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灵色达用藏文怎么写写

28号、30号藏海花舞台剧超长6000字repo
写在前面的话:
连看了两场藏海花,分别是28号和30号的晚场。按照码字狗的职业习惯,原本应该写个万字repo,先深度剖析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后花式表白剧组全员和灯光舞美,然后加个泪流满面的横批,盖章认定话剧亲妈粉的身份一万年永不变。
然而,这个套路的模式似乎没什么创意,流水账,和主创们在这段时间付出的脑力体力心血精神也太不对等。而且,我28号看完第一场的时候就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次和之前看的都有点不太一样(其实之前也就看过两场,打肿脸冒充一下资深老粉)。所以,酝酿了挺久之后,才想来好好谈谈关于藏海花的想法。
又及,平时偏爱意识流,行文一向没章法,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更是放飞自我,赫然一个没有经过师门系统训练的野三路玩家。这几天零零碎碎也积了一些念头,把所有想说的话汇在一处,如果非要取一个名字,那这篇奇怪的文章应该叫做,空镜子。
---------------------------------------------------------------------------------------
「他也感觉到了,我们立即抬头,看到我们头顶的黑暗处,开始滴下无数的液体,似乎是下雨了。」
这是我看到藏海花最近更新的部分时做的微博笔记,特地翻出日期来看,日,离现在也快两年了。虽然时间隔得挺久,但故事情节却记得很清楚,而且不知为什么,即便这次的舞台剧加入了许多讲述张起灵身世的新剧情,我也没有一头雾水的陌生感,反倒觉得十分流畅,可能和之前看的一些解密类的分析文章有关,有些要点误打误撞记住了,刚好在这里派上用场。
这是个近乎全新的故事,以吴邪的视角,追寻张起灵在成为起灵人之前的过往生平。
没有人生来就是无痛无觉的顽石,更没有人生来就是不悲不喜的神佛,即便是张起灵,他也有作为正常人的琐碎稚趣的成长经历,有跌下神坛后饱受欺凌的贫苦童年,有感知悲哀和苦痛的血肉身躯,更有一颗接受关怀、表达感激的赤子之心。
而这些,作为读者的我们以前根本无从知晓。吴邪也不知道。
所以他要寻找。带着藏海花邪残留的天真和意气,收拾行囊,沿着那个人走过的路,头也不回地扎入茫茫雪山。
然而,故事之所以为故事,必定是充满波折的,一如所有人一开始就已被限定的命运轨迹。
吴邪在经历长达半月的无果寻找后,终于决定返回。在离开前,他背对着一幅被麻布覆盖的油画,呓语般诉说着自己这五年来的心境,而后风吹过,一转身,他便看到了披着鲜红藏袍的那个人。
情节在此处开始折转。很快,吴邪就被带到了那个洞悉事情缘由的喇嘛面前。也谈不上什么命中注定吧,毕竟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的宿命都带着人为恶意篡改的成分,他到墨脱来,只是从一种可能走向另一种,然后一步步走向沙海中的那些苦痛和濒死的煎熬。这是比宿命还难摆脱的诅咒,他无处可逃,只能不断地走下去。
于是,在喇嘛庙的风雪和月色中,那本写满藏文的笔记被翻开。随着喇嘛的叙述,关于张起灵的身世之谜也缓缓揭开。
之后上场的角色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设定----杜光?,也就是吴邪的饰演者,同时也饰演了张起灵的少年时期,起初我并没有接到这个梗,只是看了个好玩,后来听特效视频君PY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因为吴邪在听讲述,所以不换演员也合理。”
那个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一生都只有张起灵这个代号的人,竟然也曾有弹石捉鸟、胡闹贪玩的童年。尽管早早失去了母亲,靠父亲的自我牺牲得以存活,仍在襁褓中就被卷入黑暗的家族阴谋,但那个婴儿的童年却也算得上幸福。可以想见是如何的锦衣玉食,众星拱月。否则,长大后的他也不会是那样一副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
