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华文明的源头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一本书的内容像《山海经》这样深入人心却又饱受非议。与之相比,《死亡书》、《往世书》、《圣经》、《易经》、《古兰经》、《荷马史诗》、《神曲》等流传于世的经典巨著非同一般地幸运。在此我想说的是,我们总是习惯于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过去。这种肤浅和狭隘的观念导致我们多数时候在愚蠢地滥用智慧。
&&迄今流传于世的《山海经》版本尽管有多处被篡改的痕迹,但仍记载了数千条山脉和水系,上百种矿产,还包括4830种神怪异兽,2665种奇花异草和132个匪夷所思的国度。这部具有伟大想象力的旷世奇作所罗织的神话故事不仅惊天地、动鬼神,而且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探索华夏文明本源的指南。
&&可是历史往往充满误会。
&&从私有制在人类社会?现以来,淳朴的原旨宗教被统治阶层一遍又一遍地篡改,从自然崇拜演变到鬼神崇拜,再到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的借鬼神之名恫吓和愚弄世人的帝王崇拜,顺便说一句,也包括偶像崇拜。人类文明经历了无数次蹂躏,而文明的本源早己面目全非。
&&翻开社会发展史,历史学家和人文学家信誓旦旦地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轨迹历经狩猎、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和工业五个阶段,却刻意回避了祭祀这一环节。祭祀文明是人类社会已知的一切经济和文化的源泉。抛开这个环节,就等于切断了人类一切自然科学、艺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本源。这也就意味着人类从崇尚自然转换为摧残自然,最后自掘坟墓。也就意味着我们找不到人类文明溯源的道路,难以揭示《山海经》的真相。
&&如果重续祭祀文明这个人类史上黎明时期的环节,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会减少很多障碍,而对于人类的未来会多一些理智的启迪。
&&当今人类文明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似乎己经成为文明世界的共识。这种观念的形成源于玛雅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皆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100年前后。地中海文明将时间推移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可是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展开的考古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将历史的刻度向前推移。公正地说,仅靠零碎的考古证据和在世界各地残留的古老遗址,尚不足以证明人类文明存在的时间超过上万年。然而天文学家,海洋学家,微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动植物学家为我们更有力地提供了人类文明超越万年的证据。这就为我们破译《山海经》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是我们必须调整以下观念:
&&其一.地球近万年来的地理位置没有发生太大变异的观念是错误的。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海平面在不断增高,冰川在不断溶化,撤哈拉和塔里木曾是绿洲而不是沙漠盆地。狮身人面像曾俯瞰的也是一片绿洲。
&&其二.太阳系近万年来没有发生变异的观念是错误的。对此,从科学的角度观测北斗七星再对照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和中天八卦图就能找到***。&
&&其三.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错误的。黄河在近万年来改道了数十次。而在《山海经》的记载中,上万年前,?有这条河。
&&其四.恒河文明是印度文明的?篮是错误的。莎拉斯瓦提河才是印度文明的象征。
&&其五.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错误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傣文、古壮文和古彝文。文字最初的作用是刻在玉上祭祀鬼神(即玉敛葬)。而歌舞的作用是招唤和取悦鬼神。
&&其六.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有关上古的种种疑问,所参考的图画不是传说中的《山海图》,而是当今在中国壮族中仍流传的《鸡经》。而由《鸡经》演变为《山海图》的最原始的版本,是《白泽图》。白泽相传是一只通天晓地的神兽,曾传授被誉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以及黄帝种种知识。实际上,白泽化身的形象是巫,女娲也是巫。
&&其七.《山海经》记载的并非是当今中国版图的山川地理。而是以北回归线上的?断山脉和哀牢山脉的交汇点为起点,所概括的中国西南、西北部和华南、华北部地区,东南亚地区,南亚局部地区,地中海局部地区,美洲局部地区直至非洲东部高原的史前史。因为云南是古亚洲的中心地带。主要依据是至今生活在这条线上的古老民族,在重祭祀、竹祭坛、猎头、祭献、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灵魂崇拜、鸟图腾、蛇图腾、犬图腾、虎图腾、刀耕火种、梯田、高顶草屋、巢居、吊脚楼、树皮衣、蚕桑、种棉、织布线纺、点腊印染布、火绳、取火管、火?、独柄风箱、水碾房、嚼槟榔、嚼茶、无边帽、戴梳、凿齿、涅齿、穿耳、穿鼻、鼻饮、鼻笛、口琴、纹身、梳眉、纹唇、少女露乳、少女房、长杵、楼居、驽箭、竹弓、毒矢、梭标、铜鼓、铜锣、银器、漆器、岩葬、火葬、罐葬和石板葬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相通之处,最主要的是各种神话传说不仅与《山海经》大同小异,有的传说更是《山海经》的补充。
&&其八.沿北回归线的山川地?和物产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大多吻合。特别是中国西南部地区、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和泰国。
