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详细说一下孙权 曹操 刘备身边都曾有过哪些猛将文臣辅佐?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徐狗蛋浅评曹魏五大谋士?荀?
现代人习惯把郭嘉、荀?、荀攸、程昱、贾诩并称为曹魏的五大谋士。不过其实在三国时代的正史中,根本没有“五大谋士”这样的称呼,连在《三国志》中,他们都被分列在了魏书的不同卷中。
翻阅史书典籍,这五人连被人们同时提及都好像只有唐朝宰相朱敬则在《隋高祖论》里称的:“荀?、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
因此,所谓的“五大谋士”可能只是讲究“文武双全”的人们受《三国演义》中袁绍手下的“四庭柱”和“四谋主”的影响,想着曹操既然都有“五子良将”了,怎么能没有对应的五个谋士呢?才把《魏书·卷十》中的荀?、荀攸、贾诩,以及《魏书·卷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中的前两人——程昱、郭嘉挑出来,强行组合的结果。
不过先不论这五人是怎么凑到一块去的,今天我要缅怀、评论的就是他们。
王导称:“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所以我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被何?称有“王佐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被曹植赞作“冰清玉洁”的荀?、荀文若。
说到荀?,首先讲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他是个美男子。
荀?的容貌之美,不仅在一向惜字如金的史书中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而且还有“荀令留香”、“荀令巾”之类的典故作证,正所谓“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薰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之后,“留香荀令”与“掷果潘郎”一样,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
此外,据说他还是古龙笔下风流倜傥的楚留香的人物原型。
不过就像现在网络上的流行用语“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所说的那样,荀?能够青史留名,靠的可不是他的相貌,而是实打实的功绩——能让他在文臣武将多如过江之鲫的曹魏阵营中当仁不让的取下“功臣之首”称号的功绩。
公元189年,董卓刚刚进京,27岁的荀?被举孝廉,任守宫令,也就是个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的小吏。守宫令的官职虽小,但却能在皇宫内自由行走,再加上当时他的六叔荀爽位列司空,族侄荀攸担任黄门侍郎(皇帝近侍,负责在皇帝和尚书令之间公事处理的往来传达),参考荀?在曹操迎来汉献帝之后很快就能坐稳尚书令(行政首脑)的位置,估计他在这一段时期内是能够经常性的接触到机要政令并加以学习研究的,毕竟这类政治性的工作不可能有谁无师自通。
不过荀?在乱世正式开始之前呆在京城的时间其实很短,只有区区几个月。同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弃官归乡,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却无人相随。荀?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两年之后,公元191年,董卓果然在颍川、陈留一带搞出了大屠杀,荀?乡人多数死于战乱,只有荀氏一族得以安然免祸。这是27岁的荀?第一次展现出他过人的战略眼光。
还是公元191年,年仅29岁的荀?离开刚刚稳坐冀州、势头如日中天的袁绍而改投还是袁绍一个马前卒的小小东郡太守曹操。曹操见荀?来投,大悦,曰:“吾之子房也!”并任荀?为别部司马。
那个时候的曹操很不受士人(后来的士大夫)阶层的待见,那个时代的士人被称为“清流”,而像曹操那样的宦官之后就被称为“浊流”,是和杀鸡贩狗之辈一列的人。比如曹操最初发家时,靠的就都是一帮武夫发小,数得上号的文士就只有枣祗、陈宫两人了,因为那时的士人都看不起曹操,更别提投奔他了。可枣祗擅长的是内政,打仗谋划什么的根本不行,而陈宫后来更是因为与曹操有矛盾而直接反水了。在这种情况下,标准“清流”出身的荀?能抛弃在袁绍那儿的锦衣玉食与大好前程来主动投奔曹操,在当时人看来简直就是奇葩,跟疯了没什么两样。
这可能与荀?自己通过政治联姻娶进门的妻子唐氏就是宦官之后有关吧,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意识到“清流”其实也没多“清”,而“浊流”里也不乏可陈之辈,这才让荀?在面对曹操时没有戴上有色眼镜,发现了曹操其实拥有比袁绍更优质的领袖才能。
其实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背着亲朋好友(他们几乎全在袁绍帐下),单***匹马的出来投奔明主,然后明主也对他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什么的还挺浪漫的不是吗?感觉跟私奔有的一比。
这里乱扯一句,史书上称张良“面若好女”,而曹操一见荀?就把他比作张良,真的不是因为荀?的脸吗……好吧,应该不是,毕竟事实证明曹操比较看中的是人的才华,而不是品德、长相之类的东西。
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荀?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
