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西北电信1敦煌飞天壁画本人50J找...

香港(中国):+852-
境外:+86-21-
&&&最佳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景区&热门城市&&游记正文
天数:1 天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开篇不知从何时起,成了心里的一个梦,一个关于平沙秋雁的梦,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梦,一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梦,更是一个来自时光深处的,关于执着、信念和信仰的梦。在江南走了很多年,看惯了小桥流水的风情,听惯了吴侬软语的缠绵,也爱极了弥散在江南水色之上的氤氲风情,延绵不绝、辗转流长的动人传说。那里的一花一叶,一沙一水,一缕清风缱绻,一抹孤霞月影,还有夜深时分的一盏残灯如豆,细雨纷飞中的一柄油纸伞,踏踩在青苔石板路上时轻盈而不绝的、在回字长廊中萦绕着的脚步声,弥漫在潮湿的空气中,便都成了故事,带着哀而不伤的情意和历久弥香的柔软的故事,点点滴滴落在心里。可,容不得我缱绻,容不得我缠绵,容不得我的思绪悠悠荡荡自顾自地意淫出千年万年的哀伤。他像一个古老而沧桑的老人,将所有的沟壑都划在脸上,用黄沙尘土的气味,染黄了天际的落日,模糊了苍穹的蔚蓝,然后用凛冽的风和炙热的阳,一字一句地、无声地诉说那段跌宕起伏、悍骨铮铮,甚至可谓金戈铁马的辉煌历史。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隶属于酒泉的一个县级市。本是祁连山流来的党河泛滥冲击而成的小绿洲,其周围多是戈壁与沙漠,其东接中原,西邻新疆,北有马鬃山,南有祁连山,自汉武帝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这样的地理特征,令作为河西走廊咽喉的成为自古东西文化交汇所在,无论是以从印度传进的佛教为主,兼具道教、景教、摩尼教等的宗教文化,还是各个朝代的法律、农业、商业等社会与政治文化,都在这里汇聚融合,得到空前发展。而不断出土的遗书无疑为今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名称的起源并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曾经为月氏人、龟兹人、焉耆人和楼兰人所适用的吐鲁罗语的音译,是民族名称,与山海经中的音译“敦薨”同一,而三危山中为西王母捕食的三青鸟的传说,则为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事实上,山海经或帝本五记也好,上古时期先祖们的搬迁或三苗、三危、西王母和三青鸟的传说也罢,都说明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文明与西域的交汇和融通之处。复杂的历史、民族和文化,令这里与众不同,风情别具。身处,走走停停在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中,长久伫立在黄沙漫漫、于斗转星移中沧海桑田的雅丹地貌间,抑或遥遥凝望故人已去、而今只剩黄土之基的,都能感觉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这样的感觉,令人清楚地看见岁月的脉络,感到自身的渺小,于是不由自主带着内心的喧嚣在天地之间静默无声。大音希声。也许是双眼习惯了一路走来海市蜃楼般的沙海苍茫,初初看见时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震撼,但是静下来的时候,会发现心中的震撼与感动要比所以为的更加真实和久远。不是瞠目结舌,但是要一次一次深深地呼吸,才能容纳眼前的一切。相传五胡十六国时,前秦的乐?和尚云游到了鸣沙山与三危山的交界处,彼时此处山谷幽静,古树参天,大泉河流水潺潺,正是风光上好的修禅宝地。而夕阳西下时,砂砾沉积的鸣沙山崖金光闪耀,仿佛万千佛像闪现,恍惚了乐?的双眼,也眩惑了他的心。于是,他立誓一生在此处为佛塑金身,建庙宇,化募有缘人,在鸣沙山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窟。举世闻名的,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停车场可以看见两边远处的***崖壁上有数层并列的石洞,里面并无彩塑和壁画,而是当年僧侣们修行、居住和埋葬的所在。下车的时候,司机师傅说那里并没有价值,可在我看来,这些石洞却因见证了千年起一代又一代僧侣与信徒的虔诚,记载了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痕迹而珍贵。身处其中,闭上双眼便能看见他们明亮执着的目光、沉静坚毅的面容和返璞归真后最简单纯净而又无限辽阔的心。如此超越时光的交流令我心动,感触直接到达心脏的柔软处,也令这片黄土中的瑰宝变得有血有肉、情意丰沛起来。自公元4世纪直至公元14世纪,的开窟造像历经了前秦、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等各个朝代,形成了南北绵延1680米的石窟群。根据资料记载,目前共有735个洞窟,我们通常所知道的仅指其中以彩塑和壁画闻名的492个南窟,剩下的243个北窟,便是我刚才提到的僧侣们修行之处。出于文物保护的关系,开放供游客参观的石窟数量非常有限,并且绝对严禁拍摄。因为赶上了黄金周,这次我们有幸参观了12个石窟,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时间和人数的控制导致每个石窟的参观时间非常有限,平均也就3到5分钟。每个石窟配备一名讲解员,据我观察他们都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知识非常丰富,但也许因为连续多日不停的重复和反反复复提醒游客不要拍照的郁结,很多讲解员并不十分愿意耐心地将石窟中彩塑和壁画的细节一一解释清楚,也不希望游客过久的停留询问。