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猝死的案例的好处的案例

《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_优秀范文十篇
范文一:■辅导个案〔关键词〕沉迷网络;认知行为了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了赵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征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探寻赵某的心理矛盾及个案基本情况赵某,男,12岁,小学五年级插班生。五年级第一学期从黑龙江省某农村小学转到我校,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赵某适龄入学,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一年前赵某全家迁入吴江。转入新的小学后,赵某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荡然无存。特别是英语,班里的同学听说读写样样精通,而自己只懂得几句“奥数”更是从来简单的英语会话,没听说过。恰逢国庆长假,应邀去一位同学家玩,这位同学教给他玩网络游戏,赵某甚觉新奇有趣,从网络游戏中获得了成就感。于是赵某谎称学赵某在电脑上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每天闭门玩游戏将近3小时,欲罢不能。回顾以往,赵某学习自觉,能独《三国演义》等名著。在农村时,喜欢与同学踢足球。转学后,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考试成绩又不理想,自尊心受挫,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向学。赵某主诉:“我的学习底子太差,我在学习上是没有希望了。”“我也希望改变,可是在玩网络游戏时,我感我还喜欢踢足球,希望成为一名足球明星。”父母诉述:孩子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下降,父亲很气愤,打了他一耳光,但他仍一放学就钻进自己的房间里玩游戏,有时连饭也不吃,对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很反感。自从沉迷网络游戏后,不愿意父母管他成绩每况愈下。咨询过程第一次:在会谈中我与赵某建立改变意愿。我分析赵某学习不适应导致沉迷网络游戏,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我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父母及孩子。1.赵某沉迷网络游戏是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导致,并不是单纯的网络游戏痴迷症;也不是单纯的学习无能,因为他愿意读自己喜欢的书,有自己的见解。2.赵某的自卑来自于学业失败,但他内心渴望获得成功。通过玩网络游戏,他获得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赵某的网络游戏次数,增强学习兴趣,提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改变赵某的不良认知,完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次:我继续加深与赵某的咨赵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并确立行为矫治阶段目标。根据赵某的愿望,双方一起确立四个阶段的行为矫治目标:第一阶段:由每天玩一次网络游时)。上课认真听讲,并坚持半个月。如果能做到就奖励一本卡通书,每两第二阶段:每周玩2次(一次2小时),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事先为他准备的问题),坚持半个月。如果能做到就奖励一本电玩书,每周踢一场球。第三阶段:每周末玩一次(一次2小时)。能认真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坚持一个月。如果考试成绩比每周踢两场球。第四阶段:每2 ̄3周玩一次(一次2小时)。巩固坚持三个月,如果陈铮治疗;行为治疗;反思□习需要,缠着母亲也买了一台电脑。高学习成绩。立完成作业,课余喜欢看《水浒》、询关系;采用认知干预的方法,促使与同学差距太大,根本追不上他们。戏减少到每两天玩一次(一次2 ̄3小到很满足,如果不玩,我会很失落。周踢一场球。的功课。上课精神萎靡,无心学习,以前有进步,就奖励一本世界名著,2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7(上半月刊)总第132期辅导个案■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奖励一套世界名著,每周踢三场球。我还给赵某以及其父母布置了咨询作业:①准备一个作业本,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以小时为单位,并及时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自己的感受。②父母与老师交谈一次,取得老师的配合。③父母给予积,以“代币”极评价,实行“代币法”电玩书、名著,踢足球。对每一项活动计划的完成给予正面强化。第三次:在咨询会谈中,我评估了赵某第一阶段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不玩游戏的天数里感觉很无聊,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就想着玩网络游戏;对提高学习成绩自觉信心不足,完成任务有难度。我根据赵某的行为表现重新整合咨询方法,采用认知干预的方法,引导赵某作积极的归因分析。我列出人们归因的常见原因(能力、努力、任,引导赵某多务难度、方法、运气)从自身因素寻找获取成功的突破口。我真倒霉……诅咒克服沉迷网络游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获取成功既需要他人协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样,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如此。这样的归因分析能促使赵某继续努力,消除自卑感,减少无助感。对赵某及其父母继续布置咨询作业:①以小时为单位安排、记录活动情况。②继续实行代币法。③父母与老师继续保持联系,取得老师的配合,并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第四次:赵某在以后这段时间内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他已完成第一阶段的计划,并获得相应的奖励,自认为有信心完成以后的“计。但学习上主动性差,不愿请教划”他人,认为老师、同学轻视他。这与为强化赵某的“合理观念”,我协助赵某进行“空椅子表演”,纠正其不当的认知观念:将两张椅子相对摆同学们肯定在嘲笑我,他们会更看不起我。我真失败,怎差?我失败过,不能胡乱猜测嘲笑别人,应该帮助他。他只是这个方面面并不差。弱者才会认命,千万别这么说。放,赵某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学关系也较融洽。玩网络游戏的次数另一张椅子虽空着,但假设坐着一--同学或老师。让赵某先表演个人----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如此重复多次,让他站在其他同学或老师的立场上想象合理反应。然后双方一起完成了这张特殊的逐渐减少,已能自我控制在2 ̄3周玩一次,并只把打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紧张学习生活后的娱乐休息方式。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获得一套世界名赵某反馈:“老师,网络游戏确实很吸引人,但我从网络游戏之外也得到了快乐。在学习上,我觉得我还是一个能成功的人。我还想成为足球明星,不过,要等我多学点知识,长大一点再说吧。”父母的评价:“孩子回家后,经常谈起学校里发生的事。”“回家后,能很自觉地做作业了。”“考试成绩提高,又像以前那样自信了。”我对其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咨询反思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个体的认知决定心情以及行动;个体之所以感到情绪困扰,主要是由于其对事、对人、对己的不适当的看法;悲观的看法将导致悲观的情绪与消极的行动,乐观的看法将导致快乐的情绪与积极的行动。依据这样的原理,在对赵某进行辅导时,我采用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1.认知干预,引导求助者作积极的归因分析,促使其学会正确归因。2.强化求助者的“合理观念”,协助求助者进行“空椅子表演”,纠正错3.引导其进行自我监督与控制,增强自信心,巩固咨询疗效。同时实行“代币法”,以“代币”量赢得求助者愿望的满足,对每一项活动计划的完成给以强化。当然,要想把孩子从网络中拉出现实生活开始,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多掌握一些科学育人的方法,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让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著的奖励。量赢得赵某愿望的满足:买卡通书、“表格”------三栏目表。随想认知失真他人的合理反应每个人都会有失成绩差劲,真丢人。极端思维败的时候,所以被否定是很正常的。么会变得这样以偏概全差一点,其他方继续布置咨询作业:遇到疑难问题,放下心理压力,去请教他人,以期获得他人的协助。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脑中完成这张“三栏目。表”第五次------第六次:在赵某的反馈中,我了解到他在以后这段时间内能努力克制自己,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已顺利完成第二、第三赵某很有信心完成以后的“计划”。绪改善情况。继续布置咨询作业:①继续安排每天活动、记录完成情况及自我感受。②父母继续以“代币”激励。