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树林阻挡跳山山会不会死,就是像被挂着之类...

当前位置: >>
成了衣冠之治的传统, 伦理本位色彩在服饰上 中外民俗复习资料 1、民俗(民间风俗)的定义 民俗,即民间风 的投影反映的是服饰的象征意蕴和精神载 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 体 。 中逐渐形成、 反复出现、 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 二、 中外服饰民俗举例 化事象。民俗(Folklore)一词最早由英国学 1、汉族服饰民俗 者威廉?汤姆斯(W.S.Thomas)于 1846 年正 式提出 。 《尚书?武成》疏曰: “夏,大也,故大国曰 2、民俗的分类 夏,华夏谓中国也” 。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左传?定公十四年》 疏曰: 中国有礼仪之大, “ 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一旦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 生, 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 汉族传统服饰的民俗特点: 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汉服为主调,一脉相承 民俗文化的变异, 出了自发渐进的变化外, 有 依年龄、 性别、 职业形成的特殊服饰习俗及 “惠 时还表现出一种突进的和阶段性的状态, 这就 安女”现象 是它的变异性。 变异性是与稳定性密切联系、 衣冠之治是伦理本位在汉族传统服饰上的投 相对应的特征。 影 民俗的规范性与服务性:民俗文化一旦形成, 衣冠之治的传统, 是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 就会成为一种准则规范着人民的行为和生活。 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汉族服饰有别于少数民族 民俗是一种不成文法, 对民众的语言、 行为和 和西方民族服饰的典型特色。 心理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另一方面, 民俗文化 武则天与杨贵妃 又在时时服务于社会, 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着民 三寸金莲(五代) 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唐朝与清朝服饰对比 中外民俗的不同特点 中山装与旗袍 中国 四、五十年代的中山装 丰富多样的民族性:中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 五、六十年代的列宁装 民族的民俗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具体说 “文革”时期的军装 来: 惠安女服饰 汉族民俗带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的特征,节 “封建头,解放脚。经济衫,浪费裤。 ” 气、节俗大都与农业生产、天象、物象的变化 中南地区民族服饰 有对应关系; 凸显教化功能、 注重功利的实用 中南地区: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高山 性也是汉民族民俗的一大特点, 每一种民俗活 族。 动都是为争取生存、 谋求发达兴旺和祈盼吉祥 南方气候炎热, 各民族服装大多轻薄简便, 但 如意而进行的努力。 如衣冠之治的传统、 民间 因自然条件的巨大差异而千差万别。 信仰实用至上、 节日背负浓重的伦理内涵, 少 土家族服饰 世俗的欢乐等。 西北地区:回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 少数民族的民俗具有娱乐性、原始性和神 回族男子的“礼拜帽” ,这种白色或黑色的小 秘性等特点,是真正的大地之子。 圆帽, 是回族服饰的一种标志。 妇女习惯戴披 鲜明的地域性: “十里不同风,百里 盖肩头,只露出面孔在外面。 不同俗” ,中国各地的民俗因地域不同差异十 维族服饰花帽、袷袢、和连衣裙是典型服装。 分巨大。 这其中又体现出多层次性、 族群性特 回族服饰 征 。如两广、四川、江浙、华北的汉族,民 西南地区:藏族、苗族、彝族、壮族、瑶族、 俗的地域差异十分巨大。 侗族、白族、傣族、纳西族。 源远流长的延续性: 中国民俗的形成期可 青藏高原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为藏袍、 藏靴和 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有沿毡帽; 中国民俗的发展十分缓慢。 而中华民族 “多元 彝族男子头顶 “天菩萨” 象征男性尊严不可 , 一体” 格局, 在文化方面形成了中华各族群之 侵犯。 间各种外在的或潜在的共性。 以汉民族为主体 傣族文身习俗较普遍。 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中始 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 终保持着连贯性与延续性。 鄂伦春族。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功能) 满族服饰与其能征善战的骑射生活密切相关。 四、 民俗研究或民俗资料搜集、 整理的一般方 小短衣、大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 法 点,色彩艳丽,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教化功能, 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 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为大襟长袍(俗称蒙古 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人一出生, 就进 袍) 、腰带(蒙古语为“布斯”、和高筒皮靴。 ) 入了民俗的规范, 任何人无法逃避。 诞生礼为 男子身佩吃肉用的刀, 火镰、 鼻烟壶, “三 俗称 他拉开人生的第一道帷幕; 从周围人群中习得 不离身” 。 自己的语言; 在游戏中模仿他人他人; 从称谓 蒙古族服饰 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 按特定婚俗 佛教、印度教国家的服饰民俗 成家立业; 特定的丧葬民俗把他送进自己的坟 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服,源于中国唐装。 墓。 印度服饰重要特征之一:喜爱佩带饰物。 规范功能 ,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 韩国、朝鲜:女子,小短衣大长裙;男子上素 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在法律、纪律、 色短衣,外加坎肩,下裤腿肥大的长裤。外出 道德和民俗四大社会规范中,民俗是产生最 罩长袍。 早,约束面最广的深层行为规范。 东南亚地区:男子爱裙装。 维系功能, 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 使 中国唐装 社会生活保持稳定, 使群体内所以成员保持向 日本和服、朝鲜民族服饰 心力与凝聚力。 这种维系功能有积极与消极两 伊斯兰教国家的服饰民俗 个方面。 穆斯林妇女:遵守伊斯兰教教规,深居简出,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 外出必须带面罩或面纱,将面部遮的严严实 补偿等方式, 使人类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 实。 的功能。 男子:白色宽松大袍、拖地披风、白色或彩色 五、 “民俗比较”一课的意义 头巾( “阿格尔”。 ) 民族自豪感 多数穆斯林民族共同特点:喜欢赤足穿拖鞋。 文化修养 礼服与常服之分 审美趣味 男式礼服西装、燕尾服;女士十分注重颜色。 其他实用价值 现代西方女性礼仪服分为五大类: 一、服饰的概念、功能与类型 西方国家对女性某一指头戴戒指象征意义很 服饰的概念 不同 服饰的功能 面具习俗 服饰的构成类型 比基尼泳装现象 .服饰的构成要素 燕尾服 二、 中外服饰民俗举例 当代原始部落的服饰 一方面, 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一方面是多彩多 其它一些奇特的习俗 姿的民俗画廊, 展现了中华民俗美的多样性 ; 唇饰: 拉丁美洲尼西瓦人下唇戳穿, 随岁月流 另一方面, 汉族传统服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 逝更换木塞,随岁月的流逝,更换木塞,下唇抓饭、烤羊肉、奶、茶等,瓜果是维族生活必 需品。 “抓饭”是节日或待客时必不可少的食 品。 哈萨克族以肉食和奶食为主, 马奶子是名贵的 饮料。 回族饮食 维族饮食 哈萨克族饮食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藏族的主食为糌粑、 肉食和奶制品。 肉食为风 干的牛羊肉,饮料有酥油茶、青稞酒。藏族不 吃奇蹄类兽肉,也不吃飞禽和鱼。 苗族喜食糯食和酸辣味,有酸菜、酸汤、酸辣 子、酸猪肉、酸鸡、酸鸭。普遍喜欢饮酒。 彝族喜食“坨坨肉”和“转转酒” 。 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日本饮食民俗 日本被称为“稻作民族” ,以稻米为主,作成 各种寿司,即米饭团。有普遍的食鱼习惯,自 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 。 韩国饮食民俗 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 具体安排在早 上、中午、傍晚和夜间。主食以米饭为主,菜 肴以炖、煮、烤为主,基本不炒菜,所以有钱 的现代韩国人的家庭,厨房、客厅合在一起。 泰国饮食民俗 泰国被称为膏腴之邦,首都曼谷为美食之都。 以糯米抓饭、粉绿粽子、油炸香蕉、炒玉米、 地瓜羹、冰茶、椰壳冰激凌等最著名。 印度饮食五花八门, 因宗教信仰和地域不同而 差异明显。南米北面,沿海鱼虾丰盛,内地羊 肉最受欢迎。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 穆斯林和高 种姓印度教徒不吃猪肉, 还有许多教徒是素食 主义者。 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民俗 《古兰经》 对穆斯林的饮食有明确规定, 伊斯 兰教各民族在饮食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肉食 方面以牛、羊、骆驼和鸡、鹅等家禽为主,烹 饪方法以烧、烤最为多见,烤鸡、烧鹅、烤牛 羊肉都备受欢迎。 埃及、沙特以面食为主,最爱吃一种叫“破布 撕”的大饼。 土耳其菜系被誉为世界三大烹饪之一, 以丰富 多样的烧、 烤而著称, 其中烤全羊是最隆重的 一道菜。 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民俗 基督教——英语国家的饮食民俗 天主教——拉丁语国家的饮食民俗 拉丁民族的一个共性:酷爱葡萄酒。 法国人喜欢吃蜗牛, 就像中国的燕窝、 鱼翅一 样。法国的美酒世界闻名。 意大利餐与中餐、 法国餐在世界齐名。 名菜如 地中海浪鲈鱼、佛罗伦萨牛排、罗马魔鬼鸡、 米兰的利索托米饭、西西里甜点 ,意大利通 心粉。 西班牙有“橄榄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 橄榄果、橄榄油消费国之一。 基督教——日耳曼民族国家的饮食民俗 地方风味 日耳曼诸民族不如拉丁民族善烹饪, 但较英语 口味:南甜北咸、西酸东辣 国家传统饮食要讲究。 南甜北咸、东淡西浓 德国人的饮食就像他们的性格一样呆板、拘 国饮:茶与酒 泥,但德国香肠口碑不错。 口味歌 瑞士最流行的菜是油煎土豆饼, 以生产巧克力 安徽甜,河北盐,福建、浙江盐又甜。 闻名。 宁夏、河南、陕青、甘,又辣又甜外加盐。 荷兰人以爱喝牛奶而闻名,如同喝水。 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盐带酸。 基督教——日耳曼民族国家的饮食民俗 黔赣两湖辣子蒜,又麻又辣数四川。 