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宇宙时代 中华民族三大印记还能保存多少印记

字号:大 中 小
解经与圣经神学
1.基督徒最起码的操练是「读经」&(Bible&reading);读经的目标是搞清楚﹕《圣经》说什么?
(不是﹕「我对经文的感受如何?」!)
2.若要对《圣经》认真的学习,必须「研经」(Bible&study,&查经);目标是搞清楚﹕每一段
《圣经》教导什么?(例如﹕归纳法查经。)在灵修生活中查经,至少要准备、使用一本可
靠的研读版《圣经》&(study&Bible)。英文有多种,例如最新出版的﹕Reformation&Study&Bible
(ESV);或&The&Spirit&of&the&Reformation&Study&Bible&(NIV)等。中文首推﹕更新传道会出版的
《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原着﹕&The&NIV&Study&Bible)。
3.若条件许可,可进一步作「解经」&(exegesis,&Bible&interpretation)&的研究。解经就是从原文(或
让懂原文的学者,教师们帮助我们)、上下文、历史背景等解释经文的意义。历代以来的解
经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信念上﹕《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是无误的。(不幸今天很多学者
已经不再坚持这信念)。
4.如何解经?「释经学」(hermeneutics,&principles&of&Bible&interpretation)&是解经时要应用的原则。
原则没有「中立」的;不幸许多当代释经学教科书已不再相信《圣经》的默示,无误等真
理。(见下﹕解经原则没有「中立」。)
5.解经的结果是《圣经》注释&(Bible&commentaries),这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圣经》研究」
(biblical&studies)。
6.用解经的方法,遵循释经学的正确原则来预备讲章,结果是「解经讲道」&(expository
preaching)。这样的讲道事工是&expound(ing)&the&S&Bible&exposition;有别于「专题讲
道」;「有感而发」;「时事评论式讲道」;或「灵意解经」等。
7.《圣经》神学&(biblical&theology)&是建立在解经的基础上。《圣经》神学问﹕上帝在启示历史的
每一个阶段启示了什么?透过每一个作者启示了什么?
8.上帝在《圣经》里启示的内容分两大类﹕上帝说了什么?上帝作了什么?即﹕上帝的作为
(deeds)&和上帝的话语&(words)。上帝的作为解释上帝的话语﹕上帝的话语解释上帝的作为。例
如﹕耶稣的五饼二鱼神迹&+&事后宣称﹕我就是生命的粮。耶稣使生下来瞎眼的能看见&+&宣
称﹕我就是世上的光。除此以外,《圣经》里有一些话语(特别是保罗的书信),解释《圣
经》里上帝所说的。&因此﹕「《圣经》神学」在《圣经》里面就已经存在。不是后人加于圣
经以上的猜测。例如﹕保罗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思想家,他的思想非常严密。因此﹕除了他所
写下的各项真理(称义,圣灵的见证,与基督联合,为主受苦,教会的荣耀等)以外,保罗
也解释他不同的教导(教义)之间的关系。保罗的思想是有系统的,虽然他的书信不以神学
(教义)的文体出现,可是他的确是一位「神学家」,意思是﹕保罗自我解释他所教导的。
9.解经的目的是从《圣经》里面找出圣经的教导﹕从《圣经》里面出来,因此解经英文称为
exegesis&(ex&=&「出来」的意思)。错误的作法﹕是把我们自己的想法读进《圣经》,英文称
此为&eisegesis,&eis&是「进去」的意思。
10.&将自己的意思读进《圣经》里乃意味着﹕不论用那一段《圣经》,都可以讲出自己要讲的信
息,都可以预备一篇自己心目中要讲的讲章。&因此《圣经》成为只不过扮演衬托的角色而矣。
11.&没有一位解释《圣经》的人是中立的,没有「神学」&(theology-free)的。完全「中立」的解经是
不可能的。我们要认清楚我们对《圣经》的前提&(presuppositions)。
12.&解经与《圣经》神学背后有两个原则(前提,&presuppositions)﹕启示历史的渐进性
(progressive&revelation),和启示的统一性&(unity&of&revelation)。两者同样的重要。
13.&启示的统一性(或﹕以经解经,analogy&of&Scripture,&analogy&of&faith)的意思是﹕我们预先相
信,《圣经》是不会自相矛盾的。我们要作的是﹕解释《圣经》如何不先后矛盾。
14.&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自相矛盾,每一位都是圣灵默示的。
15.&有些《圣经》神学学者不是正统的,不是福音派的。他们不相信《圣经》的无误,只研究某一
个《圣经》时代里,人们相信什么,如何敬拜上帝(虽然学者认为这些信仰都是神话)。
16.&正统的《圣经》神学研究学者包括﹕&Geerhardus&Vos&()&,普林斯顿神学院教授&(1893-
1932);着有&Biblical&Theology(中译﹕霍志恒,《圣经神学》,天道);荷兰学者&Heman
Ridderbos,着有&Paul:&An&Outline&of&His&Theology&;等等。
17.&Edmund&P.&Clowey&是&1960-70&年代威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Theological&Seminary,
www.wts.edu)&院长,大力提倡《圣经》神学。(参&J.I.&Packer,&Truth&and&Power,承认&Clowney的重
要性。)Clowney着有几本圣经神学的&书籍﹕&The&Church,&Preaching&and&Biblical&Theology,&Called&to
the&Ministry,&The&Unveiled&Mystery,&and&Preaching&Christ&from&All&of&Scripture.&其他在这方面努力
的教授有﹕Harvie&M.&Conn&(宣教学),&Richard&B.&Gaffin,&Jr.(新約神學,系&統神學,)&O.
Palmer&Robertson&(舊約神學)。
介绍圣经神学
Introducing&Biblical&Theolog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关于圣经神学的十二个误解
1.&误﹕圣经是上帝的话;神学是圣经以外的人为哲学。只查圣经就够了。
正﹕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圣经中的启示有上帝的话语和作为;有些启示(如保罗书信)是对已启示的
事或话作出解释。这些启示可称为教义,神学。圣经里就有神学(教义)。我们需要认识圣经本身的
教义架构,看出字和字、书卷与书卷、观念与观念、真理与真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神学架构」。
2.&误﹕保罗教导就只是「因信称义」和如何在教会里生活和事奉。知道这些就够了。
正﹕保罗的教导诚然包括因信称义(这是罗马书&1-8&章的主题!)。可是保罗的思想包括一些关于历
史、宇宙、上帝整个计划的真理﹕这是圣经中的「历史观」,「宇宙观」,或「末世论」,与「救赎
论」同样重要。
3.&误﹕末世论只是一些关于未来的事情;与「主再来」的真理是同义词。
正﹕末世论包括过去(基督复活,升天),现在(天国彰显在地上),和未来(主再来,有新天新
地,上帝完全掌权)三方面。
4.&误﹕末世论和救恩(救赎论)是两回事。最多,末世论(我们未来的盼望)是救赎论(我们的救恩)
的最后一部份而已。
正﹕在保罗的思想中,末世论乃是救赎论的基础和基本架构。若要正确了解保罗的救赎论,必须了解
他的末世论。
5.&误﹕认识末世论,会使基督徒成为禁欲主义者,进修道院去隐居。
正﹕正确认识保罗的末世论,会使我们很现实的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最罪,这个充满
罪恶的世界作光作盐?基督徒是正视现实的。
6.&误﹕末世论就是讲基督徒个人未来的命运。
正﹕末世论讲到全人类、整个宇宙的命运;讲一个新的时代&(aion)。
救赎论也是如此﹕上帝使万物更新。
7.&误﹕救赎论(基督救赎的工作)的焦点只是十字架。
正﹕救赎论的焦点是基督的死(十字架)、复活、升天、圣灵降临。这四件事其实是一件事,是宇宙
历史中最重要的事。
8.&误﹕救赎论只是关于基督徒个人的经验。
正﹕上帝的救赎工作是「救属历史」,是关乎整个宇宙的。
9.&误﹕「来世」只是一个「地方」。来世,是一个空间的观念。
正﹕「来世」是空间的观念(地方),也是时间的观念(新的时代)。若把来世只看为「地方」或
「境界」的话,很容易堕入「诺斯底主义」。
误﹕未来的世界,只是将来的事。
正﹕来世(永恒)现在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已经介入了现今,已经开始了。
误﹕「属灵人」好像诺斯底主义者,拥有一些秘密的知识或经验。
正﹕「属灵人」是圣灵掌管的人,既属天,属来世,也在地上,活在今世。
误﹕「奥秘」是一些新的,秘密的知识(资讯)。
正﹕新约的「奥秘」主要不是知识、资料,乃是一件事﹕以前没有启示的,现在启示了!因此,「奥
秘」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关于「与基督联合」,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错误解释
1.天主教,圣礼派的「联合」﹕在圣礼中,基督的死的事件重现,重新发生。
2.基督新教的自由派,受存在主义和巴特的神学的影响﹕与基督联合是超事件的经历。
3.19&世纪福音派﹕Keswick&Convention&留下来的影响﹕要在基督面前降服,什么都不作。(参﹕
巴刻,《活在圣灵中》第四章)。
4.灵意解经﹕我已经与基督同死,同复活。没有救赎历史上的根据。
5.Herman&Ridderbos,荷兰改革宗解经家﹕基督与在基督里的人&=&一个整体的人格&(corporate
personality)。
有误导的嫌疑。
正确的解释
1.永恒里的预定。Predestinarian.
2.救赎历史的成就,我们与基督同死,同复活。Redemptive-historical.
3.在基督徒生命的开始(重生)的时候,我们真正的与基督同死,同复活。&Existential-
experiential.
