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中国美声伦敦音乐会龙传奇

中国之声_央广网
刷新时间:
108秒后刷新
> 中国之声视频:London Has Fallen Official Trailer #1 (2015) - Gerard Butler_【高清视频】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按排序按地区按类型按年代
正片正片正片正片1:58:36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
每日鲜货05:4710:5604:2709:2408:5410:0012:1913:3812:2214:2315:13
百合爱·她吻了那女孩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
01:5602:2304:0201:5401:2801:4803:0002:3201:3501:5103:1802:4801:1703:1301:0400:5401:4703:3701:4600:3101:3100:4803:0703:4114:5504:1103:1701:4001:4400:3101:0000:5700:4500:4200:5200:30
网络大电影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14:29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
&铭记9·11&经典反恐电影回顾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
影评人荐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1:39:46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1:40:27正片1:51:03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预告预告正片预告预告正片预告预告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
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全1集会员免费全12集会员免费全39集会员免费正片付费
华语佳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预告正片正片
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预告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
预告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
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会员免费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预告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正片
土豆推广01:0002:5107:5502:1902:2103:3003:3406:4802:2007:3504:1801:3106:1113:5302:0406:5903:4203:0002:2800:3002:1400:1503:3901:5107:5503:3203:3100:3202:0701:3401:0302:2802:1403:5202:4203:01
邮箱: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14:3305:4509:4112:29合作
Copyright & 声明:任何通过本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由于侵权而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凡在本网会员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尽管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作者注明未经授权不能转载、引用除外),但会员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 邮箱:@中国之声王艺&《遇见一些人,流泪……》千里共良宵日节目文字整理
#千里共良宵#爱情会流泪,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让我们在节目中遇见一些人,分享一些故事,分享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本期节目歌单】
背景音乐:《冬阳》Various Artists
背景音乐:《送别》郝云
背景音乐:《遇见》孙燕姿
背景音乐:《该说再见了》电影原声
背景音乐:《On&Golden&Pond)Dave&Grusin
背景音乐:《Like&the&Wind》神思者
背景音乐:《香水海》几米
第一首:《野百合也有春天》阿桑
第二首:《叶子》阿桑
第三首:《我要的飞翔》许飞
第四首:《还剩下什么》羽泉&苏慧伦
第五首:《在那东山顶上》谭晶
第六首:《最好不相见》李漠
第七首:《半情歌》元若蓝
第八首:《女人花》梅艳芳
文章一:《野百合也有春天----阿桑》文/韩梅梅
文章二:《还君一钵无情泪----李叔同》文/韩梅梅
文章三:《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文/韩梅梅
文章四:《查令十字街84号》文/佚名
文章五:《梅艳芳:女人如花花似梦》文/佚名
文章一《野百合也有春天----阿桑》
在这个世界上,寂寞的人太多,所以喜欢你的歌的人也多,尽管很多时候很多人都记不住你长什么样子。你很特别,把伤心的歌唱得勇敢又清醒。