东正教——斯拉夫语国家的饮食民俗 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 东欧人喜欢吃由黑麦粉制成的黑面包, 含有丰 因人而异各实践,巧调能和百人愿。 富的维生素。土豆被誉为“第二面包” ,土豆 国饮: “无酒不成席” 的吃法多种多样。牛奶是各民族的传统食品。 2、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俄罗斯人从 5 世纪就有酷爱列酒伏特加的传 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统。 西北地区民族的饮食民俗回族的饮食 东正教——斯拉夫语国家的饮食民俗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食俗 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在墨西哥,臭虫、蝇卵、蚂蚁等是上等名菜, 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名菜如鱼子酱。 满族饮食民俗 埃及开罗名菜 “哈妈妈” 是阿拉伯语烤鸽子的 朝鲜族饮食民俗 意思,叙利亚人认为鸽子是大地母神的使者, 蒙古族饮食民俗 不可吃。 西北地区民族的饮食民俗 卢旺达人喜欢各种香蕉食品, 谚语 “在每棵香 回族饮食上严格遵奉 《古兰经》 圣训, 只吃牛、 蕉树下,就站着一个卢旺达人” 。 羊、 骆驼等食草动物的肉, 禁食猪肉。 “盖 爱斯基摩人喜欢吃生肉 喜喝 (爱斯基摩的意思就是 碗茶” 。 “食生肉者”, )除非特别咬不动的才在火上烤 维族饮食以面食为主,日常食品有馕、拉面、 一下。越突出,越美。 坦桑尼亚妇女下唇塞入小圆盘。 成年妇女可将 一盘点心或一个完整的大饼装在下唇中。 腰饰: 在阿曼, 男子不挎刀, 被视为衣冠不整。 刀长一尺,宽两寸,形如弯月。 小孩的服饰:虎头帽、虎头鞋,长命锁、银项 圈 “五毒” (蝎子、蜈蚣、蟾蜍、蛇和蜘蛛) 背心。 成年礼仪的服饰: 加冠、加笄(少数民族穿 裙、染齿等类似) 女性的桃花妆、 鞋杯: 桃花妆乃妇女面妆一种, 主要有眉妆、额妆、靥妆、唇妆四大类。 “鞋 杯” ,又名“金莲杯” ,以缠足妇女的鞋载盏以 行酒 。男性对女性的轻视和隐藏在心底深处 而又随时张扬的性心理期待 。 定情信物 :最早见于《诗经?木瓜》“同类相 , 生”或“异类相生“的原理 。 江南戴花姑娘:求祥纳吉的理想追求 职业服饰:蓑衣、斗笠军服、白大褂、工人的 蓝制服、教师的套装 五毒背心 虎头鞋 虎头帽 成年礼 分餐制 初试分餐制 共餐 汉族餐具(特色:筷子) 传统饮食餐具以陶器和瓷器为主, 也有一定数 量的竹、木、玉石和金属器具 。 古代: 瓯 、钵、锅、碗、盆、碟、罐现代: 不锈钢、钢化玻璃等新型材料。 特色:筷子 “筷礼八忌” 汉族 11 大菜系 1、饮食民俗的概念 由于国家、民族、地区、历史、习俗的不同, 饮食民俗也分成了很多不同的类别, 大致有以 下几种: 鲁 菜 川 菜——川菜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 唐宋 时发展迅速, 明清已富有名气。 正宗川菜以四 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特点:酸、 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以辣、 酸、 麻脍炙人口。 享有 “一菜一味, 百菜百味” 的美誉。 苏 菜——苏菜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 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特点:浓中带淡,鲜香酥 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 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 著称。 苏 菜 粤菜——粤菜历史悠久, 汉魏、 南北朝时已见 于文献,清末民初驰名海内外。特点:原料广 采博收, 追求生猛, 风格清丽洒脱, 刻意求新。 善用烧、煲、软炸、软炒、清蒸等烹调法,口 味清淡鲜和。著名菜肴有烧乳猪、蛇羹、东江 盐鸡、红烧大群翅、白云猪手、清汤鱼肚、油 泡虾仁、冬瓜燕窝等。粤菜细分为广州菜、潮 州菜、 东江 (客家) 菜等, 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西方许多国家都有喝鸡尾酒的习俗。 第四讲 中外礼仪民俗 寿诞习俗 寿诞习俗的产生与原始信仰有关。 成年礼 现代“***礼” 韩国女子成年礼 韩国男子成年礼 日本男子成年礼 日本女子成年礼 婚俗 婚姻风俗主要包括婚姻形态、 媒介、 礼仪以及 离婚、改嫁、夫妇间的地位等种种风俗观念。 婚俗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婚姻制度由原始杂交 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相联系的。 经历了杂交关系 ——群婚——族外婚——对偶婚 (从走访婚到 一夫一妻制)几个阶段。 诞生习俗 未婚前 求子习俗:摸钉、开灯、观音送子、 麒麟送子、棒打求子、性***崇拜等。 孕育期 诸多信仰和禁忌 诞生 诞生后 三朝、满月(弥诞) 、百日、周岁、 十岁 寿庆习俗 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生命的价值, 把长寿视为人 间诸种幸福之首。 一方面希望保佑自己和子孙 平安长寿,另一方面希冀父母和祖辈长命百 岁。 “过生日” 丧葬习俗 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葬、祭 奠、哀悼的风俗惯制。 包括丧礼与葬礼两个方面。 穆斯林的葬礼(送别阿拉法特) 送别戴安娜王妃 诞生习俗,大致可以划定从接生到满月的阶 段。 这一期间汉族的传统习俗活动, 可以分为 准备产房、 坐草、 报喜、 开奶、 洗三、 坐月子、 满月等七大方面。 成年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汉族婚姻习俗 婚姻形态 媒妁婚 指腹婚 收继婚 入赘婚和 典卖婚 冥婚 自梳女和不 落夫 家 自由婚 婚姻制度: 以包办婚姻、 ***婚姻为主要特点 婚礼形式:三书 六礼 (与现代对比) 汉族民间婚配禁忌(术数篇) 三书 聘书 男女双方在订婚时男家交予女家的书柬, 用作 确定婚约。 礼书 男家在过大礼时女家的书信, 详细列明过大礼 时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 迎亲当日,男家送给女家的书柬。 婚姻仪礼: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古代, 从择偶到结婚共有六个程序,称“六礼” 。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 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 掠夺婚, 服役婚 ***婚 表亲婚 交换婚 婚姻形式有哭嫁、抢亲等。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 操东 部方言的彝族在举行婚礼前, 新娘要在女伴陪 同下哭嫁。即边哭边唱《哭嫁歌》《哭嫁歌》 。 有传统唱词, 也有即兴发挥。 新娘哭唱可以任 意倾吐心中的喜悦或悲伤。 奇特的婚俗——抢亲 抢亲就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 己家结婚成亲,如纳西族) ,是男女双方商量 好的一种婚嫁方式。 德宏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抢亲却有所不同, 分为 三种情况: 一种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有了感情, 但说亲时 女方父母不同意, 这时, 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 日子,让男方来抢亲。男方按约好的日子,邀 约伙伴深夜摸进女方家拉着姑娘就跑, 姑娘有 意高声喊父母, 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 由于女方父母毫无防备,这种抢亲大都顺利。 二是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 而父母又硬要为 姑娘选定其他女婿。 在两个男子喜欢一个姑娘 的情况下, 其中一个男子便相约同伴把姑娘抢 回家中, 未抢到姑娘的另一个男子, 只能眼巴 巴地望着姑娘被抢走, 而不能半路截取, 这是 阿昌族的规矩。 三是男子双方在恋爱过程中立下山盟海誓, 但 女方中途变心, 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 抢起就跑。 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当夜 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较远的亲戚家住 下, 有时还要躲进深山, 直到双方家长谈判妥 当才双双回家。 苗家婚俗 外国婚姻习俗举例 一周年:纸婚,传统礼物为纸品,新式礼 物为钟。 二周年:棉婚,传统礼物为棉织品,新式 礼物为瓷 二十五周年为银婚, 传统礼物为银器, 新 式礼物为银器。 四十五周年为蓝宝石婚, 传统礼物和新式 礼物为蓝宝石首饰。 五十周年为金婚, 传统礼物和新式礼物为 金器。 五十五周年为翡翠婚, 绿宝石首饰为新旧 礼物。 六十周年为钻石婚,钻石首饰为礼物。 七十周年为金刚石婚。 银婚和金婚是最重大 的纪念日,但必须双方健在。 葬 礼 葬礼, 世界各民族葬礼大致可分为一次葬与多 次葬、单一葬式与复合葬式。 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暴葬、腹葬、拣骨 葬、塔葬。 火葬炉 二、社交礼仪民俗 交际礼仪 是指在一定交往场 合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 社交礼仪包括姓名与称谓、 相见与交谈、 待客 与送礼三大部分。 握 手 愉快的握手坚定有力, 体现信心和热情, 但不 宜太用力且时间不宜过长,几秒钟即可。 如果你的手脏或者很凉或者有水、 汗, 不宜与 人握手, 只要主动向对方说明不握手的原因就 可以了。 女士应该主动与对方握手, 同时不要戴着手套 握手。 请不要在嚼着口香糖的情况下,与别人握手。 介绍的礼节 介绍的原则:女士优先,长者为尊,高贵者先 知为快 将级别低的介绍给级别高的; 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将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 将男性介绍给女性 将本国人介绍给外籍人士。 顺口溜 初次见面说“久仰” ,看望别人用“拜访” , 请人勿送用“留步” ,对方来信叫“惠书” ,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 请人指导说“请教” ,请人指点用“赐教” , 赞人见解用“高见” ,归还原主用“奉还” , 欢迎购买叫“光顾” ,客人来到用“光临” , 老人年龄称“高寿” ,等候客人用“恭候” , 赠送作品用“斧正” ,请人解答用“请问” , 中途先走用“失陪” ,与人分别用“告辞” , 求人原谅说“包涵” ,麻烦别人说“打扰” , 好久不见用“久违” ,赠送礼品用“笑纳” , 表示感谢用“多谢” ,托人办事说“拜托” 。 汉族礼仪民俗 姓名与称谓 汉族人的姓名有姓与名两部分 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姓一般随父系,世代 相传。 汉族的称谓,有通称、尊称、谦称三大类。 相见与交谈 汉族人见面多用握手与问候的 方式, 若是初次见面或比较庄重的场合, 晚辈 还要向长辈行鞠躬礼。 待客与送礼 汉族人很重视对客人的招待, 客 人进门,要亲迎,主人让座,热情招待,一般 有香烟、茶水、果品等。藏族 敬献哈达(一种白色礼巾,释为仙女身 上的飘带,以其洁白无暇象征至高无上) ,是 藏族对客人最普遍而有最隆重的礼节。 维吾尔族 十分重视礼貌,在路上遇到长者或 朋友, 或平时待人接物时, 习惯将右手按在胸 部中央, 然后把身体前倾 30 度, 并连声道 “您 好” 。 蒙古族 谚语: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飞翔; 没有礼貌, 再好看的容颜也被人耻 笑” “长者为尊西为大,敬烟献茶献哈达” ; 回族 极具凝聚力,十分注重对民族传统文 化的继承和弘扬。 满族 孝敬长辈,重视礼节。 