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在华夏土地论坛网 下点资料学习 但没有寻...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收藏本版 (22)
卫星航空遥感技术和影像技术,Envi、Erdas、PCI、IDRISI等图象处理软件
遥感图像处理Envi、Erdas、PCI、ER Mapper、IDRISI影像技术。
- [阅读权限 10]
- [阅读权限 10]
- [阅读权限 10]
- [阅读权限 1]
- [售价 5 亩土地券]
Powered by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求助:请问坛子里有没有人是华夏土地网论坛的用户
求助:请问坛子里有没有人是华夏土地网论坛的用户
请问坛子里有没有人是华夏土地网论坛的用户,能否给我个邀请码,想注册一下,请大家帮个忙了,谢谢啊
请大家帮忙了,麻烦大家发到我的邮箱,谢谢!
这是我的邮箱:
请别删帖啊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大事记
&出处华夏土地网:编者按:2013年是大事云集的一年,也是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取得很多重大突破的一年,但地质调查一词对很多民众来说,依旧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只能偶尔从社会新闻某些&豆腐块&类的简讯中看到些许信息。这大概是因为,地质人本身就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他们从来不善于&博眼球&。即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其所在领域的专业性,又让老百姓很难读懂。大概社会媒体也就这样&敬而远之&,不大热衷于关注与报道他们。不过,作为行业媒体,我们深知,地质调查工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发动机&,很多工作成果的重要意义可能需要若干年后才能显现。下面,我们就对2013年地调大事进行一番盘点。&  1.我国首次查清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  1月上旬,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以94分的优秀成绩顺利通过评审。从2006年开始,项目人员历时5年,完成了华北平原1∶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144608平方千米,1∶5万重点区地下水污染调查23027.6平方千米,采集地下水样7451组。评价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分析了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和污染来源,并基于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该项目在执行期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还亲自作了批示。&  点评:华北地区是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密集、重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拥有干净清洁的地下水,对该地区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来说,意义不言而喻。这项成果是继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及环境调查后对该区域地下水的更深入研究,首次查清了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该项目研究和制定的一系列地下水采样、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也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作用。&  2.罗平化石群四种化石进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1月份,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中,罗平生物群有4种化石被列入其中,其中丁氏滇肿龙、利齿滇东龙、云贵中国龟龙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云南龙鱼被列为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罗平古生物化石群于2011年以全国最高分入选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是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该名录共分三个保护级别,首批编录重点古生物化石400种,其中一级276种、二级110种、三级14种。&  点评:罗平古生物化石群是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2007年在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世海相灰岩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该生物群的发现对于研究二叠纪末至三叠纪初生物大绝灭后海洋生物从复苏到辐射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研究发现成钾聚集区&  2月份,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盐湖中心完成的&中国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预研究成果&首次获得了柴达木盆地的一系列环境、气候信息,推动了相关成矿理论的研究。经过专家讨论及评审委员综合评分,该报告最终被评为&优秀&。该项目为中国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利用柴达木盆地所属青藏高原新生代盐湖-湖相沉积区沉积厚度最大且连续的区位优势,采用与西部地质调查钻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开展了西部系统钻探全取芯集成研究。&  点评:柴达木盆地是个&聚宝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钾盐一直是我国的紧缺大宗矿产资源。该项研究的价值在于通过一系列环境信息,探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在晚更新世晚期以前100余万年属于凉湿或偏暖湿为主的气候环境。研究人员通过柴达木西部11个钻孔剖面冷、暖相盐类矿物环境指标细化研究,根据与区域性和全球性冷事件的大致对比,发现柴达木盐盆呈反&S&迁聚规律,形成两个成钾聚集区,构成多级盐盆模式,研究发展了陆相成钾理论。&  4.青藏高原重点古湖泊环境演变专著出版&  一本全面、系统介绍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重点古湖泊环境演化的专著&&《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重点古湖泊环境演变序列》2月27日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李廷栋院士为该专著作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专著的研究团队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年代地质、环境地质、遥感地质等多学科手段,对青藏高原古近系-新近系湖相地层分布、古湖泊演化、重点古湖泊年代地层序列、盆地成因、演化过程、演化模式、西喜马拉雅山隆升时代、高度及速率、早更新世冰川进退、第四纪底界、上新世-早更新世环境演化规律和演化阶段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确定了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环境急剧变化的过程和动力学机理,重塑了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气候变迁的演化历史,全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的响应。&  点评:青藏高原研究一直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热点,同时又是国际地学界高度关注和激烈竞争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领域。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在地学乃至整个基础研究上具有全球意义。