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滚滚红尘人聚散 帮我对一下- -

修行何须入深山, 只叹高僧看不穿。 历尽红尘千百劫, 洗净尘埃明月还。 人在滚滚红尘中,逐渐迷失了本性,曾经那颗单纯的稚子之心一点点地被社会的的洪流吞噬。于是,我们的思想变得复杂,精神变得空虚。有的人在欲望中沉沦,有的人在寻找自己的信仰作为寄托,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反思,我们该...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修行融入到工作中,面对境界历...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

此刻 世界安静了 万语千言 化作一缕缕青烟吹向彼此 两只相互靠近的火炬 如烟往事 在指尖燃烧 袅袅升腾的思绪 在空气中漫朔 片刻的宁静 已经是繁华落尽 顷刻 尘归尘,土归土 若有所思 如琢如磨的样子 如梦亦如幻 轻轻地,携手飞过万水千山

AJAX =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的 JavaScript 和 XML)。 AJAX 不是新的编程语言,而是一种使用现有标准的新方法。 AJAX 最大的优点是在不重新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可以与服务器交换数据并更新部分网页内容...

文/如如我慧 我与闺密是大学同学,大学期间可谓形影不离。大学毕业了我们也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十几年,而这样的关系也源于闺密跟我借钱一事。 记得刚上大学军训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提着新暖壶去开水房打热水,意外的一个暖瓶底脱落,一整壶烧开的水炸开在我脚边,脚踝处被二度烫伤。从此与军训...

故事走过红尘,留下一路斑驳无数。曾经缠绵的烟雨散落天涯,是离愁,是感慨,终不过是一隅繁华,一纸书画。

思绪的步伐,倚靠在记忆未老的左岸。早已散去的浪花,拍打着浅浅的痕迹,留下一页无声的画面,见证花开花落的结局。

岁月匆忙,不经意地刹那间便已走得很远,给予我的似乎永远都只有陌生,从不沾染一丝熟悉的味道。一路走来,我还是一个人背负着悲欢离合,陪伴我的仍然还是这清浅的时光。

其实我很清楚,岁月前进的路途,像一阵清风划过般,总是那么悄无声息。当风居住在某处的瞬间,总会错落那么一些美好的画面,时不时的出现在我遥望的眼前,一如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年华。

孤单的身影,徘徊在不眠的深夜。悠悠风声传来一阵寒凉,是谁的感慨染透了夜的序章。是谁的思念透过月夜的黑白,掀起了我们曾经的故事。藏在心底深处的记忆,像绽放的烟花般弥漫了整个夜空。

多少儿女情长的执着,多少风华绝代的以往,拼凑成如今模糊的画面,摇晃在潮湿的眼眸里。数不尽的这些零碎画面,就像春日的细雨,慢慢缠绕成一颗透明的水滴,想要捏在手里紧紧地握住再也不放手,却怎么也挡不住它化水而逝的结局。

滚滚红尘,三千弱水。谁把思念给了你,而你又把思念给了谁。缘分的聚散无常,人世的是是非非,终究还是延续了现实的诸多无奈,让人看不到明天。这是一种顿悟,还是一种感慨,总是那么让人难言。

轻轻翻开记忆的画册,细品着一段段前尘往事,恍惚间似乎我又看见了熟悉的脸庞,还有曾经的笑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那么的天真无邪,总是那么让人痴醉,只是很无奈,这如梦幻般的泡影,在刹那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我,总想着把你写进画中偷偷的留念,而我却总是来不及挽留住匆忙的时光,以至于你熟悉的身影留在了心里深处生了根,却永远都不会发芽

夜空寂静,星光点点。记忆总是在孤独中漂泊。随着风声阵阵摇曳在苍白的宣纸上,释放着段段铅华,这是时光缝隙中滴漏下来的碎片,化为墨水凝聚成沧桑的诗篇,酝酿出一页页唯美的画卷。

岁月纤尘,时光清浅。年华一度一回首,却再也不见当年人。是谁的故事,背负着太多记忆的苍白,把一道道灿漫烟花,葬在两两相望的天涯。从而湮灭了多少年轻的笑容,还有那迷人的花香。

记忆总是被流年一点点的湮灭,脑海里熟悉的身影就像被橡皮擦来回地擦拭般,由清晰慢慢变得模糊起来。当故事的色彩被时间涂成黑白,思念不再依偎在你的窗前,记忆再也无踪可寻。是否,彼岸花开的时候,会绽放你从时光消失的印记,将思念折叠,迎来回忆的初潮。