那时的他是不知愁苦的,就好像从未踏入七星鲁王宫之前的吴邪。
简单,干净,所有的机警和灵敏都用在琐碎的小事上,根本不会想到,在前方等待自己的宿命是那样决绝而残忍。
这样一个角色,由在重走当年张起灵走过的路的吴邪饰演,的确再合适不过。(之前也看过类似的一些设定,比如心理罪中,方木在推理时,凶手都是黑化的自己;他来了请闭眼中,薄靳言在推理时也会有自己从旁围观整个犯罪过程,甚至自己就是凶手的那种想象。我觉得这样的拍摄方式异常带感。同样的,因为整部藏海花舞台剧,大部分的时间内都是吴邪在听喇嘛讲述张起灵的故事,所以自我代入其中,走他走过的路,受他受过的伤,最终活成他的模样,这样的设定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到让人根本无法反驳。)
少年张起灵的优渥生活在三千年圣婴的身份被揭穿后彻底终结,从云端跌入泥底,成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弃儿。当年被派去追杀他父亲、又手下留情的杀手张也成收养了他,一手将他带大。麒麟血的秘密被发现后,他作为血罐子被带入蝎子墓中,反复采血,几近虚脱,在六角铜铃的蛊惑下神智错乱,杀了所有下墓的张氏族人,其中也包括偷偷赶来救他的张也成。
唯一一个关爱自己的人也死了,少年张起灵就此崩溃,一心求死。回到张家后,他应允了失去记忆、抛却自我的代价,成为真正的起灵人,身份也从少年,转变为青年。
光影在周遭不断变幻,呢喃如咒语一般的话反复盘旋,他就那样一步步走上了巍峨的盘龙高台,一步步走向既定的宿命。
再度出现的时候,张起灵已经换上了黑色连帽衫,苏航正式上线。截然不同的阴郁气质,淡然如水,不再有任何波澜的静默双眼。他走得很慢很慢,仿佛每一步都迈得无比艰难。如果这一段需要用文字表述,那么肯定不乏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抒情议论,只为表达人物内心的激烈蜕变。哪怕让作者用最简洁明了的语句一笔带过,却也肯定是精细雕琢的辞藻。我也执笔为文,深谙此类情节的设置难度,要想处理得当,最是考验功底和内蕴。
然而,这到底不是文字的构筑。这是在瞬息万变的舞台上,面对着台下上千名观众的双眼,也面对着随时都可能转变的个人心境。
那么多晦涩的情感和隐忍的压抑,都要靠一个演员用没有半句台词的静默来悉数传达。
难度之大,笔力莫及。
看着他从舞台正中拔出黑金古刀的那一刻,全场沸腾。我忽然明白,三年前盗1首演的时候,为什么苏航一出现,哪怕一个字也不说,都会引起成片的尖叫和欢呼。
因为,那就是他啊。
和杜光?的吴邪一样,他们只要站在舞台上,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在无数个日日夜夜追过的情节片段。文字有灵,读透了的人自然会懂得其中深意。
不得不承认,我非常喜欢看他们两个同框,喜欢看他们两个互动,喜欢看他们两个并肩作战。但我不是腐女,也不希望他们用卖腐的形式来吸引眼球。作为仍有一方净土的舞台,艺术的神圣不容置疑,更需要演员以更加专注的热情,更加纯粹的信仰投入其中,而不是将其他影视作品中的浮夸浮躁带入、以谋取一时之利。
并且,一直都觉得,我萌的CP发不发糖无所谓,但维系他们的最好不要、千万不能是爱情,单一的爱显得多么鄙薄而苍白,在城池倾覆、万人殒命,无数的鲜血染红道路之后,还想踩着堆积如山的尸骨你侬我侬、柔情蜜意,多令人厌恶,这也不配是我喜欢的CP。
我喜欢的CP,他们可以是兄弟兄妹,也可以是君臣至交,可以是故爱旧梦,也可以是宿敌仇族,他们谈风云变幻、江山易主,他们谈沧海桑田、千山万水,他们相爱相杀、立马横刀,他们难分难舍、提***纵戟,他们经历的时空交错变幻、更迭不定,他们走过的路风雨如晦、飞沙走石。在历经了天地变迁,大悲大恸后,他们重又聚首,相对而坐,温一壶酒,再谈一谈人世炎凉、生死病老,古今矍铄、大道无情,最后的最后,才顺便谈一下恋爱。这才是我喜欢的CP。
显然,张起灵和吴邪十分符合以上条件,符合到可以直接跳过最后一个环节,也足以让人心生惦念,久久不忘。
故事到此处已将近尾声。磨去了昔年所有痕迹的张起灵孤身来到西藏,找到了在藏海花田中等待自己多年的母亲。看过三日静寂,一直都记得其中一个片段----张起灵在母亲死后,蜷缩在雪地里的模样。原来这样一个强大如神佛的男人,也会有脆弱无依,也有会难以承受的苦痛。
