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相似的句子/语录
最近更新的句子/语录
本周热门排行
随机热门标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投诉邮箱:
Copyright & 2016
Inc.All Rights Reserved. (juzih.com) 句子百科全书为什么大半个中国的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这个地方?为什么大半个中国的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这个地方?最爱历史百家号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北洋精锐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率兵五六千,进入山西,残酷镇压革命军。当部队浩浩荡荡开过来,准备血洗洪洞城时,士兵们看到城外的大槐树,纷纷放下武器,卸下盔甲,跑到树下,折槐枝为香,下跪参拜。无论长官如何发号施令,士兵们就是不愿进攻洪洞城。原来,卢永祥的这支部队,士兵多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他们坚信自己的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都感觉回到老家了,所以不忍抢劫,不忍杀戮。洪洞县百姓因与士兵“五百年前是一家”,从而躲过了一场血光之灾。这件事在民国初年被当地士绅津津乐道,最爱君今天就来讲讲冀豫鲁士兵虔诚膜拜的大槐树背后,一段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的超级大移民历史。▲明初大移民情景重演。1元朝末年,出身贫苦的胡大海曾在河南乞讨,因他长相丑陋,屡屡遭到当地人的侮辱。胡大海深感这个地方的人太坏,立誓要报此奇耻大辱。后来胡大海投身朱元璋的军队,屡建奇功。朱元璋称帝后,大赏功臣,唯独胡大海不接受赏赐。朱元璋问他到底想要什么,胡大海说,他只想去河南报仇血恨。朱元璋念他功勋卓著,特许他在河南只杀一箭之地。可是,胡大海一箭射在雁尾上,大雁一飞千里,胡大海也统兵一路杀去。那雁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造成河南、山东尸积如山。朱元璋后来只好下令从山西洪洞往没人的地方迁民。这个关于胡大海复仇的传说在北方民间口耳相传。正史里说,胡大海勇武过人,是一位仁义之士,他常对人说,我一介武夫,不懂得书上的大道理,只知道三件事:不乱杀人,不抢妇女,不烧房屋。不知怎么到了民间传说里,就成了杀人狂魔。传说当然是假的,但它反映的时代背景却是真的:它不仅告诉我们,歧视外地人,后果很严重;更告诉我们,元末明初,经过残酷战争,河南、山东等地鲜有人烟。这是明初官方启动移民政策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原地区的大战乱就有四次:红巾军起义、元朝统治集团内乱、朱元璋崛起,以及朱棣夺位之战。每一次战争,都让数以万计的人口从地球上消失。比如红巾军起义遭元军镇压后,元军对起义军占过的地方实行屠城政策,所过之地,百姓“十亡七八”,连名城扬州城都被杀得仅剩18户人家。乱世之中,山西成为唯一的“福地”。那里由元将扩廓帖木耳镇守,此人骁勇善战,加上山西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从而避免了长期战乱之祸。那些年,老天对山西也特别眷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与邻省兵荒马乱、灾疫丛生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洪武十四年(1381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河南总人口是189.1万人,河北总人口是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多达403.4万人,比河南、河北两省总和还多。一边是人丁兴旺,田地有限,另一边是土地荒芜,百里无人烟。为了平衡区域间的人口分布不均,从朱元璋开始,到朱棣统治时期,一项历时50年的人口迁移政策拉开了序幕。2数百年来,移民后代之中流传着一句暗语: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及其后裔,脚小趾甲有一裂缝,好象是两个指甲。不是洪洞迁民,则无此特征。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明初大移民,除了极少数的自愿迁徙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强迫性迁徙。当时,官方的移民原则是,把农民从人多田少的“窄乡”移到人少地广的“宽乡”。移民条例还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这又造成了亲情的割裂,与人为的生离死别。民间有很多传说,都在折射明初大移民的残酷血泪。官兵强迫登记移民,发给川资凭照,赶着队伍就上路了。为了防止逃跑,每登记一个,就让脱鞋,用刀子在小脚趾上划一刀作为记号。据说这就是这些移民及其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的缘故。山西移民的迁入地,主要是河南、山东等中原和两淮地区。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把其出生地凤阳当作根据地重点经营,所以也多次向凤阳移民。定都南京后,又数次向南京移民,充实京都。到永乐年间,朱棣把他的封地北京及京畿地区作为移民充实的重点区域。此外,还有多次充实边疆的军事性移民,也都是从山西要人。▲山西人口外迁主要路线图。一些倒霉的移民,刚被迁到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没过几年,又要响应国家的政策,再次动身,迁往更僻远之地。