介绍圣经神学
Introducing&Biblical&Theolog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活与救赎﹕方法论的考虑
霍志恒的《保罗的末世论》的长远价值,不仅在于它对保罗思想基本因素的丰富、深入分
析;更在于书中多次提到作者研究保罗的进路。该书的方法论(或释经学)的重要性(似乎到目前
为止完全被忽略),乃是我们在本章要仔细注意的。
霍氏研究保罗的进路出自他对保罗的信念﹕保罗「可被称为基督教末世论之父」(页&vi),
甚至说保罗具有「历史上最伟大处理基督教资料的建构思想家」之思维(页&149)。这类语气的话在
书中出现多次。因为使徒保罗的思想「有一种系统性,使他坚决寻求定论的涵义」(页&60);也因
他的思想具有「高度的教义性和归纳能力」(页&148),因此我们需要正视保罗的「神学系统」(页
60),他的「真理系统」,和他「对基督教真理的建构」(页&148)。保罗「充满活力的末世论思
想,有整合化,为一个紧凑的神学架构的倾向」(页&61)。解释保罗的学者们对他的评论一般都有
偏差,其中部份理由是因为「保罗身为一位神学思想家,他的思想的严谨远远超过他们」
总的来说,这些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两个因素﹕(1)霍氏深深欣赏保罗的独特
性,特别是他身为一个思想家的才干。霍氏在保罗思想的性质方面做了一些反省。(2)霍氏指出保
罗和解释保罗者之间的连续性。两者都关心「基督教的资料」&(data)。基督教对于末世论的反省,以
保罗作开始,保罗是「末世论之父」。还有多方面看出,保罗和解释保罗者的连续性,在于两者都
是从事「神学」。我们若说,霍氏认为使徒保罗和他在经营同一种企业,并不过分。他这样说的同
时,当然没有妥协圣经的统一性,上帝是圣经的作者和圣经的权威。
霍氏的进路,于凯伯拒绝「圣经神学」的说法,成了强烈的对照。[注&2]&这对我们有重要的启
迪,因为凯伯在「神学百科」方面的思想,肯定影响了改革宗神学的方法论,一直到今天。
我们或许认为,凯伯反对「圣经神学」,主要是因为一些历史上的因素﹕他在回应理性主义
的神学,后者明显地用「圣经神学」的旗帜来反对圣经的权威。这因素固然重要&[注&3],可是我们若
仔细地查究,可以看出有更深的理由。
霍志恒反对使用「圣经神学」的最主要原因,乃是他认为圣经是「神学的原料」&(principium
theologiae)&的观念。&圣经本身不是神学,圣经是在神学背后的。[注&4]&圣经的作者不可称为神学家
(页&176),因为若没有神学之先的「教义」&(dogma),神学是不可能存在的;而教义乃是(有组织
的)教会生活的产品。[注&5]因此霍氏强调圣经与圣经作者们,及教义和教会神学家两者之间原则上
的断层。圣经本身并不含有教义,圣经乃是教会「建造」教义所用的原料&(material)。[注&6]&圣经的启
示乃用「东方的象征式,审美式的文笔」写出的;要当充满「辩证清晰性」的「西方思想」整理过
圣经的材料之后,神学才出现。[注&7]
因此我们必须看出凯伯不单在名称上,而是在观念上拒绝「圣经神学」;因为「圣经,教
会,教义,神学」[注&8]&的次序,和它们之间的断层。不错,他赞成圣经神学的工作内容﹕关注圣经
的历史性。他哀叹教义学&loco&probantis(断章取义)的研经法,并期望透过「启示历史」的研究,
对认识圣经有真的进展。[注&9]
上面虽是简单介绍,可是我们已能看出霍志恒和凯伯在重点和进路上是截然不同的;他们采
取了相反的作法。(一)凯伯的作法,好像将所有圣经的作者们「铲平」来对待。&在「神学百科」
的范围里完全不考虑他们之间的分别。&其实感觉上,凯伯的进路是朝相反方向的。[注&10]&霍志恒虽
然也有考虑到保罗思想的「系统性」和「高度教义性和综纳能力」[注&11],可是凯伯认为使徒保罗和
其他圣经的作者都用「东方象征式,审美式的文笔」来写作。[注&12]&(二)凯伯只强调圣经作者和
后来教会历史上神学着作之间的断层。&因此霍氏形容保罗为一位「神学家」,也常提到保罗的「神
学系统」,这种表达方法是凯伯原则上不容许的。
这两种观念在重要的层面上都水火不相容。哪一个是正确的观念?凯伯的立场代表了典型改
革宗传统的态度,特别在如何看待保罗的解释和神学建构的关系上。&可是,有一系列的考虑使我们
认为,霍志恒的作法才是对待保罗&--&一位圣经作者,一位上帝启示的工具&--&的正确作法。[注&13]
圣经的启示与历史有关。圣经乃是启示历史的记录,包括圣经自己形成的历史。&分析这段历
史(这是凯伯所欢迎的)乃显明启示是多层面的,包括上帝的作为和话语。&上帝透过救赎(作为)
和启示(话语)来自我启示﹕祂透过祂所作的,和祂所说的来启示。&我们越来越看见两者之间的有
机关系。启示从来不是孤立的,一定直接或间接与救赎有关。上帝的说话一定与祂的作为有关。&若
说救赎乃是上帝赐启示的原因或目标,这并不过分。[注&14]&我们若认为启示是可以孤立看待,或
启示只提供自显真理&(self-evident&truths)&的话,结果必然是一种不符合圣经的半诺斯底主义的启示
观。[注&15]&因此,上帝的启示必然是祂救赎作为的见证&(authentication)&或解释&(interpretation)。&通
常,救赎的宣称和救赎的解释,同一位圣经作者(或同一个启示的器皿)中都可以找到,不过,通
常某一方面比较明显。[注&16]
毫无疑问地,在保罗的作品中「解释」层面比较典型。他在讲道与书信中的关注,差不多全
是解释「救赎历史」﹕救赎历史在基督的死和复活上达到了高峰。保罗认为基督在启示历史中的地
位,是受到某一个「救赎历史处境」的影响。这是对了解保罗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视角。我们必须
体会这一点和它所带来的涵义,才能看清他在启示上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其中一项涵义与我们的讨论有关。从救赎历史的角度看,今天的信徒和保罗是处于同一个处
境。[注&17]&我们与保罗一样,回顾基督的死、复活、升天,我们也与他一同等待上帝的儿子从天降
临(帖前&1﹕10);后者乃是救赎历史剩下还未成就的事。于保罗经验中,那「已然」和「未然」之
间的张力,也是今天信徒们的经历。
因此我们清楚看见保罗和解释保罗者的连续性。两者是处于同一个「救赎历史」的位置(直
译﹕他们有同一「救赎历史指数」)。不单如此,因着上帝救赎作为和启示话语之间的关系,换言
之因为圣经的焦点乃是救赎历史,所以我们与保罗在「神学」上的连续性也是明显的。我们的前提
是﹕神学应该建立在圣经的文本上;而圣经解释是一门历史学科,同时为神学提供了准则。&这样说
来,保罗的关注若是解释救赎历史的话,那么若要解释保罗的思想,必须有同样的关注﹕从我们共
有的救赎历史处境上入手。&神学,不论它的范围和最后形态,必须效法保罗,抱着「解释救赎历
史」的基本关怀。而救赎历史乃是信徒生命的本质。「神学」必须解释那历代隐藏不言、现今显明
的「奥秘」(罗&16﹕25-26)。&总言之,「神学」在观念上,必须受「救赎历史」影响。&神学的本
质,就是解释救赎历史。&因此,保罗与解释保罗者之间必然有「神学上」的连续性。
「圣经神学」一般的定义,乃是回顾上帝在历史上的救赎和启示作为﹕从一个后来、与先前
不同的角度,即从一个不同的救赎历史处境来看的。这绝对是旧约圣经神学的正确定义。&对新约圣
经神学而言,于「启示的进展」的关注是明显的;可是新约圣经神学的特点乃是,如前文所说,今
天的解经者虽与保保罗和其他新约作者是处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处境,可是在原则上(从救赎历史原
则来看)与保罗和新约作者们乃处于同一个处境,从事同一项解释计划。[注&18]
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观察保罗在上帝启示计划中的功能﹕这不可于他身
为使徒的职份分开。换言之,保罗身为一位上帝启示的器皿,就同时是一位教会的仆人了。这样说
来,上帝藉着他所赐的,默示的、无误的启示,也同时就是教会的权威性教导和信仰(教义),因
此,我们可以称它为保罗的「神学」。
我们在本文介绍的方法论考虑,至少有一部份与新约研究(特别是书信研究)很有关系。我
们特别要强调对保罗研究的适用性。这些考虑提供了一个视角,使我们能正确面对他书信的独特
性。&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要面对保罗教导里的教训&(didactic)&或教义&(doctrinal)&的特性,而同时又
必须认清,我们与保罗的「救赎历史关怀」是一样的;我们与保罗的「救赎历史处境」也是一样
的。保罗书信里的论据,其思想往往是紧密的,这是常识,特别是在改革宗圈子里。[注&19]&可是若
要更深一层体会这个「教义性」与「系统化」的兴味,则必须意识到一些「救赎历史」的因素。有
这样的认识,才有足够理由用「保罗神学」这名词。&我们可以说,圣经,神学的原料,本身就包含
神学;至少在保罗思想上来说;或者更恰当地说﹕我们的神学和它的原料(圣经)之间的连续性,
很多时候是非常「神学性」的。因此,凯伯的次序至少需要补充。认识新约作者和后来解释新约者
之间的断层,需要由两者之间的(教会与神学上,和救赎历史上的)连续性来补充。[注&20]
我们到目前的讨论,在卫护霍志恒对保罗的进路。我们尝试说明﹕(一)保罗的解释者需要
以和保罗站在同一个救赎历史处境,抱着同一个救赎历史关怀来研究他。(二)从这个角度来看保
罗,必须公允地处理保罗的教义关怀,就是他身为卓越的思想家之独特性。这样的连续性表达出
来,就是说﹕保罗是一位神学家。这个基本的出发点,提出一些重要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完整地了
解保罗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一)视保罗为神学家的意思是,任何的神学百科或其它架构,都不可妥协保罗在他书信中
发展他的思想的处境,与后来教会发展教义的处境的关联性;两者不可说成无可比较的
(incommensurable)。&比方说,从救赎历史的角度来看,保罗的救赎论架构可以与改革宗神学的救赎
