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没有世界通行有效的统一csgo守护模式 通行证...

作业-《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云南分院
经济管理专业2007级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作业
一、政府在实施宏观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第一,宏观经济管理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支配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是客观经济规律,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客观规律,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第二,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加以保障和规范,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和权限,明确哪些方面应当由政府管理,以及通过何种途径、用何种手段进行管理。
第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政策必须与公众利益相一致并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适应。宏观政策目标与公众利益相一致是宏观管理有效性的根本前提;宏观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则必须考虑社会接受程度。
第四,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真正建立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避免和减少宏观经济管理失效的基本环节。相对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更加要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答:(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主要有四个:
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水平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变动。“合理的区间”,视各国的具体情况和本国人民的随能力而定。
3、充分就业:是指没有自愿失业或只有最少的非自愿失业的就业水平。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因经济往来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货币收支大致相等。
(二)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1、目标之标的统一性:
(1)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经济增长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加;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有效供给增加,既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又有利于增强本国的出口竞争能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物价稳定的结果,是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的稳定,也就是经济增长环境的稳定,而经济的稳定增长,又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物价稳定作为影响外汇供求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会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促进作用。
(3)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意味着一定时期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而有效劳动的大量投入必然引起经济的更快增长;另一方面,充分就业意味着劳动者收入增加,进而引起消费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
(4)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意味着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外汇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外汇市场和汇率稳定,能起到促进物价稳定的作用。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1)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在现代技术进步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扩大就业人数来增加劳动投入,而是靠科技进步,靠经营管理现代化。因此,经济增长本身有很大可能排斥非熟练个人的就业机会。就企业来说,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强化,宁肯用较高的工资雇请有一定技术和经验的熟练工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下降。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减少用工,甚至排挤劳动力的重要因素。
(2)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在某些特定时期会出现矛盾。比如,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而扩张性政策往往造成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需要量,引起物价上涨。而在经济扩张时期,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如果紧缩力度不当,就会影响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主要表现是,经济加速增长,相应地要加大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先进技术进口,在进口增加的同时如果没有出口的扩大,就会出现国际收支失衡。反之,减少或消除国际收支逆差,往往需要压缩国内需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而压缩国内总需求又会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4)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要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相反,压低物价上涨率,必然要缩减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削减政府支出,由此带来的社会总需求的缩减,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三、如何治理经济周期波动?
答:经济周期波动是超越体制、制度和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尽管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完全消除周期波动是不现实的。但是根据周期波动特点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控与治理,疏通经济运行的环节,从而加强对经济周期的预测与预警,尽量地把握周期的转折点,并在周期转折点到来之前,事先采取适当的调探措施,避免周期峰位过高、谷位过低,减缓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的振荡。一般来说,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顺周期”或“逆周期”的治理政策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存在专门周期波动的独立政策体系。只是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采取“顺周期”或“逆周期”的政策措施,以便更好地对经济波动“因势利导”或减缓波动程度。
所谓“顺周期”的政策措施,是在经济周期处于恢复和高涨阶段时,顺应周期波动的变动趋势,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在经济周期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时,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防止经济的过度扩张。
所谓“逆周期”的政策措施,是指在经济处于恢复和高涨时,逆经济周期波动的变动趋势,主动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防止经济过度扩张;或者在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时期,主动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
在运用“顺周期”或“逆周期”政策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准确判断和预测经济周期波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二是正确把握政策措施的方向,是“顺周期”还是“逆周期”;三是充分估计效应和滞后时间,防止由于政策时滞而造成的效应错位;四是合理掌握各种政策措施的调控力度。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在实践中协调运行财政、货币工具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准则:第一,坚持和完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分别使用、分口管理的原则,本着谁支出,谁安排,搞好财政信贷协调;第二,坚持财政收支自求平衡,防止财政赤字向金融债务转嫁。
在具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实施力度的稳定;第二,注意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协调;第三,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第四,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和协调。
(三)周期内常规治理与年度“微调”相结合
一般说来,运用经济政策治理经济周期波动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常规性操作方式,另一种是临时性的操作方式。常规性操作方式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特殊矛盾或突出问题,在经济增长过热、通货膨胀(复苏或高涨阶段)或者经济过冷即将过冷(危机或萧条阶段)的情况时采取的政策措施;临时性操作方式是在经济波动中进行临时性的微调,也就是在波动出现一定程度偏离时,根据经济预警发现的信号,进行轻度适应性的政策调控。
在经济周期波动期间的治理必须处理好常规性治理措施与临时性治理措施的关系。必须做到:第一,区别不同调控客体、划分调控区间,正确运用两种操作方式。第二,临时性“微调”应从当年扩张或收缩幅度的实际出发,不宜采用历年或几年的平均变动幅度作为衡量的尺度。
四、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加强计划管理?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计划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形式。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序的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计划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但不是对计划管理的否定。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我国经济运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否定计划管理方式本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原有的排斥市场、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价值规律作用的单一计划体制的否定,并不是对计划作为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的否定。原有计划体制的基本弊端,是否定了作为商品货币关系本身所内在要求的客观实现形式,即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充分释放出最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大多也都在宏观层面引进了计划管理,尝试了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表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非意味着必然取消计划的管理职能,必然排斥计划管理。