明初提出“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鼓励移民实边开荒,以防边患,把屯垦特别是军屯作为强兵富国的一项重要措施。洪武年间,全国直接参与屯种的军士就达120万人之多,主要分布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以及云南一带。为解决众多军政人员的粮饷,政府组织从江苏、安徽、湖南、四川、河北、山西等省大规模移民戍边屯田,其中不乏举族西迁。各省移民中,山西移民遭遇二次乃至三次迁徙的概率最大。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官方强迫移民的手段几乎没有下限,甚至直接派人摧毁你的房子,让你无家可归,只好老老实实离开故土。大量的族谱、碑文都在诉说这段血泪史,山西移民,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抛家别里的痛史,家家都有一部艰苦创业的远征史。3根据学者统计,明初有组织地从山西迁出人口的次数高达18次,移民人数逾百万。迁出人口的地区,几乎覆盖全省,尤其是地处晋南的平阳府,成为人口输出的集中地。平阳府下辖的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达幽燕,东接豫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自然成为迁民的重点县。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几乎是北方民间妇孺皆知的一句歌谣,洪洞被无数人认定为故乡。我们已经知道,在明初大移民的洪流中,人口输出覆盖山西全省,但为什么到最后,各地家族后人认祖归宗,只认洪洞大槐树呢?民国时期,就有人发出如此感慨:山西输出人口,远远不只洪洞一地,但这些迁民世代都称自洪洞大槐树迁来,仅知有洪洞,不知有他处,仅知大槐树,不知生大槐树之村庄,以一县为发祥地,以一树作遗爱品,入人心之深,千古不移,奇矣!《洪洞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座寺院,名广济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寺院宏大,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有官道从树下通过。冬季树叶凋落,老鹊窝(一说“老鸹窝”)在大树枝上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初迁民时,便在广济寺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所迁之民依依不舍,起程走了很远,还频频回首,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和它上面的老鹊窝。大槐树和老鹊窝,成为第一代移民最后的记忆。由于被迁之民绝大多数为贫贱之民,辗转移居他乡之后,终生创业,以至于二代、三代也绝少读书识字之人,迁民的祖籍、经过无法用文字记载,几百年来只能靠祖辈口头相传,大部分移民就把大槐树和老鹊窝误认为是自己祖籍的村庄了。在中国移民史上,类似洪洞大槐树这样被移民世代记忆为故乡的地点,还有南雄珠玑巷、山东枣林庄、苏州阊门外、南京杨柳巷、江西瓦屑坝等等。但没有一个地方,像洪洞大槐树影响这么大,覆盖的移民省份这么广。随着明初大移民之后,数百年来的社会变革,这些移民中原的山西人后裔,又辗转迁往川、广、云、贵、东北、西北乃至全国各地,从而形成了“洪洞移民遍神州”的局面。▲洪洞大槐树景区举行寒衣节祭祖大典4其实,中国许多家族的族谱在追溯先世来源的时候,虽不排除正牌后裔的可能性,但或多或少都带有“虚构自己祖先”的成分。当大批山西移民迁入北方其他地区时,基于生存竞争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身份无疑是明智选择。大槐树移民作为具有共同乡土情结的移民集群,易于形成社会竞争的团体优势。这种实在的利益,驱使移民后代集体虚构祖先的出处。历史学家葛剑雄曾提出移民“从众心理”说。在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中,不排除有很多非洪洞大槐树移民,其家族史在传承过程中失忆而不知祖先的具体家乡,看到其他家族自称是大槐树移民,便称自己也是。也不排除一些山西移民虽知祖先来自何处,但是为了从众而认同并不存在的“大槐树”这个虚构的象征性故乡。究其实质,大槐树移民不仅是一个移民的从众心理过程,更是一个对家乡文化认同的过程。然而,许多人想不到的是,洪洞大槐树这一“历史悠久”的家园认同传统,其实历史一点儿也不悠久。简单来说,洪洞大槐树是民国初年才被指定出来的一个具体的地点。曾在山东做一个小官的洪洞人贾村人景大启,回乡后向当地商人士绅募捐了390多两银子,然后在他认为是古大槐树的地方树碑建坊,历经百年宣传,如今成了全球自称洪洞大槐树后裔者的朝圣地。但据景大启说,大槐树和广济寺早已不存,无从稽考。▲如今的大槐树和广济寺,都不是“古迹现在被认定的“那棵大槐树”,并非原来“那棵大槐树”,当地方志说,这是“第三代”大槐树,前面两代大槐树已枯死。中国人慎终追远,寻找精神家园的内心需求从未停止,“古大槐树处”纪念碑坊的出现,正好给了国人一个缅怀先祖的实物,迄今,每年都有许多人返回这个被建构起来的地点,寻根祭祖。虽说历史如烟无形,但有形的历史更容易被接受。人们需要面对一个具体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从哪来,将要往哪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最爱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介绍古今中外历史,窥探史海真相细节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帖子主题:有人看中央台电视剧频道播的《洪流》吗?
共&6562&个阅读者&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有人看中央台电视剧频道播的《洪流》吗?