论架构比较和对照。换言之,比较广义的方法论涵义乃是﹕圣经神学和系统神学不可随意地,人为
地分开。&圣经神学的关怀,乃是以历史过程来看上帝的启示。&因此,它一定注意到每一个圣经作
者,和他们的作品的特点。这样作的果效,最重要的不是强调圣经的「人性」。知道圣经的人性,
本身并无价值。&相反地,因为注意到这些人是上帝启示的器皿,因此能更仔细地认识上帝的启示,
好叫能更清楚看出启示的结果&(product,即圣经)&的架构﹕这就是系统神学的关怀。[注&21]
圣经神学和系统神学的共同兴趣,在保罗研究方面特别明显。身为一位神学家,保罗的书信
与讲章若透露了一个「思想架构」,那么一个以解经为本的神学的形态,应尽量反映出那个架构&[注
22],特别在救赎论方面,因为保罗的思想在救赎论方面尤其突出。&若在一般的「作神学」活动中,
保罗,作为启示的器皿,与他的解释者不同,因为保罗为后世神学家提供了上帝默示、无误的基础
(来源,principium)的一部分,那么保罗的解释者应该不只关心保罗着作的内容,即其中的个别观
念,还须注意保罗如何处理这些观念,即保罗如何建立一个思想架构。
若我们效法凯伯,说圣经只提供神学的「材料」,而教会用这些材料来建立教义的话,那么
断章取义式的方法是必然、很难克服的。不论我们如何抗议,我们若坚持神学百科之间的分辨,就
很难看到保罗的归纳原则;自然而然地,我们会用上一些保罗思想中没有的归纳原则。圣经必须决
定神学的方法,而不只是神学的内容。[注&23]
(二)视保罗为一位神学家,有帮助我们为「解释保罗的难题」上下定义。从起初,基督教
会在解释保罗上就感到困难;彼得自己也作了见证。他承认,保罗信中有些难明白的地方,有些人
曲解,自找沉沦(彼后&3﹕16)。这段经文不单告诉我们「解释保罗」是老旧的问题;还指出,解释
保罗的问题,是在圣经正典中已经出现的难题。
解释保罗有一段的历史;都充满着创意,可是罕见真正有深度的理解。学者们没有深入探
讨,只不过借题(甚至离题)发挥。有深度的研究太少了。[注&24]&可是,理解保罗的困难不只在于
学者们的不同缺欠。这里还有一个解释保罗的「真正」难处。
解释保罗真正的困难在于保罗的作品中,流露一位神学天才的思想﹕他倾向于教导教义;不
过,通常在处理实际教会问题和情况时写出教义。换言之,理解保罗的真正难处是因为﹕他是一位
神学家,严谨、有系统的思想家;而要认识他却必须透过他的书信和讲章记录。他写的显然不是神
学论文;可是也不是一些临时的发表、彼此无关的论述,也不是一大堆毫无系统的观念。他的作品
中反映出一个架构。保罗书信可以与冰山一角比较。&在水平线上的只不过是下面冰山的一小部份,
而真正的整体是在水底下。&[注&25]&表面所看到的与实体相差甚远。实在说,有些观念虽然不在多处
经文直接出现,可是读者经过反省后会发现,这些其实是保罗最基本、最重要的思路。这种情况令
研究保罗,特别是要全面了解他的思想,特别充满着困难。
(三)因此,视保罗为一位神学家能帮助我们看清楚,「解释保罗的任务」是什么。最好还
是跟霍志恒的说法。「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出上帝所启示、使徒保罗所宣讲的福音之思想架构…&我们
必须尽我们所能,去揭露保罗不同视角所织成的教义思想整体。」[注&26]&对保罗的解释,最重要的
是细心留意背后的架构。&我们在保罗的写作和讲道中遇见有超越建构才能的思想,有着非同凡响的
归纳能力;简直是「天才」(又套用霍氏的话)。[注&27]&解释保罗时若忽略这一点,必定看不到
他教导的长阔高深。解释保罗者必须意识救赎历史,像保罗一样意识到末世已经临到自己(林前
10﹕11);必须立志将保罗的话背后的结构整理清楚,即越来越清楚地反射「那从不同观念浓缩成
的核心所发射出来的光辉」(霍志恒语)。[注&28]
(四)最后,称保罗为神学家的意思就是,他最重要的关怀乃是解释救赎历史。我们从观察
整个圣经启示的架构中看见保罗书信的地位而得到这个结论。而这个问题早在&本书引言中就提到
了。&保罗对「救赎历史」的关怀,如何提供「救赎次序」(译者注﹕「救赎次序」是指圣灵如何将
基督成就了的救恩,施行在人的生命中)是另外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谨慎查考经文本身。
可是﹕我们可以坚持一个研经原则(虽然需要用经文事实证明)﹕保罗处理「救赎次序」,即救赎
的施行,一定被他的「救赎历史」视角所左右。
与基督一同复活﹕是救赎历史,也是信徒的经验;
因为信徒「在基督里」,与基督联合
与基督同复活&=&是历史,也是经验;
虽没有直说,但从洗礼之意义(参西&2﹕11-13)可以清楚看出
第&2&节保罗答问﹕信徒「已经向罪死了」;这是&6﹕1-7﹕6&的基本论点;
犯罪的生活&vs.「&向罪死」是信徒经历&(heilsordelijk,&「救赎秩序」);
但也有「救赎历史」(redemptive-historical)&层面
.&「向罪死」是在信徒人生中发生的事。
第&3&节﹕洗礼的意义&=&进入基督里&(into&Christ),与基督的位格和工作联合;
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基督向罪死;因此信徒与基督一同向罪死了
洗礼乃是进入基督里(参加&3﹕27);洗礼是与基督联合的记号。与基督联合,乃是与祂的弥赛亚工作每一部分联
此,受洗归入基督里的意思是﹕与祂的死、埋葬联合。
保罗在这里说出他的主
题的根据﹕信徒与基督的死联合;祂的死是向罪死,因此,信徒也向罪死了。
第&4&节下﹕信徒不仅向罪死,乃有新生命的样式;
首次提到与基督同复活的主题
格来说,「向罪死」不足形容信徒的生命,因为它只有负面的取向。
.&信徒与基督的死
和埋葬联合,好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与基督的死,埋葬,复活联合&=&比「向罪死」更为基本;
基督(向罪)死了;信徒既与基督联合,也(向罪)死了;
基督复活了;信徒既与基督的复活联合,就已经复活了
因为信徒与基督联合,因此基督与信徒在「从死里复活」是合一的,不可分开的
&比「信徒已经向罪死了」更基本的乃是﹕与基督所经历的每一段都联合。&&因此保罗的思路如下﹕一方面,正如基督(向罪)死了,信徒因
为与基督联合,也(向罪)死了;另一方面,正如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因此信徒,因为与基督联
合,也已经从死里复活了。
因为基督和信徒的联合,基督的死与复活的不可分开,因此信徒的死与复活也不可分开。
4&节下没有用「同复活」一词;
因为本段要对照的是两种「生活样式」(walk)(1,4&节)
4&节下﹕与基督同复活不只是在历史上,而是在信徒生命改变的经历上;
从基督复活事件到信徒的新生活样式﹕联接点乃是
在经历上与基督同死(向罪死),同复活&2;
与基督(在经历上)同复活&=&新生活样式之基础
「生命」是指「复活的生命」&(resurrection-life);
基督,复活的基督(9),向上帝活(10);基督里彰显的生命是「复活生命」;
因此信徒既然与基督联合,向上帝活(11),必须献上自己(13);
因此﹕4&节下有「与基督同复活」的观
5&节﹕「联合」指「样式」;(基督、信徒的)死与复活不能分开;
罗&6&用字与弗&2,西&2&不同,可是意思相同﹕我们已与基督同复活
&「这里基本的思想乃是﹕基督的死与
祂的复活既是不可分开的,从两者的联结可以推论﹕我们若与基督的死联合,也必与祂的复活联
合。我们在这两件事上不可能分开,就如在基督身上,死与复活不可能分开一样。」(慕理,《罗
马人书注释》,1﹕218。)
本段经文的结构,其中最重要的特点
乃是﹕生命(无论在那里彰显)一定是从经历复活而来&(Gaffin)。]
信徒有基督死与复活的「样式」﹕与基督联合,也与基督的死与复活有别
与基独联合的观点,可是「样式」表达了「有分别」。
「在罗马书&6﹕1ff.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并不
是指生命改变的过程,或越来越效法基督;保罗要强调的乃是﹕信徒曾经有过「与罪一刀两断」的
第六节﹕旧人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暗示﹕新人与基督同复活;
人必须与基督同复活,才能作义的奴仆
在第六节,新人与基督同复活(参西&3﹕9-10,3﹕1;弗&4﹕22-2乃是与旧人与基督同钉十字
架相对照。
&第六节肯定﹕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的结果是,罪身必被灭绝;而「被罪捆
绑」必终止。Verse&6&confirms&this&by&anticipating&the&destruction&of&“the&body&of&sin”&[这里的意思是「被
罪影响,被罪控制的身体」(慕理,《罗马人书注释》,1﹕220).&因此,与基徒同复活乃是在&6节下所暗示的「作义的奴仆」(参﹕16,
18,&19&,22节)的先决经验。I
208).&我在上文尝试证明,在第六节,在整段和其他经文中,保罗主要强调的是「救赎秩序」,是
在信徒的个人经历里(上帝)所成就的彻底改变。
第八节与第五节相应﹕
与基督同活,必须先与祂同复活﹕两者都是经历上
信徒向罪死了,因为他们先与基督联合;
信徒与基督联合,才能在基督的死、埋葬,复活上与祂联合;洗礼是记号
与基督联合是指信徒经验上的联合,
虽然与基督联合也指创世以前的预定,和救赎历史上的联合
Two&further&sets&of&observations&lify&this&point:
[1]&与基督联合、接连主要是指应验(救赎秩序)方面的联合。这个联合,作成信徒现今的生
命,也形容信徒的生命。
&在创世以前「在基督里」的预定,和在救赎历史里的「在基督里」,都不能抹煞在经验上
「在基督里的独特性
&洗礼是记号与引记,表明受洗者
(在应验上)从与基督隔离,转移到(在经验上)与基督联合。
&那些受洗归入&(into)&基督的人,事后就是在基督里了。Those&who&are&baptized&into
Christ&are&those&who&afterwards&are&in&Christ”&(E.&Best,&One&Body&in&Christ&[London:&S.P.C.K.,&1955],&p.&73).]
