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题,切割玻璃的声音给人以寒冷地区玻璃选择的...

普心复习材料_大学生考试网
当前位置: >>
普心复习材料
第六章感觉本章任务 ? 解释人们身体和大脑如何对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刺激——视觉、声音等——产生感觉的。 ? 你将会了解体验不同维度的能力是如何掌握和发展的; ? 你将会发现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感觉所涉及的错综复杂的机制。 一、名词解释:感觉,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韦伯常数,费希纳定律,感觉适应,暗适应,光适应, 感觉后效,后像,正后像,负后像,临界闪光融合频率,闪光融合,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触觉,振动觉,温度觉,痛觉,动觉,平衡觉,内脏觉,机体觉。 1、感觉(sensation)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一切较高级、较复杂 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来源: 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觉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觉知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的不同状态,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 感觉、内脏感觉等。 临床上分四类: 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前庭感觉 体表感觉,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 深部感觉,肌肉、肌腱、关节等感觉及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 内脏感觉 刺激(stimulus)是进入感觉***并使其产生反应的物理能量。 2、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刚刚能察觉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绝对阈限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 4、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差别阈限是指为探测出两个刺激 间差异所需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因此也叫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其大小取决于刺激的初 始强度。 5、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 是△Φ /Φ =C,其中Φ 为原刺激量,△Φ 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 为常数,又称为韦伯率。 6、费希纳定律:7、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 :由于次级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在同一 感受器中,由于长时间的刺激作用,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即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 感受性的降低。①嗅觉适应一般气味 1~2 分钟后即可适应,而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十多分钟。②触压觉适应实 验表明,经过 3 秒钟,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原始值的 25%左右。③痛觉的适应很难发生。 8、暗适应 9、光适应 10、感觉后效(sensory aftereffect)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 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11、后像(afterimage) :感觉后效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称为后像。 12、正后像(positive after-image) :与强光刺激品质相同的后像成为正后像。 13、负后像(negative after-image) :与强光刺激品质相反的后像成为负后像。 14、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usion frequency) 、闪光融合(flicker fusion) :在视觉中,如果让断续 的刺激达到一定的频率,则后像可以使这些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 临界闪光融合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闪光融合现象。 15、感觉对比(sensory contrast) :不同的刺激作用于统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 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16、同时对比 17、继时对比 18、视觉:①视觉(vision)的适宜刺激是波长 380~780 毫微米的电磁振荡,即可见光谱(visible spectrum) ②可见光谱的三维特点:波长、强度、纯度→视觉经验的:色调、明度、饱和度。③P204 图 6-5 19、听觉(audition)是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声波的物理特征可用频率、振幅和波形来描述;与此相应,听 觉经验有音高、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0、嗅觉(smell)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它它作用于鼻腔上部的嗅细胞而产生嗅觉。 21、味觉(taste)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它作用于分布在舌面、咽喉的粘膜和软腭等处的味蕾而 产生味觉。一般认为是四种味觉:苦、酸、咸、甜。 22、振动觉(vibration sense) 。振动物体(如音叉)与身体接触会产生振动觉。人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 15-1000 赫兹,其中频率为 200 赫兹左右最为敏感。振动觉可能是触压觉反复刺激的结果。 23、温度觉(temperature sensation) :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温度觉。 24、痛觉(pain)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放射的以及点的各种刺激对皮肤组织起破坏作用时,都 会产生痛觉。 25、动觉(kinesthesia)是身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感觉。动觉的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26、平衡觉(equilibratory sense)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平衡觉感受器是耳内的前庭***。 27、内脏觉(visceral sensation)反应内脏各***互动状况的感觉叫内脏觉或机体觉(organic sensation) 。内脏 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各脏器(如食道、胃、肠、膀胱、肺、血管等)壁内。 二、简答题及论述题 1、讨论:感觉的相互作用。 ?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如,感觉对比。 ?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 – 规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 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 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 ?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 产生甜的感觉,看见绿色产生酸的感觉;冷色调和暖色调。 2、颜色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色觉理论 (一)三色说(扬-亥姆霍兹三色说) ? 该学说基于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这一事实,假定在视网膜上红、 绿、 蓝三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 三种神经纤维对光谱的每一波长都有其特有的兴 奋水平。 (二)拮抗过程说 ? 色觉的拮抗过程说(opponent process theory)是黑林(E Hering)于 1878 年提出。 ? 他假定视网膜中具有三对拮抗的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 这三对视素的同化和异化过程就产生各种颜色。 以上两种理论的不足:扬—亥姆霍兹三色说虽能圆满地解释颜色混合现象,但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因为 根据三色说,色盲是由于缺乏一种或几种神经纤维而造成的,三种神经纤维同时以同等强度的兴奋才能产生白 色或灰色感觉。色盲的人既然缺乏一种或几种神经纤维,就不应该有白色或灰色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所 有色盲的人都有白、灰、黑的感觉。 ? 黑林的拮抗过程说也能解释许多色觉现象,但不能解释用三原色混合能产生光谱中的一切颜色这种现 象。 ? 这两种学说曾长期对立,争论不休,似乎很难统一。 3、试试述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把神经活动传递到中枢→大脑皮质的活动 4、感觉有哪些基本规律?试举例说明。 (一)感觉阈限。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二)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三)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 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四)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 5、视觉感受性有何表现? (一)对光强度的感受性 ? 视觉对光强度的感受性与眼的机能状态、光波的波长、刺激落在网膜上的位置等因素有关。 ? 眼睛对暗适应越久,对光的反应越敏感。 ? 波长 500 毫微米左右的光比其他波长的光更容易被觉察到。 ? 光刺激离中央凹 8°~12°时,视觉有最高的感受性;刺激盲点时,对光完全没有感受性。 (二)对光波长的感受性 ? 视网膜的不同部位对色调的感受性不同。视网膜中央凹能分辨各种颜色。从中央凹到边缘部分。视锥细 胞减少,视杆细胞增多,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逐渐减弱;先丧失红、绿色的感受性,最后黄、蓝色的感受 性也丧失,成了全色盲。 ? 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在不同波长是不一样的。在整个光谱上,人眼能分辨出大约 150 种不同的颜色。 (三)视敏度 ? 正常人的视力为 1.0,但有的人可达 1.5,甚至更大。这不仅取决于中央凹视锥细胞的直径,也取决于大 脑皮质视区的分析能力,即对于两个相邻视锥细胞产生不同程度兴奋的分析能力。 (四)颜色混合与色觉缺陷 1、颜色混合 ? 混合效应下所得到的色觉经验,称为颜色混合(color mixture) 。?这两种混合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两种不同波长的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时所产生的色觉,称为加 色混合;后者是由于某些波长的光线被吸收而引起的,是一种减色混合。