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吐槽记 | 游走在六芒、星月与十字之地(八)_白鹅纪_传送门
以色列吐槽记 | 游走在六芒、星月与十字之地(八)
导语:喜欢出国旅游的朋友对于美国,法国,日本等地应当都相当熟悉,而对于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你又了解多少呢?这次,白鹅君带来了由Stage1st坛友lindley撰写的以色列游记和大家分享,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看这片有点神秘的六芒、星月与十字之地吧。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前往原贴参与讨论。声音资源加载中...Not Going Anywhere - 专辑《Not Going Anywhere》-- 本篇文章图片较多,请在WIFI环境下享用 --楼主(即作者lindley)在2016年5月中旬去了一趟以色列回来,本帖是关于这趟旅程的流水账。楼主的风格偏流水账,事无巨细地描述一些小细节,不懂抒情,更新较慢(希望能写完),希望大家喜欢。以色列是个充满争议的国家,不少用词一旦写出必然会涉及到其他意见人士的反对。甚至以色列这个国家都有很多人并不承认。本文尽可能使用旅游过程中接触到的字眼,也会穿插一些楼主自己的见解,同时,非常欢迎各位回帖吐槽。之前内容请戳链接DAY8 | 特拉维夫|雅法|白城|5月18日在以色列,本土品牌方便面的选择并不是很多,其中一款比较常见的,是这个叫做WOK(镬)的品牌,主打中国概念,至于口味,大概有点像老款的三鲜伊面。早餐后没有在耶路撒冷留恋,我们直接来到了中央车站。耶路撒冷中央车站是耶路撒冷规模最大的公共汽车站,车次发往全国各地。这也让车站本身成为了当地主要的商场之一。在以色列,偶尔能见到这样的小柜子,可以推来推去,犹太教徒可以在这里佩戴经文护符匣,似乎也可以起到传教小桌子的作用。405路,耶路撒冷中央-特拉维夫中央,这条线路在1989年曾经发生过恐怖袭击。袭击者抢夺方向盘,将车翻进悬崖,16死27伤。袭击者最后生还,并在2011年被释放到加沙地带。大概90分钟,大巴来到了特拉维夫中央车站,有一点比较有违常理,上车不需要安检但下车反而要。特拉维夫中央车站,开业于1993年,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站。不过就目前而言,特拉维夫中央车站非常欠缺维护,只有4和6楼被用作公交用途,其他楼层零零散散开着表现不佳的商店,更多则是直接空置。简单粗暴的公共厕所,1谢克尔一次。中央车站本身位于特拉维夫的一个贫民区,周边被描述成吸毒者、***以及流浪汉之家。在白天,这些似乎并没有表现得很明显,但城市面貌的破烂不堪却是实实在在的。很快我们就坐公交车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来到了旅程中的最后一个酒店GORDON INN,在本耶胡达路与戈登路交界。GORDON INN是从另一个老地方搬过来的经济型酒店,就目前而言设施很新,虽然是两户共用一个厕所及厨房,但那两天隔壁房间并没有人,于是我们相当于用经济型的价格住了个小套间,感觉又是赚到。和耶路撒冷不同,特拉维夫并没有什么“必去不可”的景点,更适合用扫街的方式感受城市的整体氛围,于是我们就这么开始了随便走随便吃的行程。是日午餐,ADRABA cafe继续是缺乏肉类,我已经习惯了。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商业之都,也是以色列的国际交往中心,比起其他城市,这里呈现出的是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于是看到一家比较像模像样的中国菜馆。看了下菜单,干炒牛……荷同样作为商业之都的,是特拉维夫高昂的房价,在离GORDON INN附近,目测普遍都在人民币6万一方以上,8万甚至10万的也比比皆是。在特拉维夫,经常能看到这种伪装成路牌的广告牌,也不能说伪装……因为内容真的是正经的路牌,然而这也的确是JC德高的广告牌啊。总不能突然把交通导视换成广告吧?