“你不能是一块石头,让你的母亲,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你要学会去想,去想念,你妈妈送给你的第一件也是最后一件礼物,会是你被那些人遮蔽的心。”
当喇嘛缓缓说出这几句原著中的话,张起灵也完成了那具石像的雕刻。他走得很慢,在舞台中央坐下,同时,吴邪也走过来,搂住了他的肩膀。
原著中没有这个情节,而我觉得,这是设定的最好的情节之一。
吴邪追寻的,是张起灵的生平,和他背后隐藏的秘密。在喇嘛的叙述中,那些曾经留在心中的疑窦逐渐解开,吴邪也开始真正了解那个代替自己去守青铜门的人,究竟有着怎样悲苦的一生。他会走近他,了解他,代替他,最终,成为和他一样强大的人。那些仇恨和秘密,也不再需要他一人独自背负。这是一个传承和分担的象征,是吴邪和张起灵共同肩负起责任的过渡。吴邪不再是需要别人关照的小三爷,他也拥有了救助别人的能力。在原著中,藏海花之后就是沙海,那时的吴邪已经彻底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掌控者,所以安排这样一个情节,真的有非常深刻的寓意。
而按照原著的设定,藏海花里是没有他们的同框的。所以就十分考验剧组的设计功底了。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吴邪搂住张起灵的这个情节,除了上文的理解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张起灵原本不知悲喜,如同顽石,但和母亲相处的三日中,他如喇嘛所言一般,找回了被那些人遮蔽的心。他有了一颗真正的活的心,自然也就不是石像了,从石像到真人的转变,其实也是心境转变的体现。所以,最终吴邪搂住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还是石像,但我们却可以理解成,那座石像已经不再为人遮蔽,他就是真正的张起灵。
场景再次转换。切回二人因为龙脊背初遇时的画面。之前,张也成在让少年张起灵逃走时,曾说他们要去杭州,去西湖。我觉得这应该给少年张起灵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虽然不是什么很值得深究的细节,但说到底,还是给他和西湖边的古董铺子的主人相遇添上了几分宿命的意味。
我没有看过盗1,但补过功课,知道13年瓶邪初遇就是在人民大舞台,时隔三年,二人再度以那个对望的场景和前作遥相呼应,真是让人感触颇深。
接下来的,就是最刻骨难忘的场景。当最初的对望过去,背景骤然转变成一望无际的藏海花,摧枯拉朽、火焰般烧灼,花开成海,置身其中,宛若梦幻。
主题曲恰到好处地响起:
花谢花开 你会回来 我会等待 明白你过去与现在
花谢花开 从此你不必一人承载 藏在雕刻里的花 会在
去年云顶的主题曲拾年里有一句词,我特别喜欢
时间太少 苦痛太多 从此以后 我一个人走
看沙海里的吴邪是如何一点点摧毁自己的身体,挣扎在生死边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只为布下一个将对手困死的局。他的确是一个人在走。
而现在,却是 从此你不必一人承载
心口微热,说不出的感慨。
我当然知道这是个填词时的小小巧合,但私心却总觉得,这也是成长,是经历,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是一个孤独长大的人,变得愿意敞开心扉的最好证明。
一开始的时候,说这篇文章叫空镜子,其实有些牵强。依我的理解,藏海花舞台剧中的吴邪和张起灵就是两个镜像对比,两人都是在宿命中挣脱不开的悲剧,但从前期的经历、个人性情,再到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迥然不同。可越到后来,他们身上的相似之处就越发凸显,最终,吴邪会代替张起灵,成为那个独当一面、横扫千军的终结者,他们终究会变成相同的人,相对而立,就像是站在镜子面前一样。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平,不再有昔日的天真和意气,知世故却不世俗,抗争命运,决绝而无畏。
这便是我理解的瓶邪。