惋惜,那一年听到你走了,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样的,一个唱歌这么好听的人,这么年轻就不在了。第二个感觉就是感慨,人生太短,有的时候命运残酷得不敢让人去想。
阿桑的原名叫黄??,十二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她四处躲债。父母离异的孩子童年很少能得到快乐的生活,阿桑说从小她就听父母不停地吵架,烦透了那样的生活,等到父母终于离婚了,人生也终于有了残缺。
从中学开始,她选择寄居在姨妈家,姨妈家并不宽裕,所以她就出去打零工,到工艺厂折塑料花,去包巧克力的包装纸,或者当电子工人,把挣到的钱带回去交给姨妈。别的女孩子在那个年龄忙着做梦,忙着恋爱,而阿桑却在每一天放学后骑着自行车去车间工作,在流水线前,专注地包着一颗又一颗的巧克力。
高中毕业之后,阿桑读了南翔工商大学影剧系,毕业后她考入了艺工队。在艺工队里,她身兼数职,常常当主持人的同时还要唱歌,如果哪个舞蹈演员临时请假了,她还要穿上舞蹈服装去跳舞。在艺工队里待了五年,然后离开。之后,她和朋友成立了一个小乐团,到酒吧去唱歌。
在酒吧里唱歌的女生太多了,个个都唱得很好,她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脱颖而出。终于,有人发现了她的才华,唱片经纪人来找她签约了,但是时机并未到来。她录了DAIMON,但是却没有唱片公司愿意发行,她抱着期待等了很久,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这恐怕是因为她长得并不漂亮,是的,阿桑确实长得很普通。这期间,阿桑确实摇摆过,换工作,她去找经纪人谈,说转行算了,做音乐希望渺茫。而经纪人却劝她坚持下去。
为了生活,阿桑去泡沫红茶店当服务员,去兼职做律师事务所的接线生,或者百货公司的播音***。这期间,她又签了唱片公司,但是只是签了约,一直没有得到录音的机会。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歌,也录了音,但是一场台风把她录制的小样都吹跑了。
一次次的不顺利,一次次的遭受打击,生活的压力和艰难让她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承受。在唱完歌回家的深夜,她多么希望有一杯温热的奶茶可以撑在手里。
2003年,华谊唱片发行的《蔷薇之恋》电视原声带中,阿桑唱了主题曲《叶子》。这首歌一出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只有曾经深藏寂寞的人,才能把歌唱得这么伤感,孤独,绝望。她的歌声从人的耳朵进去,直达心里。
在城市里,有太多的人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看路标,一个人搬家,一个人走进餐馆吃饭,一个人睡觉。翻身的时候,觉得荒凉,也有太多的时候觉得一个人在对自己说话。
因为她的嗓音太特别了,所以听过的人都会记住,而今后再听就会马上听出是她的声音。阿桑沙哑的嗓音里,有故事,沧桑,也有悲凉。这要感谢她有过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大家或多或少都同样经历过的,而这个时候她已经28岁了,作为一个新出道的艺人来说,真的是很大的年龄了。
出名了,自然是要取一个艺名的。台湾人是可会给女孩子取名字的,她本来可以有一个很甜美,或者恨艳美的名字,但是这家唱片公司有懂她的人,因为从她的歌声中能听出沧桑,所以就取了一个桑字。在文案里,称她为疗伤歌手。
换了名字,阿桑的事业虽然更顺了,唱片大卖,但是她却仍然没有大红大紫,这是因为她一直都很低调。在演艺圈这样的名利场,她保持着自己的单纯,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傻劲,她是很少没有绯闻的女性。其实大家喜欢她,都是单纯喜欢她的歌,同样也没有人去窥探她生活的愿望。2003年底,阿桑发行的个人专辑受了点伤,这张专辑让她入围了第十五届金曲奖最佳新人。
其实,每个人都会受伤,每个人都会哭泣,而受了伤只能接受,放弃,想开和体谅。作者说,2004年她在北京正经历着失恋,陪着她的就是这首歌。不然,又能怎样?不然又能怎样?
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她的淡然,痛哭流涕。
在这次发片的记者会上,阿桑亲手制作了一杯叫苦尽甘来的果汁,苦瓜调上蜂蜜加入果汁,她一口气喝光。苦尽甘来,她希望是这样的。
2005年,阿桑发行的第二张专辑《寂寞在唱歌》,收录了《一直很安静》这些同样疗伤的歌曲,这些歌能让人想起一些往事,想起一些曾有过的伤感,思考过后会平静,难过过后会哭。这张专辑让她再一次入围了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女歌手的提名。
但又只是提名而已。这张专辑,可谁也不知道,这也是阿桑最后一张。2006年,阿桑到大陆发展。来到北京,她自己去找中介租房子,做地铁去录唱片,在公车上她就是一个普通朴素的女人,可能正有人在用手机听她的歌,但是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个唱歌的人正站在自己的身边。
她就是这样一个普通,敏感,还有点脆弱的女人。
到了北京以后,尽管她很努力,但是事业发展的速度还是放缓了,对此她倒是不着急,凡事自己尽力就好,心态很平和,她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在大陆出一本书,但这个愿望却始终没来得及实现。
2008年十月,她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患了乳腺癌。人生是多么的残酷,她才33岁。她只能接受现实,并且对所有认识的人隐瞒了病情。因为,她不愿意让亲人朋友担忧,她一个人勇敢地承担着。
在即将离开的那些时日,她更多地去看望亲人和朋友,和他们见面聊天。在外人面前,她依旧谈笑风生,谁也看不出来她患了绝症。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她如何安慰自己,当她一个人去医院听医生告知病情恶化的消息的时候,她要如何面对?当化疗的痛苦,***已经不能止疼的时候,她又是怎么样一个人承受下来的呢?