想不通特拉维夫的城市面貌参差不齐,有些地方非常破旧,有些地方又呈现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其中有几条最有代表性的特拉维夫街区出现在Ben Tsiyon Blvd、Sderot Chen到Sderot Rotshild(罗斯柴尔德大道)一带,几条都是非常舒服的林荫道。1930年代,大批德国犹太人为了躲避种族主义的阴影来到特拉维夫,在当时,德国是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包豪斯流派也影响到了大批的犹太建筑师,在这群先进分子的带领下,3000栋包豪斯建筑平地而起,成为了这座崭新城市的主流建筑。由于大多数建筑呈白色外表,这里也被称为"白城"。现在的特拉维夫,是世界上包豪斯建筑最多的城市,而白城作为其代表,于2003年被整体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坦白讲,白城并不是适合所有游客的景点。对建筑不敏感的人,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但如果是建筑或者工业设计相关专业,特拉维夫是个圣地,是一个代表着整个流派起源的圣地之一。站在huberman street往东看,一组5层小公寓,简简单单地列成一排,看起来似曾相识,也许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类似的房子。但一想到这里从1930年代就已经长成这样,就会感受到某种被时代赋予的震撼。不过,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缺点也在特拉维夫展现的非常突出。一座装饰风格的建筑,哪怕略显沧桑,只会增添他的韵味,但一座极简的包豪斯建筑,一旦欠缺维护,就会显得丑陋异常。在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前后,特拉维夫**了一系列法案,鼓励业主维护与修缮包豪斯建筑,但各种破旧不堪的水泥盒子仍然是特拉维夫的视觉主轴。在特拉维夫,我们遇到了难得一遇的好天气。蓝天白云一望无际,一般在网上看到的特拉维夫照片都笼罩着灰霾,能见度并没有这么高。特拉维夫大犹太会堂,位于Allenby Street 110号。1922年由Yehuda Magidovitch设计,于1926年完成。在过去,大犹太会堂的位置算是特拉维夫的边缘地带,但到了今天,建筑已经坐落在商务和金融中心的心脏地带。作为特拉维夫最重要的犹太会堂之一,一些公众人物会在这里举行犹太婚礼仪式。不过,总体来说,特拉维夫是一个宗教氛围不怎么浓厚的城市,这一点和耶路撒冷区别很大。偶尔看到个哈雷迪派,结果是个轮滑哈雷迪! 轮滑哈雷迪! 轮滑哈雷迪!对哈雷迪派保守的固有印象立即被摧毁。以色列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最高的国家,而其中特拉维夫则是最中之最。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遍布在城中各处。不过品质就参差不齐了,所幸很多都是免费的,浏览一下也不痛心。特拉维夫较为靠近雅法的地区,发展于1920年之前,包豪斯风格销声匿迹。配上随处可见的露天咖啡厅,一种典型的后殖民地风情扑面而来。Rambam Streetambam Street一个拐角进入Nahalat Binyamin St,来到著名的特拉维夫卡梅尔市场(??? ?????)。又是一个当地人市集,跟耶路撒冷的耶胡达市场比起来,密度更高,更凌乱,似乎也更丰富一点。还是那句话,以色列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实在是不像一个发达国家。我并没有在卡梅尔市场找到太多摄影的乐趣,这里显得过于实用主义,美感则是欠奉。所幸的是物价相对理想,在这里找到了不少能用来派街坊的手信,没有白来。2004年,卡梅尔市场曾经发生自杀式爆炸,3死30伤。离开卡梅尔市场一路往西走,我们再一次来到了特拉维夫的海边。特拉维夫拥有漫长的城市公共沙滩,在整个地中海范围,只有巴塞罗那可以相提并论。而巴塞罗那也的确是特拉维夫的友好城市,另一个著名的沙滩城市里约热内卢也是。作为一座奥斯曼风格建筑,哈桑贝克清真寺经历了以巴冲突的数个阶段,见证了特拉维夫和雅法两座城市的冲突与融合。作为双城新旧文明共存的象征之一,哈桑贝克清真寺在特拉维夫的高楼之中躲过了数次拆迁计划,最终留下了自己的位置。