&&其九.上帝并?有扰乱人们的母语。相隔千万里,称呼‘爸爸’&和‘妈妈’的发音是一样的。
&&其十.《山海经》主要以长江文明,珠江文明和红河三角洲文明为依托,记载的是约公元前8115年--公元前2070年人类的史前史。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今世界有七大洲,五大洋,有230个国家和近70亿人口。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我们差不多已经将《山海经》上记载的众多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殒尽。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我们并不高明多少。至少,我们没有学会很好地使用光和风,没有善待地和水。我们只会争论和诋毁,然后自相残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华文化_百度百科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
正在收听 :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汉文化,是指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的大部分的“”、“”、“”乃同义词,皆指黄河、长江流域一带。
中华文化发展于,华夏文明的源头有两个,即[1]与。中华文明是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国各大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如今,一个拥有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是集、高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大集合体。象雄文化通过浩瀚的疆域影响着广大的中亚文化。古象雄文化的宗教体系经过和不同时期的传播,将、、和等象雄文化中的更有效和深入地在中亚等广大地区传播,影响着古时、、后来的产生。现今,藏区以及、、布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有很多中产生的的遗迹和寺庙、僧侣,从藏区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中的。是世界佛教的起源。[2]
时代,已经开始出现文化,此时期考古发现有织缝衣物和,已经开始懂得。在湖南已有文献记载有第一个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开始出现,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区考古发现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等,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
后来陶器和玉石和文***始兴起,其中以以彩陶(在红底上描绘出彩色的陶器)与的黑陶为主要特色。仰韶文化年代约为西元前5000年~前3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范畴。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箭头、纺织用的等,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从挖掘的墓地遗迹证据显示,仰韶时期为母系社会。后来在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发现的龙山文化,出土了大量黑色陶器,而且拥有更先进的建筑技术,除了石锄和石锹与兽骨与木制的锹之外,还使用石制的菜刀与镰刀与贝类制的刀子,陪葬品多在男性的墓中,似乎变成已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了。
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夏王朝晚期的河南洛阳已有出现中国最早的都城,其中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还有镶嵌录松石的兽面铜牌饰,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玉器有圭、、、、戈、刀等用品,与制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冈文化的遗址经研究确认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权历经多次变动,迁都到之前,应该已经迁都多次,二里头遗址可能也是被废弃的首都之一。
二里头遗址--文物
除了黄河下游出现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以外,还有处于西元前2500年~前1500年的,这些遗迹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前半期,无论在中国的北方与南方都已经发展出农耕文化。随着的发现古代四川一带()有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的文明,证明地区等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同等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而且各地的文化互有交流,并且一起继承之前的文化遗产,也可证明中华文化早期也是多元发展的,而是主体。。
后来经过尧、舜、和夏、商、周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中原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的主体--华夏文化。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某方面而言,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最初的文字记载散见于《》、《》、《》、《》、《》等古典中。晋代至明清时,上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或“”的类别,当中很多是参考了神话、传说和仙话,其中有名的当属《》、《》及《》等。