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她同时还在忙着第三张专辑的事情。第三张专辑的歌,她想完全自己写,她没有停下来,还计划病好了就完成出书的愿望。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好起来。
2008年去美国旅行的时候,阿桑认识了一个男人。她向这个男人坦诚了自己的病情,说出了自己患了绝症。可他们仍然相爱了。这个时候,她向她所有的愿望都自动靠边了,她有一个崭新最简单的愿望,那就是和他结婚。
2009年4月6日清晨,安安静静生着病的阿桑,安安静静地离开了。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条长路的话,她只走了不到一半。34岁,她的第三张专辑才写了两首歌,她还没来得及结婚,还没来得及做母亲。而临终时,她远在美国的男友还没来得及赶来和她见最后一面。
很多朋友在她去世了之后,才知道她得了这么严重的病。
但是很遗憾,她曾苦尽甘来,但幸福似乎没有真的来过。
举办一次自己的大型演唱会,这样的梦想永远不会再实现了。
让我们想象着,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晚上,你听阿桑在唱歌。
文章二《还君一钵无情泪》
1918年的正月,杭州西湖刮着冷风,西湖白堤的岸边站着一位僧人和一位年轻的女子。他们四目相对,静默无语。风雨中,浪花拍岸,飘来远处寺庙悠扬的钟声。
这位僧人是李叔同,而那位年轻的女子是他日本的妻子。这一年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他的日本妻子听说后,从上海赶到杭州,她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劝说丈夫不要出家。这一年,是他们相识后的第十一年。
1880年10月23日,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商人家里,父亲曾是清末光绪朝的吏部主管,后来隐退经商。李叔同从12岁开始,就学习传统诗书和绘画。在他的幼年,家里经常邀请僧人来诵经,他的乳母也常诵《名贤集》给他听:“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这样的格言里面,暗藏了许多人生的禅机,描述了荣华尽头的悲哀,而少年的李叔同全都能懂----他的早慧,超然物外的情志已露端倪。
1901年,22岁的李叔同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长班”,同学有黄炎培、邵力子等。少年才俊济济一堂,恃才傲物,以至于不少教员不敢开课。后来学校请来蔡元培,蔡元培往讲台上一站,台下即刻鸦雀无声。
李叔同26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一改旧式治丧传统,在丧礼上不办宴席,1905年,李叔同赴日留学前,在天津与其兄下围棋留影(左为李叔同)。只备了些蛋糕沙拉等招待来宾,悼念仪式不用锣鼓唢呐,而用西洋管乐,他自己坐在当时国内罕见的钢琴旁,边弹奏边唱歌,令众亲友目瞪口呆。
李叔同的父亲,早在他5岁时就已离世。母亲病故后,26岁的李叔同觉得“人生已了无牵挂”,决定寻找自己的新的人生旅程。
那一年的秋天,他离开了中国,东渡日本留学。到日本后,李叔同剪去了长辫子,考进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当时有30个人报考,只有5人被录取,其中有李叔同和曾孝谷两个中国人。李叔同开始了西洋绘画的学习,因为学画,他认识了一个女人。
学习西洋绘画,人体写实是必修的课程,于是,寻找裸体绘画模特,成了李叔同最棘手的问题。
那一年的11月,天气转凉,秋天的日本,四处是古典萧瑟的美景,正在屋檐下练习绘画的李叔同无意中抬起头,给他送饭的房东女儿正好从他身边走过。刹那间,李叔同觉得,她就是自己寻觅已久的模特。
这个温良谦恭的女子,她没有名字,因为关于她的文字记载很少,所以有人猜她叫福基,也有人叫她雪子。多少年前,他是她家的房客,日夜在同一屋檐下相遇,这一天,他终于看住了她,用他洞悉人生的睿智眼神。
李叔同开口请雪子做自己的裸体模特,这个要求让姑娘觉得十分突然,因为在当时的日本,做裸体模特是一件比较害羞的事情,在社会上不被大众所接受。李叔同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日本姑娘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因为她爱上他了,尽管他在故国家园里有父母安排的妻子,然而,她已然动心,只能爱了。
从此,这位日本姑娘成了李叔同的模特,相同的爱好,彼此真诚相待,两人开始了6年的相依相伴,他们在一方房檐下,一起度过了一生中最静美的爱情时光。她细腻温柔的爱和照顾,温暖了一个漂泊在异乡的游魂。一份真实的感情,足以安慰平生。
