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JD时,监控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控龙,在哪里控?...

玉猪龙是象征心脏通灵的法器
王红旗(生命智力学、人造地形气候学创建人,山海经文化产业)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型玉器,又称玉兽?,俗称猪母龙,墓葬出土时多放置在胸前,经常与玉璧紧邻在一起。玉猪龙的结构造型主要有兽头、龙身(环形)、狭缝断面、系绳孔,材质为牙白色的岫岩软玉。关于玉猪龙的造型来源和用途,学术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或谓玉猪龙是猪(包括其他哺乳动物)的胚胎,或谓玉猪龙实际上是玉熊龙,还有人认为其形象来自蛴螬的幼虫。多数学者都认为玉猪龙不仅是装饰物,而且也是象征祖先图腾的神器或宗教礼器,但是对其具体功能、用途则不甚了了。笔者愿意指出,玉猪龙是象征心脏通灵的法器。
1、玉猪龙挂在胸前,这里是最靠近心脏的位置,表明两者可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2、玉猪龙的整体形象轮廓与心脏非常相似,龙身可能象征血管,兽嘴、狭缝断面可能表现静脉和动脉的进出口。当然,用玉猪龙代表心脏,并不是写实(过于写实的造型,往往会丧失其神秘的力量),而是艺术的抽象和加工提炼。
3、猪的心脏与人的心脏最为接近,因此医学界一直有人在研究探索用猪的心脏移植给人类。事实上无论是野猪,还是驯化的家猪,都是古人重要的食物来源,因此古人对猪的心脏外观和结构都非常熟悉。从这个角度来看,用猪首造型有助于人们出玉猪龙联想到与心脏有关的事物。
4、中国人自古就相信“心之官则思”,因此才会有心灵、心智、心情、心意、心愿、心眼、心机、心思、心事、心想事成、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心灵感应、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众多相关词汇和语句。
导致古人产生“心之官则思”的原因之一是,心脏跳动是生命力的表现,有力的心跳传递着生命力旺盛的信息。
原因之二是心脏确实具有人体第二大脑的性质和功能。根据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人体是由诸多层次的生命智力系统共同构建起来的生命智力巨系统,主要包括DNA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网络生命智力系统、神经元生命智力系统、大脑思维生命智力系统等。其中,五脏六腑等***属于细胞膜***网络生命智力系统,它们既能够发出自己的生命活动信息,也能够接收其他***的生命信息(包括身体内外的多种信息)。例如,接受移植心脏的人(换心人),往往会发生明显的性格变化,变得更像是提供心脏者的性格。
5、心脏对人体如此重要,但是在古代却没有相应的神器予以表现,显然这里存在着未解之谜。实际上,如果玉猪龙是表现心脏通灵的法器,那么这个文化之谜也就迎刃而解了。
6、龙具有上下于天的功能,玉猪龙的龙身结构亦可承担沟通人与天的功能,实现天人感应、心灵感应。
7、在红山文化墓葬里,玉猪龙往往与玉璧放在一起。玉璧是礼天的祭器,玉猪龙代表人的心灵,两者在一起明显寓意着人的意愿可以通达于天。
8、玉猪龙是象征心脏通灵的法器,除了整体造型与心脏相似、环状结构与龙身相似之外,还与玉?狭缝断面缺口所形成的声学共鸣现象有关。我在2014年撰写的论文《玉?是最早的共鸣通灵玉器》指出:玉?的形状及其声学性能类似音叉,当玉?受到敲击或风吹的振动时,缺口处会产生比较长时间的共鸣声(鸣玉现象)。有关“鸣玉”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帝禹时代的地理文献《山海经&五藏山经》,中山经第三条山脉的青要山,位于今日河南省境内的洛水与黄河交界一带,这里是帝禹时代的后宫所在地,后宫娘娘即神武罗,她说话的声音就如鸣玉一般,详情可参阅《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当两个或多个形制相同或相似的玉?,在距离不太远的地方同时存在时,当一个人轻轻地弹一下自己的玉?时,其他人的玉?就会产生共振,同时发出鸣玉声,即“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无疑这是会令先民更加感到神奇的神秘的震惊的事情,并进一步相信玉?具有独特的通灵神效,从而把玉?视为最珍贵的通灵玉器。据此可知,拥有玉猪龙的大巫师,也就拥有了沟通天人感应的神奇能力。
9、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猪龙逐渐被简化的环形玉?所取代,其原本所象征的心脏通灵功能变得淡漠,但是其狭缝断面缺口所形成的声学共鸣现象依然存在,并且继续承担着通灵或心心相印的功能。
红山文化兴盛于4千到5千年前,萌发期可追溯到8千到1万年前,主要分布在渤海以北、桑干河流域以北、黄河河套以北地区。《山海经&五藏山经》西山经最北的一条山脉,以及北山经三条山脉的北段,可能有红山文化居民的相关记述。关于上述山脉的地理方位,可参阅《山海经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等专著。
YG50-170810玉猪龙是象征心脏通灵的法器24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远古2017进展》。
重构智***010- 信箱
这辈子这一天日(宇宙心脏)
王红旗(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浩瀚的宇宙,深不可测;无数颗星星眼睛,眨着神秘的目光;如何把它们,重构在我们的大脑思维生命智力系统的信息库(脑海)之中?
