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实录】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科技--人民网
【直播实录】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
&&&&来源:&&&&&
主持人:各位人民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由人民网科技频道航天瞭望站为大家带来的直播节目。我们是人民网神九报道组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直播室为您带来访谈。今天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位是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孙宝升。 孙宝升: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另一位嘉宾是我们人民日报社的记者余建斌老师。 余建斌: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昨天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万众瞩目,不光是吸引全中国人,甚至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我们现在再回顾一下昨天发射的状况场景。 我们知道今天下午14:12分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就要进行第一次自动交会对接了,现在已经是北京时间13:37分,我想问问孙总,现在整个测控系统,现在准备情况怎样呢? 孙宝升:测控系统从发射开始,一直对整个神九包括天宫提供支持,目前整个主要是运行段的测控支持,主要是有陆海基测控网和两个中继卫星为整个飞船和天宫提供,包括遥测遥控、图像话音传输的支持,目前状态都正常。 主持人:余老师,您是什么时候来到飞控中心的呢? 余建斌:我从发射的当天就过来了。 主持人:您一直待到现在,心情怎么样? 余建斌:很期待。特别是这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因为神八的时候没有人,虽然状态都是载人,由于没有人,这次神九有人以后,大家的兴趣点和关注是高度关注,特别让人兴奋。 主持人:孙总,中心这次在任务当中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孙宝升:我们中心主要负责中继卫星为飞船和天宫支持,中继卫星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我们天地的测控网。它上来以后,为天宫和飞船的测算覆盖率和天地信息传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覆盖率原来只有陆海基,陆海基包括测控站,包括远望测量船,整个陆海基加起来,覆盖率是不到20%。中继星上来以后,包括神八、神九,两颗中继星上来以后覆盖率达到70%,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主持人:就是天地合一,一起用。 孙宝升:现在地面还在用,就是相互的支持、相互的备份,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来说也有很大的提高,有天基和地基两个合在一块儿用。 主持人:现在覆盖率70%,未来什么时候达到100%。 孙宝升:第三颗星发射以后,在神十的时候会达到百分之百。 主持人:也就是明年。 孙宝升:对。今年是两颗星的支持。 主持人:余老师,去年您是在飞控中心吗? 余建斌:去年神八发射的时候和天宫发射的时候在航天城,着落的时候,落区,我当时在内蒙古。 主持人:那个时候跟现在,您觉得整个有什么区别吗?大家的准备状态怎样? 余建斌:无人和载人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今年有机会去返回吗? 余建斌:今年不去落区,主要在北京航天城。我插一句,孙总,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你刚才说覆盖率提高到70%,其实从我们以前神舟任务的时候,可能因为覆盖率比较低,我们给航天员安排的任务,在测控区上,可能比较紧,是不是,很紧张。这次时间覆盖率高了,我们比较从容一点。 孙宝升:是这样。再用一个数字表示,现在飞船转一圈,绕地球转一圈是90分钟,我们现在大概将近60多分钟都可以一直和它有联系,包括测控信息,包括可以直接看它的图像,图像的上下行交流都可以。 主持人:我看这次整个任务好象基本都是在白天进行的,而且包括这次对接都是在光照区进行的,对咱们测控有帮助吗?还是一样。 孙宝升:基本上一样。因为测控最主要是无线电,无线电波对有没有光影响不大。但是对图像来说,我觉得对大家的观赏性,这个会有很大的好处。包括交会对接的过程。包括刚才说的返回,去年是晚上,晚上的效果有些就看不清了,今年是在白天,是在上午。这样的话,我估计大家看起来效果会更清晰,转播起来,包括咱们转播起来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对。正好这里有一个模型,可能很多网友不太知道测控系统在哪个地方能体现出来,你能不能讲解一下。 孙宝升:测控系统在飞船上和天宫上都有合作目标,我先说一说比较明显的就是这根天线,这个很小,小剖面天线。 主持人:大的是天宫一号。 孙宝升:这是天宫,这是神九,在天宫上这个剖面天线大概是1米左右,这是缩比,口径是1米。和天链中继星配合传输的,它的数据从这个地方发到中继星,再从中继星发到地面。收的东西也是从中继星到这儿来,收到的数据,这是天宫的。 