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服务区花果山观星台服务区,我刚点观星台还没输...

观星台_郑州登封观星台旅游指南
您现在的位置:
········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城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前后院落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  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l276年,距今己有7OO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l8年(公元l2l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l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l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台身形状是覆斗状,其作用是  “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观星台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我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各种天文仪器:沈括浮漏,正方案,仰仪,景符,日晷(图片),观星台现为对外开放的文物旅游景点。
  ***:0  交通:市区乘坐登封至告成班车或自驾车沿s237公路可达;  门票:40元/人(如参观中岳庙、观星台、卢崖瀑布,通票为80元/人)观星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内容由网友"冰天雪地"上传分享。]
(山东济宁梁山县)+
(山东济宁梁山县)+
(山东威海文登区)+
(安徽亳州蒙城县)+
(河南商丘民权)+
(河南周口川汇区)+
(河南济源)+
(广东中山)+
(山西晋城陵川县)+
(广东清远阳山县)+
(湖南常德津市)+
(湖南永州新田)+
(湖南邵阳武冈)+
(湖南郴州桂东)+
(山东莱芜钢城区)+
(广东肇庆端州区)+
(湖南衡阳常宁)+
(广西桂林兴安)+
(广东江门蓬江区)+
(江苏泰州兴化)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河南?郑州?登封?告成?观星台
登封?告成?观星台
给我们讲解的周所长,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待遇呀!他还告诉我们:五十年文明看深圳,百年文明看上海,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八千年文明看河南。
在GPS的引导下,见到这两块巨石,就离观星台不远了。河南人对“中”这个字,真可谓情有独钟呢!一路下来看见了不下几十处,也不知哪里才算最中。
观星台可不好找,离登封不过十几公里的路程,开车转了好大一圈,终于到了一大片“荒草地”。只听见GPS不停地喊我们掉头,也不知调了几次,都是在原地打转而已。
&&& 早上的露珠
恣意的狗尾草
&&& 不知名的虫子
烦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决定停车,自己进去寻觅。
原来观星台在这里呀!
照壁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造的,当地人俗称“影壁墙”。照壁上做“千古中传”石额一方,简单概括了古天文学重视中土的观测传统,系时任登封知县施弈赞所立。是对“观星台”和“周公测影台”这两台的形象讴歌。照壁,古代叫做“萧墙”,萧墙的“萧”字,谓之“肃”,“墙”谓“屏”,至屏而加以肃静,所以谓之萧墙。设立影壁,就是以此为诫,要人们肃静入庙的意思。
冷清的大门口。观星台的大门,建造于明代,清朝重修,大门两侧石柱上有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刻制的对联一幅: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此联高度概括了“观星台”和“测景台”的作用与价值。这座院落是当地人民为纪念周公姬旦而修建的周公庙。
这里的服务员够呛的,说买三张票:一张学生票,两张大人票,结果第三次才给对票。请了导游,结果所长亲自来解说,因为导游怕我问问题回答不出来。我还奇怪呢,这么一位老人家,普通话说的不错,不简单嘛!这下我们的地位一下被提升了----这位周所长是申遗是的讲解员,领导人来都是他解说,简直是享受了国家领导人的待遇嘛!
