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息详细
源流概述《摘自尚清李氏家谱》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更新日期: 16:53:07
关于李姓的来源,有种种说法很是复杂。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始祖则是统一的。
相传,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孙颛顼的后裔。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之官,主管司法。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蜚、宫、大辟,史称“五刑”。据说,他专门驯养了一头名为獬豸的独角兽。这头兽极为灵性,有一种特异功能,能分辨善、恶、真、伪,见了有罪的人,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在它的帮助下,断案从未出过差错,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法官,威震朝野,名扬天下。神话毕竟是神话。但这种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皋陶正直而果敢的形象。
正由于皋陶崇高的名誉,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去世了。
皋陶死后“葬于六”,即今安徽省安丰县南130里,故六城东,皋陶长子伯益善驯鸟兽而被舜帝赐了“蠃”姓,成为蠃部落的首领。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始祖,以姓为氏。皋陶死后,他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二十六世为大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屡屡向纣王进谏,得罪了纣王,理征为暴君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被纣王处死。并要诛灭九族。
理征之妻契和氏在家奴的帮助下,带着幼子利贞一起逃难到伊侯之墟,即今河南境内。逃难途中母子二人与家奴饥渴难忍,见路旁树上结有果实,便采来吃,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追捕之威不再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姓,这也就是后来的“指树为姓”之说。李利贞之子祖昌,任陈国大夫,子孙慢慢壮大起来。由此得知,“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是其次子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古“理”、“里” “李”三字并通,因而李姓以作理官的皋陶为血缘始祖之说,实不为妄。皋陶作为李姓的血缘始祖,他正直果敢,富于创造性,功德高深,是李姓子孙的楷模和骄傲。而按照指树为姓的说法,刚直不阿的理征之子利贞,当为李姓的得姓始祖。
道教始祖老子,名耳,正史明确指为李姓第一人。昌祖为陈(西周时陈国,今河南开封以东)大夫,家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到五世孙乾(字元果)时,当了周朝的上御史大夫。他娶益寿氏女婴敷,生下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于周平王时,任太史,因而史称“李氏,李伯阳之后。”
李耳,古之圣人,博大精能,孔子曾问礼于他,受益不浅,孔子说,我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乘风云而上天的龙一样。老子的学说流传于后世,著有《道德经》上、下编,凡五千言。老子和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鼻祖。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创立的学说,中华文明史上并称为“儒”、“道”。