或许,回忆的思绪总是有点凌乱,在心间酝酿了许久才开始蔓延。带着些许感慨,还有长长的叹息,安然的走入这行沉睡的世界。

秋天的夜,还是一如既往的深沉,安静得不沾染一丝喧嚣的气息,这沉寂的色调有点浪漫,有些孤单。我用双手托起夜的空白,感受晚风滑过指尖的微凉,这是我熟识的格调,它将灵魂轻轻地飘进隔夜的梦乡。多少烛光燃尽了回忆,滴落在思念两旁,多少流年似水,洗礼着我们留下的痕迹,最后成为我们梦里的依稀。

倘若,记忆是寻找曾经的一支笔,可为何,每当我想要把故事写下时,却总是不能让我如愿,似乎早就忘记了开始和结局。当故事愈发变得模糊,再也无法清晰看到来时的痕迹。于是,我们就这样沦为了所谓的时光过客,无奈的看着岁月的身影从身旁掠过。最后,仅剩一些零散的画面沉淀在我们梦里,让人看不全也醒不来。

当回忆从沉眠的梦中醒来,世间之事便恍如隔世般,仿佛时光一下就来回穿梭了几千个年头,让人很是措手不及,而年华依然还是坚决地洗去了所有的岁月尘埃,把仅剩的一些零碎的画面,断断续续地消失在记忆的落红里,却从不曾留下一丝依稀可供缅怀的线索。

也许时光也曾留给我们诸多痕迹,一如,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这就是岁月刻下它来过的印记,也是经历诞生的模样。一如,那总在无意间,就突然闪现的一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也许这就是它留给我我们思索的痕迹,只是我们从来不知道。它就深藏在时光的夹层中,待到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别的场景时,这些画面就会像夜里的星空般,用星星点点的余光垂入眼帘,让我们隐约的看见匆匆的那些年。

我知道,岁月终究还是无情的。关于那走失的年华,错落的芳华,就如同遗书烟花,消失在缠绕的记忆里。仅余下一场惊艳的瞬间,迷离这无数流连忘返的人。当五彩斑斓的烟花消散在黑暗的夜空,于是,整个世界回归了平静,仅留下故事的插曲,继续演绎着现实中的擦肩而过。

难道这便是常说的人生如戏,可戏里又可曾如人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了这种孤单清冷的日子,喜欢拽着时间的尾巴,努力的回忆。终于明白了记忆是一种念想,思念却是一种感受,不冷也不热,带着一丝淡然的情怀在脑海中扩散。原来,此去经年,花开花落的瞬间,让我们想起的总是昨天。

可我还是忍不住把昨天拥抱,即使,目光沾满了潮湿的味道。也依然迷恋故事的美好,即便迷失在年华里,更换了记忆里的所有色彩,也甘愿就这么安静的思索,不畏红尘聚散,不为江湖已远,只为留住那一份情愫,一点感动。

于是,思绪就这么跟着长风缓缓走过,越来越远,越来模糊。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此番红尘,再也无你。

我把思念排成了案,挡住了忆起的时刻,留住了捺撇惊鸿,却始终无法留不住你。

有你的那些年华,如诗如画。只是我们早已忘了繁华,断了天涯。

一生钟爱束身旗袍,流苏披肩

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是民国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

让许多人都无法真正懂得

有人说,她的一生如同她的小说

坎坷,孤独,凄凉,悲惨

岂不知这个女子早已洞察世事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

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生命在你手里像一条迸跳的鱼,

你又想抓住它又嫌腥气。”

“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女人教坏了

又喜欢去感化坏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可就算知晓人生的尽头是无尽的悲凉

这个女子也甘愿以自己的姿态

她的一生都是在为自己而活

穿着旧色却华丽旗袍的她

孤傲又漠然的看着凡尘往来

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不费吹灰之力

留下了不可替代的耀眼光芒

浮沉几度,回首曾经沧海

她最终选择华丽转身,远去天涯

却足以以任何一种姿态倾城

9月8日,张爱玲去世22年

很多人看过张爱玲的照片后,

会觉得她的冷漠气质是来自于骨子里的,

而其实这一切与她繁杂的家庭经历有关系。

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是李鸿章,

祖父是张佩纶,光绪年间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生母黄逸梵则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

可是张爱玲就是在这样的显赫家世中,

尝尽世态炎凉,看透人情冷暖。

1920年,张爱玲出生在

晚清最后一代贵族彻底衰落的家庭,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虽然继承了不少遗产,

却是一个整日花天酒地的守旧纨绔子弟,

而作为出过国留洋的新派女性,

张爱玲的母亲无法忍受这样的丈夫,

张爱玲与继母的关系并不融洽,

1937年,张爱玲的母亲从国外回来,

于是,她跑去母亲那里住了两个星期,

一回家,继母就问:“这几天你到哪里去了?”