第二,计划是管理的一般职能,因而也必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
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为要取得预想的结果,满足自己的既定需求,必然会进行计划管理。生产范围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使这种计划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经济从宏观经济层面观察,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内在地要求在社会层面进行宏观经济的计划管理。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提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形式所深刻阐述的思想,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第三,实施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市场缺陷要求计划管理。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各种缺陷与不足,就必须由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加强计划管理和计划指导。其次,宏观政策与目标要求相应的实施步骤与措施。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确定相应的与计划目标相一致的计划具体实施步骤和实施措施。再次,计划管理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制定实施步骤和实施措施,完成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政策协调等重大任务,仅凭市场调节显然是不可能的,它必须由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加强计划管理和计划指导才能实现。
五、如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
答: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状况、比例关系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一是包括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状况,表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种类和数量;二是包括国民经济中产业之间的比率,表明不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大小;三是包括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表明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状态与方式。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1、第一产业基础脆弱;2、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内部结构不合理;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是:1、加强第一产业,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2、提高第二产业,重点培育支柱产业,扶植先导产业,提高产业整体素质;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六、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变小。科技进步通常成为排挤劳动力的因素,但科技进步推动新型产业形成和发展,又成为扩张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七、如何有效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就业压力逐步加大。压力加大,既有人口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转变方面的原因,还有就业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应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1.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适当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5.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6.扩大劳务出口;
7.加强劳动力培训;
8.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八、财政管理的目标有哪些?
答:财政管理主要有四个目标:
(一)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同私人个别需要相区别的。它是社会全体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所提出来的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凡属于或可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管理就必须介入。
社会公共需要从理论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需要,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行政管理以及基础教育、卫生保健、基础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这类需要是最典型的公共需要。第二,介于社会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区分并且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满足的一引起需要,如高等教育、社会保障、价格补贴等。第三,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甚至包括基础产业,如邮政、电讯、民航、铁路、电力等。由于投资规模巨大,私人企业无力独立承担,且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许多需要也应由政府来给予满足。
(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与发展。
财政管理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与发展的经济目标,是指通过财政管理活动和财政政策的执行,使国民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子目标:第一,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第二,保持经济比例和结构协调;第三,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财政管理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实现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公平的目标。财政管理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第一,财政管理能够保持国民收入的公平分配。财政管理可以通过分配政策、分配体制的确定,通过税收、投资、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的运用,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在保证效率的同时,避免贫富悬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保持社会公平。第二,财政管理能够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财政管理活动能够介入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较好地消除市场经济下由于竞争机制而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社会成员的安全感,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全社会的稳定。
(四)有效发挥财政管理的监督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市场竞争自发性和排他性,需要财政管理活动有效发挥监督职能,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和环境,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财政管理活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跟踪、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变化,及时反馈信息,发出预警信号,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为经济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二,通过财政管理活动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主要是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财政、税收、会计法规,为市场竞争提供基本的规则,保护企业之间公平、正当的竞争。第三,通过对国有资产和财政活动本身的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财政分配效益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九、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
答:当前收入差距,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应该看到,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的扩大。
其次也应看到,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现实生活中,收入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资源拥有、个人素质、社会贡献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初次分配上的差距。对此,我们应该承认和肯定。因为只有让那些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较多的报酬,才能调动社会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发展。强求一律,搞平均主义,非但不会达到真正的公平,还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万事皆有度。如果任由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下去,一旦其超出合理的限度,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一方面,会阻碍经济持续发展。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国内需求不足。由于高收入者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但无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也会使经济的激励机制失效。收入差距长期不断扩大,会使部分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工作和创造的激情,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稳定与进步。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会使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甚至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包含许多不合理因素,容易造***们价值观的扭曲和人生观的庸俗化,甚至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准下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部分低收入者长期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教育、卫生等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将会越来越差,整个社会就可能陷入“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