在先秦时期,李姓发展还比较沉寂,姓族中,仅出李耳、李悝、李斯等不多几位文化名人,进入魏晋以后,出身氏族的李雄首先在今四川成都建立了汉政权,称孤道寡。接着赵郡李氏雄据河北,与王、崔、卢、郑合称中原五大郡姓。
李耳后代李宗被封于魏国城邑段干,段干木(李宗)生同,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同生兖,兖为赵国国相,兖生跻,赵阳安君,二子:云、恪。李恪生洪,为秦国太子傅,李洪生兴族,为秦国将军,兴族生昙,李昙字贵远,为赵国柏人侯,后入秦,任御史大夫,死后葬于柏人(今河北唐山县西)西部。昙生四子:崇、辨、召、玑。
崇为李姓陇西房的始祖。
玑为赵郡房的始祖。
李崇下传至信,李信、李广、李陵同为一脉相传,俱为秦汉名将,李陵之后被赐姓为邴。
李高为李广十六世孙,是李姓的第一个皇帝。庚子元年(公元400年),自称凉公,改元建初,成为西凉的开国皇帝。传说李高身高丈二,膊阔四围,豹头虎眼,每餐储粮一斗,蒸豚二肘,酒量如沧海,力能拔山,气盖世,戏剑钺200斤如一羽。李高在位期间,西凉政权稳定昌盛,被奉为兴圣皇帝。李高生十子,第二子歆为西凉后主,歆生八子,第三子重耳豫州刺史,重耳生熙,熙生三子,李虎为第二子,即唐太祖。李虎是后周柱国大将军,被赐姓大野氏,隋朝文帝时复姓李,李虎是唐***国皇帝李渊的爷爷。李虎生有八子,为最小一子,李渊是李昺的长子。李渊祖上三代以来。一直是西魏、周、隋的大贵族。
李氏得姓后至唐太宗直线世系为:
1世李利贞、2世李昌祖、3世李彤德、4世李庆、5世李承、6世李硕宗、7世李显、8世李爽、9世李环鼎、10世李爵、11世李寅龙、12世李熙宠、13世李尧性、14世李辉、15世李连顺、16世李乾、17世李耳、18世李宗、19世李同、20、世李兖、21世李跻、22世李恪、23世李洪、24世李兴族、25世李昙、26世李崇、27世李瑶、28世李信29世李超、30世李仲翔、31世李伯考、32世李尚、33世李广、34世李敢、35世李禹、36世李丞、37世李先、38世李长宗、39世李君祝、40世李本、41世李次、42世李轨、43世李龙、44世李艾、45世李雍、46世李柔、47世李弇、48世李昶、49世李皓、50世李歆、51世李重耳、52世李熙、53世李天赐、54世李虎、55世李、56世李渊、57世李世民
由此可见,利贞是得姓始祖,即李姓第一代,繁衍至唐高祖李渊已是第56代,唐太宗李世民则是第57代。自唐以后,李氏宗系支庶繁多,数不胜数,但只要家谱世系尚存的李氏,追根溯源,绝大多数都回溯到利贞至唐宗室之后裔,真可谓殊途同归,同出一源。
大唐帝国,李姓鼎盛,附姓与改姓之风兴起,不少风光一时的人物都被赐之李姓。许多少数民族首领及忠臣被赐姓李。他们一旦被赐姓李,就意味着进入皇室血统,不再受汉人之讥了。据史载,在唐朝,由皇帝赐姓就有数十起。徐、邴、安、社、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朱邪、董、罗等姓氏的部份臣民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被赐国姓李氏。除赐姓之外,还有不少非李姓氏,因羡慕大唐国姓而改姓冒姓李的。另外,非汉族人由汉化改李姓的,或因其他原因改李姓的。正如唐末诗人温庭筠所言:“自从令楚入相,天下诸胡都改姓令狐。鸣呼,宰相之势不过10年,而人竟改姓附之,况堂堂一统天子,300年之久,其冒附不知几百千万矣”。上述之赐姓或冒附无疑扩大了李姓的队伍,加上李姓本身在唐朝的300年间的发展,使其人口不断膨胀,从原来一较小的姓氏,一跃而成为中华大姓。
然而,自安史之乱之后,李氏“盛唐之音”难再。唐代以后,李姓政治地位下降了。前述朝廷大量赐姓,这是唐朝以改治手段来突出国姓的典型表现。通过赐姓大量的假血缘李氏加入了李氏宗族的队伍,被赐姓李的人士也因政治地位的提高而忘乎所以。一旦被赐姓者违背了皇朝的意志,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收回国姓。唐之后,李姓的地位急剧下降。宇文泰在建立北周政权以后,强令原来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改汉姓的人一律改为复姓,又强赐汉族单姓人为鲜卑复姓。如李弼被赐姓徒诃,李虎赐姓大野,直到北周时,杨坚下令复汉人单音姓氏,他们才得以复李姓。
