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滨s2诸葛格亮的儿子是率土之滨s2诸葛格格??

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是少年天才 曾两次辩倒张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孙策临死前,当机立断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后证明了孙策眼光的锐利;孙权临死前,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后事,然而他纠结多年,立好的规划反复涂抹重写。事后证明他是多么荒唐昏聩,为东吴铺好了一条灭亡之路。新皇帝孙亮有五个顾命大臣,结果:先是这五个人轮流杀戮,杀完之后,孙亮先被废再被杀。也就是说,孙权指定的接班人全部死于非命,还牵连到他的两个女儿也被杀。
原标题:诸葛恪是少年天才 他的机智留下了大量的经典故事
导读:诸葛恪是少年天才,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子,从小视为神童,孙权非常赏识。他留下的经典故事一箩筐。
诸葛恪得驴的小人书
诸葛恪的影视照片
孙策临死前,当机立断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后证明了孙策眼光的锐利;孙权临死前,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后事,然而他纠结多年,立好的规划反复涂抹重写。事后证明他是多么荒唐昏聩,为东吴铺好了一条灭亡之路。新皇帝孙亮有五个顾命大臣,结果:先是这五个人轮流杀戮,杀完之后,孙亮先被废再被杀。也就是说,孙权指定的接班人全部死于非命,还牵连到他的两个女儿也被杀。
风雨欲来,天低云暗。
诸葛恪从小机智聪明
252年,太子孙亮继位登基,大赦天下。孙亮是一个机灵的人,但终究才10岁,自然要依赖五名副手,分别是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随便哪个人都是丞相的料子,辅佐孙亮,国家不会差到哪里。关键是五个人都想爬上最高峰,奋力攀登绝壁之时,还想着除掉对手,就要比谁心更狠、刀更快。
五个人中,名气最大的、先掌权的是诸葛恪。
诸葛恪是少年天才,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子,从小视为神童,孙权非常赏识。他留下的经典故事一箩筐。
诸葛瑾脸长,就像驴的面。一天孙权和大臣们谈笑之余,拿诸葛瑾开玩笑,派人牵来一头驴,在驴的脸上还挂一个标签,写着: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诸葛恪看到后,很淡定地跪了下来,说:请求给我一支笔。
孙权叫人递给他,诸葛恪在四个字的下面又添了两个字:&之驴&。大家看这个小毛孩子在大领导面前从容不迫,反应敏捷,都佩服他的气场。孙权龙心大悦,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两次辩倒了张昭
张昭是个厉害的人,又是老资格,但和诸葛恪的辩论中,两次都没占到便宜。
一次宴会上,孙权看诸葛恪年龄小,叫他依次给大家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不太喜欢喝酒,又有了几分酒意,不肯再喝。就倚老卖老说:这样劝酒,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吧。
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找个恰当的理由出来,让张公喝下这杯酒呢?
诸葛恪端着酒杯对张昭说:吕太公(指姜子牙)90岁的时候,还手拿兵器指挥部队作战。现在打仗时皇上考虑到你的安全,让你在后方;聚会时考虑到你的地位,总是请你在前面,这难道不是尊敬你吗?
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
另一次聚会,有只白头鸟飞停在宫殿前。孙权随口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这是白头翁。
张昭年龄最大,满头白发,怀疑诸葛恪在戏弄他,说:从来没有听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有&白头翁&,那诸葛恪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
诸葛恪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辅吴(张昭)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
张昭不能回答。
诸葛恪拍马屁不着痕迹
诸葛恪奉承孙权的水平极高,如同送上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看似不经意的寥寥几笔,却是韵味无穷,意境悠远。
孙权问诸葛恪: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哪个更优秀?
诸葛恪答:我的父亲。
孙权:为什么呢?
诸葛恪说:我父亲知道侍奉明主,而叔父不知。
一次蜀国有使者来到吴国,孙权对使者说:诸葛恪喜欢骑马,回去告诉你们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
诸葛恪一听,立即跪到孙权面前拜谢,孙权觉得奇怪,说:马还没有到,你谢什么呢?