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和凤,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
中国人自称是“”。中国的帝王自称“”,具有权威的象征。龙是一种在中国传说中虚构的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龙在中排列第五。龙与、麒麟、龟一起并称“”。(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是中国天文的。
[1]&&英国学者认为“中国是最古老的且持续存在的文明”,原文:&the longest continuous culture surviving from ancient times&。
[2]&&.新华社亚太日报 ...&[引用日期]
[3]&&夏朝在上古为中央大国,“夏人”即为“中国之人”,“华夏”即为中国的代名词
[4]&&冈岛昭浩,“汉字文化?”とは(日文)
[5]&&.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6]&&.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7]&&.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8]&&.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9]&&.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0]&&.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1]&&.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2]&&.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3]&&.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4]&&.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5]&&.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6]&&.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7]&&.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8]&&.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19]&&.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20]&&.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21]&&.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22]&&.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誉V保障计划
黄河文化(北方)
长江文化(南方)
语言及汉语成分
书法与中国画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华文明的新源头?----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华文明的新源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杜钢建:中华文明起源与上古宪法传统
【编者按】在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图书馆、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大同思想网、中道书院联合承办的“法治中国与儒家治理的现代化”讲座上,作为大陆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钢建,深入浅出、纵横捭阖地对中华文明源头与中国法治传统等进行了主题演讲。杜教授以宪法宪政学的角度看待儒家文化,看待中国古代的典籍,首倡的“儒家宪政”目前已在学术界成为显学,并深深影响到了当下的治国理政。本文据杜钢建发言内容整理。 中华文明起源 我们今天所讲的法治是那个三点水的“治”,不是说有了法律制度就有法治,法治是与民主同步进行的法治。 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民主、有没有法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重新回顾中华文明史。大家认为中华文明是源于北方还是南方?认为源于北方的请举手——看样子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源于北方。因为我们几十年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认为源于北方。这个观念哪里来的?是以老一***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代表的学者们告诉我们的,1973年郭沫若先生主编了一本书叫《中国史稿地图集》,他想用地图集的方式告诉一般的读者,中国的文明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在前几页的上古部分,小红旗都插在哪里?都插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我再看看湖南有没有小红旗?没有。 但是在同一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名了。马王堆考古出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文件,其中就包括《黄帝四经》。在1973以后,湖南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其实在1973年以前,湖南就有一个重大考古,在长沙子弹库的楚墓中出土了一方帛书,这方帛书描述了伏羲太昊的活动。中华文明重视国家的“国”字,用法律术语说,这有共同体了,也就有法律关系的共同体了,中国的第一国就是伏羲太昊国。那么伏羲太昊国主要在哪里活动?