藏族、蒙古族的哈达文化 哈达的来历 哈达是元朝时传入西藏的, 萨迦法王八思巴会 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回西藏时, 带了第一条哈达 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图案,上 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 内地传入西藏的。 后来人们又对哈达附会上宗 教解释,说它是 “仙女身上的飘带” 。 外国社交礼仪 佛教、印度教国家 英语民族 天主教——拉丁语国家 基督教——日耳曼语族国家 东正教——斯拉夫语国家 阿拉伯语国家 其他一些独特的见面礼 日本人的姓名绝大部分使用汉字, 姓名排列与 我国汉族相似, 姓在前名在后, 子取父姓世代 相袭。中曾根康弘、小泉纯一郎、千岛芳子 韩国人的姓名更接近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 姓多是一个字, 名多为两个字, 而且兄弟或同 代人的名字总有一个字是相同的,以表示辈 分。如全斗焕、卢泰愚、朴正秀 泰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 译成中文时中 间以一个圆点隔开,如普密蓬?阿杜德。泰国 人一般以父名作为族姓, 从姓中可以看出是否 同属一个家族。女子婚后随夫姓。 前总理比里?帕依荣,被国王赐名“銮比里? 玛努探” ,銮是爵衔,比里?玛努探是爵名。 巴色讪攀, “攀”是血统的意思, “讪攀”就表 明他是“讪”的后裔; 玛纳德, “德”是潮州话“郑”的音译,表明 这个女子是姓郑的华侨后裔 印度人也是名在前姓在后, 但各地在组合和称 谓上有很大不同。 日本人 总的特点是勤劳、守信、遵时。民族 自尊心强,注重礼节,以问候、鞠躬为多 韩国人 晚辈见长辈、下级对上级规矩很严 格;握手时,应以左手轻置于右手腕处,躬身 相握,以示尊敬;与长辈同坐,要挺胸端坐。 缅甸人, 无论男女老少、 高级官员或外国使节, 凡进入佛塔或寺庙, 都要脱鞋, 以表示对佛的 尊敬。多以双手合掌行礼。 新加坡人 华人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 方面都保留着中国的气息, 如作揖、 轻鞠躬或 握手。 其他族群因宗教信仰、 文化传统不同差 异较大。 泰国人 热情友好,总是以微笑迎客,故享有 “微笑土地” 的称号。 泰国人常用的礼节是合 十礼, 双手举的高度不同其意义也不同, 越高 表示越尊重。 印度人,男人相见和分别时,有时握手,有时 也用传统的佛教礼节——合十礼。 日本女性传统坐姿 英语民族与其他欧洲民族在姓名排列上基本 一致, 即姓在后名在前。 姓名一般有三部分组 成,即:本人名?中间名?姓。 特别之处, 妇女在未婚时使用父亲的姓, 结婚 后用丈夫的姓。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 撒切尔,简称撒切尔 英国人比较矜持庄重, 不少人追求绅士和淑女 风度,重视礼节和自我修养,衣着比较讲究。 美国人生活比较随便, 性格开朗, 乐于与人交 际,不太拘于礼节。 澳大利亚人的习惯近似美国人, 办事爽快, 说 话直截了当,见面喜欢热烈握手,以名相称。 拉丁民族与其他欧洲民族的姓名在排列顺序 上大体一致, 名在前姓在后, 但本人名和姓之 外的其他成分则有其特点 意大利人的姓名相对简单些, 一般情况下由本 人名和本人姓两部分组成。填写正式文件时, 还要在前面加上父名和母亲姓名。法国人的姓名较为复杂。 如夏尔?安德烈?约瑟 夫?玛丽?戴高乐 在人际间的相互称呼方面, 拉丁民族与英语民 族基本遵循同样的规则,较正式严肃的场合, 称姓不称名, 较随便的情况下称名不称姓, 关 系亲密则互相昵称。 法国人性格比较乐观、 热情, 谈问题不拐弯抹 角,爱滔滔不绝地讲话。法国人爱自由,纪律 性较差。 意大利人热情友好, 性格开朗。 亲友之间经常 互相跳舞联欢,待人接物时也颇多艺术情调。 西班牙人相见时普遍采用握手和拥抱的方式, 朋友间通常是男性相互拥抱肩膀, 女性轻轻搂 抱并吻双颊。 基督教——日耳曼语族国家 日耳曼各民族的姓名构成、 取姓取名的方法与 西方其他各民族大同小异。 东正教——斯拉夫语国家(俄罗斯等) 斯拉夫人的姓名构成与其他西方民族大体一 致,一般为三部分,但第二部分略有差异。第 一部分为本人名, 第二部分为父称, 第三部分 为姓。如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阿拉伯语国家 阿拉伯各民族大多有名无姓。 名字一般有三部 分组成,即本人名、父亲名和祖父名,有时还 可加上曾祖父、 高祖父之名, 仿佛一个家谱世 系。如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 古德瓦?侯赛尼,简称亚西尔阿拉法特 马来西亚人见面时, 男子一般是一边举右手放 在胸前, 一边深鞠躬; 女子一般是双腿稍微弯 曲,然后鞠躬。 老挝农家欢迎客人的见面礼叫“拴线” 。 菲律宾的土著居民见面时, 握过手后就转身向 后走几步,意思是向对方表明身后没有藏刀, 是真诚的迎接。 印度东南部的居民见面时, 把鼻子和嘴唇紧紧 地贴在对方的面颊上, 并用力地吸气, 嘴中还 喃喃道: “嗅一嗅我” 。 新西兰人见面时,互相碰擦鼻子,以示问候。 最有趣的是他们的鞠躬礼,不是低头而是抬 头。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见面时, 双方以中指相勾 为握手礼,而不是全指掌相握。 欧美人的各种手势 高举右手或双手, 伸出张开的食指和中指, 表 示“祝贺胜利” 。 聊天时,用手拍对方的肩膀,表示友好。 伸出右手,竖起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把食指 和拇指组成一个圈,表示“行吗 双手相互弹几下, 再向外亮出手掌, 表示此事 与己无关。 将右手提至肩高, 像被开水烫似的来回甩, 表 示对某事某物的夸奖。 把手握成拳, 伸出食指不断弯曲, 表示招呼某 个人到他那里去;而亚洲人表示这一意思时, 通常使用招手。 招手对于欧美人来说, 意思恰 恰相反,他们用这个手势表示再见。 把大拇指朝下指,表示反对或不接受。 如果他们要表示不赞同或是表示警告的话, 通 常用食指对着他们反对的人或警告的对象的 摆动。 在饭店里, 顾客以手指打一个响来表示侍者过 去为他服务。如点菜、结帐等。 第五讲 岁时节日民俗 一、岁时节日的概念、起源、类型与特点 二、中外节日习俗举例 三、岁时节日的概念、起源、类型与特点 二、中外节日习俗举例 春 节 春节为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共同的年节, 也是 中国最悠久、 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是以辞旧迎 新、 庆贺祝福为主题的综合性大节, 持续时间 较长,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即腊月)开 始, 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主要活动分 为: 编炮——鞭炮——烟花 初一至初七的活动 元宵节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 。这是大地回春的第一 个月圆之夜, 还处在喜庆中的家家户户, 再次 相聚在一起,共同欢庆,故叫“上元” ,吃元 宵,象征团圆。喜欢闹花灯,又称灯节。此外 元宵节活动中还有踩高跷、扭秧歌、玩花船、 唱大戏、钢狮子、舞龙等。 清明节 又称聪明节、踏青节。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 是一个节日,时间在农历三月上旬,公历 4 月 5 日前后。 清明节的主要民俗活动主要有扫 墓、踏青、植树、插柳、打秋千、放风筝等。 端午节 广州车陂村扒龙舟 广州猎德女子龙舟队 广州珠村龙船饭 龙船头 七夕节 形成于汉代, 相传农历 7 月初 7 的夜晚, 牛郎、 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民间有七夕之夜看牛郎织 女相会, 妇女向织女献瓜果乞求智巧、 询问自 己命运的习俗,如丢巧针、种巧芽等,故又称 “女儿节”“七巧节” 、 。 中秋节 中秋节是秋季最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 也是最 富浪漫色彩的节日。 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 正 居仲秋之日,故亦称“仲秋” (江南俗称“八 月半”。 ) 因八月十五日, 秋高月圆, 象征团圆, 故又称 “团圆节” 流行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 它与春节、端午节合称汉族三大传统节日。 广式、苏式、京式月饼 重阳节 重阳节在农历初九,又称“重九” 。古以九为 阳数,重九故称“重阳” 。节日习俗民间有登 高、赏菊、配茱萸、吃重阳糕等。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因以点火把为节日 活动的中心内容而得名,又称“回星”节。 壮族的歌圩节 又称“歌婆节” ,是壮族传统的聚会唱歌的民 间节日。歌圩,壮语为“窝埠坡”“双龙洞” 、 , 即到田间或岩洞外去唱歌。 歌圩时间在农历正 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五和中 秋节。 藏族的雪顿节 是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 时间在藏历的七 月一日, 为期四天。 雪顿, 藏语译音 “酸奶宴” 。 雪顿节的主要活动有晒大佛、 跳藏戏和过林卡 三大内容。 侗族的花炮节 是湖南、 贵州、 广西相毗邻的侗族地区最热闹 的传统节日之一。 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三、 二月 初二或三月初三。 主要活动是抢花炮。 场面壮 观,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 苗族的花山节 又称“踩花山”或“踩山” ,也叫“跳花山” 或“跳山” 。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 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日期 在农历正月、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是蒙古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一般在 夏、秋季举行。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意为娱 乐或游戏。 既是娱乐节日, 也是物资交流的盛 会。 基督教——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 复活节、 圣灵降临节和万圣节是基督 教世界四个共同的节日。 外英国还有元旦、 此 5 月 1 日的国际劳动节和五朔节、 银行暑假节 (8 月第一个星期一) 。英国四个民族的地方 性节日是其保护神节。 美国还有独立日、 华盛 顿诞辰、感恩节、母亲节和父亲节。加拿大还 有加拿大日、枫糖节和冬季狂欢节。 基督教——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之复活节 基督教——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万圣节 天主教——拉丁语国家的节日 天主教国家的宗教节日特别多。 意大利除了圣 诞节、复活节、新年等西方共同节日,主要有 狂欢节、情人节、8 月节、死人节、国庆节。 法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 365 天每 天都是以圣徒的名字命名的节日, 起源于法国 的愚人节在西方广为流行。 西班牙号称 “节日 之邦” ,有三王节、圣何塞节、圣礼节、保护 神节和国庆节。斗牛表演是西班牙特殊的节 日。 天主教——拉丁语国家的节日 基督教——日耳曼语国家的节日 比天主教国家节日少,礼仪方面也趋于简化。 共同的节日有圣诞节、 复活节、 圣岭灵降临节。 德国最盛大的节日是狂欢节 (也叫谢肉节) 和 慕尼黑啤酒节。 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年 一度的新年音乐会享誉全球。 瑞士最盛大的地 方节日是苏黎世每年 4 月 18 日-19 日的迎春节。 荷兰是郁金香和风车的王国, 最富特色的 节日是郁金香节和风车节。 北欧地区最重要的 节日是仲夏节。 基督教——日耳曼语国家的节日 东正教——斯拉夫语国家的节日 宗教节日与基督教、 东正教国家基本相同, 圣 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等是重大的节日。 俄罗斯 9 月 1 日的知识节、 月 24 的桦树节(背 6 景为白桦树)、3 月初的报喜节都很有特色。 