该专著为我国青藏高原的湖泊演化,长江、黄河演变,东亚古环境变迁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为青海、西藏等西部省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该专著的出版将会对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环境变迁的研究和未来地质环境的预测和评价增加新的认识,开创新的思路。&  5.&黄河三角洲湿地研究&获地调成果二等奖&  4月份,&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获评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项目组一直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产学研&结合的科研路线,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探索湿地系统研究、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提出了保护和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系统的建设性意见,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评:该项目通过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积累了一大批重要的原始资料,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确立了我国湿地研究领域的相关技术规范,引领了学科发展。有专家指出,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沉积压实作用和岸滩侵蚀是威胁近岸采油区安全的两大隐患,应加强相应地段的海岸工程防护,确保油田生产安全。因此,无论从保障资源还是保护环境来说,此项研究都非常有意义。&  6.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会议落幕&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会议&4月11日在京圆满闭幕。会议围绕国内外地热资源的开发现状,地热资源开发的优势、潜力及目前先进的地热发电技术等展开了讨论。&  点评:在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常规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而深层地热是最主要的地热资源存在形式,开发深层地热才能真正打开地球庞大的热库。目前,地热能的开发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既有像新西兰、印尼和美国这样长期热衷于开发地热能的国家,也有像澳大利亚和德国这样过去对地热能不太感兴趣的国家。该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地热研究的水平,推动我国地热资源走向规模化开发与利用之路具有积极意义。&  7.中蒙边界地质图件首次实现无缝对接&  中国地调局天津中心4月份编制完成了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质图、构造图和矿产分布图,并将其顺利交至蒙古地质调查局。该成果在中蒙边界地区近百年地质矿产研究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两国边界地区109个地层单位、111个侵入岩体、119条断裂的无缝对接,填补了两国边界地区1∶100万地层、构造、岩浆岩带和成矿区带划分与对比及系列地质图件接图的空白。&  点评:蒙古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近年来,中蒙两国矿产资源合作可说成果丰硕。我国和蒙古国边境线长度有4676千米,均为地广人稀地带,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据了解,在两国边界地区有2220处矿产地。该研究对确定这些矿产地的类型、规模及最新的成矿区带划分,对中蒙边界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8.海南岛生态地化调查发现丰富矿产资源&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国家重点项目&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4月份经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定,获2012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为这个大型基础性、战略性和应用性国家重点项目投入的总经费为3000万元。项目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项目实施后,在环境、农业、资源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的成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点评:我国有两座大的&宝岛&,海南岛是其中之一。多年来,海南岛一直以其气候、景色闻名于世,成为旅游天堂。该项目首次在海南岛开展了多介质、跨系统、多指标、多时域的立体式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在海南岛发现了全国省级陆域国土面积比例最高的富硒土壤9545平方千米,证明海南岛为&富硒岛&;同时,在万宁保定海远景区还探明了我国首个海上大型锆钛砂矿床,资源价值达40亿元;探明了锆、钛矿体5个,资源价值达12亿元。这证明,海南岛不但是旅游天堂,还是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土壤条件上佳的名副其实的&宝岛&。&  9.地裂缝地灾重点实验室敲定开放基金课题&  4月份,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最终敲定。该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将资助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依托本实验室的开放研究环境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以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我国地裂缝地质灾害领域的科技人才。&  点评:说起地裂缝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说起近年来屡见报端的&天坑&,大家估计就比较熟悉了。搞清这些&天坑&的成因和原理,科学地加以防治,是地质科研人员的重要责任。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平原,面向国内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城市群或经济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高精尖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地裂缝研究水平的总体提升和各研究方向的均衡发展,最终构建起围绕地裂缝地质灾害防治的完整理论、技术方法体系。可以预见,这个项目圆满完成之后所呈现的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  10.东盟矿山环境与生态恢复培训班圆满结业&  5月20日,由中国地调局水环所承办的东盟矿山环境调查与生态恢复治理能力培训班在昆明圆满结业。培训班历时10天,来自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老挝等国家的地质矿产和地质环境管理、调查和学术机构的13名代表参加了培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讨论与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专家们为学员系统讲解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规划、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规范与恢复治理技术要求、矿山地质环境遥感与编图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参观考察了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绿色矿山建设情况。&  点评:我国与东盟国家是近邻,山水相连,长期睦邻友好,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邻居、朋友之间常来往、常交流、常走动是非常必要的。这次培训班增进了我国和东盟国家间的交流,为今后双方在矿山环境领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为以后在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编图、近海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地面沉降等地质方面的合作研究,推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11.