最常用的颜色混合的实验仪 器是色轮(color wheel) 。用红、绿、蓝三种基本色以适当的比例加以混合,可以得到光谱上的各种颜 色。如果在这三种基本色中适当加上白色,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颜色。 2、色觉缺陷 ? 色弱(color weakness)主要表现为对光谱的红色和绿色区的颜色分辨能力较差。 ? 色盲(color blindness)又分为两类:局部色盲和全色盲。 ? 自学:色觉理论和热点讨论内容 6、听觉感受性有何表现? (一)对声音频率的感受性 ? 音高主要由声音频率而定。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最低不能小于 16 赫兹,最高不超过 20 000 赫兹。这个 范围,各人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疾病会改变这个范围。年龄也会改变音高听觉。随着年龄的增加,对 声音频率的感受性逐渐降低。 (二)对声音强度的感受性 ? 音响主要由声音强度决定。对声音强度的绝对感受性,下阈为 0 分贝,上阈约 130 分贝。 ? 对声音强度的差别阈限,受声音强度和频率两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强度的差别阈限的大小随强度 而降低。声音频率对强度辨别的影响较复杂。声音频率约 2 500~3 000 赫兹时,韦伯分数最小;随着声 音频率升高或降低,韦伯分数都变大。 7、听觉系统是如何对声音频率进行编码的?8、听觉理论 (一)地点说 ? 地点说(place theory)的基本假设是基底膜由不同地点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 达到脑便产生不同的音高感觉。 – 共鸣说 – 行波说 (二)频率说 ? 频率说由拉瑟福德(W.Rutherford)在 1886 年提出的。他认为声音的频率是由听神经中神经元发放的速 率来编码的。 9、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那些感觉?它们各有何特点? ? 一、味觉和嗅觉:?二、皮肤感觉:?三、动觉和平衡觉:?四、内脏感觉: 第七章 知觉一名词解释:知觉、不可能图形、可逆图形、模糊图形、知觉恒常性、知觉重组、知觉空间、双眼视差、时间 知觉、知觉到的现在、tau 效应、kappa 效应、运动知觉、似动知觉、φ 现象、自主运动、诱导运动、运动后效、 错觉。 1、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广义的知觉指理解环境中 客体和事件的总体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 平常我们对熟悉对象的知觉假设检验过程都是压缩的,是一种无意识推论的过程。只是在知觉困难时假设 检验过程才显现出来,才被我们觉察到 2、 不可能图形 3、 可逆图形 (reversible figure) 是指图形和背景的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也可称两可图或双关图 (bistable figure ) 4、 模糊图形 知觉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 是维持恒定。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 5、 知觉重组 6、 知觉空间:我们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以及对位置、方位、距离等各构成空间关系要素的觉 察即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等。空间知觉 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视觉和听觉。 7、 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 65 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 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儿差别。观察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差异就是双眼视差。 8、 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实际上是对事件和运动的知觉(Hanke,2000) 9、知觉到的现在(perceived present)时间知觉是对时间的“直接”反映,依赖于同质刺激的自发组织,即在大 约几秒钟的限度内,把一些相继事件知觉为相对来说是同时的。这些事件排列有序并被知觉为一个单元,如一 个***号码、一个节律结构、一个曲调的主旋律、一个简单的句子等(Fraisse,1963) 。知觉到的现在可以持续 3~5 秒(Fraisse,1981) 10、tau 效应——时间对空间的影响在被试的前臂安排了三个等距离的受刺激点,组成一个触觉的等边三角形。 当刺激 A 点和 B 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刺激 A 点和 C 点的时间间隔时,被试觉得 AB 的距离似乎要大于 AC 的 距离,即时距越长,知觉到的距离也越长。tau 效应在视觉领域也得到了证明(Bill & Teft,1969) 11、kappa 效应——空间对时间的影响在科恩等(Cohen,Hansel & Sylvester,1953)的实验中,将三个灯泡排 成一行,开 A 灯和 B 灯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开 B 灯和 C 灯之间的时间间隔。但由于 A 灯与 B 灯的距离大于 B 灯与 C 灯,被试觉得开 A 灯和 B 灯之间的时间间隔要长些,表现出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kappa 效应只在特定的时间间隔条件下才会发生,在刺激难以区分时更容易发生(Jones & Huang,1982)。 12、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是对客体或客体的部分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变化速度的知觉。 13、似动知觉(apparent motion perception)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 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作。 14、φ 现象: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魏特默(Wertheimer,1912)的实验中,不同位置的 A、B 两条线段相 继呈现,当时间间隔过短(低于 0.03 秒) ,看到的是 A、B 两线同时出现;而时间间隔过长(长于 1 秒) ,看到 的是 A、B 两线先后出现;如果间隔时间适当(0.06 秒) ,便会看到 A 向 B 的运动。像这种物体本身并未移动 而只是刺激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距条件下连续交替呈现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称为 Φ 现象(phi phenomenon) ,也称动景运动(stroboscope motion) 。 15、自主运动: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亮点(如烟灰缸里一支点燃的香烟,或一只不透光的盒子里放一个灯 泡,在盒子壁上戳一个小孔) ,注视一段时间后,光点会古怪地动起来。此即自主运动。 (解释 1 自主运动是由 于人的眼睛总是不随意地运动着,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这些眼动信息的输入使人觉得亮点在运动。 解释 2 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随即消失 ) 16、诱导运动(induced motion) :由于周围其他物体运动,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的一种错觉叫做诱 导运动。如“彩云追月” 17、运动后效: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朝相反方向的运动后效。如瀑布效应 18、错觉(illusion)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正常现象。波根多夫错觉策尔纳错觉弗雷泽错觉黑林错觉冯特错觉菲克错觉 错觉产生的原因缪勒—莱依尔错觉艾宾浩斯错觉。错觉现象通常反映了知觉系统对于标准知觉环境的某种特殊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经过长期的进化被根植于我们的大脑。让 我们正确地感知周围世界的知觉机制同时就是导致知觉解释发生错误,产生错觉的机制。19、真动知觉(real movement perception)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发生的位移及移动速度的知觉。 二、简答及论述 1、为什么说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答: 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 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1)知觉是个体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外部世界的大量刺激冲击我们的 感官,我们倾向于有选择的输入信息,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印象。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的头脑总是不断地对感觉信息加以组织。例如,一个复杂的听觉刺激序列,被我们知觉为言语,或流 水声,或汽车声,即组织成有意义的声音。对于其他感觉信息,我们也是将其组织成有意义的事物。这种组织 功能主要依靠于我们的过去经验。 (2)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在知觉一个客体时,我们总是根据自 己的经验把它们归为某一类,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通常采取假设检验的 方式,即从提出假设到检验假设的过程。不过,平常我们对熟悉对象的知觉假设检验过程都是压缩的,是一种 无意识推论的过程。只是在知觉困难是假设检验过程才显示出来,才被我们察觉到。 2、概述知觉的信息加工原理。 (一)自下而上的加工 ? 自下而上的加工 (bottom-up processing) 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data-driven processing) (Lindsay & Norman, 1977) ,是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便形成了知觉。 ? 持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 感受器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就是我们知觉所需要的一切, 无须复杂的思维推 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参与, 我们就直接知觉到了周围环境。 而这种直接知觉环境的能力是由人的生物性 决定的。 ? 第一种假说称为模板论,认为人们在头脑中储存有无数的模板集,这些模板非常详细,从而使我们有可 能辨认出各种客体。 也就是说, 把观察到的客体模式与头脑中的模板集进行比较并选出与之匹配的最佳 模板,我们就识别了该客体。这个假设显然是很不经济的。 ? 第二种假说称为原型论,认为原型不同于模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特定样式,而是一类事物最典型(最 常见)的例证。知觉的识别过程不是与模板精确、等同的匹配,而是与原型相一致。 ? 第三种假说称为特征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就是把事物的特征与记忆中所储存的特征相匹配,而 不是把整个事物与模板或原型相匹配。 ? 如成分再认理论(recognition by components theory)提出所谓几何子(geons)的概念,即所有物体都可 以***为诸如砖块体、圆柱体、楔形体、锥体等少量具有某种结构的几何子或部件。通过对少数的几何 子的识别,就能够快速精确地再认出物体的一般分类而不必去识别局部细节(Biederman,1987) 。 (二)自上而下的加工 ?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也称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 ,指知觉者 的习得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也称为建构知 觉(constructive perception)理论。 ? 在知觉中快速形成并测试关于知觉对象的各种假设,这些我们都以所感觉到的(感觉数据) 、所知道的 (记忆中储存的知识)以及所能推断的(利用高级认知加工)为根据。但这种假设或推论往往是无意 识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可以很好地解释图中所示的情境效应(context effects) 。 ? 知觉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觉的印象并不总是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身,而往往带有主观性。 3、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试举例说明 知觉具有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对象性 我们知觉到的是一个对应着某种形状、质地、大小和位置的完整而具体的图形,是那些个别属性的统一体。知 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对象性或选择性。 产生统一体的知觉,首先是要把知觉图形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只有当刺激物之间有某种差别时,刺激物中的一 部分区域被组织成对应着某种对象或其部分的形状, 即被知觉为图形 (figure) 而其他区域便成为背景 , (ground) , 这是产生知觉的必要条件。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区分出边界。 ? 空虚视野(ganzfeld)实验(Metzger,1935,见 Ash,1995)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 个有组织的整体。甚至当某些部分被遮盖或抹去时,我们也能够将零散的部分组织成完整的对象。知觉的这种 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过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 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 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 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 1. 大小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 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 知觉物体的距离 为我们提供它的大小线索;反过来,知道了它的大小,也为我们提供距离线索。 大小和距离在知觉上的这种相互关系发生误用就可能会产生错觉。 2. 形状恒常性。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 3. 明度恒常性, 或称亮度恒常性, 指尽管照明的亮度改变, 但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 白纸能够反射落在它上面的 90%的光线,而黑纸只能反射 10%。在太阳光下,黑纸反射光线是屋内白纸的 100 倍,但看上去黑纸仍然是黑的(McBurney & Collings,1984) 。 4. 颜色恒常性。尽管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我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当光线发生变化时,水果 盘里的一个红苹果仍被知觉为原来的红色, 因为大脑计算的任何物体的光线都是相对于周围物体而得到的。 4、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1)邻近原则(law of proximity) 。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同样的六个 ●排成不同的空间模式,●● ●● ●●更倾向于被组织为三组,而●●● ●●●倾向于被知觉为两组 (2)相似性原则(law of similarity) 。在大小、形状、颜色或形式上相似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同色的或同样形状的区域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在这些不同属性中,颜色的作用又更加重要 (3)连续性原则(law of continuity) 。知觉的另一个原则是简单和连续性。我们一般会把中的图形看成是一个 圆圈和一个矩形重叠在一起,而不是看成更复杂的两个图形的拼接。知觉倾向于将刺激组织成我们最熟悉的某 种模式。 (4)闭合原则(law of closure) 。乍一看上去,我们会将左边的图形看成是一组圆圈,尽管每个圆圈上都有缺 口。这是因为知觉有将缺口加以“弥补”而成为一个连续的完整形状的倾向。 (5)好图形原则(law of good form) 。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图形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图中,黑色 区域更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其对称性相比白色区域更好。 (6)同域原则(law of common region) 。根据同域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同一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视为一个 整体,这是心理学家新近提出的一种知觉组织原则(Palmer,1992) 。 5、双眼视差在空间知觉中起什么作用? 答: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 65 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儿 差别。观察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差异就是双眼视差。双眼视差在空间知觉中起着至关重要而又不为人所 察觉的作用,由双眼视差来判断深度的过程即立体视觉。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借助计算机制图或特制的实体 镜观察三维实体图。 6、双耳线索在空间知觉中起什么作用? ? (1)双耳间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binaural) 。从一侧来的声音,两耳感受声音刺激有时间上的差异 (即一只耳朵早于另一只耳朵) 。这种时间差是声源方向定位的主要线索,声源被定位于先接受到刺激 的耳朵的一侧。人体头部近似球形,两耳间的距离约为 15~18 厘米,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差的最大值约为 0.5 毫秒。 ? (2)双耳间强度差(intensity difference of binaural) 。声音的强度随传播远近而改变,即愈远愈弱。与 声源同侧的耳朵获得的声音较强,对侧耳朵由于声波受头颅阻挡得到的声音较弱。这样,声源就被定位 于较强的一侧。 ? (3)位相差。低频声音因波长较长,头颅的阻挡作用较小,两耳听到的强度差也较小。这时,判定方 位主要靠两耳感受声音的位相差, 即同一频率声波的波形的不同部位作用于两耳, 因而内耳鼓膜所受声 波的压力也就有了差别。虽然这种差别很小,但它是低频声源定位的主要线索。 7、如何看待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不同?8、对象与背景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物体运动的那些信息? 答:知觉对象和背景的相互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物体运动变化的许多信息: (1)出现位移时,往往倾向于把知觉对象看作运动的,而背景则被当作固定的; (2)一个小物体在大背景中运动,比起大物体在小背景中运动看起来要慢得多; (3) 一个物体通过一个不变的背景时看起来显得慢, 而通过一个多样化的背景时由于提供了较多的参考点看起 来就显得快; (4)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同时发生位移,较小的物体易被看作是运动的; (5)明暗不同的物体,发生位移时,较暗的物体易被看作在运动 (6)被注视的物体易被看成是运动的,不被注视的、模糊不清的部分易被当作固定的背景。 9、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既相同又相异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存在的区别 : –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 – 感觉是最简单的认知活动,知觉则是高于感觉的认知活动。 – 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10、视崖实验 ?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 1.2 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 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 。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 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 0.3 米宽的中间板。使用这种装置对婴儿施测的过程十分简单。 ?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 36 名年龄在 6-10 个月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 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 ? 结果,9 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当另外 27 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时,所有的孩子都爬下 中央板并穿过玻璃。然而当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只有 3 名婴儿极为犹豫地爬过视崖的边缘。当 母亲从视崖的深渊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他们远离母亲爬向浅的一侧;或因不能够到 母亲那儿而大哭起来。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这一点几乎是毫疑问的。 ? 这些研究结果能证明人类知觉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吗? ? 因为这项研究中所有婴儿至少已经有了 6 个月的生活经历, 在这段时间内, 他们可能通过深度和错误而 学会了知觉深度。然而 6 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试验。 ? 后来 Campos 等人把年龄在 2-5 个月之间的婴儿放在视崖深侧的玻璃上,这时所有的婴儿都表现出心率 变慢。这种心率变率是感兴趣的信号,而不是恐惧的信号,恐惧应伴随心率加快。这表明这些婴儿还没 有习得对落差的害怕。 ? Sorce 等人把 1 岁的婴儿放在视崖上,落差不深也不浅,大约 76 厘米。当儿童爬向视崖时,他会停下 来向下看。在另一边,母亲在那里等待。有时母亲根据指令在脸上做出害怕的表情,有时则看起来兴高 采烈。当婴儿看到母亲害怕的表情时,他们会拒绝再向前爬。而当看到母亲高兴的表情时,大部分婴儿 会再次检查悬崖并爬过去。当落差被变得很浅时,婴儿不再观察母亲的表情而径直向前爬。婴儿这种通 过非语言交流以改变行为的方式叫做“社会参照” 11、知觉的种类 ?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 – 视知觉 – 听知觉 – 嗅知觉 – 味知觉 (二)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 ?