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书,表明其在湘西北和湖北交界这一带活动,也就是长江以南,所以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南方。 当时这方帛书震惊了考古学界、历史学界,也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美国人行动最快,用3000美金的定金就把这方帛书骗走了。到了美国以后,这方帛书在美国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展出。而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就没有关注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的考古发现,也就没有插红旗。1973年马王堆出土以后,在湖南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引起了我们的重新思考。 柳江流域,也就是在湘西南和广西交界的这一带,考古出土柳江人。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介入,得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结论:柳江人距今5万年以上,日本人是柳江人的后代,蒙古人也是柳江人的后代。而历史书告诉我们伏羲太昊国的历史有多少年呢?是5万余年的历史。但是考古学家不会承认,一般史学家也不会承认,因为没有重大考古证明有5万年左右的重要历史文物。柳江人出土以后,接着就沿着湘西南到湘西中到石门,发现了石门人。石门人距今多少年?大约是25000年以前到40000年,这也就是说柳江人开始向北部活动迁徙。同时我们还发现,在湖南永州道县出土的距今一万四千年到一万八千年以前的玉蟾岩文化,那时中国已经进入了农业文明社会,甚至还出现了手工业的陶器。再加上人工栽培的水稻以及种子、农具、农业流程、其他的文化符号等,都证明了中国在那个时候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接着在湖南怀化发现了的高庙文化遗址,这说明距今7900年前,以高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已经有了国家的礼仪和祭祀等一系列的重大文化现象。高庙遗址有许多的符号,其中包括太阳鸟等一系列的符号。这表明我们要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因为我们需要知道中华文明历史到底有多少年。有一本《上下五千年》的书,我想在座很多朋友都读过,甚至让自己的儿女、孙子辈都去读。不过我认为这本书的书名应该修改,中华文明起码是上下一万年,至少是万古文明。 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些历史?因为回顾这些历史我们就知道世界真正的人类文明源头在哪里。很多人认为人种的起源最早是在非洲,由非洲走向了全世界。不过那是人种的起源,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文明现象,最早是出现在哪里?不是在非洲,也不是在两河流域。我们过去学的历史教材告诉我们世界史的源头在两河流域,我到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看到的世界史教材的说法,也都是两河流域。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五千年。而两河流域文明距今多少年?六千年左右。 那么两河流域的文明哪里来的?过去几十年在两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各种泥版文字的文化符号,专家研究了以后认为两河流域文明是由东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创造的。显然这是中国人移民去的,但是不知道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不过高庙文化出现以后,大家会发现高庙文化的很多文化符号和两河流域的文化符号是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也就是说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时候,湖南人开始向西部移民,移到了两河流域,创立了两河流域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古巴比伦文明。 这样一看的话,我们就需要重新认识历史。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还讲到,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优秀文化,影响着世界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样的一个回顾,我们就知道了中华历史是怎么形成的。 上古宪法传统 而伏羲太昊以后的历史跟湖南同样是有关系的,就是在神农炎帝统治时期。神农炎帝在史书上有不同的说法,最多的神农炎帝记载有70世。有的书记载得比较详细,有将近20代的名字和业绩。而有的史书记载得更清楚,准确地描述了其中的8代。70代神农炎帝,如果我们算25年一代的话,那是多少年?如果算30年一代的话,又是多少年?两三千年的政权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靠什么?靠民主和法治。 那么神农炎帝跟湖南是什么关系?史书记载神农炎帝埋葬在株洲的茶陵,这就说明上古中华文明源于南方、源于湖南。神农炎帝以后接着就是轩辕黄帝,那轩辕黄帝和湖南是什么关系?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上说黄帝一生有六年时间在两个山洞里修炼。第一个山洞叫崆峒山,中国有上崆峒、中崆峒、下崆峒:上崆峒在陕西,陕西人就说黄帝在陕西修炼;中崆峒在河南,河南人就说黄帝在河南修炼;而下崆峒在哪里?在湖南,但是湖南没有一个朋友说在湖南。我查了史书,下崆峒就在湖南的张家界。 为这件事我专门到张家界,向当地政府领导和朋友请教,他们告诉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座山的名字,我很失望。回到长沙不久,当地档案局的于局长给我发了一个信息,她查阅了地方志,发现古代张家界是有崆峒山的,后来被改名了,所以今人都不了解这座山。为什么我判断崆峒山是在湖南?因为黄帝重要的老师当时都在湖南,比如说云阳先生,茶陵云阳山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云阳先生在这一带活动而得名的。