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个德罗雷觉醒

全国第一地王被强制收回 疑因央企中冶无力开发 _ 东方财富网
全国第一地王被强制收回 疑因央企中冶无力开发
作者:李娟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7月5日18时左右,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正式公告:经市政府批准,下关滨江江边路以西2号地块(NO.2012G50)因故终止出让程序。这幅土地是2012年的全国总价地王,去年11月30日被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临江投”)以56.2亿元拿下。作为土地竞买和开发主体,南京临江投实为大型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冶置业控股、南京国资参股的合资公司。
  曾遭国土部调查的南京下关滨江2号地块被终止出让程序  “地王”向来命运多舛。7月5日18时左右,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正式公告:经市政府批准,下关滨江江边路以西2号地块(NO.2012G50)因故终止出让程序。  这幅土地是2012年的全国总价地王,去年11月30日被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临江投”)以56.2亿元拿下。作为土地竞买和开发主体,南京临江投实为大型国有开发企业中冶置业控股、南京国资参股的合资公司。  事实上,早在2010年9月,南京临江投就已拍得下关滨江1号和3号地块,成交价分别是121.41亿元和78.93亿元。在去年拿下2号地块后,三幅土地连成整体,总面积达到236万平方米,总价256.54亿元,一举超过2009年拍出255亿元的广州亚运城,成为实质上总价最高的全国地王。  这三块地构成南京市下关区滨江区域的主体,是南京市政府近年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冶置业母公司(601618.SH)2012年财报显示,该项目总投资将达到69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支付2号地块的竞买人民币11.3亿元,尚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也就是说,56.2亿元的总地价,到去年年底总共支付了11.3亿元。有消息人士表示,这幅土地被收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冶的财务状况不佳,后续开发较为吃力。  被强制收回  去年11月底才刚刚拿地,今年7月初就被强制收回,中冶下关滨江2号地块,这个轰动一时的地块半年多时间就被匆忙拉下马。  日,南京公开拍卖下关滨江2号地块,总建筑面积超72万平方米、起拍价高达56.2亿元。这块土地被南京临江投以底价拿下,因为总价较高,该地块也成为2012年全国总价地王。  中冶置业占南京临江投80%的股份,成为“新地王”的实际买家。  南京市国土局当时称,下关滨江2号地块东至城河北路,南至城河路,西至规划滨江路,北至方家营路,总出让面积为36.4万平方米,规划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地块容积率1.99。据业内人士当时的估算,这幅地块未来的建筑体量将达到72.4万平方米。  官方消息称,由于整个滨江地区拆迁改造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为加快下关滨江棚户区改造工作进程,在下关滨江2号地块内棚户区居民和工企搬迁基本完成,且与原铁道部就铁路西站货场搬迁和土地处置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南京市国土局于日发布2号地块挂牌出让公告,并于当年11月30日挂牌成交,由南京临江投竞得。  对于收回该地块的原因,南京市国土局的解释是,该地块成交后开发建设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为:其一,由于西站货场异地复建工作十分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按原约定期限向受让单位交付土地;其二,南京市政府对下关滨江商务区的规划进行了局部优化,其中涉及到2号地块原出让时约定的规划建设条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曾被国土部调查  2010年9月,南京临江投拍得下关滨江1号和3号地块,成交价分别是121.41亿元和78.93亿元。拍下2号地块后三幅土地连成整体,总面积达到236万平方米,耗资256.54亿元,构成南京市下关区滨江区域的主体。  2009年初,由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下关滨江地区规划设计》开始在规划网和南京城建展览馆中公示,这个区域要被打造成“南京外滩”。这个近代南京最早开埠的地区,曾因航运业的兴旺而成为南京最发达的商业区域之一,后来则随着航运业的衰落而回归沉寂。  