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何时与天宫二号的宇航员交接,宇航员何时入天宫二号的宇航员?

南方都市报 过程演示细节解读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18日下午,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完成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形成稳定运行的组合体,随后航天员顺利入住天宫一号。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手动交会对接,是此次航天飞行最令人关注的核心技术。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导航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称,手控交会对接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参与科技在太空中的应用,使人类具有真正开发太空资源的能力。  交会程序:两个8吨“大家伙”玩“针线活”  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行,横向错位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当两个航天器逐步接近时,其对接面在达到300毫米时,俯仰、偏航、滚动三个姿态角均不能超过5°。“就像我们一手拿针,一手拿线,一次就要将线头穿进针孔。”  “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在交会控制和对接过程中,对接机构按照捕获、缓冲、拉近、锁紧四个阶段,完成对接,其间还必须完成校正、碰撞、连接等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程序。缓冲的目的是为交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消耗一部分两个航天器接触撞击后产生的能量,保证其撞得上,但又不能撞坏,以形成柔性连接。  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专家介绍,当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两个8吨重的“大家伙”进行交会对接时,其初始速度为7.91公里/秒,即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以如此的高速撞上去,必然会导致“两败俱伤”。因此,在对接时,必须对两个飞行器进行减速,使其相对运行速度不能超过0 .2米/秒,以达到缓冲碰撞的目的。
  捕获成功是完成对接的前提,校正的目的是使两个航天器的姿态符合对接要求。“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行,横向错位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当两个航天器逐步接近时,其对接面在达到300毫米时,俯仰、偏航、滚动三个姿态角均不能超过5°。只有在上述状态下,才能满足初始对接条件。  若对接时相对位移、角度及角速度等实际对接初始条件偏差较大,将可能造成对接碰撞时飞船出现较大偏差,这就需要进行强制校正。专家预计,如果神九对接时用到强制校正的话,将需要10分半钟。  在茫茫太空中,这样的条件近乎苛刻,“就像我们在地面上一手拿针,一手拿线,一次就要将线头穿进针孔。”  两个航天器对接成功后,还要确保对接面的拉紧与密封,并保持刚性连接,在两个航天器之间形成与真空环境完全隔离的通道,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对接后还要实施电、气、液等连接,以保证空间站的正常运行。  这样的良好对接状态需要保持到在轨任务结束后,再对两个航天器进行分离。  “神舟九号”与“神舟八号”最大的差别是,“神舟八号”载的是模拟人,与“天宫一号”进行的是自动交会对接,而“神舟九号”载有航天员,将采用手控交会对接的方式,与“天宫一号”对接。在地面测控中心对缓冲、速度控制、位置确认等作出精确指挥的情况下,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接时,将采取航天员手控操作。  林宝军表示,航天员乘组与模拟人肯定有所差别。专家们会对“神舟八号”的测得的数据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以保证“神舟九号”的顺利对接和航天员的安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与神舟八号飞船及遥八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适应载人需要,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林宝军称,手控交会对接的意义在于应用,有人能够参与的应用。最简单的例子是,没有人的参与,航天器有一个零部件坏了,可能就不能使用了,而有了人的参与,就可以进行维修。