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摸清&  5月份,由中国地调局青岛所承担的&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与地质构造特征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评审,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今后在该盆地实现找油新突破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该项目历时4年之久,完成了130万平方千米的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16000千米的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和760千米的地震资料攻关处理。&  点评:东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该成果的完成将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油气资源远景评价等工作奠定基础,为开展中生界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指明方向,同时也可以为我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规划和商业性油气勘探开发企业提供基础资料。&  12.西北陆相侏罗系第一口页岩气探井开钻&  设计井深为2800米的柴页1井5月20日正式开钻,这既是我国西北陆相侏罗系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气探井,也是由中国地调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负责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气探井,标志着该中心作为惟一一支国家公益性油气调查队伍的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点评:探井的预期工作成果将真实反映该地区页岩气储层地质情况,并对该层系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优选起到先导作用。而根据后续消息,该地区第二口页岩气探井&&德页1井也已在8月11日晚间正式开钻。如果紧锣密鼓的进行探井,足见页岩气这种能源资源的重要性。&  13.我国东部陆架区最深科学钻探圆满完成&  6月27日,由中国地调局负责、中国地调局青岛所牵头承担的&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CGS-CSDP)结束了南黄海陆架区科学钻孔CSDP-01孔的海上钻探作业。该钻孔终孔至300.1米,顺利实现钻穿海底第四纪地层的预定目标。&  点评:据了解,我国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中的构造运动等地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从陆架区获取较长的地质记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陆架浅海地区最深的取芯孔只揭露了200米以内的陆架地层,大多数地质钻孔岩芯长度小于100米。因此,亟需获得长钻以填补此项空白。本次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首钻总进尺超过300米,总取芯率达到80%以上,是目前中国东部陆架区最深的全取芯科学钻孔,也是陆架区所获取的第四纪全岩芯的首钻,不仅为近海海域第四系全取芯地质深孔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为实现我国陆架海第四纪科学研究的新突破提供了珍贵的样品。&  14.华北地区首次发现堆积型铝土矿&  7月份,依托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河南登封-新密地区中低品位铝土矿地质调查及可利用性研究&,郑州综合所项目组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专家指导下,相继在河南省禹州、郏县、宝丰和鲁山县一带发现堆积型铝土矿,且具有一定地质储量,开发前景广阔,该类型铝土矿在华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点评:河南堆积型铝土矿的发现,突破了前人认为我国仅华南存在堆积型铝土矿的认识,对华北地区寻找堆积型铝土矿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新发现的堆积型铝土矿品位较高,铝硅比可达7以上,具有易选、易采的特点。位于农田中的堆积型铝土矿采选后复垦,还可起到改良土壤的功效。&  15.西沙群岛九个岛礁完成遥感调查&  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三沙市岛礁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组6、7月份之间集中利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三沙市西沙宣德群岛海域9个岛礁的遥感调查工作。西沙群岛属于尚未进行商业开发的特殊地区。该项目组工作的9个岛屿中,有5个为无人荒岛。尽管面临各种困难,项目组还是按期完成了西沙岛礁的岸线、基础地质、植被、土地资源的详细调查,建立了解译标志,对中岛和南沙洲进行了水深测量,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点评: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民政部公告宣布,建立地级三沙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这次野外调查工作就得到了新成立的三沙市政府和当地军民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当地市委市政府、边防武警、渔政、渔民的关心和帮助,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些地质成果将为三沙市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与依据。&  16.金刚石找矿方案将出台&  7月18日,从郯庐断裂带(苏皖段)金刚石找矿工作部署研讨会传出消息,中国地调局将编制全国金刚石找矿方案(据最新消息,12月底,该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中国地调局将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远景调查,加强异常查证,实现金刚石找矿新突破;在辽宁、山东、安徽等工作程度较高、已有金刚石找矿线索较多的省份,优选近期有望取得突破的找矿靶区,开展重点评价,加大工程验证力度,促进金刚石找矿突破,变大有可为为大有作为。&  点评:金刚石是稀有的、贵重的矿物资源,因其硬度、光学和电学等物理性能,在冶金、地质钻探、机械、光学仪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也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将金刚石确定为重要新兴产业矿种,金刚石找矿方案的出台将大大推动这种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找矿重大突破。&  17.省级潜力评价成矿规律专题成果完成验收&  全国潜力评价项目省级潜力评价成矿规律专题成果验收会7月份在北京召开。会议共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成矿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验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裴荣富等专家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点评:这次验收是对全国25个矿种的一次摸底,也是对全国重要矿产成矿规律的一次很好的总结。验收的顺利完成表明省级潜力评价成矿规律专题研究已告一段落。据悉,后续工作中,全国成矿规律汇总组将进行全国各矿种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并提交相应的成果。&  18.中小入海河流地貌与环境研究项目启动&  由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同济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典型中小入海河流河口动力沉积地貌与环境本底数据调查&7月份启动。该项目旨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我...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