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下复习 (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五语下复习 (1)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0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2010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中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铺展/逮捕&&&
然诺/糯米&&&
&&&潸然泪下/姗姗来迟
B.坍塌/踏实&&&
阿谀/须臾&&&
&&&逸兴遄飞/如椽巨笔
C.凌驾/聆教&&&
分娩/婉约&&&
&&&蹁跹起舞/骈拇枝指
D.歃血/煞白&&&
摭谈/踯躅&&&
&&&膘肥体壮/粗犷剽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虚无缥缈
&&&&&&添枝加叶
&&&&&&了如指掌
&&&&&&押卷之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孔子》与《刺陵》有如此票房奇迹,不单因为有好莱坞“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作招牌,也&&&&
受《独立日》影像印记影响,还有人们对 “世界末日”的猎奇……
②人们甚至觉得,《潜伏》中的两个虚构的人物应当续写情缘,实现他们自己那些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奈的理想。让如今的青年人意识到还有时间不能够&&&&
的纯真感情。
③“毒豆角事件”本质上是利益的&&&&
,导致公共利益虚置与错位。因此,发现了“毒豆角”就查豆角,在海南发现的就追查海南的做法,都还只是治标不治本。
&&&&&&&&&&&&&&&&&
B.不只& 腐蚀& 瓜葛
&&&&&&&&&&&&&&&&&
D.不只& 侵蚀& 纠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东亚四强赛上,国足气冲斗牛,以3:0大比分大胜韩国足球队,打破了32年来逢韩必败的怪圈,令国人瞬间点燃对足球的热望。
B.据气象专家解释,由于受南下北方弱冷空气影响,3月初我市以和光同尘的晴朗天气为主的格局将被打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纷至沓来。
C.一些网络作家成名后,不再满足于昔日的成名方式,大都乔装打扮,走上了传统出版的道路。他们不再做网络连载,而转向实体杂志连载或者成书出版。
D.“传唱齐鲁”2010金曲大赛经过激烈角逐,各类奖项已水落石出。大赛主办方意在通过此类选拔,推出像《难忘今宵》一样深入人心歌曲的目的已达到。
5.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科学家眼中,沉溺于酒精并不浪漫。研究表明,多巴胺是导致酒精上瘾的关键,这种“快感神经递质”的分泌,可使人强烈地产生生理和心理满足感。
B.备受关注的2月23日秦皇岛淀粉厂爆炸案的调查工作于日前展开,秦皇岛市政府已对此作出了责任事故的认定,但市政府至今还尚未公布问责结果。
C.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警示人们: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至关重要。
D.在2月27日举行的温哥华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滑比赛中,王?勇夺冠军称号,并成为首位一人获得三枚冬奥会金牌的中国选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
对“中庸”的误解,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政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88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而孔子才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孔子看来,要想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要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义”、“礼”、“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节选自日《人民日报》)
6.下列选项中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要求将“中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B.“中庸”就是追求日常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
C.“中庸”是人们做事要“
走中间路线”,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
D.“中庸”是在人伦日用中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
7.下 列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一项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
C.破除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
D.根据个人气质禀赋等去理解“仁、义、礼、孝”等伦理问题。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B.对“中”和“庸”二字的望文生义,是大多数人误解、误用“中庸”的根本原因。
C.孔子认为“中庸”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他对达到“中庸”境界感到绝望。
D.黑格尔对《论语》及孔子都不够认同的原因是,《论语》缺乏概念、范畴和思辩。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
军不进。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
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
给:衣食充足,丰裕
B.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
寇:侵扰,劫掠。
C.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许:夸耀,自夸
D.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