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陛下一说话,好马就肯定能送到,我当然要感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施金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诸葛亮,有一个蠢猪式的侄子
我的图书馆
诸葛亮,有一个蠢猪式的侄子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也就诸葛亮的侄子,按书上讲的,他自小就聪明,反应快。像他叔叔诸葛亮啊,脑子好使,嘴也好使啊。
现在民间还留有他的许多传说,比如他六岁时,跟着父亲诸葛瑾(字子瑜)上朝,孙权爱开玩笑,便取笑诸葛瑾脸长,就让人拉来一头小毛驴,用粉笔在驴脸上边写了“诸葛子瑜”,众人哄堂大笑,诸葛恪把粉笔拿过来,在下边添了两个字,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众人皆惊讶。孙权也喜欢他了,就把这毛驴赏给了诸葛恪。类似这种智慧的传说,还有许多。如果当代人有了这么一个宝贝孩子,那脸上还不得整天价笑啊,还不得笑“烂”了啊。可是,诸葛瑾却担心,这当爹的曾经叹息“这孩子啊,不是保家的人啊。”他的话,果然让后来的事实验证了。诸葛恪果然连累的全家都没得好死。
中国信奉神童,也推崇神童,其实,中国还有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这种天才少年,往往聪明在嘴上。也真应变了老百姓那句话:好马在腿,好汉在嘴。什么意思,出来混世界,你得能说啊。怎么说?就是脑子转得快,人家转一圈,你得转三圈;你嘴皮子还得利落,人家说一句,你得说十句。
说一件旧事,谈歌有一个同学,叫什么就不说了。姑且叫他小诸葛吧。小诸葛从小聪明,文革前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提问,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他抢答,而且都答对了。聪明啊!老师夸,同学夸,家长也高兴啊。他也就落了一个神童的称号。一转眼,就到了文革,这位神童刚刚上初中,别的同学还懵着呢,他早就看准了方向,“我得积极参加啊!”有人劝他,“你先看看再说,你爸爸还是走资派呢。”他说什么?“我得跟我爸爸划清界限。”得,他起来造反了。***的语录,他能倒背,而且如流。一来二去,他在学校当了一个红卫兵的头头儿。这一造反,他就更红了,而且他嘴能说会道,很快就出名了。结果,别人下乡他留城了,到了工厂,成了工人阶级一员,又很快当了干部,在厂里,他整老干部,弄得老干部们没法干工作了。这么说吧,文革当中,紧锣密鼓,他步步都没有踩错了,可是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准,文化大革命能够结束。他成了“三种人”,检查交待了几个月,总算过关了。幸亏他没有人命,只落了一个开除党籍,留厂察看。别别扭扭干了几年,他就提前退休了。前几年,同学们在一起聚会,他也来参加,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那种“神童”的样子,聪明劲儿不减当年。嘴皮子还是劈哩啪啦,炒黄豆似的。有人感慨,他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所以说,聪明人,并不是天下的事情你都懂。老子讲,博者不知,知者不博;辩者不善,善者不辩;大凡聪明者,绝不是诸葛恪这样子的。
咱们接着说诸葛亮这个“聪明”侄子。
孙权问过他,“诸葛恪啊,你说说看,是你爹聪明优秀呢,还是你叔叔诸葛亮聪明优秀?”孙权这个题目出得有点损儿,什么意思么?非让诸葛兄弟二人评选出一个傻瓜来?为什么让人家诸葛兄弟二人对决呢?你怎么不说你孙权与孙策谁更聪明优秀呢?这是个难题,怎么回答都不对。可是诸葛恪马上回答了,“这道题容易啊,孙领导啊,这还用问么,当然是我爹聪明了。您别急,不是我向着我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爹知道为谁服务,我叔叔不知道啊。换句话说,我爹知道您是好领导啊,我叔叔诸葛亮不知道啊,他还跟着那个破刘备整天瞎干呢。要我看啊,他那一肚子书真是白读了。”孙权高兴了,“嘿,回答得好啊,给你加十分。你真是答对了。”答对什么啊?诸葛恪这就是拍马屁么。再有,孙权的儿子骂他:“诸葛恪啊,你小子就是吃马粪的。”这话挺难听了,吃马粪的人还是好人么?这孙领导的儿子也真是仗势欺人。你猜诸葛恪怎么回答,他说:“孙少爷,您说的是啊,我是吃马粪的,您是吃鸡蛋的。”孙权奇怪了,“哎,诸葛恪啊,太子骂你吃马粪,你怎么说他吃鸡蛋呢?”诸葛恪就等着问呢,他笑了,“您想啊,这两种东西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么!”得,又把孙权给逗乐了。行了,这小子真能脑筋急转弯啊。这种例子还有许多,足以证明诸葛恪是一个脑子活,心眼儿多,而且嘴上不吃亏的人。这样的人真的不吃亏么?
