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18年匠心!步行街这家糖球界元老,征服了连云港三代吃货!
连云港人的童年
大概就是那5毛一串的糖球
在冬日的街头
总能看到孩子们人手一串
毕竟吃到了糖球
冬天才算真正开始
连云港人把“冰糖葫芦”,叫做“糖球”。从1999年开始,康乐就在步行街卖起了糖球。
在那个年代,糖球都是一串串的插在秸秆棍上。或是小贩儿扛着,或是绑在自行车上。很少能看到一家卖糖球的正规店面。
而康乐这家小店面,凭着好吃、卫生,逐渐在港城火了起来。第一串无核糖球,第一串草莓糖球,都让康乐扎稳了在港城人心中的地位。
小时候跟着爸妈逛步行街,只要看到康乐的招牌就走不动路。若是不给买,就眼泪汪汪地央求着他们给买一串。
那串儿红的发亮的糖球还没到自己手上,口水就已经挂在嘴边儿了。
记得10年前,草莓糖球就卖到5块钱一串儿,康乐家的草莓总是又大又甜。要是父母给买了串草莓糖球,总能开心上好几天。
大表哥儿时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从吃草莓糖球开始的吧。
先是小心翼翼地拿着,生怕摔碎掉在地上,再慢慢舔掉外面包裹的糖衣,最后小口小口地咬下红彤彤的大草莓。
即便是现在,咬上一口草莓糖球,儿时那些甜如蜜的回忆也会涌上心头……
凡是店名敢带上自己姓氏的,据说都有一位手艺了得的掌门人。老板姓康,希望吃他糖球的人都能快乐,所以取名“康乐”。
“本地的便宜山楂不用,太酸了。我们的山楂都是从山东过来的,口感不涩,还酸甜回甘。”康大哥说道。
从洗山楂、晾干、去核、串签、裹糖衣,每个山楂都要仔仔细细地过一遍。想在康乐吃到坏的山楂,没门儿~
而熬糖和配料,总是康大哥亲自上阵。凭着多年的经验,只需竹签挑起糖浆,康大哥就能看出熬的到不到位。
“熬糖过程中一定要非常小心的控制温度,急于求成的话糖很容易糊掉。裹糖衣时一定要眼疾手快,那样裹出来的糖衣才又薄又脆!”
正说着,康大哥迅速地翻滚着草莓,几秒钟就裹好了一串儿。
^原味芝麻糖球
焦***的脆糖衣裹着红彤彤的山楂,一口咬下去,山楂的酸、糖衣的甜,以及饱满的果肉。在寒冷的冬天里,这才是真正的慰藉呀。
^紫薯、红豆沙、水果糖球
^小西红柿糖球
送你!免费吃!
说说你与“康乐糖球”的故事
随机选取20条走心留言
获得原味糖球一串
店名:康乐无核冰糖葫芦
地址:陇海步行东街1号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被誉为阿里“守护神”,他用中学***征服了马云,成为阿里创业元老
他是阿里的守护神,23岁就成为阿里最年轻的高级技术专家。阿里从不缺牛人,也不缺人才,但吴瀚清却是凌驾于人才和牛人之上的神一般的存在。
日,阿里五个程序猿小哥炫技,利用漏洞编了一个脚本,一下多抢了一百多盒月饼,结果全部被开除了----五人当场开了四个,剩下安全部的高级专家叶敏,当时叶敏已经是P9,对于大多数做技术的人,P7已经是晋升的极限了,阿里内部也很重视,因此暂时没被开除。
9月17日,包括马云和张勇在内的阿里高层最终开会决定,劝退叶敏。整个会议现场严肃且压抑,谁也不敢出声,可就在所有人都沉默不语的时候,作为叶敏的老大,吴瀚清拍桌子砸板凳据理力争了很久,最终也没能改变结果。
后来,看着叶敏离开园区的背影,吴翰清一阵心寒。
深夜,吴翰清翻来覆去很久睡不着,他看了看手机,12点整,于是在朋友圈留下了一段话:“叶敏是前阿里巴巴集团安全攻防技术上的第一人,未来注定要升P10,某种程度上讲,是这个国家的财富,现在便宜那些安全公司了,无语凝咽。”
叶敏离开后说,我不眷恋阿里,只是怀念阿里云的时光和老大吴翰清。
刺,大风,道哥,小黑,这些都是吴翰清的名称,也是他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着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当然,在所有这些符号里面,他最喜欢的,还是那根“刺”。无论事易时移,“刺”----这个他曾用鼠标随意勾勒出的符号,每一笔都锋芒毕露,一如他从网络到现实最可标称的特立独行。
他是阿里的守护神,23岁就成为阿里最年轻的高级技术专家。阿里从不缺牛人,也不缺人才,但吴瀚清却是凌驾于人才和牛人之上的神一般的存在。
要知道,全国37%的网站都在阿里云上,而吴翰清领导的云盾团队每天都要帮助这些网站抵御16亿次的黑客攻击,能力和责任可想而知。
吴翰清,才是真正能让马云晚上睡觉睡得最安心的那个人。
少年初出,他已如芒在“刺”。
那年吴翰清15岁,从湖南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
“其实这不是一种特殊的身份,我想说,我和普通人一样。”作为少年班的一员,吴翰清总对旁人眼里附加于他身上的那道所谓的“天才光环”略感无奈。“后来我分到的是电子商务专业,看来和阿里很有缘。”他笑里略带一点释然,似乎在说,彼时那位少年,也是活在现实里,是接地气的。
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大学还鲜有信息安全专业,互联网的兴起则极大地撩动着校园爱好者们的神经。就像很多安全大牛那样,尽管吴翰清所学非专,但中学时候即因Coolfire的黑客教程而关注信息安全,基于西安交大计算机实验室的便利条件,吴翰清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并迅速提升,其与志同道合者成立的“幻影旅团”,培养并影响了一批安全行业翘楚,成为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安全组织之一。