宇宙有多大?它们的边界在哪里?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玄学家陷入了争论不休的困境。
宇宙从何而来?物质结构如何起源与演化?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流行的观点是由天文学家给出的:我们今天的宇宙星空起源于大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爆发的原点是一个无限小的没有时间或空间的奇点,问题是没有任何物理定律能够描述和解释这个宇宙奇点,也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说明谁是宇宙大爆炸的推动力或始作俑者----而这一切的推论,依据的只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红移现象(宇宙星体发出的可见光的光谱向红光偏移,这意味着所有星体都在高速远离地球上的观察者)。
或许还存在着更好的宇宙学说。
日这一天,油画作品《宇宙的心脏》(60&90cm布面油画,孙晓琴绘、王红旗创意)创作完成。作品内容:宇宙深处有一个创造万物的宇宙心脏,万物从宇宙心脏的出口喷发出去,最后又回到并且进入宇宙心脏的入口里,其行程类似磁力线的运动轨迹。不久前该作品已经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东海岸的圣约翰市,穿过大西洋的涛声,传输着宇宙心脏的跳动。
创作油画作品《宇宙的心脏》,依据的是我在日撰写并公开发表在互联网上的文章《重构宇宙起源新论:宇宙心脏磁力线模型》。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宇宙心脏”,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宇宙的核心区具有类似心脏的脉冲式喷发物质的功能;如果允许使用新词汇的话,可以称之为“玄脏”或“玄脏区”,亦即宇宙的玄妙的心脏。笔者这里所说的“宇宙磁力线”也是借用的词汇,意思是宇宙物质在宇宙中运动的轨迹类似磁力线;如果允许使用新词汇的话,可以称之为“宇宙物轨线”,亦即宇宙物质运动的轨迹(接近于老子《道德经》所说的“道”)。
宇宙心脏磁力线(玄脏物轨线)模型表明,宇宙既是无始无终、无边无界的,又是有始有终、有边有界的。形象的说,宇宙及其全部物质结构类似直棒磁铁的磁力线分布,其中玄脏区相当于磁棒(类似磁力发生器的物质孵化器,同时也是宇宙的心脏),红移区相当于宇宙物质磁力线(物轨线)出发的地方,蓝移区相当于宇宙物质磁力线(物轨线)回归的地方。据此可知,宇宙心脏磁力线(玄脏物轨线)模型有一点像是两端都呈喇叭口状哑铃的样子,更准确说是由无数类似抛物线或者椭圆曲线轨道构成的立体的物质移动网膜,红移区的核心点与蓝移区的核心点则分别位于类似抛物线或者椭圆曲线的两个中心上。
显然,笔者所说的玄脏区,非常类似老子《道德经》所说的“玄牝”,亦称“众妙之门”、“玄牝之门”,即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的造化之处(“无”指无结构物,“有”指有结构物),因此玄脏区亦可称之为“玄牝区”。这里顺便指出,老子所说的“玄牝”,比现代天文学所说“黑洞”的内涵更丰富,因为“玄牝”既指宇宙物质的归宿,也指宇宙的重构和万物的诞生。如果允许我们借用中国古代易经哲学词汇来描述宇宙磁力线(物轨线)模型,那么玄脏区就相当于“太极”,而红移区则相当于“阳”,蓝移区相当于“阴”,宇宙的物质大喷发就相当于“太极生两仪(即阴和阳)”。
进一步说,大自然可能是由若干宇宙心脏组成的,它们彼此之间由时空质能信息隧道相连,一个宇宙心脏扩张时,另一个宇宙心脏收缩,我们所见到的宇宙就是其中一个正在扩张的宇宙心脏。所谓宇宙心脏,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实际上是由看不见的膜封闭起来的时空质能信息区;它的体积能够膨胀或者收缩,在膨胀的情况下,时间是正的,温度降低,物质由能量形式转变成为质量形式;在收缩的情况下,时间是负的,温度增加,物质由质量形式转变成为能量形式;收缩和膨胀的形式,可以是旋涡态,或者气球态。事实上,膜是宇宙普遍存在的物质及其现象,所谓的自然基本力实际上是由各自的膜来传递的。地球有大气膜、电磁膜,原子的电子云是多层膜,黑洞是一种单向膜,生命的关键也在于细胞膜(生命智力的主要载体即细胞膜和细胞膜网络)。我们所见的宇宙,也有一层膜,它只让某种频率的光辐射进入,这就是背景辐射。自然膜宇宙有弹性震荡,我们目前见到的是向外扩张,红移。以后它还会收缩,好像水母的震荡。自然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其中有若干被膜环绕的宇宙,我们就生活在其中一个这样的膜宇宙里。
ZS57-170806这辈子这一天日(宇宙心脏)22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重构2017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装修如何用石膏
这辈子这一天日(人造地形气候学)
王红旗(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我在月撰写了《宇宙的重构》书稿,1997年1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属于八?九野丛书之一),日这一天我拿到印刷好的这本书。《宇宙的重构》的主要章节内容包括:
第一章、有结构与无结构:1、一切学问都是结构。2、结构的要素。3、结构的对应物。4、人类在忙些什么。
第二章、结构的分类:1、分类的原则。2、事物的空间结构。3、事物的时间结构。4、剪不断理还乱。
第三章、结构的效应:1、结构与功能。2、功能与效应。3、效应的效应。4、风马牛不相及。
第四章、结构的利益:1、个体的追求。2、占有和使用。3、团体的行为。4、谋利技巧与善恶。
第五章、转换与代价: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2、社会结构的转换。3、关节点与爆米花。4、初始与归宿。
第六章、选择与歧路:1、选择学与技巧。2、歧路和预测。3、选择与发展。4、第三次选择。
第七章、神奇的结构:1、为何万物都旋转。2、分子机械。3、千奇百怪。4、结构乐园。
第八章、玄妙的结构:1、迷途的羔羊。2、失控的思维。3、不可思议。4、思维重构宇宙。
《宇宙的重构》这部书的出版,不但使我有了一个新笔名“重构”,还促使我进一步开展实施“人类知识体系工程”,其中一个领域即是创建人造地形气候学。在该书“功能与效应”一节(P72-84),我对老乡(河北省唐县)所说的“家乡山区(太行山)修了水库之后,大坝压住了龙脉,上游的来水明显减少”的情况,指出水库大坝的效应之一是“风阻效应”,这种效应能够减少水库下游水汽向水库上游的输送量,从而减少水库大坝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并进一步提出:“搞一项大规模的气象工程,即‘春风再度玉门关气象工程’,使东南风能够顺利地吹往大西北(即减少沿途风阻,特别是不要只风口之处修建水库大坝)。”
显然,上述观点已经包含人造地形气候学的核心内容,即人造地形地貌可以影响到自然气候,有些人造地形地貌对气候产生了负面的效应,某些精心策划的人造地形地貌则可以对气候产生我们希望的正面作用。当然,创建人造地形气候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
举例来说,1999年我撰写了如下文章(参阅《王红旗论文短文总目录(截至1999年底)一文》):
8、《呼风唤雨——大气环流导向工程》,6400字,日。
14、《空中南水北调方案初探》,6400字,日,已摘发。
16、《关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的建议》,1000字,日。
21、《引风送雨振兴中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0800字,日。
24、《西部资源公司的巴颜客拉行动》(科幻小说),4600字,日。
25、《巴颜客拉山传奇》(科幻小说),6400字,日。
26、《司空雨泽的地形资源公司》(科幻小说),6400字,日。
27、《空中的南水北调设想》,4000字,日。
32、《空中南水北调方案可行性初探》,4800字,日。
41、《引风送雨可否行》,1000字,日。
随着我对《山海经》等远古文化研究工作告一段落(标志是 日复原再现4200年前华夏文明景观的42平方米巨画《帝禹山河图》的问世),1999年底我开始用电脑键盘打字撰写文章和书稿(相对于笔写、书写,可称之为键写),并上网投稿和发表文章。其中在2000年发表的有关人造地形气候学的文章如下(参阅《重构在新世纪发表的文章目录》一文):
5、《空中送水大西北》,人民日报&海外版日。
8、《引风送雨,振兴中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设想》,地图杂志2000年1期。
10、《巴颜喀拉山传奇》,瀚海潮杂志(青海)2000年4月。
13、《西部大开发,水从何处来》,人民公安报&公安周末日。
14、《大气环流导向工程》,科学新闻周刊日(总134期)。
16、《西部开发,水从何处来》,武汉科技报日。
17、《从空中向大西北送水》,中国人口报日。
20、《西部开发战略中的地形资源与水资源关系》,中国科技产业杂志2000年7期。
此后我对人造地形气候学的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广泛,并于2012年将有关论述编写成《人造地形气候学暨中国水资源战略》和《人类活动气候经济学》两部专著。2014年,又根据人造地形气候学、生命智力学的科学原理,以《山海经》《帝禹山河图》为背景,创作了电影剧本《山神总动员》(版权登记日日)。
毋庸置疑,人造地形气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根据其基本原理,我提出实施空中南水北调工程、渤海汽化工程、人造龙王工程,以及大规模治理沙漠工程(日公开发表《成立沙漠生产建设兵团,十年新增3亿亩良田》),等等。事实上,全球变暖的步伐越来越逼近人类,北冰洋快失守了(大面积冰层消融),南极冰山也快沦陷了(大体积冰山脱落漂移融化),剩下的最后决战就是“永冻土保卫战”了。永冻土的百分之九十是冰,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西伯利亚等地;当永冻土和南极洲冰山都消融殆尽时,全球海平面将升高数十米,地球绝大多数大陆架和沿海平原将再一次被海水淹没(即古人所说的沧海桑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运用人造地形气候学,人类才能够在“永冻土保卫战”中取得胜利,避免遭受灭顶之灾。