日后,微重力等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也将有人进行参与。有了人的参与,才是真正具备了开发太空的能力。  对接设备:上万零部件构建圆形“通道”  对接机构上有118个进行测量的传感器,5个接发指令的控制器,18台电机传动着上千个齿轮和轴承。而接插件、电缆紧固件等有上万个。最关键的是12把锁钩。这些力大无比的锁钩每把可产生3吨的抓力,12把共产生36吨的抓力将目标器牢牢抓住并锁定。  据了解,世界各国航天器的碰撞式对接设备有三种典型构型。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杆--锥”式对接机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首次用于轨道飞行对接试验的结构组合。但这一对接机构没有装备供宇航员通过的密封通道,宇航员从一个航天器进入另一个航天器,只能从舱外通过。  “联盟号--礼炮号”组合的对接机构装备了密封的内通道,但却仍具有“杆--锥”式对接机构的不便之处,即带“杆”的飞船只能与带“锥”的飞船对接。  中国航天人选择了其中难度较大的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作为研制对象,进行技术攻关。  此种对接机构对接部件设置于周边,,留出了中心的过渡通道,,宇航员可方便地通过。以“神舟九号”和“天空一号”的对接为例,对接成功后,两个航天器之间将形成一个直径达80厘米的圆形通道,供航天员往返“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这种设计的最大的特点是完全采取了异体同构的设计原则,可以和任何装有这种对接机构的飞行器对接。但它面临的问题是结构的复杂化。  对接机构上有118个进行测量的传感器,5个接发指令的控制器,18台电机传动着上千个齿轮和轴承,进行力的传递。而接插件、电缆紧固件等有上万个。当然,这上面最关键的是12把锁钩。这些力大无比的锁钩,每把可产生3吨的抓力,12把共产生36吨的抓力,将目标器牢牢抓住并锁定。  为了将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并提高效率,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员工单培林,曾用48个小时重复做一个动作,来提高自己对设备的熟悉度和操作的熟练度。而经过这样锻炼所装配出的对接设备,可以用很小的耗能达到较高的效率。  而为了检测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航天人们还自主研制了空间对接机构特性测试台、缓冲试验台、空间对接机构综合试验系统、空间对接机构热真空试验台四大试验专用设备等。  林宝军称,对接设备装配好了,仅仅是第一步。要有支撑设备对对接设备进行检验,以测试对接设备是否能在太空的环境下运行。这也是难度很大的工作,不仅要设计出各项运行指标,还要设计出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的设备。  “非常难,一步一个坎。”林宝军感慨。  研发揭秘  两块20吨花岗石打造对接模拟器  俄方开出天价:对接机构技术设计专利费1亿美元,引进成熟的技术和现成的产品还要加钱,此外,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还存在着被搭售的可能。“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除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别无他路。”  日,中国批准国家有人操纵空间计划,命名为“921计划”。太空行走、交会和对接测试,作为“921计划”第二阶段的重要任务,计划于2006年至2015年之间实现。  1995年,对接机构研究室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辖下成立。彼时,中国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除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基础外,几乎一片空白。项目成立之初人员不足10人,没有人见过实体的对接机构,中国未来的对接机构要做成什么样子,甚至都没有被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  仅仅方案论证报告,就耗时三个多月,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小组成员从无到有,逐渐明确了中国对接机构在未来的研究方向,揭开了一段十余年的艰难攻关历程。  现已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的张崇峰曾向媒体谈起,他们在参观俄罗斯“能源”火箭公司对接机构研制车间时,俄方表示,他们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生产对接机构的单位。他对中方购买其产品胸有成竹,并开出了天价:对接机构技术设计专利费1亿美元,引进成熟的技术和现成的产品还要加钱,此外,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还存在着被搭售的可能。