Hassan Bek清真寺,位于特拉维夫的海边。说到特拉维夫,就不得不提雅法。和特拉维夫不同,雅法是一座超过4000年历史的历史古城。1909年,一群犹太人为了避开雅法的高房价,在雅法北郊建立特拉维夫,在那时,特拉维夫被视为雅法郊区的一座城镇。第一次中东战争时,大量的阿拉伯人逃离雅法,让整个区域的犹太/阿拉伯人口比例发生了逆转,后来,以色列政府决定以特拉维夫为核心,将特拉维夫-雅法合并为一座城市。c风水轮流转,100年前建立特拉维夫的那几个犹太人,一定没有想到今天的雅法会反过来成为了特拉维夫的一部分。由于特拉维夫缺乏著名旅游景点,传统上不是旅行团的游览之地。但由于本古里安机场是以色列唯一一个大型国际机场,因此绝大多数旅行团还是会在特拉维夫稍作停留,而雅法老城往往会成为以色列旅行团的最后一个目的地。一般而言,旅行团会在雅法老城停留1-2小时,让游客作最后的购物。也许是经受过战争的破坏,雅法老城景区内真正的老建筑并不多。而留下来的建筑很多都新得有点“假”,和耶路撒冷或者阿卡比起来,这个老城显得多少有点乏味。但雅法老城本身是一个很出色的景观点,十分适合用来拍摄特拉维夫的天际线。如果是城市景观爱好者,雅法老城可以说是必到的。然后来到迪岑哥夫广场,特拉维夫白城的一个地标区域,落成于1938年。迪岑哥夫广场大多数建筑在1937年前后完成,每一栋建筑都跟广场本身的设计师进行过沟通,整体风格有序统一。还是那句话……如果对包豪斯没什么概念的话,你会觉得很普通的。从迪岑哥夫广场走到迪岑哥夫中心,这是以色列的第一个shopping mall,开业于1977年。本来是想来觅食,不过并没有看到什么有吸引力的食品,反而在这儿买了件UA的衣服,似乎比国内便宜点。日,迪岑哥夫中心发生自杀性爆炸袭击,造成13死。当地的漫画店,进去看了下,绝大多数漫画是英文版的。考虑到以色列高水平的出版业和人均阅读量,只能说以色列应该是个宅文化蛮薄弱的地方。就这样,一天扫街后,把特拉维夫的最著名的几个景点踩了一大半。个人觉得特拉维夫的确不是个耐“玩”的城市,更多还是感受氛围。是日晚餐:CHOOKA,一家kosher的,中国、日本、亚洲、泰国、马来西亚酒吧。当然不可能正宗,我是来体验一下以色列人对亚洲菜的理解的,比如串烧寿司什么的。以式冬阴功汤,一股很熟悉的奶油味,说不出来。杂菜天妇罗“清迈”,不明所以其实我想说特拉维夫真的好难写……5月18日完DAY9 | 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NEVE TZEDEK|5月19日这家小型经济酒店居然包了早餐,最开始不知道酒店的餐厅在哪,后来发现是在楼下的独立餐厅,以合作的形式提供早餐。在耶路撒冷吃的坚果酸奶感觉不错,于是又点了个类似的,水果燕麦酸奶结果酸死了……猛地加糖,果然餐厅受欢迎是有原因的。吃完早餐,先来海滩吹吹风。虽然5月的特拉维夫已经进入夏天,但海水仍然很冷,大多数的人似乎并没有打算下水游泳。除了本古里安机场之外,特拉维夫在北部另外有一个小型机场,执飞一些国内航班,主要是往伊拉特。扫街的时候,被一个大爷在马路对面叫住“中国人吗!”“是!”“我也来自中国,我来自上海!”我没想到过自己会在旅游的时候遇到这段百感交集的历史。二战时,大约3万名犹太难民居住在虹口安置区,这群犹太人与当时的中国难民共同渡过了一段质朴的岁月。时至今日,他们对中国依然充满了感恩之情。“快来拍我们!”“好!”不知道这3万人里有多少仍然健在,又有多少人仍然能对每一个中国游客展现他们的热情,能在旅途中感受到如此厚重的爱,我相信自己是幸运的。拉宾广场,特拉维夫主要的政治集会广场,因为市政厅就在这里。这里曾经叫做国王广场,日,以色列前总理(也许是最知名的一个)拉宾在此进行和平集会时遇刺身亡,后来这里的名字就改成了拉宾广场。拉宾广场有一些鸽子,数量并不是很多,以至于地上的面包根本吃不完。说到鸽子,按说和大量的野猫并不是很容易共存……这一天的游览重点,是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Tel Aviv Museum of Art, ??????? ?? ???? ????????)。博物馆分新旧两个馆,我们选择从新开的Herta and Paul ** Building进馆。新馆落成于2011年,由Preston Scott Cohen设计,主要展览摄影、视觉、装置艺术与建筑档案。临时展区A,一个非洲城市化主题展。