而空镜子的另一层含义,则是现实与虚幻。喇嘛在讲述藏文笔记时,舞台上瓶邪对立,时空却是交错的,所以相见也不相识。2005年,张起灵远赴杭州,来向吴邪道别,许下十年之约。之后的日子里,吴邪追寻他的足迹,走过了许许多多的路,经历数不清的波折和艰辛。他没有再见过他,却常听人说起他,并也为那些细微的片段和线索来往于山南海北。他走在现实中,追寻的却是虚幻。他看不见他,却时时刻刻在感受他。就像是对着一面破旧的空镜子,那些东西从来都看不见,其实却在另一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他一直都知道,他在。
到这里,故事情节也捋完了。因为我看了两遍,所以也发现了一些细微的不同。以前常听人说,话剧的妙处就在于,舞台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每一场都可能注入新鲜的、截然不同的血液。我确实也发现了。
【少年张起灵在假圣婴的身份揭穿后穷困潦倒,跌跌撞撞来到张也成的茅屋前,依偎着柴堆取暖。28号那一场演出在这个细节的处理上,我感觉杜光?有那么一点点用力过猛,抱着肩膀死赖着柴火不肯走,那种饥寒交迫下手足无措的崩溃状态似乎并不是很符合第一次经历重大挫折的少年人,说到底,他还是没有被逼入彻底的绝境,到这里就已经是这个状态,那蝎子墓中亲手杀死养父的情绪又该如何表达?但30号那场的感觉就恰到好处,既有落魄之后的辛酸苦楚,但仍然不减天真和纯良,就像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富家少爷,哪怕失去了之前的一切,但内心的光明和美好依旧留存。】
所以说,话剧真的是一门特别让人醉心的艺术表演形式。我是外行,看的只有热闹,内行才看的出门道,以上是二三拙见,见笑了。
最后,我想说说,我所理解的空镜子,其实还有第三层含义。
所有未曾触手的期待,和那些已经实现的愿望。
日 上海文化广场
日 杭州剧院
日 上海人民大舞台
日 上海人民大舞台
一共看过四次话剧,也是从看话剧开始,对即将实现的愿望心生恐惧。
深夜的上海街头,路灯昏黄,天空是粗砺的蟹壳青,没有月光。
剧院散场,心中一片空荡。忽然就觉得,愿望这种东西,实现了也并非是人间一等一的好事。像是晴日的霞光,雨后的虹霓,清晨山间散而未去的浮岚雾气,眼前得见时自然是好,可惜好物不牢,越是动人心魄、越是难以长久、越是存留不住,再难相见,倒平白叫人心生郁结。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我情愿永远都奔跑在追逐的道路上。
奔跑。奔跑。在暗无声息的所在,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前行。众生皆苦,苦也即乐。心有所向,才能对每一个困倦早起的日子怀抱期待。28号的那天早晨,我用导航找到了酒店附近的一个体育馆,用从未有过的超强配速跑完了10公里。全程都不知疲倦,就想永远不停地跑下去。而29号和30号的早晨,我却只能用近乎走路的速度默默跑完计划中的长度。
一个人的期待和心念,真的会对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没有实现的期待是火和光,真实而打动人心,而那些实现了的,一去不返,再没有新的盼头让人能在艰苦的日子里支撑前行。
这大概是自带痛感又极易悲观的我的妄念。
30号的下午,各种负面情绪绞缠着不肯罢休,考虑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决定立刻跑去人民大舞台。二刷!无论如何都要二刷,否则一整晚都会不高兴。
最终,效果显而易见。看完整个人舒服得不得了,虽然没有领到签名的海报,但还是非常机智地让杜光?和苏航签在了我的kindle上,还是TO签!和杜光?握了手,说了话,苏航听到我是来二刷的,还一直说破费了破费了。心里感觉很温暖,去年签票的时候,那么多明信片我找得手忙脚乱,他们也一直说不着急,我来就好了,作为一个93年的老阿姨,死了很久的少女心就这么复活了~
28号开场活捉一只野生的音效君和导演。大草本人超级暖,和我年纪也差不多,上去和他聊了一会儿,还签了名。
然后,就是要感谢一下特效视频君PY,30号下午麻烦他好久,也一直都很耐心。当我说到没有期待的时候,他说,演出结束时你没看到“未完待续”吗?
对啊,未完待续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没明白呢?