阶段的计划,并获得了相应的奖励。误的认知观念。都能努力克制自己玩游戏的想法,进行相关心理测验,客观评估其情第七次: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来,老师和家长也必须从关心孩子的预期目标。赵某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态度认真了,也能积极发言,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好转,与同赵某的内向、自尊心强不无关系。回访和跟踪,我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2009.7(上半月刊)总第132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5■课程思考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方慧科〔关键词〕心理健康活动课;软环境;创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少不了积极、有效的教学环境。依据格式塔心理学,不同的教学环境是不同的“场”,对课堂教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环境应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教室的选择与布置、桌椅的摆放、学生的分组、黑板版面的设计等。一般来说,上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一个专用教室,可让学生很快融入心理课堂氛围,情感表达上放得开;桌椅可环教室摆放,便于学生讨论,也可单人单桌便于独立思考;不同的主题活动,需要不同的分组;而好的版面设计能够烘托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硬环境是可能对心理活动课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的硬孩子体验成功,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满足感和快乐感增加了,也就不会沉迷于网络而不愿自拔了。点评从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可以看出案例中的来访者主要是由于学习不适应而形成的适应性障碍,具体表现为沉迷网络游戏。案例中的来访者处在儿童期,其自我认知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差,心理承受力差,内抑制力较差,认知水平低且不易分化,遇到刺激后易泛化,表现件。软环境是指教师对活动课气氛的营造、调节与控制。阴沉、消极的课堂气氛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忱,降低其对未来学习的信心;温暖、激励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促进学生目前的学习,而且能培养其对未来学习的积极态度。所以,一个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软环境的创设。一、课前预设,让环境形式多样不同的课需要教师营造不一样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不可少的。例如,上《做快乐的小铃铛》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快乐和谐而又轻松的气氛,让学生感到有可亲可敬的老师给予关怀,有活泼可爱的同学一起学习与玩耍,有亲爱的父母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敞开心扉打下良好的基础。《伤心的时候》一课重在帮助学生对负面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低沉的背景音乐给学生营造沉思的氛围,用画画、情境表演帮助学生表达内心真实出行为问题。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了认知疗法,找出来访者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挑战其有效性。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如再归因训练、假设验证、再评价、注意转移等技术的运用,使来访者重新形成更具适应性的态度和行为。“空椅子”技术的运用,将来访者的思想与身体整合为一个整体,鼓励来访者与他内心体验建立联系。心理咨询师营造了安全的氛围,让来访(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电邮:chenzheng_.cn)编辑/于洪终校/何妍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人人都会有不快乐的事情,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初步调节不良情绪。二、激发兴趣,让环境积极温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宽松、民主、和谐、温馨的活动气氛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所以,导入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例谈几种导入方法:1.音乐导入法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听歌曲,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课前播放与活动主题有关的歌曲、音乐,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融入活“我行!”》动中。如,上《大声地说:才会赢》,然后请听得懂歌曲的学生说说歌曲的意思。接着教师讲解歌曲的含义,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课主题------相信自己、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才能赢得胜利。2.重视热身活动热身活动是创设课堂学习情境的者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促进了来访者心理的成长。“代币”法的运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点评者:袁斌,南京邮电大学吴江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笔者认为,的课前备课中,对于气氛的预判是必亲人的呵护与培育是幸福、快乐的,时,教师先让学生听闽南歌曲《爱拼2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7(上半月刊)总第132期
范文二:内容提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有一部分孩子迷上了网络甚至深深地陷入其间而不能自拔。这样长久下去,可能会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形***格障碍,使人远离集体,不能融入社会。本案是班主任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使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回归到正常学习生活的案例。一、背景描述我班有个男生叫吴翔,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左顾右盼,做小动作,自制力极差。既影响别人学习,又影响了自己。做起作业来不愿思考,畏难情绪十分严重。有时老师批评他,他还显出明显的抵触情绪.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我知道那都是靠一点老底.我知道这个情况后,于一个星期六特意去他家家访。没想到家里根本没有他影子。他的家长看到我来,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他妈妈哀求我想办法救救他的孩子.原来自从去年夏天他家开了个游戏室,他就迷上了网络游戏和赌机.起先是自己玩,除了上学、吃饭和睡觉外,剩下的时间都在游戏中打发。后来,家长明白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极力制止,制止的方法由劝说变为武力,效果都不佳。因为吴翔父母由于生意忙,基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平时大多数时间把孩子交爷爷奶奶管理。老人非常溺爱这个独孙子,一切都由着他的性子。所以当儿子狠狠地揍孙子时,爷爷奶奶就当面袒护,这样时间长了,父母的教育根本不管用,他后来发展到自己不玩都要看别人玩,一看就是一天,有时瘾来了,不敢在自家玩,就哀求爷爷奶奶给他钱到别人家玩,爷爷奶奶不肯,他就在家赌气、发脾气,老人拗不过他,就只好答应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玩游戏的瘾越来越大,脾气越来越犟,越来越任性。全家人除了他父亲以外都不能管住他。而父亲又是个急性子,每次都是靠武力来征服。为此父母伤透了脑筋,还闹得矛盾重重。他妈妈说到这里,用几近哀求的语气对我说:“您一定要想办法帮我,不然这孩子就废了。”虽然他妈妈有点过,但我还是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来经过反复商量,我们还是决定从改变环境入手,他父母决定把还孩子暂时寄宿在我家一段时间,请求我帮他戒掉网瘾。二、存在原因我反复思考他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一是来自家庭的原因。他由于父母忙,缺少人管教,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没有好的兴趣爱好。另外他还没有找到他觉得更有意思的东西,他主观沉迷于某些吸引他的东西,是很正常,他自制力没有成年人那么强。比如你让陈景润戒掉数学,让周杰伦戒了唱歌,他们一样很痛苦。再加上学习枯燥,他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需要找一种方式排遣。