看介绍就觉得和老电影《大浪淘沙》很像,上网一搜才知道这两部作品都改编自同一部小说《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看了几集,觉得改得不好,别的不说,剧中大革命时期居然会出现“三青团”这个组织,这一点就很让我无语。另外本剧把原作中的四个异姓兄弟改成五个,国民党右派人物从一个变成两个,也有掺水之嫌。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有人看中央台电视剧频道播的《洪流》吗?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1074 工分:1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既然这样,你单开一个帖子岂不更好?你有什么可怕的?在我这胡搅蛮缠有意义么?别忘了我这里说的是《洪流》不是《上甘岭》,我之所以说《上甘岭》并不是被你带沟里去了,而是出于对你的尊重才回复你的,这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会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呵呵。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40楼&好,你自己现在还往胯骨肘子里卷,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怪别人转移话题。那就想问你一下,故意做假和知识不足哪个更严重?故意弄出的史实错误和不认真搞出的错误哪个危害更大?我也这么跟你说吧,上甘岭中出现的问题,还就是编导态度问题。这就如文革后期拍的《渡江侦察记》《智取威虎山》《侦察兵》《难忘的战斗》一样,愣把65式军装往解放前穿越。同样是穿越,人家就这么干,认为这才是革命文艺的价值观。这种不同,怎么在这你这就一个完全原谅一个完全否定?如果仅仅是你自己的欣赏取向,那就比较可笑了。难道你爱不爱看成了衡量史实对错的标准?不客气地说,这才是前门楼子和胯骨肘子。41楼&你这个人很逗,或者说有些不可理喻。本来我说的是《洪流》,你拿《上甘岭》打岔,这本身就是转移话题,再说所谓“文革时拍《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时用65式军装”,那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你看现在提到这两部影片时还说这两个版本吗?这说明什么?但是那个时候犯这种错误并不意味着现在也可以犯这种错误,相反应该尽量避免才是。42楼&你这个人才逗。我说上甘岭你倒别接话题呀,接着坚持你的洪流不就行了。结果你倒为上甘岭辩护了,那就等于表明你同意转移话题,回头还埋怨,吃完饭再吐出来吗?你先把自己的标准统一了再说。说提到哪个版本,那还得问你,《上甘岭》还提不提?穿越的坑道和服装还提不提?不知道的观众看了会不会受到误导?很多人会不会像你一样对有很多老兵质疑电影真实、黄继光牺牲时穿啥衣服这种事都不知道,别人指出来还惊奇得和发现外星人一样?什么叫史实错误误导后人,你自己是不是就做出了榜样?怎么同样是史实错误误导后人,在你这就分什么特殊历史原因?现在是什么历史原因,特不特殊?应该尽量避免是对的,但你搞出两个标准就胡扯了。主观艺术创作造成的史实错误,后果却只有一个,就是误导后人,难道就不该批评吗?怎么在你这就非要分成两个标准?很搞笑的错误坚持到现在,你累不累?就为了点面子问题?我要是你,出了连上甘岭什么服装都不清楚却还连连叫板的丢人事,早就躲一边不吱声了。辩论,拿正确的东西来,而不是坚持错误。44楼&我批评的是《洪流》,你说的是《上甘岭》,本身就是两码事,既然你偏要往一块掺和,我也管不着你,但是出于对你的尊重,我才回应了你几段话,谁知道你倒是猴子见竿就往上爬,还跟我在这唧唧歪歪,还换马甲,你累不累啊?当然你也可以不承认这一点,那我也就只能呵呵了。你想通过回我的帖子把马甲也升到一定级别,那随你便,我不陪你玩了。呵呵。46楼&有理走遍天下,你就是换八百个马甲来有用吗?能说明是两种史实错误?我一个马甲就够了,你无理可驳,只在这东拉西扯罢了。我看你也是闲的,跟我这掰扯。我给你提个建议,与其在这个帖子里跟我说《上甘岭》如何如何,你还真不如在这个论坛单开一个说“老兵不满《上甘岭》造假”的帖子,没准小编还能给你点工分呢。你不单开这个帖子是不是怕被网友的口水淹没啊?呵呵。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48657 工分:3147
左箭头-小图标
......39楼&这么跟你说吧,《洪流》的错误用现在的话说是“穿越”,如果编导态度认真一些,事先做一些功课,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也就是说,这是态度是否认真的问题:而《上甘岭》,即使有你说的那种“错误”,也不是编导的态度问题,照你这么说,是不是要拍坑道里的戏,就得去煤矿的矿井里去拍?拍战争片,是不是就得用真***实弹拍?40楼&好,你自己现在还往胯骨肘子里卷,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怪别人转移话题。那就想问你一下,故意做假和知识不足哪个更严重?故意弄出的史实错误和不认真搞出的错误哪个危害更大?我也这么跟你说吧,上甘岭中出现的问题,还就是编导态度问题。这就如文革后期拍的《渡江侦察记》《智取威虎山》《侦察兵》《难忘的战斗》一样,愣把65式军装往解放前穿越。同样是穿越,人家就这么干,认为这才是革命文艺的价值观。这种不同,怎么在这你这就一个完全原谅一个完全否定?如果仅仅是你自己的欣赏取向,那就比较可笑了。难道你爱不爱看成了衡量史实对错的标准?不客气地说,这才是前门楼子和胯骨肘子。