194年,曹操东征陶谦,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造反,暗中迎接吕布。时荀?和寿张令程昱守鄄城,吕布到后,张邈派刘翊告诉荀?:“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进攻陶谦,应该马上供给他们军备粮食。”众人疑惑,唯荀?知其计,立即命令军队加强防,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而兖州诸城皆响应张邈,投靠吕布阵营。当时曹操率大军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与张邈、陈宫勾结,张邈、陈宫同样也用高官厚禄诱惑了荀?,但荀?拒绝了他们的“美意”。夏侯?到后,乘夜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乃安。
豫州刺史郭贡受吕布煽动,率众数万来攻,军中甚惧。郭贡要求见荀?,荀?准备前往,夏侯?等人说:“您是一州的屏障,如果前往一定会有危险的,不可以去。”荀?说:“郭贡与张邈他们,平素并没有什么往来,现在来得急,计划肯定还没有定下,现在趁他计策未定来游说,就算不能帮助我们,也可以使他保持中立,如果先怀疑,那他就会恼怒而定计了。”于是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引兵而去。荀?又与程昱定计,保全了三城,守住了曹操的大本营。不久,曹操回师濮阳击败了吕布。
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沉着应对,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坚守忠贞,在万军围城的险境中临危不惧、以身犯险,几经波折才最终守住了曹操的基业,让他不至于像后来的刘备那样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如此,荀?可谓是曹操霸业的奠基人之一了。
其实从这里以及后来荀?为对付吕布和刘备而给曹操出的、堪称手段毒辣的“二虎竞食”与“驱虎吞狼”之计中可以看出来,和现代很多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不同,真正的荀?并不是一个迂腐的文弱书生或是死板的教条先生,他其实是一个有理想并且很聪明的人,为了理想,他可以尽心辅佐曹操,为了理想,他可以残忍坑害对手,为了理想,他甚至可以抛弃自己的生命。
后来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公元195年,徐州牧陶谦已死,曹操获悉后,打算趁机夺取徐州,再回军消灭吕布。荀?劝阻说:“当年汉高祖保守关东,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巩固基地以控制天下,这样进可以制胜,退可以固守,所以虽有困难曲折却最终能完成大业。将军本来是凭兖州起事,平定山东祸乱,百姓无不心悦诚服。况且兖州跨黄河、济水,是天下要冲,现虽残破,但还可以自保,此地就是将军您的关中、河内,不得不先稳定它。如今我们已击溃了李封、薛兰,如果分兵东击陈宫,陈宫必定不敢西顾,我们趁机组织队伍收割麦子,节约粮食,储备谷物,就可以一举打垮吕布。然后向南联合扬州的刘繇,共讨袁术,以控制淮水、泗水一带。如果舍弃吕布不打而东攻徐州,多留守兵则攻城不够,少留守兵就会征百姓也来守城,不能打柴拾草。吕布乘机侵扰杀掠,民心将更恐惧,只有鄄城、范、卫三处可以保全,其余的地方都不为我们所有,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兖州。要是徐州攻不下,将军将安身于何处?何况陶谦虽死,徐州也不易攻破。徐州已鉴于往年的失败,将会因畏惧而紧密联合,内外相应。现东方都已收麦,必会坚壁清野以防将军;将军久攻不下,抢掠又无收获,不出十天,十万人马尚未开战自己先已困乏了。上次讨伐徐州,实行了以暴力相惩罚,徐州子弟想到父兄被杀的耻辱,必定会誓死奋战,没有投降之心,即使能攻下徐州,还是不能占有它。天下确实有舍这取那的事,以大换小,是可以的,以平安换危险,也是可以的;权衡一时的形势,不顾忌根基不稳固,一样是可以的。现今三者无一有利,希望将军对这种情况细细权衡。”曹操采纳荀?的意见,放弃进攻徐州的企图。抓紧战机,收割熟麦,储存粮秣,积蓄实力。
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吕布连夜弃营撤往徐州。曹操乘胜攻取定陶城,并分别派出部队收复兖州各县,兖州遂平。此战的获胜,对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成就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荀?功不可没。
公元192年,毛?刚刚投奔曹操时就向他建议过“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的战略方针,只是对于当时刚刚起步的曹操来说,这样的计划其实就跟白日做梦没什么区别。但野心勃勃的曹操很喜欢,觉得毛?是说到了点子上。
献帝东迁后,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宫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
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另一个杰作。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的迎接由于董承等人的阻拦并未如愿。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董昭又提醒曹操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这样,曹操借口京都无粮,要送献帝到鲁阳就食,把献帝安全转抵许昌,使皇帝摆脱了其他势力的控制。
