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正史中的赵云是什么样子的 像三国演义里面那样智勇双全吗?_百度知道三国时期是不是说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呀?不存在什么西班牙,美国纽约什么的吧?那时的人长的怎么都一样啊_百度知道问题已关闭
非建设性提问
问题应当引发一定主题范围内具体、有深度的讨论,当前提问方式易引发过于宽泛的讨论。
真正的三国史是什么样的?
看关于三国的资料或者什么时,每次都看到有人说真正的三国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刘备很聪明啦,张飞很帅啦,赵云很没用啦,荀?其实没有那么有才啦,又是陆逊就是个笨蛋啦什么的。虽然也看过点史料之类的,还是拼接不起来,想问一下到底真正的三国史是怎么样的,那些有名的人物真实的性格又是什么样子的?
谢邀。你这问题太大,具体自己去翻《裴注三国志》《后汉书》(灵帝及其之后)《资治通鉴》(汉纪与魏纪),当然结合现当代学者的论著更好,不然我要说什么你又不会全信,看完一遍之后有什么疑问再来知乎问吧。自己亲自看到的原文才是自己的,在知乎看别人的回答终究是二手材料。
第一帝国夕阳残照下王党们对抗门阀的挽歌
古史书1.《三国志》陈寿(西晋)+裴松之(南朝宋)的注 《江表传》、《典略》、《魏书》、《魏略》、《吴志》、《傅子》 、《汉晋春秋》、《曹瞒传》失散,见于三国志引用。2.《后汉书》范晔(南朝宋)
《九州春秋》司马彪(西晋)纪传失散,三十卷志收录于后汉书3.《华阳国志(华阳国记)》 常璩(东晋)【蜀】4.《世说新语》 刘义庆(南朝宋)5.《后汉纪》 袁宏(东晋)6.《九家旧晋书辑本》汤球(清)7.《三国会要》杨晨 钱仪吉(清)今史书1.《三国志集解》《三国志集注补》《三国志引书目》《三国志职官录》《三国志地理今释》 卢弼2.《三国志注补》赵一清3.《三国食货志》陶元珍4.《吕著三国史话》吕思勉差不多就这些,还有就是类似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还有高敏先生的各种经济,制度的书籍。
实名反对的***。一篇无可靠论据就敢砸论点的YY脑洞,戏说而已,非要自吹是严肃历史,有些过分。鉴于他是一位中学生,水平在同龄人也算不错了,至少爱读,想读,只是有点不求甚解。建议多读书,读深读透再来答题。好了,针对他的回答,一条一条来扯皮。第一条,街亭你就先告诉我你这华丽的1:5兵力对比是哪儿来的吧。------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诸葛亮出祁山。加合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上述记载均未提及双方兵力具体数字。唯有王平传记提及自己部队兵力千人。你凭这些史料就能预判双方军力了?兵力对比不成立,其他一切yy都是耍流氓。第二条,关羽北进刘备砍刘封就是为了继承人的事情,关羽之事只是个借口,还有个借口是逼走孟达。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至于不发援兵这个借口,当时关羽要刘封发兵的时候他正处于全面优势地位,叫他们来是助攻不是救亡。刘封不派兵只能说是保守,而不是心怀叵测,毕竟谁都想不到二爷后院起火兵败如山倒。------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才围了仨月就败了,刘封说“怪我咯”。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是否刘备授意我不知道,史料没有提及,只是你那个推测未必站得住脚。我只知道刘备刚还军蜀中,全军在汉中防备曹魏,蜀中新定,派系林立(荆州派益州派东洲派),政军均未稳,你当玩儿三国志11按几下巡查治安就满了?此时动弹不得的刘备想押宝在关羽身上发动襄樊战争?我认为几率是很低的。第三条 赤壁之战先看这些史料------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你再看看你自己写的那些玩意儿,什么疾病主因什么火烧不着什么东风无用,有哪些站得住脚的?至于“烧船自走”,呵呵。孙权说周瑜把曹操烧了。刘备说我们一起把曹操烧了。曹操说我自烧的和周瑜无关。你信谁的?第四条 法正和刘备你用极其轻佻和戏谑的口吻把法正传翻译成了脑残段子,塑造了一个扭曲的法正形象:他心眼儿小,出脑残主意,因为人微言轻没威胁又是本地人才被刘备看上,合着刘备也是个用俩军师的大煞笔。调侃古人可以,黑他也可以,但你的场合不对。这讨论的是历史上的法正,别把淑女侮辱成婊子子又给她妆扮成小姑娘。首先法正是扶风人,非你所谓的“西川人”。其次法正的主意不脑残,刘备在孤军深入无大将军师的前提下连破蜀军,吸纳李严等叛军,以战胜之师临成都城下,法正作为主力参谋,虽非全功,亦足堪刘备重用。至于汉中大捷,黄忠一战击斩夏侯渊,法正之谋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然后刘备奇葩用双军师啦,用诸葛亮还用李严啦,这俩就不是一回事儿。前者为参谋多多益善,后者是政治问题,岂可混为一谈?攻蜀之时,庞统法正与先主一路,诸葛亮另一路,都不在一块儿,庞统怎么制衡?打汉中诸葛亮留镇成都为先主后盾,法正怎么制衡?最后,只有他心眼儿小你说对了。但心眼儿小怎么了?------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第五条 庞统写到这儿真心累。看了你写的那堆文字,懒得驳斥了,送你几句话吧第一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第二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三句,若论君臣之义,刘备居三雄之首,为万世楷模。哦对了,还有一句,鲁肃出山的时候孙策早死了。多读点儿书吧。真心希望知乎少点儿这种哗众取宠的“***”.