这是因为,海平面上升数十米,不仅会摧毁沿海经济发达区,而且会触发人类社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中国远古历史上的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精卫填海悲剧、伏羲女娲洪水故事、鲧禹前赴后继治水故事、愚公移山故事,正是肇始于七八千年前海平面上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当时在中国华北平原,海岸线西侵至今日太行山脚,其破坏力可想而知,有关详尽论述可参阅《帝禹山河图》《经典图读山海经》《山海经鉴赏辞典》《山海经十日谈》《追寻远古的信息》《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等著作。
ZS56-170803这辈子这一天日(人造地形气候学)32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重构2017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达尔文光环褪出10英镑纸币
重构(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
近日(2017年7月)英国政府决定印制新版10英镑纸币(塑料币),把旧版上面的达尔文头像,更换为《傲慢与偏见》一书(1813年出版)英国女作家奥斯丁(汀)的头像,据说是为了平衡英国货币上面使用头像的男女比例。笔者认为,此计划一旦实施,实际上标志着达尔文光环从此褪出10英镑纸币。
达尔文进化论假说或前提:无数多的过渡物种、中间状态,存在逻辑悖论。
半成品***。所有的生物都在继续进化的过程中,活化石,进化休眠。
进化发生在新基因的设计制造上。
奇怪的是,长期以来科学界主流科学家以达尔文为荣,对其假说存在的问题,不但不质疑,反而呵护有加,甚至不惜进行学术造假,人工制造所谓的过渡物种化石。
这种达尔文现象,持续至今。表明21世纪的科学界仍然没有勇气面对达尔文假说的错误或问题。既没有科学精神去质疑,也缺少意愿主动构建全新的生物学理论特别是生物进化理论。甚至近乎本能地抵触生物智力进化论(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
对比大陆漂移假说,由于当时不能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科学界几乎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
人工智能,一种生命智力系统设计制造另一种生命智力系统,初级生命智力系统经由群体智慧可以设计制造更高层次的生命智力系统。
香港版《生命智力简史》入藏英国图书馆
生命智力的虚拟演习、虚拟设计,实施进化过程的试错机制,比随机进化论的成本、风险要低得多,效率则高得多。
XP24-170806达尔文光环褪出10英镑纸币18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文化2016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这辈子这一天日(先有鸡先有蛋)
王红旗(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据说,古希腊学子哲人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来提升其思辨能力,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问题找不到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奇怪的是,中国古代先哲似乎并没有提出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比较接近的问题是屈原在《天问》里提出的“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以及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日,由我创意、由画家孙晓琴创作的绘画作品《先有鸡,还是先有蛋?》(72&35cm布面油画)完成。绘画内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本作品将蛋和鸡设计为钟表的时间刻度标志,造型整体上构成一个断裂开来的钟表,从而变形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图形,“问号”的“点”则是一枚刚刚破壳、露出雏鸡的蛋,寓意着提出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初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的兴趣由来已久。这是因为,那些没有***的看起来似乎相当简单的问题,往往蕴含着重大理论突破的机遇。由于这意味着长期流行的既有理论存在着内在逻辑上的硬伤或悖论,因此呼唤着全新的创造性的理论登上历史舞台。
25年前的月我在撰写《宇宙的重构(生活中的神秘结构)》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五章“转换与代价”时,在第一节(P149-156)“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指出:“复制异体或异己结构时,一个小的结构物有可能控制比它大许多倍的其他结构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功能;当这种小结构物不仅能够复制大的异体结构,而且也能够复制自己的时候,它便活了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先有蛋后有鸡,即先有遗传基因,后有生物体。”
在该书自序里我还指出:“所谓智能,就是一种结构物能够认识和理解另一种结构物&&&人类生存的实质就是用思维重构宇宙。”第68-72页讨论了“酶具有识别、记忆、选择、定向的功能”、“细胞内存在着一个指挥者”等问题。第149-160页讨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生命起源”、“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个体的自主意愿”等问题,并指出“生物个体与遗传基因不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而且还是两种有着不同追求的相互利用的东西”,显然这已经涉及到多种生命智力系统的相互关系现象。
此后我陆续撰写相关文章有:
B71-2000 《先有蛋后有鸡,英国学者步我(中国人)之后尘》060527
B112-2200 《什么是先天蛋白质》070820
ZY11-5400《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此深奥》090314
JS1-2400《生命智力学:未来人类可以卵生》091120
ZY88-8800《发现进化态基因、虚拟态蛋白、逆中心法则的重要意义》131108
ZY90-2000《发现生物进化“鸡蛋-蛋鸡”路线图的重大意义》131225
LS25-2400《风马牛:山海经百神、鸡与蛋、共福社会导论》150704
二、深入解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生物进化奥秘
事实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涉及到生物进化的深层次奥秘,限于篇幅本文仅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
1、对于有性繁殖的生物进化过程来说,“鸡”指体细胞,“蛋”指生殖细胞。
(一)、当体细胞(例如鸡的前身动物)首先发生变异(进化)时,如果不能够将变异遗传下去,其结果是“先有鸡,没有蛋”。
(二)、当体细胞首先发生变异(进化)时,如果能够将变异遗传下去(需要通过生殖细胞),其结果是“先有鸡,后有蛋”。
(三)、当生殖细胞首先发生变异(进化)时,其结果是“先有蛋,后有鸡”。
(四)、当生物进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变时,体细胞的变异和生殖细胞的变异需要经历若干代的遗传积累,由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共同完成进化;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区分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结果是“鸡和蛋同时形成”。
2、对于无性繁殖的生物进化过程来说,由于体细胞具有生殖细胞的功能,因此“鸡”就是蛋,“蛋”就是鸡。
3、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体细胞也就是生殖细胞,“鸡和蛋”乃是单细胞生物生命历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4、对于细胞内部来说,“鸡”指基因,“蛋”指蛋白质。
(一)、细胞生命活动过程遵循“中心法则”,即先有基因,后有蛋白质。
(二)、细胞进化(包括由众多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生物进化)过程遵循“逆中心法则”,即先有“虚拟蛋白”,后有“新基因”。根据生物智力进化论,所谓“虚拟蛋白”即生命智力制造新基因的“设计图纸”,主要由细胞膜生命智力系统实施(可能与糖代码功能有关)。
三、撰写专著《揭开先有鸡先有蛋的生物进化奥秘》
2013年我撰写完成专著《破解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揭秘生物进化“鸡蛋-蛋鸡”路线图》电子版书稿(由于该书名过长,可改为《揭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生物进化奥秘》),其主要章节内容目录如下: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1 、谁最早提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的?