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三维空间特性的反映,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 ?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 、顺序性(先后)和周期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反映。第八章意识与注意一、名词解释:意识、觉知、焦点意识、边缘意识、下意识、非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白日梦、幻想、意识 流、注意、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内源性注意、外源 性注意、过滤器模型、资源限制模型、双加工调节模型、生物钟、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失眠、梦、 催眠、催眠感受性、幻觉 1、意识(consciousness)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 系的觉知状态。 2、觉知 3、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个人处于焦点意识水平时,需要投入较 多的心理资源。 4、边缘意识(marginal conscious)当你集中注意看书中的一个短语时,他周围的词语或图表示不清楚的,出 于你的边缘意识水平上。边缘意识也属于下意识。 5、下意识(subconscious)不在焦点意识中的物体或事件仍会对我们产生某些影响。这些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 被登记和评估的(Kihlstrom,1987) 。这些未被注意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 6、非意识(nonconscious)例如,我们身体内部有一些生理变化,如脑电活动、心跳、内分泌和肝功能等,是 受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生理活动。虽然我们可能会觉知到这些活动的效应,但这些活动本身我们是不会觉知 道的。 7、前意识(preconscious)我们头脑中许多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 对这些记忆和思维的意识被称为前意识。 8、潜意识(unconscious)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 致使个人不自觉知的意识。它们会以间接或伪装的方式(如通过梦、非理性行为、怪癖、口误等)影响着我们。 9、白日梦(daydream)是潜意识状态之一,它不同于睡眠,而是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卷入的幻想 活动。 10、幻想(fantasy)传统上,习惯将白日梦等同于幻想,并认为幻想是逃避现实的幼稚行为。 11、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的变化的,从 来不会静止不动。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的概念来表示意识的这一特性。 12、注意(attention)是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 对象的选择和集中。注意总是指向于当前正在编码的信息。 13、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指个体在同一时刻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14、集中性注意(concentrated attention)是指我们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警觉(vigilance)是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个体对某种或某些试图检测到的特定刺激保持注意。警觉是个 体被动地等待特定刺激的出现。 搜索(search)是主动、 积极地寻找目标。个体从许多不确定事物中寻找出特定的刺激就需要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地集中注意。 15、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16、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 ,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 意。 (无意注意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既来自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等特点,同 时也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绪等内部状态。 ) 17、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 ,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 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且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因此,有意注意必须付出意志 努力。{有意注意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中言语(外部言语和内部 言语)调控起着重要作用。}18、有意后注意(post voluntary attention)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9、内源性注意(endogenous attention)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知觉者控制的注意,也称为目标指向控制注意。 20、外源性注意(exogenous attention)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发生的、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称为刺 激驱动注意。 21、过滤器模型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最先提出。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加工受 通道容量的限制。来自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大量的,这些感觉信息将通过大量的平行的感觉通道进行加工。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之前22、资源限制模型最初由卡尼曼提出。 ?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刺激较复杂,需要的资源就多。如果同时呈现几种复杂的刺激,资源可能会很 快耗尽。如果给资源已耗尽的人再呈现另外的刺激,这些新异刺激将不被加工。 ? 强调人对注意的控制。 ? 人是根据什么原则在何时来控制注意的呢?该模型的缺点是不能作出预测。 23、双加工调节模型奈塞尔(Neisser,1976)提出。 ? 该模型认为: (1)前注意的自动加工快速、平行发生,这种加工能觉察非注意信息的物理特征,但不能 辨认出意义或相互关系; (2)注意的控制加工较晚发生,按顺序进行,耗费时间和注意资源,能辨认出 特性之间的关系,把片段综合为某个客体的心理表征。 24、生物钟 25、快速眼动睡眠 26、非快速眼动睡眠 27、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28、梦(dream)是睡眠中的一种奇异现象,其主要特点是无意性、被动性及梦境的离奇与怪诞。 29、催眠(hypnosis)是一种让人备感神秘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是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 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一般来说,催眠是通过催眠师的诱导形成的。催眠 是一个系统的程序,用来引导出增强的易受暗示性状态。 30、催眠感受性(hypnotic susceptibility)是指个体接受暗示的难易程度。 31、幻觉 二、简答及论述 1、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 (一)主观性 ? 自己的意识世界&他人的意识经验 ? 信息的选择 (二)统一性 ? 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为一个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三)流动性 ? 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四)意识的能动性 ? (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 平衡; ? (2)意识把我们的过去(记忆)与我们的现在(感知)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 是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 (3)我们依据觉知到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起来,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 以达到未来的预期目标。 2、怎样理解意识水平与意识状态? 答: (一)意识并非只有一种水平,我们对信息的加工可以在不同的觉知水平上进行。1)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个人处于焦点意识水平时,需要投入较多的心理资源。2)下 意识(subconscious)不在焦点意识中的物体或事件仍会对我们产生某些影响。这些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被登记 和评估的 (Kihlstrom, 1987) 这些未被注意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 3)前意识 。 (preconscious) 我们头脑中许多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对这些记忆和思维的意识被 称为前意识。4)潜意识(unconscious)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 制与压抑,致使个人不自觉知的意识。它们会以间接或伪装的方式(如通过梦、非理性行为、怪癖、口误等) 影响着我们。5)非意识。例如,我们身体内部有一些生理变化,如脑电活动、心跳、内分泌和肝功能等,是受 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生理活动。虽然我们可能会觉知到这些活动的效应,但这些活动本身我们是不会觉知道 的。 (二)意识状态。我们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觉醒的意识状态(states of consciousness) 。这是一种清楚的、 有组织的、正常的觉醒意识状态。 每个人都经历过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模式向一种变更了的意识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的转变。 3、试分析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也是密切联系的。 (1)概念: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 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注意,是一种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它刺 激的心理倾向。概念是不同的,注意是以清晰鲜明的形式让数个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刺激依次通达我们的意识。 注意控制着信息通达到意识的数量。 (2)从对意识与注意的研究设计上来看,心理学家所探讨的主要因变量是不同的。对注意的研究有两种研究取 向:集中注意和分配注意。