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比较
王益澄(1962~ ),男,副教授。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武汉)2001年第02期 第106-111页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2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建设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将共同成为2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通过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三方面对这两大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其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对比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提出未来经济发展中既竞争又合作的可能性。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2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所指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七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六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中山、江门、深圳、珠海、东莞、惠州八市。改革开放以来,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根据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路径,可概括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1)在资本来源上,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依靠贷款;而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依靠外来投资。(2)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上,长江三角洲地区以集体产权为主,以乡镇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而珠江三角州地区以外方产权为主,以三资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3)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的关系上,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化程度则相对较高。(4)在产业的外向度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以区际贸易为主的内缘型发展道路;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度一直较高。上述四方面特征的区别,最明显的存在于两种模式形成的初期和中期,即90年代中期以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体制变迁,两种模式已经开始趋向融合,产权明晰化和经济外向化成为新时期的主流,市场化和民营化已逐渐成为两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1]。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可在互利互惠前提下,充分发挥互补的优势,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本文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三方面对这两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影响其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提出未来经济发展中既竞争又合作的可能性。
1 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比较
1.1 开发历史较早,但发展特点不同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早在春秋时期,长江三角洲已是吴越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直到鸦片战争之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大中小城镇遍布,市场繁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不过,由于明清时代的海禁,长江三角洲的手工业基本上都是为国内市场服务的。这与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手工业明显不同。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历史虽迟于长江三角洲,但其对外贸易早在唐宋年间已得到较快发展。广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商业空前繁荣,到了清朝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期间,广州又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商业活动更趋活跃,度过了经济发展史上一段比较鼎盛的时期[2]。
然而,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远离国内其他人口密集地区,又没有通往国内广大腹地的河流,商品运输费用很高,所以,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手工业却受到市场制约,规模一直不大。这与长江三角洲形成明显差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开发主要靠农业,但土地资源有限,大量农村劳动力下南洋打工。说明当时尽管有广州这个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它并没有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大居民的发展问题。
1.2 鸦片战争后,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而长江三角洲迅速崛起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广州失去了唯一对外贸易港口的地位。大量海外商船开始北上,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这使得广州面临着来自其他通商口岸的挑战。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成为远东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后,使得当时地处东南一隅,交通不便的广州出现了衰落,也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下降。与此同时,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和外国商人纷纷来到上海开办银行、投资工业,开发实业。近现代工业开始发展,上海迎来了一段民族经济全盛时期。上海的迅速崛起,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中地位迅速上升。
1.3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使沿海经济发展速度不快
从“一五”计划开始一直到1978年以前,由于沿海地区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没有安排较多重点工业项目,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缓慢,大多依靠地方政府提供的有限资金,建设了一批地方轻纺工业项目。因此,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个鱼米之乡,在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加快,特别是在70年代中后期,与国内其他进行了重点建设的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更显得落后了。但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严重缺乏矿产资源的地区,发展轻纺工业成为地方政府首选产业,加上轻纺工业与市场经济关系密切,这为以后两地经济快速起飞打下了基础,充满极大的发展机遇。
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现实比较
2.1 改革开放给沿海带来新的生机,但两大三角洲发展差异明显
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刺激,两地都用自己在70年代形成的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的优势,迅速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尤其是乡镇工业乘着农村改革的大潮,很快实现了全面的启动。江苏、浙江、广东的经济开始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巨大推动力。
然而,从80年代中期开始,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与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经济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显得较为滞缓,在1984~1988年间,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只提高了0.4和1.3个百分点,而广东省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有其内在基础不够稳固的因素,也与上海这个“龙头”发展缓慢有关,具体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由于当时江苏、浙江的轻工业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不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依靠工业原料及半成品的新型轻工业,所以,一旦当农产品产量下降,就对江、浙两省的工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当时江、浙的轻工业产品主要是面对国内市场,没有象产品大量出口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那样注意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当市场饱和时,难以拿出对应策略;再次,由于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上海受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80年代难以适应形势变化,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下降,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际发展大打折扣,1984年以后,长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整体,工业生产在全国的比重开始下降,1989~199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度过了一段十分困难的时期,直到浦东开发之后才重新恢复生机。