波兰最浪漫的节日是南部城市克拉科夫城每 年 6 月 23 日的斯布特卡节。 “斯布特卡” 意为 命运女神。 捷克以报春节和冬至的狂欢节最有 特点。 保加利亚的文字节 (纪念斯拉夫语的创 立者基里尔兄弟)和玫瑰节最有意义。 伊斯兰教——阿拉伯语国家的节日 开斋节(下左图)、宰牲节(下右图)、圣纪是穆 斯林各族三大节。 佛教、印度教国家的节日(一) 日本许多节日与中国汉族相同, 如端午节、 七 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本民族的节日有节分、 偶人节、樱花节、登山节、七五三节等。最隆 重的节日是过年, 12 月 13 日到来年 2 月 8 从 日结束, 除夕夜听 108 响钟声为高潮。 韩国节 日大多与中国相同。 以新年为最隆重。 泰国的 传统节日有宋干节、华人春节、万佛节、水灯 节。 佛教、印度教国家的节日(一) 印度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 节日比一 年的天数还要多。 大的节日大 100 多个, 地方 性节日更多。 国庆节、 印历二月十五日的佛陀 诞辰节、酒红节、十胜节、排灯节等都是重要 的节日。 高山王国尼泊尔节日繁多, 规模最大、 时间最长的是传统的德赛节,时间在公历 9、 10 月间,历时半个月。 佛教、印度教国家的节日(二) 不同秉性的“地球村村民 地球村村民& 不同秉性的 地球村村民 1 埃及——希腊的蓝本 2 印度——矛盾的统一体 3 日本人——最聪明的猴子 4 德国——令世界难以回避的严酷难题 5 美国——人类的第二次童年 6 英国人——总想把事情做得更好 祭司,在印度教里,祭司要穿红色衣服,并包 头巾 东西方思维的差异 什么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 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也可以这样理解: 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 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一部分。 求同原则; 求同原则;求异原则 什么是民俗 1 民俗不是古老的 2 民俗是一种生活相 3 民俗的文化层面 结语 民俗是民众群体反复积淀构成的, 是一个民 族共同文化的共同感, 是无意识和有意识、 理 性和非理性的交织, 是国家思想和文化的原型 和起点。 民俗行为规范背后的思考原型, 对人 类的思想和民族的发展影响很大。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生命。 一个人的生 命有两种,一个是生物生命 DNA,另一个是 文化的 DNA。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 提高了旅游地 的经济效益 二、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不仅对经济有巨大的 影响,对民俗文化也有很大影响。 1)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 2)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 3)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三、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 1.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异族 及同族异地的文化、 思想意识、 生活习俗的引 入, 旅游接待地的民俗文化会逐渐被同化、 冲 淡和消失。 而且, 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过程中, 过分地、 夸大其辞地宣传渲染会使旅游接待地 纯朴的民俗文化失真、被亵渎、被歪曲;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客人,而着力渲染一些无聊 上。 后来, 她们的头饰就沿袭了锥形芭蕉花的 的、下流的、***的东西,会使民俗文化庸俗 式样 化。 7 走在队伍中间的人,已经找不到芭蕉花了, 只好砍一截芭蕉杆顶在头上, 再搭上头帕, 便 2.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成了“平头瑶”或“蓝靛瑶” 由于旅游者的涌入,旅游接待地的民族 8 走在后面的人,连芭蕉杆都找不到了,只能 传统文化会因商品化而受到歪曲并失去价值。 拾几片芭蕉叶顶在头上, 由此而演变成“沙瑶” 如一些民族歌舞, 由于旅游者的需要而被搬上 公开的情书 舞台,或被压缩、或被删除、或是活动的节奏 1 哈尼族爱尼姑娘喜欢广交朋友, 等她头上插 加快, 使其在很大的程度上丧失了传统的意义 满了求爱者的情书后, 她才在长期相处的过程 和价值。 中,决定爱情的天平朝哪方倾斜。 此外,由于商品化,某些传统工艺品的 缅甸 paduang 族 制作泛滥随意,已不是传统的风格和制作技 1 相传很久以前这个民族被外族攻打后, 妇女 艺。 异地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 抓住要被砍头, 所以她们才将脖子上套上金属 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传统文化价值的丧失 圈(一般为铜制) ,从而免去一死。 外,还会出现纯朴民风的丢失和崇洋媚外思 2 因为脖子长时间架高,脊椎骨头早已脱开, 想,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金属圈一旦除去, 她们也面临着死亡。 现在当 3.出现伪民俗 地政府已经禁止此种民族的这种习俗了, 因而 伪民俗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任意编造、添 渐渐绝迹。 加、拼凑的而旅游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 马来西亚 男子:卡因,巴汝 结语 现代化进程促使着民俗文化变迁, 导致各种不 女子:纱巾,上衣,纱笼 同文化习俗的交融, 千姿百态、 风情万种的民 印度 俗风情正走向趋同和消亡, 保护和抢救民俗风 女子装饰 情旅游资源刻不容缓。 因此, 保护和抢救民俗 莎丽:“能裹住女性所有美态的服装” 风情旅游资源, 高度重视抢救和保护民俗风情 绰尼:与莎丽同时穿着的短紧身上衣 旅游资源的理论、方法、原则的研究,是旅游 勒含卡:和绰尼同时穿着的皱褶长裙 理论工作者当前义不容辞的主要任务。 沙尔瓦克米兹: 最初流行于克什米尔, 沙尔瓦 是宽松的睡裤形状的长裤, 克米兹是穿在外面 的长及膝盖的长袍。 服饰民俗 一 、服饰及构成 吉祥痣:传统印度教已婚女子的标志 服饰是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 首饰、鲜花 服饰具有两重民俗性格, 一是保护身体, 二是 男装 装饰。 托蒂: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 服饰主要包括下述四类: 下长至膝,有的下长达脚部 传统花腰傣女子以黑齿为美 古尔达:一件肥肥大大的衬衣 二、服饰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帽子: 英国帽子:圆顶硬礼帽 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 苏格兰裙:“基尔特” 服饰除用遮身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 西服: 平时的穿着如果上下身不成套, 一般不 主要目的 系领带;若穿***衣服,则要系上领带。 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双排扣要将扣子一一系上,单排扣则反之, 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 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 平时可以不系,遇有正式场合也只系其中一 三、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个: 两个扣子的系上面一个, 三个扣子的系中 性别 年龄 职业 地位 民族、季节、质料 色 间一个。 彩 袜子的颜色 服饰的秘语 日本和服 创世天书——神话传说与服饰象征 和服的历史 创世天书 神话传说与服饰象征 1 神话是民族文化及社会心理的一种象征化 种类 :男女和服 已婚未婚 便服礼服 投射。 和服的着装禁忌 2 在没有文字的民族中,人们将神话、历史以 留袖和服:色留袖,黑留袖 及他们希望记录的一切, 投射在与身相随的衣 振袖和服: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 装图样上,凝成一种文化密码。 访问和服:整体染上图案 3 服饰就是一种无字的天书,象形的史记,荒 小纹和服:染有碎小花纹 古的神话、始祖的业绩、家族的宗谱、民族的 丧服 历史、习俗、宗教信仰及道德规范,都在衣装 婚服 上用一针一线“写”得清清楚楚。 浴衣 在少数民族中, 在少数民族中 , 人类起源神话往往和族源神 素色和服 话合而为一。 付下和服 话合而为一。 1 在神话中,一次似无必然联系的事件,皆可 日本的婚礼,新娘要穿象征神圣、纯洁的“白 导致各民族分化及其他文化形态 (如服饰、 生 无垢”(白無垢しろむく)和服。 活方式等)的差异 服饰是艺术的起源 2 如云南金平县苗族, 因服饰和支系不同而有 狩猎民族: 羽毛, 贝壳项链, 骨齿手镯, 珍珠, 黑苗、白苗、大花苗、青苗或清水苗数种。 兽骨,兽皮 象形史记——古史与服饰象征 农业民族:南方少数民族的盛装 象形史记 古史与服饰象征 有位民族学家请云南一位苗族老人“摆古”。 “他们情愿裸体,却渴望美观!” “你咯认得字?”老人问。 ——十九世纪民族学家对原始民族的典型 “认得。”学者答。 评价 “祖公的事都记在上面了,顺着它,可走回狗 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彩陶 王讨老婆的地方。”老人边说边递上一件女人 幼儿行为 的花裙子给学者。 动物、昆虫和软体类动物 裙上没有字, 只有许多美丽的蜡染的和挑绣缝 原始的人体装饰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增加 缀的图案。 自身的吸引力并且显示其美, 以博得异性的青 织在身上的苗族“古歌 古歌” 睐。 织在身上的苗族 古歌 1 蚩尤“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 尼采:美的生物学意义就在性生殖。 2“西北海外, 黑水之北, 有人有翼, 名曰苗民” 3 黄帝遏绝苗民的政策 装饰的性别转换 4 苗族败走他乡后四处漂流, 无法像黄帝族那 样修史立传。 长年的迁徙生涯迫使苗族将自己 原始时代与封建社会,妇女地位的颠覆 5 民族的文化,用最便易的方式,变为密码, “女为悦己者容” 随身携带。于是,口传的古歌和手绣的斑衣, 由自然界的雄性美演变为人为的女性美 便成为他们记史述古、文化传承的方式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 6 传说, 现在金平定居的瑶族是明清时期从两 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广迁入的。 在艰苦的跋涉中, 走在前面开路的 瑶人为了让后面的人看得见, 就砍下红色的锥 服饰的社会功能 服饰的社会功能 形芭蕉花, 举在头上为联络信号, 后固定在头 宗教意识:节日盛装 标识作用:部落标识,地位等级标志 欧洲民族服饰:缺乏严明的等级 中国: 服制鼎成, 妇女在宋代以后成为道学家 的牺牲品,“三寸金莲”,满族“旗头” 美变成道德的提醒,以此来约束妇女的行为。 结语 社会的开放为人们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个 体精神有了更广阔的翱翔余地。 服饰艺术的发 展也因此而日趋走上了个性化的道路, 越来越 富于挑剔性, 求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些都 是人们审美水平提高的标志, 是服饰艺术在从 伦理社会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以后得以自由发 展的必然结果。 