而在意识经验的研究中,主要的因变量是被试经验的口头报告,涉及内容十分广泛。 4、睡眠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 阶段 2 开始正式睡眠, 属于浅睡阶段。 此时脑 波渐呈不规律进行,频率与振幅忽大忽小。 ? 阶段 3 和阶段 4 是沉睡阶段, 被试不易被叫醒。 ? 这四个阶段的睡眠共要经过约 60~90 分钟, 而 且均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现象, 故统称为非快 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简称 non-REMs) 。 ? 在阶段 5,脑波迅速改变,出现与清醒状态时 的脑波相似的高频率、 低波幅脑波, 但其中会 有特点鲜明的锯齿状波。 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 的动作,并很容易惊醒,似乎又进入阶段 1 的睡眠, 但实际是进入了一个被称为快速眼动 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 REMs) 的睡眠阶段。 此时除了脑波的改变之外, 被试 的眼球会呈现快速跳动现象。 5、试述失眠种类与应对失眠的策略。 答:一、失眠种类: (1)情景性失眠(situational insomnia):由于外在生活情景改变(如亲友病故、失学、重 大考试、失业、破产、失恋、离婚等)而造成的暂时适应困难引起的暂时性的失眠,一般在情景中的危机 消除或逐渐适应之后,就会自行恢复正常睡眠。 (2)失律性失眠(arrhythmic insomnia):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如飞行时差,有时白天 上班有时夜间上班。 (3)假性失眠(benign insomnia):个体虽抱怨自己深受失眠之苦,而事实上并没有缺乏睡眠,可称为良性 失眠。即这种失眠不是真实的,只是自己在心理上有失眠感而已。 (4)药物性失眠:借助安眠药物帮助睡眠,因其化学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只算是抑制性的或麻醉 性的睡眠,不能获得真正良好品质的睡眠。日久造成药物成瘾,导致恶性循环,失眠困扰益发严重。 二、应对策略: ? 安排好你的休息时间表,每天按时睡眠,一天中不要打盹。 ? 睡前要充分放松,阅读一些轻松愉快的书籍。 ? 睡前洗个热水澡或做做***。 ? 每天规律性的运动,但不要在夜晚进行。 ? 不要抽烟,下午以后不要喝咖啡或茶,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 ? 偶尔失眠。不要担心。 6、如何认识催眠现象? 答:目前,有关催眠是不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仍存在争议。而在应用方面,催眠已广泛应用于 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领域。其中,催眠在心理治疗上可用于治疗酗酒、梦游、自杀倾向、 过量饮食等。但除非病人有很强烈的动机,催眠一般不会立即获得明显效果。如果能将催眠与其他治疗方 法结合起来,则效果会更好。 7、阐述精神药物的种类及其一般效应。 影响意识改变的药物一般可分为四类:镇静剂(如,酒精 ) 、兴奋剂(如,咖啡因、尼古丁 、可卡 因)、麻醉剂(如,***和***) 、***(如,大麻、摇头丸) 。 特点注意的控制加工前注意的自动加工注意资源的投入 有意努力程度 觉知水平投入较多注意资源 需要有意努力不消耗注意资源 几乎不需要有意努力觉知水平高,需要完全的觉知 意识水平低,通常不被觉知加工速度与自动加工相比相对费时相对较快第九章学习一、名词解释:学习、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 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强化、习得、消退、自动恢复、泛化、分化、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操作条件作用、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正惩罚、负惩罚、潜伏学习、观察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学习迁 移 1、学习: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通过活动或练习而引起的较为持久的行为变化的过程。②狭义的学 习:指人类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2、联结学习理论(theory of associative)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有机体在一定条 件下所形成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过程,也称为联想学习理论。 3、认知学习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learning) :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工 及信念等。该理论认为,即便是刺激与刺激的联结、反应与结果之间联结会产生学习,但这种学习也含有 心理成分。 4、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 使动物在条件刺激下产生与无条件刺激的相似反应。 5、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于 1903 年提出的。他在消化功能研究 方面获得了 1904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刺激-刺激(S-S)的学习。 6、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指引起恒定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不需学习的反射的刺激。 7、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是一种无条件发射行为,是非习得的反应。 8、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9、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10、强化(reinforcement)是指在经典条件作用中,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或者指与条 件刺激同时呈现、交替呈现或比条件刺激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 11、习得(acquistion)是指条件反应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实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12、消退(extinction)是指条件作用习得之后,由于条件刺激的多次呈现而没有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刺 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逐渐削弱, 从而使个体对条件刺激反应的强度和频率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过程。 13、自动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条件作用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一联结已经消失,如果再过一段时间, 条件作用还会自动恢复。但这种自动恢复并不是完全的,即不可能达到原先条件作用的强度。而且,自动 恢复的条件作用,只要再有几次不伴随无条件刺激,就会迅速消退。 14、泛化(generalization) :在条件作用习得之初,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 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 15、分化(discrimination) :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产生食物分泌条件作用,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 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16、第一信号系统(first signal system):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如声音、光等。以第一 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17、第二信号系统(second signal system):以语言和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为第二 信号系统。这是人类特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18、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 种需要,以后在相同的情境中其反应概率就会提高的现象。 是学习有机体自身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19、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正强化物的出现对有机体的反应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正强化 20、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负强化物的消失对有机体的反应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负强化。 21、惩罚(punishment)的目的与强化相反,是为了减弱或消除有机体的某种行为。 22、正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 :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出现时给予行为者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称为正惩罚 23、负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是指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发生时,取消本来应给予的愉快刺激,如取 消本来答应给孩子的玩具。 24、潜伏学习(latent learning)在老鼠走迷宫的实验中实验组的白鼠在无食物奖励的情况下每天仍然在进 行学习,它们在走迷津的过程中熟悉了可通过迷津的路径,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迷津的“认知地图”,形成 了对路径的认知性期待,只不过在无奖励的情况下,这种学习效果没有表现出来。这种学习故称之为潜伏 学习。 25、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个体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获得信息的方式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观察他 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的学习过程 26、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 ,是指学习者系统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其指向 目标实现的学习。 27、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学习迁移广泛存在 于知识、技能的各种学习活动中。 二、简答及论述 1、如何看待学习及其研究取向? 答:学习的两种研究取向: (一)学习是怎样产生的 ? 行为论—— 学习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或反应与结果联结的形成,因而也称为联结学习理论 (theory of associative leaning) 。 ? S—S 联结学习使人类能够预测环境 ? R—O 联结学习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改变行为以适应环境 ? 