历史演绎到朱明王朝,更有甚者,朱元璋把政敌陈友谅及主要部属李、钱、林、袁、孙等姓的后裔都贬到新安江上当渔民,并且不准他们上岸住,不准他们入学读书,不准参加科举,甚至不许穿鞋子。曾几何时被视为上等的大唐国姓,在这里却沦为贱民之列,李姓在政治漩涡中的升降由此可见一斑。
又据《路史》载:老子的后代有的以祖先李利贞的“利”字为利姓。汉代有利乾,明代有利本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上从李姓中又分化出若干姓氏,如:京、邴、利、邓等姓,为李姓分支姓氏。
尽管如此,历史的演变却始终未能动摇盛唐奠定的李氏的大姓地位。盛唐气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骄傲,用什么灿烂的辞藻去形容它都不过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诗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那时李姓已分布很广。至明清时,不少李姓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时至当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李姓在海外的部局涉及到许多国家,每30个海外华人中就有一个姓李的。我国20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的人口普查表明,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是百家姓中的状元姓。现在全国已有李姓人口9700多万,加上海外华人中的李姓,已超过一亿。就我族主要世居地巫溪县而言,李姓也历来都是大姓。清宣统元年(1909),大宁县(今巫溪)调查员陶宏猷报告,本境土著居民十六大姓中李姓居首。1988年,县志办对上磺、凤凰、宁厂、尖山、百步、渔沙等六个乡镇的典型调查和利用县领发居民***资料的全面统计,全县13.22万户,48.5万人中,各姓氏之人口,万人以上的大姓共13个,其中李姓人口最多有3.81万人。
古代李姓中最早建立起名望的家族在陇西(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川一带),庞大的李氏家族拥有众多的堂号和郡望。所谓“郡望”,是指长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郡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从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李氏家族的主要分布。陇西是李氏家族的郡望源地。史籍记载的李氏郡望有13个,它们是:
1.陇西李氏;
2.赵郡李氏;
3.柳城李氏;
4.略阳李氏;
5.鸡田李氏;
6.武威李氏;
7.代北李氏;
8.高丽李氏;
9.范阳李氏;
10.渤海李氏;
11.西域李氏;
12.河南李氏;
13.陇西徙京兆的李氏。
十三郡望李氏家族中陇西和赵郡两支郡望名声最大,人口最多,天下李氏多出自这两支郡望。秦国司徒李昙,其长子李崇传下李陇西房,其幼子李玑传下赵郡房。陇西房与赵郡房同出一源。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来自陇西。300年间,宗室本支日繁,有大房39房。赵郡李氏在唐代一共出了17位宰相,文治武功,无与伦比。陇西是中华民族李氏的发源地。陇西李氏房系纷繁,以至于以后凡李姓者必称出于陇西,这是不错的。台湾出版的《李氏流源》一书称:凡吾国各地所有李姓,无不冠“陇西郡”三字,足证李氏家族肇始于陇西,殆无疑义。
陇西李氏的各支房系在各地发展,分支,迁徙,形成更多的支派,播迁于更多的地方,如今天下陇西李氏分布于东南西北,大洋内外,足迹之广远,难以叙清,然而分布得再远再广的陇西李氏,仍能依其宗谱,找到自己家系的来龙去脉。
赵郡位于今河北省赵县。赵郡李氏是李姓的第二大流派。其始祖是战国名将李牧。牧乃李玑三子中的老二,是一个十分卓越的人物。屡建战功,甚得军心,公元233年、234年两次击败秦军。秦国惧怕李牧,就收买了赵王嬖臣郭开,诬李牧造反,赵王信谗,公元248年杀了李牧。牧死,秦大举攻赵,灭了赵国,可见李牧在赵国举足轻重的作用。李牧在距今1700多年前,在河北开创了赵郡李氏之族,因而河北李氏历来人口众多。