多才多艺的李叔同也开始了自己在音乐和戏剧上的创新。此前,他编写的《音乐小杂志》开始在东京印刷并寄回上海发行,成为中国第一份音乐杂志。在与日本姑娘相爱的同时,李叔同还与同学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1907年,与春柳社的其他社员们商量后,演出的剧目确定为《茶花女》。由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改编而来。
为了排演这个《茶花女》,李叔同个人是在经济上出了很大力的。比如说舞台的背景,布景的设置,服装的购置,化妆,排练的费用,李叔同是出了很多钱的。所以说李叔同在这个排练,整个排练当中,应该讲是全身心地投入。&
由于新式话剧刚刚起步,没有女演员,李叔同在《茶花女》的演出中反串饰演茶花女玛格丽特。
演这个茶花女,他把留起来的小胡子也剃掉了。为了演茶花女,他就自己束腰,因为男人的腰,怎么着也稍微比女的腰粗一点,他要束腰。李叔同等人排演的话剧《茶花女》,由日本戏剧权威藤泽浅二郎担任导演。1907年,中国农历的正月,在东京基督教青年会新落成的剧场里正式开演。据说还有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都来看。这个演出以后,反响也蛮强烈的,包括日本,包括国内都有一些报道。像松居松翁对他李叔同,(又名)李息霜,他的那个扮演玛格丽特还有很高的评价。
雪子也坐在了观众席里。看着台上的李叔同把玛格丽特悲惨的命运演得如此感人,也禁不住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直到1911年3月,李叔同即将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回国。李叔同回国前,雪子正式提出了与李叔同结婚的要求,并决定同他一起回中国。
李叔同当时反应矛盾的,他又爱她又不敢带她,心情非常矛盾,最后女的提出一定要跟他走,跟他到中国,所以带到中国来的。
回到中国后,李叔同把日本妻子安排在上海居住。自己先是在天津直隶模范工业学堂任图画老师,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上课时,如果有人看闲书,李叔同看在眼里,不会马上责备。等到下课后,他轻声说:“某某,等一等。”于是这位同学留下。“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说完,他向学生鞠一躬。这位学生马上满脸通红,羞愧的无地自容。
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一片凄凉的景色,李叔同的一位朋友许幻园来到李叔同家门口,喊出李叔同,站在门外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我要离开上海,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背影,在雪地里站了好久好久,然后,回屋写下那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918年正月十五,来到杭州六年后的李叔同,因醉心于佛法在杭州虎跑寺皈依佛教,为正式出家做着积极的准备。他将半屋西洋油画、美术书籍送给北京美术学校;将印章送给杭州西泠印社;将平生收藏的字画送给夏丐尊;将几十年收集的音乐、书法作品送给学生刘质平;自己带了三件简单的衣服、两袋梵典、一杖一钵一芒鞋,引入佛门。
那一年,他38岁。
从此,滚滚红尘里少了一位翩翩公子,佛门里,多了一位“弘一法师”
他选择了,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正月十五过后,在上海的日本妻子雪子听说李叔同已经准备出家。便在李叔同挚友杨白民的陪同下,从上海赶到杭州。李叔同得知后,不好回避,于是同意在西湖边会面。初春的西湖,时常阴霾蔽日,淫雨往往不期而至。雪子恳求李叔同不要弃她而遁入空门,但是李叔同去意已定。
在送给妻子一块手表后说道: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说完,李叔同便离岸登舟,小舟在西湖的薄雾中渐渐远去。
岸边的雪子肝肠寸断,狂哭不止。
她后来回来日本,从此没有任何消息。
因为她没有留下名字,很多年后,曾有李叔同的后人到日本去找过他,但一直也没找到。
1942年19月10日,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百原寺写下“悲欢交集”四字之后,圆寂于温陵养老院,享年62岁。
文章三《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2009年的春天,我在遥远的香格里拉旅行,长途跋涉,坐车从香格里拉县城到德庆,然后又坐车到雨当,在雨当请了一位藏族小伙子做向导,我们开始爬山,去香格里拉最美丽的地方--雨崩。
那一路,我们穿行在原始森林里,爬上高山,看见远处的雪峰,心旷神怡,但是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高原反应让我快支撑不住了。这时,黝黑朴实的藏族向导说:“我教你唱一支藏族歌吧!”
