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大纲 的洗澡堂要钱么

华中师范大学问答 -智悲佛网
华中师范大学问答
『 2011年6月10日晚上 』
(一) 问:我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的,我完全是在佛教之外,但一直有心想学点东西。您刚才说到大乘佛教,我想知道小乘佛教当今是什么样的情况,有没有继续流传?
答:小乘佛教主要提倡不做恶事、自我解脱,如今在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非常兴盛。不过,小乘佛教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小乘”,而认为自己是“声闻乘”,这样讲比较喜欢听。
小乘佛教实际上也非常了不起,他们视三界轮回犹如火宅,一心想从中获得解脱。他们有些人修的苦行,远远超过我们大乘行人,而且帮助别人的行为、发心也十分广大,所以我们很佩服真正的小乘佛教。其实,藏传佛教的所有戒律,都离不开小乘别解脱戒的基础。
问:您提到您是属于藏传佛教的,我想知道藏传佛教跟汉传佛教之间有什么差别?
答: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传入汉地、与汉地生活融在一起的,称为汉传佛教;传入藏地、与藏地生活融在一起的,则叫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有非常完整的闻思修、讲辩著体系,对传承也一直相当重视,从来没有间断过,并且要求次第修学。尤其是藏地的寺院非常多,比如我所在的色达县,人口不到五万,寺院就有二十几座。这些寺院都有法师讲经说法,周围的老百姓也经常去听。
而汉传佛教,相比之下,一个城市里的寺院比较少,就算有几座,讲经说法的现象也不太多。其实,现在很多佛教徒特别虔诚,但佛教中到底讲了什么道理,大多数人却不明白。因此,我很希望汉地以后不仅寺院里要有讲经说法,在家的大学生团体和居士团体中,也要真正学习佛教。佛教的道理,是我最有兴趣的,如果不了解它,真的特别可惜!
问:我刚才注意到一件事,如果不恭敬的话,请您原谅。就是您在讲课没几分钟时觉得热,大家就去把风扇、空调打开。我当时就想:您热,我们不一定热,不知道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答:你说我热而你们不一定热,但我从表情上看,好多人开了风扇以后,感觉就比较舒服。包括你刚才脸上也在出汗,如果不是热出来的汗,也许是冷汗吧。(众笑,掌声雷动)
(二) 问:我是华中科技大学的老师,我相信宗教对社会来说有非常根本的意义。但如今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西方的教堂都建在社区里头,对社会的参与度也非常大,而佛教基本上都在深山老林。所以,佛教是不是应该向基督教学习,对社会的参与更积极一些呢?
答:这位老师提的问题很好!佛教的寺院虽然不完全都在深山里,但不少确实建在比较寂静的地方。
现在,基督教在一个城市里有好多教堂,有些是经过批准的,有些并没有,只是以一种家庙的方式存在。他们在慈善、医疗、教育、卫生、环保等很多方面,积极地融入社会,这方面可以说超过佛教。
所以,前段时间,我也呼吁佛教团体要奉献爱心,不能只是个人主义,烧香拜佛求自己解脱,从来不去关心社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如此,但许多人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刚才这位老师提得也对,我们佛教徒今后应该关心社会,要有一种组织性、规划性,同时对社会负起责任。要知道,佛教的利他精神无与伦比,可我们佛教徒的行为远远不够,这方面还是需要提升。
也正因为如此,藏地有些寺院原来建在山沟里,现在开始靠近城市了。去年有些人问住持:“你们出家修行不是要在寂静的地方吗,怎么现在搬到路边来了?”住持回答:“我们要随顺世间,摄受更多的众生。如果在山里的话,交通不方便。”所以,我们藏地也有这样的情况。
(三) 问:我想问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凡四训》,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命运。我的问题就是,人有没有命运?如果有的话,怎么突破?