再比如说黄帝的老师赤松子也是末代神农炎帝的老师,赤松子也是在湖南活动。黄帝的老师都在湖南活动,所以他的老师就建议他到湖南的山洞里去修炼。 李旭东刚才讲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源于“道”这个观念,这是有道理的。黄帝一生修道,在崆峒山山洞里修炼了三年,出来以后查看天象。接着黄帝又碰见了蚩尤,蚩尤造兵器跟别人造兵器不一样,炎帝、黄帝造兵器也就是青铜剑什么的。蚩尤除了这些兵器之外,他还造盔甲,80余个兄弟人人都是穿着盔甲,甚至盔甲前面还有能做兵器使用的牛角。在当时的冷兵器条件下,这样的阵容可以说一往无前。所以蚩尤一路打下去,把炎帝打败了,他自称是炎帝。炎帝就来找黄帝,兄弟两希望联手打蚩尤,接连几仗又打败了,黄帝也打败了。 黄帝就问他的大臣和老师,大臣、老师都劝他再到一个山洞里修炼三年。这个山洞在一个叫博望山的地方,我今天依然相信这个山也在湖南。黄帝在博望山又修炼了三年,这三年的修炼解决了大问题。因为神农炎帝、轩辕黄帝打不过蚩尤的重要原因,就是蚩尤不仅会用兵器,还会布阵。蚩尤利用地形把炎帝与黄帝的部队引到了一个山里,大雾弥漫,方向都辨不清了。黄帝在修炼过程中就要他的大臣发明指南车去破阵。通过修炼,黄帝的战略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各个方面的功能也超强了。修炼的人达到一定程度就能把人的潜能开发出来,甚至还有的人能够和当今物理学界讲的暗物质、暗能量沟通。我们看到的物质大概占全世界物质的5%左右,只要能看见的,都属于非暗物质,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我相信轩辕黄帝通过修炼得到了提升,所以最后他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天下。 我们回过头来看古代三皇,伏羲太昊国历史是五万余年。即使它只有五千余年的历史,我也相信它是一个法治、民主的社会。 古代有一本书叫《古三坟》,《左传》里面讲,因为文字的特殊,只有楚国的左使才能够读懂《古三坟》。到秦始皇焚书以后,《古三坟》的内容都找不到了,只有不同的史书当中有零星记载。把它们聚集在一起,能够知道其大概的内容。 其内容就是伏羲太昊国的宪法性文件,即《伏羲皇策辞》,这是最早的中国宪法性文献。你只要一阅读皇策辞就会发现,其中有重要的宪法理念和治国理念,甚至还包括国家治理的体系、百官设置以及一些涉及民生的重要宪法性政策。 伏羲太昊国时期上相是共工,他是后来怒触不周山共工的祖先。共工也是古老的姓氏,从盘古到燧人氏期间的51姓氏中就有它。共工做伏羲的上相,相当于今天的总理,下面还有下相等职务。国家治理体系在“皇策”里几乎能看到基本治国的大纲,我认为这就是伏羲时期的宪法。 伏羲以后接着就是神农炎帝,神农炎帝的民主法治靠什么来维持?他有一部宪法典叫《神农炎帝政典》,到了轩辕黄帝时代,轩辕黄帝也有一部宪法,叫《轩辕氏政典》。 《神农政典》、《轩辕政典》这两部宪法之间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夏朝的天文官羲和,是专门观测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转,然后把这些观测的规律上报,同时要告诉社会,这些规律会引起什么样的灾难。所以羲和这个官必须非常用心,不能犯错。不过夏朝时的羲和官酗酒,爱喝酒误事。于是夏王决定用政典来给他判罪,把他除掉。当时把他判罪了,带着兵去征伐他,政典的依据是什么?“不及时者杀无赦”,这种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事项,违法了就杀无赦。但是很多史家搞不清楚,这个政典是夏朝制定的还是夏朝以前尧帝或者舜帝制定的?甚至是更早制定的?最初我认为是尧典,后来我查尧典没有。最后我在《轩辕氏政典》里查到了这条规定,用的是黄帝宪法当中的一条规定。 我们知道上古三皇:天皇、人皇、地皇。上古我们称伏羲是天皇,大家不要以为天皇是日本人的天皇,日本人认为天皇这个词是他们发明的,其实不是,是学习中国的。 天皇伏羲的《皇策辞》就是伏羲的宪法性文献,而轩辕氏以前的神农氏的政典,是神农炎帝时期的宪法。再加上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中关于宪法的原则、程序等一系列的理念。大家会发现,中国古代是一个民主社会、法治社会。 延伸阅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 16:34:26) ( 10:56:02) 摘要:史学家们根据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以及民俗印证,研究考证苗族源自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与伏羲太嗥有密切关系,是"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上古“东方夷人”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源头
2013年1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9篇
摘要:史学家们根据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以及民俗印证,研究考证苗族源自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与伏羲太嗥有密切关系,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源头。 中国论文网 /1/view-5551010.htm 关键词:苗族;东方夷人;中华民族;重要源头 K281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1]具有“法兰西思想之父”之称的伏尔泰在《道德论》中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如果你想知道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得先把眼睛转向东方——那是一切艺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应归功于它。”[2]法国牧师萨维纳在他出版的中外第一部《苗族史》中也说了一句大实话:“当整个西欧还处在原始状态的时候,中国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了。”[3]P148这说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方文明是先于西方文明的。