41楼&你这个人很逗,或者说有些不可理喻。本来我说的是《洪流》,你拿《上甘岭》打岔,这本身就是转移话题,再说所谓“文革时拍《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时用65式军装”,那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你看现在提到这两部影片时还说这两个版本吗?这说明什么?但是那个时候犯这种错误并不意味着现在也可以犯这种错误,相反应该尽量避免才是。42楼&你这个人才逗。我说上甘岭你倒别接话题呀,接着坚持你的洪流不就行了。结果你倒为上甘岭辩护了,那就等于表明你同意转移话题,回头还埋怨,吃完饭再吐出来吗?你先把自己的标准统一了再说。说提到哪个版本,那还得问你,《上甘岭》还提不提?穿越的坑道和服装还提不提?不知道的观众看了会不会受到误导?很多人会不会像你一样对有很多老兵质疑电影真实、黄继光牺牲时穿啥衣服这种事都不知道,别人指出来还惊奇得和发现外星人一样?什么叫史实错误误导后人,你自己是不是就做出了榜样?怎么同样是史实错误误导后人,在你这就分什么特殊历史原因?现在是什么历史原因,特不特殊?应该尽量避免是对的,但你搞出两个标准就胡扯了。主观艺术创作造成的史实错误,后果却只有一个,就是误导后人,难道就不该批评吗?怎么在你这就非要分成两个标准?很搞笑的错误坚持到现在,你累不累?就为了点面子问题?我要是你,出了连上甘岭什么服装都不清楚却还连连叫板的丢人事,早就躲一边不吱声了。辩论,拿正确的东西来,而不是坚持错误。43楼&明明是你为了面子问题和我在这胡搅蛮缠,我就告诉你一句话,就算你说的《上甘岭》不符合史诗成立,也不能说《洪流》拍成穿越剧就是正确的。也不知道你和《洪流》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导演是你爹啊?谁说《洪流》有错误是正确的了?你瞎编呢?我和你说了八百遍了吧,都是同一个性质的史实错误,但你不能用两种标准来评价。难道这就成了导演是你爹?是不是新兵没关系,要讲道理。你几岁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38楼&有啥用?马甲等于错误?史实错误在你这等于二张皮?记清楚了,是不是胯骨肘子,你倒别去辩护呀,你自己对不同电影的同样性质的史实错误去玩两个标准,然后突然怨自己进胯骨肘子去了,那你怨谁呢?39楼&这么跟你说吧,《洪流》的错误用现在的话说是“穿越”,如果编导态度认真一些,事先做一些功课,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也就是说,这是态度是否认真的问题:而《上甘岭》,即使有你说的那种“错误”,也不是编导的态度问题,照你这么说,是不是要拍坑道里的戏,就得去煤矿的矿井里去拍?拍战争片,是不是就得用真***实弹拍?40楼&好,你自己现在还往胯骨肘子里卷,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怪别人转移话题。那就想问你一下,故意做假和知识不足哪个更严重?故意弄出的史实错误和不认真搞出的错误哪个危害更大?我也这么跟你说吧,上甘岭中出现的问题,还就是编导态度问题。这就如文革后期拍的《渡江侦察记》《智取威虎山》《侦察兵》《难忘的战斗》一样,愣把65式军装往解放前穿越。同样是穿越,人家就这么干,认为这才是革命文艺的价值观。这种不同,怎么在这你这就一个完全原谅一个完全否定?如果仅仅是你自己的欣赏取向,那就比较可笑了。难道你爱不爱看成了衡量史实对错的标准?不客气地说,这才是前门楼子和胯骨肘子。41楼&你这个人很逗,或者说有些不可理喻。本来我说的是《洪流》,你拿《上甘岭》打岔,这本身就是转移话题,再说所谓“文革时拍《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时用65式军装”,那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你看现在提到这两部影片时还说这两个版本吗?这说明什么?但是那个时候犯这种错误并不意味着现在也可以犯这种错误,相反应该尽量避免才是。42楼&你这个人才逗。我说上甘岭你倒别接话题呀,接着坚持你的洪流不就行了。结果你倒为上甘岭辩护了,那就等于表明你同意转移话题,回头还埋怨,吃完饭再吐出来吗?你先把自己的标准统一了再说。说提到哪个版本,那还得问你,《上甘岭》还提不提?穿越的坑道和服装还提不提?不知道的观众看了会不会受到误导?很多人会不会像你一样对有很多老兵质疑电影真实、黄继光牺牲时穿啥衣服这种事都不知道,别人指出来还惊奇得和发现外星人一样?什么叫史实错误误导后人,你自己是不是就做出了榜样?怎么同样是史实错误误导后人,在你这就分什么特殊历史原因?现在是什么历史原因,特不特殊?应该尽量避免是对的,但你搞出两个标准就胡扯了。主观艺术创作造成的史实错误,后果却只有一个,就是误导后人,难道就不该批评吗?怎么在你这就非要分成两个标准?很搞笑的错误坚持到现在,你累不累?就为了点面子问题?我要是你,出了连上甘岭什么服装都不清楚却还连连叫板的丢人事,早就躲一边不吱声了。辩论,拿正确的东西来,而不是坚持错误。明明是你为了面子问题和我在这胡搅蛮缠,我就告诉你一句话,就算你说的《上甘岭》不符合史诗成立,也不能说《洪流》拍成穿越剧就是正确的。也不知道你和《洪流》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导演是你爹啊?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36楼&你这纯粹就是台杠了,根本不看资料只在这妄言。电影中战斗日志结束的11月11日,历史上这天12军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全面反击,当天下了大雪,美军飞机根本不能出动,导致韩2师阵地全部失守。