早在拍下1号地块之前的2009年4月,中国中冶和南京市国资集团、下关区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合作开发这一区域,可见这一全国地王早已内定。中国中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消息显示,日,由中冶置业集团投资开发的南京下关滨江项目开发建设推进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金陵会议中心召开。这个被称为南京下关滨江项目老城改造工程动工以来最大规模的会议上,通报了不少下关区滨江项目的情况。  该消息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下关区滨江改造居民整体搬迁率接近90%。下阶段滨江商务区板块由“拆”转为“拆建并举”,“南京外滩”将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南京市政府相关代表也在会上表示2013年将会全力配合中冶置业集团进行下关滨江项目的建设。  不过,去年12月,国土部对典型案例采取公开调查的方式,督促各有关城市严格依据土地出让管理法律法规和出让合同约定,进行调查处理。当时选择公开调查的地块就是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滨江2号地块。  “本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国土资源部对下关滨江2号地块的公开调查,目前正在等待国土部的核查意见,并与南京市有关部门正在洽商有关项目下一步的方案。”这或许是中国中冶2012年财报中最能透露滨江2号地块进展的内容,没有想到的是,下一步的进展如此令人震惊。  中冶财务危机?  下关滨江2号地块位于南京市老城区原下关区(现属鼓楼区)沿江地区,是当地棚户区改造的重要地块,2010年启动改造搬迁工作,改造范围内用地总面积约900亩,其中约90%用地为南京西站货场等铁路设施,其余为棚户区居民和低端污染工企单位。  有消息人士表示,这幅土地之所以被收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冶的财务状况不佳,后续开发较为吃力。中国中冶2012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已支付2号地块的竞买保证金人民币11.3亿元,距地块总价56.2亿元有不小距离。  事实上,中冶置业在2011年年底已将1号地块中一部分以项目公司名义转让给下关区下属国资公司,腾挪出部分资金,这一举动至少缓解了部分资金的压力。  摩根士丹利在2010年9月中冶拿下1、3号地块后曾发布报告称,两幅成交地价为每平方米4878元,远低于周围地区平均地价6000元/平方米,估计该项目可于2013年至2015年分别为中国中冶带来28亿元、33亿元及20亿元的利润。  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国中冶2012年财报显示,受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影响,公司2012年业绩大幅下降,亏损约69亿元。
    不久前刚刚被国土部警告的2012年全国总价 “地王”----位于南京下关区滨江江边路以西2号地块,7月5日被南京市国土局宣布收回。据南京市国土局7月5日发布的公告称,收回土地是因为公共利益需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该地块在2012年被中冶集团旗下中冶置业以56.2亿元天价竞得,该价格也创造了2012年的全国总价“地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官方表示因为公共利益需要被收回,但是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拍下地块的开发商----中冶置业母公司中冶集团近两年财报不甚理想,该地块开发需要巨额资金,“政府宣布收回地块,其实在协助开发商摆脱后续开发的压力。”  天价“地王”被收回/  去年11月拿地,今年7月份被收回,南京“地王”的命运有些传奇。  7月4日,南京市国土局曾发布收回土地使用权公告,涉及下关滨江地块区域。7月5日上午,该公告一度令不少业内人士将其误读为国土局已收回下关滨江“地王”。后经确认,这则收回土地使用权公告所示范围为城市道路用地,只是一场虚惊。  然而,有意思的是,刚刚被确定为乌龙的事情,却在当天下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7月5日下午国土局挂出公告,确认了下关滨江江边路以西2号地块将被收回。  对于“地王”被收回的原因,南京国土局表示,下关滨江2号地块被收回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目前地块内除南京铁路西站货场以外的棚户区居民和工企搬迁工作已完成,但由于西站货场异地复建工作十分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按原约定期限向受让单位交付土地。