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中国历史文献纵贯数千年,极为繁富,浩如烟海,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尤其是先秦典籍记录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基因,勾勒了中华文明滥觞的历史轨迹。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中国自有文字以来就有关于苗族的记载。中国史籍将约7000年前古苗人称之为“东方夷人”或“伏羲太嗥部族”,炎黄时代称“九黎部落”,尧舜禹时期称“三苗”或“苗民”,夏商周时期称“?蛮”或“南蛮”,秦汉以后称为“武陵蛮”、“五溪蛮”。虽然各历史时期称呼不同,但称呼的对象都是苗人。中国史籍对苗人的记载连绵不断,一脉相承。 “上古历史,虽多懵昧难考,然周、秦以来之书,推究上古社会之状况,亦往往有端绪可寻。盖自草昧社会进而至于开明,其中阶段甚多,必经若干年岁之蜕化,始渐即于完成。而后来社会之语言、文字、思想、制度,亦必仍有前此之迹象,蝉联寓伏于其中。由后推前,不难见其经过之迹也。”“太古之世,无所谓政治,亦无所谓君主,各分部落,不相统一。剥林木以为兵,用水火以胜敌,强陵弱,大吞小。不知经历若干之岁月,始就由众部而集中为大群。”[4]P16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如是说。 上古时期,在我国东北部平原地带,就“始就由众部而集中为大群”,中国史籍将这个“大群”称之为“东方夷人”,或“伏羲太嗥部族”。上古“东方夷人”是中国史籍记载最早的部落群团,群团的酋长或首领称伏羲或太嗥(太昊)。这个最早的部落群团早于“炎黄”、“九黎”2000多年,群团中就包含有苗族最早的祖先。 根据中国文献的记载与传说,伏羲之前有盘古氏开天辟地、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上树栖居。盘古、燧人、有巢,是否确有其人,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考证了。可距今7000年前的伏羲氏,应该说确有其人。《尚书》记载说:“古者伏牺氏之天下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世经》也记载说:“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中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人文始祖是伏羲。伏羲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种写法,除“伏羲”外,又称伏牺、炮牺、太昊、太嗥、春皇、木皇等等。 苗族是上古苗人的后裔,其先民“东方夷人”曾开发了东亚平原,开始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创造发明;蚩尤九黎又驰骋中原,与华夏族鼎足抗衡,留下了辉煌的记载。凭籍丰富的文献史料记载,在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等为代表的史学大家的《中国通史》系列中,在王桐龄、夏曾佑、林惠祥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史》系列中,以及在蒙文通、闻一多、柳诒徵、芮逸夫、马少侨、何光岳、侯哲安、石启贵、杨绍先、梁聚伍等的重要著作中,都有关于苗族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与考证。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嗥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太嗥姓风,神话里说他人头蛇身(一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一族……相传伏牺画八卦。按伏牺与太嗥向来被当作一个人的名号,事实上伏牺是指远古开始有畜牧业的一个时代,太嗥可能实有其人。如果八卦确是一种记事符号的话,按照传说,当是出于太嗥或太嗥族。”[5]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则说:“太嗥,号伏羲氏……稍后的记载中说,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东夷和淮夷活动的地方,共有九部: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夷’。传说太嗥是风姓,应同九夷中的风夷有更直接的关系。风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于首要地位,因而太嗥又是所有夷人想象中的祖先。”[6]P111 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古时黎族散处江湖间,先于吾族不知几何年。其后吾族顺黄河流域而至,如此者又不知几年。至黄帝时,民族竞争之祸乃不能不起,遂有黄帝、蚩尤之战事。”[7]P13 萨维纳在《苗族史》中根据我国典籍《通鉴纲目》和《竹书纪年》所列的纪年表,认为从伏羲时代(公元前4477年)到桀灭(公元前1818年)这段时期,“已经足够向我们显示,苗族祖先在东亚早期历史上留下了痕迹。”他还进一步指出:“他们(苗族)的历史比汉人的史书记载还要古老。”[3]P147 从上述史学大师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综观中国历史文献,无论是钦定的正史抑或野史,对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炎黄蚩时期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夏商周时期的“?蛮”、秦汉以后的“武陵五溪蛮”,都有着丰富的史料记载,而且连绵不断。中国史籍创造了记载一个少数民族之最。(苗族曾被西方学者称为历史上的东方大族,因为在部落战争中失利后沦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随着对典籍资料的不断挖掘和学界的深入研究,苗族历史发展的脉络越来越清晰。我们还是借用学界的话来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说:“苗族与我族交涉最古,自黄帝迄舜禹,为剧烈之竞争,尽人知之,自春秋战国秦汉以来,今按旧史,通称曰‘蛮’,泰半皆苗族之裔也。”[8]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在华夏从西部来以前,中国土著还有苗民一族,实属最容易想到的事情。”