你随便去翻翻上甘岭史料看这天是什么天气。黄继光牺牲在10月20日,你看看历史上留下的各种图片记载中他穿的是什么衣服:军队的人都没你聪明,不知道打上甘岭的时候志愿军穿啥衣服是吧?另外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日,北京下了一场雪。你说是秋天还是冬天?37楼&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呵呵。38楼&有啥用?马甲等于错误?史实错误在你这等于二张皮?记清楚了,是不是胯骨肘子,你倒别去辩护呀,你自己对不同电影的同样性质的史实错误去玩两个标准,然后突然怨自己进胯骨肘子去了,那你怨谁呢?39楼&这么跟你说吧,《洪流》的错误用现在的话说是“穿越”,如果编导态度认真一些,事先做一些功课,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也就是说,这是态度是否认真的问题:而《上甘岭》,即使有你说的那种“错误”,也不是编导的态度问题,照你这么说,是不是要拍坑道里的戏,就得去煤矿的矿井里去拍?拍战争片,是不是就得用真***实弹拍?40楼&好,你自己现在还往胯骨肘子里卷,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怪别人转移话题。那就想问你一下,故意做假和知识不足哪个更严重?故意弄出的史实错误和不认真搞出的错误哪个危害更大?我也这么跟你说吧,上甘岭中出现的问题,还就是编导态度问题。这就如文革后期拍的《渡江侦察记》《智取威虎山》《侦察兵》《难忘的战斗》一样,愣把65式军装往解放前穿越。同样是穿越,人家就这么干,认为这才是革命文艺的价值观。这种不同,怎么在这你这就一个完全原谅一个完全否定?如果仅仅是你自己的欣赏取向,那就比较可笑了。难道你爱不爱看成了衡量史实对错的标准?不客气地说,这才是前门楼子和胯骨肘子。你这个人很逗,或者说有些不可理喻。本来我说的是《洪流》,你拿《上甘岭》打岔,这本身就是转移话题,再说所谓“文革时拍《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时用65式军装”,那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你看现在提到这两部影片时还说这两个版本吗?这说明什么?但是那个时候犯这种错误并不意味着现在也可以犯这种错误,相反应该尽量避免才是。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32楼&貌似行吗?黄继光堵***眼的图片百度一大堆,包括他牺牲后的遗体照片,你看不到是单衣还是棉衣吗?《上甘岭》不是纪实片,《洪流》就是纪实片了?两片中的史实错误都是一个性质,你怎么非要按自己的个人认为分标准呢?批评的就是你这一点,等于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标准。世界上有70亿人,就有70亿个主观,有啥用?35楼&上甘岭战役的时间麻烦你去百度一下,看看是秋天还是冬天,我就不和你废话了。36楼&你这纯粹就是台杠了,根本不看资料只在这妄言。电影中战斗日志结束的11月11日,历史上这天12军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全面反击,当天下了大雪,美军飞机根本不能出动,导致韩2师阵地全部失守。你随便去翻翻上甘岭史料看这天是什么天气。黄继光牺牲在10月20日,你看看历史上留下的各种图片记载中他穿的是什么衣服:军队的人都没你聪明,不知道打上甘岭的时候志愿军穿啥衣服是吧?另外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日,北京下了一场雪。你说是秋天还是冬天?37楼&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呵呵。38楼&有啥用?马甲等于错误?史实错误在你这等于二张皮?记清楚了,是不是胯骨肘子,你倒别去辩护呀,你自己对不同电影的同样性质的史实错误去玩两个标准,然后突然怨自己进胯骨肘子去了,那你怨谁呢?这么跟你说吧,《洪流》的错误用现在的话说是“穿越”,如果编导态度认真一些,事先做一些功课,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也就是说,这是态度是否认真的问题:而《上甘岭》,即使有你说的那种“错误”,也不是编导的态度问题,照你这么说,是不是要拍坑道里的戏,就得去煤矿的矿井里去拍?拍战争片,是不是就得用真***实弹拍?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25楼&我就不说别的了,上甘岭战役时志愿军多是穿着冬装作战的,黄继光就是穿着棉衣牺牲的。电影中是怎么穿越季节的难道是袁腾飞搞的? 你这是什么明显的硬伤?想评论就去多看点材料,连志愿军老战士对电影有没有批评都不知道,在这空说啥呢?27楼&看看上甘岭战役进行的时间,貌似还没有到冬天吧?再说《上甘岭》不是纪实片,为什么不能进行艺术加工?这和《洪流》中三青团出现在大革命时期的性质一样吗?而且后面有一段情节我觉得就不错,其中说到“军校里的学生分两派,一派是孙文主义学会,一派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这就符合事实了,估计审查剧本时前边的BUG没被发现,后面的发现了,于是就改过来了。32楼&貌似行吗?黄继光堵***眼的图片百度一大堆,包括他牺牲后的遗体照片,你看不到是单衣还是棉衣吗?《上甘岭》不是纪实片,《洪流》就是纪实片了?两片中的史实错误都是一个性质,你怎么非要按自己的个人认为分标准呢?