笃:忠厚,诚实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之田中,号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群盗闻而避焉&&&
&&&&&&&&&&
纤歌凝而白云遏
D.因退兵寺城,不复敢出&&&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1.以卞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明彻英雄本色的一项是
①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②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③计口平分,同其丰俭④躬擐甲胄,四面疾攻⑤兵贵在速,……吾知其不敢战明矣⑥知事不济,遂从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明彻幼年成为孤儿,为尽孝心和解决家用不足,十四岁就勤力耕种,于秋天获得大丰收。最终“足充葬用”。
B.后高祖与吴明彻诚恳相交,推心置腹,纵论天下大势,高祖认为吴明彻精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
C.太建四年,吴明彻被任命为侍中、镇前将军,率军十三余万北伐,在寿阳大败齐将皮景和,夺得辎重无数。
D.太建九年,吴明彻奉命北伐,并多次击溃敌军,后因军溃被俘。不久因忧愤生病,死在长安.享年六十七岁。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白诸兄日:“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5分)
(2)诸将成日:“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1)联系全词,赏析“偏”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4分)
(2)“只有红尘无驿使”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铁骑突出刀***呜。(白居易《琵琶行》)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勃《滕王阁序》)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4)&&&&&&&&&
&&&&&&,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12分)
1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低碳族”。(不超过40字)(4分)
近段时间随着灾难大片《2012》热映,“低碳一族”已悄然形成。把家中灯泡换为节能灯,减少收看电视时间,用洗脸盆接水洗脸,每天坚持用手洗衣物,能坐公交就不开车……这些平日里大家都不注意的小事,如今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关注。在生活上更注意节能,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有些人已经开始设计自己的“低碳生活”。
“低碳族”是指:&&&&&&&&&&&&&&&&&&&&&&&&&&&&&&&&&&&&&&&&&&&&&&&&&&&&&&&&
17.下面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志,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志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4分)
18.阅读下面的新闻,请围绕“平民慈善”写一段简短的评论。(不超过50字)(4分)
本报讯(记者蓝筠)4年捐款1.9万元88北京“的哥”杨松岩用随车的“小金猪”储蓄罐募集善款,共帮助了十多个困难家庭。他说,希望能将这种“平民慈善”进行到底。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鄱阳书房记
①鄱阳湖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88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是属于它的。在鄱阳湖口的一个小沙洲上,我曾经生活了将近十年。我在这里播种希望,流了汗,还有血。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可怖的风暴和洪水,同时也用暖人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又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造了我的生命之舟。
②清晨,风在水上滑行,湖边的泊船轻轻地摇动,偶尔撞出亲昵的响声。一只水鸟在桅杆顶上打了个趔趄,翅膀散开来,拍了几下,终于站稳。然后就神气活现地站在那里,不时勾下头,啄一啄羽毛。
③大白天,天和水在很远的地方连接起来。天上一丝云也没有。水被天照出一片白亮,刺得眼睛生痛。不时有冒着浓烟的拖船拽着的驳船,和缀满了补丁的绛红色或土***的帆从那白亮上划过。
④到了夜晚,雾气一团一团在黑暗深处浮起,湖上的航标灯飘忽不定、时隐时现。然后,远处越来越清晰地现出一些起伏不定的轮廓,那是对岸的山峦。渐渐地,山峦上的光亮越来越广大,似乎有个人高挑着一盏雪亮的灯,正从容不迫地在山的那一面攀上来。那盏灯终于一点一点地从山脊露出,漫无边际地照亮了幽蓝的夜空。这是月亮。所有的星星都隐没了,而在默然里涌流的湖粼粼地闪起光来。湖边的蓼草静静地摆动,偶尔响起鱼跃的声音。几只水鸟被惊起,拍着翅膀从草尖上掠过,又消失在另一片草丛中间。
⑤然后,我与鄱阳湖一起,经历了伟大的历史巨变。上世纪八十年代,给予了中国社会获得重生的机遇。也让我走上了写作之路。
⑥鄱阳湖因鄱阳县得名。作为江西第一大县,建县两千多年间,曾经水运兴旺,商贾如流,樯帆林立。至近代,随着立体交通的逐渐普及,一度失去原有的繁荣。而如今,生态正成为鄱阳县的最大优势:湖泊数量和面积位列全国前茅,是中国湖泊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湖生态堪称全球之冠,是世界最大的白鹤和天鹅栖息地,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湿地。在生态文明时代,鄱阳依托其所辖之千湖,以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为目标,正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地日益发展成长。
⑦美国作家梭罗在著名的《瓦尔登湖》中把湖称作“大地的眼睛”。千湖之县的鄱阳,有着一千只更澄澈、更明亮的“大地的眼睛”158平方公里的内珠湖。水质居然达到直接饮用标准。冬季是天鹅和白鹤的天堂。夏季是白鹭和灰鹭的王国。
⑧很多年前的同乡诗人陶渊明曾经发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痛切诘问,而我今天想说,故乡纯净如斯,美好如斯,胡不归!