“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必须突破和掌握的,除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别无他路。”这次参观之后,张崇峰有此感慨。  俄罗斯方面利用“吊挂”方案模拟微重力环境,即用足够长的绳子把两个飞行器模型分别“吊挂”起来,然后拉开一段距离,利用钟摆原理使两个飞行器对撞,以此模拟对接过程。  林宝军称,这样的方式只能在单一条件下模拟微重力环境,容易造成误差。  805所的总工艺师王北江经过潜心研究,提出用喷气悬浮的方案建造对接缓冲试验台。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完全不同于俄罗斯的试验方法,具有中国航天人的创新特色。林宝军称,用气浮力抵消引力,更接近于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  但在建台过程中,却碰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即该方案需要两块大石头作为平台。这两块石头要平整度高、稳定性好,整个平台的高低起伏不能超过千分之三毫米。  从王北江提出方案,到在泰山上发现符合要求的花岗石,耗时一个月。将石头打磨成两块20吨重的平台,又用去了五个月。打造好的平台,高低起伏低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20,8吨重的飞船模型,只需要用手指轻触,就可以开始滑行。  这令后来来中国参观的俄罗斯专家团队也赞叹不已。
附近的朋友等待您的帮助
包打听移动版股票/基金&
从神九进入天宫,中国航天员3小时过“三重门”
  声音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对航天员的真正考验,将是6天后的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如果能够顺利实施,意味着中国完全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表明我们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如果说神舟九号任务的核心是实现对接和撤离的话,那么作为这一关键事件"幕后推手"的飞行管理控制,将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对于神九任务来说,飞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难点和亮点。”解读神九任务航天员飞行手册  在神舟九号飞船发射过程中,人们通过电视屏幕,看到3位航天员一直注视着手中的飞行手册。飞行手册是什么?是谁设计的?有哪些作用?航天员系统总体室副主任陈欣进行解读:  航天员的行动指南  陈欣介绍,飞行手册可以说是航天员的行动指南,融汇了工程总体以及各大系统对飞行乘组的要求。神九任务飞行手册共计6类8册,包括正常飞行手册、交会对接手册、飞船应急与故障处理手册、目标飞行器应急与故障处置手册、飞船操作指南(上、下)、目标飞行器操作指南(上、下)。神九任务飞行手册由航天员系统总体室负责研制。  关键节点一目了然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飞行状况,包括正常飞行、应急处置以及故障处置,在13天的飞行中,航天员需要充分高效运用近千页的飞行手册。  如何做到既满足航天员的使用需求,又符合工程各分系统的技术要求,航天员系统总体室在研制手册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块,将正常飞行程序、注意事项和重要步骤等环节区分开来。此外,在编辑过程中,还广泛征求航天员意见,充分吸取以往飞行经验,保证了飞行手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陈欣说,研制手册就像是炒一盘菜,前提是把大家提供的主料配料都要放进去,然后这盘菜怎么下料,最后怎么出锅,那都是要经过大厨仔细考虑的。手册还画了流程图,遇到故障该怎么处置,手册里清清楚楚。新华网轨道舱通道。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画面。景海鹏率先进入天宫一号。  从神舟九号对接上天宫一号到航天员进入“天宫”,时间过去了近3个小时。通往“天宫”之门为什么这么难开启?中国航天员中心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说,从神舟九号进入“天宫”的路上,航天员要先后打开三道门: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门、轨道舱前舱门和天宫一号舱门。后两道门通过对接通道相连,在打开其中每一道门之前,航天员都要进行舱门检漏、舱压平衡等操作以保证安全。  在打开最后一道门天宫一号舱门之前,景海鹏首先从工具箱中取出“钥匙”。这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钥匙,而是一把三四十公分长的金属把手,相当于把一枚“螺母”套在舱门开门机构的“螺帽”上。  