我想如果我们能让他觉得生活中有比游戏更好玩的东西,有很多更有趣的活动吸引他,让他觉得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做,就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了。还有一点就是爷爷奶奶的娇惯和纵容害了他,让他养成了倔强、霸道、任性的性格,俨然一个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三、辅导过程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害处:我先让他自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瘦成什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消瘦,目光无神,是父母亲不给你吃吗?他说主要是因为经常玩游戏缺乏锻炼才这样的,然后我给他举了大量的事例说明沉迷网络的害处,还给他说了父母赚钱养家的艰辛,以及他们的期望等。虽然他年龄小,有些大道理还不大懂,但我看到他的脸变红了,头低得下下的,表现出了明显的悔意。 于是,我问他:“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他说:“我今后要控制自己不再去网吧,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认真完成作业,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他答应了。在我家住下后,为了帮助他戒掉网瘾,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教他学会自理生活的同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吴翔非常娇惯,在生活中几乎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来我家后,我教他叠被 、 叠衣 、铺床、 洗鞋子 、打扫房间等。这样做既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的独立嫩能力,还让他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2、在学校,所有活动都叫他参加。比如乒乓球比赛、合唱队练习、护绿小组活动……让他和同学们接触,在集体中感受和大家交往的快乐,培养他的积极乐观的兴趣爱好。3、由于平时只顾玩游戏,基本不与同学们玩耍,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这些都是不利于他的成长的。所以我有意识的安排几个同学平时多亲近他,多和他说话、多和他一块游戏、读书做题目等等,让他感受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电脑游戏外还有很多事情可做。4、我经常和他说话。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喜欢。第一周的星期三中午,吃完饭后就坐立不安,连小朋友们最爱看的动画片也引不起他的兴趣。看到他闷闷不乐的样子,我知道他的瘾又来了,便马上要女儿陪他下五子棋,并夸他:吴翔很聪明,肯定会赢了姐姐。他听后很高兴,喜滋滋地认真地和女儿下了起来。还有一次,他居然请求我答应他用我家的电脑玩游戏,就一小会儿,我答应了他,不过,我还告诉他,电脑还有好多用途:可以上网看书,查找资料,欣赏音乐等。“就让姐姐带着你玩吧!”我对他说。于是我让女儿把他带入了中国少儿网站,在他面前马上呈现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女儿带着他看书、画画等,他非常感兴趣,早已把游戏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到了周末,他要回家和家人团聚,我就带点强制意味的借书给他,并提出要求,这两天除了完成家庭作业,还得看十页书,星期一来了就讲给老师和同学听。他说,有时其实有事情做,可脑子里就是抹不开游戏的影子,一心就是想溜出去。我告诉他,你不要让自己闲下来,当你想去游戏时,你就多帮家里做做事……用汗水让自己忘记游戏。第一周双休日,我***询问他的表现,他妈妈很高兴地说,他完成作业后主动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毽子,这可是近一年来第一次找小朋友玩呢!我听后真为他高兴。每周一我都会询问他双休日的情况,并及时和他父母联系,了解其真实性。每次了解到他这个双休日没有去网吧时,我都把两个大拇指竖起来夸赞他,有时奖励他一个本子或者一颗糖,并在全班表扬他,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学习他改正错误戒掉网瘾的勇气和决心。渐渐的他脸上多了笑容,眼睛有了光彩。可这样还不是大功告成的时候,我还必须和他打一场持久战。案例分析:一、尊重学生,以情感人。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吴翔这样特殊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二、用关注和赏识态度对待学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吴翔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经常和他话家常,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而当他有了点滴的进步之后要及时表扬,还要当着全班的面表扬,尽量少用指责性的语言对待他的一些错误,多用商量和劝告的语气。三、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 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同学们与吴翔同学交朋友,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范文三:【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同于自毁前程,其危害不亚于毒品成瘾【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同于自毁前程,其危害不亚于毒品成瘾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先来看看几个案例:成都某高校的一个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像这位大学生一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网络游戏成瘾引起的社会问题已经出现。今年2月,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3月,湖南沅江一名14岁少年因网络游戏入魔产生幻觉,从4楼跌落身亡。
一名19岁的少年为了要钱上网,不惜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若无其事拿着钱去上网。12月19日,如东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王金,这起因沉迷网络引发的忤逆惨案令世人震惊,敲响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警钟。从县城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到省城重点高中的三名学生,都是因为自制力较差,经常出入网吧,学习成绩一再下滑,逃课、校内打架。骗取钱财以满足于虚拟的世界,家长带着无奈,只能把孩子一度再转回家乡的学校,他们对孩子的希望破灭了。还有一名学生上网成瘾且无钱,便向同学勒索,最终被学校开除。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杨铃指出,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痴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与服用毒品成瘾一样,危害深重,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早期干预。这是沪上心理学专家郭莲舫教授就目前某些大中小学生沉溺于游戏机房的现象提出的观点。郭教授介绍,根据心理学测试的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焦虑、紧张、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都超过正常值,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郭教授指出,通过早期干预进行心理疏导,可以纠正心理障碍,戒除网络游戏瘾。但是如果沉溺网络游戏越深就越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于毒品成瘾。令人惋惜的是,目前还没有生理或心理的“解药”。因此当家长恳求“救救孩子”的时候,郭教授只能痛心地告诉家长,为时已晚!专家呼吁:为了帮助青少年脱离沉溺网络游戏的害人泥沼,社会和政府应早期干预,除了勒令游戏机房管理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之外,必须关闭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网吧和游戏机房,切断青少年的接触途径。专家给出的原因分析:1、玩电脑游戏“上瘾”,从生理上看是大脑神经中枢反复接受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依赖性。电脑游戏千变万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无论胜败都会在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一个“兴奋灶”,久而久之不断强化,就表现出一种“瘾头”。从这个侧面讲,玩游戏“上瘾”和某种业余爱好比如钓鱼的兴趣差不多,钓鱼的人总希望钓大鱼,玩电脑游戏总希望“打赢”。2、另外,玩电脑游戏“上瘾”,还与心理因素有关。