春日谒周公祠观测景台:此碑为明代书法家郑大原题写,行体。书法手劲刚健,诗文描述了元圣(周公)当年在此测景、观星之情景。郑大原,明代山西上党人。隆庆年间举人,曾任登封知县。
诗云:元圣当年曾测景,巍峨庙貌石淙浔。阶前台榭余芳草,门外山川映古林。观象已知超远略,量天更见识玄心。我来肃戒明?典,漫向碑前?赏音。
郑大原这首写于拜谒周公祠间隙时的诗作内容比较明白:元圣,即周公旦,昔日曾在这个地方“测景”,由于这个功绩这里仍然留下了他的巍峨的庙宇。庙宇坐落在石淙河畔,亭台前如今长满荒草,远远的山川掩映着葱郁的林木。颈联进一步描写周公的功绩:观象、量天,真是有深谋远略啊!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距周公测景台二十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前后院落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台,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北,东经113°0,北纬34°24169±13。中国历代许多天文学家曾到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周礼?地官?司徒》登封观星台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古“影字”,下同),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东汉郑玄在注释中引用郑众的话说:“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今观星台南20米处,尚保存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天文官南宫说刻立的纪念石表一座,表南面刻“周公测景台”五字。表高196.5厘米,约为唐小尺8尺,表下石座上面北沿6.6~37厘米,切近唐小尺1.5尺,故知此表在规制上与《周礼》所载土圭测景说相近。
介绍一下告成吧:告成,夏禹曾在此建都,称“禹都阳城”,后代曾在此地设置阳城县。天册万岁二年(696年),武则天为展示自己的政绩和抱负,下诏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表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
周公测景台:学名“八尺表”,俗称无影台,是我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影的遗制,是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的仪器,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周在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现在的洛阳,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寻求营建东都洛阳的准确天文依据,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测景台”。在这里利用土堆、木杆进行测影,以土圭之法测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季节变化。中国传统的节气划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冬”四时得以划定。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盖天说”原理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的学说,而历代帝王都称为天子(天之骄子),所以都是敬天的,由于历代帝王尊崇天神,故而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中心而号令四方。周公姬旦据此选准了嵩山之南、颍水之北这块自古被称为“崇地”的地方,修建了测景台,以便求得准确的天文数据。
&&&&测景台分上下两部分,下部这个台座呈梯形,称为“圭”,台座上面呈正方平面,平面上有一石柱置于中间,称为“表”,“表”高合当时八尺,所以称为八尺高表。作用是“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也就是说通过立土圭测日影,来寻求地中,验证四时季节的变化,据《旧唐书》记载:周公当时修建的是土圭木表,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命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土圭旧制,换以石圭、石表,以便永世保存。现在石表上刻有“周公测影台”五个字。这座石圭石表通高三点九五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方形的石座,上小下大呈柳形锥体,名曰“圭”,高约一点九六五米,上部为长方形石柱,名曰“表”,高约一点九五六米,合唐开元尺子的八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面北边沿三十七厘米左右,约合唐开元尺一点五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故俗称此台为“没影台”。石座背面,后人题刻有:“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对联一幅,即含有这个意思。
当年,周公旦通过在这里的实地观测,把影子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即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把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即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把太阳的影子从最长到最短和从最短到最长的中间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这就划分了四时。“表”的北边距“圭”的北边缘合当时1.5尺,而夏至这天八尺高表射下的影子正好1.5尺,所以夏至这天在石圭的周围看不到影子,正因如此,称此台为无影台。又因无影,我们的祖先就把这里定为地中,这就是验四时,求地中。测土深即测距离,也就是测量周王朝之老家西岐到中原的距离。因为这里是地之中,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中原”、“中州”、“中岳”、“天中”等称谓,包括中国也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而河南话里“中不中”也源于此。
刘士伟题游: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刻,刘士伟撰文并草书。诗文描述了作者游古阳城所见观象测景之情景。碑文内容为“制作仰元圣,阳城观象台,建中资制辅,测影佑三才,地胆依中岳,天心应上台,登临窥日表,亲授指南来。”
周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是一座面阔三间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建筑,1975年政府拨款,进行了落架翻修,内塑周公(旦)像。