认知学习论(theory of cognitive learning)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 工及信念等 。 (二)学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当代的行为论和认知论都赞同学习者之间及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学习,但是,对学习者重要还是环 境重要这个问题,这两种理论有着不同的主张。 2、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一)强化 (二)习得与消退 (三)泛化与分化 (四)次级条件作用。如果一种条件作用已经巩固,再用另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这个条件刺激相结合,还 可以形成次级条件作用(second-order conditioning) 。 (五)第一与第二信号系统 3、举例说明经典条件作用的运用。 (一)情绪学习 ? 华生用经典条件作用来消除一个 3 岁幼儿对兔子的条件性恐惧。这个孩子非常害怕兔子,华生用所 谓的逆条件作用(counterconditioning)加以消退。该程序是把兔子(条件刺激)与牛奶点心、饼干 相结合, 点心产生了不同于恐惧条件反应的喜悦感。 起初, 研究者把兔子放在远离这个孩子的地方, 这时他的恐惧水平较低, 然后在几天的时间里渐渐地把兔子移近他。 最后这个孩子学会了喜欢兔子, 甚至把兔子放在自己的腿上,可以一只手吃东西,另一只手和它玩。这种程序的变式后来称为系统 脱敏法。 (二)药物成瘾研究 (三)经典条件作用与免疫功能 4、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一)结果的作用 ? (1)正强化和负强化 ? (2)一级强化和次级强化 ? 一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是指直接满足有机体基本需要的刺激物(如食物、水、安全、温暖 和性等) 。由于一级强化物的出现而对反应所起的强化作用称为一级强化(primary reinforcement)。 ? 次级强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r)是指经学习而间接使有机体满足的刺激物(如奖品、金钱等) 。 由于次级强化物的出现而对反应所起的强化作用称为次级强化(secondary reinforcement)。 (二)强化程式(schedule of reinforcement)是指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实验时强化物出现的方式。 ? (1)立即强化与延迟强化。立即强化是指有机体表现出正确反应后立即提供强化物,而延迟强化 是指在有机体表现出正确反应后过一段时间才提供强化物。实验结果表明,立即强化效果优于延迟 强化(Kulik & Kulik,1988) 。 ? (2)连续强化与部分强化。最简单的、最有规律的强化是连续强化,即每一次特定的正确反应出 现后都给予强化。在斯金纳箱的实验中,老鼠每按动一次杠杆就得到一粒食丸,就是连续强化。 ? 部分强化则并非每一次正确反应出现都给予强化,而是仅仅选择部分正确反应之后提供强化物。实 验表明,部分强化的效果优于连续强化。 (三)惩罚 5、举例说明操作条件作用的运用。 (一)行为塑造 – 对个体趋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给予强化,以引导他们实现最终目标,这种方法称为行为塑造 (shaping of behavior) 。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生物反馈 6、讨论使用和不能使用惩罚的理由。 ? 对于惩罚,有人认为它是消除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有人认为惩罚会有许多副作用。 7、观察学习的意义何在? (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决定了观察者从榜样那里观察什么、吸取什么。观察者的经验和榜样的特征起着 重要的作用。那些成功的、有名气的、有地位的、时尚的榜样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注意。 (2)保持过程。把从榜样那里习得的经验进行组织、复述、编码和转化,以心象或言语符号储存在记忆中。 (3)动作复现过程。把榜样的心象和符号转化为外显的行为。许多简单动作通过观察就可学会,但是复杂 行为光靠观察是不能学会的,还必须通过综合应用模仿、有指导的练习和正确的反馈才能习得(Bandura, 1977) 。 (4)动机过程。动机是观察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观察者之所以模仿榜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 能增加被强化的机会。 8、迁移有哪些种类?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正 迁 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的积 新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积极影 移 极影响。如掌握加、减法的学生容易学好乘法运 响。如掌握乘法运算又有助于更加熟练地掌握减法运 算。 算。 负 迁 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的消 新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消极影 移 极影响。如掌握汉语语法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 响。如学生掌握了英语语法之后,又可能反转来对掌 法初期,总会习惯性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 握汉语语法起干扰作用。 从而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第十章记忆一、名词解释:记忆、表象、识记、保持、回忆、再认、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感 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图像记忆、音响记忆、系列位置曲线、状态依存记忆、记忆网络模型、记 忆术、保持曲线、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舌尖现象。 1、记忆(memory)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 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2、表象 3、识记 4、保持 5、回忆: 就是在被试识记了某种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让其把所识记过的材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再 现出来 6、再认就是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 区分开来。 7、 情景记忆 (episodic memory) 是每个人的“自传性记录”, 存储着个人在特定时空情景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8、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是关于世界的基本事实知识的记忆,如加减乘除、春夏秋冬、单词和语 言等知识的记忆。 9、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意识到的记忆称为外显记忆 10、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无意识的记忆称为内隐记忆,即我们没有意识到但确实存在着的过去经 验或记忆。 11、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保持感觉刺激(光、声、气味和触压等)的瞬时映象,其保持时间很短, 大致不超过 1~2 秒,也称为瞬时记忆(immediate memory) 。 12、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保持的时间约为 20 秒,一般不超过 1 分钟,除非积极加以复述,否 则信息会很快在短时间内遗忘。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是 一个储存人们正在思考的信息的记忆系统。 13、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保持信息的时间极长,从 1 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生 14、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图像记忆的 存在是由斯珀林(Sperling,1960)的首创性实验而被确定的。图像记忆消失得很快 15、音响记忆(echoic memory)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叫音响记忆。Moray et al.,1965 仿照部分 报告法实验程序而确定~ 16、系列位置效应:在回忆材料时,开头、结尾材料记忆好,中间材料记忆较差的现象。 17、状态依存记忆(state-dependent memory) :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记忆。我们在快乐、悲伤、醉酒等情 况下学会的东西,往往也是在同样的状况下更容易回忆起来。这种现象称为状态依存记忆。 18、记忆网络模型(network model)认为头脑中的记忆信息是按网络结构组织起来的。 19、记忆术 20、保持曲线:21、前摄抑制 22、倒摄抑制 23、舌尖现象(tip of the tongue)的情况,指的是明明知道某件事,但一时就是回忆不出来。 二、简答及论述 1、记忆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 控制过程复 述物 理 刺 激忆感 觉 记短 时 记 忆长复述时 记 忆提取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图? ?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保持感觉刺激(光、声、气味和触压等)的瞬时映象,其保持时间很短, 大致不超过 1~2 秒,也称为瞬时记忆(immediate memory) 。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保持的时间约为 20 秒,一般不超过 1 分钟,除非积极加以复述,否 则信息会很快在短时间内遗忘。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保持信息的时间极长,从 1 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生。 2、概述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3、短时记忆有哪些特征? 答: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是一个储存人们正在思考 的信息的记忆系统。 ①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似乎是随记忆材料及主体经验的不同而相应变化的。 ②容量:为 7±2 组块 ③加工:通过复述的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4、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记忆? 最常用来测量记忆的方法有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和重建法。 回忆法,就是在被试识记了某种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让其把所识记过的材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 式再现出来;然后把回忆结果与原材料加以比较,就可推测出保持量。 再认法,就是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 的材料区分开来。 节省法也叫再学法,就是要求被试在学习了一种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 一材料,以达到原先学习的程度为准。 重建法就是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该方法除适用于记忆文字材料外,还适用于记忆形状、 颜色或其他非文字材料。 