与基督联合是应验﹕以弗所书;以前没有基督,死在罪恶过犯中;
经历了「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之后,就被改变了,现在「在基督里」
被呼召乃是被召与基督有份
经历与基督联合&=&保罗救赎论中最基本的观念,
不可与在基督里被预定,和两千年前与基督同受难、复活分隔
与基督同死、埋葬、复活是一件事
基督成为赐生命的灵
林前&I&CORINTHIANS&15:45
耶稣是赐生命的灵﹕须从上下文理解﹕45-49&节;22&节
35&节问﹕复活的形式&(mode);复活身体的本质
[4]&“Fool!”&(v.&36)&indicates&the&sharpness&of&Paul’s&reply.
42-49&节&=&保罗论据之核心﹕紧凑之「对比」结构;每个字都与此「对比」有关
42-44&节之对比﹕信徒死的身体&vs.&信徒的复活身体;
信徒(死前)活在肉体中之状况&;对比之范围广泛﹕两者之处境、素质
44&节上﹕总结;属血气;属魂&(psychical);属灵
44&节中﹕论据之转变﹕「若」,「那么」;44&节中本身是一个论点
45&支持&44&中;诉诸旧约﹕创&2﹕7;45﹕第一亚当之被造&vs.&最后亚当之生成;
45&建立&44&中之论点;45&句子构造﹕45&中、下密切关联;45&中,45&下之「成为」
保罗使用创&2﹕7﹕创意;圣灵默示
亚当与基督﹕代表属魂、属灵;「属魂」与「属灵」之基本范例
保罗之视野扩大﹕从身体-&&亚当,基督全人&-&&亚当(因为创造)
44&节中﹕属魂&=&堕落前的身体;
45&诉诸亚当被造;44&中之论点&+&45&引用创&2﹕7&-&&44&节中属魂&=&堕落前身体
保罗为何扩大对比到堕落前身体?因为亚当的身体是预表&(type);
创造时,亚当的身体已指向更高的身体(存在秩序)
45&节﹕对照&=亚当(堕落前)与基督,代表范围&=&存在秩序&(orders&of&existence);
46&节﹕保罗介绍这视野﹕广泛之对照;时间上先后次序;
含盖了宇宙历史之全部;两个原则先后掌权的历史
48,49&节﹕亚当与基督﹕不只个人的对照;为首&=&Constitutive&Primacy﹕
属地的人,有属地亚当的形象;属天的人,有属天的基督的形象;
49&下答&35﹕复活的形式与身体因与基督&–&最后亚当,属天者,赐生命之灵&–&联合
亚当与基督对照﹕整体、完全相反;为首,为代表;
代表&2&个生存秩序,世代,宇宙时代,不同的创造﹕先、后,含盖宇宙历史
保罗书信中&pneuma&指圣灵的工作&In&Paul,&pneuma&=&Work&of&the&Holy&Spirit
保罗书信用法&-&&44,46&pneuma&指圣灵的工作;45&指圣灵自己
基督成为灵﹕不是位格上,是工作上;基督被圣灵充满,充满圣灵的能力,
基督的工作&=&圣灵的工作;基督(为灵)赐生命&Christ&as&Spirit&makes&alive
基督什么时候成为赐生命的灵?复活的时候
主乃是那灵﹕哥林多后书&3﹕17
从林前&15﹕45&理解林后&3﹕17﹕主&=&灵是指什么?基于什么?
从上下文理解﹕保罗辩护自己的使徒职份
信徒是「基督的推荐信」&=&理解上下文的关键;服事&/&仆人的词&汇
荐信由永生上帝的灵写﹕基督与圣灵在救赎事工上有关连
6&节补充&3&节的对照﹕两处都指圣灵;
圣灵赐生命(保罗书信其它经节)
I&Cor.&15:45).
对照﹕不是书写的法律与没有书写的;
不是外在和内在的法律(法律与福音);
对照&=&历史性﹕约在不同时期的执行(安排)﹕旧与新的秩序
7-11&节﹕圣灵在新约&vs.&摩西在旧约;生命,义,荣耀&vs.&死,定罪,无荣耀;
历史对照秩序到&4﹕1
12&节起﹕继续对照﹕旧约为什么带来死与定罪﹕
帕子在以色列人心上;新约有效性﹕以色列转向主时,帕子除去
小结﹕3-6&节圣灵与摩西对照;12&节起﹕基督与摩西对照;
问题﹕为什么从「灵」而来的荣耀,生命,义&=&从「主」基督而来?
17&节上「主乃是(那)灵」回答问题﹕
从新的约的有效性、救赎的作为来看,基督与灵是「合一」的
17&上&=&本段的关键;整段有历史取向;「主乃是那灵」不是指本体上的等同;
因基督被圣灵改变,两者的救赎功能合一;基督成为赐生命的灵
17&下,18&支持「救赎工作的等同」看法﹕
「主的灵」表示﹕「主」与「灵」不同;两者赐自由
什么时候成为?基督复活的时候成为赐生命的灵,因此那时主「是」灵
上下文支持结论﹕生命,义,自由从主而来;主乃是(那)灵;
林前&15﹕42&起﹕这些福份都是末后亚当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时所赐的
结论﹕从本体论,系统神学角度观点解释,忽略救赎历史角度的解释
「与基督联合」&的教义面面观
导论&Introduction
(a)&有些基督徒一想到&「与基督联合」&﹐脑里情不自禁地浮现一个私人、甜蜜、神秘的灵命境界﹐好
像一些福音派的诗歌描述的﹕「在花园里」&与基督同步﹐共话﹔耶稣是最甜蜜的名字﹐等等。
(b)&有些基督徒把&「与基督联合」&(union&with&Christ)&和&「与基督相交」&(communion&with&Christ)&混为
一谈。后者&(communion&–&这里不是指圣餐)&可以指个人的祷告﹐默想上帝的话﹐在基督徒的品格上
操练等﹔不等于&「与基督联合」。
Other&Christians&confuse&“union&with&Christ”&with&“communion”&–&“communion”&is&related&to&our®ular
exercises&of&personal&devotion&to&and&intimacy&with&Christ,&in&prayer,&meditation&on&God’s&Word,&discipline
in&Christian&character,&etc.&“Communion”&is¬&the&same&as&“union.”
