶妻》等。全盟文学艺术创作活动非常活跃,历年来文学创作、美术创作、摄影创作、音乐舞蹈戏剧创作等成绩斐然,数百件作品荣获自治区以上奖励。全盟的文物考古工作成绩显着,在乌盟境内共发现1500余处各类古代文化遗存,显现了乌盟地区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发掘和整理了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1981年在察右前旗豪欠营辽墓出土了一具完整的距今900多年的契丹女尸,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巡回展览,近1000万人进行了参观。位于察右前旗庙子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凉城县岱海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申报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盟有各类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电视转播台、差转台110座,旗县市有线广播站11个。全盟11个旗县市都已建立了有线电视台。广播电视的混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地方电视台、电台的节目丰富多彩,自办节目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受群众欢迎。
乌盟的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变化。1999年,全盟已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289个,职工7563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952人,病床床位数达到3882张。平均每万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48人,病床14.23张。全盟已初步形成盟、县、乡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其中乡级卫生院达214个,职工19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33人。全盟医院已达27个,职工4008人,其中技术人员3305人。乌盟医院已成为全盟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并能开展多科病诊治,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全盟预防保健工作成绩显着,已拥有卫生防疫站13个,妇幼保健所12个,以乡为单位的计划免疫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圆满完成了3次强化免疫和增强免疫,0~4岁儿童糖丸投服率达97%,碘缺乏病患病率控制到了3%以下。传染病发病率大大减少,婴儿死亡率降到3.3%以下,孕妇死亡率降到0.64%。蒙医蒙药事业日益繁荣。全盟有蒙医74人,蒙药师9人,蒙医士28人,蒙药剂士14人,其他蒙医80人。
乌盟的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盟各种体育场地设施已经发展到1030个,其中体育场84处,区级体育馆一个,有看台灯光球场10个。卓资县积极发展体育事业,从1982年起连续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1986年丰镇市又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1975年以来,全盟有4个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6年,丰镇市隆盛庄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1999年,全盟有体育人口99.28万人,占总人口的36.38%。在竞技体育方面也不断获得优异的成绩,仅从1995~1999年5年中,乌盟参加自治区和全国各项比赛就夺得156枚奖牌,其中金牌49.5枚,银牌35枚。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乌盟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以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各族人民形成了紧密团结、水乳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族人民肩并肩,抗击共同的敌人,争取解放和自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心连心,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民族团结的佳话,温暖着一代又一代各族人民群众的心怀。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盟地区积极开展民族工作,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通过认真贯彻执行&三不两利&(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扶助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民族政策,调动了贫苦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团结了进步的民族上层人物,从而顺利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民族工作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各族人民没有动摇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和热爱。1978年以后,通过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纠正冤假错案,进一步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1983年初,***乌盟盟委做出筹备全盟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的决定,并于同年8月3日隆重召开了全盟第一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到1996年9月,共召开7次全盟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先后有401个先进集体、1127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长期以来,乌盟注重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这是体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至1999年底,全盟有少数民族干部4727人,占干部总数的8.9%,其中盟级领导干部8人,占同级干部的33%;县处级领导干部167人,占同级干部的22.9%。
50年中,乌盟民族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至1999年,全盟各类民族学校发展到30个,有少数民族在校生1.47万人;全盟有苏木文化站13个,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3个,乌兰察布人民广播电台开办蒙语自办节目,《乌兰察布日报》办有蒙文版;全盟有苏木卫生院13个,蒙医院、蒙医科5所,有蒙医技术人员139人。50年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受到充分的尊重。乌盟各级党政机关逐步成立蒙古语文翻译机构或配备蒙古语文翻译人员,基本做到蒙汉文文件并行。对全盟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情况得到了整顿与规范。为鼓励学习使用蒙古语文,***乌盟盟委、乌盟行政公署和盟直机关先后召开3次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50年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内涵日趋丰富,全盟各族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1981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后,全盟创建各种级别和各种类型的&文明单位&1405个,各级&五好文明&家庭121457个。1995年以后,全盟命名盟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个,获自治区以上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0个。
90年代,全盟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先后获盟级、自治区级命名表彰的双拥模范旗县市有4家,其中集宁市在4个年度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双拥模范城&称号。四子王旗在2个年度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双拥模范旗&称号。
50年中,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特别是80年***展了国营企业职工离退休基金统筹试点工作以后,至1999年末,全盟失业保险覆盖率和行政事业单位和国营、集体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均达100%。参加保险的职工达122251人。
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6~1999年,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共为乌盟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3631万元,专项贴息贷款28865万元,以工代赈31638万元;1996~1999年,社会扶贫共为乌盟投入资金(含物资折款)12894.6万元,其中北京市6区县投入3021万元(其中物资折款770万元)、自治区各厅局投入7873.6万元、乌盟直属单位投入2000万元。1996年以后,自治区、乌盟、旗县市共派出干部24396名,在全盟共包扶765个行政村、2539个自然村、12万户贫困户,同时大力开展富帮穷活动,动员、组织18个富裕乡、555个富裕村、11694户富裕户实行一对一包扶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增强了社会扶贫的力度。1998年末调查统计,全盟贫困人口人均占有粮食527公斤,人均收入达到1173元,人均占有畜达到5.4个羊单位,提前2年越过温饱线。
50年中,乌盟人民生活得到了显着改善。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盟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人民收入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07元,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3.4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加1683.6、1893和3490元;1999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0元,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34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63元,分别比1980年增加535元、980元和2837元。1999年,城镇居民中住宅***发展到79102户。
50年中,乌兰察布盟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显着的进步和发展,544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应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岁月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各种失误,到目前,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经济发展的速度落后于全区其他盟市,生态环境恶化未能得到根本的遏制,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农牧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程度仍较严重,3个产业中工业的比重偏低,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外部世界不相适应。面对现实,乌盟勤劳纯朴的各族人民能够迎接时代的严峻挑战,能够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能够进一步发挥乌盟经济文化的综合优势,能够继续把握***乌盟委员会、乌盟行政公署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戮力同心,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在振兴乌盟的伟大进程中,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本志书文字版本,请点链接: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