看待收入差距问题,实际上涉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问题。公平与效率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离。我们既不能因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也不能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只有经济社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社会整体财富才能持续稳定增加,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平奠定物质基础;但如果忽视社会公平,收入差距超过合理的限度,就会挫伤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反过来影响发展的效率,甚至使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当前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建立健全维护社会公平的体制机制,切实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十、国际收支管理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引起国际资金移动而导致的国际间的资金收支行为。世界各国为改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采取了各种宏观管理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类:
(一)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各国政府为调节国际收支失衡,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的超量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使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不致超过官方储备增减的限度。这一政策实际上是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外汇,调节外汇供求,使国际收支失衡产生的消极影响局限在国际储备,而不至于波及国内经济和金融。但是,因为一国的国际储备毕竟是有限的,通过动用国际储备以实施外汇缓冲政策仅能解决国际收支短期性逆差,不能解决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而无限制的增加国际储备,让资源大量被占用于储备之中,显然也是极不经济的。
(二)财政货币政策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政府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财政开支,或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抑制公共支出和私人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使社会上通货紧缩、物价下降,有利于改善进出口的状况,逐步消灭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扩大总需求,促使物价上涨,鼓励进口,抑制出口,从而消除顺差,平衡国际收支。由于一国贷款规模和货币流通量直接影响其总需求和国际收支,因此通过实施调整再贴现率和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也能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
(三)汇率管理
汇率管理是指一国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通过货币贬值可以改善国际收支出现的逆差;通过货币升值,则会减少顺差。在浮动汇率制下,也可以通过对币值的高估或低估来调节国际收支。
(四)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直接干预,以求得国际收支的平衡。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两种。直接管制在改善国际收支上能迅速见效,能够根据本国不同的需要,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区别对待。但是,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只是将显性的国际收支赤字变成隐性的国际收支赤字,管制一旦取消,赤字仍会出现。另外,实行管制,既为国际经济组织所反对,又会引起相关国家的反抗和报复。
(五)国际金融合作
一是通过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以消除国家间的贸易障碍,提供国际贷款,加快债权债务的清偿,使双边、多边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能够得到较快的解决。二是通过区域性或特定范围经济金融机构的建立,促进该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或经济一体化,推动国际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改善和调节国际收支。三是协调经济政策,西方国家的“七国财长会议”就是协调经济政策的途径之一。
十一、从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比较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宏观经济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尽管三国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由于各国种种条件的不同,它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基于对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后而作出的选择,其结果就是适应本国情况,对某一国效益较好的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应于另一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在很多方面很类似,也有共同的经验可以借鉴。
最主要的启示是:
第一,必须注意市场和宏观经济管理的辩证关系,把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否认宏观经济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必要性,在实践中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同时要正确办公室政府的职能并对政府行为加以规范。
第二,要实事求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在借鉴别国经验和系统研究我国国情、特殊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针对改革现实问题,建立适应我国实际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第三,一国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都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过程,因此,各国都应该结合不断发展的现实,结合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来逐步完善本国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管理模式,而决不能认为可以找到一套亘古不变的制度模式。
基于此,在不断健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规律性,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政府的自身改革,着眼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把宏观经济管理的视点更多地转到战略性问题的解决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宏观经济管理试题及***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宏观经济管理试题及***
宏观经济管理试题及***
宏观经济管理
一、简答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答:1. 维护产权制度;2. 维护市场秩序;3. 保证公共产品供给;4. 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5. 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2、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答:(1)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2)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3)宏观管理目标和政策必须与公众利益相一致并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一致;(4)必须真正建立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 3、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使用这些手段坚持什么原则?答:(1)法律手段;(2)经济手段;(3)行政手段;(4)文化道德约束。应坚持经济手段等间接手段为主。
4、什么是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目标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答:(1)经济增长;(2)物价稳定;(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和矛盾性。
5、试述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答:(1) 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2) 基本目标之间具有统一性: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6、试述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关系?答:(1)在一定情况下,四大目标之间会相互冲突、相互排斥;(2)在宏调实践中,四大目标很难同时达到最佳。
7、什么是经济周期,如何理解绝对周期和增长型周期?答:经济周期是指因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而使社会再生产呈现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绝对周期指经济总量增长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增长周期则指经济总量处于增长过程而增长速率有快有慢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8、什么是产业组织政策?答:产业组织政策指政府制定的有关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
9、试述产业结构政策及其功能? 答:(1)产业结构政策:按照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2)产业结构政策功能:顺应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了。
10、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答:(1)财政预算;(2)税收;(3)公债;(4)财政投资;(5)财政补贴。
11、什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何种状态时使用此政策?