“漏壶”是古代的计时仪器,相当于现代的钟表。沈括浮漏是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沈括(沈括字存中,北宋时人,生于1031年,卒于1095年,享年74岁,他是我国科技史中颇有影响的学者)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制的漏壶。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漏壶的结构不断改进,计时性能也随之更加科学。到了宋代其结构由原来的单级壶,发展到二级甚至多级壶。沈括浮漏就是一组多级壶漏系统:最上层摆设的称为求壶,是专为下级壶供水用的水源壶;第二层摆了两只壶,高的叫复壶、低的叫废壶,复壶的作用是保持水流的稳定,并保证水位的指定高度,超水位的多余水则流入废壶。最下边的是建壶,由复壶滴落的稳压水,滴入建壶,并以容纳水量的多少,来显示时刻。
窥几:窥几之制,长六尺,广二尺,高倍之。下为趺,广三寸,厚二寸,上?广四寸,厚如趺。以板为面,厚及寸,四隅为足,撑以斜木,务取正方。面中开明窍,长四尺,广二寸。近窍两旁一寸分画为尺,内三寸刻为细分,下应圭面。几面上至梁心二十六尺,取以为准。窥限各各长二尺四寸,广二寸,脊厚五分,两刃斜?,取其于几面相符,着限两端,厚广各存二寸,衔入几?。俟星月正中,从几下仰望,视表梁南北以为识,折取分寸中数,用为直景。又于远方同日窥测取景数,以推星月高下也。
&&&&窥几的使用:它的桌面有一条长缝,古人称之为“明窍”。沿缝两侧桌面,各有两行平行的刻度,外疏内密。在桌面上,还放置有两把斜刃的铜尺,叫做“窥限”。窥,就是窥望的意思。运用这张桌子上的缝隙,来窥望天象,故名窥几。
人们将此桌子安置到原先放置圭尺的地方。观测者在窥几下通过那条缝隙上望,调整自己的位置,让月亮与杆顶和眼睛处于一条直线上,这时,这条窥望线,就相当于太阳的投影线。为了记录其位置,用一把铜尺,用其边缘对准这条线,放到桌面上,此时,观察者从桌子下起来,读取尺子处于桌子面上缝隙两侧刻度的位置,就得到了测量数据。
这张窥几的桌面还少了两把尺子。尺子的作用是,月亮很大,观测时,移动尺子,用一把尺子定其上边,另一把尺子则定其下边。这样就得到两个数据,两个数据的间距,就是观测到的月亮视径。而两数据的中心点。则是对月亮中心的观测座标。一般记录天体的运行位置,都利用其中心点的位置。这样,天文学家就运用这种工具,解决了测量月亮的问题。
中国人还对五星感兴趣,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古人喜欢用五星的变化来预测吉凶。同时,五星也可以建立星历。测量五星,也不容易,五星更小,光线更暗。但运用这种窥几,也就解决了。当然,除了五星,其它天体也可以测量。用两把测尺,还可以测量两颗星星间或者天体间的纬距。
弹痕:1944年,日寇炮击观星台,致使台顶东室塌作废墟,台东壁中弹数枚,1975年修整复原,现保留的是损坏较轻的两处炮弹洞。
观星台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台面呈方形,用水磨砖砌造。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屋通高12.62米。台下边宽16米多,上边约为下边之半。在台身北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台顶各边有明显收缩,并砌有矮墙(女儿墙),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有凹槽的“高表”。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俗称量天尺)。石圭通长31.19米。观星台的建立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科学的巨大成就。
&&&&观星台建于元朝初年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18年(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台身形状是覆斗状,其作用是“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观星台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我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具有机高的价值。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台顶小室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修葺时所建。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台的北壁正中,有一个直通上下的凹槽,其东?西两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
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下部为砖砌基座。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圭居子午方向。圭面刻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泄水池,呈长条形,泄水池东?西两头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时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为东西向长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
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登封观星台的直壁和石圭正是郭守敬所创高表制度的仅有的实物例证。所不同的是,观星台是以砖砌凹槽直壁代替了铜表。经过实地勘测推算。直壁高度和石圭长度等结构与《元史》所载多相符合。石圭以上至直壁上沿高36尺,从表槽上沿再向上4尺,即为置横梁处,恰在小室窗口下沿,很适合人们在台顶操作。由此至圭面为40尺。通过仿制横梁?景符进行实测,证明观星台的测量误差相当于太阳天顶距误差1/3角分。
&&& 登上观星台
看看我们是几点登台的?来个近景----九点二十八分,和日晷时间相近,神奇吧!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3]绝大部分的日晷显示的都是视太阳时,有些在设计上作了变更,可以显示标准时或是日光节约时间。
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
日晷的工作原理:
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
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高表:是按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原物的五分之一而复制的。但元初在使用时有改动。在当时全国27个天文观测点中,多为八尺表测影。仅大都(北京)和阳城(告成)立四丈永久性高表,且以台体代替高表。
元代郭守敬测影时用的高表是四丈,系铜制品,实际高表的长度是五丈,宽二尺四寸,厚一尺二寸,表插入圭的南端石座中,入地深度一丈四尺,在圭面上只露出三十六尺,表顶分出两条龙,这两条龙支掌着一道横梁,横梁至表顶四寸,所以横梁离圭面正好四丈,横梁仅六尺,直径三寸,上面也有水槽,用以验证横梁是否放平,为了防止高表不直,在横梁两头和中心处都制有小孔,可系铅垂线,进行调整,避免倾斜。
这里和观星台不过几米的距离,测量时差竟有两个小时,太离奇了!