从踏入第一个石窟起,布满整个天花板和石壁的壁画已令我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不知如何赞叹唏嘘,只能不停说着“太美了,太美了”。那样的震撼,言不尽,道不出,在心底酝酿着盘旋着,成了前世今生都渴望圆满的梦。彩塑----慈悲至爱,普渡众生在我看来,佛教诸多力量中,最令人灵魂颤抖的,是慈悲。慈悲不是小情小爱,不是简单的原谅和不计较,慈悲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是普渡,是无差异,是万灵,是众生。慈悲是对万事万物的大爱,所以,它必然以牺牲俗世小爱为代价。不是不顾及亲情友情和爱情,而是看透。是要站在灵魂的高度,宽悯而慈悲地去看去对待,去珍惜去爱;是要知道所有的得到都是恩慈;要明白因果循环,要懂得报恩,学会宽容。中的彩塑佛像,纵然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和民族特征,有圆润清瘦脂粉,更有简易繁复、粗糙精美之别,却无一例外是面目宁静,体态祥和的。有的石窟中塑有佛祖与弟子的彩像,释迦摩尼佛祖通天达地的智慧体现在他安静无言、微笑不经的面容之中上,与身侧顽皮模样的阿难和老成的迦叶形象形成对比;卧佛窟中长达20多米的佛祖涅?像,精致华美,面容祥和----他在体验的是所有修炼之人穷奇一生追求最高境界----涅盘圆寂,其身后的众弟子则面容苦难,为尊师的离去哀伤不舍;而我们所参观的三世佛(这部分我没有听的太清楚,应该是横三世佛:东方药师佛、中央释迦牟尼佛和西方阿弥陀佛,而非纵三世佛:前世佛燃灯佛,现世佛释迦牟尼佛,来世佛弥勒佛)以及在众多石窟出现的佛祖两侧的胁侍--白象之上的普贤菩萨与以青狮子为坐骑的文殊菩萨,无不面容庄严伟岸,安好祥宁,令人望而兴平气和,寂然凝虑,直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站在窟中,静静看着他们,总会想起迦叶拈花佛陀微笑的故事,和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意。这些故事中的通透和睿智就像流深的静水,要用一生去品味。而时光与空间都不能阻隔的,是永恒不变的慈悲。壁画----此艳独绝,世无其二建立在砾岩之上,松软土质松软,不能精雕细刻,因此与云门石窟和龙岗石窟不同,最著名的不是雕塑,而是漫天盖地华美至极的壁画。华丽纷繁,是第一眼看见壁画时的感觉。经过千年时光至今,这些精美的画作仍然色彩丰富,盛大繁华。有些颜料是以珠宝磨成粉末所制,光泽虽不如以前,却艳丽依旧;而有的部分用色厚重,今日因氧化而使得有些菩萨的面貌呈现黑色或成为线条粗犷的“小字脸”,却也因此展现了北凉、北魏时期西域式的菩萨形象及西域晕染式作画法的风味,成就了奇特的风格。艺术从来都应是百花齐放,燕环肥瘦都是美,而在,不同朝代和民族的文化与审美聚集一处,衬映得满堂恢弘,辉煌熠熠。一一看过去,几乎每个石窟壁顶都画有佛教圣物六瓣莲花与千尊佛像,北朝的石窟中,每尊佛像旁边都有细长型方框,写明了其所对应之佛的名称。壁画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经变画、佛本生故事画、佛转故事画、佛说法图、佛教史迹画、神话故事画、供养人物画、装饰画等等。其中家喻户晓的九色鹿故事,便在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图中细腻地展现无遗。我在,生平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经变画,其华美恢弘,带给我的震撼巨大,几乎无法言说。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洞窟中,墙壁上是妙法莲华经等三部经典的经变画,我听着讲解员简单的讲解,站在墙壁面前,双眼直直,只字难言,即使此刻想来,那样的震撼与惊艳也只增不减。真真难以想象,古人怎么可以在这样的方寸之上,一笔一划地刻画出一部一部的佛教经典,将其中要义与故事尽数展现。富裕充实的色彩与清晰利落的线条并存,精致细腻的片段与大气磅礴的场面兼备,其眉眼,其神韵,其娴雅,其庄重,其悲悯,其智慧,其睿达,其伶俐,其宽容,其苦口而婆心,其微笑之意会,其慈悲,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在那一刻相信,在这里,是真的可以看到天地之间永恒的光明,看见佛光。要说的壁画,便不能不提飞天。飞天,也称乐伎天,梵名乾闼婆或香音神,属天龙八部之一,负责在佛说法时弹起琴弦琵琶,敲响乐鼓钟吕,洒下漫天花瓣。而中千姿百态,形貌兼美的飞天,实际上是印度飞天进入中国后,受到中国审美和文化影响不断美化、与时俱进发展的产物。因此,飞天又可以成为飞天伎乐或伎乐天。看过不同朝代的石窟后,会发现各个朝代和不同民族的外貌与服饰特点全都可以通过飞天展现。北凉和北魏时的飞天仍保留了印度飞天的特征,并且在西域飞天的影响下,多半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体态明显比较僵硬,头方或圆,且由于那时使用的晕染法退色而成为了白眼珠白鼻梁,虽没有隋唐飞天的妖娆和柔美多姿,看来倒也憨态可掬,独树一帜。北魏时期,飞天身材逐渐修长,飘带加长并且末端形成尖角,多少柔软了原印度僵硬的体态,只是姿势仍一如既往的单一和死板。经过西魏直到隋代,飞天经历了佛教飞天和道教羽人,以及中原和西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而飞天的画法也由中原线描取代了西域晕染,因此到隋代时,飞天的形象越来越秀骨清姿,腰肢纤细柔软,体态轻盈飘逸,飘带细腻动作轻柔,并且姿势千万种,上下乘风,顺风逆风,横飞纵起,群飞独舞,盘旋舒展,无所不有。此时的伎乐天早已不再是小脸白眼,他们细眉凤目,眉眼清俊,面容或丰圆或清秀,身材或健壮或修长,头戴宝冠或高束发髻,无一不美。唐代是文化与艺术融汇的辉煌时代,飞天也进入盛世。