⑨我归来了,内青村热诚的乡亲容纳了我的“鄱阳书房”。像鄱阳湖上的无数岛屿一样,这是一个乡土社会的史书库,漂浮在蓝天一样明亮和广阔的湖面,正是我常常莫名地向往的岛屿,拥有着美丽、成熟、淳朴以及大自然超常宠爱的岛屿。它远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梦境,还同时是文学意义上的梦境,它就存在于现实中,还将存在于无数人的想象中。一百年前,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已预感到人类必将重返故里,重返童贞。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还乡就是返回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人的内心,永远存在着一个“故乡情结”。那是一种温暖的情感的凝聚,是无尽的梦幻和永久的魅惑。整个人生就是一次精神之旅,每一步都在寻找最终的故乡,所有朝圣者的疲惫,都会被故乡的烟火镀亮。
⑩如果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居住的生活体验。使得瓦尔登湖的光芒穿透了生命的意义,鄱阳湖同样会是一个精神生命的原点。
11鄱阳湖是云、水、阳光孕育的诗篇,而我愿是鱼,是鸟,是水柳,是爬满岛屿的霸根草。我将为水的灵魂所吸引,依靠着帆在风云间行走,从路途到心灵,从喧闹到安静,张开双臂,去拥抱自然,去与乡亲交谈,去聆听最质朴也最灵动的语言,去享受最真实的美。是的,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选自《文学报》,有删改)
19.文章②~④段写了什么内容?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概述。(4分)
20.在人生之旅中,人们为什么要去“寻找最终的故乡”?请结合语境加以概述。(4分)
21.结合全文说说“鄱阳书房”的内含。(4分)
22.请从表达方面赏析文章的最后一段。(6分)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清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它想吃栅栏里的白菜,可是怎么也进不去。过了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山羊发现自己的影子被太阳拖得很长很长。
“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树上鲜美的果子,吃不吃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乐呵呵地对自己说。
于是,山羊朝着远处的果园飞奔而去。到达果园时,已是正午,山羊发现自己的影子变成很小的一团。山羊慨叹道:“唉,原来我这么矮小,肯定吃不到树上的果子,我还是回去吃白菜好了!”于是。它不悦地折身往回跑。
来到栅栏旁边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重新变得很长很长。“我干嘛非要回来呢?凭我这么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山羊开始懊恼起来。
上述这段文字,对你有何启发?请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和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项中“铺”读pū,“捕”读bǔ;C项“娩”读miǎn.“婉”读wǎn;D项“膘”读biāo。“剽”读piāo)
2.C(A项中“清”应为“青”;B项中“垒”应为“累”;D项中“押”应为“压”)
3.D(不止,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不只,连词表递进。腐蚀,使事物逐渐消损,使人变质堕落;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根据语境应为“侵蚀”。纠葛,比喻纠缠不清的事情;瓜葛,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或事物之间互相牵连的关系。)
4.A(A项“气冲斗牛”“形容精冲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此处正确;B项“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此处语境为陈述我市天气状况,故不合语境;C项“乔装打扮”“比喻用假象来掩盖真面目”,而语境则是“网络作家”转向“传统出版”,是发展方向的选择,与此语境不合;D项“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与该语境不合。)
5.C(A为语序不当.应为“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满足感”;B项为“成分赘余”应去掉“还”或“尚”;D项“勇夺……称号”不搭配)
二、(9分,每小题3分)
6.C(这是对“中庸”的错误理解)
7.D(这只是孔子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做法而非做到“中庸”的一个条件)
8.B(A原文意思是“对‘中庸’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C“感到绝望”的说法太绝对,这种说法也与昏文提到的孔子的具体实践相矛盾。D原文中是黑格尔认为“《论语》中缺乏概含和范畴的思辩”)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笃,病情沉重)
10.C(A项中“之”分别为“动词.到……去”与“用在例装的动宾之间,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中“为”
分别为“介词,为了”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翻译成“呢”;C项中“而”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D项中“因”分别为”连词,于是”与“介词,凭借、依靠”)
11.B(①述说吴明彻因“天下亢旱”的哀愤之情;③陈述吴明彻的仁爱之心:⑥述说吴明彻听从诸将建议撤军)
12.B(“高祖认为吴明彻精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错,属于主观臆断,无限扩大,因原文“微涉书史经传”,且“颇以英雄自许”)
四、(24分)
13.(1)于是就对各位兄长说:“现在草寇盗贼横行,人都难以考虑长远,我们有这么多粟麦,为什幺不和乡邻共同分吃?”(提示:得分点为“乃”“白”“草寇”“图”“奈何”“共”等)
(2)诸将都说:“坚固的城池还没有攻下来,强大的敌援又在附近,不知明公怎样定计?”