2.2 两大三角洲地区经济起飞的动因不同
紧靠香港这个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则是改革开放之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幸运。在80年代,一条界线两边,一边人均工资每年只有500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合仅330美元,另一边的人均工资每年30000港币,折合3870美元。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下,如此巨大的反差无疑会导致资本的大量输入和商品的大量输出,与香港之间一天至少可以打一个来回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员的往来是如此便利,以致于出现信息爆炸而最终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可以说,中国沿海其他任何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都没有珠江三角洲这么有利。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力度在福建以北的中国沿海是独一无二的,这将大大增强外国和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在上海投资的积极性,对于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也有十分显著作用。上海的扩散作用,是长江三角洲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发展的外部动力。从1992年开始,苏南和浙北地区的经济开始了较快的发展,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接近,从某种程度上看,上海与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说起点更高,更符合当代工业化的要求。
2.3 两区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有不同的区域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表现出大范围的空间扩散特征。苏南、浙北不少城市的人均GDP已与上海非常接近,尤其是上海至苏州、无锡的城市带已经成为一个后工业化阶段才会出现、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核心—边缘分异不明显的地区。这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扩散作用一度远远强于集聚作用的结果。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城市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周围郊县,而且存在着广州、深圳、珠海三城市“三足鼎立”的总体格局。进入90年代,工业化在珠三角范围内全面推进,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呈现出均衡发展趋势,珠三角地区内部差异在逐步缩小[3]。但在产业组织形式、企业规模等方面东西部有明显差别: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大中型企业,并且以本地资金为主外资为辅,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受到重视;东部地区多“三来一补”式的中小型企业,外资占很大比重,产品的国内市场尚待开拓。
从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最大中心城市,其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与广州基本相同。但由于行政区划界限的阻隔,上海难以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纳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资金,导致90年代初经济发展不如广州快。
3 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比较
3.1 21世纪两大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不同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上海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迅速的阶段。由于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起点较高,背后又有上海浦西面积广大的城市建成区及工业、商业和1000多万城市居民作依托,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外高桥新港区和沪杭、沪宁高速公路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工程的建成,也将为21世纪上海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只要今后的发展不遇到外来因素的干扰,拥有522km[2]土地、140万人口的浦东新区,在总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赶上和超过327.5km[2]、120万人口的深圳经济特区是完全可能的[4]。
上海的重新崛起,已经引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呼应:沪宁和沪杭甬高速公路把长江三角洲一大批大中型城市与其经济中心上海紧密地连接起来。而在长江两岸和杭州湾南北一大批港口也在兴建。所有这些都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港口与腹地之间交通条件的便利,再加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加入WTO,长江三角洲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将会有明显的扩大,从而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5,6]。
香港、澳门的回归,将对21世纪的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已将港澳作为自己最近、最大的主要商品和资金市场,与港澳经济逐渐一体化,并继续保持在开拓轻纺新产品和出口创汇方面的优势。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港澳制造业的主要加工基地,而港澳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投资者和主要出口、转口地。目前,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逐步提高合作的层次,并朝着基础设施、金融证券、房地产等各个领域全面发展。
3.2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在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组合等经济领域有着广泛和很强的优势,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特别是港澳回归后,应从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国际化竞争的新格局考虑,将香港资金雄厚、市场信息灵通,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科技力量雄厚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经济,以共同体形式参与国际竞争。
从发展趋势看,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将进一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移,从简单的生产要素互补向结构互补转移。如果要在世界市场上占稳一席之地,就必须向高科技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科研优势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资金优势相互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这对双方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可以采用新技术更新传统产业;二是可以共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并使之产业化;三是及时引进国际高科技产品,创新后出口;四是共同收集高科技信息,跟踪世界高科技动态;五是进行人才和技术流动,参与当地科技开发应用研究。
3.3 两大三角洲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是争夺市场范围的竞争
中国对外开放重心北移,从根本上说是与各沿海经济中心影响范围的大小密切相关的。在历史上,由于从上海可以乘船经长江到达长江中游和上游广大地区,所以使其与对内陆地区交通不便的广州相比处于优势。到了今天,形势有了变化,京广铁路已建成复线,京九铁路也已通车,广州到长江中游交通十分便利。再加上大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与广州之间的交通现在远比与上海的交通方便,这就使得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在经济竞争中暂时处于不利位置。但是,如果长江上的航运条件能够得到改善,或者在上海与武汉之间修建一条直线距离不足900km的铁路干线,形势可能会有大的改观。
随着全国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迫切,两三角洲之间的经济竞争将出现新的变化:争夺市场范围从国内转向国际,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进度和程度,都将对两大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两大三角洲在21世纪的竞争中很可能转变为既竞争又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两个发动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带动和服务全国经济,进而在转变中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上一页1下一页跳转分页阅读
[1] 林承亮.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与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59.