信息安全成就了吴翰清,“幻影旅团”则需要一个ID,于是,“刺”刀出鞘了。
知乎社区里曾有人问,“吴翰清为什么叫刺总?”这个叫“刺”的人亲自给了回答。“那年我15岁,一个有着憧憬和幻想的年龄。自从接触到互联网,接触了黑客技术,我开始崇拜那些有着传奇故事的大牛。上网时少不了社区互动,社区里需要有个ID。本来想取名叫:某刺客,后来发现圈子里叫某刺客的太多了,而且略俗。最后就单叫一个刺字,显得酷一点了。”
“这根刺真的代表了你?”
“我希望自己像刺一样,十五岁的少年,内心至刚,性格锋利。”
“现在还是吗?”
“是的,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也许为人处世会稍微缓和些,但我的性格一直很刚直,话不转弯,时不时会拍桌子,哪怕面对领导也不妥协。我坚持的观点,很难改变。”
他曾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渗透测试、缓冲区溢出、网络攻击和Web安全技术。他曾以非常另类却不乏传奇色彩的方式谋得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他曾纵横并控制着偌大的网络世界如入无人之境。也曾以世界观的高度而自豪于能为上千万的互联网用户提供保护和服务。
某种意义上,他一直是那根宛若利“刺”的少年。
拿着中学***去面试
结果成了阿里的元老
天才向来不走寻常路,不得不承认。
2005年,20岁的吴翰清在朋友推荐下去了阿里面试,面试官一看,眼前的年轻人是少年班出来的,虽然只有中学***,但也不敢轻视,于是就问他,你如何证明自己的技术水平?
吴翰清也不言语,接过面试官的电脑,三下五除二,当着面试官的面直接远程关掉了阿里的一台路由设备,导致阿里内部网络中断。
以传奇开始,自然会以传奇延续,自此,吴翰清成了阿里最年轻的安全技术专家,专门对付一些黑客的恶意攻击。
入职的第二年,吴翰清才拿到大学***。
吴翰清不关心阿里是怎么赚钱的,他只是专注在自己的技术上面。当时他刚进阿里的时候,领导层并不重视网络安全建设,不走寻常路的吴翰清直接把全公司上下的游戏密码都破解了一遍,还留下了一封邮件告知,自此引起了全公司的重视。
清瘦的外表加上不俗的谈吐,吴翰清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像是熟谙攻防之道久经沙场的顶尖安全专家,反而像是一位才气内敛的书生。
有人说,阿里今天能这么牛逼,全靠阿里云做技术支撑,马云之所以能睡上安稳觉,全靠以吴翰清为首的顶尖安全专家。
出走阿里,挥别马云
天才黑客决定去创业
吴翰清从毕业就一直待在阿里安全部,一待待了8年,亲历阿里云从初创到成长。
可吴翰清一直有一个梦想,2012年9月,他怀揣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离开阿里,这让很多人感到震惊。
都说创业维艰,“很锻炼人,主要是心累,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承受。”时至今日,暂别之后重回阿里,吴翰清仍然对那段虽只短暂两年却记忆犹新的创业经历唏嘘不已。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吴翰清对安全的理解,就像他无意中获得的“道哥”这个名号一样,有了另一番境界。
当时正值微信兴起,公众号刚开始试运行,一方面为了了解这个“新产品”,一方面也为公司做推广,吴翰清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起个什么名字?他想起了“道哥”。
缘起于2008年时的一次公开演讲,当时,吴翰清曾在台上讲,做安全要上升到道的层面。彼时《疯狂的石头》热映后的余波未了,其中“道哥”颇得人缘,于是,吴翰清就成了“道哥”。
就像他那本《白帽子讲Web安全》格外畅销一样,“道哥的黑板报”----吴翰清的微信公号一经创立,多产而出彩,很快成为安全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个人公众号之一。
精力旺盛的吴翰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每天发文,字数不长,千字左右,内容以创业体验、管理思考、安全问题探讨为主,风格延续其博客,亦不乏文艺情结,自诩“走在创业路上文艺白帽子”的“道哥”,真正走在了纳工作为杂、化安全为简的悟道之路上了。
那段时间,吴翰清每天静思并写作,“这对我在安全宝创业很有好处,让我有一个平台传播我的思想。对创业公司来说,做PR很难,必须有一个自己说话的地方,不仅对公司业务有帮助,也在和友商‘打仗’的时候不至于被动。”吴翰清笑称自己的敏捷才思,就是长时间写博客写微信公号练就的。
不过,“道哥”也承认,“道哥的黑板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首先它并不具备媒体属性,也做不到与其他公众号的互相推广,更不愿意去接广告,因而终究不是一个能赚钱的“大号”。