(c)&对上面所指的基督徒来说﹐把&「与基督联合」&说成是一项「教义」&﹐可能很不习惯。「与基督
联合的教义」&听起来﹐是否太过学术性﹖
请忍耐一下﹐让我们思考﹕「与基督联合」&的教义&﹐须从几个不同角度理解。
1.&永恒的角度﹕神的预旨&ETERNAL&PERSPECTIVE:&GOD’S&DECREE
我们与基督的联合&(关系)&是建立在上帝永恒的计划&(预旨)&里。上帝在永恒里﹐在创世之前﹐「在基
督里」&拣选了我们﹔意思是﹐上帝在永恒里已经计划﹐使我们与基督联合。(弗&1﹕3-4)&上帝的预
旨﹐是我们与基督联合的基础。
注﹕每次新约&《圣经》&用&「在基督里」&这词﹐我们可以理解为﹕「既然我们与基督联合」&﹐或
「与基督联合」&。「在基督里」&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词汇。
2.&(救赎)&历史的角度﹕救恩的成就
HISTORICAL&PERSPECTIVE:&ACCOMPLISHMENT&OF&REDEMPTION
上帝既然在永恒里预旨我们与基督联合﹐就在历史&(时空)&里执行&(implement)了。上帝在历史中成就
(accomplish)&了救赎&–&藉基督道成肉身、一生、十架上的死、复活、升天。基督的工作&(这些历史事
实)&是上帝&(从旧约到新约)&救赎历史的高潮。
这些历史事实同样是建立我们与基督联合的基础。保罗说﹐基督若没有从死里复活﹐我们的信仰是
枉然的&(林前&15&章)。当然我们不是靠着相信这些事实得救&(我们信的是主耶稣﹗)﹐可是我们的信仰&/
救恩﹐不能缺少这些成就救恩的历史事实。
两千年前耶稣基督死和复活时,上帝看我们是在基督里﹕我们与祂同死,同复活。
3.&圣经神学的角度﹕约里的联合&BIBLICAL-THEOLOGICAL&PERSPECTIVE:
COVENANTAL/FEDERAL&UNION
耶稣基督在历史上成就的救赎事件﹐不只是一些&「孤存的事实」。这些事实有上帝亲自在《圣经》
里﹐事先&(旧约﹐新约)&和事后&(新约)&的解释。我们认识这些事实﹐都是一些带有上帝解释的事实。
若要理解基督的位格&(祂是谁)&和工作(祂成就了什么)&的教义﹐必须从「上帝如何对待祂的选民」&的
角度来看。
在旧约《圣经》里﹐上帝与祂选民的关系﹐上帝如何对待他们﹐都要从&「约」&(covenant)&的角度来
看。「约」&是上帝与选民关系的主题。新约《圣经》里﹐主耶稣宣讲祂与祂来要救赎的人(选民)&建
立的关系﹔祂以&「天国」&(kingdom)&为主题。
无论是「约」或「天国」﹐上帝如何对待祂的选民﹖上帝以圣洁与公义﹔不过最明显的﹐是以恩
典。因此这救赎工作之&「约」&在神学上被称为「恩典之约」。
在旧约里﹐上帝向祂的选民说﹕「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上帝。」&这就是上帝在旧约里
表达&「我爱你」&的说法。(出&19﹕5-6﹐彼前&2﹕9)&。
在新约里﹐耶稣基督向祂的门徒&(选民)&说﹕「我必永远与你们同在」﹐「我在你里面﹐你在我里
面」&–&这样﹐耶稣说&「我爱你」&。
上帝的&「约」&的中心是祂的恩典/爱。上帝的约是表现祂的爱/恩典的的形式。
The&heart&of&the&covenant&is&God’s&grace/love.&The&form&of&God’s&grace&is&the&covenant.
在恩典之约里﹐主耶稣基督是祂选民的头﹐也是他们的代表。耶稣基督是祂的选民的&「约中之元首
与代表」(federal/covenant&head&and&representative)&。藉着祂的顺服﹐耶稣的选民得到丰富的恩典﹐被
称为义﹐永远在生命中作王&(罗&5﹕15-21)&。
我们可是说﹐下列名词大体上市同义词﹕
We&consider&the&following&to&be&rough&equivalents:
旧约的「约」&=&新约的「天国」
OT&“covenant&people”&=&NT&“kingdom”
「约」&=&「律法与福音」&=&「福音”」&=&「恩典之约」
“Covenant”&=&“law&and&gospel”&=&“gospel”&=&“covenant&of&grace”
因此我们与基督的联合是「约中的联合」&。我们须了解神所设立「恩典之约」&的条件﹐才能理解我
们与基督的联合。神亲自,单方面订了&「约」&的所有条件。
「约」&这观念帮助我们了解﹐神单方面﹐主权的计划。不过「约」&同时有&「人的责任」&方面的条
件。「约」&能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与基督的关系﹐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当我们与基督联合时﹐
我们也同时与基督的子民/身体﹐教会联合。
4.&圣灵的的工作的角度﹕属灵的联合﹐奥秘的联合
在人的实际经历中将我们与基督联合的﹐是圣灵的工作。圣灵重生&(再生)&我们﹐以致我们能进入上
帝的国度里。圣灵赐给我们悔改和信心﹔这都是祂给的恩赐。圣灵是赐儿子名份的灵﹔圣灵与我们
的心灵作证﹐我们是神的儿子。因此我们与基督的联合是一个属灵的联合。「属灵」&的意思就是﹐
「是圣灵作成的」。
除此以外﹐「属灵」的意思是﹐我们与基督的联合不仅是肉体&/&物质上的联合。我们不须爬上木架﹐
再钉自己在十字架上&(每年在拉丁美洲﹐菲律宾等地都有人这样
作﹗)。我们与基督的关系﹐有圣灵的印记﹔圣灵亲自作为印记。
5.&与基督联合的核心意义
THE&CORE&MEANING&OF&UNION&WITH&CHRIST
与基督联合的核心意义﹐就是在基督里﹐与基督同死。在基督里﹐与基督同复活。
6.&奥秘的联合﹐真实的联合﹐个人&(亲自)&的联合
MYSTICAL/REAL/PERSONAL/INDIVIDUAL&UNION
我们与基督的关系虽是「属灵」&的﹐可是的确是真实的关系&/&联合。不是想像出来的﹔不是由感情
「制造」&(&硬逼)&出来的﹗圣灵赐给上帝选民祂自己的洗礼﹔圣灵使我们与基督联合﹔这是事实﹗我
们与基督的联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我们与基督的联合﹐在我们的经验中是一个奥秘的﹐非常个人的﹐真实的联合。「奥秘」&的意思是
﹕当我们降服我们的理性在圣灵的掌管之下认识神大能的奇
妙的恩典大工﹔当我们降服我们的心与意志﹐终生信靠﹐顺服﹐敬拜﹐爱神的时&–
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可能理解的。这叫&「奥秘」。
「神学就是赞美学」&。奥秘催使我们诧异﹐在神面前降服﹐敬拜。
可是﹐我们必须提防不要堕进神秘主义里。奥秘与神秘主义大不相同。
「神秘主义」的意思是﹕要认识神&/&耶稣基督﹐必须绕过理性&(早期远志明着作﹕理性是原罪﹐因此
人必须从理性中被拯救出来)&﹐或绕过我们的理性﹐心与意志&=绕过「魂」&(倪柝声﹐李常受)&﹐只以
直觉与上帝交通。在这种的的理解中﹐信心里没有知﹐情﹐意&(是「&空」&了知﹐情﹐意的信心)&。这不
是&《圣经》宣讲的基督教!
有道可传﹐以经解经﹕建立一套认信的神学的迫切性林慈信
导论﹕给华人教会的紧急呼吁
两千年的教会史告诉我们:主基督的教会继续不断成长前进,同时也面临世界接二连三的挑战。五花八门的试探,想要引诱教会在信仰生活事奉各方面姑息妥协,顺应世界潮流。然而,教会付上血泪代价至死忠心,竭力持守护卫『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后现代主义」已经席卷整个世界,男女老幼已不再相信有绝对的真理,各人根据自己主观经历来看圣经,自说自话众说纷纭。情感居首经验挂帅,教义不明真道不彰。因此,在教会内外生灵涂炭,人心饥渴寻求救世真道,即圣经所启示的全面福音真理。华人教会值此关键时刻,再次面临承先启后的时代挑战:尽忠持守、信靠传扬圣经为上帝无谬误的话语。
历世历代以来,教会一直坚持认信圣经是圣灵默示所写成的,所以圣经本身就是上帝的话,圣经就是神在说话。因为圣经就是神的话,所以是我们全心顺从的唯一最高权威,是我们信仰与生活的最高准则。主耶稣基督透过圣经与圣灵来治理祂的教会。神呼召教会要传讲、教导、护卫、顺服圣经(祂)的话,做为天国子民的生活法则。华人教会急需讲坛复兴,重寻忠于圣经的解经讲道与教义讲道,教化思想,劝服心灵。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是全备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
现今我们看见:有些教会领袖忽视圣经的默示、无误、权威、全备等基要真理,与世俗学说妥协,容让新派神学立足于讲坛课室。忠于圣经的教导愈来愈少;取而代之的是,迎合潮流顺应听众的流行赝品。高等批判学、新正统派、新福音派的时髦理论,成为神学教育热衷追求的金牛犊。福音被冲淡了,十字架的救恩不再被高举,认罪悔改不再是布道信息的中心;强调自我实现的成功神学大行其道,神秘超然的经历成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唯靠基督福音得救的绝对性,在宗教互谈对话合作的气氛下,被冲淡了;遵行圣经真理蒙福的必须性,在尊重不同看法与个人自由选择的口号下,被牺牲了。
从&“认信”&(Confession)&说起
传统华人教会对于认信的忽视
“认信”&这个观念,在华人教会不常提到,甚至不被提倡。这可能是因为华人教会很少有有意识地想通,然后承认自己的信仰(神学)&系统(theologically&self-conscious)&的人士。华人教会因为反智传统(anti-intellectualism)&的影响,加上近年来很显著的功利主义(如教会增长,世俗的心里学与神学的所谓融合等)&,对于神学与信仰往往很模糊,搞不清楚两者的关系。对承认我们的信仰(神学)立场,很多时候认为是不重要的,甚至是“属魂”&而不是“属灵”&的。不过有时面对一些神学问题,当有人说,“这些神学问题很重要啊﹗”&时,华人教会又会问﹕“这是神学问题呢﹖还是信仰问题﹖”言下之意就是﹕假如只是神学问题的话,那就让学者们去辩论好了。这种想法说明,华人教会其实是知道承认信仰的重要性的﹔这是每一位重生基督徒应有的素质,是圣灵种下的道种。可是因为历史上种种的原因,华人教会在教义的了解与推广上非常薄弱。