飞船的就更小,飞船的在这个位置,可能大家看不到,也有一个小的,口径更小一点。 主持人:那个1米,这个是多少? 孙宝升:是0.3米,这个比较小,因为速率低一点。这是对天极的。地级在肚皮底下,看不到,对测量船的,还有测控站的,它的天线在下面这个位置。 主持人:咱们只能监测到对接时候两个天底运动的状态,还是航天员在里面的生物特征呢? 孙宝升:测控能力还是很强的,相对运动是外侧,就是轨道测量,我们一直也在测,两个相对运动。当然,更重要的就是你说的里面的测量,里面的测量就是说,现在有几大类,一种就是整个飞船和天宫本身的工作状况,它自身的好坏,专业名词就是用遥测传下来。另外一种是航天员本身的体征,叫生理遥测,也是通过这个传下来的。还有就是图像、话音,就是从上面看航天员活动的图像,包括他的声音,都是通过这个传。 主持人:今年我们可以有视频的通话交流。 孙宝升:对,这个功能实际上在神八的时候已经有了,在天宫上已经有,因为当时没有人,好象没有展现出来。今年有人了以后,功能就充分展现出来了。 主持人:现在已经是13:45分了。离对接的时间也只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咱们中心现在工作人员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孙宝升:现在应该在跟踪过程中。现在一刻钟,因为离得比较近了。我们对神九和天宫可以同时进行测控,我们一起对它进行测控,在我们同一个波速里面。 主持人:现在可以看到航天员的状态吗? 孙宝升:那没有问题。航天员的遥测都在传。 主持人:今天有新闻报道一些现在航天员的身体状态,包括可能脸部有一些浮肿等等状态,这些咱们都可以看到吗? 孙宝升:对。但是我是觉得也不一定是浮肿,因为航天员的图像是一直在下传,我觉得是广角镜头有关系,我自己看 正对着这个位置没有什么变化,是不是两边航天员的问题,有点变形,不是有什么问题。 主持人:在太空中待了这么天了。 孙宝升:这个要等他们自己下来讲。 主持人:余老师,你跟了这么多次,你对测控系统也有所了解吧? 余建斌:测控系统对载人航天特别的重要,应该说,是载人航天的生命线。因为测控系统这个词可能比较专业,就是飞船的通信、导航,所有的基本上这一块都在这里,天上的飞船。 主持人:是他们的顺风耳、千里眼。 余建斌:天地互相之间的联系都在这里,对老百姓来讲比较专业,是幕后英雄。 主持人:一说测控系统这几个字大家都不太明白。 孙宝升:实际上是看不见,不像飞船这样。 余建斌:特别是像去年神八无人交会对接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测控系统。 主持人:能否介绍一下呢? 余建斌:请孙总介绍。 孙宝升:测控系统从交会对接来说,它的功能,刚才说了能够传飞船和天宫的一些状态传下去。另外,把图像也传下去,把航天员的身体状态的参数,包括心率、血压基本的生理参数传下去,这次是一大类功能,把上面活动的飞行器和航天员的基本状态传下来,然后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飞船和航天员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接收以后进行处理,实际上是判断它的工作状态好、坏,这是它的一大功能,我们把它接收下来,处理下来,然后给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看。 主持人:我能感觉到一点,为什么测控系统最重要,像发射场,发射完了以后就完成任务了,返回的时候,返回舱返回的时候才会用到,测控是从头跟到尾。 孙宝升:我们的工作时段是从T0,从点火,点火时飞船是一方面,火箭同样需要测控系统,系统的飞行状态也是传下来由测控系统来进行诊断。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已经说是140米停靠站,我知道会有好几次变轨,能否讲讲变轨的作用呢? 孙宝升:整个过程,我说一下大概的过程,我参加整个飞控。有几个,今天最主要有几个点,因为从昨天开始,就已经逐步的变轨在逼近,有几次变轨,主要是飞船发射的轨道和天宫的轨道有一定的距离,就是说逐步的是飞船追天宫,是从发射到现在都是这样的过程,现在不停的,天宫叫目标飞行器,飞船是跟踪飞行器,几个变轨都在飞船上来做,按照原来设计做四到五次,变轨以后能够追上。今天有几个停靠点,到比较近的时候,停下来,我想主要是判断一下状态,再接着往前走,现在是140米的停靠点。前面还有400米的停靠点。 主持人:不断逼近的过程中。 孙宝升:对。到一定距离后要停靠一下,要判断一下状态。 主持人:现在已经13:52分了,还有整整20分钟,我们现在来切换一下央视的信号,看一下现在实时的画面。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许心怡)
科技今日热点新闻
24小时排行|120607a end-->
导读: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飞天。6月24日,在航天员刘旺的操作下,成功实现载人手控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迈出重要一步。
神九着陆 航天员返回
航天员穿舱进入天宫
神九天宫手动、自动交会对接
神九天宫对接看点
中国此次载人交会对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航天员手控对接技术。
执行此次任务的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并将首次出现女航天员。
神九在轨时间为13天左右,是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在轨时间最长的一次。
中国历次载人航天发射大都集中秋冬两季,选择盛夏6月发射尚是首次,将面临雷电、高温等天气考验。
正在加载中...