我高兴地说:“好啊!”他用藏语给我唱了一支歌,我一听到那样好听的旋律就马上疲劳尽消。我问他:“这首歌是谁写的?”他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我们藏族的诗人。”
在那个偏远的地方,一个牵马的小伙子,说出诗人两个字时,真的让我有一点惊讶。
“在我们藏区,不少人都会背诵他的诗。”
然后他一句一句地翻译这首歌的意思给我听:“第一最好不相见,免得彼此相爱恋。第二最好不熟识,免得彼此苦相思。”
但凡有一点经历的人,听到这样的句子,可能都会有所震动吧?
然后,他又一句一句地把歌教给我,我们一路唱着,踩着大大小小的石头,穿行在参天的树木、怒放的杜鹃花之间。
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和他的诗歌,就这样被我记住了。
1682年2月25日,在刚建好不久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喇嘛去世了。当时的藏王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达赖的权威掌管格鲁派(黄教)事务,并没有对外宣布五世达赖的死,也没有派人去寻访转世灵童,而是以达赖闭门修炼来欺骗康熙皇帝。
直到1696年,康熙得知了这件事情,并且为之震怒,桑结嘉措这才派人出去寻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寻访的使者来到西藏南部门隅地区的一个村庄,找到了一位器宇轩昂、聪敏过人的15岁少年,他很有文采,不但善于骑术和剑术,还擅长诗歌,深受乡邻的喜欢。
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六世达赖灵童,马上被接到了拉萨。当年10月,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
年轻的仓央嘉措,远离了故乡,来到华丽的布达拉宫,那里虽然富丽堂皇,金光璀璨,但是,每天要和监护的师傅们一起诵经、礼佛,每天与枯燥无味的佛学经典做伴,无时无刻不在宗教氛围中生活,他觉得特别孤独和无奈。
他的本性是一个诗人啊!诗人就是应该自由地呼吸,到广阔的天地之间去为所欲为的!于是,实在受不了清规戒律的仓央嘉措偷偷换上老百姓的藏族服装,戴上假发,手上戴着戒指,拿着弓箭,溜出了布达拉宫。他去爬雪山,去打猎,在拉萨的八廓街闲逛,和世俗的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这些朋友并不知道他就是藏族人民的活菩萨。
才华横溢的仓央嘉措,来到了世俗,无拘无束地发挥他的诗情,他创作了许多朗朗上口、热情奔放的情歌,和朋友们即兴演唱,这些诗歌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
他写出大量的情诗, 是因为他在雪山脚下, 认识了一位十分漂亮的藏族少女--仁珍翁姆。这位姑娘,让仓央嘉措难以抑制心中的爱情。他决心去爱她,而不管佛教的清规戒律。1703年,年满20岁的仓央嘉措,回绝了五世班禅的受戒,并且亲自到扎什伦布寺向五世班禅要回了他过去所受的沙弥戒。这个举动,让桑结嘉措、三大寺的法师们大吃一惊。他们十分反感六世达赖的“浪荡”生活,但是劝阻无效,于是,桑结嘉措暗地里安排人去刺杀仓央嘉措。
谁知道,刺客远非仓央嘉措的对手。
1706年5月,拉藏汗借战乱之机拘捕了仓央嘉措,把他关在拉萨附近的一个民居里。仓央嘉措在那里,也没有忘记他的朋友们和情人。他给他们写诗,然后请人带出去给他们。
1706年6月27日,六世达赖被押送去北京,在出发之前,他写了一首诗给仁珍翁姆: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翅借我,
我不会远走高飞,
只到理塘就转回。
他没有想到,这首诗,成了他和仁珍翁姆的诀别诗。从拉萨到北京,路途遥远,仓央嘉措在路途中病死了,死的时候,才24岁。