批评的就是你这一点,等于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标准。世界上有70亿人,就有70亿个主观,有啥用?35楼&上甘岭战役的时间麻烦你去百度一下,看看是秋天还是冬天,我就不和你废话了。36楼&你这纯粹就是台杠了,根本不看资料只在这妄言。电影中战斗日志结束的11月11日,历史上这天12军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全面反击,当天下了大雪,美军飞机根本不能出动,导致韩2师阵地全部失守。你随便去翻翻上甘岭史料看这天是什么天气。黄继光牺牲在10月20日,你看看历史上留下的各种图片记载中他穿的是什么衣服:军队的人都没你聪明,不知道打上甘岭的时候志愿军穿啥衣服是吧?另外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日,北京下了一场雪。你说是秋天还是冬天?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呵呵。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21楼&你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战士都对电影发出了批评”,有根据么?是袁腾飞说的吧?再说所谓的批评也可以针对许多方面,这些老战士批评的是你说的“坑道作假”吗?据我所知这部电影最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是卫生员的性别,但这是故事片而不是纪录片,可是假如在《上甘岭》里面出现了AK47或者M16,那就是明显的硬伤了。25楼&我就不说别的了,上甘岭战役时志愿军多是穿着冬装作战的,黄继光就是穿着棉衣牺牲的。电影中是怎么穿越季节的难道是袁腾飞搞的? 你这是什么明显的硬伤?想评论就去多看点材料,连志愿军老战士对电影有没有批评都不知道,在这空说啥呢?27楼&看看上甘岭战役进行的时间,貌似还没有到冬天吧?再说《上甘岭》不是纪实片,为什么不能进行艺术加工?这和《洪流》中三青团出现在大革命时期的性质一样吗?而且后面有一段情节我觉得就不错,其中说到“军校里的学生分两派,一派是孙文主义学会,一派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这就符合事实了,估计审查剧本时前边的BUG没被发现,后面的发现了,于是就改过来了。32楼&貌似行吗?黄继光堵***眼的图片百度一大堆,包括他牺牲后的遗体照片,你看不到是单衣还是棉衣吗?《上甘岭》不是纪实片,《洪流》就是纪实片了?两片中的史实错误都是一个性质,你怎么非要按自己的个人认为分标准呢?批评的就是你这一点,等于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标准。世界上有70亿人,就有70亿个主观,有啥用?上甘岭战役的时间麻烦你去百度一下,看看是秋天还是冬天,我就不和你废话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6880 工分:2612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6楼&更要命的是那些审批的,这些人才是脑进屎!!!没有他们的同意,这类脑进屎的电视剧不会开播的!!!9楼&当年是极左阶级斗争的需要,所以《大浪淘沙》中有些内容显得做作夸张片面,出现一些有瑕疵。但这在当时也是无奈,否则那些编剧、导演、演员也没好日子过了。我这几天看了几集《洪流》,感觉还是有进步的。毕竟我们过去的教育使得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认识比较简单肤浅。要知道,审片子的人可是管政治的。29楼&1966年《大浪淘沙》拍完之后不久就被打成了“毒草”,演职员也不同程度遭到了迫害。据说是因为林彪江青等人认为它是在陶铸的关怀下拍的(当时陶铸主政广东)。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这电影才重见天日。那个时代,没办法的。其实,《大浪淘沙》已经很不错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4696 工分:405326
/ 排名:2409
左箭头-小图标
21楼&你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战士都对电影发出了批评”,有根据么?是袁腾飞说的吧?再说所谓的批评也可以针对许多方面,这些老战士批评的是你说的“坑道作假”吗?据我所知这部电影最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是卫生员的性别,但这是故事片而不是纪录片,可是假如在《上甘岭》里面出现了AK47或者M16,那就是明显的硬伤了。25楼&我就不说别的了,上甘岭战役时志愿军多是穿着冬装作战的,黄继光就是穿着棉衣牺牲的。电影中是怎么穿越季节的难道是袁腾飞搞的? 你这是什么明显的硬伤?想评论就去多看点材料,连志愿军老战士对电影有没有批评都不知道,在这空说啥呢?28楼&本来我说的是《洪流》,《上甘岭》是你说的吧?你这叫什么?转移话题吗?全世界只有一个《洪流》中有史实错误吗?指出别的影片里边有就叫转移话题?你这啥逻辑呀?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6楼&更要命的是那些审批的,这些人才是脑进屎!!!没有他们的同意,这类脑进屎的电视剧不会开播的!!!9楼&当年是极左阶级斗争的需要,所以《大浪淘沙》中有些内容显得做作夸张片面,出现一些有瑕疵。但这在当时也是无奈,否则那些编剧、导演、演员也没好日子过了。我这几天看了几集《洪流》,感觉还是有进步的。