答:命运是有的。关于改变命运的窍诀,显宗和密宗的说法各有不同[1],《了凡四训》中也讲了很多。
其实,佛教并不是宿命论,不是说一切全是命中注定,永远不能改变;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命运都可以改变。就像世间的法律,如果你犯罪非常严重,必须要判死刑,那怎么搞关系也无济于事;但若没有那么严重的话,有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还有一些缓和的余地。佛教中讲的命运也如此,有些命运通过你做善事,一定可以改变;而个别极为严重的恶业,果报必定要现前,做善事有一些缓减作用,但却不能完全消除。
这个问题,在《俱舍论》的“分别业”这一品中,有非常细致的描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总之,按照佛教的观点,命运是存在的,但并非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且做善事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即使你必定要感受某些痛苦,做善事对它也绝对起作用。
(四) 问:我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藏族大学生,说藏语可能大家听不懂,那我就用汉语说吧。
刚才堪布也讲了,我们藏族有辩论赛,有些事情可以直言不讳地讲出来。那么,第一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的同学,他提的第三个问题,我心里特别的不舒服。
堪布今天来华中师范大学,我们要尽地主之谊,作为他,为什么要问那样的问题?试想,假如你把这当作非常严肃的场合,会这样说吗?这位同学你有很多朋友吗?他们到你家直接从冰箱里拿饮料,你也会兴师问罪吗?
你那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到底体现了什么?对我们华师人来说,出于一种尊敬、出于一种友好,给堪布打开风扇,这个不算什么——
答:等等,你现不是在提问吗?要问什么?
问:我其实有很多问题要问,但不是说直言不讳吗,我觉得我首先需要提出——
答:到时候我们单独谈好吗?不然,很多人一直急着要提问的。(众笑)
(五) 问:我也是一名藏族的在校大学生。我们藏族学生,初中、高中、大学都在内地读书,教育与内地接轨让我们自身开阔了视野,但也导致了对母语教育的忽视、宗教意识的淡薄化。目前,实施双语教育仅限于小学。对于这种现象,我个人不作评论,想问一下堪布的看法?
答:如今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藏族学生从小就学汉地的教科书,就算有一些藏语课本,里面也大多是汉地的故事,比如雷锋的故事、英雄黄继光的故事,这些译成藏语之后,再让学生学。我曾经也跟相关部门提过:一方文化养一方民族,藏地有自己的传统思想,若以这个为基础的话,可能比较好一点。
而且,不少藏族学生到了汉地,自己的习惯、语言、传统都弃之不顾了,好多行为跟汉族人一样。尽管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比较可惜的是,藏族人原有的虔诚信仰、对父母的孝顺恭敬、人与人互相关爱的优良传统,这些也一并淡漠了。
很多大学生回到藏地之后,有些特别不争气,有些还比较不错。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要记住:在任何地方,爱心都是一样的,不论是汉族人、藏族人,爱的传播都没有限制、没有隔阂,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
总而言之,你们无论在哪里,一是自己的语言、文化不要舍弃,同时,也应当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知识。
问:今天在座的大部分藏族大学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是未来的西藏人民教师。他们即将毕业,请问您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答:别的可能没有什么。我非常重视爱心,寂天论师告诉我们,爱他人要像爱自己一样。古人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所以,希望你们到了社会各个岗位时,务必要用一颗爱心来对待别人!
(六) 问:我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的老师。现在人们对“幸福”的问题谈得比较多,有人说幸福是关爱他人,也有人说幸福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请问上师,您是如何来评判幸福的?
答:我们的幸福,千万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不仅仅是别“人”的痛苦,包括别的“众生”的痛苦也不行。
西方曾有一位哲学家说:“人类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残杀其它生命的基础上,那末日的来临将指日可待。”如今很多人在过年、结婚时,杀害许许多多动物,自己最开心的那一天,却让大量动物付出了宝贵生命,这是非常残忍的。
我们作为人,追求幸福也无可厚非,但一定不能损害任何众生。否则,你把幸福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上,那么同样,别人也可以把幸福建立在你的痛苦上。到了一定的时候,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择手段,甚至可以把别人杀了、把别人抢了,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文明,这样的幸福也没有价值可言!