返回地球:
手动对接:
进驻天宫:
发射过程全纪录:
神九天宫交会对接高清组图
神九天宫交会对接视频全纪录
神舟九号点火发射升空
逃逸塔分离
一二级火箭分离
整流罩分离
太阳帆板展开
景海鹏与刘洋握手 庆祝成功发射
总指挥宣布神发射圆满成功
神舟九号发射升空全过程
神九推进舱返回舱分离
返回舱进入黑障区
进入自由滑行阶段
着陆场发现跟踪返回舱
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
神九带伞降落
搜索直升机到达着陆点
神九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九天宫交会对接3D动画演示
神九天宫交会对接中航天员工作细节揭秘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介绍
神九飞天三人组介绍
景海鹏 本次飞行任务指令长
职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大校军衔
简介:1985年6月入伍,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7号飞行任务,获得英雄航天员称号
刘 旺 负责交会对接操作杆
职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 大校军衔
简介:1988年8月入伍,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安全飞行1000小时
刘 洋 负责空间医学实验
职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 少校军衔
简介:1997年8月入伍,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80小时
中国航天员选拔流程
中国宇航员选拔标准
航天员的选拔,总的来说就是八个字: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从航天员进这个队伍开始,就是这个原则。这个选拔包括四个方面:思想、训练、心理、生理。
身高要统一在1米60到1米72之间,年龄要在25到35岁之间,体重在55到70公斤范围内,飞行时间不低600小时。
身体素质,得达到一定的标准。还有就是生理功能,就是心肺储备功能,包括特殊环境,像超重的耐受性,要有一定可训性。
航天员可以随时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达到睡醒可控,在失重下无晕车感,并准确判断方位,而且能够自我调整心跳速度,使其稳定不波动。
男女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基本一致。要有良好的体格,没有畸形和影响穿脱航天服的肢体障碍。没有外伤,精神病等潜在慢性更不允许。
因为航天器很小,吸烟不仅污染空气,更容易发生火灾。但如果能够克服的话,则允许成为航天员。喝酒也会诱发身体疾病,干扰工作。
疤痕在太空中容易裂开,龋齿在太空特殊环境中容易复发,“牙疼了很麻烦”,有家族遗传病的也不行,在太空中有可能诱发疾病。
揭秘宇航员太空生活
神舟九号在天上停留的时间比我国之前的航天载人时间都长,所以航天食品也会更加丰富。在神舟九号“厨房”里可储藏至少80余种食品,航天员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饭菜。
为了给航天员营造健康、舒适的睡眠环境,天宫一号设了两个专用睡眠区,里面有独立的照明系统,航天员可自主调节光线。采用冷光源的白光灯由一组灯束组成,发出的光均匀不刺眼。
天宫一号为航天员准备了保暖内衣、保暖裤、运动袜、运动服和短裤等,这些衣服的设计比较特别,主要考虑太空工作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装有电缆口,有的口袋用于放置辐射测量仪等。
在天宫一号里,航天员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看大片,还可以上网发邮件,并且能发8兆的附件。这主要依靠于太空中的中继卫星来完成。
能与地面双向视频,在太空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人
虽然航天员没有淋浴和浴盆,没有机会洗澡,但却可以擦澡。在太空用水的分配上会特别照顾女航天员,水量会多一些,另外还允许女航天员带一些无毒无污染的化妆品。
天宫一号专门为航天员配备了健身器,包括锻炼下肢肌肉的特殊自行车、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的拉力器、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动的下体负压筒。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器首次带上太空锻炼器材。
盘点世界女宇航员之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已有超过50位“巾帼”航天员进入太空。虽然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经历,但都怀着探索太空的热情,奔赴太空执行任务,在人类航天史上留下了女性特有的烙印。
日,前苏联人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载人飞船上天,成为世界上首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是跳伞运动员出身,在接受航天员训练时并不是表现最出众的,因为排在首位的宇航员意外怀孕,她才获得了“飞天”机会。