张爱玲答:“到妈妈那里去了。”

后母不高兴,说:“应该给我说一声。”

张爱玲答:“我跟父亲说过了。”

后母一时气急,“你眼睛里哪儿还有我呢?”

话音未落,一巴掌就打在张爱玲脸上。

便疯了似的,没命地往楼上跑,

嘴里还大喊着,“她打我,她打我。”

然后抽大烟的父亲冲下楼来,

就对她拳打脚踢,对着她叫喊:

“你还会打人了,我打死你!”

张爱玲曾在作品中这样记录他的毒打:

“我的头偏向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

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

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后来被关了近半年的禁闭,

就算此时父亲也没有给她任何医治,

若不是姑妈舍命相救,张爱玲或许早死了。

“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

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这句话深深透露着张爱玲对家的绝望。

终于在一个深夜里,她逃离了

这个显赫却没能带给她一丝温暖的家庭。

后来,她逃到了母亲的家里,

本以为生活会好起来,却没想到:

过惯了纸醉金迷日子的母亲

离婚后生活质量本来就下降不少,

如果再加上供张爱玲的读书和生活,

一天天,日渐窘困的生活,

慢慢消磨了她与母亲之间的情感,

张爱玲也在《童年无忌》里

也写过这样的话:“问母亲要钱,

因为我一直是用罗曼蒂克的爱,

来爱着我母亲的……可是后来,

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

为她的脾气窘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

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地毁了我的爱。”

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

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1938年,张爱玲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

却因日军的侵华而阻断了留学的行程,

于是,她只好转入香港大学念书,

在学校里,张爱玲的成绩极好,

第二年,她就拿下了港大文科二年级的两个奖学金,

有一位英国籍教授为此惊叹:

“教书十几年,从未有人考过这么高的分数!”

一位历史老师在得知她的生活困难后,

还曾以私人的名义奖励了她800港币的奖学金,

激动万分的张爱玲,回家告诉了母亲,

母亲说:“你先把钱放在我这里。”

谁知第二天,她竟把这笔奖学金拿去打麻将,

输得分文不剩后,离开了香港,

张爱玲的学费也自此断掉。

后来张爱玲听说,在香港大学,

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出国深造,

于是她放弃了社交,整天浸泡在图书馆里。

她鼓起勇气给母亲写信向她求救资助。

然而母亲没有钱给她,只回信说:

“若现在嫁人,不仅可以不读书,

还可以用学费装扮自己;

继续读书,不仅没有装扮,

至此,她与母亲的关系也随此走向了尽头。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蚤子。”

这个世界需要冷漠与之对抗,

因为连恨,都需要勇敢,需要力气。

早已习惯了人生的离合聚散,

此后,万水千山的人生旅程中,

她只能一个人独自前行。

写小说,不仅是我的天才梦

也是我在尘世赖以生存的方式

张爱玲出生贵族,豪门之后,

可所有的荣华似乎从来都与她无关,

人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安稳,

困境之中,唯有自救,才能解脱。

她说:“出名要趁早!”

其实,她只不过是想要自食其力,

不再卑微地依靠任何人,

所以她选择弃学,以卖文为生。

1943年,回到上海的张爱玲,

一开始是为报纸杂志写影评、书评。

在多次投稿未中的情况下,

她遇到了《紫罗兰》杂志主编周瘦鹃,

周瘦鹃读了她的小说后,

顿觉惊为天人:“一壁读,一壁击节。”

一月后,《紫罗兰》推出了她的《沉香屑》,

让张爱玲一战成名,她又陆续撰写了

《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小说,

短短两年里,她便红透了整个中国。

张爱玲为自己小说设计的封面

张爱玲说:“我生来就是写小说的人。”