他在日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为什么我不和人互推?在最早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互相推了几次。再往后,我就渐渐感觉到不太对劲……到了下半年,各种自媒体联盟涌现,基本上垄断了互推这个市场,游戏规则变成了一种制度和***,再加上找我做互推的都碰了一鼻子灰,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来问津我这颗又臭又硬的石头了。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我始终不是‘自媒体’,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一写博客的,因为我的运作方式和媒体很不一样。能够向我的读者们输出我的价值观,我就已经很开心了,至于是否会多个几万或十几万的僵尸粉,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也许,还是骨子里至刚成“刺”的性格令他无法纵容一种简单的分享变味为商业化的所谓互利,再或者,“道哥”言道,勿需左道。
只是,这种悟道的过程,终究要以另一种“回归”而延续。
2014年9月,阿里巴巴收购安全宝“破壳”业务产品线。吴翰清带着他的技术团队重回阿里。新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吴翰清逐渐无暇顾及“道哥的黑板报”,“公众号还在更新,但比较慢,现在多写一些产品方面的内容,比如最近写的‘安骑士’。我希望通过云盾成就我,而不是我的文章。”此刻的吴翰清,对“道”的体悟多了几分务实。
虽然这两年踩过了很多坑,吃过很多苦头,让吴翰清变得伤痕累累,但却让他变成了涅?后的凤凰。
重回阿里,王者归来
重回阿里的日子对吴瀚清来说,每一天都过得非常的充实。但让吴翰清始料未及的是,接连两次绩效考评不及格的打击让他措手不及,而且这两次,均是因为技术故障。
日,发生了阿里云史上最大的一次故障。
那天刚刚午休过后,吴翰清还没完全清醒,就被突如其来的报警搞懵了----大量客户的业务发生了中断,其中包括一所高校的报名系统和国家各级监管部门。
一个给学校做报名系统的客户直接找到了吴翰清,因为这次故障造成了他们业务的中断,而那天刚好是学校开学,很多学生没办法报到。
于是吴翰清和团队紧急地排除故障,一项项恢复,没一会,国家各级监管部门也纷纷发函来询问故障原因,并要求吴翰清的云计算团队提交故障报告。
故障后的第二天,阿里内部一大早就进行了复盘会,全集团所有与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相关的最高级别的技术专家几乎全部到场,乌泱泱的人塞满了整个会议室,所有人都板着脸,会议开了整整两个小时,气氛很压抑。
故障解决后,吴翰清特别内疚,他发动云盾团队的所有同事一起为客户手写道歉信,写不过来,就把信件的照片贴在了朋友圈里。
吴翰清对于这次故障进行了很大的反思,他深刻的体会到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对客户来说可能意味着全部的身家性命,需要时刻心怀敬畏。
“在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实际上处于一个裸奔状态,他们的安全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自己的业务上,我们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去年双11期间,天猫全天交易额高达1207亿,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数亿用户同时访问网站,这对其他平台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阿里不仅能让用户畅快购物,还能时刻守护着每个人的财产与信息安全。
吴瀚清肩负重任,他将阿里云视为一片领土,自己的职责就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全,不容有失。
年仅32岁的吴瀚清作为阿里云云盾负责人,经历过风乍起云初现的那个阶段,如今已是游刃有余。2017年,他还被《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评选为全球35个可能改变世界的牛人之一。其实在看似开挂的人生背后,靠的都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吴翰清说,“这个世界相对还是公平的,你所得到的,一定和你付出的一样多,只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你所得到的,而只有你自己才能看到你所付出的。”
文章改编自:微信公众号:创日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