至此,曹操才有了与其他诸侯相抗衡的势力,也为他的霸业夺得了“大义”的名分。
公元199年四月,曹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控制河内郡。由于曹操在内线作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逐步由弱变强,据有兖、豫、徐等州,为抗击袁绍集团准备了条件。
此时,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六月,河北割据势力袁绍统带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
围绕着是否抗袁的问题,在曹操集团内部又展开了一场辩论。孔融反对与袁绍抗争,他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谋臣替他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臣为他做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领军队,恐怕很难战胜啊!”荀?却说:“袁绍兵虽众而法令不整肃,田丰刚愎而好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一席话,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九月,曹军军粮将尽,士卒疲惫,曹操写信给荀?,准备退守许昌。荀?回信说:“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曹操采纳其建议,继续坚守待机。不久,许攸家人犯法入狱,许攸怒而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
曹操遂以奇兵袭乌巢,斩淳于琼等人,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带800骑兵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现代人都喜欢说郭嘉是“乌鸦嘴”,其实看这里,我觉得荀?也蛮乌鸦嘴的,说许攸家人犯法、许攸必定叛变,他家里人就真的犯法了——话说这里面真的没有什么阴谋吗?
不管怎么说,曹操最终取得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也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我们从这些例子里都可以看出荀?有着相当出色的战略眼光,是个战略家。
战略家是指制定战略方针获得战争胜利的人,需要有能着眼整个战局,长远的战略目光,要懂得合理分配使用己方所持有力量资源。而荀?就是这样的人。
作为战略家,而非战术家,荀?很少随军出征,而是留在许都“居中持重”,十多年不挪窝,曹操虽然在外征战,但军国之事都由荀?调度筹划。
除此之外,外号“三国第一人贩子”的荀?还为曹操举荐了大量诸如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司马懿等的人才。
荀?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功绩上,荀?可谓“曹魏第一功臣”,人品上,荀?也堪称是君子模范。
潘勖说:夫其为德也,则主忠履信,孝友温惠,高亮以固其中,柔嘉以宣其外,廉慎以为己任,仁恕以察人物,践行则无辙迹,出言则无辞费,纳规无敬辱之心,机情有密静之性,若乃奉身蹈道,勤礼贵德,动咨事间,匪云予克,然後教以黄中之?,守以贞固之直,注焉若洪河之源,不可竭也,确焉若华岳之停,不可拔也,故能言之斯立,行之斯成,身匪隆污,直哉惟情,紊纲用乱,废礼复经,於是百揆时序,王猷允塞,告厥成功,用俟万岁。
陈群曰: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
曹植赋:如冰之清,如玉之?,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唏嘘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
司马懿称: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鱼豢记:?折节下士,坐不累席。其在台阁,不以私欲挠意。
傅玄甚至言曰: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其荀令君乎!
现代人喜欢把荀?简单的归类为“谋士”,但其实荀?并不能算是个标准的谋士,出谋划策啥的真的只是副业。
百度百科上说,“谋士”就是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他们具有“仕”的背景,却没有“官”的身份。
荀?是有官职的,曹操也不能算是他的“主公”,而且正史上荀?也确实没有称曹操为“主公”过,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明公”,一字之差,却有着巨大的等级之别,“明公”一词至少说明曹操和荀?是平起平坐的同僚、同事关系。
只是曹操和荀?之间显然不只是单纯的同事关系,至少他们两人的相处模式在那个不可调和的分歧赤裸裸的摊放在两人面前之前还是很亲密的。
比如有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曹操不和别人说也一定会跟荀?讲。曹操打仗打累了,需要人鼓励他继续时,找的也只有荀?。曹操的高山流水郭嘉夭折了,也是第一时间写信给荀?分享他的悲伤、求安慰。
再比如荀?的长子荀恽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公元207年三月,曹操增荀?食邑千户,前后共计二千户,还要授他以三公之职。荀?让荀攸帮他推辞了十几次才作罢。也就是说,曹操在荀?的族侄荀攸面前提这件事都提了有十几次,那在其他地方呢?