在大幅大幅的经变画中,飞天飞绕在讲法的佛陀顶端,成群结队飞扬在极乐世界的上空,徜徉在彩云之间,脚点云彩徐徐降落,昂首展臂腾空而起,或是手持琵琶,拨弦吟哦,随风轻荡的飘带若即若离,欲紧还松的缠绕了周身,伴着柔软的腰肢与纤细的臂膀将喜乐美好散播了开来,单是看着,便似看见天花散落,听见仙乐飘飘。正是: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漂浮逆天行。----李白《飞仙诗》从北凉到唐朝,飞天的衣着从单一到多样,无袖短裙、宽袖长袍、喇叭裤、露脐装比比皆是,甚至网眼连裤袜和打底裤都可觅得踪迹,绝对是各个朝代时尚的集中体现。飞天手持的乐器种类繁多,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琵琶弦琴,还有很多是今天已经失传甚至不曾看见过的中国古乐器。也正因此,许许多多艺术、服装和音乐的研究者一朝进了,便再也不能离去,一停,便是一辈子。陈列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出来回往停车场的路上,会路过陈列馆。展厅中的内容在我看来大体有三类,一是部分石窟的复制(包括、榆林窟、西千佛窟和东千佛窟)及价值极高的佛教艺术品;二是的历史;三是出土的众多文物,包括古时的布料衣帛,农耕器具,还有举世闻名的各种语言的遗书。的历史悠久,除了石窟的开拓之外,近代以来历经了多次外人的入侵和劫虏,导致文物遍布世界各地。历史太纷扰,乱世难言明。功过是非不能断言,昔日的粗心与不懂得,也许反而成为今日得以保存的原因。作为国人,在这样的丰富的艺术和文化面前,我只感到无上的骄傲,还有,一定要珍重。陈列馆中最令我唏嘘的,还是自常书鸿先生起,一代又一代的人前继后赴,将一生投入修复与保护中,若没有他们,这些光芒四射的瑰宝便不能如今日这般为世人观摩。常书鸿先生在巴黎学习美术时,在塞纳河畔旧书摊看见莫高图片,惊艳不已,神魂俱震,孑然举身相赴,从此扎根莫高,此去就是一生一世。我在馆中看见先生修复彩塑和壁画的巨幅照片与先生自己的画作,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先生的水粉颜色运用相当雅致,构图清淡悠远,有几幅小作颇具莫奈风骨,如荷叶田田,清香延绵,而阳光漫洒,暖意熏熏,令人心怡----就像他对莫高的爱与付出,不见文字,但见此生。这场名叫的千秋大梦,在中找到不可替代的起点,令我着迷,恨不能深入一些,再深入一些。历史在这里以最美好和静谧的面貌呈现,带人暂时远离,却也更加亲近了不远处的马踏飞沙,铁戈长矛,还有在时光的长河中日益不可磨灭的人与事,战争与和平,分别与重逢,生命与死亡。鸣沙山每个来的人,都一定会前往。今日的旅客们在此处,在自身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与广袤无边的沙漠接触和嬉戏。可是千年前,生活在此处的人们与沙漠的关系远非仅此而已,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彼此深深的牵绊。人类最伟大的本能之一,就是无论在多艰辛的条件下,都能找到生活的方式和乐趣。适应自然,然后与之为伴,与之嬉戏,相互依赖着热爱着,融为一体。今人的本能仍在,但本领已经远不如从前,客观条件的发展使之丧失了必要,也使人之为人,在天地之间最原始的快乐和情心减少了许多。遗书中的《录》“鸣沙山”一条记载古时当地人们的风俗:“端午日,城中士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声吼如雷,至晓看之,峭?如旧。”这些传承下来的古老传统使我看到浩瀚黄沙的另一面,它与沙暴瞬间吞噬一切的冷酷与残忍一同成就了广漠无边的沙漠,也因此将人类与生俱来的融于自然地渴望和本能烘托到极致。就像那些在海边长大的、明知大海无情风暴无心却仍然徜徉在汪洋之中的孩子一样,他们对这片广漠的故乡又爱又恨,生死相连,他们的灵魂附着其上,永远永远都不能离弃。我在秋日午后到达鸣沙山,放眼望去已可看见只在电影中见过的沙漠与缓缓行于其间的驼队,脑中不知为何突然响起王洛宾“你若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的旋律,仿佛这样持重而长久的、有条不紊的跋山涉水,都是为了沙漠深处明媚而天真的笑靥和璀璨如同晨星的双眸。真正骑在温顺的骆驼之上穿梭于沙漠深处的时候,秋日的阳刚刚过央,逐渐西移,背光处已有暮色的感觉,耀眼但并不炽热的阳在此起彼伏的沙丘之后如同巨大的光亮帷幕,将一切都映衬成为黑色的剪影,而我们便沐浴在这光明之中,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踏起扬沙,留下脚印。山顶的风很大,扬起漫天尘埃,下沙一样打在裸露的皮肤上,带着小小的刺痛。在山下买的极具特色的口罩面纱仍不够遮挡,沙子随风钻进衣领袖口、口中耳中,钻进一切可以容纳细沙的地方,无孔不入。看似风平日和已然如此,可想当沙暴来临时,定然瞬间便可将一切淹没。千年之前的人们,从这里跋涉千万里前往西域,其艰辛困苦,危险难捱,可见一斑。鸣沙山下种了很多大片的芦苇,白色匆匆,与五颜六色的小小花朵漫聚成丛,随风摇摆,引来蝴蝶缭绕,飞鸟翩跹,荡响不远处许愿风铃的叮当声,也将旁边小小的茅草房顶辉映成了不经意间闯入的世外桃源中供君落脚小憩的屋舍,有着氤氲不散的淡淡清香。于是就想,若能在此处净手焚香,煮一壶解忧茶,与你共饮,与你对弈,与你共看这大好风光,该是如何的赏心乐事。来到鸣沙山这天是阴天,没有如愿看到沙海之上的满天繁星、冷月清辉,尽管小小遗憾,却并不影响我闭起双眼就能看到月影星芒,银汉迢迢。在那样的地方,天地清澈,心灵纯净,于是日月星辰、九霄苍穹、苍茫厚土便都仿佛住进了心中,与人成了一体,无所不在,无所不见。月牙泉月牙泉与鸣沙山位于一处,是这片沙漠中唯一的甘泉(想起那本著名的《荒漠甘泉》,此书乃甘泉,慰藉干渴心灵)。从鸣沙山下来,顺着小路一径向前,路过大片芦苇丛,看过蝶舞轻扬飞鸟翩然,挂起精致玲珑的许愿木牌风铃,渐渐能够在沙的尽头看见一湾呈现月牙状的碧绿清泓,那便是著名的月牙泉。月牙泉比我想象的小很多,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令它每日每时每刻暴露在浩瀚的沙漠和无所遮掩的烈日下,蒸发不止,挥散无尽,不停的变得更小,也更加珍贵。