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饮食是维持人的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 饮食的意义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层面 汉语与吃相关的词语 吃紧,吃醋,吃苦,吃重,吃亏,吃透,吃得 开,吃不消,吃不准,吃官司,吃里扒外 中国饮食结构 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五谷,辅食蔬菜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稻谷,粟,牛羊猪狗和家禽,鱼虾,花茶,奶 茶,绿茶,乌龙茶…… 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 药膳: 结合食物和药物的一种特殊食品; 药膳 同源 次生营养食品:以豆制品为例 饮食习俗 以熟食、热食为主,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凉食、 生食习惯 共餐制:反映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 以筷子为主的食具 人类进食方式:手抓(非洲、印度次大陆、中 东、 印尼) 叉子叉食 (欧洲和北美洲) (东 筷子 亚大陆) 传统饮食观念与饮食文化功能 食之以味、食之以情、食之以礼、食之以敬 茶 饮茶的源流 欧洲流传着一个饮茶的故事:1517 年,有位 葡萄牙水手从中国带回些茶叶, 送给妈妈。 妈 妈得到这东方美味、 异国珍馐, 就高高兴兴地 请来亲朋好友品尝……妈妈煮了几盘, 请大家 共享。可是,大家一吃,苦涩难咽。水手这时 回来了,问妈妈:“那煮茶的水呢?”妈妈说: “孩子,茶都这么难吃,那水还会好喝吗?” 在中国,饮茶历数千年,大致经历了药用、蔬 食、 渴饮三个阶段, 而后饮茶才逐渐分化出品 茶的艺术。 药用阶段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在秦汉之际,茶主要还是被作为药用。 中国的茶最初传入欧洲时, 也是当作药物, 只 在药房出售。 蔬食阶段 魏晋时期,“煮茗”, “煮粥”:将茶的鲜叶采来煮食,连汤带菜一起 吃,将茶作蔬煮吃,加米、油、盐。 加姜、葱、椒、桂、红枣、橘皮、茱萸、薄荷 等作料调味 蒙古族砖茶,藏族酥油茶,傈僳族、苗族、彝 族和怒族盐巴茶 茶艺——工夫茶 茶艺 工夫茶 主要流行于福建南部、 广东潮汕及东南亚一带 赏茶:传茶闻香,鉴赏,品评,交谈茶经 冲茶技艺: ——温壶:茶壶雅称“玉书碨”,大小如掌,容 水四两 ——入茶:用茶匙、漏斗,茶之量占壶容积 2/3 ——润茶:即冲茶,讲究“高冲”,水倒入茶船 ——泡茶:浇壶,使茶壶内茶受热均匀 ——运壶:游山玩水,让壶底的水滴入茶船 ——斟茶:高冲低斟,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酒文化 1.果酒:葡萄酒,树头酒,刺梨酒、桑椹酒、 果酒: 果酒 山楂酒 ,雪梨酒黎族的竹筒香饭 1 其制作是:砍下家种的粉竹或山竹,锯成一 个节的竹筒, 灌入适量的米和水, 用香蕉叶将 竹筒口堵严, 放进火堆里烤, 待到绿色的竹皮 变为炭色, 香饭就烧好了, 然后剖开竹筒取出 香饭。 2 这是黎族人民出远门或上山“砍山栏”、打猎 时常用的煮饭方法。 3 香饭有多种,有盐巴饭、黑豆香饭、肉香饭 等。 其中, 把猎获物的瘦肉混以糯米和少量盐 巴放进竹筒内烤成的“香饭”, 是招待客人的上 好食品。 广西壮族的“酸嘢 酸嘢” 广西壮族的 酸嘢 为了帮助消化, 这些民族常爱吃一些酸味的制 品,如酸菜、酸笋等,尤其善于腌制猪牛羊和 兽肉一类的酸肉作为佐食的佳品。 维吾尔族 在新疆街头,随处可见到各种各样的馕 烤包子 手抓饭: 饭前饭后习惯洗手漱口, 以 少数民族的饮食 1 各民族的饮食是由自身所从事的生产部门 壶冲洗,下以盆接,且只限三下。 决定的 黎族 2 从事渔猎和畜牧的民族, 必然以肉类和奶制 嚼槟榔 品为主食,而以粮食、蔬菜和瓜豆类作补充; 3 从事农耕的民族,则一定以粮制品作主食, 农耕民族的饮食惯制 而以蔬菜、瓜豆、肉类为副食。 1 餐制:多数农耕民族每日吃三餐,分早上、 4 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 中午和晚上。 有的边疆民族吃三餐只限于农忙 塔塔尔、蒙古、藏、裕固等族的牧民,以牲畜 季节,平时只吃两顿。 的肉类和奶制品作主食,以米面为副食。 2 节日饮食:农耕民族的节日饮食,从主食制 5 以肉类和奶类作为主要食物的民族, 在饮食 作,菜肴的烹调,饮料的制作和选择,到入座 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喜爱喝一种别具 顺序、上菜先后、敬酒经菜方式等各种礼仪, 民族风味的茶, 如酥油茶、 茯茶等皆为日常三 以及礼品馈赠都更为讲究。 餐必不可少的饮料。 3 饮食礼仪 4 宗教信仰与饮食习俗回族人普遍吃牛、羊、 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 即面食、 肉食、 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 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 ; 食猪肉。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大 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 净和小净) 。给人端饭、夹菜、敬茶均用右手、 吉祥、崇高之意) 。 不用左手。 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5 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 茶食: 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 茶食: 1 红茶:熬红茶是将无杂质的水,用铜质器具 血液和自死动物。 尤其禁食猪肉。 讲究饮食卫 煮沸, 然后把捣成粉状的茶放入, 再放入少许 生,注意淋浴和洗涤(大净和小净) 。给人端 食盐即可饮用。这样的茶,有助于消化。 饭、夹菜、敬茶均用右手、不用左手。 2 奶茶:将在已经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 6 喇嘛教信徒饭前必须先念经, 有的藏族人在 鲜奶, 使茶色由红变为乳白色即可。 奶茶有浓 吃饭前先用手沾酒或茶在桌上点三滴, 以示供 郁的奶香味,可口绵甜,增加食欲。 佛。 3 酥油茶:在已经配制好的奶茶里,再适量放 7 景颇族习惯在每年吃新米时, 总要事先取一 入奶油、红糖即成。在隆重的场合上饮用。 些喂狗,然后自己才吃,以示对狗的爱护,因 4 面茶:将青棵面或麦面用油炒熟,再把事先 为该族民间流传狗用尾巴带谷种给他们的祖 熬好的红茶澄清倒入, 搅动就可作成。 面茶既 先播种的传说。 当茶又可当饭,是牧民冬季食用的茶食。 蒙古族的奶制品可为多种多样。 有黄油、 奶皮 小结 子、奶酪、奶豆腐、奶油、酸奶、奶渣、奶糕 1 我国饮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究其成因则主 等。 要有四个主要方面:经济原因、自然条件、民 烤全羊 族、宗教信仰等。 1 选择膘肥体壮的四齿三岁绵羊作原料, 屠宰 2 饮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存和 时必须采用攥心法; 改造自身身体素质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人类 2 在羊的胸腔内放入各种佐料,四肢向上,羊 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背朝下,用铁链反吊起来,放入炉内烘烤。 奇趣斑斓的欧洲饮食文化 3 烤好后,先出炉倒掉腹腔内的羊汤和佐料, 1 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 将全羊以跪卧姿势摆入直径约 1 米的大盘内。 的差异 欧洲饮食文化本身没有太多人为的附加意义, 饮食本质的任务就是为了满足人最本能的生 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的少数民族 1 黄河以南的从事水田农业的民族, 均以稻谷 理 2 需要:实效 为主粮, 例行三餐: 早餐——面包、 奶酪、 果酱、 黄油、 2 从事山地农业的民族则以小米、 玉米、 高粱、 生蔬菜 午餐——牛排 青稞、荞、小麦、芋类、旱稻等作物中的一二 晚餐——烧牛排, 比萨饼, 意大利 种作为主食 面,通心粉,鲜牛奶,水果 3 黄河以北的农业民族则以麦类为主粮,小 3 烹饪: 食品的原汁原味——嫩鲜清淡 对火 米、高粱、玉米、稻谷等为次,但也有个别民 候和时间把握相当严格 族(如朝鲜族)以大米为主食。 法国 4 在以稻谷作主粮的民族中, 又因种植的稻谷 1 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中国、法国、土耳 品种不同, 有些民族 (或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 其 的居民)喜吃糯米。 2 法国菜特点:选料广泛、用料新鲜、烹调讲 5 西双版纳的傣族,湘黔桂三地的侗族,贵州 究、装饰美观、品种繁多 的水族,广西的仫佬族,两广地区的瑶族等。 3 葡萄酒:上帝的礼物2.水酒:即发酵酒,用黍、稷、麦、稻等为原 水酒: 水酒 料加酒曲经糖化、 酒化直接发酵而成, 汁和滓 同时食用,即古人所说的“醪”。 朝鲜族的“三亥酒”、壮族的“甜酒”、高山族的 “姑待酒”、瑶族的“糖酒”、藏族的“青稞酒”、 纳西族的“窨酒”、 普米族的“酥理玛” 均属于 水酒。 高山族的姑待酒, 亦称“嚼酒”,为高山族 的传统饮料,流行于台湾西南沿海地区。 《诸 罗县志·番俗考》记载道:“捣米成粉。番女嚼 米置地,越宿以为曲,调粉以酿。沃以水,色 白。曰姑待酒。”姑待酒味甘酸或微酸。外出 劳动,盛于葫芦中,兑以泉水饮用。 3.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 烧酒, 烧酒 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 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烧 酒起源于唐朝,至宋元以后逐渐普及。 4.奶酒 奶酒,将马乳倾入羊皮袋或其它容器中,不 奶酒 时用木棒搅动, 数日后待其发酵变酸, 便可饮 用。通常色白而浊,味微酿而略有膻气。若搅 之 7-8 日乃至更长时间,则色清而味甜,且 无膻昧,谓之“黑马奶”。 5.配制酒, 利用酒能“行药势、驻容颜、缓衰 配制酒, 配制酒 老”的特性,以药入酒,以酒引药,治病延年。 贵州布依族刺梨酒,杨林肥酒,彝族鸡蛋酒, 苗族泡酒,满族松苓酒苗族 1 糯米饭在苗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逢年过 节要吃糯米饭或糯米粑, 走亲访友要以糯米饭 作进见礼物, 女婿初拜岳父岳母, 新媳妇始见 公婆, 都须以糯米饭作为引荐礼物, 甚至男女 青年的自由恋爱,如台江施洞地区吃的&姊妹 饭&,糯米饭则是天然的媒人。4 蜗牛 英国 1 世界上除了中国人外最爱喝茶的民族: 2 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和饭后茶 3 甜食:甜点,冰淇淋 4 烤炉文化 德国 1 大块吃肉:每年人均猪肉的消耗量为 65 公 斤 2 大口喝酒:慕尼黑啤酒节 3 火腿: 德国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 香肠及火腿, 有时甚至用一整只猪后腿来代替 香肠和火腿 4 最讲究早餐 意大利 1 经典面食:细通心面,螺旋面,蝴蝶面,宽 长面,实心面,贝壳面,车轮面 2 香草:鼠尾草,迷迭香,罗勒草,花薄荷, 百里香 3 比萨饼 俄罗斯 1 五大领袖: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 2 四大金刚: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 3 三剑客: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 4 伏特加酒:“可爱的水” 底蕴深厚的亚洲饮食文化 中国 1 八大菜系:鲁川苏粤湘浙闽皖 八大菜系: 2 烹调法及处理法:爆、炒、炸、煎、烹、烩、 烹调法及处理法: 走油、蒸、煮、火合(白灼) 、汆、涮、炖、 熬、卤、焖、煨、熘、烤、烧、熏、燎、发、 拌、炝、腌、风干、糟 日本寿司: 日本寿司: 1 发酵寿司与攥寿司 2 寿司的本意是:使鱼(肉)发酵后进行保存 的食品。