此外,曹操还表封荀?为“万岁亭侯”,先不管这“万岁亭”是不是真的只是一个单纯的地名,单说这称号一说出来就让人觉得曹操是想荀?活得越久越好。或许就连当时的曹操自己也是这么以为的。
从官职上来说,荀?除了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前的那段时间官任别部司马,算是曹操的下属外,一到了许都,曹操就立即表奏他为侍中、守尚书令,没有一个官职和曹操有从属关系,而且几乎完全和曹操自己的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平级。
这待遇与曹魏的其他“谋士”明显不同,也让我想起了夏侯?的故事。夏侯?忠心于曹操,当时曹魏各将领都受与魏的官号,只有夏侯?仍受前将军的汉官官职,便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的。但曹操却认为夏侯?与他同为汉官,大家是友臣,夏侯?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夏侯?便受任。
曹操信任夏侯?,把他当朋友,于是给他汉官官职,而不是让他做自己的幕僚。那么曹操对荀?不也正是这样吗?
如果曹操生在现代,他可能会对荀?和夏侯?说: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在曹操的心里,荀?是他的朋友。
当然这个“朋友”可不是现代人嘴里烂大街的那种“朋友”,而是真正的知己,高山流水。
钟繇作证说:颜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惟荀?为然。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谘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
看!就连真正的近距离旁观者钟繇都觉得他们是亦师亦友的知己关系。
可到了公元212年,一切就都变了。
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对董昭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知道后勃然大怒(我猜是董昭告的状),至此与荀?彻底撕破了脸。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反对曹操加九锡的人肯定不少,但只有荀?的反对能让曹操反应如此激烈,其实这不正好说明曹操很在乎荀?的看法吗?
正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许都还是那个许都,但曹操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一心匡扶汉室的曹操,荀?也不是当初那个孑然一身的荀?了,相悖的利益最终把荀?这个世家大族的领袖与一直致力于打压世家势力的曹操拉到了对立的两边。当初最希望荀?活的长长久久的曹操,如今却成了最希望他快点死的人。
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到谯县劳军,荀?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将他调离了行政中枢。
曹操军至濡须,荀?因病留在寿春,不久忧虑而死(关于荀?的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荀?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谥号敬侯,其子恽嗣。
次年,曹操进封魏公。
咸熙二年(265年),追赠荀?为太尉。
于是你看,拒绝了曹操那么多次的荀?最后还是“被”当上三公了。
关于荀?的死还有一个逸闻——断书焚稿。据说荀?在临死之前把军情文件和与曹操往来的书信那些见不得人的玩意儿全都一把火烧了。是不是特别有林黛玉死前断书焚稿的感觉?从此与君绝什么的……(捂脸)
荀?死后,荀攸立即带头上书奏请曹操进爵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公元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
曹操这辈子,什么都做了,什么尊贵都享了,就是没有迈出那最后的、对他来说轻而易举的一步——废帝自立。
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曹操忘不掉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又或许真是如易中天老师所说的那样:“曹操忘不掉荀?那双忧郁的眼睛。”吧。
只是历史的洪流汹涌澎湃,连曹操这样的千古枭雄都不能与之抗衡,最终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世家大族的势力在乱世中蓬勃发展,死了一个荀?,还有其他更多的人站出来。在它唯一的阻拦者——曹操死后,曹丕就采纳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于是最终,在“九品中正制”的推动下,世家大族的势力在魏晋时期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其中就包括荀?、荀攸所在的荀家,钟繇所在的钟家,陈群所在的陈家,夏侯?所在的夏侯家等等,不过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司马懿所在的司马家族,这个家族最后甚至颠覆了曹魏的天下。
不过荀?可能并不会认为自己是什么世家大族的领袖,我前面就说过,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有理想的人都不喜欢去考虑太多的利益关系。
理想是一种奢侈品,在东汉末年那样的乱世中尤其如此。而荀?却能够享受这种奢侈。