(七) 问:您刚才在演讲中,提到汤因比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并说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而不是中国人统治的世纪。如今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很有信心,觉得它对西方文化有种互补作用,反而在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内,传统文化日益衰落。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可能先要西化,有了自由的环境后,宗教自由或传统文化才可以发展。法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汤因比博士在《历史研究》中,对中国文化有过详细的分析。他研究历史,并不是单单记录一些年代或人物,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对很多国家文化的灭亡,包括宗教信仰带来的作用等,作一些细致入微的解读。
他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前提是不能全盘西化。但中国现在把传统文化完全丢掉,不加拣择地吸取西方文化,这显然已违背了他的意愿。
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和平理念,当然我们可以接受,这也是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马丁·路德·金曾说“我有一个梦想”,白岩松去美国耶鲁大学时,也用了这样一个口号,提到自己的中国梦想。所以,人类将来步入民主和自由,这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问:您刚才也讲了药家鑫,他刚刚被执行死刑了。他被判处死刑时,全国少数法学家在网络上有一些辩论,讨论是否应废除死刑,但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对他们持有不理解的态度。我们现在的人权状况,可以说非常糟糕,大家急切地想要改变。这样的现象您怎么看?
答:药家鑫被判死刑,人们确实有不同的呼声。但也有人认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实现民主,必须以民众高素质为前提,这样作出的思考才比较成熟,否则是很难成功的。
就我而言,关于药家鑫,前面也讲了,他一个人不能代表所有人,有时候我们把道德变成政治化,变成其他性质来判断,问题就复杂了。我们今天的交流,完全是道德和宗教方面的研究,因此,有些复杂的问题,我并没有特别深地去思维它。
(八) 问:我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一新生。如果人有前世、今生和来世,地球上的人口会不会增加?
答:实际上,人类不只是地球上有,按照佛教的观点,以及现在天文学家的说法,宇宙中有无量无边的星球,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也有其他不同的人类。佛教的《俱舍论》和《大楼炭经》中也讲了,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除了地球上的人类以外,还有其他众生的存在。
而且,我们今生是人,来世却可能变成地狱有情、饿鬼、旁生、天人等,因而不会有你所担忧的过失。
问:按照这种观点的话,现在的人口增加,应该是六道中哪一道的众生减少了,转生成了人类?
答:对,是这样的,佛教经论中对此有过专门的描述。比如说,往昔造过善业的地狱众生,一旦恶业消尽、善业成熟,就可以投生为人。
其实,三恶趣的众生数量非常多。地狱众生像晚上的星星一样多,饿鬼像白天的星星一样少;饿鬼犹如晚上的星星,旁生则像白天的星星……以此类推,人类的数量实在微不足道。这些三恶趣的众生,感受完痛苦之后,有些可以转生为人。所以,人类的数量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字,它可以增加或者减少。
问:我从历史上看,中国有三次外来文明的植入:第一次就是佛教,从东汉明帝开始,历经几百年,最终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第二次是基督教,当然失败了;第三次是马克思主义,现在成败与否,我不好作定论。我想问的就是,佛教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力,可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来?
答:佛教中不管是哪个教义,都不会被任何思想所推翻。为什么呢?因为它就是真理,真金不怕火炼。
佛教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2],在这个过程中,涌现过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研究过佛教,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可以推翻它。
在这方面,希望你们知识分子研究一下,这样的话,才会明白为什么说佛教是真理?为什么它能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相融合?
(九) 问:我是生命科学学院的藏族大学生。本来我是没有胆子站起来的,但刚才有个藏族学姐站起来提问,大家都嘲笑她,我心里很不爽。
我的问题跟我的专业有关:这学期天天要解剖活鱼,但在我们藏族的佛教中,鱼是圣物,所以我心里特别痛苦,就像刀割在自己身上一样,甚至比这个更痛苦。每次解剖时,我就不参加。同学们问我原因,我说我信仰佛教。有的同学很理解,有的同学却说:“信仰佛教是一种迷信,信这个干嘛?”我很愤怒,但只能默默无语地坐着,觉得没必要回答。因为那里只有我一个是藏族,我再怎么说,他们也听不进去。请问上师,信仰是一种迷信吗?