5、长时记忆是怎样构建的? ? 记忆的构建不是对个人所经历的事情一成不变的复制,而是会受到个人的理解、知识背景、情绪和 个性特点等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它是一个主动的、具有高度个性化的加工过程。 ? 卡迈克尔等(Carmichael,Hogan & Walter,1932)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画出的回忆图形更 接近于命名所代表的图形,而不是原刺激图形。 洛夫特斯和帕尔默(Loftus & Palmer,1974)的实 验和巴特利特(Bartlett,1932)的研究 :幽灵之战。 ? 这表明我们设法使自己的记忆与个人的已有图式相一致,从而使记忆变得很有个性特点。由于那些 不符合被试特有图式的细节往往会被忽略,从而使故事逐渐变得更短,“更有意义”。第十一章思维一、名词解释:思维、分析、综合、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表象、想象、原型、推理、提前 气氛效应、赌徒谬误、算法式、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顺向工作、逆向工作,假设检验,问题表征、思 维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直觉、灵感 1、思维(thinking)是指在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 运用观念、 表象、符号、语词、命题、记忆、概念、信念的内隐的认知操作或心智操作。 2、分析 3、综合 4、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一个最 好的解决方案) 。 5、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 思维。 6、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是产生新的并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7、表象(image)是指当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 8、想象(imagination)是指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9、原型(prototype)是指最能说明概念的典型实例。 10、推理(reasoning)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11、提前气氛效应(premise-atmosphere effect) :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 结论。这种现象称为前提气氛效应。 12、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 :“赢多了就要输,输多了就要赢”。这种赌徒谬误是人们在作概率推断时 的一种常见现象。 13、算法式(algorithm)是一种按照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测量。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特定程序。 14、启发式(heuristic method)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 一种方法。并不能保证得到***,但容易而快速。 15、手段-目的分析(mean-ends analysis)是指问题解决这不断地将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进行比较,然后采 取措施尽可能地缩小这两个状态之间的差异。 16、顺向工作也叫顺向推理(working forward) ,是指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逐步扩展已有的信息 直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17、逆向工作逆推法是从目标出发,反方向推导。适合问题:从初始状态出发有多种可能;但对目标而言, 只有一种可能方法的问题。 18、假设检验(generate and test)一般分为两步进行: (1)产生一个“候选”***; (2)检验它是否真是答 案。如果被否定,则另产生一个“候选”***,并再度检验,直到找出真正的***为止。 这种策略的缺点是: (1)没有提供如何尽快选择“候选”***的方法,对***的选择可能较费时; (2)解决 问题的***要求是完整的,否则难以检验,而要完整列出所有“候选”***也较困难。 19、问题表征(Problem representation)是在头脑中对问题信息进行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20、思维定势(set of thinking)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21、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指仅仅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 22、酝酿效应(incubation effect)当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把它搁置一边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 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很快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23、直觉(intuition)是一种不依赖清晰推理的、快速的、冲动性的思维方式。 24、灵感(inspiration)具有创造性的新观念。 二、解答及论述 1、哪些因素会影响推理的正确性? (一)推理材料的性质 ? 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对于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难。 ? 沃森和约翰.莱尔德(Wason & Johnson ? Laird,1972)的实验 (二)前提气氛效应 ? 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这种现象称为前提气氛效应。 (三)赌徒谬误 ? “赢多了就要输,输多了就要赢”。这种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是人们在作概率推断时的一种 常见现象。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P400 一 是确定问题 二 是定义问题 三 是形成策略 四 是组织信息 五 是分配资源 六 是监控 七 是评估 3、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1)呈现刺激的模式 ①刺激的呈现模式,是问题呈现的方式,强调问题情境的性质和特征。 ②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接近,就越容易被理解,问题也就越容易被解决。 (2)问题表征的方式:是在头脑中对问题信息进行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特点: (1)一般分为语言表征和表象(视觉)表征。 (2)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两种表征形式各有优劣。 (3)如果说问题呈现的方式强调刺激本身的特征;那么,问题表征就强调你在头脑里面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 的。 (3)思维定势 ?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以前曾以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成功,则以后遇到同类问题,也会 重复同样的方法。 (4)功能固着 ? 功能固着指仅仅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 (5)酝酿效应 ? 当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把它搁置一边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往 往很快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6)动机(7)专家与新手 ? 专家是指具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知识并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人; ? 新手指具有某一领域的必要知识,但未经长期专业训练的人。 4、如何看待直觉?P4105、如何认识创造力?P418 6、概念形成: 一、概念及其结构 ? (一)特征表说 ? 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的。 ? 定义特征才代表一个概念必须具有的那些本质特征。 ? 概念规则是指具体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则,包括肯定、否定、关系、合取、析取等。 ? (二)原型说 ? 概念是由原型和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程度构成的。 ? 原型(prototype)是指最能说明概念的典型实例。 ? 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是指属于同一概念的同类个体可容许的变异性,亦即其他实例偏离 原型的容许距离。如鸵鸟、企鹅与麻雀尽管都属于鸟类,但它们并不能在同等程度上代表 鸟的概念 。 ? 特征表说对于说明科学概念可能是合理的,但原型说对于说明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显然更加合 理。 二、概念形成的过程 ? 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也称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 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概念形成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的 过程,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概念形成是一个对概念样例的记忆过程。 ? 人工概念形成实验 里德(Reed,1972)典型人工概念形成实验 三、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 ?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的概念。 第十二章语言一、名词解释:语言、外部语言、内部语言、单侧化、咿呀学语阶段、单词句阶段、全息阶段、双词句阶 段、电报式言语、关键期、转换生成与法理论、语言产生、深层结构、表层结构、语言理解、语音净化理 论、类别知觉、言语直觉的运动理论、麦格克效应 1 语言(language) 2、外部语言(external language)是指言语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具有外显表现的言语。 3、内部语言(internal language) 4、单侧化 5、咿呀学语阶段 6、单词句阶段 7、全息阶段 8、双词句阶段 9、电报式言语 10、关键期 11、转换生成与法理论 12、语言产生 13、深层结构 14、表层结构 15、语言理解 16、语音净化理论 17、类别知觉 18、言语直觉的运动理论 19、麦格克效应 二、解答及论述 1、举例说明语言的基本属性。2、阐述语言的生理机制。3、儿童语言的发展经历哪些基本阶段? 4、分析语言的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5、分析语言的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第十三章情绪一、名词解释:表情、情绪、情感、感情、情绪体验、基本情绪、情调、心境、激情、应激、情操、道德 感、美感、理智感、面部表情模式、情绪识别 1、表情 2、情绪(emotion)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等复杂 成分。 