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一买资源 先给资源后付钱 有的加...

对曹远征、邹蓝《资源稀缺性对于制度安排的重要作用----以西北水窖制度演变为例》一文的评论
这个案例的一般化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的变化导致资源的价格变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制度变迁。但这个案例把命题具体化后对我有所冲击。原来我们习惯于把某些资源稀缺性的程度当成既定的。 案例分析方法很严谨,叙述很清楚。下面提些问题。资源稀缺性对于制度安排的重要作用1 15 第一个问题是由于水的稀缺导致“水主”谈判地位很高,谈判结果是使农民仅获得维持生存的价格。难道“水主”之间没有竞争吗?诺斯讲过,农奴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受到那么严重的剥削,因为农奴可以逃跑。即农奴主之间有竞争。 第二个问题是替代制度问题。水井、引黄工程等等首先应该是替代技术问题,不同技术就是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不同的技术可能导致不同的制度,因为它所采用的资源配置不同。 第三个问题是在讲替代制度方案时,有些制度方案没有讨论。合作制是个大问题,但股份制可能是个好办法。一家人出不起钱可以十家出,出钱后不仅可以用水,还可以卖水。这是可以做到的,中国民间这种事情也非常多,如古代四川的盐...&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曹远征和邹蓝的论文以宁夏南部山区水窖制度的演变为例,试图说明土地的产权安排并不天然是决定农业制度的惟一条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将会最终决定制度的安排方式。这种尝试对于提醒公众关注水资源使用的成本和收益是很有意义的。文中有关引黄灌溉、涝坝、水井和合作制水窖为何难以替代私有水窖的分析,对于该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的技术选择和工程投资及管理方式的选择,也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但是,读过该文之后还有如下一些疑问: 1.国内外关于灌溉农业和干早农业技术选择的成本一效益分析文献汗牛充栋,不知作者是否注意到,水资源从来都是进人生产函数的?如果浏览有关干早农业的文献,可以看到“水主”制度在非洲,例如,在也门至今依然存在。在以色列,水资源一直按配额分配,水额度和土地一样被视为农场主的资产,出售农场土地和出售水配额的法律是一致的。 2.除了第5个小标题下的第二段之外,不知作者涉及的案例属于什么时段?如果是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水主”的权...&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经济问题》2004年第2期发表了周肇光同志的《关于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假设的理性分析》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对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观点提出了新见解。笔者有一些不同看法,特此提出与周肇光同志商榷,仅供参考。一、资源稀缺性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西方经济学的内容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经济基本问题;三是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及其相互关系。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人类社会就必然面临各种经济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而经济学乃是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用来满足欲望的物品以及用来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经济学之所以产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源的稀缺性。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后凯恩斯主流学派(亦称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保罗?A?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一书中这样写到:“如果资源是无限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什么生产就不会成为问题。...&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基本上采取“渐进型改革”方式,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的逻辑,“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原先存在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具体到金融业,银行业务内容和模式的改革也不得不与之相适应。作为支撑和保障平台的银行信息系统,也在连续不断的升级改造之中快速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在与一些银行的不同层次的高管交流时,笔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些性质相似的以下苦恼。基层支行或营业机构人员少,导致许多业务开展得不好、风险控制质量低;地市行,对私业务比不过M行、对公业务比不过C行、本外币一体化业务比不过B行、网点数量又比不过A行,终日琢磨着:如果这些都改善了,经营一定会大有好转,业绩一定会遥遥领先同业;大区行或总行呢,各种业务都要奔着“行业龙头老大”努力,无论是自己独有的业务,还是与其他银行同质的业务,都要做强做大。这些烦恼来自何方?其实烦恼就来自“资源稀缺性”这只无形的手。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经济环境和行业里,资源稀缺性是一个普遍的客观规...&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 研究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的目的与 意义1.1研究的意义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传统研究主要有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从动态过程如何保证资源的最佳利用 ;二是资源的所有权如何影响它的使用。前一问题涉及到资源定价、租与资源分类等问题 ;后一问题指的是资源产权与制度安排问题。传统资源经济学大致可看成对上述两大问题的研究。自从 2 0世纪 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 ,对前一主题即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价问题 ,一时间成为经济学家争先恐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对资源定价的研究 ,还是对资源产权的研究 ,其目的是希望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与配置。但怎样选择才能达到最优化 ,最优化的标准又是什么 ?现代微观经济分析 (主要是福利经济分析 )表明 :理论上而言 ,无论是严格的计划经济还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这里暂先不考虑外部效果 )都有可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 (即Plato效率 ) ,前提是经济指导者要为经济运行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价格比率”以及保证这组价...&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一、问题的提出制度起源是一个制度发生学意义上的问题,它要探索的是制度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等基本问题[1]。制度的起源至少存在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制度在根本上的从无到有;二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中新制度的创立;三是从已有的制度过渡到更新的制度。一般认为,制度是沿着“演化”和“构建”这两条不完全相同的路径起源的。若追溯最初制度的起源,则是由长期无意识的演化生成的。演化强调行动者的无意识性或无目的性,即使行动者是基于有限理性算计的,互动的结果也不是预先就存在于行动者的目标函数之中[2]。而在特定制度背景下新制度的创建,则有明确的“制造主体”,即普通个人、社会精英或者利益集团,他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对制度进行设计或者施加影响,从而形成新的制度或者改变旧的制度[3]。构建强调行动者有意识地将互动结果预先固定下来,并存在于其目标函数之中。关于制度起源的原因,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家诺思、旧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等人以资源稀...&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1引言传统资源经济学面对资源稀缺性问题,研究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资源的所有权对其使用的影响,涉及到资源产权与制度安排的探讨。二是如何保证资源在动态过程中的最优利用,涉及到资源定价、租、抽取成本等方面。总的说来,前一问题的解决是后一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产权与制度安排问题的解决是市场机制有效发挥对资源基础性配置功能的前提。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下,资源的稀缺性能够得到正确的反映,进而体现资源利用的效率。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制度规范与市场发育都比较完善,加之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都使得主流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更偏向于以Hotelling规则为基础的资源定价、租、使用成本等方面。伴随资源大规模使用产生的负外部性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是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资源、生态危机的必要物质基础。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显示了资源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