古话讲,大智若愚。就是人聪明,不可以表面上也聪明,适当装得傻一些。老百姓讲,聪明不可以使尽。也是这个道理。
仗着自己的小聪明,处处要占上风头,话里话外,处处让别人难堪,这样的人,肯定招人忌恨啊,你想啊,周围的同事,都恨你这张嘴,就你能说?就你反应快?行了,别着急,有你哭得时候。这种人啊,很难长久。诸葛瑾或许想到了这一点,才替宝贝儿子担心的。
有人讲过,凡是神童,大多没有好下场。为什么?社会对这种孩子太娇生惯养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生活的曲折与艰辛,只是一味的逞能较劲,还能不撞南墙么。如果只是撞撞南墙,也就罢了,顶多弄几块创可贴的事儿,可是如果撞厉害了,就得把小命搭进了了。与诸葛恪同时代的还有杨修孔融二位,也是神童啊,聪明!后来也都让曹老板给杀了。往后再数,明朝出过一个名叫解缙的,也是从小“神童”,就被破格提拔起来了,到了皇宫里就给皇上乱出主意,还掺和皇上家里的烂事儿。结果,让人家活活给埋了。
咱们接着说诸葛恪,他后来真是受到重用了,当了吴国太傅,带着兵攻打魏国,可是他打不下来,是啊,你嘴上能说,你未必能打仗啊。还中了人家的计,丢人啊。诸葛恪肯定想,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能吃这种亏呢,接着打。这仗打到这个时候,有点像赌博了。可是他运气不好,把把不开和,不仅没有取胜,他自己还中了一箭,这就更丢人了。按说,到了这般时候,他就应该撤兵了。士兵们水土不服,多数都闹病,这还叫部队么?简直成疫区了。可是诸葛恪顾面子啊,他就是不撤兵,士兵开始纷纷地开小差儿了,各级干部也没有斗志了,他看着实在不行了,这才灰溜溜地回来了。回来之后怎么办呢?如果他能学习他叔叔诸葛亮,赶紧写份检讨,主动要求上级处分,上级还能真处分他吗?上级肯定会说,“好了,诸葛恪同志啊,胜败乃兵家常事么。你不要太往心里去。你先休息几天,咱们再分析研究我们输掉这场战争原因。”可是这位神童要面子啊,他大概觉得没脸儿见人,回来之后就请了病假,什么检讨啊,承认错误啊,他一律不会,他不上班儿了,躲在家里,还得让领导和同事们一趟一趟到家里来看他。这还不算,他还让人私下打听呢,“你们去给我听听去,看谁讲我坏话了?都给我记下来。”结果,还真听到了不少议论,能有好议论么?你打个败仗还不让别人议论?诸葛恪的脸上就挂不住了,把议论他的人关的关,杀的杀,处分的处分。写到这里,真是感慨,诸葛恪这种人搞政治,也太“八卦”了。
这一下,就招惹了公愤。那些暂时没有被他处理的干部,也担心害怕啊,行了,咱们先下手为强哟。大家一商量,就去找第一把手了,第一把手现在是孙亮了。孙亮说了,“哎呀,你们怎么才说啊,我早就恨上他了。他眼里还有我这个第一把手么?行了,我批准了,杀了他。”结果,就把诸葛恪给杀了,还灭了门。唉,真让诸葛瑾给说中了啊。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把别人看成蠢猪的人,他自己距离猪圈就不远了。而且他一定先把自己赶进去。而且这些人,多数都是聪明人,是根本看不起别人的。
诸葛亮啊,家门不幸,出了这么一个蠢猪式的侄子。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诸葛亮有后代吗?诸葛亮有几个孩子
诸葛亮有后代吗?诸葛亮有几个孩子
【看历史】&& 编辑:繁华落幕&& 时间:
本文已影响人
  诸葛亮有后代吗?诸葛亮有几个孩子
  诸葛亮子女:诸葛瞻(长子),诸葛怀(幼子)、诸葛果(长女)、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
  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质(瞻三子)、诸葛攀(养子之后,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诸葛瞻简介
  中文名:诸葛瞻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226年
  去世年月:公元263年
  职业:官员
  史书传记
  史书记载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华阳国志》曰: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快读网
  演义传记
  诸葛亮之子,自幼聪敏,诸葛亮死后不久,诸葛瞻之母黄氏也去世,遗教诸葛瞻以&忠孝&二字。诸葛瞻袭其父诸葛亮武乡侯之爵。景耀四年迁行军护卫将军。当时黄皓用事,故诸葛瞻托病不出,后邓艾奇袭阴平,刘禅采纳郄正建议,连&&发三诏征诸葛瞻领兵,以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对抗邓艾。初战胜利,邓艾修书诱降,诸葛瞻怒斩其使。后与邓艾交战失利。遂修书请东吴发兵救援。然救兵不至,诸葛瞻只好再度出战,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最后自刎殉国。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也战死沙场。邓艾怜其忠,将诸葛瞻父子合葬。
  历史传记
