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拙朴还是照样拙朴,但样子已经变得更加生动和漂亮了。它是一件敞口直领、宽肩鼓腹平底的陶罐,上口直径15厘米,高22厘米,领部有两只耳朵(其中一只残损,不见了),胎质为夹砂红褐陶。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队长蒋乐平说,这只陶罐在上山遗址北区的发现里值得关注,因为这是一件独特的陶器,在其他新石器时期遗址中还从未发现过这样的陶器。与陶罐一起出土的还有陶釜残口和一件喇叭形的不完整的豆把,这件喇叭形豆把乍看具有马家浜文化的特征。但在南区,这一阶段的遗存中多发现柱状鼎足,而北区到现在尚没有发现这类鼎足。从这一现象看,将这件陶罐定在马家浜文化年代证据不足。那么,它会是年代更早的跨湖桥文化阶段的东西吗? 看来,这件陶罐给人的陌生感也可能兼具地域与年代的双重意义。蒋乐平认为,上山遗址的重要价值不只局限在上山文化的确立上,也将为解决跨湖桥文化之谜寻找***。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也是浙江文明的源头。如果找到了这两个文化之间的关系,浙江的文明史可能会重写。 传说中的神秘武器——洛阳铲 出土陶罐的探方仍在继续发掘中,有关陶罐和陶罐所引发的话题也还在考古队里热烈讨论着。马上,又有一个令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的新发现在北区出现了。 在北区的中部,经过探掘,发现了一条长30多米、宽4米的“壕沟”。消息传来,记者赶忙过去探个究竟,但见几溜小麦、油菜和长着杂草的荒地,没见什么“壕沟”啊?一问,原来这只是探铲“侦察”出来的信息。这个由两截木柄和半封闭铁筒子组成的其貌不扬的探铲,就是考古圈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也是圈外人眼中的神秘武器。 考古队的老张和老闫用一把长三米左右的探杆向下一戳,不一会就带上一截土来。空地上便留下一排整整齐齐圆溜溜的小洞和一截截不同颜色的泥土。“壕沟”便从这些探出的泥土中辨识出来了。在老张的指导下,记者也用手里的那把洛阳铲挖下去,带了半截黄土上来。蒋乐平说:“这是生土,表明这个土壤没有人动过。” 看着记者怀疑的样子,蒋乐平解释说,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家伙,它虽然是当年盗墓贼发明的,现在却是考古队员的看家宝贝呢!国宝唐代铁牛,就是靠这个洛阳铲发现的。 万年前的壕沟是做什么的? 昨天发现的“壕沟”基本呈东西走向,东头一直到断崖,西头尾部往南拐弯,拐弯后宽度变窄,深度多在一米左右。从初探结果看,“壕沟”东部比较规整。蒋乐平说,他以前没有发掘过这样规模的沟状遗迹,暂时将它称之为“壕沟”,是因为在其他地方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村落中,确实发现过环壕式的村落防护工程,以对付野兽侵扰或外族的袭击。但这条“壕沟”并非在遗址的边缘,它的延伸情况也尚不明了。或许是一种水利设施,也有可能是一种半地穴的房屋建筑形式。 “壕沟”的出现,给上山遗址的挖掘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同时大大丰富了上山遗址的内涵。蒋乐平说,有这样一个新情况出现,他们肯定要适当调整挖掘规划了,今年要把这个“壕沟”的发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个对考古队员来说也颇感陌生的大“壕沟”,现在还难有定论,只有通过队员们的发掘和专家们的专业知识去接近地下奇迹。同时我们也欢迎那些对考古有兴趣的读者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给考古队员提供民间的智慧。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
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工艺精品赏析
艺术名家专题
艺术博览推荐阅读
关公关公1蝶恋花春满园月季财神赵公明奔马宝马送福报喜图花鸟图秋实扇面画国色天香关公 关公1 蝶恋花 春满园 月季 财神赵公明 奔马 宝马送福 报喜图 花鸟图 秋实 扇面画 国色天香
名家艺术园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考古队挖出一个瓶子,墓里面竟然是个孩子
考古队挖出一个瓶子,墓里面竟然是个孩子