秦末汉初,赵郡李氏向河南和江南发展,赵郡李氏有六大房系,为南祖房、东祖房、西祖房、辽东房、江夏房和汉中房。其中江夏房始祖李就是李牧的10世孙。李就为后汉会稽太守,封高阳侯,他由于做官的缘故,把家搬到了江夏(今湖北武昌),于是在武昌一带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李就即成为江夏房始祖。传至六世孙李式。李式曾任东晋侍中,其孙李炬,为江州刺史。李炬有子名李兖,为中书侍郎,李兖下传八世为李元哲,元哲徙广陵。李元哲下四世至李良,李庸是唐宪宗的名宰相。李庸之孙李奚,是唐朝福建省的名宰相。李就之后裔遍布湖北各地。我族上川始李尚清,来自湖北麻城孝感,属江夏地区,理应是李就之后裔。
自唐朝中后期以来,先有安史之乱,后有黄巢起义,再遭唐朝亡国,唐朝宗室不断流亡,其流亡方向主要是渡江而南,继而遍布全国。李氏宗族向南方流动,在元、明、清三朝,明显地以江南、福建、广东、渐江为主要流向。明末清初,主要表现为由沿海向台湾及东南亚的流向,也有内移四川等地的。我入川始祖尚清公也恰好是这一时期入川的,因此也不排除正是唐宗室嫡系后裔的可能性。在今天南方李氏宗族的族谱中,都共同记载着一个南渡的始祖——李火德。
李火德是唐明皇李隆基的第23代孙,即得姓始祖李利贞的第82代孙。他被公认为南方李氏始祖,现居于台、港、澳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的李姓华人多是李火德的后裔。据考证,新加前总理现内阁资政李光耀就是李火德下传第28代子孙。台湾的李登辉也是李火德后裔,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李登辉背叛了列祖列宗,他当政台湾时,却试图搞台湾独立,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这是李姓的奇耻大辱!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我族上川始祖李尚清来自湖北,其实湖北还有一支新阳李氏,其开基始祖为唐宗室李恪之九世孙李衢。据台湾学者李鸿绪考证。高祖李渊有子22世孙李衢,迁居江西建昌,昌生四子:轩、辕、、恪,这四个儿子的家系中,各有一部分迁到湖北省的新阳县,迄今已有30余世,历时一千多年。这便是新阳李氏。我族是否与新阳李氏同脉,亦未可知。
吾族来自湖北,无论出自那个支系,都是陇西李氏之后裔,理当为唐宗室之传承者。
我族是明末清初湖广上川的移民。大移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历史的必然,多与社会政治变故有关。
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的汉人被称为客家人。历史上有五次客家大迁徙。第一次大迁徙是受东晋五湖乱华的影响,在公元317-879年;第二次是受唐末黄巢起义的影响,在公元880-1126年;第三次是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的影响,在公元年;第四次是明末清初,受满族人南下影响,在公元年;第五次是清同治年间,受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在1867年。历史上的这些移民潮,都是受社会政治的逼迫,堪称难民流徙。唯有当今三峡百万大移民,是因三峡大坝的修建,长江水利建设工程的需要,为造福人民,造福千秋万代,国家统筹安排,负责到底,保证移民户户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兴民利民大工程。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交替之际,美丽的天府之国遭到空前的浩劫,几十年兵燹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急剧下降,土地大量荒芜,为稳定政权,清政府采取了许多移民垦荒举措,从两湖两广大量移民,俗称“湖广填四川”它属于客家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中的第四次,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岁,康熙帝又发布《湖南民填四川诏》:“朕承光帝之一统,创制中国,自愧无能,守成自惕,幸四海同风,八方底定,征赋惟固,实朕愿矣。