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和整合下关滨江商务区功能、完善商务区规划布局,市政府对下关滨江商务区的规划进行了局部优化,其中涉及到2号地块原出让时约定的规划建设条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因素,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功能提升,打造现代化的滨江新城,按规定终止2号地块土地出让程序。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下关滨江江边路以西2号地块是中冶置业于2012年以底价摘得,56.2亿的成交价也使得该幅地块成为2012年全国总价“地王”。总出让面积达到36.42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为1.99,折合起始楼面价7754元每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该地块被中冶置业拿下之外,下关滨江新城的1号地块和3号地块,也已于日,由中冶置业以底价200.34亿元收入囊中,“中冶置业把三幅地块都拿下,其实在大家看来,南京市政府就是把南京下关老城改造的任务交给了中冶,因为这么大的地块,除了央企之外,其他开发商没有资金实力开发。”南京房地产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开发资金压力大/  其实2号地块早在去年底,就遭到国土部的警告。  公开资料显示,在去年底,国家土地资源部加强对各省市 “地王”的控制,要求各地要避免在住宅、商服用地供应中出现所谓“地王”误导市场。随后,国土部开始对南京市下关区滨江2号地块进行公开调查,南京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也就该地块情况向国土部进行解释,并接受质询。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当时就现出了要被收回的迹象。  虽然此次官方给出了收回该地块的原因,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只是官方的一个说法而已,“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开发商资金链吃紧,根本无力开发。”一位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根据资料显示,拍下2号地块的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公司的母公司央企中冶集团,近两年财报不甚理想。2013年1月公布的业绩财报中,该企业2012年亏损额达72亿元,“56.2亿元拿地,可以预见后期的开发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巨额资金的,与其说是官方给出的原因,还不如说开发商无力开发,官方给了开发商台阶下。”上述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其实开发商资金捉襟见肘,在1号和3号地块的开发节奏上就已经显现。  开发商在2010年取得这两幅地块的使用权之后,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经《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之后,吸引了诸多媒体的关注。也许是迫于国土部关于闲置土地的处置规定的压力,中冶置业在7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开工仪式,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南京下关旧城改造正式启动,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那场开工仪式之后,该“地王”再次陷入沉寂当中。  “虽然开发商缴清了20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但是高达400亿元的后续开发商资金让目前财务状况并不乐观的中国中冶显得捉襟见肘。”江苏房地产协会一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次2号地块被收回,将肯定影响其他两幅地块的后续开发,不排除第三方介入共同开发,否则仅靠中冶一家来开发,目前来看不太现实。”(每日经济新闻)
    6月20日,隔夜拆借高攀30%,昭示钱荒正式爆发,并重挫地产股,进而影响民心稳定。然而,在此前此后的半个月里,房地产市场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就拿土地市场来说,全国各地欢快地上演着地王大戏。从银行“钱荒”的爆发,到开发商的“不差钱”,这一对矛盾是如何并行于世的呢?  专家围观  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未来地王现象会放缓  “钱荒”是银行将用到极致所导致的一个短期现象,就是银行本身缺钱了。但房地产的开发贷、按揭贷款作为银行业务中的优质资产,这一业务的资金比较充裕。“地王”的出现也比较正常,2012年来,房地产表现出往上走的趋势。原因,一方面是国家经济增长模式还是靠流动性刺激,货币超发短期难以改变,国家也没有除了投资之外更好的方法拉动经济。