在史书上,关于仓央嘉措的记载特别少,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尊贵的活佛,他既没有在佛教上有什么成就,也不是一个政治家,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死在了哪里。他死之后,在灵塔殿里,没有人安放他的塑像,但是,作为一个自由率性、温柔浪漫的活佛,他被平凡的人们记住了,在他的情歌里,他活了下来,传了一代又一代。
文章四《查令十字街84号》
1949年10月5日,在美国,一位32岁,名叫海莲?汉芙的独身女人,将一封信投进了邮箱。信里写到:
你们在《星期六文学评论》的广告上说你们主要经营绝版的书籍,你们所用的“珍本书商”一词让我有些害怕,因为我害怕“珍本”总是与昂贵相联的。我是位穷作家,但对书却有一些“珍本”般的嗜好,我所要的书在这里都很难买到……我会寄上我最急需的书的名单,如果你们有干干净净不超过五美元一本的二手货,请将此函视作订购单,并将书寄给我。
&&&&&&&&&&&&&&&&&&&&
&&&&&&&&&&&&&&&&&&&&&&&&&&1949年10月5日
&&&&&&&&&&&&&&&&&&&&&&&&&&&&&&&&&&&&&&&&&&&
&&&你忠实的海莲?汉芙***
这封信不久之后,就到达了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和科恩书店,这个书店混杂着霉味儿、常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先生打开了这封信,并为汉芙找出来她需要的书,不但寄出了它们,而且他还给海莲回了信。于是,通信开始了。
汉芙穷困潦倒,善良莽撞,一心爱读书,连美元和英镑的换算都不会,她给德尔的信情感丰富,带着惊诧、喜爱、抱怨、感激、娇嗔、忧伤……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感激涕零;有时,还捎带着顽皮地痛骂德尔一顿。
1949年圣诞节,她将一块重6磅的火腿寄往伦敦。那时候,英国经济困难,物资匮乏,汉芙自己手头也不宽裕,但她的慷慨大度给书店的工作人员带来了珍贵的美味和欢乐。从那以后,美味的食物源源不断地从美国寄往伦敦。
马克斯和科恩书店的店员们一直想象,这位汉芙***是一个年轻成熟时髦的女人。但汉芙告诉他们,她执拗邋遢,穿着破旧的睡衣,躺在自己的床上,翻看着从伦敦寄来的书和信。
20年来,德尔先生却从未在信中对汉芙的顽皮做任何回报,他是个绅士,是个好丈夫,他是汉芙的倾听者,从不主动提问,对于汉芙的东拉西扯只是三言两语地应答。但他兢兢业业地为汉芙寻觅好书,满足汉芙对书的挑剔要求。
直到1952年,德尔先生才在汉芙的强烈要求下,将一贯“汉芙***”的称呼,改为“亲爱的海莲”,写信的日期恰与情人节巧合。
20年间,汉芙在查令十字街84号买了50本书。但是与书店的德尔先生及其他人的通信来往,却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隔万里,深厚情谊,莫逆于心。
20年间,她很想去伦敦。但都因为穷困潦倒没有成行。
1969年1月,纽约冬天很冷。汉芙从图书馆回到家中。她手上捧着一摞书,走进楼门。从邮箱里取出信件,放在书上。在电梯里,她发现在那一大堆账单之间,有一封薄薄的蓝色的从伦敦寄来的航空信封。那封信似乎有些异样,她没太在意。夜深人静时,她才打开它。信中的消息,是德尔的死讯。
在德尔去世后,德尔夫人写信给汉芙说:“……我曾经很嫉妒过你,因为弗兰克对你的信如此喜欢,你的信与他的幽默感又如此相同。”
书店的老板去世了,书店的门也许就要永远地关上了。海莲伤心地翻阅存放在鞋盒中的,20年间与小书店的信件,整理之后在次年秋天出版。
这本书叫《查令十字街84号》。
这本书出版以后,她终于有机会去了伦敦。
在街道杂乱,墙壁陈旧,光线斑驳的伦敦街头,她走下出租车,游移的目光掠过那一家家摆着书的橱窗,68号,72号,76号,78号,82号,寻寻觅觅,最终停了下来。
但面前却是空空的房子,布满尘埃。