因为荀?出生颍川荀氏,他的祖先是鼎鼎大名的战国荀卿,祖父人称“荀神君”,父亲与叔叔们并称为“荀氏八龙”,个个才华横溢、气质非凡。身为嫡子且非长子的荀?一出生就享受着封建时代所能提供给一个孩子的最好环境。在家,他能享受生理上的锦衣玉食与心理上的优质教育,出门,他又是受人追捧的荀氏嫡子,再加上本身出色的相貌与天赋,荀?可谓是被装在蜜罐里泡大的。
正如网上一首打油诗所写的那样:爹爹疼来叔叔爱,长文竹马来相伴,公达大侄子绕着转。
荀?成年后,也是很快就在颍川地方任了职,后来还举了孝廉。
大名鼎鼎的党锢之祸没能拖延他的仕途进程,残忍的颍川大屠杀没能伤到他的家族分毫,他挑选辅佐的主公英明神武,他制定的方针政策正确无误。
荀?的一生太过顺风顺水了,顺风顺水得在那个乱世中简直不正常,他就是一个被命运彻底宠坏了的孩子,学不会妥协。于是当他与曹操的矛盾彻底爆发出来时,荀?也没有妥协。
想必曹操为了改变荀?的想法、让他妥协也是想了不少方法的吧,只是人们常说“平常没脾气的人一旦发起火来才可怕”,而荀?则是“平常性情温和的人一旦固执起来才更倔”。估计曹操也是在外软内硬、外柔内刚的荀?那里吃了不少哑巴亏才最终忍无可忍、不能再忍了的。
荀?的理想其实很正常:匡扶汉室。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这真的是个很正常的理想,我也觉得正常人在一个绵延了四百多年的伟大王朝将倾的时候,作为那个王朝的一份子,第一反应都会是挽救它、把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举个不太好的例子,要是现在咱们中国的版图突然少了一块,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反应肯定也是把它再抢回来,让我们的国家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吧?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对此仍有争执。
荀?就是这样,曹操、刘备、诸葛亮甚至是贾诩、钟繇、荀攸、董昭、陈群这些人当初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只是后来,贾诩之流向这乱世妥协了。
他们毕竟和荀?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宠儿,可以像荀?那样任性的、无所顾忌的和曹操、和整个时代对着干。
有人说荀?是大汉王朝的殉道者,荀?一死,大汉再无忠臣。
可或许这就是衰颓中的大汉王朝在给了荀?所有它最好的一切之后,索要回的报酬吧。
殉道者、革新者、识时务者、冷眼旁观者,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统统汇聚在了一个最为混乱的时代,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武力与武力的较量,野心与良心的战场。那个时代甚至没有善恶对错的分别,杀人者杀人,救人者也杀人。
在那样一个时代,像荀?这样做一个单纯的殉道者,怀抱着他的理想长眠地下,不用深陷利益的漩涡徘徊挣扎,或许其实也是另一种幸运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是谁? 五子良将怎么死的?
&&&&& 手下大将简介,曹操手下的谋士----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为末年至时代间,曹魏集团的五位军事统帅的合称,五人分别是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后将军。“五子良将”说法来源于陈寿的《》。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和五子上将,他的五大谋士是、、、、,那么他身边的五子良将是谁呢?这五子良将又是怎么死的呢?&&&&& 曹操手下五大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徐晃。 前将军刚侯张辽 字文远,本姓聂。原属丁原、,后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于后世颇负威名。主要战功有征天山攻讨陈兰、梅成;北征乌丸斩杀蹋顿单于;镇守合肥抵御,并曾以寡溃众,大败孙吴大军。 右将军威侯乐进 字文谦。曹操军中宿将。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主要战功有参与,以及于乌巢奇袭时斩杀淳于琼;攻讨袁氏、、等;后与张辽、合作,助守合肥。乐进在曹操军中是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 左将军厉侯于禁 字文则。曹操军中宿将,原属鲍信,后投曹操麾下。与乐进相似,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决。性格刚毅严谨,肃穆好杀,于军中有威名。主要战功有参与吕布、、张绣等讨伐战,官渡之战攻讨袁氏等战绩;可惜后来因汉水暴涨导致救援樊城失败而被关羽所擒,求降免死;关羽败后又被孙权势力所执,两度作为俘虏。回到曹魏后不久,受到壁画讽刺,不堪羞辱而死。 车骑将军壮侯张? 字??。原属韩馥、势力,后投曹操麾下。为人识变数,擅于料敌,以巧变著称;被曹操比喻为,为刘备、等人所惮。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事,以及于中取得大胜利。死后曹魏重臣曾感叹张?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 后将军壮侯徐晃 字公明。原属杨奉,后投曹操麾下。治军军纪严明,为人清廉自守。投曹以来参与许多战事,于延津率兵击杀,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1/1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明成祖朱棣经历&靖难之役&后,深感政治斗争的险恶。他觉得大明未来的君主一定要
吕雉等了很久,刘邦终于死去,自己的儿子刘盈做了皇帝,吕雉成了太后,开始了她的