有的同志性格外向,争强好胜,电脑游戏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玩起来感到刺激过瘾;有的同志性格内向,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比较收敛含蓄,玩电脑游戏时客观上要求“急流勇进”,极大地激发了好胜心,与常态下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互补”,心理上感到平衡,也会产生浓厚兴趣。3、电脑游戏总是与人的业余爱好有关系:喜欢打扑克、下象棋的就对相关游戏感兴趣;喜欢驾驶的,肯定爱玩赛车游戏。何况,电子游戏具有虚拟性和可逆性,下了一步“臭棋”可以“悔棋”;赛车“翻车”换一辆车就是了,更没有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因此,电脑游戏往往比业余爱好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大大满足和延伸业余爱好,这也是玩电脑游戏容易“上瘾”的一个原因。专家指出:“沉溺网络上瘾”会遏制大脑发育南方网讯每到假期,学生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而担忧。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电脑游戏的玩家50%是青少年,专家指出“上网成瘾”会遏制大脑发育,影响智力开发。多年来专门研究电脑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绮云指出,电脑游戏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在玩游戏的青少年中有14.8%对玩游戏上瘾。长期沉迷于电脑游戏,不仅会遏制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而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沈绮云教授表示,目前,80%的游戏软件产品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等。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他们参照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由美国科学家金伯利oSo扬提出的“网络成瘾症”评测方法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玩游戏的未成年人中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竟达14.8%,远远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网络成瘾”病人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开始只是精神上的依赖,而后可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能造成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各种疾患,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沈绮云说,暴力互动游戏则会引发青少年的冲动。未成年人长期玩如飙车、砍杀、爆破、***战的游戏,火爆刺激的游戏内容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沈绮云认为,父母、老师不能一味采取“堵”、禁止的方法,来阻止未成年人接触电脑游戏,而应该去疏导。统计数字表明,中国近一半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27%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不管,19%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玩游戏,但不知道具体的游戏内容。由此看来,家长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玩游戏详细情况的人数不多,而既了解又能给予正确引导的就更少了。专家建议,可以成立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予以解决。几句忠告:1、凡事适可而止,电脑游戏说到家是一种业余消遣,一定要以愉悦身心为原则,不可沉溺其中,造成过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2、电脑游戏是一种编程游戏,看起来千变万化,实质上是“以不变应万变”。因此,人机对垒不可过于认真,应该输赢随意,随遇而安。3、游戏很精彩,人生更精彩。很多有益身心的业余爱好不可“游戏化”,更不应沉溺于电子游戏而贻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4、如果您玩过游戏后不是轻松愉快,而是感到脑子昏沉、精神倦怠、腰酸背痛、眼睛干涩、手腕发酸,甚至影响生活,不愿意学习,那么就趁早和游戏说“再见”。
范文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越来越普及,电脑游戏也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网络游戏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整个游戏市场。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10.2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213.8%。专家预测,200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具国家有效数据显示,目前中学生患“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经高达14.8%。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呢?这种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有什么危害?原因分析 1、现在网络游戏设计都是根据学生好奇冒险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场面惊险刺激,游戏一关接着一关,引着你要玩下去,要想“通关”,就得连续“奋战”。这虽不像对烟、酒、毒品等物质的依赖力量大,但在虚拟世界的信息刺激下,玩者普遍会感受到在现实世界体会不到的快感,随着乐趣不断增强,就会欲罢不能,久而久之成瘾。2、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轻松的心理需要网络游戏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着强烈的厌学情绪,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特别当无法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就会开始逃避,为摆脱“弱者”地位,寻找能够满足成就感的替代品。网络游戏恰恰能给他们作为强者的愉悦感。调查时发现班里的大多数女生对网络游戏没有兴趣,相反,班里的男生们却都对网络游戏非常迷恋。在他们的圈子里,关于网络游戏的术语是他们的“行话”,谁的游戏技巧高,谁玩得游戏多,就会受到更多的“尊重”。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就会努力“钻研”,从而不自觉地沉溺其中。并且一周内玩游戏在5小时以上的有72.9%。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 1、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中学生喜欢的游戏类型依次为:角色扮演类、第一人称射击类、冒险类、赛车类、智力类,他们经常玩的游戏有美国的《反恐精英》、韩国的《传奇》、台湾的《大富翁》、日本的《生化危机》等。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战等游戏,大多数游戏告诉青少年的却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和勾心斗角,这些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事例1:少年抢劫团伙落网西安雁塔警方抓获的6名涉嫌抢劫的犯罪嫌疑人年龄均在14-15岁,正是长期的沉湎于网络游戏,看惯了杀杀打打,经常出没于同一家网吧使这六个未成年人聚集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抢劫!审查中这个少年抢劫团伙交代作案25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之中。2、由于目前的网络游戏大多是收费游戏,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弊端--“金钱问题” 网络游戏的内容不外乎练级和买装备,然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上网费也在不断增高。而且,玩游戏所需的游戏卡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值。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当学生无法承受负担时,他们便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其中包括暴力抢劫、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单在我国,就有不少因为缺少玩游戏的资金而引发的违法事件。事例2:一名15岁的少年因沉迷于网络游戏,竟然半夜持刀砍杀自己的母亲,在抢得8000元后离家逃走。3、国外不良文化的入侵从调查表中看到,目前倍受中学生青睐的游戏大多是外国游戏。目前网络游戏业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而日本人在设计制作游戏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的世界观融入其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的民族文化中的不好的一面也被带入了游戏之中,这无论对游戏界还是整个世界的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学生都会有负面的影响。