寿司的寿字本来是“醋” 3 鮨:原意是指用盐腌制好的鸟、兽或鱼的肉 以及内脏 4 醡 :发酵寿司,即在腌制好的鱼片上撒上 米饭,促使其发酵 韩国 1 泡菜 2 韩国料理 3 饮食礼仪 居住民俗 第一章 居住民俗概述 1 居住民俗就是指一个国家、 民族或地域的广 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 享用和传承的属 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2 人类住进了房屋, 意味着人类以自己创造的 文化手段把自身从自然界中完全独立出来。 房 屋实际上就成了自然与文化的分界 一、居住民俗的形成创始期 创始期 利用天然生成的洞穴和树洞等自 然空间:穴居、巢居 生死的分居 住所不稳定性 过渡期 风篱:仙人柱、撮罗子、天幕 火塘的出现 发展期 定居的产生 居住类型多样化 二、居住的惯制 居住的惯制 1 指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在居住中 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由家庭关 系、 房屋结构、 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 2 火与火塘的突出作用 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的必备 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 3 住房的分配 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长 幼关系 人畜分居,人神有别 摩梭族房屋 泸沽湖边的村落, 一般都是四合院式的木楞房 格局 院门 主房 经堂 畜厩 摩梭庭院结构示意图 一、院门 1 院门是进入摩梭人家的必经之地。 2 对于摩梭人而言,院门是隔离内外空间、人 鬼划界的神圣关口。 许多人家院门上皆有图画 或象征物, 诸如钉一牦牛角或羊角, 上挂一些 树枝、 蛋壳、 干了的小鸡之类, 据说可以辟邪, 阻隔殊方异物。 3“风马” 风马是一种版画作品, 将神像或经咒之类刻在 书本那么大的木板上,再用墨拓印在布或纸 上。 在年三十、农历初五、初十、十五或初八、十 八、二十八以及祭山等&好日子&挂。可挂在门 上、梁柱上,也可挂在山口崖顶。 二、母屋 1 正面的主房叫“日咪”,也叫母屋或祖母房。 2 进入母屋要过两道门。 此门门槛高, 门缘低, 进门必须低头弯腰。 是人, 就应该对祖母先鞠 躬后进门;是鬼,它就进不来,因为传说鬼是 不会弯腰的。低头进入,有门无窗,而且这门 门旁还有另外的不少门, 门内均光线昏暗, 初 来乍到的外人,就像进入一个迷宫。 3 上火铺是家中男性成员的位置, 也是家里举 行宗教仪式时达巴或喇嘛的位置 4 大年初一, 13 岁的摩梭人举行换裙子 是 (裤 子)礼的时间。女孩站在猪膘肉和粮食上,让 家中的女性长者为她换裙, 象征衣食不愁; 她 手持亲人送的各种首饰,那是美丽健壮的祝 福。 第二章 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 我国传统建筑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 对自然条 件的利用,向着三个方向发展: 1.由利用天然洞穴到开凿人工洞穴—窑洞建 筑:地坑窑或天井窑(河南“地阴坑”) “上山不见人,入村不见村。 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2.由构木为巢到构木为房—干栏式建筑 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龙骨) 以承托楼板, 构成架空的建筑基楼, 上边再立 柱,架梁,盖顶,成为高于地面下部架空的房 屋。 陕西窑洞 云南瑞丽傣族民居 苗族吊脚楼 3.土建筑和木建筑的结合—土木建筑 遍布于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和内蒙古东部及 东北地区,形式有两种: 半地穴式的房屋: 在地面挖一浅穴, 内部竖 以立柱, 用木柱编扎成壁体和两面坡屋顶, 上 敷草泥或草。 完全地面上的房屋: 建于地面, 室内也有较 大柱子支撑屋顶,周围也是用木柱编扎成壁 体。 云南一颗印 由正房、 厢房、 倒座组成四合院, 瓦顶、 土墙, 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 就称为“一颗印”。 “一颗印”民居为一楼一底楼 房,正房三间,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前有单层 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左右两侧为一楼 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 称为“三间四耳”。 居住中的社会结构 1 汉族以宗族祠堂为中心 2 社会生活的婚姻制度和习俗对住居形式的 影响 3 社会的等级、次序、性别、身份在居住中反 映出来 4 结构与颜色 闽西土楼民居 福建漳州客家围楼 梅州大 埔客家石围楼 居住中的信仰 建房的过程就是一个信仰的仪礼的过程 定方位看风水 奠基仪式 上梁仪式 落成仪式 中堂供祖先神主或“天地君亲师”牌位 祭灶 房屋的起源被神化 江南水乡 四川羌寨民居 无锡民居 北京胡同法国风格的越南民居 日本房屋的结构 1 传统的日本房屋是在平坦的地基上, 用直立 的木头柱子建造而成 2 木制结构,靠垂直的柱子、水平的横梁和对 角拉条来支撑重量, 有着大大的屋顶和深深的 屋檐 3 厨房和走廊这样的地方铺设木地板, 而在人 们要坐下的房间, 例如起居室, 则铺设一种叫 做榻榻米的垫子,由草编织而成 4 开发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胶合板经常被 使用 5 过去的许多房顶用木瓦或稻草覆盖, 现在的 屋顶大多用瓦 ,都是斜的而不是平的,以便 让雨水容易流下来 日本房屋的历史 1 在古代的日本,主要有两种不同样式的房 屋。 第一种是所谓的穴居式房屋, 它由木柱支 撑,那些木柱插进一个在地上挖好的大坑里 面, 然后用草围起来。 第二种房屋的地板是高 出地面的。 2 大约在 11 世纪,日本独特的文化进入鼎盛 时期, 贵族社会的成员开始为自己建造一种风 格与众不同的房屋,叫做“寝殿造” 3 室町时代, 当政治权力从贵族手中传到日本 武士阶级手里, 日本武士创造了具有自己风格 的房屋,叫做“书院造” ,壁龛是其中的一个 组成部分 4 普通人居住房屋的发展趋势: 生活在日本不 同地区的农民所修建的房屋要适应当地的条 件。 房屋 “合掌屋” , 这是普通人住宅的典型。 5 一些农民的房屋里还留出了马、 牛等牲口棚 6 城市居民的房屋则经常是沿着街道紧紧挤 在一起 日本居住文化 日本住宅在设计上讲究“小、巧、精(致)、(舒) 适”的实用主义 “家窄心宽”的居住观 “气”文化 “季”文化 “木”文化 “座”文化 收纳文化 榻榻米,壁龛,橱柜,推拉门 朝鲜民居 1 单排房。由里间、外间和厨房组成,每个房 间都有向外开的门,各间之间有相通的小门。 2 双排房。由后面的正房和前面的门房组成。 门房右侧为客房, 左侧为畜舍。 庭院有正门和 侧门,来客从正门进入。 3 四合房。 也称井字房, 是一种四合式的住宅。 成年男人不能轻易进入厨房, 客人更要尽量避 免进入。 4 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气 候炎热, 当地民居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把底层 架空以利通风散热 5 东南亚地区民居包括泰国式、 缅甸式、 瑶式、 老挝式、柬埔寨式、马来式、巴塔克式、越南 式等。 马来西亚的浮脚楼与长屋 1 传统的浮脚楼 房顶用棕榈叶铺盖, 墙和地板用树皮或木板建 成。 坡顶的山墙两端可以通风, 山墙上作彩色编织 的调席盖和竹篾。 地板离地数尺,可以防潮湿及蛇鼠侵害。 门口有一梯子,来访客人须脱鞋然后拾级而 上, 因为室内是做礼拜的神圣的地方, 穿鞋进 室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行为。 2 马来西亚长屋 与浮脚楼相似但很长的住宅。 长屋以家族 集合而盖, 每有新人成家, 便在老屋旁连着山 墙盖一间, 如一列火车。 这种长屋甚至可以连 到 100 米长。长屋最里边的房间属于头人。 3 马兰诺族的高脚长屋, 可防御外敌入侵 1 砂捞越原住民的原始部落 2 沙里长屋 3 比达友族的传统住屋称为巴洛,外观奇特 4 越南的民居都很“苗条”,一是因为房屋通风 性好, 适合当地的气候。 二是越南人家家都希 望临街居住,这样比较方便开店铺做生意 , 即使是出租也要容易得多 泰国民居: 泰国民居:采用木材建造(有些民居是用珍 贵的柚木) ,属吊脚楼形式,极好地适应了热 带气候。 其特点为:斜墙陡顶,具有良好的通风性;高 脚木桩, 避免洪水和野兽, 下面部分可以养牲 畜、做厨房 1 中东和西亚地区广泛使用土体、石材和苇 草。 在沿海和沿沼泽地带则采用苇拱结构和苇 席建房。 2 埃及民居,方形四合院,中间布置水池北美洲是多文化融合的殖民大陆, 兼容并蓄了 诸多欧洲殖民地文化而形成了美国建筑传统。 如新英格兰的图克乡村式,旧金山维多利亚 式,加利福尼亚奔加罗式,西部庄园式,后期 摩登主义式等 美国民居 美国民居 活动房是美国民居类型之一, 因为美国人喜欢 经常搬迁。 法国吉维尼小镇民居 1 屋顶坡度较陡,出檐很小,屋顶内部设置阁 楼空间,作为贮存杂物之用。 2 起居室和餐室以壁炉为中心布置, 壁炉是整 个住宅中最核心部分。 小结 1 居住的形式并不是任何一个因素单纯的结 果, 而是最广义的社会文化因子系列的共同结 果。 2 住居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民族文化的无声语 言, 代代相传的房屋及其使用不断地向新生一 代揭示前人所期望于他们的生活和态度。 草原之舟——勒勒车 勒勒车 草原之舟 勒勒车是蒙古式的牛车, “勒勒”是赶车的牧 民吆喝牲口的声音。这种车的特点是车轮较 大,轮子直径可达 1.4 米左右,相当于牛身的 交通民俗 1 交通民俗是指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 高度,轴、轮都是桦木做的,耐磕碰,车体又 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 轻,适宜在草原、沙滩上通行。特别冬天雪深 俗与惯制。 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车轮大的勒勒车 2 如道路与航线的开辟,桥梁的建筑,车船的 轻便灵活, 可以免于陷入沼泽和深雪之中。 车 制造和使用,交通管理的规约,交通信仰,送 身长, 一般在 4 米以上, 车上可带篷。 带上篷, 别与欢迎的仪式,交通动力的使用等等。 车厢形若船舱,“行则为室,止则为庐”,常常 是一家人住在里头。 交通民俗的特征 1 地域性 水路交通 交通设施、 交通工具和交通的信仰、 禁忌等等, 1 水道:航道或航线,按形成过程可分为天然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环境。北人乘 水道和人工水道。 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内河水道 马, 南人乘船; 马帮穿行在云贵川的崇山峻岭 和海上水道 中,沙漠驼队,黄河羊皮筏子,乌苏里江桦皮 2 舟船:船的历史很悠久,最原始的就是独木 船。 舟。按材料分可分为木船、桦皮船、兽皮船、 2 神秘性 鱼皮船等 行路信仰和禁忌 乌篷船 3 等级性 1 乌篷船为浙江绍兴所特有, 因船篷用烟煤和 各种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使用都有其严格 桐油漆成黑色而得名。 的等级 2 这是一种船身窄、 船篷低、 船体轻盈的小船, 4 行业性 在构造上非常讲究。 船沿通常较高, 船舱铺有 车把式、脚夫、轿夫、船家、筏子客、脚行与 一层红漆船板,上铺席子还有枕头。 牙行等, 都有各自活动的领域与技艺传承, 并 3 ***船篷,一般有八扇。其中四扇固定,四 形成了各自的操作规范、旅途规矩、行话、信 扇可以开合移动。 船篷用竹篾编织而成, 呈拱 仰、禁忌等一系列行业习俗 形,中间夹着竹箬,可遮阳挡雨。在第二、四 道活动的船篷移开后, 两边有船沿板扣在固定 的船篷上,就形成舷窗,挂上白色的窗帘,黑 陆路交通民俗 迄今为止, 迄今为止,人类最古老而且仍是最普遍的交 白相映。 通方式是步行。 通方式是步行。对这一方式最初的改进就是 路。 羊皮筏子 交通设施: 1 羊皮筏是用整张羊皮制成, 羊皮上只有四个 一、 交通设施: 1.道路。道路是路的总称,因其大小、形式 窟窿,把三个窟窿栓紧,留下一个吹起,便成 . 和用途, 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形成多种各具特 了长方形的气囊。 色的民俗事象。 2 四个或五个连成一排,上平铺长方形的木 栈道, 又名阁道, 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 架,便成了羊皮筏子。 