(提示:得分点为“咸”“拔”“审”“安出”及句式等)
14.(1)从结构上看,“偏”字呼应上阕的“可惜天教生处远”一句,同时从内容上凸显了杨贵妃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情态。(结构、内容各2分)
(2)写道路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作古,为贵妃送荔枝的驿使再也见不到了。词句中寓含了作者对玄宗、贵妃荒淫享乐、乱政误国的批判及对后人应以此为鉴的劝戒。(解释词句2分,写作意图2分)
15.(1)若出其里/岂余心之可惩
(2)师不必贤于弟子/银瓶乍破水浆进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混山玉碎凤凰叫
(4)赂秦而力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分,每句1分,出现错别字或漏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追求“低碳生活”即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能、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人们。(4分)
17.标志把“心、脚”进行了融合,将“爱”与“行动”结为一体。图标上面的心,象征志愿者真诚热心的服务;而图标下方的那一双脚.寓意志愿者切实的行动。(4分)
18.评论示例:①慈善并非富人的专利,“平民”的财力虽然有限,但若广泛参与,“平民慈善”的作用同样不可轻视。
②兵要怀慈善心、行慈善事,“平民慈善”你我都能做。“平民慧善”闪耀着“平民”美德、善行的光芒。
(4分。要突出“平民”善举、价值意义等)
六、(18分)
19.文章②~④段写了鄱阳湖从清晨到夜晚的景色变化,突显了鄱阳湖自然景色的优美、宁静,为下文写鄱阳湖更加美好的景致和作者的感悟做铺垫。(4分)
20.因为人们的心中永远存在着一个“故乡情结”,它凝聚着温暖的情感,是无尽的梦幻,具有永久的魅惑。(4分)
21.鄱阳湖是一个乡土社会的史书库,是作者文学意义上的梦境;是作者的生命之舟、灵魂的栖息地。(4分)
22.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整散结合的句式,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突显了鄱阳湖的幽美与灵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鄱阳湖的喜爱、依恋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升华了本文的主题。(该题具有开放性,能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中的任意两个方面,结合具体语句赏析,言之有理即可。)(6分)
七、(60分)
23.(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明彻,字通昭,是秦郡人。吴明彻幼年成为孤儿,他本性最孝,十四岁那年,因感慨父母去世却没有坟地埋葬,家中又穷得无力筹办,就努力耕种。当时天下严重干旱,禾苗庄稼焦枯,吴明彻哀痛悲愤,每次到田里都大哭流泪,仰面向天诉说苦楚。到了秋天获得大丰收,足够满足生活及安葬之用。到侯景侵犯京城时,天下大乱,吴明彻有粟麦三千多斛,但邻居乡人却饥饿不堪,于是就对各位兄长说:“现在草寇盗贼横行,人人难以考虑长久,为什么有这么多囊麦却不和乡邻共同分吃?”于是按人口平分,自己分得的这份跟邻居分得的同样多。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就躲避走开了,靠这些粟麦活下来的人有很多。
等到高祖镇守京口时,高祖十分诚恳地与吴明彻邀约相交。吴明彻于是去拜见高祖,高祖特地亲自为他走下台阶迎接,拉着他的手坐在一起,与他商讨当世的根本大事。吴明彻又曾略微涉猎过一些史书经传,很有一股英雄自许的气概,高祖非常赏识他。
太建四年,天子征召他为侍中、镇前将军,适逢朝廷商议北伐大事,公卿官员彼此意见不同,吴明彻力排众议,朝廷最终决定北伐,吴明彻自请出征。总领各路军马十三余万,从京城出发.进军迫近筹阳,齐派遣大将军皮景和领兵数十万来救援,在距离寿阳三十里的地方,停兵不进。诸将都说:“坚固的域池还没有攻下来,强大的援兵又在附近,不知明公将怎样定计?”吴明彻说:“行军作战责在快速,可是他们却搭建军营停止前进,自失锐气,我断定他们不敢作战,这是十分明显的了。”于是亲自穿戴盔甲,指挥四面急攻,城中军民震惊恐惧,擂鼓冲锋一次,就打下来了。皮景和惊慌恐惧奔走逃遁,(吴明彻)缴获了他的全部骆驼马匹和军用物资。
适逢周氏灭掉了北齐,太建九年,朝廷下诏书命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吴明彻行军至吕梁,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率部抵抗,吴明彻多次打败了他,梁士彦于是退兵可城,不敢再出战,北周派遣上大将军王轨领兵救援梁士彦。吴明彻的将领们听说了,非常恐惧,纷纷议论撤军。这时恰逢吴明彻苦于背部患了严重疾病,估计这次北伐成功不了,于是依从了建议,当退到清口时,官兵都已溃散,吴明彻力穷势迫,只好就擒。不久因忧愤交加而得病,死在长安,这年他六十七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曹辉(错别字)论战的文章大意是什么.急!!!_百度知道114网址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