从武士道精神到神风敢死队,从赴日劳工到南京大屠杀,从泡沫经济中的超高工作压力到世界顶尖水平的SM。现在,游戏中也隐隐约约的体现了出来。这真的无法不让人担忧。现在的游戏中,对关于人体改造等内容似乎非常的热衷,其中以日本人为最,而且其中不乏大作。《生化危机》系列、《最终幻想7》、《寄生前夜》系列等都是其中的名作。不出名的游戏、漫画和动画作品又何其多呀。《生化危机》中的生化武器不得不让我们想到抗日战争时期可怕的石井部队,不得不想到那些被用来作实验的中国人是如何受到生化武器的毒害。这是不是对人性、人格和人权的不尊重呢?很多青年人在玩游戏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有这个问题。随着网络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想到还没有完全定性的中学生很容易跟着自己的潜意识走,如果长期沉迷于这种游戏就很可能会被另一种价值观和对人性认识同化,后果真的很难想象。4、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最新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会遏制儿童左前脑的正常发育,而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日本科学家对成百上千名玩“任天堂”游戏与其他只做简单、重复性算术题的学生脑部活动水平的检测分析发现,计算机游戏只刺激了与视觉和运动有关的那部分脑的活动,而算术则刺激了负责学习、记忆和情感的大脑额叶左半球和右半球的活动。我国医务工作者对部分7至18岁学生进行的脑像图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结论。长期的坐于电脑前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各种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事例3:某大学一名21岁的大一学生网吧连续玩了5个小时的游戏。在他正准备下楼返校时,突感头疼,继而昏迷,呼吸停止,医院收治后诊断其为“脑死亡”。 (2)、对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危害由于爆破、***杀等恐怖镜头频繁,许多中学生玩家常常情绪不稳定,失眠,有时发生知觉错乱现象,对极其重要的事物会茫然无所知觉。对声音极度敏感,即便轻微的声音也会激动得心跳、冒汗。长期如此,还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症!5.对学习的影响据调查,在大多数中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中,有80%的同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在这80%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是因为玩网络游戏而成绩下降。通过采访,我们得知,这些同学之所以成绩下降是因为太过于沉迷于游戏中,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着游戏中的情节,想着如何去战胜别人,如何多练级数,甚至于如何去盗取别人的账号等,长期地不思学习,以至于成绩下滑。
范文五: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电脑游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交流、娱乐和休闲的目的。作为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沉溺其中,而青少年群体更是对网络游戏有极大地热情。为此,网络游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大众心中的“魔兽”。关键词 :网络游戏 原因 防治对策安徽省庐江县。 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名叫飞宇的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有一个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那就是飞宇网吧的老板。这位网吧老板声称,他承认胡彬在自杀的前几天的确是在他的网吧里度过的, 但是时间不是11天,而是4天,而且胡彬在到他的网吧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异常。网吧老板还指出,胡彬不是第一个到他网吧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说明胡彬的自杀与玩网络游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对于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过大,缺少家庭关爱以及违法犯罪之后的畏惧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走上绝路的动因。应该说这位网吧老板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胡彬之死是否真的如这位网吧老板所说另有原因呢?事实是,在老师、同学和邻居们的眼里,胡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经济状况较好,拥有父母的关爱,而且还没有升学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胡彬根本不可能由于学习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绝路。既然如此,那么胡彬自身的品行又如何呢?是否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走访当地的公安部门,了解到胡彬没有任何劣迹。通过深入调查胡彬的方方面面,记者发现,除了网络游戏,还真找不到能够解释胡彬自杀的其他理由。在抢救的过程中,胡彬向父母讲述了自己11天的出走经历。原来,为了好好打网络游戏而不被父母找到,胡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前往县城里的网吧,而是去了一个乡镇里的网吧。开始他一天吃一袋方便面,后来,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面,晚上,三个椅子拼起来往上一躺就睡了。这期间没有人过问这个少年的冷暖饥饱。对于胡彬喝农药的原因,胡彬的父亲说:“胡彬在医院讲,爸爸我喝的这农药有剧毒。我问他,有毒你为什么还喝?他说,我喝就是想让你们救不活我。他说我已经玩够了。”胡彬的母亲说:“儿子老对我说,妈,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玩,他说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他说,夜里心里老是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日,胡彬在死前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有妖怪过来了。杀光!杀光!”在病床上,孩子的手还在动,似乎还在打着游戏。一:原因剖析1 “学习太枯燥了,我很烦,玩游戏轻松一下!”现在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而网络游戏则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虚拟世界,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下滑的青少年,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就从网络游戏中获取虚拟奖励,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2 “学习、做其他我不是很好,网络游戏我在行!”如果青少年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总是感觉处于落后、不如人的情况下,对父母、老师的严加管教比较抵触,寻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丧失信心,就会到网络游戏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自由地发挥才智”、体验成功,在虚拟的世界里“攻城拔寨”、“称王称霸”、升级到(修炼成)拥有绝对的主宰力量,进而挥洒自己的快乐、释放对现实的不满。3 “没什么朋友,通过网游去交友”青少年有交流感情、思想、疑惑的心理需求,当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时;当孩子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良,缺少有共同语言的伙伴沟通时,青少年就通过网络游戏广交朋友、寻找友情、逃避现实,弥补孤独感、抑郁和自卑等。4 “在网络游戏中干什么都行,,,,”在形式多样的网络游戏中可以如身临其境地到冰山大漠各种险恶境地、可以遨游外太空、可以“偷别人的菜”、可以结婚、恋爱,可以随意地杀人、放火,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任何后果,没有责备、压力和约束。青少年在玩网游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5“网络游戏真刺激、真好玩!” 网络游戏的设计精美,游戏效果视听感觉逼真、花样繁多,情节精彩刺激、富有悬念,并且变化无穷、引人入胜,这对于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感官刺激和诱惑。从游戏内容看,网络游戏中的“杀敌”和攻打“关卡、城池”等情境包含了大量的攻击性行为刺激。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精力旺盛,充满挑战欲望,大量攻击性内容的游戏使其更容易发泄自己过剩的精力。此外,网络游戏中的一些虚拟财产,如游戏的账号、点数、积分等,演化成了青少年眼中的物质财物,这种暗示对青少年的心理是一种满足。6 “玩时尚、最新游戏,我最个性!”