答:藏地的女孩子,胆子普遍比较小,今天你能勇敢地问这个问题,我很高兴!
关于解剖动物,确实,对没有佛教信仰的人来讲,可能觉得无所谓;但对有信仰的人而言,这是非常痛苦的事。
认为信仰佛教是一种迷信,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我前段时间在复旦大学,引用过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梁启超的一段话,他认真剖析了佛教的信仰不是迷信、是正信,原因也讲得特别清楚。
所谓“迷信”,是指不符合实际道理的一种信心。如果你有确凿的理由,能证明佛教是迷信,可以拿出来我们互相探讨。但英国哲学家罗素,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曾说:“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他赞叹的是什么呢?就是佛教的思想。
因此,有些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假如不了解佛教,最好是先研究一下。否则,作为知识分子,未经观察就随便断言,这并非明智之举。莎士比亚也讲过:“千万不可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问:有的同学告诉我:“在科学面前,谈不上信仰。”这是真的吗?您是怎么看待的?
答:真正的科学,是很严谨的治学态度。自古以来,很多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判断,秉持的是公正、客观的理念。
现在很多人自己不信仰佛教,这也情有可原,我们理解他的选择,毕竟每个人的环境、教育都不相同。但若以科学的名义来抹杀真理,这是不合理的。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你们没必要痛苦、愤怒,如果实在没办法而造了业,要多念“嗡班扎尔萨埵吽”忏悔,这个咒语可以清净罪障。同时,对任何同学也好、老师也好,不要有不高兴的态度,大家应当互相尊重、开开心心,这样来相处比较好。
(十) 问:我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的老师。您刚才提到了无常,请问,无常和心灵教育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心灵教育,当然有很多解释方法,我今天主要侧重于大乘佛教的利他理念,以及传统文化的儒教思想。我们今后的教育,应当从这个层面来考虑。
关于无常,不仅会发生在外在的物质上,还会出现在我们的身心上。《俱舍论》中说,除了无为法之外,无常其实涉及一切有为法的万事万物。尽管这一切是无常的,但我们也要从中汲取真理。
要知道,无常的所有法中,有些没有实在意义,我们并不值得希求;有些却非常宝贵,这是心灵教育一定要接受的。
问:作为老师,我们现在应当怎么去作心灵教育?能否请堪布说一下里面有些什么内涵?
答:我这里讲的心灵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方面,我们的心需要自我调整,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自净其意”。这种境界,现在好多老师、大学生都比较缺乏,面对种种诱惑时,随波逐流,非常脆弱。所以,大家今后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能天天为了自我奋斗,而应该关心这个社会、关心身边的人,这也是大乘佛教的理念。
总之,今天所提到的心灵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要利他,帮助他人、助人为乐。
问:《大乘起信论》中说,真如不守自性,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并说无始以来就有这样一个无明。那么,为什么会有无明呢?