认信﹕承认我们所相信的
按照圣经,承认我们所相信的真理﹐是神对我们的要求。圣经里的“认信”&,英文是“confess”。相反词就是不承认,或否认&(deny)。耶稣清楚教导,不承认祂的人有什么下场﹕耶稣在父面前也不认他。
“confess”&这个字,乃是承认信仰(confessing&our&faith)。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六12-13用了这词。中文圣经翻译为﹕耶稣基督在人面前作了好“见证”。这见证就是认信,英文圣经译为“a&good&confession”。所以“认信”&这个观念有信仰,信念的成份;还有认同,承认的成份。意思是﹕我们承认并认同我们所相信的。而这个承认﹐并不单是就个别教义的承认﹐而是对整合的神学(信仰)立场的承认。就是说﹐对整本圣经所教导的,所宣称的真理系统的承认。也不只是一种个人的承认,而是整个教会,基督在地上的身体,向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等的宣告。
正统神学的起点﹕圣经里有教义系统
笔者对系统神学的可能性和必需性﹐所持的信念是﹕
圣经教导一套教义&(真理)&。
我们透过依赖圣灵的引导研读圣经,可以发现﹐认识它。
我们可以,也应该笃信它,爱它﹐遵行它﹐宣讲它﹐教导它﹐并为其辩护。
我们有道可传吗﹖我们可传的道(message)&来自圣经,且唯独来自圣经。因此谈到“认信”&,背后有一个很基本的预设观念(presupposition)﹕圣经里有一套教义真理。圣经是历史,圣经是神在时间,在历史,文化中向人的启示﹔可是这个启示的结果,是一本不自我矛盾的书,里面有一套真理(教义)&。在圣经里,透过圣经,神教导我们一套一贯的教义(真理)&。圣经不只是给我们救恩的道理,然后就是一些互不相关的故事。圣经是神的启示,里面包含一套教义系统。英文讲法是﹕There&is&a&system&(body)&of&doctrine&(truth)&taught&in&Scripture。
“圣经教导一套真理”&这个信念,在廿一世纪的今天读来,好像有点奇怪,不晓得是否从什么星球降落而来的。其实这是历代正统&/&福音派的信仰。圣经里有一套真理,背后还有一点预设﹕圣经是有神自己所设定的,单一的,固定的,不变的意义的(stable&meaning)&。圣经的原意(intended&meaning)&,与人的解释(interpretation)&不一样。圣经有自己原来的意义,就是原来的作者–&圣灵–&的意思(authorial&intention)&,这意义是单一的,不变的。
新福音派学术共识(一)&只有“当时”&与“现在”&,固定意义的消失
今天福音派神学院里的圣经研究(旧约系,新约系)&教授们,有好些人士不再自觉地持守这信念了。他们纷纷强调圣经是人写的,与别的书本没有两样﹔至少我们研究圣经的方法,与研究别的书的方法不应该两样。这种思潮对福音派信仰的冲击,有Kenneth&G.&Howkins&著书记述﹕The&Challenge&of&Religious&Studies&(London:&Tyndale&Press,&1972;&Vancouver,&BC:&Regent&College&reprint,&1995)&[中译本﹕候健士,&&圣经研究的挑战&&&,吴罗瑜,陈国添译,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88]。
圣经学者们不断试着告诉我们,我们的时代与圣经的时代相隔那么远,因此必须靠学者们来告诉我们圣经的原意是什么。而学术界给我们的研究报告,大体来说,给我们的结论是﹕圣经是一团糟的,前后矛盾,杂乱无章。我们用一本在华人神学界和教会里很流行和被尊重的书作例。&&&读经的艺术&&的作者们在该书的“前言”&这样说﹕
今日教会中许多迫切的问题基本上是如何跨越释经鸿沟的难题,亦即如何从经文的“当时”&(then&and&there)&进入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现在”&(here&and&now)&。不过这也意味着跨越学者与一般信徒之间的鸿沟。学者所关切的主要是经文当时的意义﹔一般信徒所关切的通常是经文现在的意义。信仰坚定的学者则强调我们必须两者兼备。&…
(戈登?费依﹐道格乐思?史督华合着﹐&&读经的艺术﹕了解圣经指南&&&[Gordon&Fee&and&Douglas&Stuart,&How&to&Read&the&Bible&For&All&Its&Worth]&﹐魏启源,饶孝榛合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1999,&前言&。)笔者绝对肯定信徒与学者们认真研究圣经在历史上,在“当时”&的处境,所用的语言,对当时的读者,听者的意义。可是这样把“当时的意义”&和“现在的意义”&的二分法,可能是一种很有技巧的手法,为了避免讨论,甚至反对讨论圣经是否有单一的,固定的意义(a&singular,&stable&meaning)&。否认圣经有单一的,稳定/固定的意义,这种思想来自后现代的解构主义(postmodern&deconstruction)&,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当代的圣经学者们,以费依为代表,有意无意的反对圣经里只有一套,单一的,稳定的教义。在强调圣经历史研究之同时,他们会这样表露自己的代模/&预设﹕
圣经需要解释的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在于它的性质。根据历史来说,教会了解圣经的性质,正如了解基督的身分一样--&圣经既是属人的,又是属神的。&…&因为圣经是神的话,所以它有永远的适用性﹔它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文化中向所有的人说话。因为它是神的话,所以我们必须聆听--&并遵行。但因为神选用历史中人类的话来传达祂的话,所以圣经中每一卷都有其历史特性﹔每一文件都受到原先写作时的语言,时代及文化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也受它写成以前的口头历史之限制)&。由于圣经永远的适用性与其历史特性之间有一种“紧张状态”&,逐有解释的必要。&(&&读经的艺术&&﹐页7。)
请读者注意,费依与史督华提到的是﹕圣经的永远适用性和历史特性﹔没有提到他们所谓圣经神性里面最重要的观念﹕圣经既是圣灵所默示的,它必有自己的永远真实性,和永远,单一的,稳定/&固定的意义。&“适用性”&很方便地为这两位作者带过了圣经的“神性”&。结果是,默示,无误很方便地就不再提了。
两位作者宣称﹕
圣经不是一连串的教训与命令﹔它不只是一本“神主席语录”&,仿佛祂从天上看着我们,说﹕“喂,你们在下面的人,要学习这些真理。第一、只有一位神,就是我。第二…”&等等,这样一直说到第7,777&条教训和第777道命令。&(&&读经的艺术&&﹐页8。)
这样的手法,无疑在攻击正统/&福音派的信念﹕圣经是神话语的启示(verbal&revelation)&,其中肯定有神的“命题式的启示”&(propositional&revelation)&。
费依和史督华继续干脆地说﹕
这些教训当然是真实的﹐而且可以在圣经中找得到(虽然不全是以那种形式出现)&。对我们来说,这样的一本书诚然可以使许多事变得更容易。但幸好这不是神选择来对我们说话的方式。&(&&读经的艺术&&,页8。)
要鼓励信徒研究圣经的历史,文化,语言,问题等背景因素是好的,可是攻击圣经的“教义性”&,取笑圣经是一本神的教训的命令集(神主席语录)&,会带教会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亲爱的读者﹕圣经的确是天上的神向地下的人类的晓喻(来一1-3;阿摩斯书三8)&﹗神的确在历史里具体地颁布了祂的诫令,颁布了祂恩典的律例,要人遵行,要我们遵行。而这些命令与命令之间并没有矛盾。
新福音派的学术共识(二)&圣经“命题式启示”&的式微
巴刻(JI&Packer)&是费依(Gordon&fee)&在维真学院(Regent&College)&的同事﹐前者苦口婆心呼吁今天的学者们回到正统的解经预设。解经的定义是什么﹖
(解释就是)&将圣经里的教义和道德教训应用在我们的身上﹔我们解读圣经为一个以历史为结构,自我合法化﹐自我解释的启示真理有机系统。&(&&真理与权能&&﹐页91。)
今天的福音派学者们一再攻击这种正统的立场。他们已经采取一些多年来被公认为非福音派的立场,如圣经里的所谓启示乃是神话﹔至少只不过是神人的相遇,是受文化的相对影响的﹕
这是一个令人难过的结论,因为,今天教会的大部份人士以这些错误的解经方法为信念,而神学学术界纷纷阻止人们采取第一种方法(笔者注﹕即上述正统的方法)&,不让人们认为,这种方法是神在我们心中所动的带领之工,是一个“属灵的直觉。这些学者很怕人们会因此堕在死守传统主义里。(巴刻,&&真理与权能&&﹐页94。)当今很多的学者们–&包括华人神学学者–&认为圣经是人写的﹕神的默示,曾几何时都不再提了,更遑论圣经的无误了﹗巴刻这样形容今天神学界的状况﹕
我们须要了解,今天在专业圣经研究的学术界里,批判式的进路已是公认被接纳的了。知识社会学家们分辨“理论”&与“代模”﹔后者乃是理论的形成的背后的预设架构。以前,圣经的无谬误乃是所有学科的基督教学者的代模。今天,被公认接纳的代模,乃是&&圣经&&的有误。(巴刻﹐&&真理与权能&&﹐&页47&﹐笔者译。)
笔者无意说每位自称福音派的圣经学者都已离开了正统信仰而变成“新派”&﹔笔者也没有说他们都完全不再相信圣经的默示。可是太多的福音派圣经学者们采取了一种“新”&的代模(预设)&,是三四十年前华人神学界不可想像的。不知不觉的,我们对于圣经的“神性”&的信念逐渐淡化。一本讨论语言学和释经学的书这样说明现今的学术规则﹕
学者们如今认为,圣经希腊文作为人类的一种语言文字,与其他文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并非是“圣灵的语言”&,虽然圣经的真理是圣灵所默示的,但并非一种独一无二的语言,与所处时代的日常希腊文并无差别,且其词汇与思维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即圣经虽然是神的话,但圣经语言本身同时也完完全全是人的话,就如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一方面祂是完完全全的神,另一方面,其在世是亦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黄朱伦,&&语言学与释经﹕圣经词汇的研究&&﹐台北﹕校园书房,1999,页21-22。)