3、情感(feeling)就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感这个概念通常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 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 4、感情(affection)通常是用来表示情绪、情感这一类心理现象的笼统称谓。它既包含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的低级情绪,也包含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 5、情绪体验(emotional experience)是指情绪发生时的主观感受。情绪发生时并非所有的内部体验都是情 绪,但直接的主观体验是情绪现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每种具体的情绪体验在主观感受上是相对稳 定的。 6、基本情绪 7、情调(feeling tone)是一种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绪状态 8、心境(mood)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9、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10、应激(stress)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11、情操(sentiment)是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如道德、学问、艺术等)所怀有的带有理性的深 沉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12、道德感 13、美感 14、理智感 15、面部表情模式 16、情绪识别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含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而情绪识别的准确度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 二、解答及论述 1、情绪具有哪些功能? 答: (一)适应功能 (三)组织功能 2、概述情绪的生理机制。(二)动机功能 (四)信号功能3、情绪体验有哪些维度 (1)冯特(Wundt,1896)最早提出情绪维度 的观点,认为情绪由: 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 静 紧张————————松 弛 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 的不同位置上。该观点为后来情绪的三维模式奠定 了基础。 (2)普拉切克(Plutchic,1970)提出的情绪三 维模型则主张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 三个维度。(4)罗素(Russell,1980)提出了情绪分类的 环状模式。(3)施洛伯格(Schloberg,1954)通过对面部表情 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情绪的维度有愉快— 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 4、如何对情绪进行分类? ? 克雷奇(Krech,1980)把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看作四种基本情绪。 ? 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多种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 同情等等。 ? 孟昭兰(2005)从婴儿情绪的发生角度,认为人类婴儿有六种基本情绪:快乐、兴趣、厌恶、 恐惧、痛苦(悲伤)和愤怒。 5、情调、心境、激情和应激等情绪状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怎样理解情绪表现的先天遗传性和社会制约性? (一)表情的先天遗传性 有证据表明,有七种表情是世界上各民族的认都能 辨认的: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 伤和轻视。 (二)表情的社会制约性 ? 情绪表现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 情绪的“表露规则” ? 表情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 女性更为情绪化。 ? 女性更容易表达移情。 ? 研究者让男女学生观看关于悲伤(父母将死的孩子) 、快乐(喜剧)或恐怖(一个男人从 高楼上摔下)的电影短片,然后把他们的表现拍成录像,从中观察发现,女生对每一种短 片的反应都更明显(Kring & Gordon,1998) 。 7、评术情绪的几种主要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 ? 心理学上最早对情绪提出系统理论解释者, 当推 19 世纪末美国先驱心理学家詹姆斯。 差不多在同 一时期,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G.Lange)提出了与詹姆斯类似的情绪理论。后来合称为詹姆斯— 兰格情绪理论(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 先逃跑,再害怕: 对情绪状态的感觉出现在生理反应之后,情绪来源于对生理反应的意识,即, “我们感到难过,是因为我们哭泣,气愤因为我们斗争,害怕因为我们颤抖”。 ? 最先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批评的是坎农(Cannon,1927)及其弟子巴德(P.Bard) 。 ? (1)内脏是相对不敏感的***,其反馈很差,仅依靠内部***的反馈我们不可能区分所 体验到的多种情绪; ? (2)在非常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相同的内脏变化; ? (3)人为地引起某种强烈情绪的典型内脏变化,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 ? (4)内脏变化太慢,因此不能成为情绪体验的来源,因为情绪变化毕竟是爆发性的; ? (5)使内脏完全脱离中枢神经系统并不改变情绪行为。 二、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强调大脑皮质解除丘脑抑制的机制,对将情绪的外周性研究推向中枢机制的研究具有积 极意义。后来人们也确实发现下丘脑有所谓“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三、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 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因此,认知解释起两次作 用: ? 第一次是当人知觉到导致内脏反应的情境时 ? 第二次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 ?沙赫特认为,脑可能以几种方式解释同一生理反馈模式,给予不同的标记。生理唤醒本来是一种 未分化的模式,正是认知过程才将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标记过程取决于归因,即对事件原 因的鉴别,这取决于可能得到的有关情境的信息。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1962)给被试注射一种药物,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复合维生素,目的是测定这种 新药对视力的影响。但实际上注射的是肾上腺素和食盐水。注射肾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发抖、脸发 热等情绪生理反应。 被试分为三组: ? ? ? ? ? ? ? 正确告知组,即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会出现心跳加快、手发抖、脸发热等反应; 错误告知组,有意错误地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可能无感觉、会发麻、发痒、头痛等; 无告知组,主试什么也没有告诉他们。注射食盐水的所有被试都列为无告知组 欣快的环境,是由主试的助手(这个助手是受过训练的,他和被试一起,被试以为他也接受同样的注射, 在同样的情况下参加实验)同被试一起唱歌、玩耍和跳舞。 愤怒的环境,是主试的助手当着被试的面对主试要他填写的调查表表示极大的愤怒,不断咒骂、斥责并 把调查表撕得粉碎。 实验后,主试询问被试当时的内心体验。然后,人为地安排了两种实验情境:??所以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是认知因素和生理唤醒状态两者交互作用的产物。四、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 情绪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tion theory of emotion)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 (M.B.Arnold)提出的,后又为拉扎鲁斯(R.S.Lazarus)进一步扩展。 ? 该理论也称认知-评估理论、情绪评估-兴奋学说,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 ? 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我意识到“我很高兴”… ? 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激动时血压升高,紧张时心跳加快… ? 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动:言语表情、体态、身段等 ? 当情绪产生时,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成的情绪体验过程,所以在评定情绪时三者缺一 不可。 ? 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既承认情绪的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价值,也承认情 绪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制约,受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任何事物的 认知评价中。 ? 这种理论把现象学的研究、认知理论和情绪生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考虑,这是较为合理的,有助 于推进情绪及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第十五章智力一、名词解释:智力、能力、知识、技能、心理测量、信度、效度、常模、心理年龄、智商、离差智商、 液态智力、晶态智力、情绪智力、遗传限、超常儿童、智力不足 1、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 能力。 2、能力 3、知识 4、技能 5、心理测量 6、信度(reliability)是指某一测理工具能够得出一致分数的程度。检验方法:重测信度、平行信度、分 半信度 7、效度(validity) :测验能够测得的它所要测定的东西的程度。表面效度、校标效度 8、常模 9、心理年龄 10、智商 11、离差智商 12、液态智力 13、晶态智力 14、情绪智力 15、遗传限 16、超常儿童 17、智力不足 二、解答及论述 1、心理测量应具备哪些必要条件?2、智力测验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3、如何看待智力测验的利弊? 4、智力结构的理论进展怎样?5、评述吉尔福德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6、如何看待超常儿童和智能不足者?第十六章 人格一、名词解释:人格、气质、性格、自我、特质、大五、人格评鉴、自陈量表、MMPI、16PF、投射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评鉴情境中的行为 1、人格 2、气质 3、性格 4、自我 5、特质 6、大五 7、人格评鉴 8、自陈量表 9、MMPI 10、16PF 11、投射测验 12、罗夏墨迹测验 13、主题统觉测验 14、评鉴情境中的行为 二、解答及论述 1、如何理解人格的内涵?2、分析人格的精神分析论之优缺点。3、分析人格的人本论之优缺点。4、分析人格的特质论之优缺点。5、分析人格的学习论之优缺点。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