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图书馆
问:自古以来,“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是没有***的亘古天问。请问,作为“天人相宜心天地”的心灵导师,对此有何见解?
李从国:心天地的心灵导师,只是一个在心灵的荒夜里打灯笼的服务员,路该怎么走,往哪儿走,需要共同探讨,一道行走。这里的导师与会员们的关系,不是师生关系,而更像是同学关系。
自古以来,“我是谁”,没有人能说清楚。个人的浅见是: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人类是个多么美妙的杰作啊, 它拥有崇高的理智、无限的能力与优美的仪表,举止如天使, 灵性媲神仙,它是天之骄子, 也是万物之灵。
古希腊时代的戴尔菲城神庙大门上,就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千古警言;佛学的一个主要境界,是“回归本我”;道家则一直在追求,“修成神仙”。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接近“人”,而且都只是存在于具体个人“仁者见仁”、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觉悟之中。
“人”,与天地乾坤一样,是不折不扣的“觉悟性概念”,永远是只能接近无法接触的“迷”。每个人都要学会并习惯于与“迷”同在,与“迷”共舞。
《换个心态活一回----天人相宜的心灵回归》相关资料信息:
馆藏&1933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我是谁? -美文故事-散文日志随笔- 文章阅读网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 11:50 阅读:
我是谁?
作者:Belle
我是谁?
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曾经有人问过我:“你了解自己吗?”
从表面上看,“你了解自己吗?”这个问题在简单不过了。
不是吗?谁还不了解自己呀?
但是,只要仔细品味一下,“你了解自己吗?”这个简单问题里面其实蕴藏着无限的玄妙。
应该承认,中,我们确实不太真正了解自己;不全面认识自己,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一般认为,了解别人很难,要想了解一个人也很不容易。但是“”相对“知彼”来说更难,了解自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句成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有趣的是,生活当中我们却只是尽可能地想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
其实,第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怎样认识自己?
我们的样貌如何,一照镜子就看到了;我们的体重多少,秤一秤就知道了。
但是,要回答我是谁?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就不那么简单了。
“我是谁?”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古希腊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的一句著名的话:“认识你自己”。
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需要知道自己是谁。诸如:自己的能力、适合什么职业、需要找一个人么样的人生伴侣、以及自己在上处在怎样的一个“点"上等等。
庄子也说:“……聪明人,不是能看清他以外的人、事,而是能看清自己。”
我的理解是:我们要首先能够看清自己,才能够回答“我是谁?”
然而,更有趣的是:“我是谁”?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认识自己须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第一站是首先要建立起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呢?比如,我们每天起床后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哦,我有一根白头发了,我老了,我胖了,我瘦了;我白了,我黑了……这是大脑通过眼睛打量自己。这个打量自己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据心理学研究说,人大约到6-7岁才开始有“我”这个概念,才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到了成年后,人们才能比较自如地用思维来回顾自己的某些行为,审视自己的行为心理。
有的人,自我意识比较薄弱,很少思考过“审视”自我,这样的人,往往会不太顾及和体谅他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因为,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检讨自己,就是自我意识在回望自己的一种行为。
我们为什么很难审视或回望自己呢?因为惯性使然,让我们很少有打量和审视自己,而且像照镜子这样的审视也很静态。相比之下,我们反而是经常有欲望在动态下观察别人。
是啊!在忙碌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常跳出来想一想自己呢?
终于,有一天能够审视我们的人生足迹,明白在我们的过程当中,我们在与中逐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适当位置,这就是所谓的吧!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在这世界上站稳立足,关键还是在于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才华。过高度估计自己,往往好高骛远一场空。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在成长,都在不断寻找自己的坐标,毕业走向社会便是这种定位的开始。接下来,种种人生的经历,经常无情地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不得不重新思考现在和未来……
记起莎士比亚的话:“对别人公平,对自己也要公平”。笔者对此的理解是:违背自己的呼声,就是对自己的不公平。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抱怨、发怒、怨天怨地。其实,是自己对自己不公平。
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善待自己,就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呼唤。
我觉得,公共观常常会阻碍我们对大自然的聆听和呼唤,这就是为什么老子让我们要常怀赤子之心。赤子是指刚出生7天内的婴儿。
因为,婴儿的皮肤是呈粉红色,所以叫赤子。赤子之心,是没有任何自我意识的状态。比如说,人有时会有一种“忘我”的状态。我觉得“忘我”是一种跟随本能,让心底的声音完全控制自己,身心完全投入到自然怀抱之中的境地。因此,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人生短暂,最重要的时要善待自己,善待上帝赐予我们的生命。
善待自己,就是做自己做的事,成为自己想做的人。只有当做了自己内心中最想做的事,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人,才会让生命感到和。
何谓幸福?所谓幸福,就是。能身心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何谓自由?所谓自由,意义就在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采取怎样的方式去做,就采取怎样的方式。