日,前苏联人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离开“礼炮7号”空间站进行太空行走,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她是前苏联运动健将和航天员,同时也是世界第二位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返回地球一年半后“喜得贵子”。
1999年,美国女航天员艾琳?玛丽?柯林斯第三次进入太空,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飞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机长。她驾驶过30多种不同的飞机,累计飞行时间达到6280多小时,其中有537小时是在太空度过的。
1992年9月梅?杰米森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航天员。杰米森1987年6月入选美国航天员,在太空实验室中和日本科学家一起,合作完成44项生命科学和材料制造实验任务。她一共在太空中呆了8天7夜。
日,韩国人李素妍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成为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韩国女航天员,同时也是首位韩国籍航天员。
日本首位女航天员是向井千秋,她是最先有两次航天经历的日本航天员,曾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搭乘“哥伦比亚”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太空。
日,美国航天员简?戴维斯和丈夫马克?李一同乘“奋进”号升空,两人在太空站呆了8天,成为第一对同赴太空执行任务的夫妻。
美国的香农?露西德于日,乘宇宙飞船抵达“和平”号空间站,同年9月26日返回地面。她在空间站呆了188天,成为在太空呆得最长的女航天员。
解读交会对接技术
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实施必须由高级控制系统来完成,根据航天员及地面站的参与程度可将控制方式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①遥控操作、②手动操作,这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③自动控制、④自主控制。
对接时需要2航天器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对速度要接近0。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两个航天器的速度都很快。就像地面的两辆急速飞驰的跑车,要让它们距离须一直保持在1米左右,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近年来,激光雷达因具有可固化、重量轻、体积小,以及测量精度高、易于测量相对姿态的优点而倍受青睐。中国载人航天系统首次使用的激光雷达测量配套设备----激光雷达安在神舟八号运输飞船上。
发射成功只是神九任务的第一步。接下来,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则是这次任务中最大的看点。航天科技集团载人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自动对接与手控对接是载人航天领域的两大不可或缺的技术,不管是美俄还是欧洲,交会对接都包含了自动对接与手控对接两方面的技术,所以中国现在都在这两方面开展技术研制。
手控交会对接和自控交会对接的过程在远距离时基本相同。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相距1万公里到100公里时,是地面导引阶段。
在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相距100公里到100米时,是自控寻的阶段,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通过测量设备相互“捕获”。
两个航天器相距100米至1米时,则进入了最终的逼近阶段,速度要控制在每秒3米到1米,此时,人的手控动作开始,进入手控交会对接。
神九在轨时间为13天左右,是目前为止中国载人航天时间最长的一次飞行。因此,3名航天员所带的生活用品和物资比神七时要多一些。
中国奔向载人空间站时代
11-07 20:52
11-07 19:43
11-02 04:10
10-03 17:39
10-03 16:18
09-06 02:23
08-22 19:23
08-13 22:02
08-12 22:11
08-12 21:25
06-30 11:48
06-30 11:48
06-30 08:52
06-29 13:47
06-29 03:36
06-25 09:46
06-25 09:46
06-25 09:45
06-24 16:15
06-24 14:29
06-29 09:47
06-23 22:32
06-20 01:40
06-17 14:31
06-17 13:33
06-16 18:11
06-15 16:23
06-15 15:17
06-15 14:50
06-15 14:49
中心出品,欢迎收藏。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