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配置能玩什么玩游戏的电脑配置?

来自: (平民) 时间: 配置类型:

玩三公大吃小最好的产品█【接/待/微/号 AKK7569】█本文原标题:《喜报!“郑州中院”微信公众号荣获年度全国法院优秀微信公众号》
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万法归宗

E3结束之后我大脑一热就升级了自己的电脑配置,预计至少得吃两年半的泡面。

反正,不管怎么说,就眼睛一闭心一横,把《圣歌》、《全境封锁2》、《三国:全面战争》、《战地5》、《使命   召唤:黑色行动4》、《碧海黑帆》、《刺客信条:奥德赛》、《Control》等一票游戏的E3播片在心里过一遍,一咬牙就下手了。

说实话用文字很难形容双手捧着i7处理器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毕竟这玩意比我本人贵多了。

总而言之等这一套玩意儿终于正常地运行起来之后,我满脑子想的就是一定要把这些当年给我卡得神志不清游戏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对Prey的游戏性评价请参考。

另外需要强调的就是这种缺乏外在驱动力,主要就是靠自己折腾的游戏,无论玩法如何,是不是第一人称的,都需要很稳定的运行状态。不然低帧数或者虽然不频繁但一定会出现的卡顿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这种负担最严重的一种形式就是3D眩晕。当然,3D眩晕的触发原因非常非常复杂,从先天到后天的都有,不能一概而论(说实话后天的因素我基本都经历过),不过低帧数和帧数不稳定绝对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

总而言之这些浸入式模拟设计下的游戏,在高配置PC的支持下,确实更容易沉入其中慢慢研究了。

装了块好显卡带来的提升实在是太普遍了所以就不说太多了(比如《天国拯救》、《战地》什么的),就说《荒野》这一个。

反正《幽灵行动:荒野》就我个人看来PC的整体优化非常愚蠢,因为它有个非常僵硬的显存门槛,超不过就只能开个低——全低。所以之前我用电脑玩这个游戏就只能面对一个高分辨率的PS2画面。而且可能是因为CPU也扛不住了,在这种画质下还会卡——高帧数,但是卡。

说实话要不是这游戏PS4版我也有,我是断然体会不到这游戏里秀丽的玻利维亚南美风光的。

这游戏最高配置真是好看极了,而且多人模式Ghost War真的非常好玩。尤其是你发现自己读盘时间比别人短的时候,皮这一下特开心。

又回去当仓鼠了。   以前玩《Warframe》的时候,拜这游戏惊人的优化所赐,其实可以以中配置很流畅的玩,但偶尔会卡顿。

现在已经没有这种问题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比其他人读盘时间短。  

你看吧反正就电脑不好时间长了人就是变得这么扭曲。

其实比起烧显卡来说我更喜欢拿策略游戏折腾CPU。

这i7比两个我加一起还值钱了,不搓么(cuo二声 me轻声)一下不吁着。

上面这句话我觉得基本东北话8级水平吧。

事实上《战锤:全战》是一个优化相当不错的作品,在中低配置下它可以很稳定地运行。但我个人一直觉得《全面战争》系列作为一个策略游戏玩起来是相当相当消耗心血和体力的,而大地图上其他AI阵营走回合时那漫长的等待绝对是最最遭罪的体验。

另外我之前也遇到过巨兽单位出场或者释放一些魔法的时候直接卡住的情况。 现在终于没有了。现在沉迷在具体战斗时搓爆自己的滚轮疯狂切换视野远近。

只能说没见过世面的人是这样的。

《横扫千星:泰坦》与《Zero-K》

《横扫千星》这游戏刚出的时候配置要求匪夷所思,可以说完美还原了当年《横扫千星》刚出的时候大部分电脑毫   无办法的状况。

由于当年《横扫千星》宣传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行星毁灭”,我记得当年我用自己的小笔记本,用i3的处理器, 在风扇的悲鸣声中,以差不多15帧左右的画面里坚持着咬牙给一个小行星装满了驱动引擎,然后发动攻击让它砸向了一颗行星。