网络游戏的设计极具个性,游戏的种类繁多,有角色扮演类、技巧类、格斗类、战略类等等。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种类的游戏。另外,游戏中的角色人物的外貌、能力和性格都不尽相同,甚至所持的武器、所养的宠物千奇百怪,这也给青少年提供了展示个性、标新立异的舞台。二:防治对策1在家庭中,家长的应多与孩子沟通,并且注意沟通方式,应多从孩子的思想出发。要注意避免大摆架子居高临下、空谈泛泛的理论或教条、没有以身作则,这些都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2善于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学习上有“成就感” 。3多培养子女新的爱好、兴趣,把孩子的其它方面的潜能挖掘出来,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不要一味限制子女上网。4 多参加体育运动、社会集体活动 ,增强体质,增强现实责任感。
5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相互理解和支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范文六:〔关键词〕沉迷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反思      个案基本情况   赵某,男,12岁,小学五年级插班生。五年级第一学期从黑龙江省某农村小学转到我校,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赵某适龄入学,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一年前赵某全家迁入吴江。转入新的小学后,赵某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荡然无存。特别是英语,班里的同学听说读写样样精通,而自己只懂得几句简单的英语会话,“奥数”更是从来没听说过。恰逢国庆长假,应邀去一位同学家玩,这位同学教给他玩网络游戏,赵某甚觉新奇有趣,从网络游戏中获得了成就感。于是赵某谎称学习需要,缠着母亲也买了一台电脑。赵某在电脑上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每天闭门玩游戏将近3小时,欲罢不能。   回顾以往,赵某学习自觉,能独立完成作业,课余喜欢看《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在农村时,喜欢与同学踢足球。转学后,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考试成绩又不理想,自尊心受挫,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向学。   赵某主诉:“我的学习底子太差,与同学差距太大,根本追不上他们。我在学习上是没有希望了。”“我也希望改变,可是在玩网络游戏时,我感到很满足,如果不玩,我会很失落。我还喜欢踢足球,希望成为一名足球明星。”   父母诉述:孩子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下降,父亲很气愤,打了他一耳光,但他仍一放学就钻进自己的房间里玩游戏,有时连饭也不吃,对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很反感。自从沉迷网络游戏后,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上课精神萎靡,无心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咨询过程   第一次:在会谈中我与赵某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了赵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征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探寻赵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我分析赵某学习不适应导致沉迷网络游戏,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我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父母及孩子。   1.赵某沉迷网络游戏是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导致,并不是单纯的网络游戏痴迷症;也不是单纯的学习无能,因为他愿意读自己喜欢的书,有自己的见解。   2.赵某的自卑来自于学业失败,但他内心渴望获得成功。通过玩网络游戏,他获得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赵某的网络游戏次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改变赵某的不良认知,完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次:我继续加深与赵某的咨询关系;采用认知干预的方法,促使赵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并确立行为矫治阶段目标。   根据赵某的愿望,双方一起确立四个阶段的行为矫治目标:   第一阶段:由每天玩一次网络游戏减少到每两天玩一次(一次2~3小时)。上课认真听讲,并坚持半个月。如果能做到就奖励一本卡通书,每两周踢一场球。   第二阶段:每周玩2次(一次2小时),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事先为他准备的问题),坚持半个月。如果能做到就奖励一本电玩书,每周踢一场球。   第三阶段:每周末玩一次(一次2小时)。能认真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坚持一个月。如果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就奖励一本世界名著,每周踢两场球。   第四阶段:每2~3周玩一次(一次2小时)。巩固坚持三个月,如果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奖励一套世界名著,每周踢三场球。   我还给赵某以及其父母布置了咨询作业:①准备一个作业本,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以小时为单位,并及时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自己的感受。②父母与老师交谈一次,取得老师的配合。③父母给予积极评价,实行“代币法”,以“代币”量赢得赵某愿望的满足:买卡通书、电玩书、名著,踢足球。对每一项活动计划的完成给予正面强化。   第三次:在咨询会谈中,我评估了赵某第一阶段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不玩游戏的天数里感觉很无聊,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就想着玩网络游戏;对提高学习成绩自觉信心不足,完成任务有难度。   我根据赵某的行为表现重新整合咨询方法,采用认知干预的方法,引导赵某作积极的归因分析。我列出人们归因的常见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方法、运气),引导赵某多从自身因素寻找获取成功的突破口。克服沉迷网络游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获取成功既需要他人协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样,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如此。这样的归因分析能促使赵某继续努力,消除自卑感,减少无助感。   对赵某及其父母继续布置咨询作业:①以小时为单位安排、记录活动情况。②继续实行代币法。③父母与老师继续保持联系,取得老师的配合,并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第四次:赵某在以后这段时间内都能努力克制自己玩游戏的想法,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他已完成第一阶段的计划,并获得相应的奖励,自认为有信心完成以后的“计划”。但学习上主动性差,不愿请教他人,认为老师、同学轻视他。这与赵某的内向、自尊心强不无关系。为强化赵某的“合理观念”,我协助赵某进行“空椅子表演”,纠正其不当的认知观念: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赵某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虽空着,但假设坐着一个人——同学或老师。让赵某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让他站在其他同学或老师的立场上想象合理反应。   然后双方一起完成了这张特殊的“表格”——三栏目表。      继续布置咨询作业:遇到疑难问题,放下心理压力,去请教他人,以期获得他人的协助。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脑中完成这张“三栏目表”。   第五次——第六次:在赵某的反馈中,我了解到他在以后这段时间内能努力克制自己,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已顺利完成第二、第三阶段的计划,并获得了相应的奖励。赵某很有信心完成以后的“计划”。进行相关心理测验,客观评估其情绪改善情况。   继续布置咨询作业:①继续安排每天活动、记录完成情况及自我感受。②父母继续以“代币”激励。   第七次: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回访和跟踪,我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赵某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态度认真了,也能积极发言,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好转,与同学关系也较融洽。玩网络游戏的次数逐渐减少,已能自我控制在2~3周玩一次,并只把打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紧张学习生活后的娱乐休息方式。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获得一套世界名著的奖励。   赵某反馈:“老师,网络游戏确实很吸引人,但我从网络游戏之外也得到了快乐。在学习上,我觉得我还是一个能成功的人。