毕竟我们过去的教育使得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认识比较简单肤浅。要知道,审片子的人可是管政治的。1966年《大浪淘沙》拍完之后不久就被打成了“毒草”,演职员也不同程度遭到了迫害。据说是因为林彪江青等人认为它是在陶铸的关怀下拍的(当时陶铸主政广东)。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这电影才重见天日。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21楼&你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战士都对电影发出了批评”,有根据么?是袁腾飞说的吧?再说所谓的批评也可以针对许多方面,这些老战士批评的是你说的“坑道作假”吗?据我所知这部电影最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是卫生员的性别,但这是故事片而不是纪录片,可是假如在《上甘岭》里面出现了AK47或者M16,那就是明显的硬伤了。25楼&我就不说别的了,上甘岭战役时志愿军多是穿着冬装作战的,黄继光就是穿着棉衣牺牲的。电影中是怎么穿越季节的难道是袁腾飞搞的? 你这是什么明显的硬伤?想评论就去多看点材料,连志愿军老战士对电影有没有批评都不知道,在这空说啥呢?看看上甘岭战役进行的时间,貌似还没有到冬天吧?再说《上甘岭》不是纪实片,为什么不能进行艺术加工?这和《洪流》中三青团出现在大革命时期的性质一样吗?而且后面有一段情节我觉得就不错,其中说到“军校里的学生分两派,一派是孙文主义学会,一派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这就符合事实了,估计审查剧本时前边的BUG没被发现,后面的发现了,于是就改过来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4696 工分:405326
/ 排名:2409
左箭头-小图标
21楼&你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战士都对电影发出了批评”,有根据么?是袁腾飞说的吧?再说所谓的批评也可以针对许多方面,这些老战士批评的是你说的“坑道作假”吗?据我所知这部电影最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是卫生员的性别,但这是故事片而不是纪录片,可是假如在《上甘岭》里面出现了AK47或者M16,那就是明显的硬伤了。我就不说别的了,上甘岭战役时志愿军多是穿着冬装作战的,黄继光就是穿着棉衣牺牲的。电影中是怎么穿越季节的难道是袁腾飞搞的? 你这是什么明显的硬伤?想评论就去多看点材料,连志愿军老战士对电影有没有批评都不知道,在这空说啥呢?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6880 工分:26125
左箭头-小图标
19楼& 我又看了一下《大浪淘沙》,试着将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作了一个对照:公今寿—靳恭绶;聂天宏—顾达明;孙靖宇(50%)+韩东水(50%)—余宏奎;杨林—杨如宽;苏剑奇—赵锦章;张公仪(90%)+余开林(10%)—薛健白;何彪—孙教育长;司徒小云—刘芬;赵天心—谢辉。《大浪淘沙》和《洪流》应该都是根据朱道南的回忆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编的。公金寿是真有其人,就是片中靳恭绶的原型。他参加了广州起义,后来牺牲在海陆丰。而谢辉(电影)和赵天心(电视剧)的原型应该是《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的刘辉,她牺牲在广州起义中。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4696 工分:405326
/ 排名:2409
左箭头-小图标
4楼& 从没有任何一个艺术作品是对历史的复制,人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具体到一部电视剧也是如此,有问题很正常,要看主流。相比真正称为神的铁血红安,洪流是相当不错的一部剧,和恰同学少年有一比。5楼&正是因为这部剧是一部严肃的革命题材电视剧而不是什么穿越剧,还因为导演是陈家林这样的名导演,又有《大浪淘沙》珠玉在前,所以出现这样的硬伤才更不可以原谅,这种问题的出现起码说明编导的创作态度不是那么认真。至于你说的《铁血红安》,我没有看过,所以不发表评论。12楼&按你这个标准,电影《上甘岭》连最标志化的坑道都弄得很假,连战地日志中的战斗都在历史上不存在,是不是就没法看了?你要仔细考证史实的话,任何影片都能挑出一大串。光吐槽谁不会?问题是有的猛夸有的就不屑,那就只能是屁股问题,这个不能不让别人说几句了。18楼&上甘岭起码没拍成穿越剧吧?《洪流》中出现“三青团”,这你怎么解释?《大浪淘沙》现在看起来虽然也不那么完美,人物刻画有脸谱化之嫌,但这是那时革命题材电影的通病,而其他方面和现在某些影视剧比起来那真是强得不少。史实错误的性质都是一样的,拿个穿越的现代词就能代表另一个性质吗?一个三青团能顶得上坑道做假?知道不知道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战士都对电影发出了批评?难道上甘岭电影就不是经典了吗?说过了,要看主流,评论不能以偏概全。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6424 工分:155525
/ 排名:9964
左箭头-小图标