此外,房地产的需求也还是处于比较旺盛的阶段,“地王”的出现也证明开发商对市场还是比较有把握。但未来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放缓,开发商拿地更为艰难。  市场后市预计也会维持目前稳步上升的趋势,出现大的调整的可能性不大,需求也会继续扩大,以改善型需求为主,投资占比减少。  钱荒  中国离经济危机有多远?  每年的6月份,都是银行资金最为紧张的时期,一方面是面临半年末的存贷比考核,另一方面是全行业需补缴5000亿的,以及7月初的4000亿财税征缴和2500亿大银行分红。往年此时,央行一般会释放一定的流动性以缓解银行资金的紧张。但今年央行却一反常态地不但没有“放水”救市,反倒在近3个月来一直通过正回购回笼资金,甚至还发行了已停发了一年半之久的央票。这一举动在所有人的始料之外。  其实,5月下旬开始,银行间的流动性就开始紧张起来。钱,难借了。但“钱荒”序幕的真正开启却是6月6日,市场传闻因头寸不足,导致60亿违约延迟交割事件。因这一事件,6月中旬,建行总行要求下属分行暂停将资金存放同业。  6月20日,银行隔夜回购最高成交创纪录达到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28%,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飙升至13.44%,创下2006年运行以来新高。而2008年金融海啸之时,伦敦最高也仅为6.88%。6月24日,钱荒的影响开始从向资本市场传导。当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沪指暴跌5.3%,失守大关,深成指创下日以来的新低,逾百只股票跌停。6月25日,A股继续早市低开,截至中午收盘之时,沪指跌破1900点,跌幅超过5%,深成指跌超7%。  彼时,不少专家表态,如果央行维持强硬的货币政策收紧态度,坚持不放水,待“钱荒”情绪传导到社会层面,将极有可能引发一场经济危机。当天下午18点23分,央行网站即发表文章称,当前货币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为稳定社会情绪,央行态度开始出现有原则的松动,并强调,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并要求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向市场融出资金。在央行表态的当天下午,A股市场就上演了惊天大逆转。  6月25日,央行停发央票,同时对当日正回购到期的120亿元没有任何回购操作,这相当于向市场释放120亿的流动性。7月1日,央行再次宣布对部分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最终,“钱荒”以央行的“服软”,释放一定的流动性,暂告一段落。  钱荒事件回放  6月6日,市场传闻,存放于光大银行的一笔60亿元资金,到期后光大银行延迟交割,没有按期归还。  6月8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大涨至罕见的9.58%。  6月中旬,建行总行要求下属分行暂停将资金存放同业。  6月18日和20日,央行分别发行了额度为20亿的三月期央票,回笼资金。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6月20日,钱荒开始进入公共视野。银行隔夜回购最高成交利率创纪录达到30%。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隔夜利率大涨578.4个基点至13.44%,创下2006年以来新高。  6月21日,银行间资金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骤降380个基点至7.9%,创下2007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  银行没有“钱荒”,资金整体相对充裕  开发商有没有钱,取决于银行有没有钱。目前银行虽然取消了购房按揭贷款的优惠政策等,但是对开发商的开发贷款等并没有明显的调整,只是贷款的审批时间有所延长。  其实,开发商只要有银行作为后备支持,资金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银行资金整体相对充裕,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处于“钱荒”的状态。此外,众多房企的贷款是以土地作为抵押的,土地拍卖价格越高,开发商能获得的贷款也就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商与银行是利益的共同体。  目前来看,银行的贷款、信托等资金仍主要流向房地产,因为房企开发贷款的高利率能给银行带来较高收入。  知名房产专家韩世同:钱荒对楼市的冲击有限  钱荒现象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整体来看,对楼市造成的冲击相对有限。但对房企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不排除各大房企可能会出于对未来资金供应情况不明朗的考虑而抱有谨慎的态度,减少对“地王”的争夺,避免自身资金紧缺。因此“地王”数量可能因此有所减少。  