我还想成为足球明星,不过,要等我多学点知识,长大一点再说吧。”   父母的评价:“孩子回家后,经常谈起学校里发生的事。”“回家后,能很自觉地做作业了。”“考试成绩提高,又像以前那样自信了。”   我对其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咨询反思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个体的认知决定心情以及行动;个体之所以感到情绪困扰,主要是由于其对事、对人、对己的不适当的看法;悲观的看法将导致悲观的情绪与消极的行动,乐观的看法将导致快乐的情绪与积极的行动。   依据这样的原理,在对赵某进行辅导时,我采用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1.认知干预,引导求助者作积极的归因分析,促使其学会正确归因。   2.强化求助者的“合理观念”,协助求助者进行“空椅子表演”,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   3.省略)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范文七: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第一,危害身体。1、医务专家指出,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人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肠胃神经功能病、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2、影响视力,网游必须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长时间地对着电脑屏幕,视力肯定会受损。曾有过报道说,一中学生一连在网吧泡了十几天,其视力由1.2下降到0.23、辐射危害,长时间在电脑前面,肯定要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4、饮食无规律,同样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精神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有时在玩的兴头上就连吃饭、睡觉也忘了,致使过度疲劳。5、抵抗力差,长时间网游,身体得不到相应的休息和锻炼,身体素质会有大幅度地下降,很容易生病,病了还不容易好。6、网络游戏对学生造成身体危害,重复、机械的运动和长时间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适,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为多见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极为不利。7、在网吧玩游戏时间长了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长时间玩游戏机,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还会产生焦虑情绪。8、学生对网络游戏成瘾后,一旦停止网络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它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第二,影响学习1、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时间。如今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很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是难以提高学习成绩的。2、精力不济,沉湎网游后,第二天根本没有精神上课,老师讲课时精神游离,上课效果无法保证,学习没有劲头。3、注意力分散,沉湎网游后,游戏的场面刺激而惊险,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即使身在课堂,心也就飞到了游戏中间。第三,严重影响道德、性格的形成1、网络游戏里面,暴力血腥的场面层出不穷,***的场面也不时出现,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本来免疫能力就不高的学生难免会把它们带到正常的生活中来。2、网络游戏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而网游又往往不被家长认可,所以,经济没有了来源,就会发生说谎、欺骗、甚至抢劫。很多青少年犯罪现象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3、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有可能埋下悲剧的种子。4、网络游戏成瘾还会使成瘾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继而旷课、逃学。在19世纪那场鸦片战争中不知道多少中国人最后死于毒品,而在21世纪这场网络鸦片战争中又不知道要有多少青少年沉沦。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网络游戏直接危害青少年比当初鸦片更具危害性。希望家长们行动起来,让你的孩子多晒晒温暖太阳吧!沉溺于电脑游戏的危害有哪些?(一) 经常玩电脑游戏可能会造成以下危害:1.影响学习电脑游戏富有挑战性、刺激性,赌博性、迷惑性,有时甚至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这种诱惑力对辨别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胜过课堂学习,甚至胜过学校开展的有益集体活动。因此,迷恋游戏的同学往往无心听课,有的同学甚至为玩游戏而逃学旷课,这样势必会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2.对认知、情绪、行为带来消极影响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此外,长时间玩游戏会使初中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暴力游戏对行为造成的影响不仅引发游戏者的攻击冲动,而且会诱导游戏者用“进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3.可能会诱发癫痫病专家认为,游戏机的娱乐项目多是一些激烈惊险的动作场面,需要眼、脑、手的高度紧张配合,靠大脑和各级神经的迅速感觉、分析、判断、反应。这种高度的精神状态,会导致神经精神活动障碍,引起头痛烦躁、眩晕、嗜睡、精神恍惚、夜间尿床等症状。还会使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高度紧张和缺乏运动还会使胃内分泌物减少,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并引起肥胖和其他病症。4.伤害视力经常近距离的面对电子屏幕,对眼睛极为有害,很多同学因此而出现视力的急剧下降。(二)如何克服1.转移兴趣培养多种爱好,如打球、集邮、书法、绘画、看书、养花等,把兴趣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这样自然就会走出迷恋电脑游戏的误区。2.合理安排时间玩电脑游戏要适可而止,制定好时间表,自己严格遵守。3.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很多的暴力性的电脑游戏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玩游戏时,应该有选择地玩,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看见游戏就上。4.改善饮食结构经常玩电脑游戏会危害视力以及身体健康,因此,加强营养有利于减少电脑游戏对身体的影响。5.积极治疗对于迷恋电脑游戏严重的同学,应该积极进行行为治疗,锻炼自己的控制能力,早日从电脑游戏的误区中走出来。
范文八: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随着人们步入21世纪的科技社会,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网络成为了人们现在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游戏。这些游戏大多充斥着暴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少的危害。甚至有些中学生因过分迷恋网络游戏,向往网络中的人物角色,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可见网络游戏不仅摧残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正一步步地地吞噬者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研究目标是:①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危害②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③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我们的活动概述是:第1周成立小组确定课题和分工。第2周组际交流。第3周和第4周上网查资料。第4周编写调查问卷。第5周和第6周发放调查问卷。第6周讨论调查问卷。第7周和第8周实地调研。第9周完成报告并展示研究成果。第10周评价并反思活动我们在活动中了解到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许多家长不惜重金添置电脑以方便孩子学习,可是一项调查显示:以查阅资料或学习为主要目的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19%,有45%的人认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有些还是大型的网络虚拟游戏,痴迷网络游戏达到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巅疯地步,饿了喝口水,困了打个盹,通宵达旦也毫无倦意。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流动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最后出现虚脱,甚至猝死在网吧的惨剧也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少数学生在网吧几天几夜甚至连续十几天地上网玩游戏,造成视力下降直至失明。