虽然地面试验中航天员开门并不难,此前科研人员们还是有过担心:天宫一号关闭了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打不开?不过,画面显示,景海鹏并没有太费劲,就打开了“天宫”之门。  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入住“天宫”经典镜头全解析  万里追寻  【镜头】11时47分,已经在轨运行了26圈的神舟九号飞船平稳飞抵天宫一号身后,二者相距约52公里。4次自我修正后,神舟九号飞船进入5公里停泊点。  景海鹏向飞船发出手控指令:对飞船上的手动控制设备加电,设置交会对接状态。  在进行手控交会对接之前,飞船与天宫首先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与7个月前的对接不同,这一次,飞船手动控制系统首次加电,为自动对接提供备份。一旦自动交会对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航天员将实施手动对接或撤离。  5公里、400米、140米、30米……  【解读】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对接机构,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复杂的空间机构,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在神八飞行成功验证之后,神九和天宫一号将进一步对自动交会技术进行验证,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技术的成熟性。  牵手太空  【镜头】30米,在茫茫太空中是如此微乎其微的一段路程;对于飞控中心大屏幕前屏息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段路紧张而漫长。  坐在最中间的刘旺全神贯注,表情严肃。则左手握着飞行手册,右手捧着黑色的摄像机,镜头对着前方她将用影像记录着毕生难忘的一刻。  14时07分,飞跃最后的30米,在太空中独自等待了215天的天宫一号终于迎来了神舟九号,对接环轻轻触碰。  飞船启动主动对接钩,牢牢锁住天宫一号上的被动对接钩,上千个齿轮和轴承同步动作,对接面上6组12把对接锁紧紧扣在了一起。  【解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同神八与天宫的交会对接有不同之处。首先,飞船手动控制系统首次加电,为自动交会对接提供重要备份手段;其次,从飞船到达400米停泊点到对接接触,全过程在阳照区内进行,进一步考核光学测量设备在光照条件下测量精度和抗光干扰能力;第三,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应用与试验。最后,与首次无人交会对接任务相比,增加了50多种应急交会对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应急情况下实施自动对接的可靠性。  开启“天门”  【镜头】天宫与神九顺利相接连为一体,3名航天员却还不能立刻进入“天宫”。  奔向天宫的第一步,是“换装”。  乳白色的舱内航天服主要在飞船上升段、返回段及交会对接阶段穿着,一旦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但是,要通过直径不到一米的对接通道进入天宫,要先把笨重的航天服换成轻便的工作服。  屏幕上显示着蓝色身影工作的影像,画面不时小有晃动。等待略显漫长。  在打开最后一道门天宫一号舱门之前,景海鹏首先从工具箱中取出“钥匙”。来自天宫的光线照亮了屏幕,门开了。门后是一个中国人通往太空的全新世界。  【解读】航天员中心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为了模拟运行260多天的天宫一号状况,地面训练中,模拟舱也关闭了260多天,以通过1:1模拟实验,让航天员掌握更多的开门技巧。与神舟七号开舱活动相比,天宫舱门两头都是密封舱,天宫与神舟之间的压力平衡,因而操作比较顺利。  进驻“天宫”  【镜头】像一尾灵活的蓝色小鱼,景海鹏以手撑地,“游”出了对接通道,出现在天宫一号中。  天宫一号的首位访客看起来从容、轻松,他向摄像头挥了挥右手。  刘旺随后出现在画面中。景海鹏轻轻拽了一下队友,把刘旺拉到了身旁。  随后,刘洋用手助力,一点一点“漂”进轨道舱,如同一枚轻盈的羽毛。刘旺在背后轻轻推了一下,把她送到了实验舱后部。  3位航天员看起来十分兴奋,他们互相扶持着转向摄像头,长期的共同训练,让三个人的配合如同家人一般默契。  挥手,微笑。在厦门测控站上方,3位航天员第一次在中国的空间实验室留下了“全家福”。  “天宫”生活就此开始。6天后进行的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将是对他们更大的考验。  【解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入住天宫后,航天员将开展载人环境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工作。这对航天员是一种考验,对我国积累航天医学数据有重要意义。  