水是生命之源。在我的心里,有水的地方总是有灵气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灵气,充盈在一方净土之上,将那里的人们润泽得更加甘美感性、诗情画意。他们总有着清澈湿润的眼,百转千回的心和丰沛细腻的情,青山绿水缠绵氤氲,落在他们的眼中心中,便有了生命和感情,成就许许多多或美丽动人或痴缠哀婉的传说。可是在动辄百里千里不见绿洲的沙漠中,生存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容不得对天唏嘘感叹岁月匆匆而人心易变不如水的闲情雅致。生与死是唯一恒古不变、没有例外的真理。在赤裸裸的真实面前,一切都退色淡却,只剩下最原始和自然的生存,心灵因此强大坚硬、涤荡通透,双眼被熏得浑浊厚重,眸光却益发清澈透明。月牙泉便是这片黄土的眼,它令沙漠的冷酷和热情,清澈和纯净无所遁形。与之对视,仿佛同与自己一样的生灵对话,因一望无际的***和长久的干渴而生的紧张一扫而尽,直逍遥得可以一撩衣襟揽地而坐,轻松随意地畅谈达旦。难得的喘息,弥足珍贵,因此更加甘甜直入心脾。月牙泉上方是后人修建的鸣月亭,一片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飞甍浮屠,朱檐碧瓦。倘若不是在每一个地点都能看到的背景中的广袤沙漠,几乎就要以为这是一片小巧园林,抑或前朝达官贵人的清雅府邸,是精致低调、姿态沉静的安逸存在,其间有古典的建筑、绝美的字画,还有无所不在的菩萨的慈悲。鸣月亭上有听雷轩,我爱极了这个名字,怎么都觉得我小说的主人公雷神雷泽就应该住在这里。夕阳西下的时候,站在石桥的台阶上仰头看着塔顶写有“听雷轩”三个大字的匾牌,金色的暮光映红天际,给***的沙漠渡上朦胧耀眼的金边,也眩花了我凝视的眼。恍惚中总觉得,自己笔下那个身着幽蓝色长衫的清俊男子,正持着一柄云锦绢扇一下一下敲击着红木色的栏杆,风目高扬,长眉入鬓,三千黑发随风恣意,唇角勾起戏谑弧度,慵懒地俯望世间。真是好,总是能够寻得一片悠闲的所在,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态度,令生命成为一场孤单而闲适的旅行,默默擦拭了背后的代价和舍弃,掩饰了不足为外人言的寂寞和孤勇。于是,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法语中的黄昏叫做le temps entre les chiens et les loups,翻译过来就是介于狗与狼之间的时刻,因为此时日落地平线,白日尽而夜色升,是光亮与黑暗交替的诡异时刻。明昧不定的光影魅惑了心底的渴望,理性退却感情泛滥,狼与狗在黑暗中潜伏夜出,长鸣不绝,就像被忽视了的、压抑了的自私、贪婪和放纵的本性。我当然不认为每个人都是海德博士,会被黄昏唤起另一个自己。但不可否认黑夜和月色确实有着蛊惑人心的力量,这种与生命内在的、不可知的隐秘周期密切相关的自然力量,令黄昏的美丽如同虚无飘缈却近在咫尺的梦境,以近乎绝望的姿态不遗余力地、决然喷薄地去释放和蛊惑,大气磅礴而又细腻无比,妩媚得鬼斧神工,直直融化了众生,融化了万灵,融化了一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雅丹地貌在我这次的行程景点中,雅丹地貌是距离市区最远的一处。清晨七点踏上路途,天尚未明,于是一路与日同行。光线乍起的时候,我从汽车的后窗看见冉冉红日,看见红色的晨光从点成线,线连成片,染红了天际的辽阔云霭,如同一挥而就的泼墨水彩,美丽得精心却静谧,祥和凝逸。开往雅丹地貌的路两侧是连绵不绝的戈壁和荒漠,远处的灌木丛匆匆而过,高低起伏着,速度快的仿佛拥有生命、在急速奔跑中的羚羊,令人产生观看非洲动物大迁徙的错觉。前往雅丹地貌和前往一样,要经过一条长长的由太阳旅游集团开垦的道路,只要走就要交四十元的“过路钱”,有点类似高速公路使用费,只是高速公路使用费只有20年的收费权,但这条路是永远。道路的入口处写着“”几个大字,但因为一路都是荒原戈壁,所以很少有人会驻足。司机师傅笑着说:“钱是要交的,看不看人家不管。”正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据说,在此路开通之前,因为地势险峻恶劣,就连本地人民也很难见识雅丹地貌的真面目。如此看来,也乃功德一件。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Yardang)。“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相传20世纪初,一些赴罗布泊地区考察的中外学者在罗布荒原中发现大面积隆起土丘的地貌,向作向导的当地人询问地名时,向导因误会而按当地维吾尔的称呼写成Yardangs,从此Yardang一词便流传于国外地学界,发现者将这一称呼介绍了出去,以后再由英文翻译过来,“雅尔当”成了“雅丹”。“雅丹”从此成为这类地貌的代名词。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是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及洼地的地貌组合----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常因干缩而龟裂,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达5-10米的垄脊。根据形成时间和高度,雅丹地貌分为两种大类型:高不过1米,形成年代较短的,称为“雅丹”;高10~30米,年代古老的称为“迈赛(mesa)”。这两种类型是雅丹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们参观的这处新发现的雅丹地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形成经历了大约70万年到30万年的岁月。由于大风刮过时会发出各种怪叫声,因此也被称之为“雅丹魔鬼城”。