小行星动起来的时候整个游戏看起来都没有苹果发布会的PPT流畅。  等到小行星终于接触到目标的时候,游戏报错了。

策略游戏,尤其是“横扫千军”系的即时战略游戏会给CPU运算、内存写入与释放以及硬盘读写带来很大的压力,这  回换了i7和固态硬盘之后,也算是与这款游戏“时隔多年的再一次初次见面”吧。

太流畅了。给星球撞细碎的时候我都流泪了。

当然,《横扫千星》这游戏的血统还是直接继承自“最指”《最高指挥官》系列,这系列的精神源流其实是《横扫千军》——《最高指挥官》——《横扫千星》。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横扫千军》继承者是一个开源的RTS项目,叫做《Zero-K》。大量的兵种,大格局的战场和策 略——真正意义上宏观到匪夷所思的即时战略游戏。

如果你不深入地考虑策略玩法的乐趣的话,这类即时战略游戏最大的特色就是巨量的单位,铺满整个屏幕。

事实上你在《横扫千星》里能把各式各样的单位铺满好几个星球,好几个星球上,陆地、海洋、空中和近轨道都铺满。

然后你把镜头稍稍拉远,看着巨大的小小的行星缓缓横跨视野中巨大的太阳。然后继续,把镜头拉远到太阳也变成了小小的光球。

你知道P社历史模拟游戏所使用的引擎“克劳塞维茨2.0”最神奇的特点,就是全然不支持多核CPU。一核有难7核点赞。

在《王国风云》、《欧陆风云》、《维多利亚》、《钢铁雄心》和《群星》的每个存档的后半段,游戏会变得迷之顿卡,可以看到CPU的一个核心疯狂悲鸣,其他核心躺平吹凉风的可爱场面。

换成i7之后我发现,就算P社的这些策略游戏只能用一个核心,确实i7的这一个核心也确实比i5的一个核心性能要强。在这个过程中超线程技术、缓存、主频之类的提升究竟都发挥了什么作用我也很难说清,但从体感上来说是强了很多的。

深刻地意识到了有个好CPU会降低玩回合制游戏的一些不必要的体力成本。

《天选者之战》自带的高效优化搭配一个新的CPU,效果立竿见影。《XCOM 2》原版让人想锤桌子的回合间蜜汁等待就仿佛上个世纪的事儿。

《钢铁之师:诺曼底44》和《战争游戏》

唔...配置高了之后我仅存的幻象也被打破了。

玩不好欧根系统的这些硬核即时战略游戏果然跟游戏很卡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因为我比较蠢。

欧根系统制作的这些非常“所见即所得”、有很多暗投骰子鉴定的非血条RTS游戏,在全高画面,高度流畅的情况下,有 一种非常独特而鲜明的临场感。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

我们都知道这个本质上是“兽人经理”的游戏有个很重要的乐趣点就是看兽人在竞技场里打架,不但有各种固定的属   性克制,也有很多随机触发的结算带来惊喜,更不用说各种兽人相声,充满了观赏性。

更好的画面和更快的读盘时间显著地提升了这种乐趣。

《太空废舰:死亡之翼 增强版》

虽然增强版有所好转,但客观地说,《死亡之翼》这游戏的优化还是比较糟糕。

用一个高配置电脑把一个优化得不咋地的游戏在很高的画质下跑得很流畅,确实会唤起人心底的某种扭曲的满足感。

感觉自己活这么久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很新鲜。 吃两年土也值了。

从小到大就这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高配置电脑带来的快乐。  

必须承认这种快乐是很物质的、很虚荣的、很消费主义的、也很没来由的。

曾经我也是纯粹的性价比主义者,也许对i5到i7的额外提升有所憧憬,但从来没付出过什么行动。  

现在哪怕有这么一点点的机会,也希望至少放肆一次。就像为好游戏掏钱一样,为好游戏而改善自己玩游戏的体验,为了留下关于游戏的更好回忆而付出,也是对它们表达尊重的一部分。它们配得上。    

好好活着有很多意义,这种放肆算是其中的一个。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