  字思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生于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卒于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是蜀国丞相诸葛亮之子。 诸葛亮评价诸葛瞻成熟太早,难成大器。延熙六年,诸葛瞻拜骑都尉,翌年出任羽林中郎将,后来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并兼任军师将军。诸葛瞻擅长书法绘画,记忆力强。
  蜀国人因思念诸葛亮,也偏爱诸葛瞻的才思敏捷。每当朝廷有好的政策和措施公布,即使不是诸葛瞻建议和倡导的,百姓也会相互流传:&是诸葛瞻做的。&所以诸葛瞻的名声流传的很广,但是却名不副实。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出任行都护卫将军,和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一起总领尚书事。景耀六年冬天(公元263年)诸葛瞻与魏将邓艾交战于绵阳,与长子诸葛尚一起阵亡,时年三十七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诸葛瞻出生。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诸葛亮病死,诸葛瞻袭爵。公元243年(延熙六年),诸葛瞻十七岁,娶蜀汉的公主为妻,被授为骑都尉。[1]美名虚誉
  公元244年(延熙七年),诸葛瞻担任羽林中郎将,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因为蜀汉人士都怀念诸葛亮,加上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因而诸葛瞻的美名受到过分渲染,有些名过其实。
  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吴国太傅诸葛恪因为在东兴之战打败魏国&&军队,于是打算大举用兵,当时诸葛瞻官至侍中。张嶷写信给诸葛瞻,提醒诸葛恪大肆用兵,可能招致恶果。果然,诸葛恪在同年大败而回,被孙峻杀害。
  公元244&260年(蜀汉延熙七年&景耀三年),诸葛瞻累迁至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
  公元261年(景耀四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但当时宦官黄皓弄权,朝中大臣都迁就庇护他,没有人出来纠正这一弊端。
  廖化约宗预一起拜见诸葛瞻,宗预说:&我们已经年过七十,所得的已经够多,现在是差一死,有什么要相求年轻后辈而是自己劳累呢?&最后宗预没有前往拜见。
  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这份表据说为蜀汉长老所保存。
  以后,他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当时,由于蜀国人不忘旧德,十分怀念诸葛亮,便也爱惜诸葛瞻的品德情操以及才华,凡是有了成绩,都归功于他,说是他建议倡导的。实际上,他是借了父亲诸葛亮的余荫,只不过是一种美名虚誉而已。
  战死绵竹
  景耀六年(263年)冬,魏将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今甘肃文县南)小路入川,诸葛瞻率领诸路军马至涪(今四川绵阳东)停驻,其先头部队被魏军打败,他只好退军驻守绵竹。此时,邓艾又遣使送信给他,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看了信件以后大怒,斩了邓艾派去的使者,接着,率兵迎战魏军,战败,死于沙场。终年37岁。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自幼受到家教的陶冶,使他品学兼优。他死得十分壮烈,实践了儒家&文死谏,武死战&的格言,成就为一个忠烈人物。
  人物成就
  诸葛亮对他的早年教育,如《诫子书》,对他的思想和品德的形成,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诸葛亮治国督军的才能,自然也影响到他,特别是诸葛亮被政治天才和军事天才所掩盖了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对他也颇有影响。诸葛瞻在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上均有一定造诣,是三国时代屈指可数的人才。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与诸葛瞻一起战死于沙场;次子诸葛京,于264年迁居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在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历史评价
  诸葛亮: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与诸葛谨书》)
  钟会: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陈寿《三国志&蒋斌传》)