司马懿从小就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攻于心计,公元201年,曹操想召司马懿效力,
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改朝换代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是常见的事,也是必然
金友之本名爱新觉罗&溥任,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四弟。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
曹操的麾下有很多的猛将,比如夏侯渊夏侯?、曹仁曹洪、典韦许褚、徐晃张辽、李典
在明朝时期,那个年代一共经历了16个皇帝,然而嘉靖皇帝在这16位皇帝中最为出
不知道在座的诸位有没有听过《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
说起孔子的弟子,一般会想起颜回、子贡、子路和子夏,他们都是&孔门十哲&里的,
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心狠手辣的特殊女性,她们也曾叱咤风云,称其为女流氓
李光地从一个落榜考生经上万言书一睹圣颜,从此算是接近了这个权利的中心,初期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三不朽&之说。这个说法始见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
&天坛&不但北京有,西安也有。西安天坛的真正名字叫&圜丘&,至于将皇帝祭天的
老子是中国古代知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也被尊为李姓始祖和道教始
在数百年的战国兼并战争中,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秦
史书上记载的杨朱学说并不多,大多散见于民间。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杨朱学说是与
日,在俄罗斯叶尼塞河的右支流通古斯卡河地区,坠落一颗比广岛
近日川普的到来,再一次把中美这两个世界上第一和第二经济体拉近。而此时,我们共
&层楼风雨暗伤春,烟柳斜阳独怆神;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作词人。&这首七言
在《三国演义》中,曹丕因嫉妒自己的弟弟曹冲的聪明才华,怕他抢了自己的王位,于
他是春秋时期最出名的霸主,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心胸宽广、知人善
化学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给予了士兵巨大的伤亡和摧残的伤痛,所以后来各国都签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苏联突然向日本不宣而战,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内
中国军队历史上中接触坦克最早的应该是奉系军队了。 当我们常常羡慕于德国二战
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并共推靳云鹏组阁。后
二战结束前夕,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私下达成战后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
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残酷的战争也洗礼出了许多的战斗
东条英机的生平简介 东条英机被大多数人熟知,那么关于东条英机的生平又如何呢
每当战争爆发,无论是何结局,最苦的毫无疑问是百姓,历史上有句老话叫做,兴,百
日本对朝鲜的大举入侵,已经震动了大明朝野。明朝君臣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天朝地位,
元末时,朱元璋领导的起义部队已经在大批量使用火器,大明建国后,火器成为明军的
一战带来的影响解析 一战是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一场战争,它所带来的影
想在乱世中称霸一方,不光要有物力财力,还要有勇猛的武将和睿智的谋士,不都说运
在我国历史上,有因为学识渊博而被封为状元的,有通过走后门成为状元的,但却很少
太史公以如椽巨笔为战国春秋的几个刺客聂政、荆轲等写下千古流传的传记,让这些人
魏延,字文长,是蜀国著名大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
三国可谓是我国古代一个英雄辈出、美女如云,让后人遐想无限的风云时代。一本《三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有些动物大得都快要成精了, 让人怀疑它们是不是已经成
这个世界这么大,总有一些东西令我们大开眼界。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你简单介绍
1.滑雪厕所 准备好了吗?3&2&1&(滑落)忍不住飞起来啦, 2.冰块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男性比女性多了三千多万人,这就意味着打光棍的人很多呀~
总统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按照道理来说应该还是很富裕的,怎么可能会穷呢,世
金庸笔下小说人物的武功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力的强弱,而内力又跟修习的内功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