[2] 吴浙.倾斜的国土——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实与趋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38.
[3] 杨汝万,陆大道,沈建法.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473.
[4] 诸大建.上海作为大都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2).
[5] 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6).
[6] 段学军,王合生.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1995,(5).
2018年05月09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毛帅
内容摘要:有关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的地理学研究,是我们认知广东沙田的基础。然而,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地理学名词“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初却备受争议,甚至否定“珠江三角洲”存在的观点一度占据上风。
有关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的地理学研究,是我们认知广东沙田的基础。然而,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地理学名词“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初却备受争议,甚至否定“珠江三角洲”存在的观点一度占据上风。
备受争议的珠江三角洲学说
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风潮的影响下,一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考察,他们首先在地理学上提出了珠江流域三角洲的存在。1915年,瑞典工程师柯维廉到达广东,治理珠江流域水患。在考察了珠江流域的西、北、东江之后,他在珠江主流下游羚羊峡口外广利围平原发现了埋葬的牡蛎壳,这说明羚羊峡附近曾被海水淹没。由此他提出,广州至澳门一带的平原曾是海湾,后被西、北、东江泥沙堆积为三角洲,并将这片平原取名为“广州三角洲”。后有外国学者来到中国访问,在对香港和广州之间的河口湾和三角洲进行考察后,著文称其为“珠江三角洲”。1929—1930年,在中山大学地质系任教的瑞士籍教授德罗菲斯和哈安姆考察了广州附近的地质之后,明确表示珠江三角洲并不存在,因为其所见的堆积平原很薄,仅1—2米,所以认为珠江河口不足以被称为三角洲,仅是一个第三纪准平原而已。后来也有学者表示珠江河口只是冲积平原与山岳的组合。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江河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遇到含盐的淡水后逐渐淤积,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进而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珠江河口是否为三角洲,这一争论的焦点在于珠江河口处有星星点点的丘陵存在。如何认知这些丘陵,是判断三角洲是否存在的关键。
地形证据支持三角洲存在
1934年,中山大学教授吴尚时非常关注这一学术论争。吴尚时,广东开平人,赴法留学先后师从A.阿里克斯和布朗夏尔。法国是近代地理学的研究中心之一,尤其是法国区域学派在世界地理学界享有盛誉。布朗夏尔、阿里克斯均是法国里昂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精通自然地理学和地貌学。正是受到这种研究风尚的影响,吴尚时在法国留学期间曾多次考察巴黎周边的地理风貌,积累了丰厚的田野调查经验。