由于非洲城市化这个话题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中非关系,因此这个部分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感觉微妙。建筑档案馆,当时展出的是亚伯拉罕?易斯基(Avraham Yasky)的建筑之路。现代艺术展区,并不能看懂在厕所外面的ATM,下面放着一个婴儿,我思考了一下,好像并不是展品。但从我来到,到我离开,这个婴儿一直单独一个人睡在那里,不知道算不算“无人看管行李”……好吧,博物馆不能贪新。事实上,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是亚洲最顶尖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中一些最重要的藏品,仍然在旧馆展出。在地下大堂靠近入口的位置,悬挂着罗伊?利希滕斯坦于1989年创造的壁画。由于俄罗斯犹太人的大量存在,苏俄绘画区是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的一个主要的展区。仔细一看,好像并不全是老的画作,从古到今,啥都有一点,还有普丁。仔细一看,好像并不全是老的画作,从古到今,啥都有一点,还有普丁。还有各种元首走近一看,MADE IN TIANJIN!一个相当有趣的区域,“微缩房间馆”(Miniature Rooms),展出了十几间不同风格的微缩房间,精度高得让人流连忘返。每一间房也就大约30-50厘米宽,但拍照看起来一点破绽都没有。微缩房间馆由著名犹太商人赫莲娜?鲁宾斯坦捐赠。当时感觉有印象,后来一查,是欧莱雅顶级化妆品牌HR的创始人。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捐赠与托管是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获得大量展品的一个主要途径。也许是微缩小房间看起来比较像玩具,微缩房间馆吸引了大量的熊孩子在里面翻天覆地地滚来滚去吵来吵去叫来叫去,感觉突破了我在博物馆遇到过的分贝极值。坦白讲,无论是从藏画的知名度,还是画作本身,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的藏画品质都远超想象,除非是刚离开法国或者意大利,否则这里完全是必须要来的地方。看了一部分之后,我们决定延长浏览时间,直接在博物馆里吃饭。是日午餐,博物馆咖啡。一碗南瓜汤,一片牛油面包,和一块超大超甜超腻的巧克力蛋糕。吃完继续Simon and Marie Jaglom Collection,这部分是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展出世界名作最集中的地方。这部分。。。我就不班门弄斧啦,都是世界名家。仔细一想,这些画作价格水涨船高,其实犹太人自己就是主力推手之一。自然也有大量的犹太画作,1932年的哭墙,可见当时被摩洛哥区压缩的祈祷空间。从艺术博物馆出来,旁边是特拉维夫表演艺术中心,根据一些介绍,特拉维夫有一些非常高水平的舞台剧、歌剧和话剧表演,不过大多数是希伯来语演出,基本上与游客绝缘。在以色列遇到车祸
成就GET,从碰撞强度可以感受下他们在市中心的车速。又回到拉宾遇刺的伊本?盖比鲁勒街 (Hebrew: ?????? ?????? ??????????),作为特拉维夫最重要的南北主干道之一,这条街的绿化和车道维护都显得不错。和白城的其他区域不同,这条街两旁大量采用骑楼作为主要建筑形式,作为广东人应该会有点特殊的感情。特拉维夫常见的小型超市之一,am:pm,不知道是不是24小时营业的意思,平面设计还行。也许是只有以色列才会大量出现的涂鸦主题:茄子还是觉得以色列人对茄子爱的深沉,连当地汉堡连锁店的logo都会专门给茄子留出一种色彩。目前,特拉维夫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轻轨建设工程。在市区各处都可以见到施工工地。和耶路撒冷轻轨不同,特拉维夫轻轨在市中心有10公里长的地下段,这让施工的强度和成本都骤然增加,总共24公里长的红线,预算超过了30亿美元。附近的数个街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挡施工,而且感觉以色列建筑公司的工地管理水平其实一般,尘土飞扬,围挡也不精细,感觉还蛮扰民的。