这里必须声明﹐笔者与黄博士有过深入的交流和愉快的同工,在很多方面需向他学习﹔也相信黄博士的圣经观信念,绝不限于上面引用的一两句而已。这里引用他的话,是指出言论背后的一种代模(paradigm)&,这代模逐渐在华人教会流行,甚至成为学术共识。
今天福音派学者们的共识,似乎是﹕圣经就是一本人写的书,就用研究人写的书的方法来解释便行了。可能这个不是每一位学者的用意,可是这个“代模”&(预设)&已经被学术界接纳。
新福音派的学术共识&(三)&历史背景
上面提到的严重学术走势,就是视圣经为人写的,有错误的这种趋向,已成为太多神学院的主流观点。这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巴刻这样解说﹕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基督教(更正教)&出版的大部份书籍,基督教神学院的大部份教授们,基督教会里大部份的牧师们在告诉世界﹕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圣经(称为“圣经批判”&﹕“批判”&的意思就是需要意识地检讨资料)&的结果是,圣经所说的,已经不可能再被完全相信了。一百年来累积了不少批判性的理论﹕有些批判理论是有关新旧约圣经的著作的,认为有些书卷是假冒的,不值得我们相信﹔有些批判理论是有关新旧约圣经写作的过程,认为有些所谓历史记载乃是后来的虚构﹔还有其他的批判论调,认为圣经充满了不可能解决的内部矛盾。这些的理论的影响,乃是造成一种气氛,导致今天一般人们都被说服–&不是被非信徒说服,乃是被基督教(新教)&的学术界专家的权威说服–&认为,今天有思想的人不应该再相信圣经是可靠的,这个观念已经泡汤,成为“神话”&了。&(&&真理与权能&&﹐页46。)
巴刻上面所指的“基督教”&出版界,神学界,肯定包括了自由派。换句话说,过去一百年来,自由派(包括新正统派)&渐渐地成为基督教的代言人。
巴刻一再地强调,这些持批判理论的学者是极其有教育与说服力的知识分子﹕他们其实是非常优秀的(学者)&,而他们的观念今天已经垄断学术界,证明着他们诠释这些理论的说服力。(巴刻,&&真理与权能&&﹐&页47。)
新福音派的学术共识(四)&﹕巴特圣经观的传播与绝对化
另外,巴特(Karl&Barth)和不少廿世纪的神学家都认为,基督教信仰是生命,不是教义。这方面有不同派别的学者著书证明。因此,把圣经的启示组织为系统,组织为教义,对他们来说,乃是违背圣经的原意,违背基督教原始精神。
福音派的学者们今天有特别崇尚巴特的,他们竭力拒绝福音派对巴特地圣经论的批判。有趣的是,福音派以外的学者以这个角度来了解巴特者,大不乏人。因此在今天的华人神学学术界里,正统的系统神学,就是相信圣经里有一套一贯的教义系统的神学,在学术界目前可能会被攻击,被忽略,或被取笑。至少,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论调(minority&opinion)&。盼望巴特的拥护者,愿意认真研究基要派对巴特与新正统神学的学术批判,而做出学术上的回应。&(参范泰尔--&Cornelius&Van&Til&的The&New&Modernism,&Philadelphia:&Presbyterian&and&Reformed,&1947&–&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巴特的拥护者还没有对范泰尔的批判作出学术性的回应,只是情感用事的对范泰尔说几句不欣赏,不恭敬的话而已。&)
持守真理﹕正统的立场
亲爱的读者,你相信什么﹖你是不是真的毫无保留地相信,&&圣经&&里有一套一贯的,不互相矛盾的,清楚的,有能力的,改变人生的教义(真理)﹖今天这个世代需要的,是认信的基督徒(confessing&Christians)&,认信的牧师,教会,然后将这种相信绝对真理的精神,透过合乎圣经的布道,推广到文化,社会上。&(未完待续)(因篇幅所限已做浓缩删节)有道可传﹐以经解经(下)作者:cme&日期:字体大小:&小&中&大&&&&以经解经
以经解经的出发点﹕圣经一定不自相矛盾
当我们说圣经里有一套教义(真理)&系统时我们必须承认,正当的解释圣经方法,一定是以经解经。圣经既然是神的启示,圣经一定不是也不会互相矛盾的。圣经的一贯性,不互相矛盾,是我们解经的一个基本预设,与圣经的历史渐进性,是相辅相成的。改革宗神学的经典著作&&威敏斯特信仰告白&&&(写于1640年代)&在第一章,论到圣经的权威之后,就定下“以经解经”&的原则﹕
解释圣经的无谬规则就是圣经本身(以经解经)&。所以对圣经那一部分的真正和圆满意义发生疑问时(该意义不能有多种﹐只有一个)&,就当用他处较为更明了的经文,借以查究和明了其意义。&(1﹕9。&&历代教会信条精选&&﹐赵天恩主编﹐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3﹐页85-86。)
不错,神赐圣经给我们,的确用了人间的语言,和透过不同的作者们,他们都有不同的个性、文笔、际遇等。可是,我们必须坚持,统合不同作者的教导,而达到对整本圣经在某一方面的教义,是可能的、是必须的、是合理合法的。周功和清楚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相信圣经的诸位作者,虽然用辞不同,却都由同一位圣灵所感动(参提后三16﹔彼后一21)。&…否定统合诸作者的神学家,可能是已经否定了整本圣经是由圣灵所默示的信念。&(周功和﹐&&荣耀光中活水泉&&&﹐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2002,页43。)
用十八世纪爱德华滋(Jonathan&Edwards)&的说法﹕我们对每一节圣经的了解,须从我们对整本圣经的了解来了解。这是一种先在的预设&(presupposition)。
对于廿一世纪的我们,这个要求好像不大合理。我们还没有掌握到圣经每一节,每一段,每一卷的真义,何从去建立我们对于整本圣经意义的了解呢﹖或者有人会问﹕是我们的释经带着我们的神学走呢﹖还是我们的神学(偏见)&带着我们的释经走呢﹖言下之意,就是说﹕第二种的进路是不可被接纳的。
这是因为我们今天受了两种偏见的影响。
偏见一﹕独尊归纳﹔贬低推理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偏见是唯独倚靠归纳的思维方法(inductive&thinking)&,而有意无意地拒绝推理的思维方法(deductive&thinking)。这是从盲从近代西方的世俗,人本的哲学和对世俗科学的迷信而来的。其实,自从古希腊以来,西方文化一直都接受三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归纳法(inductive)&,推理法(deductive)&,和辩证法(dialectic)&。可是自从十七世纪的科学与理性主义抬头以来,归纳法的思维方式变成唯一合理合法的思维方式。今天福音派的神学院里,很多圣经科的老师教导学生说,我们不应该以任何的神学偏见来理解圣经,不应把我们的偏见加进我们对圣经的解释里。我们应该让圣经自己来说话(Let&the&Bible&speak&for&itself)&。听起来头头是道﹔不过圣经科老师们又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的神学偏见带进他们对圣经的研究里。
其实,谁没有神学预设﹖所谓的神学偏见,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每一个人的世界观用现在时髦的说法,是每人的“代模”&(paradigm)&。没有人是“中立”&的,没有代模,没有世界观的。我们的思维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现代的科学哲学家(如Thomas&Kuhn,&着有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已经清楚看到这点。因此基督徒虽然说自己是让圣经说话,其实只会揭露了自己的神学预设。举例﹕加拿大维真学院的著名新约权威Gordon&Fee,他本人是灵恩派的,他写出来的“保罗的神学”&,&虽然对归正宗的圣经神学–&如Vos&的天国观–&作了介绍(费依,&&认识保罗的圣灵观&&,曹明星译﹐台北﹕校园,2000,页76-90)&,可还是比较倾向灵恩的立场,而不接近传统归正宗的立场﹗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当然,正统归正宗的圣经神学家,如Richard&B.&Gaffin,&Jr.﹐会对保罗的神学有归正宗的诠释。不过假如有学者一方面反对把系统神学的成果带进圣经神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神学观点毫不掩饰的带进圣经研究,这就有诚实(intellectual&integrity)&的问题了。
信心(或信念)&,即一个正统的,合乎圣经教导的“代模”&,在研究圣经,在作神学时都是必须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吕沛渊说﹕人必须照着神所规定的方式来学习认识祂,即照祂在主耶稣基督里所启示的,不然神学研究就变成'世人的理学,虚空的妄言'&的俘虏,依循'人间的遗传,世上的小学'&求新求变(西二6-10)&。换言之,神学乃是借着'信'&来学习认识神,传讲神,荣耀神,享受神。&(&吕沛渊,&&基要神学(一)&﹕创造的神(圣经论﹐神论)&&,Lomita,&California:&海外校园杂志,2000,页12)&。