路 3 羊皮筏载人载物渡河,进行短距离运输;牛 纤道, 是古代水上交通的陆路辅助设施, 为 皮筏载货,进行长途运输 纤夫提供拉纤的通道。 这种道路曾经普遍存在 巴基斯坦的交通规则是靠左形式, 汽车方向盘 于各地的水上交通线。现今不仅有如浙江萧 一律在右边 山、绍兴、上虞的浙东运河古纤道,而且还有 印度火车 西南一些地区现在仍在使用的纤道 1 印度不但公共汽车没有车门, 三等火车也没 盘山道和石阶路 有车门, 或者是有车门, 但没有必须关门的规 冰雪道 矩, 所以行车中有的乘客可以把腿伸出去, 享 城镇道路:街,巷,弄,胡同 用车门外面的自由空间, 有的甚至爬到车顶上 2.桥梁 找宽敞地方去 . 传统的桥梁, 按建筑材料可分为: 木桥、 石桥、 2 印度火车卧铺上的床垫是折叠式的, 可以一 砖桥、铁桥、竹桥和藤桥 面铺在底下或坐或躺,一面挂在车壁上当靠背 按结构可分为梁桥、 拱桥、 浮桥、 索桥和吊桥。 垫 3 马来西亚禁止在大多数公共交通内吸烟, 乘 坐公共汽车, 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礼貌, 但不要 溜索1 溜索为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交通工具, 一般 设置在两山对峙、江面较窄的地方。 2 传说中, 一对分别居住于怒江两岸的傈僳族 恋人, 在无法相会的苦恼之中, 受到彩虹的启 发,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条溜索。从此,这种 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两岸的人们广泛运用。 3 怒江上的溜索有两种--平溜和陡溜。 平溜 的溜索两头一样高,平越大江,来往都可过, 但溜到江心后得双臂用劲, 攀到对岸。 陡溜有 一定的倾斜度,一头高,一头低,自然滑向对 岸,十分轻快。陡溜一般都是两根,倾斜方向 相反,来回都很省力。为了安全,溜的构造除 溜索本身外, 尚有一块硬木或竹子做成的溜板 和一根栓在腰间的麻绳。 侗族风雨桥 风雨桥为侗族交通设施,一般长 60-100 米, 宽四五米,青石作桥墩,杉木铺桥面,上建瓦 顶长廊。 长廊中段建有若干座宝塔形楼亭,飞檐交错, 层层叠叠,长廊的瓦檐、柱头、栏杆,皆有雕 饰 交通工具: 二、交通工具:载人载物用于运输的工具 1 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有直接附着于人体的 工具,如扁担、背篓等,各种车辆、动物以及 用于冰雪路上的雪橇。 2 车辆: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 人力车和畜力车 3 动物类交通工具: 马牛驴骡骆驼牦牛狗羊驯 鹿 (马帮,羊帮,牦牛商帮,骆驼商帮) 4 其他类交通工具:冰雪交通工具:冰鞋,滑 雪板;以人载物的:轿子,滑竿 为年轻妇女让座。 英国 法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土人喜欢用树皮船。 北非人爱骆驼和马 岁时节日 人日(正月初七 人日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 五) 中和节(二月二 二月二) 中和节 二月二 寒食节(清明前一两天 清明前一两天) 寒食节 清明前一两天 5 日前后 日前后) 浴佛节(四月八 四月八) 浴佛节 四月八 天贶节(六月六) 天贶节(六月六)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五) 重阳节(九月九 九月九) 重阳节 九月九 五) 冬至(十一月 十一月) 冬至 十一月 八) 祭灶(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十二月二十三) 十) 春节(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 元宵节 正月十广东、福建一带的风俗。传说唐 末黄巢起义时粮尽被困, 黄巢带领将士们下田 捡来田螺饱食一顿, 并趁着中秋节晚上的明月 杀出重围。从此,人们中秋必吃田螺,并沿袭 至今。 “赶月亮 赶月亮” 赶月亮 苏州一带农村的中秋风俗。中秋 之夜,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结队出游,路 上此来彼往,络绎不绝,直到东方发白12 广西部分地区这一天要吃柚子、田螺以及 醋血鸭 13 广州中秋这天则喜吃爆炒田螺 藏族沐浴节 1 每年藏历七月上旬,在整个西藏高原,都有 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沐浴节, 藏语称为 “嘎玛日吉”。 2 自从 11 世纪星象学传入西藏后,人们借助 弃山星的出没来区分春秋季节。 每当七月弃山 星出现时, 洗澡活动便进入高潮, 弃山星隐没, 洗澡活动结束,一般为时七天。 3 据藏文天文历书记载,初秋之水有八大优 点: 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 七饮时不 损喉,八喝下不伤腹。总之说明秋水最佳。 药神的传说。 藏族雪顿节(六月底到七月初) 藏族雪顿节(六月底到七月初) 1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 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 也就是吃酸奶子的节 日。 后来由于它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 汇演为主,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藏戏节”。 217 世纪以前, 西藏的雪顿节活动是一种纯宗 教活动。那时,按照佛教的法规节律,夏天有 好几十天禁止出家比丘出门, 即长净、 夏安居。 在开禁的日子, 他们纷纷出寺下山, 世俗百姓 都要准备酸奶施舍。 僧人们除了一顿酸奶宴之 外, 还尽情地欢乐玩耍, 这就是“雪顿”的来源。 3 藏戏均戴各种面具, 每一种面具的特征表现 均代表着一种人物性格。 藏戏表现的方式为唱 和跳 . 佤族“摸你黑 摸你黑” 佤族 摸你黑 (mohninhei ) 1“摸你黑”是佤语的“mohninhei”发音,意思是 “就这样啦!”宰杀牲畜。其肉可以自吃, 宰杀牲畜。其肉可以自吃,也应该施舍给穷 人。 威尼斯的嘉年华——Carnivale 威尼斯的嘉年华 1 每年二月份,在耶稣复活节前 40 天的刻苦 斋戒月之前, 这项热闹喧天的嘉年华被当作弥 补。因为接下来可是漫长的枯燥的节制的生 活。 2 嘉年华原来只是一些威尼斯的贵族们私下 的狂欢舞会, 从十五世纪开始变成了一种社交 活动, 一个全民参与的威尼斯狂欢大会, 当时 正是威尼斯最鼎盛的时期。 3 据说,威尼斯嘉年华的起源西元 1162 年, 为庆祝威尼斯国对抗乌尔瑞科 Ulrico 的战役 胜利。 该年, 威尼斯笼罩在欢乐无比的胜战氛 围里, 最大的庆典是在圣马可广场举行, 大型 的联合舞会在这里接连举办。 泰国泼水节 1 每年的 4 月 13 日, 是泰国的泼水节, 有称“宋 干节”。 宋干是梵文, 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 即新的太阳年开始 ” 2 宋干节的风俗其实来自于印度, 但泰国一直 视为重要的民族节日之一。宋干节的活动有: 于全国各地悬挂国旗;浴佛;浴僧;向长辈行 洒水礼, 祈求赐福。 因此, 人们也称此节庆“泼 水节”。 日本三月三女儿节 1 女儿节的正式名称是「雏祭」 ,又因为是桃 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也称为「桃花节」 。 2 家里有女孩子的人家都要摆上身着宫装的 女偶人,祈求女孩的平安和未来的人生幸福。 3 如果家中有未满周岁的女儿, 当母亲的就得 准备「散寿司饭」与蛤蜊汤,招待来庆贺节日 的亲朋好友们。 「散寿司饭」因为看上去鲜艳 华丽, 很适合女儿节的主菜; 蛤蜊汤是因为蛤 蜊的贝壳, 只能是唯一的一对, 所以象征女孩 子的贞操。 日本五月五 1 五月五是端午节,也是儿童节,这是男孩子 的节日, 目的是祈求神的保佑, 使男孩子健康 成长,将来成为优秀的人。 2 家家户户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及快乐, 都会用纸或布做成色彩鲜艳,形状像鲤鱼 (carp)的彩带,然后把这些彩带串在竹竿上, 并且与金色的风车绑在一起,挂在屋顶上。 3 因为日本人相信鲤鱼最有精神和活力, 所以 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鲤鱼那样。 4 这一天也会放置娃娃, 但放置的却是日本武 士装扮、样子很可怕的娃娃 加拿大枫糖节 1 枫糖节(Maple Syrup Festival)是加拿大传 统的民间节日, 于每年三四月间在加拿大的魁 北克和安大略举行。 2 红枫叶是北美的一种糖槭树叶。 糖槭树是一 种珍贵木材, 树干中流出的液汁还可作槭糖是 魁北克的一种土特产。 3 每年 3、4 月采集枫汁、熬制枫糖这段时间 就是枫糖节。 采集枫树液需要合适的气温。 只 有在夜间 0 摄氏度以下,白天 5 摄氏度以上, 才能采出枫树液。 4 农夫在树龄超过 40 年的糖枫树上钻一个深 入树干约 5 公分的洞, 并插上导管, 挂上收集 糖枫树树液的桶子,让树液慢慢地滴进桶里。 大约 30 公升到 45 公升的树液才能提炼出 1 公升的枫糖浆。 5 一棵直径为 25 公分左右的枫树,一般只钻 一个洞,使它有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能力。 多年的大枫树通常可以钻 3—4 个洞。 6 熬制枫糖浆的温度一般保持在水沸点以上 4 摄氏度。 7 每年三四月间, 加拿大传统的民间节日枫糖 节在魁北克和安大略举行。 在魁北克, 每到此 时, 喜欢枫糖浆的人就云集这里, 去当地的“枫 糖小屋”过过瘾。小屋由原木搭建,小屋里有 专门熬制枫糖浆的大锅, 有专人讲解和表演枫 糖的熬制过程,还请游客品尝地道的枫糖制 品。这样的枫糖小屋,全魁北克大约有 400 个。 8节日期间, 亲朋好友在古色古香的枫糖屋 (制 作枫糖的作坊) 聚会, 品尝味同蜂糖的枫糖浆 和太妃糖 (将滚烫的枫糖浆倒在洁白的春雪中 顷刻凝成的枫糖块) 。“孔明灯 孔明灯” 孔明灯 上巳节(三月三 在江西农村,中秋夜要放“孔明灯”,相 上巳节 三月三) 三月三 清明节(阳历 清明节 阳历 4 月 传吕洞宾是在中秋之夜坐着“孔明灯”升仙的 端午节(五月五 五月五) 端午节 五月五 七夕(七月初七 七夕 七月初七) 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 中秋节 八月十 下元节(十月十 下元节 十月十 “烧塔 烧塔” 烧塔 腊八(十二月初 腊八 十二月初 除夕( 除夕(十二月三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 燃灯的节俗。塔高 1—3 公尺不等,多用碎瓦 片砌成, 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 约占塔高的 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 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 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 助威,极为壮观。 汕头的烧塔,用砖头叠成品字形 老北京“兔儿爷 兔儿爷” 老北京 兔儿爷 “兔儿爷爷兔奶奶上北海,兔儿爷 爷背着那兔儿奶奶,兔儿奶奶丢了那三百块, 兔儿爷爷打了她三烟袋。 兔儿奶奶一生气跳进 北海,兔儿爷爷也跟着跳下去上不来。 ” 1《燕京岁时记》有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 巧者, 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 谓之兔儿 爷。” 2 兔儿爷是旧京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人 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 把玉兔进一 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 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兔儿爷是用模 子翻塑出来的, 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 填入分 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 等干燥后倒 出来,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配上耳朵,在身 上刷层胶水,再上色描金。 