这种问题建议多看书。
刚看到资治通鉴75卷,三国历史基本快完了。感觉这段三国人物也没啥,就跟普通人差不多,但也很好看,不枯燥挺有意思。我就当小说看,不比明朝那些事,大秦帝国差,而且这都正史,可信度要很高。也没看出什么头头道道。以前看过挺多阴谋论,在这里面多少可以感受的到。比如贾诩乱舞到皖城之变的毒士谋身。亮哥跟李严从白帝城托孤的权力争夺,杨仪魏延不对付最后两败俱伤便宜蒋婉。吴国后期庙堂之争。不说了,题主自己看吧,资治通鉴三国部分大概从60卷开始,结束估计80卷怎么也该完事了。20卷大概也就一本书。不是很长,而且你还能认识许多人。在说几句,资治通鉴是我第一本启蒙历史读物,其实语言不难读懂,再说还有译文,挺有意思的东西怎么就火不起来呢。而且没有很强的连续性,从第100卷开始读和从第一卷读没什么区别,希望想多了解了解历史的朋友,可以尝试的去看一看。
虽然我也很懒,但是本着普及三国的愿景,写写吧。1.参战人数比演艺中少得多,比如官渡之战时袁绍其实只投入十一万人,曹操只投入两万人。夷陵之战时,孙刘两军也都只有五万左右。2.伤亡比演艺中少,演义中动不动就是折损泰半、全军覆没。其实阵型完整的情况下死不了多少人,阵型被冲垮的话,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要想造成大的伤亡还就是得靠火攻。3.战斗方式没那么花哨,演义中打仗就看武将单挑和谋士计谋,这太儿戏了,不过确实精彩、好看。4.人物性格:具体事迹演义和正史不同的就不说了,毕竟大事儿上还是有谱儿。说一些和演义中人物性格差别很大的人物吧。被拔高的有:关羽、诸葛亮、姜维被矮化的有:曹睿、曹真、曹爽、刘备、周瑜、鲁肃、蒋干、孟达被妖魔化的有:曹操、魏延、于吉被淡化的有:刘禅、蒋琬、费?、孙休、郭淮、满宠被蛮化的有:吕布、张飞
首先声明,这个问题不大!!!!贴上我之前回答的一个问题,很精辟的哦。谢谢支持我的人,本***周更,希望各大知友回-头-看,记得捧个赞场哦。距离越远就越会相差巨大,就比如三国。以下言论,绝大部分借鉴三十从军的《三国的谎言》,外加自己的经验,集成的强势***。街亭之战中,责任真的就在马谡身上吗?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张?共有5万多人,蜀军一共有10万人,马谡带领的是先锋部队,兵力顶天也就一万多,街亭说白了就只有两座土山,纯粹易功难守,但好在有一条汲水,那马谡为什么不沿河扎营?呵呵,兵力!兵力是硬伤,这根本就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事。三十从军给出了三种假设:假设一:诸葛亮知道张?率军直取街亭,派马谡带一部分兵力阻击、掩护,自己率主力回汉中。假设二:蜀军情报不准,以为魏军会以小部分兵力攻打街亭,没想到张?率大部队前来,一举截断归途,造成蜀军仓促后撤。假设三:马谡进驻街亭后,张?的部队随即到达,马谡根本没有时间抢修工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马谡只好依山居险。那么,这三种假设哪一种是最可能的哪?呵呵,第二种和第三种,第一种即使失败,也不至于斩首,故说是第二、三种,但是这两种不论是哪一种,都是诸葛亮的错,所以之后,为了推脱责任和平息破格重用马谡而引发的众怒,才斩的马谡,处于愧疚,才挥的泪,但是经过一系列扭曲之后,竟变成了诸葛爱才,挥泪相斩,这是一个,在三国这个战乱纷飞的时代,还有千千万万个被歪曲解释的史实。--------------------------------我是华丽的分割线------------------------------------咱们再来讲第二个,为荆州之战关羽到底怎么死的做出一些解释。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尔后,关羽发动了震惊朝野的荆州之战。这其中有很多不解,早在第一次看见关于荆州之战时就有一些怀疑,提出过一些不同意见,现在看来,似乎是三十从军说得更完整一点。不解之一:荆州战役的起因究竟是什么?早在四年前,蜀魏吴的领土格局就已经形成,而且四年从未改变,关羽为何这么大动干戈?不解之二:在整个荆州之战的过程中,西川为何未派援军?从秋季关羽进攻樊城开始,到关羽被害的12月止,整个战争时间跨度长达4个月之久,而在西川的刘备却并未向荆州增派一兵一卒。这就引出了许多人所说的关羽狂妄、《隆中对》有问题和“阴谋论”三种著名观点,其中阴谋论最为著名,还因此怪罪刘封且杀了刘封,其实咱们的刘封很可怜,莫名其妙就尸首分离。