答:扩张性财政政策亦称赤字财政政策,其特点是以扩大有效需求为目的,积极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
12、什么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使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
13、关税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及进口附加税等。
14、影响短期总供求平衡的因素有哪些?答:(1)信贷收支平衡;(2)财政收支平衡;(3)国际收支平衡。
15、何谓国际收支?
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引起国际资金移动而导致的国际间的资金收支行为。
16、试述进出口贸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答:进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和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具有显著影响;进出口贸易能起到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进出口贸易是积累发展资金,吸引先进技术的有效途径。
17、没有政府宏观管理的纯市场调节存在哪些缺陷?
答:(1)市场竞争会导致垄断;(2)市场不能自动平衡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3)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4)不能保证市场交易的信息对称;(5)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6)实现社会供求平衡的代价大高。
18、何谓收入分配管理?
答:收入分配管理是国家通过一系列收入分配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收入分配流程进行调控与组织,以实现预定目标的经济活动。
19、影响就业的主要经济因素有哪些?答:经济规模,具有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具有正相关关系;经济结构,不同的产业结构及所有制结构影响就业水平。
20、试述日本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答:(1)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2)实行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中长期计划管理;(3)以金融政策为中心进行短期调控。
21、试述德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答:(1)强调自由竞争,同时强调干预与秩序;(2)以社会公正为目标对市场分配结果进行调节;(3)注重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调控作用。
二、辨析题
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管理可有可无。
答:错。政府的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构件,是市场缺陷的必要补充, 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宏观管理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答:对。市场调节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反映,政府宏观调控只是顺应规律,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3、经济周期性波动就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现象。
答:错。除了上述绝对周期外,还有增长型周期。
4、对于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政府可采用双紧缩调控政策。
答:对。采用双紧缩调控政策才能给过热经济降温,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答:对。经济增长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就业充分了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
6、充分就业就是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就业。
答:错。充分就业就是使失业率保持在合理的安全指标以内。
7、出口创汇越多越好。
答:错。进出口贸易及外汇应保持平衡。
8、提高宏调水平,努力使四大基本目标都实现最优。
答:错。四大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最优,目标之间具有矛盾性。
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使用至少要保证二者不冲突,即保证使用效果不相互抵消。
答:对。如果相互冲突,其调控效果就会相互抵消。
10、政府可运用自身投资、消费等经济行为来强化宏观调控的效果。
答:对。政府既是调控主体又是重要市场主体,它可运用自身的市场经济行为来引导其他主体的行为,强化宏调效果。
11、物价下降、通货紧缩这种宏观经济状态好过物价飞涨、通货膨胀。
答:错。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是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外在表现,都不利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2、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导致两极分化。
答:错。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并未导致两极分化。
13、充分就业就是指把失业率降低到合理的安全边际范围内。
答:对。市场经济要保持合理的失业率,有利于劳力资源合理配置。
14、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答:对。市场分配以效率为主,政府分配以公平为主。
15、宏观管理决策受到信息的约束。 答:对。这种约束主要来自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出现经济周期。
答:错。经济体制不同并不改变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17、适当的安全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
答:对。适当的安全的通货膨胀下,创造的就业机会多。
18、通货紧缩的态势下,要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
答:错。通货紧缩的态势下,要采用扩张型的财政政策。
19、外汇是宝贵资源,储备越多越好。
答:错。外汇储备要保持合理水平,满足进出口平衡所需即可。
20、宏观经济管理没有世界通行有效的统一模式。
答:对。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要反映各国具体国情、体制及文化的不同。
21、再分配就是在直接并入生产过程的主体之间的分配
答:错。再分配就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的二次分配。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完整版)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一、请解释下列...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试题汇总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宏观经济管理研究》一、...2、我国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背景和重大意义。参考***: 区域经济...宏观经济学试题及***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宏观经济学试题及***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名词解释 1. 国民生产...山东省委党校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及***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第一专题一、宏观经济管理局限性的成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宏观经济管理作为一...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版_经济学_高等...5.年度预算平衡的财政管理思想是由凯恩斯提出的。 6...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 3 题。每题 6 分,共 18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一、 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不需再加工和再出售,...中央银行: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 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 单项选择题 ) B、工资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1、宏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试题***以及复习要点汇总(完整版)_经济学...2 两部门经济是由居民户部门和厂商部门构成的经济(...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皖西学院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和*** 1、上升的物价水平和下降的实际国民 收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7页 免费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5页 免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