独痛西蜀一隅之地,自先移徙以来,地土未辟,田野未治,荒芜有年,虽征,毫末不供在位之用,倘起江南,江南解全助府应用。今有温、卢二卿具奏,称言:民有吉彀摩肩之风,地有一怀难加之势,兹特下治仰户部饬行川省、湖南总督等处百姓任通往来,无得关隘阻滞。开辟六年以后,候旨起征,抬抚另有嘉奖。”在这种情势下,四川自然有了不少下江来的移民。
四川客家人现居住在四川和重庆30多个县市,形成客家方言岛38个,总人口约200多万,成都龙泉驿洛带镇是四川客家人最集中的地方,传统文化至今保留完整。
明末清初第四次大移民期间,崇山峻岭的川东(今重庆)地带,山高皇帝远,战乱较少,未开垦的土地甚多,是许多移民看中的好地方,也成为移民落户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此期间间,落户大宁(今巫溪)县的移民不少。大宁移民又多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一带,麻城孝感人约占大宁移民总数的40%左右。
我族上川始祖李尚清,亦应属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移民期间入川的,约在顺治至康熙年间。据传祖籍为湖北麻城孝感洗脚河朱家巷。又据传,当年尚清公与其弟尚仁公一道从麻城老家背井离乡移徙四川,翻山越岭,徒步跋涉千里之遥,历经千辛万苦,尚仁公于途中患痢疾不幸身亡,尚清公含泪掩埋了弟弟的尸体,来到大宁县通城里十五甲,在那里扎寨落户,建家立业,劳苦躬耕,休养生息。由此开创出我族在川东大巴山区的繁衍生息历史。
尚清公德配洪氏,育子三:长子化农,次子耀农,第三子黄农。康熙年间,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三个儿子的家庭已不算小,各自长大***后,对谋生发展有所认识和憧憬。大宁县的通城,大山深处,交通闭塞,都滞守于家,不利发展,于是决定,弟兄三各谋出路。长兄李化农,留守大宁,后代由通城发展到县城区附近的赵家坝,更远一些发展到土地比较肥沃、比较富庶的谭家坝,荆竹垭、黑湾一带。世代耕读为本。后辈也出过一些读书人。据李思国碑载,他子侄辈就有世俊、世茂、世贤等秀才数人。
李耀农去开县成了家。那时大宁至开县没有公路,又不通水路,交通很不方便,虽只地隔数百里,却天各一方,少有联系。耀农老祖九世孙李宗羲,堪称能人。宗羲,宇雨亭,开县汉丰镇人,生于嘉庆二十三(1818)年,26岁乡试中举人,30岁殿试中第25名进士,随后被委派到安徽以知县任用,1857年被保举以知府补用。1865年春代理两淮盐运使兼扬州道台,三月升任安徽按察使,八月调任南京布政使,1869年又升任山西巡抚,1872年提任两江总督,并办理南洋大臣事务。1874年因病上疏辞职,次年卸任,1884年逝世于开县家中。被清廷授为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使。据说李宗羲曾到大宁县黄农后代之李氏郡望地野鹿窖寻根认族。但被野鹿窖家族误会而距之门外,羲公一气之下打道回府,从此再没与大宁族人来往过。开县李氏耀农房也发展成望族,曾以李宗羲为中心建有李氏宗祠。
李黄农去奉节天池入赘王家。王家较富裕,一子,无女,子娶后不禄 ,有孀媳汤氏,为给王家续香火,不准汤氏改嫁,而招赘了黄农为婿。婚后,连举三男,名为王维李、李维学、王维德,王氏双亲殁后,老大、老三还为李姓,长大后各自成家。王维李迁居到草堂的奇峰,更名为李维明,娶妻周氏。育二男,一名思贵,一名思聪,聪传不暇祥。思贵后代繁盛,世居草堂奇峰一带,然后扩延奉节其他地区。现居草堂的就有100多户,人口约400余之众。
维明公之第六世孙李可举,字向阳,咸丰十年岁次庚申(1860)年,曾整理草堂李氏家谱,又经其弟李可馨抄录,流传至今。举、馨二公为李氏家族史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家庭文化遗产。遗憾的是此谱记载太略,只较详细记载了世昌公之后裔,世辈其他各房只记到“可”辈。世昌公之后,又只重点记载了祚宪公之后。祚宪公妻刘氏,育七子:家麒、家麟、家龙、家凤、家明、家朋、家祥。龙、麒祥均早逝,无传。其余四房都世居草堂奇峰。草堂族人视之为老四房,略去龙、麒、祥,称麟为老大房,凤为老二房,明为老三房,朋为老四房。凤生四子,朋生四子是“可”辈新四房,祚宪公之后裔,人丁兴旺,以奇峰为郡望,迁徙发展到奉节县内、县外各地。