  干宝: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干宝《晋纪》)
  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晋泰始起居注载诏》)
  山涛: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山涛《启事》)[1]
  慕容镇:&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关,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据束马之崄,卒擒于邓艾。&[2]
  陈普:&父自耕田母自桑,受天命与汉同亡。百年魏晋烟云散,千古隆中日月光。&
  陈世崇:&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
  孙奇逢:&考蜀之亡也,关氏后彝一门,歼于庞贼之手。外更得八人焉,北地王谌、武侯子瞻孙尚、张飞孙遵、赵云子广、傅彤子佥、李恢侄球,皆所谓不愧其先者也。&
  罗贯中:&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古往今来多少泪,行人哀怨哭坟丘。&
  王士祯:&吴汉分龙虎,终怜石子冈。何如绵竹战,父子死堂堂!&
  晋泰始起居注载诏: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赵文濂:&瞻、广、秀夫、世杰事迹,焜耀史策。后之论者,莫不仰其风,高其志,想见其为人。&
  毛宗岗:&诸葛瞻父子受命于大事既去之后,而能以一死报社稷。
  君子曰:武侯于是乎不死。盖战死绵竹之心,亦秋风五丈原之心也。使当日甘心降魏以图苟全,则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家训,不其有愧乎?故瞻、尚亡则武侯存。&
  蔡东藩:&诸葛瞻不依黄崇之议,让敌深入,猝至战死,是咎在诸葛瞻。&
  诸葛怀简介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阙,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史籍记载
  诸葛怀是诸葛亮的小儿子。 《三国志》并无记载诸葛怀,唯一对诸葛怀的叙述,在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上面提到晋太傅王览(注二)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 朝廷经查访得知诸葛怀后,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诸葛怀却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本身又无才干,愿终老于家。晋帝也同意了他的请求。
  《中国歷代名女&&奇女传》(诸葛亮的丑老婆)中提到,晋代一统天下后,曾下下诏要诸葛亮的第三个儿子(如果以诸葛乔算第一个的话)诸葛怀到洛阳封赠显爵,但是诸葛怀上表说:&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才同櫺櫟,无补于国,请得归牖下,实隆赐也。&最后晋武帝答应了他不作官。 但是这段话查无史料佐证,而本身的内容也有点问题。
  诸葛乔简介
  本 & &名 诸葛乔
  字 & &号 伯松
  本字仲慎
  所处时代 三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琅邪阳都 [今山东临沂]
  出生时间 204年
  去世时间 228年
  籍 & &贯 琅邪阳都
  职 & &位 驸马都尉
  个人典籍
  事迹介绍
  诸葛乔与兄长诸葛恪皆有名于当时,评论的人认为诸葛乔的才能比不上哥哥,但他本身的个性超过诸葛恪,起初,诸葛亮还未生子,向诸葛瑾请求让诸葛乔做养子,诸葛瑾就禀告孙权,让诸葛乔到蜀汉,诸葛亮把诸葛乔当作自己的嫡子,所以改了他的表字。诸葛乔被任命为驸马都尉,跟诸葛亮一起去了汉中,与霍弋一起参赞军务。诸葛亮还写信给诸葛瑾说:&诸葛乔本应该回成都,但各位将军的子弟都参与行军,我认为诸葛乔也应该同甘共苦。今日让他带领五六百士兵,与各位将军的子弟驻扎在山谷中。&
  历史记载
  《三国志》记载诸葛乔死于建兴元年(223年),时年二十五岁。何焯和钱大昭都指出诸葛乔与诸葛亮一起驻扎在汉中是在建兴五年(227年),所以《三国志》的此项记载有误,何焯还认为诸葛乔是死于建兴六年(228年)。后,诸葛恪兄弟被灭族,而诸葛亮也有了自己的儿子诸葛瞻,故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重归亲生祖父诸葛瑾一支,以延续其后嗣。
  历史评价
  陈寿:&与兄元逊俱有名於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
  时论者: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最近更新的内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