其实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这其实是刘备一手策划的,刘备已经完成了《隆中对》中的第一阶段,而这第二阶段就是统一天下,他令关羽攻占襄阳、樊城,命刘封、孟达攻取房陵、上庸。诚然,刘封、孟达做到了,而关羽却功败身死,一世英名毁于一旦,那为什么刘备不救援呐?因为本来计划中就没有救援这一计划,他们的任务就是打开冀州的大门,使刘备可以直取长安,但是没料到,因为关羽的失误,居然最终导致荆州失掉,蜀国希冀殚尽。唉,可悲可叹,到最终,刘封居然成了替罪羔羊,为此自裁,还因此遗臭万年。--------------------------------更加华丽的分割线------------------------------------接下来要讲的事绝对是个晴天霹雳,故在此先卖个关子,三国时赤壁大战不像后人论述的那样惊心动魄,声势浩大,阵仗不绝,至少声势是三大战役中最小的(虽然影响最大)。三国有三战,分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亭)之战。通过证实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确有其事,但是赤壁之战就很可疑了,三十从军将它分为六大疑点,但是细想之下其实有七大疑点。疑点一:赤壁大战是为最精彩的一场战役,最激烈的一场战役,但是史书中并未记载曹操、孙权、刘备三股势力损失过一员上将,这难道不可疑吗?疑点二:一般来说,大战之后胜利的一方总会册封做战有佳的将领,但是!赤壁之战完事之后,各级将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一点都没变。疑点三:这个东风,很可疑,不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中都强调了东风有多重要,多好使、多管用。但是吧,为什么要用东风呐?呵呵,史家根本就不了解长江,长江自西向东流淌,身处江南的周瑜如果想抵近曹军,完全可以在南岸上游布置军队,顺势即可直达江北,而且近代的解放战争也证明了东风与渡江的非相关性。1949年4月下旬,解放军从北向南渡江,完全逆风,只靠着双手划船,硬生生的渡了江,这怎么解释?根本没法解释,只能证明东风与渡江的非相关性。东风无法吹起水,就无法阻挡船,也带不起火,根本就不存在回烧的可能性。疑点四:那时没有火药,要想把长期浸水的船点着,十分地困难。疑点五:《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可见曹操是主动烧船的。疑点六:曹操不承认遭到过火攻,“江表传”曾记载,曹操赤壁之战之后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大家想想,曹操不会因为战船被烧而去烧船人那里通过颠倒黑白的言辞来找回颜面吧。有了这七个天大的疑点,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了----赤壁大战根本就没有发生。曹操到达江北之后,就准备吓唬吓唬孙权,可不料,孙权不降,军中又突发瘟疫,为了战船不落入孙权手中,曹操狠心烧了这些珍贵的战船,率军撤走,之后孙权宣为了扬战果,索性将功劳推在周瑜身上,而之后的《三国演义》又推在诸葛亮身上。这也算面目全非了吧(扣一下主题,要不然老跑题)。--------------------------------------更新------------------------------------------前面提到了赤壁大战是假的这一惊天大秘密,但是仅凭六大不解还不足以完全证明赤壁大战没发生过,但是,史料记载曹操一方确实损失了大量兵力,这是为什么?其实前面已经提到了“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在这之中,值有疾病很值得分析,那么曹军到底得了什么病?能让曹操瞬间怂得要命。首先,疾病肯定是传染病,其次,呼吸系统疾病可能性不大,不然呼吸系统疾病也会传染周瑜部队,但是曹军的疾病似乎是没有影响到孙刘两家,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快就收复荆州部分地区,那么最有可能性的疾病就属胃肠道疾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列举病又犯了,分为三点,请仔细听。