2 、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看“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㈠排序的问题
㈡无序与有序的问题
㈢因果的问题
㈣可逆与不可逆的问题
㈤时间的问题
㈥狭义的鸡与蛋和广义的鸡与蛋
3 、深度解析
㈠生命智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三十余项重要推论
㈡屈原探索求真精神,激励我发现生命智力
第二章、形形***的繁殖方式、设备和技术
1 、微生物和真菌的繁殖方式
㈠病毒的繁殖方式
㈡细菌的繁殖方式
㈢蓝藻的繁殖方式
㈣真菌的繁殖方式
2 、植物的繁殖方式
㈠植物繁殖方式概述
㈡先有花香还是先有蜜蜂
㈢植物的爱情技巧和甜蜜陷阱
3 、动物的繁殖方式
㈠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
㈡体外自然受精的鱼类和两栖类动物
㈢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
㈣体内受精的卵胎生动物
㈤从卵生哺乳动物到胎盘哺乳动物
4 、深度解析
㈠性的经典解读与生物进化
㈡生殖进化证明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
第三章、奇异的动物变态发育
1 、昆虫的变态发育
㈠完全变态发育
㈡不完全变态发育
㈢蚕、蝉与参禅
㈣盐水女神与水面上升起的昆虫云
㈤先有完全变态昆虫还是先有不完全变态昆虫
2 、其他动物的变态发育
㈠水母的变态发育
㈡寄生物的变态发育
㈢蛙类的变态发育
㈣娃娃鱼与二龙戏珠
3 、广义的变态发育
㈠动物胚胎形态表现出的种群进化过程
㈡依附在雌性身体上的雄性形态变化
㈢尧典四星与鸟兽更换毛羽
㈣比目鱼眼睛的位移
4 、深度解析
㈠蚕变蛾、虫化蝶、蝉羽化的玄机:变态发育的信息解读
㈡工蚁是如何进化的
第四章、热?(恐龙)遇到的繁殖问题
1 、热?(恐龙)的起源
㈠恐龙是生物分类败笔,建议生物学家开会更名为“热?”
㈡热?(恐龙)不相信达尔文,从冷血到恒温的技术创新
㈢先有热?(恐龙)还是先有?蛋?
2 、热?(恐龙)灭绝的原因
㈠论万有引力源于电荷力之差值暨热?(恐龙)兴衰之谜
㈡热?(恐龙)灭绝于金属彗星进入地球导致的缺氧时代
㈢交尾障碍导致热?(恐龙)灭绝
3 、热?(恐龙)的华丽转身
㈠热?(恐龙)变成了始祖鸟
㈡袋鼠是热?(恐龙)的又一个杰作吗
㈢既要寻找华南虎,也该寻找活热?(恐龙)
4 、深度解析
㈠正名中国龙、西方?、恐?(热?)
㈡为什么热?(恐龙)灭绝,而蛇、鳄鱼、鸟、哺乳动物却活下来
㈢进化成鸟所需掌握的技术清单
第五章、解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千古之谜
1 、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吗?
2 、鸡与蛋同时出现
3 、鸡就是蛋,蛋就是鸡
4 、非闭合循环因果关系的击鼓传花游戏
5 、先有鸡的理由
6 、先有蛋的理由
7 、深度解析
㈠先有蛋,后有鸡:英国学者步我后尘
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此深奥
第六章、先有基因,还是先有蛋白?
1 、生命起源:从万有智力到生命智力
㈠中国古代对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的认识
㈡从生命定义看生命起源路线图
2 、生命的核心结构及其法则
㈠基因与智因
㈡膜因与智膜因
㈢常规生命活动遵循中心法则:先有基因后有蛋白
㈣深层生物进化遵循逆中心法则:先有虚拟蛋白后有基因
3 、揭秘生物进化“鸡蛋-蛋鸡”路线图
㈠发现生物进化“鸡蛋-蛋鸡”路线图的重大意义
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的终极求索
4 、深度解析
㈠谁是生命的主人:基因说了算,还是细胞膜说了算
㈡发现进化态基因、虚拟态蛋白、逆中心法则的重要意义
㈢雌性的遗传信息量、进化信息量是雄性的N倍
第七章、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
1 、举起火把才是人
2 、可能是女性最先使用火
3 、人类发明创造的繁殖新技术
㈠古人对性别和生育的认识
㈡避孕技术与去势技术
㈢剖腹产与试管婴儿、***妈妈
㈣转基因=野蛮精子入侵
㈤克隆技术
㈥卵卵、精精卵等组合胚胎首细胞繁殖技术
4 、未来人类可以卵生
第八章、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
1 、从存在角度来说是先有物质
2 、从认识角度来说是先有精神
㈠思维重构宇宙
㈡生命乃时间之母
㈢灵魂在哪里
㈣先有肉体,还是先有灵魂?
㈤从灵魂到生命智力
第九章、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1 、我是谁?谁在问
2 、“我”是生命智力的自觉
㈠何种水平的生命智力有了“我”
㈡生命智力的有限与无限
㈢现代生物学需要爱因斯坦式的人物
3 、中国人要实施生命智力发展战略
ZS54-170726这辈子这一天日(先有鸡先有蛋)76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重构2017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第19届国际生物学大会要设立植物智力分会场
王红旗(中国独立学者)
【中国先民对植物的观察与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洪荒时期的神农尝百草,黄帝、仓颉实施的文字初创阶段(草字头、木字旁),以及4200年前帝禹考察华夏大地国土资源时期(考察报告白皮书即《山海经&五藏山经》,参阅42平方米巨画《帝禹山河图》和《山海经鉴赏辞典》等专著),此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尔雅》亦有相关记述。1900年第1届生物学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2017年7月下旬第19届生物学大会在中国深圳举办,与会者约七千人,笔者建议这届生物学大会设立“植物智力分会场”或“植物智力专题研讨会”。这是因为,生物智力进化论指出所有的生物都拥有不同形式、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生命智力,植物也不例外。事实上,猪笼草的捕虫器就是植物智力的杰作,参阅《买盆猪笼草,欣赏它能让达尔文败下阵》等文,以及美国版、香港版《生命智力简史: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等专著。王红旗】
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家住附近常去散步。莲花池经常举办服装购物节,每次都会买几样东西或者新产品,诸如江苏产的百分百的何首乌粉,土家族的茅岩梅茶,保定的真空包装熟肉(牛、驴、狗、鸽、兔、猪蹄),蔚县的沙棘果,以及可折迭的手掌大的不锈钢小铲、长杆夹子、声控开关,这次又买了几盆薄荷、柠檬、猪笼草。
早就知道猪笼草是一种会捕捉昆虫吃的食虫植物,如今看到了真东西,就花了十几元买下一盆,挂在阳光房窗外的栅栏里,好让它能够捉到小虫子吃,也方便随时近距离观赏----当然不仅仅是欣赏它的捕虫器,也在思考,如此精巧的捕虫口袋究竟是如何进化形成的?