李维学成年后,由奉节天池迁居大宁县野鹿窖王家湾中间老屋,从事农耕。娶妻谭氏。育子二:思问、思文。问公育子三、文公育子七,人丁兴旺,不数年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维学公同子孙辈一起共振家业,发展经济,除扩大农事经营外,又开办铁厂。当时国家工业落后,盐、铁业是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经济发展较快,赚来钱去大宁、奉节各地置买田产、住宅。除较近的红岩、焦山外,又扩展到奉节的枞木岭。至孙辈分居时,已有较多的良田住宅,为后来的家族发展,人口疏散奠定了基础。
思问公之后代,一部分留守野鹿窖,和尚坪,一部分去红岩的焦山肚脐沟。
思文公生七子:世浩、汇泽、世秀、世芳、世见、世聘、世珍。后世族人习惯称之为老七房。七子成年后分居,大房世浩、四房世芳迁住奉节县枞木岭;二房世泽、六房世聘迁往红岩,三房世秀,五房世见,七房世珍留守野鹿窖。
各房发展并不均衡,思问公后代并不算多,思文公后代甚为繁盛。文公七子发展也不均衡,三房人口最盛,二、六、七房次之,四、五房再次之。尤以大房不尽如人意。世浩公过继一子:生瑛、玖、、瑾。或不禄、或无嗣,浩公无后裔。浩公乃强悍之人,其家产甚丰,公将其捐出,在公之住地枞木岭修建了李氏宗祠,供奉自黄农以后的李氏我族先人牌位。清乾隆年间,祠堂修成。之后,族中推选族长,掌管全族大事。每年清明节,定为宗祠庙会期,称之为“清明会”。凡我族中人,均可参与清明会,远道之族人可派代表参加。清明会上,一是审察供奉新逝族人牌位资格,二是由元老们讲述家族历史,三是制定或修正族规家法,四是惩恶扬善,处理族中重大问题。黄农祖第八世孙永犹(字弥高)公是本族解放前最后一任族长。解放后,废除祠堂,改办小学;再后,1958年大跃进时期祠堂被全部拆毁。
老三房人丁兴旺,世秀公之孙李,生育七子:恭相、宽相、信相、敏相、惠相、元相、平相。族人称之为少七房,少七房,房房有后嗣。仅“永”字辈,就有27人之众,李公齐家有道,教子有方,七子中三人同科中秀才。公广置田户,以利子孙生计,准备买田千石以后,再让子孙分家。光绪十年,值公80岁生日,翰林院庶吉士时任大宁知县高维狱亲笔题写匾额“五世同堂”,以赠匾褒扬。五世同堂,儿孙数以百计,人兴财旺,声甲一方。老三房后来发展到红岩的焦山、石滚坪,文峰的黄荆坝,凤凰的鸦雀水、小溪河,奉节县的槽木湾等地。
老七房世珍公后代发展也很不错,耕读为本,重视读书,重视人才培养,“相”辈有秀才,也有兴新学后的大学生,“永”辈还有好几个女大学生,后来成为国家干部。在旧社会,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女子教育培养,实为难能可贵。幺房人口发展也较快。世珍之后,“祚”、“王”、“相”辈,代代房房多后嗣,尤以燮相为最,生七子:永涛、永琪、永南、永洪、永树、永豪、永臻。其他各房也多有子孙。人多了,为求生计,也逐步外迁。现在巫溪县塘坊的金盆、上磺的八角,谭家坝的丰灵,得胜的水淹漕,奉节的槽木湾都有幺房的后代。
老二房世泽公,老六房世聘公迁住红岩后,买下了原邱姓的田产及“瓦屋”、“学堂屋”等房产,又修建了“老屋”、“道子包”、“后沟湾”等新宅。兄弟两团结和睦,共创家业。两房人的后代都有互相过继的。世泽公育子祚宁,世聘公育子二:祚魁、祚祥。宁、魁、祥亲密无间,如同母所生。宁公生有三子,魁公生四子,祥公生五子,弟兄为求子嗣均衡,祥公将其子李瑗过继给宁公为子。此后,本出自老六房的李瑗成了老二房的后代。后来老二房的永梃,过继与老六房为后,以后有真过房,有假过房,两房人子嗣过继现象甚频,此亦足见红岩李氏族人的亲睦与和谐。
红岩李族,崇尚耕读,世世代代耕读并重,李瑗与珊相父子皆为庠生,李玥、永馨均为武林郎。永添公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乡试中举人,清时作过奉天(今沈阳)知县;后改新学,又毕业于京师法律学院,民国时宦游在外,身任公职;解放后,曾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县人民代表,晚年以行医教书为业。学识之渊博、为人之正直、节操之亮丽,有口皆碑。珊相公德配王氏,贤淑有加,育有七子:永添、开、辉、聪、犹、封、业,公提倡耕读为准正,严禁嫖、赌不务正业之事,家法极苛严。第三子永辉年幼嗜睹,被公拿获,执家法力拒群谏,当众亲自一刀断辉两根手指,以正家风。子孙虽众,公令无敢违。