虽然近日上海连续诞生“地王”,但在钱荒发生后所诞生的新“地王”价格均在合理范围内。如,绿地地产以47.21亿元夺得的上海徐泾镇会展中心3号地块,虽总价较高,但该地块面积较大,楼面均价为8539元/平方米,属于正常的价格。而万科以48.7亿夺得的上海新“地王”,楼面均价为21415元/平方米,在房价较高的上海也属正常水平。而其余真正意义上的地王均在钱荒发生前产生。  地王  开发商今年都“不差钱”  这场史无前例的银行间流动性危机,不得不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钱荒”引发的房地产集体降价潮。当时,最为典型的金地梅陇镇三期较二期最高降价幅度达到40%。不少业内人士揣测,历史的浪潮是否会再次重演?  但出人意料的是,6月份,房地产市场却与“钱荒”的预测大为相悖。据中原地产实时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市场推盘数量不增反减。  在土地市场上,火热程度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线城市“地王”频现。就在前日,万科、恒大分别在北京、上海拿下高溢价率地块。其中,万科以48.7亿元经过321轮的角逐,竞得上海浦东新区技园区4地块,折合楼面价约21500元,溢价率达88.5%,今年第四次刷新上海总价地王。同日,恒大地产进京,以35.6亿元配建26万平方米保障房成功竞得昌平区沙河镇地块,折合楼面价6964元/平方米,溢价率16.67%,成为北京今年第二高总价。  最为令人瞠目的是,7月2日,广东客商汇实业有限公司以38.48亿元人民币拿下横琴新区商住地,楼面地价高达15890元/平方米,远远高过起拍价5190元/平方米,溢价206%成交。刷新该市保持了6年记录的老“地王价”7700元/平方米并翻番。  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表示,“地王”的出现证明开发商对未来市场还是有信心,与目前银行短期的流动性紧张导致的“钱荒”并不矛盾。他还表示,2008年的“钱荒”是由美国金融海啸传导所致,但今年整个全球经济包括美国、日本都出现复苏,没有理由相信全球经济会出现恐慌。  深圳中原地产副总经理贺晓丽分析,自2012年以来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就有所控制,比例下降,而房企在影子银行、信托方面的融资占比约为30%-40%,尚属于可控范围,同时近一年半来房地产的销售向好,只要不是冒险激进的开发商手头的资金都比较充裕。  近1个月来全国地王  6月8日,佳兆业斥资45.6亿拿下广州黄埔区南玻厂宅地,楼面地价高达11812元/平,创下今年广州总价地王。  6月28日,武汉一块地起拍价0.74亿元,引来6位买家竞相举牌,经过129次竞价,以5.12亿元摘牌,成为片区新“地王”。  7月2日,珠海横琴新区商住地以38.48亿元成交,楼面地价达15890元/平方米,溢价206%,刷新该市保持了6年的地王记录。  7月3日,懋源地产以17.7亿加3.8万平方米公租房摘得北京夏家胡同地块,溢价率23.2%,平均楼面价为4万-4.1万元/平方米。  7月3日,恒大地产以35.6亿元配建26万平方米保障房成功竞得昌平区沙河镇地块,折合楼面价6964元/平方米,溢价率16.67%,成为北京今年第二高总价。  7月3日上午,保利经过50分钟激烈竞价,以23.56亿元拿下一宗,溢价率高达131.89%,刷新今年上海土地溢价率记录。  7月3日下午,万科又以48.7亿高价拿下张江一块地,溢价率达88.5%,今年第四次刷新上海总价地王。  深圳信利合商业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严士平:  目前房价过高,建议购房者先观望  鉴于银行钱荒等原因,目前多个银行贷款利率已恢复基准,市场上利率优惠已不再。这对刚需群体置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率恢复基准后,购房者置业成本上浮3%左右,会扼杀10%左右的刚需需求。如果下半年贷款继续收紧,利率上浮至1.1倍,市场上20%-30%的需求会被扼杀。  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去货率没有达到七八成以上,融资渠道变窄,下半年遭遇现金流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别是那些一直把产品准备留到今年下半年卖高价的开发商。对于购房者而言,随着银行房贷利率优惠不再,置业成本会明显增加。置业者可先观望一下,克制置业冲动。我认为,目前的房价有些过高,或许明年底的价格跟现在持平甚至还低一些。  房企群像  小开发商深陷困境  大开发商安然处之  面对“钱荒”,大型品牌房企与中小型房企表现迥异。在东莞、清远等地共有四个房地产项目的尚嘉房产有限公司,其董事长林奉先对目前企业的资金链问题非常头痛。据媒体报道,该公司面临着资金链的危机,承建商可能随时因为收不到工程款而停工。而此前,该公司以房地产项目作为抵押,向地下钱庄贷款3亿元。然而,地下钱庄借钱的承诺迟迟未兑现。  在中小开发商深陷困境的同时,大型开发商却安然处之。  就在钱荒事件爆发不久,恒大集团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合作签约仪式盛大举行。