4楼& 从没有任何一个艺术作品是对历史的复制,人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具体到一部电视剧也是如此,有问题很正常,要看主流。相比真正称为神的铁血红安,洪流是相当不错的一部剧,和恰同学少年有一比。5楼&正是因为这部剧是一部严肃的革命题材电视剧而不是什么穿越剧,还因为导演是陈家林这样的名导演,又有《大浪淘沙》珠玉在前,所以出现这样的硬伤才更不可以原谅,这种问题的出现起码说明编导的创作态度不是那么认真。至于你说的《铁血红安》,我没有看过,所以不发表评论。12楼&按你这个标准,电影《上甘岭》连最标志化的坑道都弄得很假,连战地日志中的战斗都在历史上不存在,是不是就没法看了?你要仔细考证史实的话,任何影片都能挑出一大串。光吐槽谁不会?问题是有的猛夸有的就不屑,那就只能是屁股问题,这个不能不让别人说几句了。上甘岭起码没拍成穿越剧吧?《洪流》中出现“三青团”,这你怎么解释?《大浪淘沙》现在看起来虽然也不那么完美,人物刻画有脸谱化之嫌,但这是那时革命题材电影的通病,而其他方面和现在某些影视剧比起来那真是强得不少。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8939 工分:1259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阄割文化,愚民之策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3468 工分:24143
左箭头-小图标
我还以为是部好剧,才钻进来瞧瞧。谁知说得跟神剧是的,浪费我的流量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4696 工分:405326
/ 排名:2409
左箭头-小图标
4楼& 从没有任何一个艺术作品是对历史的复制,人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具体到一部电视剧也是如此,有问题很正常,要看主流。相比真正称为神的铁血红安,洪流是相当不错的一部剧,和恰同学少年有一比。5楼&正是因为这部剧是一部严肃的革命题材电视剧而不是什么穿越剧,还因为导演是陈家林这样的名导演,又有《大浪淘沙》珠玉在前,所以出现这样的硬伤才更不可以原谅,这种问题的出现起码说明编导的创作态度不是那么认真。至于你说的《铁血红安》,我没有看过,所以不发表评论。按你这个标准,电影《上甘岭》连最标志化的坑道都弄得很假,连战地日志中的战斗都在历史上不存在,是不是就没法看了?你要仔细考证史实的话,任何影片都能挑出一大串。光吐槽谁不会?问题是有的猛夸有的就不屑,那就只能是屁股问题,这个不能不让别人说几句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80170 工分:12407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6楼&更要命的是那些审批的,这些人才是脑进屎!!!没有他们的同意,这类脑进屎的电视剧不会开播的!!!9楼&当年是极左阶级斗争的需要,所以《大浪淘沙》中有些内容显得做作夸张片面,出现一些有瑕疵。但这在当时也是无奈,否则那些编剧、导演、演员也没好日子过了。我这几天看了几集《洪流》,感觉还是有进步的。毕竟我们过去的教育使得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认识比较简单肤浅。要知道,审片子的人可是管政治的。“要知道,审片子的人可是管政治的”---------往浅了说政治白痴,往深了说够得上审查立案的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94855 工分:2236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那时候,讲的是阶级斗争。现在绝不能提了!当然要温呑水了。要是,把现实套一下,怎么办?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36049 工分:412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 更要命的是那些审批的,这些人才是脑进屎!!!没有他们的同意,这类脑进屎的电视剧不会开播的!!!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4696 工分:405326
/ 排名:2409
左箭头-小图标
从没有任何一个艺术作品是对历史的复制,人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具体到一部电视剧也是如此,有问题很正常,要看主流。相比真正称为神的铁血红安,洪流是相当不错的一部剧,和恰同学少年有一比。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1074 工分:11
左箭头-小图标
把革命经典影片改的面目全非,越看越难受,怎么现在是不是个东西的就敢当导演 ?当年的热血,当年的豪迈,都变成了温吞水;那种革命的对立,革命的碰撞,都变成了娘娘腔。把国民党人形容成为了女人和工程的决裂,把刚才的形容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任人宰割,好不容易出来个挑头的,还不是***。再有三青团成立于日,是为了抗日成立的。不学无术的导演,你的历史难道是苍老师教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刚祸祸完抗日剧,中央不乐意了,现在又开始祸祸大革命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