海莲信守了诺言,来到了书店,但空屋中并无人回应。
泪水静静地爬满了她的脸。
现在的查令十字街84号,在周边林立的书店中成了一家酒吧连锁店的铺面。
文章五《梅艳芳:女人如花花似梦》
2000年7月,梅艳芳出席了一个聚会,见到了很多的歌迷,刚开始她精神奕奕,面带笑容,但是到了舞台上,她还没开始唱歌就难以自已地托头落泪。
她走到歌迷身边,坐下来问他们:你们是真的爱我吗?问完这句话,她更是流泪不止。
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一个这样风华绝代的爽朗女人,竟然回到歌迷的中间去问你们是不是真的爱我?
梅艳芳只有短短四十年的人生,她说:我是天平座,天生爱伸张正义。我儿时的志愿是当***,我觉得自己会是金庸小说里的大侠,只是错过了时代。
只活了四十年的梅艳芳,却有三十六年的舞台经验。她的父亲去世得很早,母亲是歌舞团的歌手,有四个孩子。梅艳芳四岁的时候就和姐姐梅爱芳跟随母亲创办的锦霞歌舞团在香港的演绎场,酒廊歌厅登台演唱。
卖唱的日子是苦的,但是遇上大场面,小小的梅艳芳从来都很淡定,她注定是要吃这碗饭。她说:我的童年和很多小孩子很不一样,所以我很羡慕普通小孩子的生活。小学一年级大病了一场,修养了一段时间,功课赶不上便没有继续读书,只能靠自修。跟同龄人相比,我觉得自己很老,可能是因为自己很小便出来工作吧。我认为青春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放。但我很小的年纪已担负很重的担子。所以,我没感受过青春。
1982年,18岁的梅艳芳在无线电视主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中唱了一首徐小凤的《风的季节》,她以圆润的声线脱颖而出,摘下了冠军,正式进入演艺圈。
她录制的第一首歌是《心债》街知巷闻,首张个人唱片《赤色梅艳芳》创下了五张白金唱片的销量,从而入选了年度金曲,她一炮而红。
1985年,她推出了一张叫坏女孩的唱片,因为这张唱片,传媒界盛传她身上有纹身,这在八十年代的香港,纹身是不好的象征,再加上唱片的内容充满争议,这张唱片一度被禁播了。
出名以后,梅艳芳一直以坚强硬朗的形象面对着世人。对待家人,她一直慷慨付出,甚至超越了她的底线。
1985年12月,梅艳芳在红馆举办了她的个人演唱会,演唱了15场,创下了最年轻女歌手红馆演唱会的记录。两年后,似火探戈和烈焰红唇这两张唱片问世,梅艳芳开始以性感的形象出现。她性格百变,前卫性感,被称为百变天后。最受欢迎女歌星,叱咤歌坛女歌手,乐坛女王,各种奖项,梅艳芳拿得太多了。
1990年梅艳芳举办30场百变梅艳芳假日耀光华演唱会,她宣布不再领取任何音乐方面的奖项,上世纪90年代她演了很多的电影,《东方三侠》《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创下了香港的票房纪录。因为出演《胭脂扣》,她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凭借《半生缘》夺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没有谁的一生会一帆风顺,梅艳芳面对事业总是积极正面的态度。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她这样说:对于未来,通是积极,化是消极,我不想消极。生命是微妙的,不管明天如何,我也要把余下的日子过好。
在劲歌热舞的背后,梅艳芳还有一颗慈善的心。她成立的梅艳芳四海基金会至今仍在造福社会。1996年,梅艳芳的母亲成立了世界中医医学抗癌基金协会,梅艳芳捐出一百万做经费,之后还累计捐出了超过一千万。但是,到了2000年,梅艳芳发现这个基金会财政混乱,有不少问题,于是声明辞去了名誉主席的职务。
尽管从小到大,母亲的种种做法给她带来过很多的烦恼,但她却依然尽孝。2003年,她身患重病,立下遗嘱,安排每月支付七万元给母亲做生活费,直至终老。她这么做是避免母亲一下子把所有的钱花光,将来走投无路,至于她的挥霍,这位老人在梅艳芳去世之后把梅艳芳的物业抛售,还要求把给她的生活费增加到十二万。