根据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邮储银行将向恒大集团及其控股公司提供单笔高达50亿元的综合授信,创下了中国邮储银行成立以来向企业提供授信额度的全新纪录。同时邮储银行会在授信服务、个人信贷金融服务、现金管理服务、业主优质金融服务、客户经理网络服务、金融创新产品开发等六大领域与恒大地产展开全面的合作,为恒大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作为大型地产商的代表之一,绿地地产董事长张玉良表示,从目前的大环境看,整体上资金的流动性出现了偏紧的状况,可房地产市场后期的走势将以平稳为主,并不会出现拐点。而绿地地产本身的资金状况非常安全,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公司的发展以及拿新的地块。  同样,显得毫不慌张的还有万科地产,万科总裁郁亮6月28日在西安的媒体见面会上,坦言“钱荒是好事”,而认为不会对万科的销售造成压力。在他看来目前万科有着几百亿的资金,现金流并不成问题。而一直宣称不拿地王的万科在最近的关头上却接连拿下几个地王,就在说这话的前一天,万科与保利组成的联合体就拿下重庆新地王,7月3日万科以48.7亿元刷新了上海年内总价地王。  近期在广州频繁拿地的佳兆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不担心后市,并看好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一线城市竞争虽然激烈,但一线城市的供应也少,未来市场容量也庞大,市场较为理性和健康,去化率很快,相应的系统性风险也比较小。”  诚品地产总经理罗雷也向记者表示,目前钱荒未对他们产生影响,这两年来房地产是受调控影响最大的行业,面对中央新的经济货币政策,后市会比其它行业更为谨慎。“每个企业都会算账,不见得出现地王就是盲目拿地。”  但更多的开发商面对“钱荒”是低调和沉默,面对记者的采访并不愿多谈。  深圳年年丰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梧峰对此分析认为钱荒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受冲击较大的是小品牌开发商和项目公司,此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影响比较大。反而,国内一线品牌开发商因多在一线城市开发,反而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他进一步指出说一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很大,品牌开发商除了银行贷款外,还有着自己的融资平台,基本不受影响。而小型开发商一旦失去银行融资平台后,融资渠道就会受限。如果想尽快从这一轮钱荒中摆脱出来,就需要尽快出货回笼资金,还要想办法外拓融资渠道,采取项目合作并购等方式来应对。    中原:4万亿救市不再有楼市短期将大幅波动  的全球市场,金融链条崩裂源于房地产,最终产生的全球危机,又反作用于房地产市场。2008年上半年,央行先后4次上调,以调节流动性泛滥及通胀的风险,而当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经济增长的强烈需求,央行出手救市,释放10万亿的信贷;2008年9月至次年,先后5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一场“全民投机购房潮”,房价暴涨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而当前的形势明显不同于年。自去年7月份降息以来,除了针对公积金的部分调整以外,金融迟迟未出新政。可见,当前的流动性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危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尚未累积到极限,需要更长的周期去检验整个宏观经济是否会出现滑坡。  4万亿的救市不会再现,但不排除央行在放手地方银行自调流动性压力之后,继续采取“下调率、通过公开市场运作投放资金、让大银行向小银行放贷”等政策工具的可能性。  流动性趋紧,对于房地产市场无疑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在2012年底,绝大多数开发商在市场转好的时机大大受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从近半年来各大房企融资拿地的热情来看,目前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短期内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收紧,对资金充裕的房企影响不大,但中长期持续势必对其销售和资金产生极大的压力,届时,房地产市场将再次经历一场“以价换量”的格局。  因此,未来短期内楼市将出现大幅波动,中长期或许是中国整体经济转型的契机,房地产市场仍在震荡中走向稳定。(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DF070)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