雅丹地貌辽阔无际,放眼望去不见一草一木,到处是黑色的砺石沙海,***的黏土雕像,在蔚蓝的天空下呈现出各种造型,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大自然在这里再一次施展魔力,用风生水起(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斗转星移创造了最最伟大的地理奇观之一。是的,奇观。在,时时常常可以感受,或亲眼见证自然的冷漠和伟大,而雅丹地貌,无疑是这一力量最集中的体现所在。不能言语,震撼、惊呼、瞠目结舌、狂奔、哭泣……,怎样表达怎样感慨,都不能抒发心底的触动,都不及真实的千千亿亿分之一。倘若太白或稼轩曾在此驻足,必能写出旷世佳作、千古奇篇!有些人的存在本就是超乎平凡的,这样的心灵与壮美的景象一旦相互碰撞,便胜却人间无数。我永世不得如此才华,只得举着照相机处处拍照,咔嚓声此起彼伏,顺着一路走过的公路无限延伸,在中天的日光下到达不可知的远方。关于雅丹地貌的形成,根据后来在地学博物馆中看到的介绍,70多万年前,这片不见一丝绿色、没有一滴清泉的所在,曾是一片浩瀚汪洋。在距今248至73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古老的盆地气候尚且寒冷湿润,而南部山区滚滚而来的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倾倒在盆地之中,逐渐形成了砂砾岩层;到了73至2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气候湿润多雨,数量丰富,形成了烟波浩渺的古罗布泊湖,湖的底层则形成了灰褐色、灰绿色、土***的沙层和粘性土层出现的淡水湖相沉积物;到了中更新世末,盆地的气候转为炎热干燥,湖泊面积逐渐减小,大部分趋于干涸,盆地沉积因此一度间断;在距今20万年至1.2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时,盆地缓缓抬升,气候更加干旱,大片湖积地层裸露地表。最终,在气候与荒漠之风的共同作用下,疏勒河日益干涸,最终成就了雅丹地貌的神奇。从旅行车驶入雅丹地貌那一刻起,车上的年轻导游就不停地说,在这里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每一处单独或成群存在的雅丹,都会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现不同的样貌,当它与无边无际的想象相连,便可以是飞鸟走兽、是天上地下、旷野深海中任何一种生灵,是传说中的神兽或偶像,是存在于他处的著名景观或雕塑、建筑(群,)甚至可以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任何物件。这样的想象本是十分个人和烂漫的行为,此刻由不苟言笑的小导游作为对集体行为的要求一板一眼地提出来,煞是有趣。我随着汽车上下颠簸,思绪悠悠荡开,才发现纵然爱天成魔的自己,上一次随心意将白云化作不同形象亦可追溯至大学时代。这些年来,早已习惯安静沉默地仰望,不管晴空万里还是云霭重重,都不言不语地静默观望,任由云卷云舒,飞鸟无痕。总是这样,站在安全的距离之外,冷静理性地观望,依依不舍的,入迷沉醉的,却两相无害,似隔岸观火,不越雷池,更不会让自己的心意干扰对方的前进。导游小伙只在四个地方停下车让我们近距离观察和照相,硕大的沙砾岩呈现金狮、人面狮身像、孔雀河海中舰队的样子。这样的想象令跨越了百万年时光的厚土具备了可为人类感知的灵魂,因此而生动起来,仿佛可以嬉笑怒骂,可以不舍留恋。可我相信,他们是真的拥有灵魂,古老而沧桑的灵魂不能为渺小如沧海一粟的人类感知,也不具备沟通的通道。这个通道倘若存在,便只能是时间。只是可惜差距太大,他一呼一吸间,你我早已灰飞烟灭,于是我们以为看到的是冰冷而漫长得近乎永恒的存在。雅丹地貌的壮丽磅礴出离言语,我自问将知道的所有辞藻堆积出来,也不能尽现它的奇观。它是我的之梦中最苍茫静谧、古朴震撼的一笔,在梦里唱响那句永恒的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与阳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因着桐华的《大漠谣》,对于霍去病始终有着爱恨纠缠、难以说明的情愫,以至于对有关的景物都带了不同平常的感情,因此对他曾率兵击退马上民族的和阳关,始终很难下笔。自己这个类似于近乡情怯的毛病,真是越来越严重。如果在意起来,不管真真假假,虚幻真实,就对与之有关的一切都在意,在意到不敢去碰触。可有些事情,到头来总是要面对。就像这座如今只剩下600余平米的小方盘城遗址,孤单地守望在荒凉的黄土之间,孤勇并执着地遥望着浩瀚无垠的西部疆土,可谁也不能磨去它金戈铁马、辉煌至伟的过去。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就像他生命中的女子一样留名千古,击退匈奴,设立和阳关,便也是他的功绩之一。故址在今甘肃西北小方盘城,设立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到武帝时,朝廷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朝将河西分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两郡。同时建和阳关(正式形成河西四郡与两关)。从此,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据《汉书?地理志》,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是古代我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因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从此入关而得名。