第一:胃肠道疾病具备大规模人群爆发的特点,在古代没有有效抗菌素的条件下,疫情很难控制。第二:气候原因,江南是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地,刘备夷陵之战后就是死于痢疾的。第三:北方河少,部队一般掘井取水,地下水相对安全。北方士兵到达长江流域后,直取地表水饮用,这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第四:此点比较新意,所以列举史实,咳咳,不排除东吴使用原始生化武器的可能。先别急着关掉电脑,我有理由,早在西汉时,霍去病远征漠北,大破匈奴,率军凯旋后不久即因病去世。当时匈奴与汉军作战时,采取坚壁清野、污染水源的办法,据说霍去病的死因就在于匈奴在水源处放置动物腐败尸体有很大关系,三百年之后,东吴很可能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用原始的生化武器使曹军疫病蔓延。结合四点来看,曹军确实败于胃肠道疾病。这一讲,也是题外话,但是如果不讲,就很难支持关于赤壁大战的论述。------------------------------------关于论点----------------------------------------关于赤壁大战的论点,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有不同意见者在下面评论提出,然后再加以证实,理越辩越明,之前已经有许多人提出不同意见,正在研究如何更改。--------------------------------久违的分割线,更新啦!--------------------------------由于个人感觉讲后主实在是没什么太大意义,就先来讲讲宠臣法正吧。长期以往,人们都以为小诸葛才是小刘最最喜欢,最最疼爱的小宠臣,但!在一段时间内小诸葛就一不冷不热的好丞相、好参谋,这段时间很长,自法正出道至法正升天,诸葛就从来没多热过。用三十从军的话来说,法正是一路坐着直升飞机上来的。有史有据才能令人信服,《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法正任蜀郡太守时,“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意思是法正既是京城的卫戍区司令,又是参谋总长,不仅有权有势,还有发言权。话说回来,这家伙简直气死人,刘备怎么看上这么个残暴的家伙,为什么说他气死人呢?那是因为法正是帮助他入蜀的大功臣,地位甚至高于诸葛亮。说是刘备瞎了眼,但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本人列举病又犯了。一:在没入主益州之前,刘备北临曹操,后有孙权,每天睡觉时还要提防孙夫人,要不是法正将刘备引入西川,刘备这苦日子还不知道过多久呢。二:刘备简直就一奇葩,从头到尾都在实行双军师制,先是诸葛亮和庞统,庞统死后(关于庞统下周还要讲,在此不鏊),就是是诸葛亮和法正,你说说这也就算了,临了了,还不忘摆诸葛亮一道,又提拔了李严,还让他和咱们的诸葛孔明一起照顾可爱的、只会卖萌的刘禅,咦,那也不对,提拔法正这么个无德无能的庸臣,怎么就能制衡诸葛亮了?你若不知道,我知道。法正是地地道道的西川人,为了缓和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尴尬境地,刘备就将目光盯在了法正身上,像法正这样的人,根本就没能力拉起一支队伍来反抗,并且还安于现状,况且刘备带他那还不是一般的好,经常采取他的一些脑残建议,这样,虽然官职没有诸葛亮高,但却拥有至高无上的发言权(当然除了刘备)。刘备伐吴时,诸葛亮就说:“要是法正还在,一定能够拦得住刘备。”这话一语道破天机,言下之意,他刘备只听法正的话,法正跟刘备的铁哥们关系,我是没法比的。下一讲绝对是列举病的高发时段,这玩意也真是够旷世的,说出来吓死你,庞统竟是打入刘备阵营的最高间谍!重复!重复!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不是信口胡道,这是赤裸裸的事实!有史有论有依据!----------------------------延误了一天,在此表示真诚歉意------------------------------真(shí)的(fēn)对不起!