猪笼草的花盆直径约10厘米,里面种了两棵猪笼草。猪笼草的叶子很绿(表明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样子有一点像是小玉米叶,对生。先长出的七八片叶子的叶柄继续伸长,叶柄末端长有能够捕捉昆虫的口袋(捕食器、捕食囊),颜色是红褐色的(表明它不用承担光合作用),长度在5-10厘米,口袋边缘上面还有一个斜开的小盖子。后长出的八九片叶子,叶柄也已经伸长,样子像是藤蔓;仔细观察其顶端,可以隐约看到捕食器的雏形,甚至还能辨别出捕食器开口处的小叶片(张开后就成为小盖子)。由于猪笼草的捕食囊的样子像是装小猪的笼子,故而得名猪笼草;又像是酒壶、酒瓶或保龄球撞击用的瓶子,因此我国海南民间俗称其为雷公壶。
上网查一下资料,全世界有675种食虫植物。其中,猪笼草为石竹目的多年生藤本或直立草本植物,茎木质或半木质,有些野生种植株可长达20米,攀援于树木或者平卧地面而生。猪笼草生长多年后才会开花,花一般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雌雄异株,花小而平淡无奇。猪笼草的果为蒴果,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
据此可知,猪笼草是由普通藤本或直立草本植物进化出来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能够捕食昆虫(大的猪笼草甚至能够捕捉小鸟)的特殊***“捕食器”。所谓的捕食器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叶子,对比之下猪笼草的叶柄在靠近根部或茎部的地方长出的则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正常绿叶。
猪笼草捕食器的生长过程是这样的:1、叶柄的前端继续伸长,在最前端长出一个全封闭的壶状口袋,这表明猪笼草长出捕虫器的密码就藏在叶柄的尖端里,如果叶柄尖端折断就不会再长出捕虫器了;有趣的是,这个伸长的叶柄每隔2厘米左右还会分泌出一颗小蜜珠,蚂蚁吃到这颗小蜜珠后,会继续顺着叶柄向前寻找下一颗小蜜珠,从而一步步被引到“死亡陷阱”亦即猪笼草的捕食器壶状口袋里。2、这个壶状口袋能够感知重力,并与叶柄产生180度的转折,使壶状口袋垂直向上。3、壶状口袋的袋口叶片张开口后,形成一个半开的盖子,正好可以用来阻挡异物(例如鸟粪、雨水)掉进壶状口袋里;袋口叶片的底面和袋口边缘能够分泌蜜汁,蜜汁里含有麻醉成分,昆虫吸食后会糊里糊涂掉进猪笼草的口袋里。4、壶状口袋里还能够分泌出吸引昆虫的气味(瓶子草的袋口边缘能分泌出蜜汁)。5、壶状口袋的袋口和内壁都非常光滑,掉入口袋里的昆虫难以再爬出来。6、壶状口袋底部分泌有消化液,含有***动物蛋白的酶,可以把昆虫杀死,并将其变成猪笼草能够吸收的营养物。也就是说,猪笼草的捕食器具有动物的嘴、食道、胃、肠的功能,那么它又是如何进化出来的呢?无庸置疑,上述6个步骤或功能乃是缺一不可的。
当年达尔文曾经饶有兴趣的研究过食虫植物(主要是茅膏菜、捕蝇草、毛毡苔等),并撰写出一部专著《食虫植物》。遗憾的是,达尔文及其现代追随者对食虫植物进化的解释却仍然是“以随机微变应万变”,以猪笼草为例的标准解说词是:猪笼草的捕虫器是随机变化出来的,一次次微小的对猪笼草有利的变化,经过“无数多的中间状态”,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得到积累,最后就形成了这种精巧的捕虫器。问题是,猪笼草刚刚随机变异出来的叶柄、刚刚随机变异出来的全封闭的囊袋,并不能捕捉昆虫,对猪笼草的生存也没有任何好处----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自然选择原理实际上根本就不会发生任何作用!显然达尔文及其追随者这样的解释乃是苍白无力的----这样的一棵小小的猪笼草,让占据生物进化理论殿堂150年之久的学术权威达尔文及其理论追随者败下阵来。
或许有人会赞同智慧设计论的观点,相信猪笼草之所以能够进化出如此精巧的捕虫器,乃是因为有一个超自然的智慧在为猪笼草设计制造这个捕虫器。问题是,这个超自然的智慧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对不起,智能设计论高傲的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
对比之下,用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参阅《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的名词解释》等文)则可以很好的充分地解释猪笼草如何进化出来捕虫器的问题:猪笼草是多细胞生物,拥有DNA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生命智力系统和细胞膜网络生命智力系统,正是它的生命智力系统,设计制造了如此精巧的、如此复杂协同的捕虫器(其复杂性是不可降解的,即不能够化解为“无数多的中间状态”)----无庸置疑,一颗小小的猪笼草生命智力对物质结构复杂化的贡献,就充分表明生命奥秘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
事实上,生物界存在着大量的类似猪笼草的捕虫器这样的例子,它们都可以用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予以充分地合理的解释。例如,捕蝇草的细小绒毛被碰触两次时便会“啪”地一声突然关闭,只需十分之一秒。亚拉巴马州奥克伍德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亚历山大&沃尔科夫的研究称,昆虫蹭上捕蝇草叶子的一根绒毛时,这动作就产生一枚电荷,电荷在叶面组织内聚集,但还不足以激发其闭合,这样可避免捕蝇草对雨滴之类的假警报发生反应。由于运动中的昆虫很有可能再次触动另一根绒毛,从而增加电荷量,促使叶面关闭。亚历山大&沃尔科夫的实验进一步揭示出,电荷沿叶面内部充满流体的导管向下传导,使细胞膜上的小孔张开,液体从叶内面的细胞流至叶外面,导致叶面瞬间如隐形眼镜般由凹面翻成凸面,在叶面翻转的同时就闭合起来并把昆虫困在其中。显然,上述一系列复杂的控制过程涉及到众多新基因的制造,用随机进化论是不能够解释的,而用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则可以给出科学的精确的解释:不断推动生命结构复杂化的源泉动力(源力),只能是生命智力。
综上所述,达尔文坚持进化论是正确的,但是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则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不全面的。我相信,如果达尔文活在今天,他一定会接受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与此同时,我更希望,中国教育部能够把本文纳入教学大纲里,用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取代过时的达氏进化论。
猪笼草捕虫器开盖前:神马达尔文都是浮云
在猪笼草的进化过程中,从叶尖长出的捕虫囊口袋,在没有打开盖之前,不但不能够捕虫,而且也不能光合作用,看起来好像纯粹是在浪费资源----按照达尔文的随机微变进化论,它应该被淘汰----然而猪笼草却甘愿冒着“资源浪费”的风险,坚持完成了捕虫器结构与功能的全部设计制造工作:最终打开了捕虫囊口袋的盖子,散发出迷惑昆虫的气味,诱使昆虫掉入捕虫囊口袋里,然后用已准备好的消化液去***昆虫的蛋白质等,变成自己的营养。显然,在猪笼草捕虫器的盖子打开之前,神马达尔文都是浮云!导致达尔文功亏一篑、功败垂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既没有勇气、也缺少智慧去研究生命智力起源与进化的过程。
百度百科:食虫植物捕虫器进化之谜难倒一大片
百度百科“食虫植物”有如下内容:食虫植物的起源一直是相关研究的最大争议之一。已证实的九个科分别归属于六个不同的目,大多数学者认同这点清楚地表明植物的食虫性是经过多次进化形成的,并且这些进化过程相互独立。一种基于形态学的假说猜测瓶状捕虫器分别经过七次进化,黏液捕虫器至少四次,黏液捕虫器和囊状捕虫器两次。然而,这种观点被一些学者质疑说太过表面,并没有任何可以决定种系发生的依据,并且提出了所有食虫植物从一个共同起源发展而来的假说。但是分子角度的对比分析已经证实至少六类中的五类食虫植物分别拥有独立的祖先。由于迄今(2005)没有任何表达捕虫器结构的基因被发现,更多的信息有可能在发现和比较直接参与捕虫器结构的基因的过程中得到。尽管如此,有关食虫植物起源的问题始终被视为“神秘的”,没有任何被广泛接纳的假说,许多学者甚至质疑现今的学术理论是否能提供一个关于捕虫器进化机制的满意解释----“没有任何当今的进化理论能解释这些问题”。
昨天笔者在撰写《重构智慧生物学》一书的“植物的运动智慧”一章时,特意检索了有关食虫植物自主运动的资料,发现了上述内容。应该说这是学术界的一种进步,认识并承认既有生物学理论存在着重大缺陷----不能解释包括食虫植物捕虫器进化在内的大量生物现象。对此,笔者2010年就曾撰文《买盆猪笼草,欣赏它能让达尔文败下阵》,指出“达尔文解释不了猪笼草,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能解释”。重构