老四房,老五房人口相对少一点。他们分别以枞木岭和野鹿窖为基地向外发展,后代也不乏其能人。尤其是现代,有大学教授,有县人大副主任。大学生、高级技术人才、企业家、都大有人在。
黄农老祖之后代,人丁浩繁,不庸赘述。其中还有个奇特的“七房现象”值得一提。从“思”字辈之后每代人都有一娘生育七子的现象,至“训”辈育子最多也没有突破七个的,野鹿窖思文公生育七子:世浩、世泽、世秀、世芳、世见、世聘、世珍;草堂奇峰世昌公生七子:祚科、祚祥、祚位、祚庆、祚宪、祚祯、祚常;祚宪公育七子:家麒、家麟、家龙、家凤、家鸣、家朋、家祥;野鹿窖李公育七子:恭相、宽相、信相、敏相、惠相、元相、平相;红岩珊相公育七子:永添、永开、永辉、永聪、永犹、永封、永业;野鹿窖燮相公育七子:永涛、永琪、永南、永洪、永树、永豪、永臻;草堂奇峰永芳公育七子:宗泽、宗润、宗源、宗洪、宗满、宗沛、宗治。野鹿窖宗林公育七子:训荣、训华、训富、训贵、训孝、训悌、训忠。从“世”至“训”辈七代人,有八组七兄弟,代代有七房,“永”辈还有两个七房。更为奇特的是,将这些七兄弟的名依次不紊的排列,正好构成一首七言诗,此姑且叫它“七子之歌”:
浩泽秀芳见聘珍,科祥位庆宪祯常
麒麟龙凤鸣朋祥,恭宽信敏惠元平
添开辉聪犹封业,涛琪南洪树豪臻
泽润源洪满沛治,荣华富贵孝悌忠
训辈之后,还有没有七房现象?有。野鹿窖训益公就生有“善”辈八子。再后的暂未作统计,善辈之后或许又会构成新的“七子之歌”“八子之歌”也未可料也。
对于李氏族中的七房现象,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某祖坟园中,有一笼杉树,一个蔸上长出七棵树,合抱之木,一般大小,参天耸立,这是上天之意,地脉使之然,草木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我族中代代出七房,也就无足为怪了。
其实,也并非尽然如是。七根杉树与生育七子有何关系。纯碎巧合而已。毕竟是个传说。此杉树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它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观念。封建社会,人们追求多子。“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陈腐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剔除。由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逐步社会化,今后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再不用养儿来防老了;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和深入,人们普遍信奉优生优育。多子未必多福,随着人文素质的提高,生活需求的高标准,“儿多母苦”倒更能被人接受,子女多了,生活费,培植费,不堪重负,谁愿追求多子呢?防老者,用不着;多福者,未必然。人们逐步走出家庭融入社会,这就动摇了“无后为大”的根基。新的理念逐步取代了旧的观点,七棵杉树的眷念也就没有必要了。“七房现象”已是历史陈迹,今后不会出现和存在,人们也不必再去刻意追求它了。
据说,在清代,我族湖北老家原籍族人定期派专人送谱书入川,通报原籍族中出生死亡人口变动及从业情况,同时也将入川族人的同类情况带回原籍。后因故中断送谱书一事,致使我入川族人与原籍族人失去了联系。又因几经战乱和社会大变革,原有谱书荡然无存。由于长期社会动乱不安,我入川族人世代有能人,不乏有志之士,但囿于各方条件限制也未能重修入川李氏宗谱。古人常云盛世修志,此是也。据前人口传后人心记,原籍所送谱载,我族排行字式为:“尚、农、维、思、世(成)、祚、王(家)、相(可)、永、宗、训”。与湖广失去联系后,大宁族人续定派行字式为“善心定达天,明德肇英贤。正大安邦国,光昌克继先。”此20派排于“训”派之后。此派序尚清房族人所共用。