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建成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揭秘“中国大叔”田园梦 | 北晚新视觉
集装箱建成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揭秘“中国大叔”田园梦
日讯,54岁的牛健自称“中国大叔”。去年,他用6个集装箱建起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的故事刷爆朋友圈,但凡是有他作为内容的公号,阅读量都是以“10万+”计。“人人都有一个桃花源的梦想,只不过,我把它实现了。”
54岁的牛健自称“中国大叔”
他用6个集装箱建起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的故事刷爆朋友圈
可持续生活实验室一期的光环渐褪,但这位中国大叔也没“消停”下来,他把二期项目定义为一个居民训练营,目的是帮助人们转变生活方式,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自由生活”。而究竟什么样才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牛健看来,“共享社区”是最好的***。
集装箱建成的“桃花源”
相信很多人至今都对“生菜屋一期”工程留下深刻印象。
2014年,牛健用6个集装箱在顺义建成了“都市桃花源”。这是一个可持续生活的实验室,包含住宅区、办公区、厨卫,以及屋顶太阳能、风能展示和立体种植等多个功能区。很快,关于这个“桃花源”的文章,就在朋友圈中传开。亲自制作家具、亲手培植蔬菜和鲜花、厨卫垃圾可以进行沼气化处理、污水也可以通过综合生态循环进行再利用……牛健一家过起的这种都市农夫式的生活,成了许多城市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以单户为实验,这只是牛健可持续生活“共享社区五年规划”的第一步。“那么多人讲绿色生活、可持续生活,但是,光讲道理是没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会让人们理解。一期引发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但这也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不过,由于程序上的一些瑕疵,承载着都市田园梦的一期集装箱,最后不得不面临着搬迁。去年5月,牛健将这些集装箱拉到北京国际露营公园,正式开启二期实验计划----由单户实验扩展为3户家庭,组成小型实验社区,目的是找到未来进一步标准化复制的方法。而所有做的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五年规划的终极目标:在未来推广200户的可持续社区模式。
这些年一直专注社区生活
这位充满理念的“中国大叔”并非痴人说梦,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社区生活,一个什么样的社区才是好的、健康的,他有自己的看法。
牛健1962年出生于青岛,打小就喜欢花花草草。改革开放后,在纺织厂做工人的他通过杂志接触、了解到了到一些国外的民居,“别人家”阳台上的景色让他至今念念不忘。他希望,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中的人也能拥有这样的绿色生活。
此后,牛健一直在为着中国人的阳台花园梦做着努力。37岁时,他从工厂辞职,开始围绕花园主题创业。2001年,他来到了北京。在北京的这么多年,牛健所从事的只有一项工作----如何在更大程度上享受更加生态和绿色的生活。“我曾经坐着300路公交车沿着三环跑了一圈,发现在北京,平均每10公里才能看到一个像样的绿色的阳台。”这也更加让他觉得,他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2005年时,牛健借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场地搞阳台花园研究,以阳台、屋顶绿化为主题,开发出了一整套实用的生态技术。2008年,他还专门从事迎奥运阳台绿化工程,研究自动养护阳台花园的绿化技术。
随着对园艺绿化的研究,牛健发现自动化技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病了,地球超载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物质,我们要得太多了,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
终极理念是共享社区
于是,六年前,他踏入公益圈,创办了社区生态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公益组织的创办人,他把目光放在了改变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上。
在牛健看来,从工业化时代延续至今的人类生活方式,是当下许多社会问题的源头,环保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人们‘择邻而居’,工业时***始后,人们转而寻求‘择物而居’。”牛健说,人们开始按户分居时,身边的人都成了陌生人,房子被建造得越来越大以满足个人需求,因为城市功能区分散,上班的时候人们离不开汽车……这些问题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闲置的空间、物体,都是一种浪费----在我们的社区,厨房可以共享,汽车可以共享,这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牛健说,目前他正在推进演练新生活方式的训练营计划。在这里,人们将学习协作生活的技能,比如协作吃饭、处理垃圾、种花种菜、物品交换、集体采购等,以减少资源浪费。如果运营良好,5年后的三期项目,他将和政府、商业、社会资源多方合作,尝试建立共享社区。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54岁的牛健自称“中国大叔”