我们班就有许多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连夜泡在网吧里导致学习成绩快速下滑,我班甚至有一位同学因长期迷恋网络导致对学习彻底放弃只能休学在家。我们在活动中了解到沉迷网络人格缺陷是主要因素,网游新颖刺激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网络好玩互动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似乎这是造成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但这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以为,学生沉迷网络的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及对社会消极诱惑的免疫力低下,如:自制力欠缺、对挫折耐受力低、对生活缺少珍惜之情、对父母缺少感恩之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导致自尊心、成就欲无法满足,进而到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是主要因素我们在活动中了还解到网络游戏难以弥补现实的感情缺失在当前素质教育口号震天动地、应试教育做法扎实有力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普遍课业负担越减越重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孩子在家长和老师双重挤压下没有了“自我”,活得很累,感觉郁闷压抑,而又缺乏必要的宣泄途径,只有在游戏中没有人强迫他去做功课,这个环境对孩子自然很有吸引力。网络游戏的交互性和情节的扣人心弦,让孩子在网络游戏里能体验到许多极限感受,网络游戏中可以目击血雨腥风的杀戮场景,发泄不快心理;可以过关斩将,感受崇拜者的眼光;可以和上千人同时边打边聊,交上一些天南地北的朋友。学生很容易在网络游戏中寻找现实生活中失落的自信和后来居上、舍我其谁的满足感、成就感。很多网络游戏都打出“侠客”、“英雄”以及“拯救世界”的字眼来吸引青少年, 网络游戏虚幻的情节和侠义精神,很容易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产生兴趣,让他们觉得网络游戏比通过学业获得尊重来得容易而又有乐趣,很容易上瘾。所以我们体会到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改变我们生活懒散、没有纪律观念、时间观念差、学习习惯差、花钱大手大脚、不讲卫生、好吃懒做等坏习惯。我们要懂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的人生哲理,勇敢地直面人生的各种挑战,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走到现实生活中来。
范文九:对沉迷于网络游戏学生的教育成功案例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老老少少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以赢利的目的,让未成年人随便进入网吧,使得孩子们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对网络沉迷、上瘾。高一刚入学后,我就发现我们班那个叫李智杰的男孩上课时总是睡眼惺忪、无法集中精力于课堂。一天宿管老师告诉我他晚上偷偷溜出去了,他们认为他可能进网吧。为了确定我就向其他同学打听他的作息时间、问他是否有晚上偷偷溜出去上网的行为,本以为我会从其他孩子们的口中套出点什么。然而,让我大失所望的是这些孩子们个个收口如瓶,对这个孩子的事情只字不提。就像***破案一样,这样一条线索就这样断了。可是看到这个孩子每天坐在教室的情形我实在是不忍心。于是我拨通了他父母的***,向他们询问孩子的情况,结果因为父母长期在矿区打工,和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日子极少,他们对孩子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最容易得到消息的两条线索都石沉大海,但是我并不甘心,我决定找这个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找出症结的所在。一天晚自习,我把这个孩子喊到办公室,他走到我跟前站得直直的,但是低着头,看起来有点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笑着问道,李智杰你知道我找你来干什么吗?顺便把旁边的一个凳子拿过来让他坐下。他看起来有点诧异,显然,他没想到我会让他坐下,但是他还不自在的坐下了。我又问了一遍他是否知道我找他的原因,他并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要了一下头。我说不知道也没关系我只是觉得你上课好像有点无法集中精力,就是想了解一下你是不是对高中生活不适应、还是因为有什么事情晚上休息不好或者是身体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他还是遥遥头不作任何回答。那时那刻,我的心里特别着急,我感觉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但是我还是让自己沉住气,镇定了几秒钟,我说既然你生活方面没有什么问题那我们就谈谈其他的事情,比如理想什么的。我问他对高中生活有何打算,高中毕业后想去哪个城市上大学等等。起初他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慢慢的我发现这个还在还是个挺有理想的孩子,谈话将近一个小时,我最后还是回到了找他谈话的初衷。因此,饿哦对他说既然你想毕业后进个好大学,那么你就要集中所有的经历好好学习,老师希望你的愿望能够实现。他笑着给我说了声谢谢。但是我觉得我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第二天我再次拨通了他父母的***,希望家长能来学校一趟。家长如约而至,我把我对这个孩子所了解的情况告诉他父母,希望他父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给他更多的关爱。他的父母非常赞同我的话,不久就从矿区辞职,回到家中。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向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时精神饱满、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学习成绩也进步多了很多。有幸的是这个孩子在文理分科时也分在了我的班,现在他的成绩在我们班已经名利前茅。过年时他给我的短信内容了是:“老师,谢谢你把我从网络游戏中拉回来”。通过这个学生的案例,我认识到教育学生就是要用关爱去感动他们、去感化他们。并且我们教师还要和想办法得到家长的配合和帮助。
范文十: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背景介绍现在很多国家,不仅是中国,包括日本、美国都在讨论游戏的问题,担心游戏会毁掉一代孩子,希望像电影一样对游戏进行分级。游戏都是大人做出来的,是一种大人的神话,游戏中隐含的文化观念也是适合大人的。但是,对大人是一杯美酒的东西,也许对一个未成年孩子就是毒药。而且,每一个孩子长大都需要和环境结合,需要和同龄孩子来往,需要在社会上或者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各种东西,比如说到农村看看庄稼,或者跟小鸟和动物玩等等,但目前的游戏可以完全把孩子控制在电脑面前,使他失去很多社会实践,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他的生活越来越超然,他会觉得周围的人跟他没关系,只有游戏里面的人物才跟他有关系,他完全生活在虚拟世界里。怎么对待迷上游戏的孩子?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看一下解决办法。来访者自述我孩子今年12岁了,男孩。从去年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越发迷恋它。经常晚上回家就开始玩,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我跟他爸爸怎么说都不听,有时候真跟他生气了他才肯收手,但是没几天就忘了,接着玩,成绩也下降的厉害。问他在学校里的朋友和交谈内容,也大部分是与游戏有关。我们有时候会很忙,也就没时间看管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着的时候,也不会劝阻他,只会袒护着他。我怕孩子再这样下去会毁了自己,但是又不知道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很苦恼。济南心理咨询帮你支招一般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是因为游戏成了主导他生活的快乐,他的父母可以考虑如何用别的快乐代替孩子玩游戏得到的快乐,让孩子拥有多种快乐。孩子除了游戏以外还有其他欲望,比如说运动、打球、和孩子们玩、和爸爸妈妈交谈、学习成绩成为班上前三名等,这些快乐都是孩子需要得到的快乐,关键要看我们怎么把他拴住,因为他的兴趣太多了,他会觉得游戏打多了,好多事干不完,他还有很多其他的欲望。想让孩子不完全沉醉在游戏里,有三个方面要考虑。首先,要重新帮孩子建构更多兴趣。比如阅读、音乐、艺术,以及交往的快乐,可以跟邻居下下棋,打打牌,这也能增加快乐。第二,要增加孩子某方面的优越感,我们要带着孩子找到他的优越感。有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塌糊涂,谁都瞧不起他,但游戏里棒得很,他就只能从这里得到优越感。优越感是孩子成长必须的情绪,孩子需要觉得自己还行,父母就要帮他建构自己还行的感觉。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找到孩子的优点,培养他的优点,让他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比谁都强,一旦孩子形成了优越感,就不会那么强烈地需要游戏补偿情绪。第三,从建构开始就要树立规则。比如说,玩游戏可以,但要有时间概念,规定的时间父母可以陪着一起玩,但是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玩了。要跟孩子谈判订立规则,约定玩的时间长短,惩罚措施等。如果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教育与劝阻孩子,济南清源心理咨询中心提醒您,及时联络咨询师,咨询师会针对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为您提出解决的办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