她能巧妙地将生活琐事转化为小说的素材,

她的那个曾经鼎盛而后败落的家族,

以及在她的生命里经过的人,

都成了她写作中的源泉。

写小说,不仅是她的天才梦,

也成了她在尘世赖以生存的方式,

这时的她,为自己租了公寓,

彻底挥别了20年以来的屈辱与无助。

做自己喜欢的事,嫁自己所爱的人

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都知道,她的文字通晓世事,

洞彻了人性的弱点和世间的荒诞。

许多人以为她是个人情练达的老者,

却不知她正是风华绝代的年龄,

此时,褪去了名门之后光环的张爱玲,

才找回真正属于她自己的生活。

“我愿意保留我俗不可耐的名字,

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

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

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无论是《金锁记》还是《十八春》,

她的笔下写尽了大户人家的各种繁文缛节,

将社会的世俗礼数描绘得生动形象。

在生活中却给人一种孤傲冷漠的感觉,

她闭门索居,不爱会客,

其实她不是不会,不是不懂得,

而是不喜欢不愿意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

看透世间冷暖的她不愿再被世俗所牵绊,

只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享受着自给自足的温暖与安逸。

她说,她是个俗人,热爱市民的俗美。

“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

我也喜欢觉得手与脚都年青有气力的。

而这一切都是连在一起的,不知为什么。

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

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

张爱玲为《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绘的时装图

张爱玲在上海滩的时尚也是出了名的,

她常穿自己设计的衣服引来无数人的瞩目。

到印刷所去校稿样,穿着奇装异服,

使整个印刷所的工人停了工。

她到好友苏青家做客,整条里弄为之震动,

她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一大群孩子,

穿了件自己设计的前清样式的绣花袄裤去道喜,

整个婚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她身上。

还有一次,她去游园会的时候遇到影星李香兰,

因为当天穿着她最得意的那件

“很有画意,别处没看见过类似的图案”裙子,

所以才洋洋得意地拍了照,

甚至不看镜头,她觉得在那一刻,

她比李香兰更美,而裙子是她祖母的被面改的。

有人问过她为什么如此?

她说:“我既不是美人,又没有什么特点,

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起别人的注意?”

如此精致的世俗,叫人不得不喜欢。

“张爱玲”早已不再是一个作家的名字,

而是一种生活情调和时尚品味的精致形容词。

张爱玲的背后是老上海、织锦缎、青花瓷……

所有人都在为她惋惜遇人不淑,

而她却选择一往无前地去爱一个人,

她只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爱。

1943年,23岁的张爱玲

遇见了年长他14岁的胡兰成,

倔强高傲的她从此沦陷在爱情的深海里,

对她而言:自己喜欢最重要。

正因为对胡兰成的喜欢,

她才会写下这样的句子:

“当她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没有婚礼,也没有结婚证,

他们只有一纸简单至极的婚书: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出自张爱玲,后两句出自胡兰成。

然而,与张爱玲结婚不到半年,

胡兰成就与护士小周开始如胶似漆,

要他在自己与小周之间做出选择,

后来他又爱上了朋友的妻子范秀美,

张爱玲也在一次次的伤害中

越发变得坚强,也越发明白

美好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

直到一封绝笔信的寄出——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

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

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

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并且随信附送了30万块钱,作为分手费。

从此,两人天各一方,互不相欠。

那么每个人都要历尽劫数,才能重生,

在这场爱情里,所有人都看到,

孤高的张爱玲为一个男人卑微到尘埃里,

却不曾看到她纵然她爱到无可就药,

也誓死不改她与生俱来的性情,

她最懂自己的感情,更忠于自己的选择。

张爱玲华丽转身,不是暗自萎谢,

萎谢的是他们的这段爱情,

“爱玲是我的不是我的,也都一样,

有她在世上就好。”胡兰成说。

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后来,张爱玲漂洋过海地来到了美国,

在美国邂逅了一个真正爱她、关怀她的人,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

年龄、种族、个性、价值观,

出身背景和政治观点全然不同。

两个月后,他们在纽约结了婚,

这段时光,应该是张爱玲最幸福,

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爱情,

却迎来了相濡以沫的拮据日子。

新婚刚两个月,年老的赖雅便得了中风,

张爱玲没有怨言,悉心照料,

有一次,朋友送来一只山羊,

幽默的赖雅对张爱玲说有客来了,

可她却拒而不见,赖雅劝了很久,

最后说客人就是一只羊,她这才出来看视,

也许只有赖雅才真正懂得。

1967年,赖雅和张爱玲永别了,

赖雅的死对张爱玲来说既是解脱又是损失,

从此她不再被爱情束缚,

晚年的张爱玲开始不断地搬家,

不断变幻的陌生的环境,空无一物的房间,

她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摆脱

自己内心漫无边际的孤寂与苦痛。

75岁的张爱玲孤独终老于洛杉矶的公寓,

她安详地躺在门边的一张蓝色毯子上,

据说,她死前最后一件衣裳是

一件磨破衣领的赫红色旗袍,

像极了她曾经绚烂一时而后归于寂寞的一生。

带着极致的璀璨,亦带着坚定的孤独,

恰当的自我绽放,自我枯萎,

她始终忠于她自己的灵魂。

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

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

滚滚红尘中,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

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不同时空,

但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个传奇的女子。

若没有她,民国便是寂寞,

已失去她,红尘再无传说,

这样的女子,世间只有张爱玲。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