ZY42-3000《买盆猪笼草,欣赏它能让达尔文败下阵》100426
本文收入八?九野丛书《重构电子版丛书》之《重构2010进展》,
重构智因学研院***010- 信箱
冰工厂PK空调机:快递送冰消暑
重构(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
烈日炎炎似火烧,全球变暖热浪高。中国今年夏季酷热来得早、持续时间长、高温(气温35度以上)日子多、范围广(席卷中国大半江山),西北、东北地区出现“烧烤模式”(干热),南方或多雨地区出现“蒸煮模式”(湿热、闷热),人们降温的主要办法是吹空调,或者躲到防空洞(人民防空设施)、地铁里纳凉(再热下去,人类真的要进入穴居生存模式了)。
空调机是近现代科学技术产品,利用热交换工作介质(液态变成气态时吸收热量,气态被压缩成液态时释放热量,该过程需要消耗电能),从而把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环境中(在给室内降温的同时,也在给室外增温)。空调机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使用方便,制冷快捷,等等。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一是价格高(数千元到数万元一台)。二是使用率低,每年仅夏季酷热时段使用。三是需要保养,例如清洁风扇叶片、过滤片等,否则易、藏污纳垢、滋生病菌、霉变异味。四是故障多,例如不制冷或制冷效率低,长时间运转可能失火等。五是长时间使用空调或不正确使用空调易造成“空调病”。六是耗电量多,而且越是用电高峰时越要开空调,造成电网沉重负荷。七是空调机有噪音,影响睡眠。八是空调机***工作量大,而且往往涉及到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九是过度依赖或长期依赖空调,会使人体降低对自然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十是空调机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多种材料,产生多种污染。
那么,我们能否找到取代空调机的降温方法呢?笔者年初曾经撰写发表在互联网上《几块上水石,胜过千元加湿器》一文,提出用传统的自然的简单的方法“上水石”来取代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加湿器”。其实,我们同样可以用传统的自然的简单的方法“冰工厂(冰供坊)”来取代(或部分取代)所谓的高科技产品“空调机”。
多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寒冷也是一种资源”。事实上,中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实施“冬冰夏用”,在酷暑季节获取清凉。为此笔者在撰写长篇历史小说《老子隐迹》(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时,就特意描述了相关情节。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每年冬季还在北海公园取冰(厚达20cm)。
今天,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的便捷传输,“冰工厂(冰供坊)”是一种有市场的“送清凉”新产业或新商业模式,完全可以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机。具体商业流程是,建立制冰工厂,生产裸冰(把普通水制冷成冰块,不用包装)和桶装冰(把普通水或其他工作介质制成冰,装在冰桶里),接收消费者用冰订货,由快递员送冰上门。
对于消费者来说,冰块或冰桶(冰量5公斤或10公斤)放在居室里,可以吸收居室的热量,从而给居室降温;整个过程,不用耗电,没有噪音,也不用维护。什么时候天气热,什么时候就可以订货冰块或冰桶,非常灵活方便。即使在没有空调机的场所,需要开会、聚会、学习时,也可以用冰块或冰桶进行机动降温。
对于制冰工厂来说,集中制冷的效率要远远高于空调机分散制冷模式。由于可以利用夜间用电量低峰时制冰,因此几乎不会增加社会用电负荷,既能降低成本(用电低峰时的电价低),还能够提高电网工作效率。
笔者在《几块上水石,胜过千元加湿器》一文中指出:高科技其实有时挺愚蠢的,土办法其实有时挺精明的。如果我们的消费者都能够主动用土办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企业都能够想办法把土办法用到产品上,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就可以大幅度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冰工厂PK空调机:快递送冰消暑”属于一种全新的社会冷资源供应模式,它的整体效率高于家家户户分散使用的千千万万台空调机。
JS31-170720冰工厂PK空调机:快递送冰消暑18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重构2017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这辈子这一天日
王红旗(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我在月撰写了《宇宙的重构》书稿,1997年1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属于八?九野丛书之一),日这一天我拿到印刷好的这本书。《宇宙的重构》这部书的出版,使我有了一个新笔名“重构”,并促使我进一步开展实施“人类知识体系工程”,其中一个领域即是创建人造地形气候学。
在《宇宙的重构》的“功能与效应”一节(P72-84),我对老乡(河北省唐县)所说的“家乡山区(太行山)修了水库之后,大坝压住了龙脉,上游的来水明显减少”的情况,指出水库大坝的效应之一是“风阻效应”,这种效应能够减少水库下游水汽向水库上游的输送量,从而减少水库大坝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并进一步提出:“搞一项大规模的气象工程,即‘春风再度玉门关气象工程’,使东南风能够顺利地吹往大西北(即减少沿途风阻,特别是不要只风口之处修建水库大坝)。”
显然,上述观点已经包含人造地形气候学的核心内容,即人造地形地貌可以影响到自然气候,有些人造地形地貌对气候产生了负面的效应,某些精心策划的人造地形地貌则可以对气候产生我们希望的正面作用。当然,创建人造地形气候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
举例来说,1999年我撰写了如下文章(参阅《王红旗论文短文总目录(截至1999年底)一文》):
8、《呼风唤雨——大气环流导向工程》,6400字,日。
14、《空中南水北调方案初探》,6400字,日,已摘发。
16、《关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的建议》,1000字,日。
21、《引风送雨振兴中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0800字,日。
24、《西部资源公司的巴颜客拉行动》(科幻小说),4600字,日。
25、《巴颜客拉山传奇》(科幻小说),6400字,日。
26、《司空雨泽的地形资源公司》(科幻小说),6400字,日。
27、《空中的南水北调设想》,4000字,日。
32、《空中南水北调方案可行性初探》,4800字,日。
41、《引风送雨可否行》,1000字,日。
随着我对《山海经》等远古文化研究工作告一段落(标志是 日复原再现4200年前华夏文明景观的42平方米巨画《帝禹山河图》的问世),1999年底我开始用电脑键盘打字撰写文章和书稿(相对于笔写、书写,可称之为键写),并上网投稿和发表文章。其中在2000年发表的有关人造地形气候学的文章如下(参阅《重构在新世纪发表的文章目录》一文):
5、《空中送水大西北》,人民日报&海外版日。
8、《引风送雨,振兴中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设想》,地图杂志2000年1期。
10、《巴颜喀拉山传奇》,瀚海潮杂志(青海)2000年4月。
13、《西部大开发,水从何处来》,人民公安报&公安周末日。
14、《大气环流导向工程》,科学新闻周刊日(总134期)。
16、《西部开发,水从何处来》,武汉科技报日。
17、《从空中向大西北送水》,中国人口报日。
20、《西部开发战略中的地形资源与水资源关系》,中国科技产业杂志2000年7期。
此后我对人造地形气候学的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广泛,并于2012年将有关论述编写成《人造地形气候学暨中国水资源战略》和《人类活动气候经济学》两部专著。2014年,又根据人造地形气候学、生命智力学的科学原理,以《山海经》《帝禹山河图》为背景,创作了电影剧本《山神总动员》(版权登记日日)。