心情豁然开朗。
已经订了今年11月云顶巡演杭州站的票,明年继续等盗4。这样,每年的7月和11月都可以见一次,每年都有新的期待。
如此想来,和这群家伙遇见了,至少短期内就不再有告别了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吾王起灵的宋体字怎么写
吾王起灵 的宋体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盗墓笔记8 第五十二章(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南派三叔&&&&发布时间:日
  才看了几行,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我看到了其中有两个很关键的字:选为。
  这个人,是在十九岁的时候被选为“张起灵”的。我愣了一下,意识到:原来张起灵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名字,而是一个称号。
  但是,这个称号显然就变成了这个人的名宇,就像成吉思汗一样----本来叫铁木真。
  “我靠!”胖子说道,“那这张起灵还是个官衔啊!”
  “起灵,如果单独看的话,确实是一个有着其他意义的词语。起灵嘛,撤除亡者灵位,运送灵柩入土的意思。张家为倒斗世家,这张起灵,也许是某个相当重要的职位的代称。”我道。
  “如果是运送灵柩入土,那不应该是盗墓贼的工作,而应该是入殓送葬队伍的工作。那张起灵这个职位,可能就是族内专司入殓张家楼的人吧。”
  我点头。这是一个很大的发现,而且从这个墓室的大小来看,这个张起灵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所以这里才会这么豪华,这么巨大。
  我们把目光投向棺材里面。里面的骸骨因为暴露在棺材外面,很多部分已经成了粉末。棺材里还有些棉絮一样的东西。胖子拨开那些东西,想看看棺材里的殉葬品。
  殉葬品在尸体的下面。尸体下面的棉被看上去非常整齐,只有一个角被翻动过。我们把尸体的碎骨拨到一边,将腐烂的棉被掀开,就看到了十几件殉葬品整齐地排列在那里。有各种玉佩,两件已经烂得无法辨认的皮革制品等。另外有三个位置,我们看到了放置过东西的痕迹,但是东西已经被人拿走了。
  “真的是盗墓行为。”我说道,一边拿起一串蜜蜡的手链。这是一串金丝老蜜蜡,年代久远,已经发黑了。我一看便知这是来自西藏的东西,价值连城。“但是,为什么只摸了这几样?这串老蜜蜡最起码值一辆最先进的越野车!”
  胖子接过来,看了看,直接戴到了自己手上:“不识货呗!”说着亲了一口,“乖啊,别伤心了!那些人不识货,胖爷我来疼你。”
  “你还能再恶心点吗?”我说道。
  我又从整齐的殉葬品中挑出了一串玛瑙项链。项链每三颗玛瑙隔着一颗老珊瑚,这也是西藏那边的东西。看样子这个张起灵以前应该和西藏某些人有礼物往来----这些在当时都是相当名贵的礼物。
  胖子照常收下了。我道:“这串珠子,看上面玛瑙的数量和成色,价值也相当高。而且你看,这些珊瑚上都有藏文的铭刻,说明这串珠子很可能是有来历的,那实际价值可能就更高了!这些东西都没有拿走,他们拿走的是什么?”
  “我说了,像咱哥们儿这么识货的人肯定不多吧。或者,他们拿走的那三个东西,价值比这些东西要高多了去了,拿了就能吃几辈子。”胖子道。
  我看那三个被拿走的殉葬品在棉被上留下的印记。其中两个,我一看就知道----那是两个环。
  那是一大一小的两个环:大的有碟子那么大,小的好比一只烟灰缸〃胖子比画了一下:“是玉吗?”
  我摇头:“不知道,但是玉环除非是成色极其好的,否则绝对不会太贵。在鬼影那批人进来的那个时代更是如此。因为古玉这个东西水太深,那个年代玉石的价格可能只是现在的万分之一。所以,如果单纯从金钱上来推断,我觉得不应该是古玉,而应该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非常贵重的东西。”
  “除了玉环,还有什么东西是这个样子的?”胖子道,“难道是瓷器?”
  我叹了口气,只得看向那条长条形的印记。胖子和我一样,看着看着,他忽然道:“天真,你觉得这条长印子是不是有点眼熟?”我摸着下巴,好像有点他说的那种眼熟的感觉。但是,我实在想不出来那到底是什么。
网友对《盗墓笔记8 第五十二章(一)》的精彩评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