正方案:中国元代郭守敬发明的一种用于定向的天文仪器。是一种正方形的、咎面上有多重圆环、外重圆环有周天刻度的特殊的地平日晷。用来测定子午线,也可以侧立起来测天体的高度和去极度。
正方案,方四尺,厚一寸。四周去边五分为水渠。先定中心,画为十字,外抵水渠。去心一寸,画为圆规,自外寸规之,凡十九规。外规内三分,画为重规,遍布周天度。中为圆,径二寸,高亦如之。中心洞底植臬,高一尺五寸,南至则减五寸,北至则倍之。
凡欲正四方,置案平地,注水于渠,?平,乃植臬于中。自臬景西入外规,即识以墨影,少移辄识之,每规皆然,至东出外规而止。凡出入一规之交,皆度以线,屈其半以为中,即所识与臬相当,且其景最短,则南北正矣。复遍阅每规之识,以审定南北。南北既正,则东西从而正。然二至前后,日轨东西行,南北差少,即外规出入之景以为东西,允得其正。当二分前后,日轨东西行,南北差多,朝夕有不同者,外规出入之景或未可凭,必取近内规景为定,仍校以累日则愈真。
又测用之法,先测定所在北极出地度,即自案地平以上度,如其数下对南极入地度,以墨斜经中心界之,又横截中心斜界为十字,即天腹赤道斜势也。乃以案侧立,悬绳取正。凡置仪象,皆以此为准。
仰仪:是按照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原物的四分之一而复制的,实为球面日晷,由仰釜、十字架、测影玑板组成。通过观测可以看出太阳的球面位置和太阳一年之中的位移,还可以观测到日全食全过程和食分变化情况。
仰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由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仰仪的主体是一只直径约直径一丈二尺(元代天文尺)的铜质半球面,它的形状好像一口仰放着的大锅,因而得名。仪唇(半球面的边缘)上边刻着时辰和方位,相当于地平圈,上面还有水槽,用以校正水平。在仪唇的南部放置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杆子各一根,称为缩竿。南北向缩竿末端延伸到半球的中心,顶端装置一小方板,称为璇玑板。板可以南北向和东西向转动。板的中央开一小孔,小孔的位置正好在半球的中心。仰仪的内部球面上,纵横交错地刻划出一些规则网格,是赤道地平坐标网。用来量度天体的位置。不过,这个坐标网与天球的坐标网,东西相反,以南极替代北极。在仰仪的锅口上刻有一圈水槽,用来注水校正锅口的水平,使其保持水平设置;在水槽边缘均匀地刻划出24条线,以示方向。在正南方的刻线上安置着两根十字交叉的竿子,呈正南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仰仪的中心,把一块凿有中心小孔的璇玑板装在竿子的北端,并且璇玑板可以绕着仰仪中心旋转。转动璇玑板,使它正对太阳。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成像,从坐标网上立刻可以读出太阳去极度数和时角,由此可知当地的真太阳时和季节。
仰仪的作用:仰仪是采用直接投影方法的观测仪器,非常直观、方便。例如,当太阳光透过中心小孔时,在仰仪的内部球面上就会投影出太阳的映像,观测者便可以从网格中直接读出太阳的位置了。尤其在日全食时,它能测定日食发生的时刻,利用仰仪能清楚地观看日食的全过程,连同每一个时刻、日食的方位角、食分多少和日面亏损的位置、大小都能比较准确地测量出来。这架仪器它甚至还能观测月球的位置和月食情况。被称为“日食观测工具的鼻祖。”
因此,是很受古代天文工作者喜爱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仰仪流传到朝鲜和日本后,取消了璇玑板,改成尖顶的晷针,从而成为纯粹的日晷,被称为仰釜日晷。
帝尧殿: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以来称螽斯殿,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改建,更名为帝尧殿。1944年侵华日军炮击观星台,殿宇被毁。2005年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多方筹资进行了原址复建。
古井:此井相传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建造观星台时先期挖凿,后测量仪器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都取自此井。井水清澈甘甜,历经数百年久旱不竭。被百姓传为佳话。
我的更多文章:
( 07:23:41)( 07:21:07)( 09:40:55)( 06:25:36)( 21:12:39)( 06:05:5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