毋庸置疑,人造地形气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根据其基本原理,我提出实施空中南水北调工程、渤海汽化工程、人造龙王工程,以及大规模治理沙漠工程,等等。事实上,全球变暖的步伐越来越逼近人类,北冰洋失守了(大面积冰层消融),南极冰山也快保不住了(大体积冰山脱落漂移融化),剩下的最后决战就是“永冻土保卫战”了。永冻土的百分之九十是冰,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西伯利亚等地;当永冻土和南极洲冰山都消融殆尽时,全球海平面将升高数十米,地球绝大多数大陆架和沿海平原将再一次被海水淹没(沧海桑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运用人造地形气候学,人类才能够在“永冻土保卫战”中取得胜利,避免遭受灭顶之灾。
这是因为,海平面上升数十米,不仅会摧毁沿海经济发达区,而且会触发人类社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中国远古历史上的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精卫填海悲剧、伏羲女娲洪水故事、鲧禹前赴后继治水故事、愚公移山故事,正是肇始于七八千年前海平面上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当时在中国华北平原,海岸线西侵至今日太行山脚,其破坏力可想而知,有关详尽论述可参阅《经典图读山海经》《山海经鉴赏辞典》《山海经十日谈》《追寻远古的信息》等著作。
ZS54-170721这辈子这一天日24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重构2017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这辈子这一天日
王红旗(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我在海内外出版了40余部著作,还有数十部书稿等待出版。我的所有著作从来没有请人作过序,所有的序都是自己撰写的。当自序落下最后一笔时(通常都是脱稿日期),意味着又一部新著的诞生。日这一天,我撰写完成《灾祸与生存:超越灾祸的生存智慧》专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该书自序中首次提出“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人类生存原则,这种善待万物的思想可以称之为善待主义。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与人为善”、“善待生命”的观念由来已久,“人性恶”与“人性善”的讨论至少也有两千多年。但是把“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整合在一起成为人生准则的观念,却是我在日脱稿的《灾祸与生存:超越灾祸的智慧》一书的自序里首次明确提出的:【“事实上,拥有财富并不等于拥有幸福,炫耀财富也不能够增加生存价值,追求皮肉之乐亦无助于增长智慧,自怨自艾则是一种愚蠢的自我伤害。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准则。我们没有必要用“自己也是个俗人”来埋没自己原本圣洁的心灵,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圣人并不是只会苦苦说教奔波的怪物;圣人首先是一个生存得最快乐的人,因为他获得了最充分的生存价值。每一个人都可能有失误和过错,或者被别人认为有失误和过错,这只是一种有限的不幸,并不意味着完结;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失去什么,未来仍然属于你。同样,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获得成功,因为你有一个非常智慧的大脑,它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对于大脑来说,努力进行某种尝试,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生存方式。”】
《灾祸与生存:超越灾祸的智慧》一书已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于1996年10月出版,并于2009年1月增删内容以《灾难与生存》书名再版(作者署名重构)。令人高兴的是,20多年来“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善待万物”的观念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是因为,拥有最高层次生命智力而没有天敌的人类,必须主动实施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善待万物的生存原则,否则人类将陷入自我毁灭的争斗中,并殃及地球生物圈的所有生命。
毋庸讳言,做到“善待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言之,根据生物智力进化论(参阅美国版、香港版《生命智力简史: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等专著),人体是由多种生命智力系统构建形成的生命智力巨系统。据此可知,一个人要善待自己就要善待自己的各种层次的生命智力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善待自己的DNA生命智力系统,善待自己的细胞膜生命智力系统,善待自己的细胞膜网络生命智力系统(各种组织、***、躯体及其连接的经络),善待自己的神经元生命智力系统(包括植物神经系统、本能神经系统等),善待自己的大脑思维生命智力系统(包括情感思维系统、理性思维系统等)。
进一步说,如何同时做到“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人类如何构建以“思想自由、消费适度、权责公正、善待万物、共享幸福”为特征的共福社会的根本性问题,详尽论述见笔者专著《共福社会导论》(待出版)。事实上,善待万物乃是构建共福社会的基础。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善就是合作,合作包括互补型合作、竞争型合作、协同型合作、直接相关型合作、间接相关型合作等多种形式。恶就是破坏性竞争、零和博弈、丛林法则;如果任由恶泛滥,其结果只能是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有鉴于此,当善遭遇恶的时候,善不能退让,而是要化解恶、战胜恶、清除恶,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福社会,这个道理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为此,日我在互联网公开提出人类要“构建共福主义社会”(七年后的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一个“国际幸福日”):共福主义社会追求的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的生活不是建立在挥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地球生物圈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构建共福主义社会,既要调动一切可以创造财富的因素,同时也要坚决地遏制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这是因为,权力和财富的两极分化,乃是破坏人类社会和谐的最恶劣因素,也是剥夺所有人都应该获得幸福的最卑鄙因素,而且还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自然资源浪费的最主要因素。
关于善待主义的更多内容,可以参阅“重构论善待主义”(收入《共福社会导论》一书第六章)的相关文章:
1、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提出(《灾害与生存》自序
2、从真善美到新善乐ZL45
3、善待主义概论ZL49
4、孟子与荀子:人性善恶的本质Z133
5、不同生物的善与恶
6、重构人类信仰:善待主义化解文明冲突ZS3
7、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人类生存智慧SH9(090504)
8、重构的三十六字真言送给70亿地球人ZL106
9、生命智力学之善待生命ZS23
10、重构智库:“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提出22周年WH62(日)
11 、这辈子这一天日ZS53(日)
浮想联翩,赋诗一首,愿与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共勉!