自由自在,怡然自得。虽然,中不可能绝对存在,但不失为和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
题记:作为一个的人,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对于涉世未深正在成长当中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免高估自我,走向歧途。
& 下一篇:
发表读后感:
本栏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故事在线阅读写在前面,读左岸差不多半年了,感觉这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平台,对于各行各业的人。喜欢里面所分享的有思想有见识人的感悟,总觉得人只有与他人交流才能摩擦出最闪亮的火花。下面是我自己所写的文字,是我个人关于“存在”系列思考的一部分,我并不是哲学专业的,我也只不过想把自己二十几岁最活跃最纯真的思考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带给一些欣赏它,批判它的人。
存在的问题,逃离不了对本源的思考,也是对自我的探寻。天生万物,万物从何而来?物为何物?大自然如此美妙,以至于我们都不忍心全都带上“科学”的双眼,将这些“事实”单一地认为存在。像大山,在科学的世界里,山就是山,石头堆积而成,石头是相关物质的凝聚,物质再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而原子又是由....这种可谓是歇斯底里的存在。然而正是这样的反复询问到底,我们的世界本质正逐渐暴露在人类这一存在面前,但我们又无法真正在我们本身存在的世界里知晓万物。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正是这样的局限性,才有了我们孜孜不倦的科学工作者,才有了那些不断去质疑这一切存在的思想家,才有了这缤纷美丽的世界(精神与物质),因为未知所有还有可能。我之所以在最后说世界的美感,因为我深深相信,带着血肉带着思想的人们必将会对存在的世界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感,或深或浅。只要有情感的存在,这些存在必然会滋生美与丑。
回到命题上。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写字时,突然发现一个字好像不太像,怎么看都有点不对劲,然而字确实是这样写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视觉上的疲劳导致的紊乱,是心理上的错觉。其实我有种更新的说辞,这是种本能反应。之所以把这种感知行为归纳为本能的反应,是因为在这个相关联系的世界之内,我们无法脱离现实而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在虚空的世界而存在着[1]。所谓的虚空,超出了物质的层面。我觉得对于物质与精神最形象的比喻应该是我们的肉体与思考了。纵然我们的思考多么超脱于物质,存活在虚空的世界里,但我们肉体一旦遭遇刺激,就会本能地把我们的思考拉回现实[2]。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件很趣的事,只要我们留心,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无时不在思考,亦无时不在肉体之中,纵然如此,我们的思考与肉体的行为反应却并非同步。说这个,估计会有人笑,那想想为什么我们在发呆,有时却会失忆(精神的创伤or大脑的损伤)。因为这种非同步性的存在,让我们在精神上可以塑造出强大的灵魂,让肉体可以修练出强大的体质。大家都明白精神的意义是多么的伟大,然而再伟大的精神也无法超脱自己的肉体而存在[3]。死亡的本能让我们不得不恐惧,强大的精神只是会淡然而处之罢了。所以在这个存在的世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虚空依然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也就是没有纯粹的虚空。
一个小孩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哭,用自己切实的声音宣告这个存在的世界自己的到来。孩子的声音其实就是向世界传达联系的需求,“我来了,必须有人照顾我,不然我会活不了”。成长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发现“类”的存在,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看到二个人,看到三个人,越看越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凡是遇到这样的一个类都是人,即使我们看不清楚他的面貌、甚或看不到他本人。而这就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以多个共性来推及到单一的个性。然而这种能力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拿我们习惯用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在我们的习惯印象里,有钱人身上都应该穿着名牌。
类是什么呢?柏拉图告诉我们是自然的模板。白马、黑马都是马,因为这是一个类,之所谓能构成一个类,你应该可以从白马到黑马身上找到大部分共同的存在。这些存在是由物质元素构成,当马死了,这些元素就会***、分散,又按照自然的安排,与其他元素组合成其他类的单一体。单一的个体无法叫作类,所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特征,而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我有我自己的特性。我的特性无法用一类的语言来完全概述,我就成了我。在这里尤其要注意“完全”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在进行语言的描述时,我们的大脑会有一个镜像的形成,而这种形成也只能是一个类的镜像。比如,朋友如果要介绍个女生给我认识,我基本会问长得怎么样?朋友就会开始如下的描述:身高和我差不多、眼睛大,长发披肩、笑露白牙、文静,好学习。那么此刻的我,就会在大脑里依次搜索出“身高差不多”的一类把这个放在一个空间里,“眼睛大”把这个放在这个空间里,加在那个身高里,其他的依次添加上去后就会形成总体的镜像。咦,这个人该不会就是谁谁谁了,不正好是我喜欢的一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应该是在初始之前,我们总会设想一个最完美的镜像作为参照,除非我们并不期望。总而言之,这样的镜像无法让我们从根本上区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差别,除非我们真正看到了那个人。这就是发现的乐趣。
梦也是一个镜像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潜意识虚空但始终没有切开与现实联系的世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就是这层意思。有时候我们做梦后,常常很困惑,一个人在现实社会中好像不存在,却存在我们的梦境中。这时再去想想,我们平时是如何用类来印象化一个人的。梦中情人如何而来,大概也是如此的吧。
然而,在面对黑夜、孤独、单一的环境时,我们会本能的恐惧,会本能的质疑这个我的存在。就像来到一个都是镜子的空间,每一面镜子折射的都是自己,然而我们却还是无法看清自己。这又让我想到了,时空的维度,三维空间与多维空间。我们眼睛在对面一个物体时,总会有看不清楚的一面。
[1]不用说虚空,我甚至认为我们一些伟大的思想对一只蚂蚁会有什么用。
[2]是不是见过平时很理性的人突然也会干傻事?
[3]我不这样认为,这对个体而言是如此,但放到群体中,精神的会因为传承被感知而存在,并不断地被修正,不然人类就只能永远从零开始摸索了,尽管对自我的质问现代人并不比古人明白多少。
爱读书,爱生活!
顶级赞助商
赞助商链接
左岸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