到了2008年,梅艳芳留给她母亲的养老钱只剩下八万五千块。
梅艳芳一生为亲情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她的善意和善待。
2000年4月,在亲人中唯一对她最好的姐姐梅爱芳病逝了。梅艳芳强忍着伤痛给她办理了后事。她说:这次令我有所启发,我的人生要活得坚强,任何逆境,更多不快,我都会同自己讲,没有什么事情比生命更重要,只要有生命,一切事情都可以从头再来。
梅艳芳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绯闻和传说,是香港传媒追赶的话题。她的传奇一生,爱得透明,什么都表现在脸上。有没有恋爱,记者们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她称自己是最公开的艺人。一个对爱情真挚坦荡的女人,恋爱总是很短暂,大多数都无疾而终,有太多的不了情。
几十年很快过去了,梅艳芳始终没有遇到那个能够跟她牵手伴生的人。
2003年9月,梅艳芳对外公开自己罹患了子宫癌。对于婚姻,成为了遗恨。四十年光华,成为空梦一场。在她的人生告别演唱会上,最后一支歌她穿上了一件真正的婚纱,那是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买下的,一心想在出嫁时候戴的,而在这个时候戴上,却是百般滋味。
她哽咽着问观众说:我穿婚纱好看吗?但是错过时间了,很可惜我也曾经有过数次穿婚纱的机会,但是自己都错过了。每一个女人的梦想,都是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婚纱,有一个自己的婚礼,我相信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我是一个歌手,也是一个演员,穿婚纱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每一次都是不属于我的。我告诉我的搭档,我好想穿一次,就算是没有人娶我也一样,就是想穿一件属于自己的婚纱给大家看一看。
终于,她给我做了这一件既简单又隆重的婚纱,可能只是穿一晚,或者穿几场,这件婚纱就只能永远放进仓库了。人生就是这样,有些时候你遇到的东西,你以为拥有的东西,偏偏没有拥有。我以为自己会在28岁或者38岁之前就结婚,希望在32岁拥有自己的家庭,希望拥有自己的小孩,但也没有。终于过了四十岁,我拥有什么呢?
我想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在拍拖,不要拖得太久,因为身边的那一位拖得太久便会作罢,女孩和男生的梦想是不同的,女孩子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家庭,拥有爱自己的丈夫,有一个陪伴终老的伴侣。但我什么都没有,扑来扑去都落空,以下的时间,我将会演唱整个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这首歌包含了很多的意思,也有很多自己的心声,我想对大家说:夕阳虽然很美丽,但眨眨眼便会成为过去。所以,我们要把握每分每秒,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们无法想象,说这样的话,她心里有多少的绝望和复杂。最后,梅艳芳转过身,一步一步地走上台阶。歌迷们泪水成行,哀痛断肠。台阶的尽头,一扇门打开了,她站在门口,回过头对观众喊了一声再见。
一个月以后,梅艳芳离世了。
【注】以上文字均来自节目中出现的部分文字的整理,​可能有些作者或朋友的名字以及文字与原文不符,欢迎朋友们指出,如有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名字,谢谢合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