对接“天衣无缝”秘密  密封舱密封圈要受100度高温考验  密封圈材料不是普通“硅橡胶”  33岁的耿海峰是对接机构副主任设计师,他向记者讲述了神九与天宫对接得“天衣无缝”的秘密密封圈:  “当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通道被打开,两个连接体将形成一个大的密封舱。为了保证航天员在舱内的安全,整个密封舱的密封性至关重要。如何保证百分之百的密封性,密封圈是其中的关键点。”耿海峰说。  密封圈被安放在神舟九号主动对接结构的对接面凹槽里。在与天宫一号对接前,***在神九对接机构上的密封圈是“裸露的”。在太空的严酷环境中,密封圈要经受住100摄氏度至零下75摄氏度的高低温考验,还要经得起各种太空辐射,这对于制作一般密封圈的材料“硅橡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硅橡胶在低温环境下有“脆变”特性。  光封圈材料就研究了6年  为了研究抗脆的特殊密封圈材料,耿海峰带领科研团队从2002年开始,前后进行了长达6年的科技攻关。2008年单件产品成功研制后,又与整机一起进行了各种验证试验,克服的困难数不胜数。  找1.8米高大汉进行穿越试验  神九与天宫对接后,航天员从直径80公分的圆形通道进入天宫一号。为了确保航天员顺利通过通道,805所设计师在地面上曾进行了各类模拟试验。其中一项就是请一位身高1.8米、体重165斤的飞船工程师,多次进行现场穿越试验,一次次验证通道的科学合理性。  专家解码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近距离交会误差在十几厘米内  远距离导引:像在太空打移动靶  远距离导引到交会对接的第一步,神舟九号需要从数千公里外的地方被导引至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的交会对接入口。  “远距离导引控制带来的控制频度之密,控制精度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说,两个航天器均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高速飞行,要准确控制这两个高速动态飞行器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高度,就好比在太空中打两个“移动靶”。  这个艰巨任务由地面测控系统来完成。“神舟九号发射升空以后,我们要进行5次远距离导引控制,实际上只实施了4次就实现了目标。”北京飞控中心研究员唐歌实介绍。  近距离交会:精度能达到厘米级  从相距52公里处,神舟九号开始利用飞行器上微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测量设备,获得和天宫一号的相对距离和相对姿态等信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计算出飞船继续前进的轨迹和速度,逐渐逼近天宫一号。  钱卫平说,由于地面航天测控网受到距离、分布等因素的制约,在近距离时难以满足飞行器交会的要求,只能依靠航天器自主导引。  要使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机构能够顺利捕获,误差必须保持在十几厘米范围内,这种导航精度,对飞行的安全性、天地协同的时效性,都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  “为了解决难题,飞船上装备了现代化的测量手段,距离的测量精度能达到厘米级。”钱卫平说。  “1+1=1”关键:动用上万零部件  当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刚一接触上,飞船上的发动机开机,对飞船进行加速。对接机构按照捕获、缓冲、拉近、锁紧四个阶段,完成对接,并保证密封。  对接后,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成为一个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此时由天宫一号控制组合体飞行,神九飞船处于“停靠”状态,实现“1+1=1”。  如何使对接时不发生碰撞,对接后能够保持完全密封,以及使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真正合二为一,都要依赖对接机构的精确动作。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是这次任务最复杂和精密的空间机构,有数百个轴承齿轮和上万个零部件。  对接形成密封通道后,将进行通道密封性能检查,确保舱体的气密性,保证舱内航天员的安全。  “1-1=2”奥秘:采取4重备份  在神九天宫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过程中,组合体将至少进行两次分离,一次是手控交会对接之前,神九将与天宫短暂作别;一次是航天员返回前,神九将与天宫永久作别。  “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航天器能否分离成功,是交会对接任务完整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意味着未来航天员能否顺利从空间实验室或者空间站撤离。  