[9]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蚩尤为九黎之君,其少时曾学于中国。”“向疑其为神州之土著。”[7]P14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中说:“中国之中部和南部,本为苗族所居。自汉族移入后,渐与苗族接触。”陈靖在《论苗族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贡献》中说:“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各族人民就是不断给大海送来流水的大小江河,苗族是这些河流中注水时间最久和流源最长的一条”。[10]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说:“现在中国动言五族平等,所谓五族,即汉满蒙回藏族。譬如一家人,汉族是长兄,满蒙回藏族便是幼弟,是为现在人的观察。若照历史上观察,中国之民族,除了满蒙回藏以外,还有一位长兄,即是苗族。”“就领土之广,户口之众,传世之久,文化程度之高言之,当然承认汉族为嫡长子,为元子;若就移入中国内地之先后次序言之,毕竟系苗族先入中国。”[11]P3
史学家们的结论是有根据的。苗族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源头。可迄今还没有人对中国史籍载苗族早期历史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本项目研究力图填补这一空白。 本项目研究名称为《中国典籍载苗族早期历史资料整理与研究》。 所谓早期历史,即伏羲时代、九黎时代和三苗时代;所谓整理与研究,即从浩如烟海、极为繁富的中国史籍中,认真查录记载古苗黎族在伏羲、九黎和三苗时代的历史资料,使之系统化。同时要对繁杂的史料进行认真研究和甄别。 苗族被称之为荆蛮、武陵蛮、五溪蛮后,历史发展脉络比较清晰,学界认识也比较一致。九黎时代和三苗时代也基本形成共识,认为蚩尤是苗族的祖先,三苗的主体是苗民。唯有东方夷人伏羲时代,因为年代久远,虽然己有众多专家进行了研究考证和描述,但是人们还有不同的认识。因为存在争议,我们重点是放在伏羲时代的资料整理与研究。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仅凭我们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但我们愿意开这个头,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注意。期盼有更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使之更加明晰和完善。 我们知道,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在20世纪初“五四”前后,当时的学术界有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的势力很大的疑古学派,他们认为古代很多被当作信史的东西其实都是传说,而不是真实的历史。他们有一个理论,叫“层累堆积说”,认为古代的传说就像滚雪球似的,原来可能有一点点影子,但这雪球越滚越大,越大就越离原来那一点点影子越远。所以,古代的东西就值得怀疑了,不能当作信史。上世纪90年代初,李学勤先生针对疑古思潮提出了“走出疑古时代”的观点。他说:“把古书的记载与考古的成果结合起来,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郭沫若先生开拓的这条道路,决定了此后很多年中国古书研究的走向。应该说这已经超出疑古,而进入新的时代了。”[12P343随着近百年来地下发掘物的大规模的增多,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疑古学派的看法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如果按照疑古学派“层累堆积说”的观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不能算是信史,那么,中国可写的历史就很短很短了。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马克思说过,‘虽然希腊人由神话中得出了他们的氏族,但是这种氏族比他们自己所造成的神话及其诸神与半神要古老些。’这个原理,同样说明了中国历史上原始公社的存在远比皇帝要古老些。”[13]P100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考古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国各地发掘出的许多古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可以证明,中国古史有着“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14]即百万年前,中国这块土地上就有早期能人活动了。距今一万年前,中国的农耕文明已经开始传播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已经有7000年左右。 研究和梳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时代越久远越困难,这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野蛮期的初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灵以及关于大主宰的模糊概念……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15]这就说明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的生活和斗争中发展了想象,从而产生了神话和传说。而神话和传说反过来又有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斗争。神话传说中往往包含着历史事实。意大利宗教史学家贝塔佐尼就说:“神话不是纯粹杜撰的产物,它不是虚构的无稽之谈,而是历史。它是‘真实’的故事而不是‘虚构’的故事。”[16]P125我国宗教学者何新也认为:“上古神话系统,是从属并表现着人类史上一个特定文化阶段的符号系统。神话史,剥去宗教的面纱就是上古史。”[17] 如前所述,东方文明是先于西方文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正如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流传着古老的神话传说一样,中国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上古史也大多带有宗教神话的色彩。