他用6个集装箱建起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的故事刷爆朋友圈
可持续生活实验室一期的光环渐褪,但这位中国大叔也没“消停”下来,他把二期项目定义为一个居民训练营,目的是帮助人们转变生活方式,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自由生活”。而究竟什么样才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牛健看来,“共享社区”是最好的***。
集装箱建成的“桃花源”
相信很多人至今都对“生菜屋一期”工程留下深刻印象。
2014年,牛健用6个集装箱在顺义建成了“都市桃花源”。这是一个可持续生活的实验室,包含住宅区、办公区、厨卫,以及屋顶太阳能、风能展示和立体种植等多个功能区。很快,关于这个“桃花源”的文章,就在朋友圈中传开。亲自制作家具、亲手培植蔬菜和鲜花、厨卫垃圾可以进行沼气化处理、污水也可以通过综合生态循环进行再利用……牛健一家过起的这种都市农夫式的生活,成了许多城市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以单户为实验,这只是牛健可持续生活“共享社区五年规划”的第一步。“那么多人讲绿色生活、可持续生活,但是,光讲道理是没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会让人们理解。一期引发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但这也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不过,由于程序上的一些瑕疵,承载着都市田园梦的一期集装箱,最后不得不面临着搬迁。去年5月,牛健将这些集装箱拉到北京国际露营公园,正式开启二期实验计划----由单户实验扩展为3户家庭,组成小型实验社区,目的是找到未来进一步标准化复制的方法。而所有做的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五年规划的终极目标:在未来推广200户的可持续社区模式。
这些年一直专注社区生活
这位充满理念的“中国大叔”并非痴人说梦,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社区生活,一个什么样的社区才是好的、健康的,他有自己的看法。
牛健1962年出生于青岛,打小就喜欢花花草草。改革开放后,在纺织厂做工人的他通过杂志接触、了解到了到一些国外的民居,“别人家”阳台上的景色让他至今念念不忘。他希望,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中的人也能拥有这样的绿色生活。
此后,牛健一直在为着中国人的阳台花园梦做着努力。37岁时,他从工厂辞职,开始围绕花园主题创业。2001年,他来到了北京。在北京的这么多年,牛健所从事的只有一项工作----如何在更大程度上享受更加生态和绿色的生活。“我曾经坐着300路公交车沿着三环跑了一圈,发现在北京,平均每10公里才能看到一个像样的绿色的阳台。”这也更加让他觉得,他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2005年时,牛健借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场地搞阳台花园研究,以阳台、屋顶绿化为主题,开发出了一整套实用的生态技术。2008年,他还专门从事迎奥运阳台绿化工程,研究自动养护阳台花园的绿化技术。
随着对园艺绿化的研究,牛健发现自动化技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病了,地球超载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物质,我们要得太多了,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
终极理念是共享社区
于是,六年前,他踏入公益圈,创办了社区生态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公益组织的创办人,他把目光放在了改变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上。
在牛健看来,从工业化时代延续至今的人类生活方式,是当下许多社会问题的源头,环保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人们‘择邻而居’,工业时***始后,人们转而寻求‘择物而居’。”牛健说,人们开始按户分居时,身边的人都成了陌生人,房子被建造得越来越大以满足个人需求,因为城市功能区分散,上班的时候人们离不开汽车……这些问题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闲置的空间、物体,都是一种浪费----在我们的社区,厨房可以共享,汽车可以共享,这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牛健说,目前他正在推进演练新生活方式的训练营计划。在这里,人们将学习协作生活的技能,比如协作吃饭、处理垃圾、种花种菜、物品交换、集体采购等,以减少资源浪费。如果运营良好,5年后的三期项目,他将和政府、商业、社会资源多方合作,尝试建立共享社区。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