答:无明是从真如中忽然出现的,《宝性论》说,就像乌云在虚空中突然出现一样。
从虚空的层面来讲,乌云不是长久的;但从乌云的角度而言,对于组成它的水分子,若依次推究其前因,确实可推至无始以来。因为时间极为漫长,故可称之为“无始以来”,但若跟真如比较起来,它只是偶尔出现的。
因此,用虚空和乌云的比喻,就可以了解真如与无明之间的关系。
(十一) 问:我是一名理工科的研究生,对哲学和佛教都有兴趣,但没有太多时间读这方面的书。禅宗说“不立文字,直指心性”,理解佛教的很多东西,应该是靠修行,不是靠文字。但我看书都没时间,更不用说修行了。再说看书也不可靠。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
答:不立文字,是禅宗比较高的境界。我们现在作为凡夫人,没有时间看书就想要“不立文字”,这无疑是自欺欺人。
了解佛教道理的正确次第,应该是闻、思、修,即先听闻佛法,再看书思维,最后修行。假如你连前面的闻和思都没有,去修行就是盲修瞎炼。
要知道,不立文字的境界很高很高,自己还没有达到之前,一定要通过漫长的时间学习。所以,我一直强调要闻思修。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招办发言人 腾讯高考原创视频节目
华中师范大学重视知识传授
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
为国家基础一线培养师资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的理念和思想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的味道
华中师大招办副主任李萌欣:
我们培养目标就是为国家基础一线培养优秀的师资和教育家。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目标,我们有一个“未来教育家”工程,比如说我们工程里面有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了校内…
听众:21322 收听:35
扫描二维码,或在微信中查找"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添加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官方微信
冷热门专业是相对的
涉及到专业选择,我们认为首先学生得明确自己个人的志向和目标。因为这是决定你能否坚持的走完你这个专业道路的这样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在选择专业志愿的时候,先了解自己希望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或者什么领域的研究,这样能够更好的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你将来要走的专业道路相结合。
第二,就是要了解各个专业,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这个专业设置,将来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或者是培养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需要详细了解。第三,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不要盲从,因为现在很多媒体上都会介绍哪些是热门专业,哪些是冷门专业,其实我们认为冷门专业、热门专业,永远都是相对的,可能这段时间是热门专业,但是可能大学四年之后,又遇到了就业上的一个压力等等。可能在你看来是一些冷门专业,但是实际上在你大四毕业之后,也许就成为一个国家紧缺的行业。所以这一定要能够正确认识,然后从长远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职业定位,包括长远来看各个专业将来发展方向…
重视教师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
其实我们作为一个百年高校,在历史上就有很多著名的名家大师来我们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比如说著名的国学大师,还有著名化学家,物理学家等等,当然现在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比如现在既有享誉海内外的名家大师,比如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还有中科院院士张景中先生、赵进才先生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比如两位长江学者,还有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国家杰青等等,还有教授、副教授近千位,博士生导师300多位,我们现在引进多名国家“千人计划”的学者,相信他们的加盟,也将使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的师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目前与70多个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我们学校目前与70多个国家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教师这个层面的互访或者是进行联合的科学研究。第二,就是学生的交流。目前我们每一年有30多个学生的访学或者是交流计划。主要模式是4+1,主要是本科和研究生联读的项目,还有2+2,两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就读,还有两年在国外的高校就读,这样学生可以拿到国内和国外两个高校的学位等方式都可以供大家选择。
当然是这样。我们有一些国外的交流项目,是指定一部分专业的。还有一些是在全校的范围内进行选拔,主要考核指标,一个当然就是学生本专业的学业成绩,要保证自己在本专业的学习能够名列前茅。第二,外语水平。第三,学生综合素质。在国外留学,也涉及到学生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考察进行选拔…
80%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奖助学金政策
我们学校很注重奖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我们从两个方面解决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一方面是从物质上,经济上给予学生适当的补助。目前我们因为师范专业学生全部享受了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按照国家政策,师范专业的学生是免学费,免住宿费,每年只需要交1000多块钱的学杂费。除此之外,每个月还有600元生活补助,可以是完全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经济问题。
另外,我们师范专业学生还可以享受国家奖学金政策。对于非师范专业学生来讲,我们一方面是设有学校80%以上的非师范专业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每年500到10000元不等。我们为了鼓励特长突出,在各类综合素质的奖项方面,对学校有突出贡献,个人发展上有重大的奖项的这种学生,我们专门设立单项的奖学金,鼓励孩子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
提问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校园开放日
学校西安思源学院 时间7月17日
形式学校招生办院系在线微博答疑
高考帮帮忙
扫描二维码
收听腾讯高考微信
获得每日最新高考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