研究圣经的我们,得诚实一点,承认我们有预设,有代模,然后好好找出自己的预设或代模究竟是什么。当我们跟与自己不同代模(神学预设)&的人士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掩饰自己的代模,而自称自己是竭力尝试让圣经说话(let&the&Bible&speak&for&itself)&,别人则是将(系统)&神学的教义(不合法地)&带进他们对圣经的理解。把每一个人自己的代模放在讨论桌上,是否是比较诚实的做法﹖
上面的例子说明,大部份的圣经研究学者缺乏神学的自觉,不少人还以为自己是中立的,客观的在让圣经自己说话。关于这方面,巴刻博士(JI&Packer)已对他的同事们提出严重的警告(参巴刻的&&真理与权能&&&JI&Packer,&Truth&and&Power,&Wheaton,&IL:&Harold&Shaw,&1996,&reprint&,&Inter&Varsity&Press&一书﹔参巴刻的Puritan&Theology&For&Today&课程录音带)。
其实,事情没有圣经科的学者们搞得那么复杂。圣经从来就是圣灵默示的,圣灵与圣经一同作证(参﹕John&Murray,&'The&Attestation&of&Scripture,'&in&The&Infallible&Word,&by&the&faculty&of&Westminster&Theological&Seminary,&Philadelphia:&Presbyterian&and&Reformed,&1946,&reprinted&2002&,&pp.&1-54;&查询网站:&www.wts.edu&)。因此,重生得救的人都接受了圣灵的教导、光照、膏抹。我们从重生得救以来,对于圣经整体的了解,已经有一个开始,一个根基﹗
偏见二﹕专家的权威至上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可以看见,第二个偏见是﹕我们接受了专家的恐吓,认为平信徒不可能那么简单的看圣经,要靠专家的研究结果,使我们知道每一段经文的历史文化文法背景。这样,一段一段串起来–&不晓得要串到什么时候–&才叫做认真的研究圣经。无形中,我们接受了一个观念,就是必须倚靠专家的权柄(the&authority&of&the&expert)&,这与天主教要求信众盲从教会的权威性教导(the&magisterium&of&the&church)&,恰恰是不谋而合。约翰壹书二27告诉我们,主给了圣徒们恩膏。基督徒有圣灵的教导。专家所作的,乃在于澄清圣灵在圣经已经启示的真理。
例﹕保罗与雅各
我们用一处经文来举例。雅各书二24教导我们,一个人称义不只是借信心,也借行为。表面上来看,雅各好像与保罗书信(尤其是罗马书和加拉太书)&矛盾。但是我们若先入为主的相信,整本圣经是一贯的,先后不会矛盾的话,我们就可以按照雅各书的每一段(也就是说,雅各书二24这节经文的上下文)&来研究。
我们可以从雅各书第一章开始,提炼出整卷书每一段的主题﹕第一章告诉我们,人若需要智慧的话,可以向神求。这正好是箴言不断提醒我们的﹗雅各书第一章又说,我们不应该只是听道,还要行道﹔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第七章和福音书各处岂不是不断的教导这原则吗﹖雅各书第二章告诉我们不要忽略穷人,耶稣基督在路加福音和四福音到处都关心,都强调穷人的需要。雅各又教导,要谦卑自己,悔改﹔不要倚靠钱财﹔教会的长老们要好好的牧养羊群(为病人抹油祷告等)&。如此类推,我们可以看见,雅各书中每一段的教训都是与圣经其他的教训完全一致的。
好了,我们现在就可以来看,雅各书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这问题是﹕信心,一个得救的人的真正的信心,可以是假的吗﹖可以是没有行为的信心吗﹖雅各地回答是﹕断乎不可﹗保罗在罗马书与加拉太书所要回答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人可以带任何的功劳来到神的面前,被称为义吗﹖保罗的***是﹕断乎不可﹗你看,圣经是不矛盾的。
雅各,耶稣与保罗的一致性﹕(i)&信心、悔改、行为=&神所吩咐的,神的要求(ii)&信心、悔改、行为=&罪人不可能做得到的(iii)信心、悔改、行为=&基督的灵(圣灵)&的恩典(圣灵所赐的)(iv)&信心、悔改、行为=&是罪人真正的行动/&回应(v)&信心、悔改、行为=&人做了,还是没有功劳的(vi)&信心、悔改、行为=&父神因基督死与复活的功劳,而接纳,称义
弟兄姊妹们,看见了没有﹖圣经前后是不矛盾的!
以经解经,改革宗神学传统里称作“信心的类比”&(analogy&of&faith),或称“圣经的类比”&(analogy&of&Scripture)&。上面引用过的&&威敏斯特信仰告白&&说,圣经若有地方不太明显的话,我们就用比较明显的地方来解释不太明显的地方﹕&“以经解经乃是不能错误的释经法﹔因此当圣经某处真实和完全的意义发生问题时(圣经是一致的,而不是零乱的),当用其他较清楚之处加以解明(彼后一20﹐21﹔徒十五15&﹔约五46)&。”(&威敏斯特信仰告白,1﹕9)。
偏见三﹕我们只能找出原本处境中的意义
释经上第三种偏见就是认为﹕查经只须要,甚至只可能找出圣经在当时(原来)&作者对当时(原来)&的听众/读者的信息是什么﹖当时读者们了解的意义是什么﹖目前很多所谓福音派的释经手册是循着这种进路写的,&&读经的艺术&&的观点,我们已经讨论过。这种对圣经的态度,无形中可能否定了圣经从旧约到新约有一贯的教导,也可能否定了重生得救的信徒,在圣灵的光照之下,可以跨越历史的隔阂,可以认识到当时(原来)&处境中神的心意(启示),然后应用这真理到今天我们所处的处境中。更严重地,这里冲淡了一个信念﹕每一段圣经都有它的永恒,超历史的教导和意义。这原来是福音派(正统基督教)一直以来所相信,强调的﹗现在的福音派圣经学者们,是否认为上一代的圣经观不管用了,用杨牧谷的书名来说,已经是“坏鬼”&,是烂掉不能吃的食物了呢﹖
巴刻指出,现代的圣经研究学者,过份的强调圣经时代和我们今天的文化隔阂﹕从现代圣经研究和当代神学的学术观点来看,他们(指清教徒们)&并没有(好像我们今天)&同样的对我们(读者)&的世界和古代近东世界之间文化隔阂的意识。&…&他们没有我们…现代人对文化隔阂的意识。假如今天有一位清教徒坐在我们中间,他会对我所说的点头,然后说﹕“不过你知道吗﹖这些对我们不很重要﹔这些并不很重要。”当代圣经学者们中的一种谬论是,他们告诉我们–&他们整天不停的告诉我们–&这(文化差异)&非常重要。其实我认为清教徒们是对的,就是说,事实上这(文化隔阂)&不太重要。假如你能依靠圣灵与圣经里的敬虔人士有同感/同理,假如你能认同他们所面对的“信靠与顺服”&的挑战的话,你就成功了﹗你就在明白圣经了﹗圣经里伟大的救赎真理–&道成肉身,赎罪大工,称义,重生,基督的再来等等–&这些真理都不受我们世界与古代近东世界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真正受文化差异影响的,不过是一些琐碎的小节,在伦理上的一些次要问题…。只当你下到那个层面,文化之间的差异才开始重要起来。
关于主要的事,我们世界与古代近东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起重要的影响。因此,清教徒没有我们的意识,他们并没有损失什么。
让我直说﹕我认为,自从Rudolf&Bultmann&以来,现代新约学者被一种假设辖制,就是﹕古代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是那么不同,我们不可以按字面就相信圣经文献所说的,对我们是真的。至少,我们非经一场辩论不可,才能(接受圣经所说的)&。我认为这个假设,这种(对圣经的)&怀疑态度…对深入了解圣经的进展只有损害,没有帮助。&…&它使人们对次要的(文化)&差异高度敏感,然后他们把精力放在…&那些需要一些伦理上帝调整的次要文化问题上。
我认为50年来,因为采用了这种的假设,我们所得到的,损害多过益处。
…这个(文化差异)&不是天大的问题,虽然那些专业的解经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很重要﹗&…我会对他们说,“小伙子们,有一些东西你们看不见﹗你们在注意一些你不应该注意的事,采取一个次要的立场–&因而阻止了你们[对圣经]的了解﹗你们认为这(文化差异)&是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它不是如此。(巴刻,“清教徒神学与当代教会”,维真学院课程录音带(1992)&,第二讲﹕清教徒的圣经观,问题解答。)
亲爱的读者,你相信每一段的圣经都有永恒,不变的教导/意义吗﹖笔者再强调,不是你我自己对圣经的解释,乃是圣经本身里,有一套真理系统。
巴刻在上面所强调的是﹕其实圣经学者常常把我们(读者)与圣经原来的历史文化处境之间的隔阂过份夸大。其实这个历史文化上的“建桥工程”&(bridge&building)&并没有圣经学者说得那么可怕,那么须要专家来主持。
以经解经,还是今天教会所须要依循的进路。
以上所述种种华人教会的乱象,都叫信徒身处属灵的大饥荒中,灵命饥渴受饿发昏。追根究底,乃因不听主耶和华的话,不听从圣经(阿摩司八11),阳奉阴违自食恶果。圣经是基督徒生命与事奉的根基,根基若毁坏了,义人还能做什么呢?
让我们在主面前一起悔改,不再效法这个世界,心意更新,回应主的呼召,归回圣经,重建倒塌的帐幕,修墙垣堵破口;将我们的生命事奉与教会的生活见证,重新立基在圣经神的话—至圣的真道上。因此,我们呼吁华人教会回转,归回历代基督教会的正统信仰,坚定认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完全无误的,是至高权威的,是全备无缺的,以这个信念为基础,和“以经解经”&为方法,建立一套忠于圣经的正统信仰!
(因篇幅所限已做浓缩删节)(林慈信牧师(Samuel&Ling)﹐中华展望总干事﹐华人护教神学工作者,编译正统系统神学,护教学,圣经辅导学方面的书籍,与清教徒著作﹔同时在国际神学院(www.itsla.edu)&,圣约神学院(www.covenantseminary.edu)&,归正学院,加州威敏斯特神学院等院校授课。网址﹕www.chinahorizon.org&(中英文)&﹔中文网页﹕http://samling.ccim.org。)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