&&& 孔子论语三千年,克己难于上青天;
&&& 兴衰悲欢何时解?善待幸福路向前。
说明:“克己”即“克己复礼”,这是孔子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想,大意是要遏制个人的追求(这是长期扼杀中国人创造力的重要原因),回归到周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社会(标志或手段即繁文缛节的“礼”)。长达二三千年的历史表明,这种历史倒退之路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向前寻找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社会发展道路,构建思想自由(这是确保人类生命智力水平持续发展提升的前提条件)、消费适度、权责公正、善待万物、幸福共享的社会。
ZS53-170716这辈子这一天日30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重构2017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金丝燕用3D打印技术筑巢,善待生命不吃燕窝
王红旗(生物智力进化论、空中南水北调、帝禹山河图、共福社会)
众所周知,3D打印(3DP)属于技术之一,以文件为基础,运用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事实上,3D打印技术是人类前些年刚刚发展出来的“分层打印、立体造型”工艺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趣的是,人们(特别是中国人)熟知的燕窝,实际上正是金丝燕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窝巢,这比人类不知要早多少万年,请善待生命不吃燕窝。
三十多年前,笔者读到德国学者卡尔&冯&弗里德的《动物的建筑艺术》一书(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原著写于1973年)。据该书“可食用的金丝燕巢”(P188-191页),金丝燕属于雨燕科,但是它却与蜂鸟有着更亲密的血缘关系。它们在岩穴或峭壁处筑巢,在筑巢季节时雌雄金丝燕的唾腺肿大起来,以便更多的分泌唾液(可快速硬化并具有相当强度)用于筑巢。只有少数几种栖息在南亚、东南亚的金丝燕筑的巢(燕窝)可食用,因为其中含有的羽毛、昆虫、植物碎屑、纸片等杂质较少。
笔者感兴趣的是书中描述的金丝燕筑巢过程:“这种鸟开始筑巢时,反复地(10-12次)飞向选择地点的岩面,相距不会超过几米。当每次接触巢壁时,都用舌头把一些唾液(一种胶粘的,成线形的速干液体)吐到岩石上。首先勾出一个半圆形(这就是未来窝巢的轮廓),然后筑起凸起来的边,再逐渐地、一层一层地修出一个肘托形的巢。涂在巢后岩石上的唾液给这个小建筑增添了强度和粘着力,这个建筑物的外形是一个白色的半透明的杯子。卵就产在里面而不用任何衬垫(图86)。幼雏只得忍受这种没有铺垫的摇篮。它们的双亲喂给它们小食团,这种小食团是用唾液(它们似乎干什么都用这种物质)把成百的昆虫粘合一起而构成。”
显然,金丝燕发明的筑巢技术,与人类发明的3D打印技术极其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人类3D打印技术使用的成型材料是“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而金丝燕筑巢使用的材料是它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特殊唾液。由于人类3D打印技术的核心是,电脑里储存着目标结构的立体空间造型信息。据此可以推知,金丝燕在筑巢时,它们的头脑里同样存储着期望巢穴结构的立体空间造型信息。
该书描述的各种各样动物建造的形形***的建筑结构,在让笔者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促使笔者进一步探索动物本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们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卡尔&冯&弗里德关于动物建筑才能的描述,与今日的观察大同小异,有兴趣的读者可对比《图解动物生活大百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动物建筑师”一节的内容(P162-175页),或者检索互联网相关内容。
引起笔者深思的是《动物的建筑艺术》一书结尾的最后一句话“有些造化将永远不会被人类的智力所理解”(笔者看书也够马虎的,只是近日才特别注意到书中提到该德国作者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笔者看来,这里的关键乃是不同生命智力系统之间如何实现信息的交流、沟通与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一种不合逻辑的思维----在那些继承达尔文随机微变进化论的现代生物学家和众多科学家眼里,人类发明的3D打印技术被视为智力的杰作,而金丝燕发明的3D打印技术则被贬低为没有智力因素的“本能”。对比之下,生物智力进化论(又称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等)指出,所谓“本能”实质是动物的神经元生命智力系统的重要形式之一(包括与DNA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网络生命智力系统、大脑生命智力系统的合作)。
进一步说,涉及到繁衍的本能技术的形成,不能一点点来,必须一步到位,否则就不能成功的繁育后代,其结果只能是被淘汰。在许多情况下,生物跨物种进化往往有过渡方案,亦即旧生存技术与新生存技术两者并存一个过渡期,逐渐用新生存技术完全取代旧生存技术。据此可知,早期的金丝燕在保留旧的筑巢技术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使用并逐步完善新的3D打印筑巢技术,直至完全用3D打印筑巢技术取代原来的筑巢技术。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鸟类(实际上包括所有生物)身上,例如营冢鸟的化学能巢穴,参阅《利用化学能孵卵的营冢鸟的本能智力形成之谜》等文。
燕窝被中国人视为与鱼翅齐名的山珍海味,以及药食兼用的滋补佳品。据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载:“燕窝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劳疾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不能清肃下行者,用此者可治之。”近现代的研究称燕窝富含蛋白质,并且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蛋白分子,还有向量脂肪和磷、硫、钙、钾等成分,对人体有滋阴复壮的作用。燕窝中含有的表皮生长因子和辅促细胞分裂成份,有助于刺激细胞生长及繁殖,对人体组织生长、细胞再生、外伤止血、美容,以及由细胞发的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燕窝含有大量的粘蛋白、糖蛋白、钙、磷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有润肺燥、滋肾阴、补虚损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抵抗伤风、咳嗽和感冒,对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效果更明显。
其实,燕窝的主要成分是金丝燕的唾液,金丝燕唾液的主要成分是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类似蚕丝、蜘蛛丝。这些蛋白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都会被***成为氨基酸分子和多肽(若干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分子串),才能够被人体吸收。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分子(以及若干微量元素)会重新组合成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这样的蛋白质大约有数万种到十万种之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燕窝具有某种药食兼用滋补作用(实际上可以用其他常见食材代替)。但是,念及小小的金丝燕,为了繁衍后代,在艰险的生存环境岩穴中,缺少天然的筑巢材料,运用自己的生存智慧,不辞辛劳努力筑造的巢穴,却被人类吃掉,真是于心何忍?至于以吃燕窝为炫耀,这样的心灵不算美。事实上,为了地球生物多样化,我们已经不再吃具有特殊药用和营养的虎骨、鱼翅,同样也没有必要继续吃掉金丝燕的温暖家园----燕窝。
日这一天,我撰写完成《灾祸与生存:超越灾祸的生存智慧》专著,该书自序中首次提出“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人类生存原则,这种善待万物的思想可以称之为善待主义。这是因为,人类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正确使用这些能力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既是人类之福,也是地球生物圈之幸。
ZY128-170714金丝燕用3D打印技术筑巢,善待生命不吃燕窝3000
本文收入《重构(王红旗)文集》之《重构2017进展》。
重构智库***010- 信箱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