咱接着讲,话说,卧龙,凤雏,若得一人,可取天下,刘备都凑一双了还那么惨,怪哉怪哉,要好好查查,你别说,还真查到了,原来这卧龙凤雏两人本就不一阵线,何来都是刘备的部下。不解之一:庞统本来是坚定不移地站在东吴一方的,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刘备的人。《江表传》中记载,刘备曾对庞统说过:“卿为周公瑾功曹。”意思就是说,你庞统原来是周瑜的功曹,何谓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相当于人事部主任。西汉始置,(秦代即有此官职,如沛县功曹,姓萧名何,与邦同乡,熟谙法律。)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这是福利,不必谢。接着讲,功曹虽然官不大,但好歹也是个官,那个人傻到这种程度,为了自己不认识的人而去放弃现有的一切生活?这不是傻这是啥?不解之二:老早了,徐庶就搁刘备那宣传卧龙凤雏,好不容易凑成双了,还不等比翼飞囊,就把人家庞统给排挤到耒阳县令的位置上,这也就算了,到最后,还把人家一撸到底,成了平头百姓,你说这你庞统也能忍?你戏演得太假了吧。单有不解还不行,来,咱打擂,把仅存的两种说法给打倒。反方VS正方:第一场:庞统太丑VS刘备太精,话说吧,这个庞统实在太丑啦,花见花谢,人见人恶,回眸吓死一大片,额,我站在这个打擂的人面前,对他说:“喂,你躺地下干嘛?咦,这还没打就死啦。”就是这么不经推敲,你想想他刘备不是来娶妻纳妾的,他是来夺天下的,管你丑不丑,你只要能给他打下江山来保护妻妾,娶得更多就好,就是叫一只智商300+的豺来,刘备也得情不自禁的喜滋滋地往上迎。反方VS正方:第二场:鲁肃力荐VS刘备不傻,据记载吧,鲁肃曾经大力向刘备推荐过庞统,但人家刘备不傻,人家想:“你鲁肃是哪的,打孙策出道您老人家就一直跟着,我一小刘备,诶呦喂,可受不起,您不害我就万幸啦,您老人家虽然支持联盟,但您就不留个后路,这个丑玩意就是那后路,得逞才怪囊。但之后,我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嘻嘻。”就在这时,那对手已经俨然倒下。不解之三:鲁肃身为东吴忠臣,给刘备送去了这么一人才,实在愧对东吴,愧对江山,但是鲁肃并没有一丝愧疚,还觉得理所应当,不奇怪吗?鲁肃那么精明,亏本的***会做吗?鲁肃可谓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诸葛亮《隆中对》七年前就向孙权提出过三分天下,而且在当时东汉政权依然得人心时就说汉室复兴无望,如此精打细算怎会吃亏?不解之四:庞统为什么极力促进刘备入住益州?各位知友,大家可千万别忘啦,刘备曾经答应过孙权的,拿下益州就还荆州(其实就只有江陵那一带),这也是刘备迟迟不进益州的原因之一,但人家间谍庞统不干,跟你死磕,架不住他(实际正中刘备下怀),只好进益州了(虽然当时孙权业也想进益州)。但这也是个疑点。不解之五:庞统死得不明不白,就不在掰扯《三国演义》了,庞统到底咋死的,至今无人明确知晓(反正我是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被箭射死的)。那么借着这五个大疑点,可以判断出,刘备怕损害孙刘联盟,收下了庞统,起先是排斥,一看,似乎行不通,就稍稍重用,不料,庞统能耐太大了,直捣益州,捣就捣吧,反正取完了之后你也是死,于是入主益州,杀掉庞统(可能也不是),也正因为如此(可能还不是),刘备孙权彻底翻脸,来了一场夷陵大战,刘备失败,孙权胜利,自此独占荆州。最近停更,更新日期另拟。--------------------------------------检讨--------------------------------------------我一般觉得回答地还不错就会自问自答,有点小?瑟,不过还好,这几个赞还可以满足我的小欲望,有好多好多人都很鄙视我的话风(原来内容有所删减增改),既然那样,我准备好好地。还有一个就是史料不足,这个问题确实被我长期忽略,在此道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隆中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当时的三国处于什么样的形式_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