博爱淘农村的小孩
中国古代是个封建等级非常严的国家。就连死后下葬都要突出身前的地位和权贵。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死后更是金银珠宝陪葬。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一个墓很是奇怪,是隋朝的,这个墓是个九岁的孩子,在这个墓里面竟然挖出了一个玻璃瓶,现在国家禁止这个玻璃瓶对外展出,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墓也是偶然性的被挖掘出来,是工人在工地上施工的时候。一个工人突然挖到了一个硬物。之后挖开来一看,竟然是座古墓。很快国家就知道了这件事,紧接着考古队就来了。这座墓保存的非常好,而且从这个墓的规格上来看,这个墓主人应该是个王侯级别,甚至还可能更高。看来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后面考古队接着进行保护性挖掘,挖到一块碑,上面有墓志铭,介绍墓主人的生平。这时候考古队这才知道,原来这座墓是个九岁女孩子的。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做李静训。这个女孩子到底是什么人物。通过墓志铭了解到,这个女孩的身份可不一般。隋炀帝杨广是这个女孩的二舅姥爷。她的姥姥就是著名的杨丽华,也就是隋文帝的女儿。李静训是杨丽华最疼爱的外孙女,可惜的是这个李静训却在九岁的时候离世了。虽然是个小孩的墓,但是这座墓里面的奇珍异宝可是让文物工作者兴奋了一把。各种奇珍异宝。但是这里面有一件东西却非常特殊,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玻璃瓶。很多人可能要说了,玻璃瓶?怎么可能?那个时候怎么可能会有玻璃?其实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玻璃瓶了,比如说之前在河北满城刘胜墓中就出土了一个玻璃耳杯。在李静训墓中出土的这个玻璃瓶保存完好,是国家的至宝,国家都严禁对外展出,不知道是因为这瓶子太过于宝贵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博爱淘农村的小孩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有的人闹着闹着就近了
作者最新文章考古是啥?我用画笔为您“挖”|考古|考古队_凤凰资讯
考古是啥?我用画笔为您“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小学时,我以为考古是古墓寻宝;初中时,我以为考古是大战僵尸;高中时,我以为考古是鉴宝……考古到底是干啥?来自郑州大学2011级的考古系同学李子一走红网络,这个“考古圈里画画的,漫画圈里挖墓的”在微博上连载了漫画世界中的考古学生的各种酸甜苦辣,糗事趣事,用画笔给大家普及了“考古课”,带来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考古世界。
原标题:考古是啥?我用画笔为您“挖”记者白周峰通讯员陈耀光摄影李子一作品节选核心提示|小学时,我以为考古是古墓寻宝;初中时,我以为考古是大战僵尸;高中时,我以为考古是鉴宝……考古到底是干啥?来自郑州大学2011级的考古系同学李子一走红网络,这个“考古圈里画画的,漫画圈里挖墓的”在微博上连载了漫画世界中的考古学生的各种酸甜苦辣,糗事趣事,用画笔给大家普及了“考古课”,带来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考古世界。为何画考古?给考古门外汉们普及常识,顺便吐槽昨天,微博上不少网友都在转发来自“@郑州大学官庄考古队”的一组“萌呆了”的漫画,用轻松幽默、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可爱的画风,讲述让不少人觉得陌生又新奇的考古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获得一致点赞。更有网友评论:“看完长了好多知识,也了解了考古人的生活和理想。希望妹子不要弃博啊,很喜欢你的性格,考古基地真的很艰苦你却这么开朗。”还有读者感慨:“原来考古还真不是挖恐龙啊。”现在问题来了,当幻想中的考古遇到现实,会是什么样呢?昨天下午,大河报记者联系上“考古漫画”的作者、郑州大学考古系2011级的学生李子一。李子一说,自己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但从小喜欢漫画,买日本的漫画书看,看完跟着模仿。