但关于它的名称由来,就像许多其他美历史悠久或神秘美丽的所在一样,人们寄情传颂着,逐日传出了浪漫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此,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有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常年奔波于这条路上,也常常在“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中一个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怀里,准备带出“马迷途”后再放掉。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伙子咕噜咕噜地叫着说:“咕噜咕噜,给我食咕噜咕噜,能台迷途。”小伙子听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拿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呼的飞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伙子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老板说:“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老板听后,心里一盘算,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小伙子听罢急忙转告给老板,老板慌了手脚,忙问小伙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小伙子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食言。’。”老板马上照小伙子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到达小方盘城后,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从雅丹地貌出来,一路飞驰,直达。广袤天地间,一柄不起眼的石墩上有红色大字:小方盘城遗址,石墩的侧面刻有王之涣的《出塞》诗词全文。顺着石墩向后遥望,能够看见一座方形黄土垒,据记载,其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应是当年关城城门所在。站在城门之中细细打量,黄土的沟壑清晰可见,层层叠叠,参差粗糙,岁月的斑驳痕迹被凝固被传承,展现在今人面前时,只剩下处变不惊的冰冷。从城门出来,一条木头达成的阶梯遥遥通向几尺见方的观望台,四处遥望,不见绿洲平原,但见无边无际的戈壁黄土,仿佛永远到不了尽头的苍茫海洋,而远方连绵起伏的沙漠暗影,便是无所不在的海市蜃楼。风飞扬时,黄沙迷眼,红日落山,我于这苍茫之间看见在落日余晖映衬下的巨大阴影自氤氲的红光深处慢慢走出,慢慢走近,那是他带领着的千军万马。将领背弓兵士持剑,铁甲加身,目光炯炯,英姿飒飒;整齐有序的队列迅速前进,其势如风,其利如芒,其姿如松。铁马金戈带着不留余地的肃杀之意如泰山压顶般逼近,达达的马蹄扬起漫天尘埃,令人神驰,令人心往,令人不自觉的渴望身处其中,与君生死与共,与君浴血杀敌,与君携手在战场之上运筹帷幄,不离不弃。而战事之间,收心歇息的时候,可以在此处遥望远方,思君如故,任凭怀古之情悠然而起,充盈胸壑之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又可躺在无际戈壁之上,看蓝天如玉,风卷云舒,抑或稍稍偏过头去,对着不远处的灌木丛花,芦苇摇曳,伴着飞蝶轻舞,蜜蜂停歇沉沉睡去;倘若有心,信手拈来一叶枯黄,轻轻提上相思意,放手任其随风而逝,祈求东风解我意,将它送到心中那人的手里。我不知道曾经的是什么样子,有的资料说其“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而那首人尽皆知的诗歌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于是在心里,彼时的便如今日一般苍茫荒凉。眺望远方时,有浩瀚不绝的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还,浩浩汤汤,直上九霄,从白色云霭之间穿梭疾驰而过,似将蔚蓝天空清洗得晶莹涤荡,又似染黄了满目风尘;水流急湍,一时如万马奔腾,一时如万人齐喑,直震耳欲聋;黄河之畔,极目之所,千山耸立,如剑如锋,直插云霄,烟雾缭绕,万仞山脚下,一座孤城傲然孑立于苍穹之下,山水之间,碧天如洗,孤城似尘。时光昏黄了双眼,于是看见漫天黄沙深处、岁月尽头的孤勇,仿佛早已站了天荒地就。你站在寒风呼啸的城头,吹起青玉羌笛,笛声如玉,落入玉盘,层层缠绵,音音似水,而你的表情如此寂寞,直给原本温润的笛声镀上了寒霜,冷意悠悠荡远,周围在一瞬间鸦雀无声。可我却不以为然,任性而无所顾忌地凝视着你长身玉立的背影,我在你的身后,悄悄伸出手去,环抱住你的腰身,头轻靠在你的颈窝,随着你的笛声,轻声哼起悠扬的曲儿。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我会天涯海角地跟随你,即便死亡亦携手,永远不会生别离。就像此刻你的身体冰冷,我便将暖意从自己的身上度给你,我在的时候,你不会孤单。你看,就连蝴蝶飞鸟都感到我的心意,穿过了寒意在你我四周起舞,不眠不休,无尽无止。我多想抚平你紧蹙的眉,抹去你眼角的纹,我知你心有天下,壮志未酬,也知你一心一意只求为那龙椅之上的九五之尊了却君王天下事,留得生前身后名,我会助你伴你,可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只是你的笑容和安好,只要日日相守,纵然余生与这漫天黄沙相伴,纵然我再不能似初见时那般撒娇任性、恣意求索,也是无怨无悔;有你在,纵然春风不顾,于我也是春暖花开,更胜江南烟雨、杨柳翩跹、莲生鸿飞。阳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路上在上车,奔驰前往阳关,会经过一片小小的农村,石碑上写着“天下第一村”。中国的天下第一太多,一笑而过并不在意,可这在黄土中生存的村落中几乎家家院中层叠林立的葡萄架,却是吸引了我的注意。