1935年,吴尚时考察了羚羊峡和羚羊旱峡,认为旱峡淤塞与海水有关。同年,在考察了流溪河平原之后,他认为海水也曾抵达这里。更关键的是,1937年,吴尚时在广州珠江南发现了七星岗海蚀地形以及附近赤沙滘东面海蚀地形、古沙堤等冲积地形,这些证据有力支持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1941年,吴尚时在《广东省之地形》一文中使用了“珠江三角洲”这一概念。经过长时间考察和积淀,1947年,吴尚时与其学生曾昭璇发表长篇论文《珠江三角洲》,该文从地形、海陆升降、水文、农业、经济、聚落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及其周边的冲积平原进行了分区研究,有力证实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他们提出了“珠江三角洲溺谷生成学说”,认为珠江三角洲与其他大河三角洲不同,它拥有特殊的成陆模式,是一个复合三角洲。而那些在三角洲上星罗棋布的台地与山丘,如广州白云山、中山五桂山和南海西樵山等曾是浅海中大大小小的基岩岛屿,珠江水系携带来的泥沙正是以这些基岩岛屿为沉积核心逐渐淤积扩展,连接成陆,最终“酿造”出了拥有独特河网与地形的珠江三角洲。吴尚时认为,“丘陵之分布,无碍于三角洲名称之成立,岂徒无碍,且有助长其发展之速率”。
在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看来,这篇论文的发表,像是一张珠江三角洲的出生证明,也标志着珠江三角洲学说的定型和成熟。该论说后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接受。
人类活动加速三角洲形成
吴尚时去世后,他的学生曾昭璇等人继续推进珠江三角洲历史变迁的相关研究。
根据他们的研究,在更新世距今2000年左右,佛山、西樵山一带才进一步淤积成陆,珠江北岸、海珠岛南岸的淤浅和中部平原继续发育,昔日开阔水面收窄成河道,珠江河网框架逐渐呈现。然而,这一阶段的珠江三角洲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而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塑造的结果。早在秦汉以前,珠江流域及三角洲附近就有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必然破坏天然植被,而大片植被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进而加速三角洲河道淤积,造成平原洪泛。同时,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环境演变。从秦汉到南汉时期,三角洲伸展缓慢,海岸线在泷水、江门、沙湾至东莞一线,平原扩展范围不大,许多沼泽地随着河流泛滥而淤高扩大,在口门地区因泥沙堆积而成为浅海地带。此时在海岸线以北仍有不少宽阔的河网分布。自996年,珠江三角洲开始出现修筑堤围的记载,东江在莞城以上沿岸修筑了桑园围、罗格围、东江堤等大围田。堤围的不断修筑,加速了珠江三角洲河网水系的形成,也加速了泥沙在河床和河口的沉积,促使陆地迅速扩展,修筑堤围使得河道固定和简化,进而加速了三角洲的外伸。在沙湾以南,甘竹滩以下的小榄、大黄圃,江门的会城以南,石龙、东莞以下地带,均是泥沙迅速沉积的地方。
明清时期是珠江三角洲围垦的大发展时期,平原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围垦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造围成田。在明代,西、北江三角洲的前缘已经推展到磨刀门附近,而黄杨山、竹篙岭、五桂山和南沙等岛屿已经与三角洲相接。东江的沙淤范围也继续向下推移。清代,西、北、东三江的现代口门不断形成发育,基本形成了八大门的格局,口门之间的海滩也逐渐扩大。尤其在清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围垦最为密集,万顷沙、南沙、东海、西海等地区均有大量沙坦形成,并进行人工围垦。
然而,关于珠江三角洲形成史的认知并未结束。至少在史学领域,已有相关学者提出了上述认知的不足之处。例如,之前地理学界认为,沙湾东南方的冲积平原形成于元代,从榄核至鱼窝头、灵山的这片沙田在宋代已经形成。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族谱等文字资料,但该资料内容的真实性仍有待商榷。而根据广州地理研究所资料综合判断,这一地区基本在清代以后才出现。因此,只有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辩证使用历史文献,才可能最大程度上还原更为翔实的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历史。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基本知识的记忆能力考查。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而选项ABC的开放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