分离过程是“1-1=2”的过程,要实现两个组合在一起的飞行器顺利分开,又保证两个飞行器一切正常,神舟九号恢复自主飞行功能。  分离是对接的反过程,对接时锁得紧,分离时必然就困难。对接机构上的12把结构锁,每个锁的拉力都是数吨级。为保分离采取了4重备份。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神九整流罩脱落遇神秘发光体。截图  迷离档案  神九遇神秘发光体 已作UFO档案存档  人们紧盯视频观测神九发射升空直播时,发现了难解的科学疑惑:大约在神九发射升空4分11秒左右,整流罩脱离之后,由红外摄像设备拍摄的画面突然出现了两个发光体,其飞行速度从画面上来看,非常迅速,直扑神九而来,并与其擦肩而过。  它们究竟是什么?UFO、太空垃圾、星光、飞鸟、镜头眩光,还是飞机……一时间,讨论猜测通过频频出现。  网友说 整流罩脱落遇神秘发光体  近日,网络论坛和微博上,大家都在热烈讨论神九发射。  整流罩脱落时,遭遇的两个神秘发光体,像UFO一样神秘,许多网友在发微博的同时还直接附上了视频,标明了奇异景象出现的具体时间,并定格了画面,令人难解的一幕画面就出现在4分11秒左右。  从画面上来看,在整流罩脱落的时候,突然从神九的相反方向发出两个发光体。从视频画面带来的感觉看,这两个发光体好像距离神九并不算太远,但它们移动的速度非常快,只是这两个发光体在画面上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暂的一两秒,一闪就消失了。  尽管时间很短,这两个扑面而来惊鸿一瞥的发光体还是被敏锐的网友捕捉到了,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围观和讨论。  许多网友说,从画面感觉来看,似乎它们的移动速度是火箭的很多倍,真不知道它们从哪里冒出来的,简直是太奇怪了。  网友接龙猜测发光体身份  镜头上一闪而过的两个奇妙发光体究竟是什么?这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兴趣,许多网友开始发挥“福尔摩斯”的判案精神,猜测它们真实身份。  简单派的网友 andy0__0认为:那应该是火箭其中一级脱落。彭松心境则称:应该是太空背景里的星星吧。还有的网友称,难道是飞机或者飞鸟?  疑惑派的网友敏捷的水说:我也看到了,不知是否有解释,个人感觉应该是流星或者太空垃圾。  而分析派的网友jack爱大海说:飞行速度比神九速度快多了,难道是流星或者UFO?  质疑推理派的网友六首歌分析说:首先不可能是星光,如果是星光的话轨迹应和飞船的轨迹平行。  其次飞机也不可能:1、飞船发射应该有航空管制,推进器的脱落极有可能砸到飞行器;2、飞机的速度远小于飞船此时的速度,轨迹也基本应该平行,视频里亮点的速度明显大于飞船的速度。  而网友孙国佑立刻与他展开讨论:“视频中速度快,不代表真是速度就快,你没有考虑火箭自身的速度,人家拍摄是跟踪火箭不是跟踪飞机”,他称已请教了许多相关方面的“牛人”,都没有给出特别合理的解释。  专家说  张旸:排除是飞机  天文专家张旸说,画面太片断了,没有特别具体的细节,仅靠这一两秒的画面真的很难判断这两个神秘的发光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就连推断这两个发光体的飞行速度都很困难,因为时间短,也没有飞行距离的定位,但是从画面来看,排除是飞机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当时神九整流罩脱离,按理说应该已飞出了稠密的大气层,应该不会是飞机。  王思潮:当UFO档案  南京紫天文台的王思潮研究员对神九发射过程中遭遇的这两个神秘的发光体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他告诉记者,神九发射升空时,在酒泉还是白天,可以排除是天空背景下星光的可能性。  另外,出现在4分11秒左右的这段画面是用红外摄像设备进行拍摄的,只有温度比较高的热源,才可能被拍出这么清晰的光点出现在显示仪上,因为这两个物体应该温度非常高,而飞鸟的温度和我们人类体温差不多,利用红光摄像设备应该是拍不出这么强烈的光点的。  &还可以排除的是这两个发光体是由神九火箭其中的一部分脱落而带来的,这是因为画面上有非常明确的发光体移动方向,它们和神九火箭移动呈现出相反的方向。另外,对于网友信心满满地认为这两个发光体是镜头眩光造成的,王思潮认为也不太可能,他分析说,如果是镜头眩光的话,不可能在画面上呈现出这么快速而强烈的角速度。  王思潮说,由于摄像的角度和神九飞行的速度叠加也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这两个发光体移动的速度其实没有画面中那么快。如果红外摄像设备安放的地点,是在酒泉发射中心附近的话,那么就可以排除是飞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一时段,该地域的领空应该会实行飞行限制。  王思潮说,从目前提供的技术参数,依靠这一小段视频还无法判断这两个发光体的真实身份,所以他已经将这一奇妙的现象作为UFO档案记录在案,希望以后积累更多的资料来破解其身份。扬子晚报
06/18 02:0006/18 00:1006/16 18:5006/16 07:2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