NEVE TZEDEK (???????),特拉维夫与雅法交界的一个社区,成立于1887年,是特拉维夫市区范围的第一个犹太人社区。作为特拉维夫最早的犹太人社区,NEVE TZEDEK在1960年代曾经被视为老旧的贫民窟,和特拉维夫的城市面貌格格不入。到了1980年代,市政府决定将这里进行活化,在保留早期特拉维夫新艺术风格小镇面貌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型艺术产业,让该区成为特拉维夫最著名的艺术社区之一。作为游客来到NEVE TZEDEK,首先看到的是大量的精品商店,主要是一些设计师品牌,居家用品带不走,各种饰品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东西卖得贼贵,当然精致还是很精致的,值不值得买就见仁见智了。各种精致的餐厅和小咖啡厅也不少。当然也少不了猫特拉维夫也是各种多猫,所以当看到一张貌似是寻猫启事的张贴时……这怎能找得回来。继续往西走,就会来到废弃的雅法火车站,雅法站开通于1891年,是中东地区的第一个火车站,在1948年被关闭。在NEVE TZEDEK活化项目获得成功之后,特拉维夫从2004年开始对雅法废弃车站的周边进行活化工程,并将其命名为“HaTachana”,也就是“The Station”,同样是作为一个休闲购物社区,主要贩卖精品和创意商品。卧轨拍片似乎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喜好,那天有一个服装品牌在做摄影比赛,于是可以看到很多儿童模特在拍片,当然在废弃铁路上拍总比真的跑到运营线路上拍好太多了。在NEVE TZEDEK可以看到这种下沉式的道路,虽然没有查证,不过根据走向,应该是当年的废弃铁路路段。根据规划,这一段路将会变成特拉维夫轻轨的一部分,重拾铁路服务的功能。离开NEVE TZEDEK后来到伊拉特街,以色列一个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拥挤、混乱、缺乏秩序是这边的主轴,通过这边,可以想象到NEVE TZEDEK在活化工程之前大概长什么样。从天亮走到天黑,一天的扫街又结束了,当天走了6万多步,感觉灰常地健康。特拉维夫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作为最世俗的以色列城市之一,成为了中东的**文化中心。特拉维夫市长和旅游部都非常积极推动特拉维夫成为LGBT文化的一个中心城市,各种宣传海报随处可见。也许是跟同性恋者一起经受过纳粹的磨难,以色列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一直相对宽容,但作为一个宗教立国的国家,以色列各派对同性恋的看法是复杂的。2015年7月,一名在耶路撒冷参与同性恋游行的16岁女性被极端犹太教徒刺杀,而这仅仅是耶路撒冷与同性恋长期不和的一个缩影。在各种条件下,最没有历史负担的特拉维夫成为了中东同性恋文化的载体,随着以色列独立日周期的结束,各条电灯杆换上了彩虹旗。扫街的最后,我们又回到了地中海的沙滩。除了约旦之外,另一个经常跟以色列一起成为目的地的,是同样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条约的埃及。然而,随着ISIS的愈发激进,埃及旅游业也迎来了冬天。这一天,埃及航空MS804号班机从巴黎开往开罗途中失去联系,并最终确认掉落地中海东部海域。目前,以色列的所有邻国里,比较太平的只剩下约旦。哪怕以色列可以依靠自己的强劲军事实力保持和平,但是旅游业的曙光,就像地中海上空的航空器闪灯一样,一点一点,逐渐消失在地平线。5月19日完以上,就是作者以色列游记DAY8、DAY9的内容。如果大家对此有何想法的话欢迎留言,也可以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前往原贴参与讨论。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白鹅纪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白鹅纪 最新文章
白鹅纪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