漫天***尘土间,举目不见点绿处,有辛勤搭成的大片大片的葡萄架,当地司机师傅说,那是农家百姓自己种葡萄的地方,收成后,人们会将葡萄采摘到不远处的粗糙的“仓库”中,在那里风干晒干,制作众人皆知的葡萄干。本多是人称“马上的民族”的匈奴人,马上的民族,马上吃喝、马上睡觉,在马上挥舞刀剑鞭锤,在马背上渡过人生。所以这里很少看见新鲜的蔬菜,多半是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干,方便携带和补充能量。大漠孤烟直下,策马奔腾而来,长河落日圆时,牵了马随意坐在遥无边际的大漠之中,从腰间寻起牛羊皮制成的酒壶,对这一轮红日渐落,恣意痛饮,纵情高呼。这样的环境注定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水土注定了这样的性情。奔腾不定,粗犷豪迈,他们的血性在烈日之下,而他们的深情在马背之上。我们一行人跟着司机师傅到了一家叫做“阳关”的小饭馆,价钱相当可观,一只鸡要一百多元,简单的鱼香肉丝要三十八,蔬菜要三十二,就其规格和水准,价格之高连北京也望尘莫及,不过想来旅游胜地皆如此,加之饭馆外葡萄架上摇摇坠下的红色灯笼缱绻出了一幅相当惬意怡人的环境,我们几个倒也你一口我一口的吃得开心。阳关虽然是后人根据旧时风貌复原修建的,但看到阳关的第一眼,我便喜爱至极。那种喜欢,说不出一言一语,但却想要站在其中,深深呼吸,认真地感觉空气侵入肺腑,烈风吹过皮肤,还有苍茫历史呼啸着袭上心头时,内心不易察觉的震颤。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阳关和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一个在南(南为阳),一个在北。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曾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无数将士在此戌守征战;商贾、僧侣、使臣、游客在这里验证出关----昔日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而千古来,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一如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个被流沙淹没的古城,一座凄凉悲惋、寂寞荒凉的古城。阳关博物馆一进入阳关,工作人员便告诉我们要准时在阳关城门下集合,不然便会错过带领我们前往博物馆参观的工作人员。许是因为每天要接待太多的游客,耐心已经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消耗了很多,我们遇见的导游姑娘一直非常着急,匆匆忙忙的在博物馆中作介绍时,游客的眼睛和脑子完全跟不上她说话的速度。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阳关,和那段历史的着迷。如果世上真的存在穿越这回事,我愿意穿梭到千年前,默默立于阳关雄伟的关门之内、城楼之巅,在烈日洋洋洒下的光芒下,看万夫莫当的英雄凯旋,看将士们坚毅而稚嫩的面庞上,战火烈焰和刀剑雕琢而成的线条与锋芒,还有晶莹的汗水,在阳光下划出的弧度。所有的光荣背后,都有着不能言说的永远的丧失。倘若置身其中,必会骄傲、会自豪,就像会心痛、会神伤。古人是真正的英雄出少年,他们的灵性在今天的社会已经几乎荡然无存,就像大观园中13、4岁的少年少女们,可以对菊、对纸鸢、对螃蟹咏出千古佳句,可以看到人情冷暖,历经跌宕起伏,而在今日,别说孩子,就是大人,又有几人能如此慧心慧眼?铮铮男儿、娴静女子,越来越少,因此格外珍贵,怀念时,心情柔软。阳关督卫府和许多历史景点一样,阳关督卫府的一侧有昔年的服装和头饰,专攻游客留影用;另一侧则有一位年轻人专为过往游人书写过关通牒,护佑平安。汉隶体长而有力的笔画用黑色的墨写在木质的通牒板上,配以骆驼等具有西域特色的图画,颇具特色。我到的时候,看见角落里有两名面容平平的年轻男子,在用汉隶体书一笔一划的认真抄写介绍,并不理会旁人纷扰,自顾自成就一片净土。我偷偷靠近看着,雄浑却娟秀的字,下笔果决,线条干净,不急不徐,收逝利落,虽然不似狂草那般张狂恣意,却也无半点忸怩作态,行云流水般,在最后一笔留下长久的墨迹。在这里几乎不能避免地想起三藏,他曾用了十六载,走过无数关卡,盖下无数通牒。西域的道路,黄沙漫漫,枯燥艰苦,当年的他,一步一步走过渺无人烟的荒漠,也走过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红尘时光。这样的执著和坚韧,信仰和信念,时时令我动容,倾慕敬佩。烽火台与阳关大道在通向高处烽火台的山坡之下骑上了马,一路任由它随意漫步,踢踢踏踏地走到烽火台不远处,阳关大道旁的长廊边。长廊乃是后人新建,立于其间,有夹杂着黄沙的风吹过,汇聚盘旋时,风势涨、风声响,与山坡之下的寂静不可同日而语。长廊毗邻阳关大道,宽阔长远、寸草不生的道路,绵延到了看不见的远方,被时光和风尘打磨得洁净光滑,这条路被今人引用,用来形容不甚崎岖的坦途,可真正的它和背后的经历,却早已超乎你我的想象。站在长廊上向不远处遥望,能够看到烽火台的遗迹。烽火,军中之耳目,豫备之道,不可阙也。点燃烽火并不简单,不同的薪草,不同的粗细度,不同的用火,不同的烟雾,都有着独特的寒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军情敌情,有的缓,有的急,有的夜长,有的梦多,有的兵临城下,有的迫在眉睫。说起烽火台,便不免想到那个为了红颜一笑戏尽诸侯的亡国之君。其实他和她都没有错,爱情中的男子,九五至尊的君王,他只是用了他自以为理所应当的、有效的方式去讨心上人的喜爱,那时的他,忘记了自己是一言一行都关乎国命的王。这样的故事,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历史和命运,原因太复杂,今人永远永远都不能得知,而留下的,传颂的,有的成了传奇,有的成了野史,有的成了佳话,有的成了丑闻。真相在岁月中蒙上了尘埃,再也不复见天日,就像那时她倾城倾国的笑容,还有他欣喜地、刹那间盛放的眸光。