另据奉节草堂奇峰李可举《谱序》载,称此为大宁族人李世浩所序。我大宁族人第七世以斜玉旁命单名,如李瑗,李瑜等,八世为“相”派,并将“相”字放于名末,俗称倒派,如若相、元相等,草堂族人,和大宁化农的部分后世,七、八两世依次为“家”、“可”,如家凤、家鸣,可举、可见。咸丰十年,草堂族人李可举以“农”字为首,重新整理和续派为:“农维思世祚,家可永宗训,善心定达天,明德绍英贤,正大安邦国,光昌克继先。祖承忠孝远,仁义智信传,书美逢学仕,万代同有元。”由于各地族人少通信息,于“先”派以后,又有过不同的续谱,如野鹿窖李海清(训革),红岩李徽伍(训典)等都曾为李氏再续有20派,若不加统一,以后势必造成新的派序紊乱。因李可举续派早在咸丰十年,即公元1860年,比其他续派早出一百多年,故而理当成为全族共用派序。其中“绍”大宁传为“肇”。次此修谱亦统一为“绍”。以上李氏派序,望我尚清支系族人共同遵守。
我族从李尚清入川始,迄今已三百多年,三百多年间,社会剧变,人世沧桑,我宗族原有谱书荡然无存,今要追溯三百多年之源流,填补空白重修族谱,谈何容易!然而今喜逢盛世,国家兴旺,人民团结,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蒸蒸日上。各种文化史志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各种家史族谱应运而生。族大人众的我李姓家族,毕竟不乏有识之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尚清祖第十一代孙巫溪中学退休教师李徽伍(训典),上清祖第十二代孙退休国家干部李善初,开始着手整理家族史,对黄农老祖后裔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出黄农之后各房发展脉络,积累了不少资料。李善初、李南泉(训渊)遍访巫溪各地黄农之后集居的地方,还去奉节汾河镇的岩湾,草堂镇的奇峰等地专访家族,获取了许多宝贵资料。新世纪伊始,尚清祖第十三代孙,上磺中学退休教师李心甫和供销社退休职工李心朝等继续为之不懈奋斗,对化农祖之后裔进行了全面调查。日他们到巫溪县通城乡长安村枫香坪成功发掘出化农老祖碑石,进一步弄清了化农支系脉络。2007年初,李心朝去湖北元木沟考察,获得了许多家庭史料。
日,有关人士集中在巫溪县城李心甫家成立了修谱理事会,并发表了相关公告,修谱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家史族谱是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修谱工作意义重大。家谱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等研究提供资料。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部份,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纪、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资料,这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大作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宗族文化源远流长,由远古的母系氏族,发展成后来的父系氏族,直至现代的文明家庭和谐社会,许多优良传统,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史族谱不仅是记载姓氏传承的家庭档案,更是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民族美德的载体。正确认识和利用宗族文化,必将有益于家族,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必将促使我们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共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李训炼& 撰文
友情链接: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