去年9月到今年1月,她所在的班级在荥阳官庄遗址进行了田野实习。这段有趣的经历给了这个爱观察的孩子启发,她决定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把考古的点滴趣事记录下来。于是今年3月起,李子一开始在微博上连载自己的漫画版考古日记。这就有了从今年3月开始在微博里隆重推出的“回忆系列”,比如“大半夜的捉老鼠”、“人骨课上玩骨头”,画的都是日常的点滴趣事。不过很快,李子一就发现素材不够了,一位相熟的北大老师提示了她:“来个公共考古系列咋样?”“就是给其他专业的考古门外汉们普及考古常识,顺便吐吐槽。”李子一说,“比如我们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问得最多的不是‘有对象没’,而是‘你给我瞅瞅这个碗是哪个朝代的’、‘你们是不是天天挖墓去啊’,无可奈何。”而最实用无私的当数“田野实习新手指南”,是李子一专门画给还没有实习经验的师弟师妹们的。因何学考古被《
?盗墓笔记》“坑”来的现在,李子一的考古漫画已经引来了圈内外的一致关注,“以前一组漫画点击量也就四五十,现在翻好几倍了。还有社科院的网站也在推送我的漫画。”李子一说,下一步,她不排除把自己的原创作品出版成书。突如其来的“出名”让李子一觉得有点意外。“我今天光接***了,雅思作文还没写完呢。”这个爽朗外向的姑娘是郑州本地人,她笑说自己学考古也是误打误撞。“我数学不好,不想学,报志愿的时候我就想所有跟数学沾边的一律不报,这不就剩考古有点意思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李子一边笑边说,“还是被《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给‘坑’来的。”如何学考古?能挖会分析,能画会拍照,外加能喝酒真的踏进门学了这专业,李子一才发现,考古跟她的想象差别很大,“小学时,我以为考古是古墓寻宝;初中时,我以为考古是大战僵尸;高中时,我以为考古是鉴宝,现在我懂了,考古远没有那么简单,它需要文科理科工科的全面知识。”为此,李子一还专门画了一组以她的学期论文《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为原型的漫画,提醒学弟学妹们学好化学知识对考古有多么重要。此外,学考古的人还得具备多种李子一意料之外的素质,“你得体力好,要能挖,会分析,会画图,懂拍照,这都不算啥,最要紧的,下工地跟农民打交道,你还得能喝酒!”而这一切都没有难倒李子一。这个瘦弱的小女生今年暑假就曾独自一人去喀麦隆做志愿者,花了两个月时间教当地小孩子学中英文。现在她一边忙毕业论文一边准备雅思考试,打算去英国或加拿大读研,继续学习考古,“大家都觉得好像外国没有那么多古迹,其实在技术方面他们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去把有用的知识都搬回来!”相关李子一和她的考古笔记□记者王灿实习生赵艺她笔下的考古世界作为郑州大学考古系学生,李子一笔下的人物是个以自己为蓝本创造的叫阿叁的卡通狐狸形象。漫画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古日记”,“也算是对实习生活的一个纪念”。第二部分是针对普通公众普及考古知识的,“告诉大家考古是个什么样的职业……”第三部分是画给大一大二的考古专业学生看的,用非常有趣的笔法展示了考古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什么样的。考古是不是挖恐龙?是不是挖墓?考古的时候能不能“顺”回来一些东西?这些都是大家经常遇到的疑问。她眼中的考古世界“考古不只是挖墓,挖遗址,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田野调查、室内整理、文物修复等。”李子一说,田野考古很辛苦,在室外一待就是10小时,零下15℃的野外,穿两双袜子、4条裤子还会觉得冷,大家都穿得“土肥圆”。考古,还是个体力活,要挖土,要往外运。“考古实习时,吃住在农家,两个星期才能洗一次澡,铁锨耙子用得比笔熟练,在三四米的深坑之间飞檐走壁,没日没夜赶资料……”在李子一看来,考古很辛苦,不过也带给她很多乐趣----“比如说,通过一块人骨,可以判断出他的性别、年龄、身体状态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74
播放数:439983
播放数:138674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