3 传说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 每家都有人得了。嫦娥派玉兔去为百姓们治 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 治好了很多人。 人们为了感谢玉兔, 纷纷送东 西给她; 可玉兔什么也不要, 只是向别人借衣 服穿, 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 有时候打扮得 像个卖油的, 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 是男人装束, 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 为了能给 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 虎, 走遍了京城内外。 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 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于是, 人们用泥塑造 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 着铠甲的, 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 千 姿百态,非常可爱。 4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 她, 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 用来酬谢她给 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 爷儿”、“兔奶奶”。 中秋食俗 1 唐宋时,人们在“争占酒楼玩月”之际,要食 “玩月羹” ,以桂园、莲子、藕粉等精制而成 旧时月饼种类很多,有酥皮月饼、提浆月饼、 宫样月饼(亦称酒皮月饼) 、广东月饼、赖皮 月饼、自来红、自来白等 2 陕西西安一带, 每到中秋节, 当地每家做馍, 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 。有些地区在这 一天还要蒸娃娃糕、虎头、狮子糕、鸡鸡糕、 石榴糕等。 3 在江苏东台一带,每逢中秋节,则以藕横切 成饼状, 包以碎肉, 敷以小麦屑, 入油锅炸熟, 4 谓之藕饼,俗称“荷花”,寓意和睦团圆 5 旧时北京,多以苹果、葡萄、西瓜、毛豆供 月, 6 山西平鲁则是吃羊肉稀粥, 7 安徽北部地区则食焦馍等圆形食品, 取团圆 之意; 8 江苏要食糖芋艿、糖炒栗子、焐熟藕等, 9 湖南中部地区则吃药糖、菱角、藕片; 10 湖北东部地区与之类似,家家备菱、藕, 11 福建中北部地区吃芋头; “树中秋 树中秋” 树中秋 也叫竖中秋,中秋夜灯内燃烛用 绳系于竹竿上, 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 或用小 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人日 1 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 据民间传说, 女娲造人时, 前六天分别造出了 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 因此, 汉民族认为, 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 生日。 2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 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 始有剪彩为花、 剪彩为人, 或镂金箔为人贴于 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 也称“人胜节”。 3 这一天,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捞鱼生(类 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 高升。 此外, 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 俗, 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 取长寿之 意. 上巳节 高禖 :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祓禊 :兰汤辟邪 曲水流觞 : 临水浮卵、 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 会男女 蟠桃会:拜西王母,祭神求子 天贶节 又称六月六、回娘家节、姑姑节、虫王节等。 六月六是一个小节, 节日活动较少, 主要是藏 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 祈求晴天等活动 端午节 1 又称端五节,重午节,端阳节,天中节,农 历 5 月 5 日,此节月日逢五,而五、午相通, 午时为阳,故有这些相应名称 2 起源:祭图腾说;送瘟疫 3节日习俗:划龙舟,吃粽子,于门上插艾草 或菖蒲驱邪避疫, 系长命缕, 饮雄黄酒或以之 消毒,躲午(旧) ,香荷包,五毒肚兜 临近端午节, 集市上到处摆卖艾草菖蒲榕树枝 五毒肚兜 (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 ) 中秋节 又称仲秋节, 又称仲秋节,农历 8 月 15 日,是仅次于春节 的大节日 中秋赏月——咏月 中秋赏月 咏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1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据 《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 “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2 北宋, 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并出现“小 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3 十五日祭月, 香灯品供之外, 则团圆月饼也。 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裟罗,香果苹婆, 花红脆枣,中山御李,豫省岗榴,紫葡萄,绿 毛豆,黄梨丹柿,白藕青莲。云仪纸马,则道 院送疏, 题日月府素耀太阴皇君, 至于先丁后 社。享祭报功,众祀秋成,西郊夕月,乃国家 明堙之大典也。 各地过中秋的奇异风俗 “吃田螺 吃田螺” 吃田螺2“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 泥土等涂抹在脸上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 如 今已演变成用天然植物“娘布洛”配制的涂料 来相互涂抹,相互祝福 3 佤族还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 佤族认为黑 色是勤劳的象征,是健康的象征。因此,阿佤 人的服饰几乎都是以黑色为基调。 佤族人有染 牙的习俗, 他们认为黑亮的牙齿和健康的黑皮 肤相配才能保持阿佤人步调一致。 他们有一句 谚语说: 步调一致我们才好一起跳舞, 牙齿黑 亮我们才好一起说笑 蒙古族年节 牧区称过大年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蒙 古族自古崇尚白色, 把它看作纯洁、 吉祥的象 征,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 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 蒙古族古时以农 历九月的第一天为岁首过年, 将岁首之月称为 &奶酪月&,有白色的意思。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欢聚”的意思。原 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 射箭。 开斋节 1 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 新疆地区穆斯林称之为 肉孜节(波斯文“斋戒” 的音译)。 2 伊斯兰教规定每年伊历 9 月为斋月, 在斋月 里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 整个 白天不能吃饭喝水,成为守斋。 3 此外还要做到清心寡欲,按规定,老弱病残 儿童可以不守斋,但也要节制食欲。 4 斋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的次 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这天一般在伊历 10 月 1 日。 5 开斋节期间(3 至 5 天)穆斯林要举行会礼和 盛大的宗教活动。 所有虔诚的穆斯林都要沐浴 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 宰牲节 1 亦称古尔邦节。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 亦称古尔邦节。 2 伊斯兰教历每年 12 月 10 日举行。 日举行。 3 相传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受安拉 启示 , 相传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 启示”, 命他亲自宰杀自己的儿子易斯玛仪献祭, 命他亲自宰杀自己的儿子易斯玛仪献祭,以 试其对安拉的忠诚。第二天早晨, 试其对安拉的忠诚。第二天早晨,易卜拉欣 果真将他的儿子带到麦加附近的米那山谷, 果真将他的儿子带到麦加附近的米那山谷, 正准备举刀砍时,安拉派天使送来一只羊, 正准备举刀砍时,安拉派天使送来一只羊, 代替易斯玛仪作献祭, 代替易斯玛仪作献祭,以后为了纪念易卜拉 欣父子,便规定这天为宰牲节。 欣父子,便规定这天为宰牲节。 4 穆斯林每逢这一天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 穆斯林每逢这一天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 互相拜会,宰杀牛、 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 纪念。 纪念。 5 宰牲节这天, 宰牲节这天, 各家于会礼后自行或请人代为 巴西桑巴舞与狂欢节 1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 2 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 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 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 名思义, 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 摇动臀部 为主要特征。 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 作, 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 传播。 3 桑巴舞是一种集体性的交谊舞蹈, 参加者少 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这种舞蹈以鼓、锣等 打击乐伴奏。 西班牙奔牛舞——勇敢者的节日 西班牙奔牛舞 勇敢者的节日 1 奔牛节与每年的 7 月 6 日――14 日会在西班 牙揭开帷幕 。 2 奔牛节是圣佛明节的高潮节目, 因为圣·费尔 明是公元三世纪的一个主教, 也是斗牛士的保 护神。 3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 在西班牙小城潘普洛纳 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圣佛明节上, 行进队伍载着 一尊“圣佛明”雕像在街道上游行狂欢。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