但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了神话传说的真实性。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知识,比如周易、中医、建筑等,它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我们绝不能低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古苗黎族与古华夏族一样,同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成员之一,同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缔造者、中华文明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要想真正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过程,就不能不对苗族的历史进行研究;要想真正透彻地了解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原因,总结中国历代王朝兴衰轮回的历史经验,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整合精神资源,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也决不能缺失了对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和考察。 苗族先人曾驰骋中原,与华夏族鼎足抗衡,被历史学家称为东方大族。诚如《贵州通志·土民志》载:“夫苗族之在中国,论者谓尚在汉族之先,彼族君子如蚩尤者,明乎天道……实始造兵为剑矛戟以威天下,其才横绝一代……徒以涿鹿之战后,一蹶而不能复振……以至日渐退化,保残喘于一隅。”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则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兵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而信奉之鬼神,大抵皆苗族所创,而汉族因袭者。后来苗族子孙,有一大部分完全同化于汉族;其不肯同化之小部分,逐渐迁到中国西南各省(云、贵、广西、湖南等地)深山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不肯与汉族杂居,不肯与汉族结婚,文化程度逐渐落后于汉族,到现在反成为不开化之民族矣。”[11]P5这是符合苗族历史发展的实际的。 最后,我们用萨维纳在《苗族史》附录中的一段话,作为前言的结束语。他说:“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种族,可以被视为一个古老和令人尊敬的族群。因为,如果一个年长者可令人尊敬,如果一段古老的家庭历史可令一个家族尊贵,那么,悠久的历史也可以使一个民族引人注目。”[3]P326萨维纳的这段话是针对苗族说的,也是针对中华民族说的。苗族源自上古“东方夷人”,“东方夷人”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源头。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岳麓书社,2010. [2]冯天瑜,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3]萨维纳.苗族史[M].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东方出版中心. [5]范文澜.中国通史[M].人民出版社,1987. [6]郭沫若.中国史稿[M].人民出版社,1976. [7]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岳麓书社,2010. [8]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J].1905.“中华民族”的称谓,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他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又断然下结论说:“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9]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陈靖.论苗族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贡献[J].先秦史研究,1996,(1). [11]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吉林出版集有限责任公司,2010. [12]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1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人民出版社,1965. [14]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15]马克思.摩尔根一书摘要[M]. [16]西方神话学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何新批判[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石朝江(1950—),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巡视员,原副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重点专家、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方向为哲学和民族学。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史籍载苗族早期历史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即为“前言”部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