和那段旖旎的传说相比,阳关的烽火台显得单调清寂许多,也因此更加真实坚硬。位于市中心的鸣沙路上,距离我下榻的嘉年华宾馆非常近,走路过去不过十五分钟。博物馆的设计很有特色,初入其中,是土***的层层低门,一一穿过时,仿佛走过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窟,穿越了时光,来到了今时今日。门堂的第一展厅很大,装潢大气辉煌,颇为震撼,四壁是大片的展示历史的图画雕刻,马蹄生风,黄沙漫天,还有面目沧桑的众人,地面四周刻着的千年历史,逐字逐句看过,便对这片土地的过往有了大概了解。博物馆按照历史顺序陈设展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出土的,即在风土人情、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等种种真实历史的遗书,不少标有法语标志,想必是曾经流落外邦后回归故土的。对历史感兴趣的话,这里不容错过。博物馆出口处是出售纪念物的所在,我在这里买下明信片和冰箱贴,作为小小的纪念。三藏曾误以为是西天的大小的故事,想必几乎无人不知。,是这次的行程中最出乎我意料的地方。因为对佛教的特殊的情愫,但凡走过的地方,我一定会前往那里的佛家胜地,而,在我去过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殿宇中,是最恢宏清静的地方之一。用上“之一”二字,因为它不像法门寺那样,处处体现着浩浩天朝的无上尊荣,盛世繁华,也不似灵隐寺那般颇有于万丈喧嚣红尘中静静隐隐孑然而立的风姿,的与众不同,在于它的纯净,没有沾染一丝世俗之气的、与尘世保持着距离的寂静。天空很蓝,透明的清澈的蓝,视线自高空滑落,蓝色渐渐淡却,渐渐稀薄,将稀疏的云映衬得如同鸿雁飞过时浅淡的痕,清风吹过,便会消散,不见踪迹。视线消失的地方,有连绵起伏的沙丘接天连地,落在钟鼓楼大红色的砖墙背后,朱岩碧瓦的飞甍四角垂下的铃铛摇动时,便仿佛自这天高云淡望断红尘的所在荡出了一丝寂寥恒古的思念,轻轻掠过黄沙碧空,断了人肠、净了人心。仿佛是梦中的所在,宁静的、永恒的所在,任由着你游走,停留,伫立,回忆,忘却,任由生离死别、时过境迁。我从的门口一路走到大雄宝殿,偶尔看见一两个人,轻车熟路地举香敬拜,肤色黝黑,眉眼宁静,面容祥和,应是信仰佛教的当地人。中种了许多的树木花草,颜色鲜艳,令人耳目一新。有一位年长的妇人小心的浇水,动作很轻,仿佛害怕打扰了停驻纷飞在花丛间的蝴蝶和蜜蜂。踏入大雄宝殿的刹那,立时深深吸气。偌大的殿堂正中是五尊释迦牟尼佛的巨大金身佛像,周遭是一百零八罗汉雕像。五尊佛组雕像大气磅礴,于高处俯望众生时,半开半阖的眼中流露慈悲,抚慰人心。和我见过得很多殿堂不同,的大雄宝殿没有太多的帷帐装潢之物,感觉干净利落,并且因此更加宏大震撼,直抵灵魂深处。我请了一盏佛灯,然后在殿中一位年轻男生的指导下于五尊佛祖身前一一拜过,满心满心的祥和安好。清静之地,佛门净地,当如是。胡杨林的胡杨林其实面积并不大,远远不及新疆轮台胡杨林那般幅员辽阔。我去的时候,树叶尚未全部变黄,司机师傅说,倘若再晚上几周,满目金黄耀耀,看起来会更加震撼美丽,可那样的时间很短,不多时树叶便会落下,因此对外地游客来说很难把握。金色的胡杨,漫天的黄沙,大自然是鬼斧神工的艺术家,将这两种迥然不同却又无比相似的金色汇聚融合在此,从此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再也不能分离。其他在很方便,从北京坐飞机前来,可以直达,也可以在西安转机。宾馆几乎都会有接机服务,非常方便。我预定的宾馆叫做“嘉年华”,下机后有宾馆的服务人员举着牌子来接,我因此结识了同住宾馆的几位朋友,大家说好后一起租车包车,费用直接算在房钱里面。----顺带说一句,因为雅丹地貌、阳关等景点路途很远,因此在玩儿,包车是必不可少的。宾馆的服务很好,每次到前台咨询的时候都会奉上热茶和热毛巾,令人舒心。我去的时候,正赶上的黑幕新闻爆发,当地的司机师傅便很自豪地说,他们这里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结语短短数日的行程结束,才发现原来这场梦刚刚开始,早未结束。这次回去后,我会逐渐更加了解佛教,日后再来时,便不能再像这次一样匆匆而过。如果可能,希望能够到研究院中亲眼看看他们的工作,那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西域,悠长的历史、民族的变迁赋予了这里独特的文化和风俗,岁月沉积下的宝藏被风沙打磨出光润的棱角,在大漠中绽放熠熠辉光,与万丈碧空中一轮孤月以光相和,以影相随,看着看着,便忘记了人世浮沉缭乱,红尘纷扰万千,眼中心中,只有驼铃摇响时的叮咚、风沙吹过时的疼痛、中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坚持、乐伎天回眸飞舞间的妩媚,还有万丈黄沙下的掩埋着的,豪情万丈衣冠胜雪的英雄,和在乱世中与君生别离的红颜枯骨。
请输入评论内容!
&&&&49回答
&&&&38回答
敦煌----沧桑的西北之梦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我们正在为你喜爱的游记制作PDF中,
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
完成昵称/头像的设置
发表任意一条游记/点评/回答
敦煌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敦煌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敦煌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敦煌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酒泉旅游攻略导航:敦煌移动端旅游快速入口:
敦煌旅游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移动端入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