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濑新华都有招兼职吗?_百度知道海西明珠话洪濑(一)_南安东溪艺文研究会
海西明珠话洪濑(一)
海西明珠话洪濑(一)
一、海西明珠闪异彩
&&& 洪濑镇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是海峡西岸晋江东溪岸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属泉州市半小时经济圈内,距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23公里,距南安市区20公里。晋江东溪从北向南横贯全境,省道307线及县道305线穿越镇区。东邻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16公里,西接康美镇、雪峰经济开发区,南临丰州镇,北连梅山镇、洪梅镇,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0.2平方公里。洪濑镇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委会,总人口83339人,旅居海外华侨、华裔及旅港、澳、台同胞6万多人。自西晋开埠以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闽南物品的重要集散地,商贸发达,闻名遐迩,是全省五大商贸集镇之一。
&&& 洪濑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古闽越人在晋江繁衍生息。至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大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定居晋江流域东溪平原,在洪濑一带垦荒渔猎。中原先进文化与古闽越文化交融发展。梁天监三年(504年),梁武帝置南安郡于丰州城,毗邻郡治的洪濑因水陆交通方便逐渐形成集镇。因晋江上游东溪流至西林湖尾时,地势下斜,溪中多卵砾石,濑头洪水湍急,故称&洪濑溪&。溪畔的集镇称&洪濑镇&。洪濑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姓氏有80个,主要姓氏有黄、王、戴、张、苏、陈、徐、林、郑、蔡等。
&&& 宋至清时,洪濑地域分布于唐安乡礼顺里二十一都,从政乡崇化里遵教里四都、灵感里五都,德教乡嘉禾里六都,怀德乡丰年里十九都,镇区为十九都。民国17年(1928年),南安县在洪濑设三区。民国20年,县治迁至洪濑2个月。民国31年,三区改为二区,称洪濑区署。民国35年5月,撤区署,分设洪濑镇、四都乡、玲苏乡、芦塘乡(亦称琉瑭乡)。1949年8月23日,洪濑和平解放。
&&& 洪濑属南安市平原地区之一,境内地势较为平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湿润多雨,雨量充沛,热多寒少,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四季常春。洪濑土壤肥沃,种植水稻、大小麦、地瓜等粮食作物和甘蔗、花生、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一年三熟。粮食生产经济保护区1480公顷,建立以溪霞、集新、东林、都心等村为主的蔬菜基地,蔬菜复种面积15000亩。现有1个国家级无公害生猪饲养基地(龙峰园农场)、1个省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维食蔬菜)、3个省级无公害产品(蔬菜、鸡蛋、土豆)。植被茂繁。有7个规模果林场。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铁矿、稀土矿、泥煤、水晶、花岗岩等,尤以花岗岩为最。
&&& 洪濑地灵人杰,经济、商贸发达,原在福建省任领导、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贺国强、王兆国等以及福建省的许多任省委书记、省长等分别莅临洪濑参观、考察。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也曾莅临洪濑考察。
&&& 洪濑镇先后被评为中国童鞋之都、福建省定重点中心镇、&双拥模范&镇(四连冠)、福建省首批商业重镇、泉州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泉州市&文明乡镇&等。2008年全镇完成工业产值37.6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6亿元,上缴工商税收8893万元,用电量1.56亿千瓦时,农民人均纯收入7746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完成工业重点固定资产投资5660万元;新增3家规模以上企业;利用外资2714万美元,新发展私营企业33家,注册资金7752万元,新登记工业企业6家,注册资金1.52亿元,新办个体工商户272家,注册资金2328万元;完成增资企业5家,增资总额7700万元。全镇现有5个工业园区,规模企业47家,工业企业140多家,个体工业企业150多家;有中国驰名商标5枚,中国名牌产品1枚,福建省著名商标11枚,福建省名牌5枚。
&&& 洪濑镇文化昌明,现有4所中学、21所小学,28个幼儿园(所),,在校中学学生1万多人,在园儿童3000多人。有影剧院(场)25个,图书馆、文化站30个,卫生院(所)23个。自来水普及率62%。龙凤阁(蜈蚣阁)、二月天香等民风民俗活动等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全面反映洪濑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文胜迹等的首部大型志书《洪濑镇志》已经编纂完成正在出版中。
&&& 目前,洪濑镇区街道宽敞,环境清新优雅,人居方便舒适,商贸集市繁荣,一个工贸发达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新型中心城镇已初具雏形。
二、商贸重镇振雄风
&&&&素以&无街不经商&而闻名的南安市洪濑镇,历史上就是富商巨贾云集之地。
&&& 唐宋元诸朝对番商采取优惠保护的招徕政策,泉州港船舶进出频繁,海外贸易兴旺,泉属各地工商业蓬勃发展。洪濑因东溪上游山区资源丰富,有铁、芝麻、木材、陶瓷、药材等,特别是木材和瓷器,可以源源不断供应泉州港口贸易与制造业需要,所以洪濑也日渐成为上下商旅必经必驻之所,市集日趋繁荣。
&&& 隋唐时,东溪有舟楫通航,以及由毛竹、杉木捆扎而成的梢排运输,逐渐形成繁忙的东溪船运,洪濑商埠码头开始繁荣。唐僖宗(873~888年)在柴铺建关圣庙,并沿关圣庙附近搭建简易草棚,作为商住店铺,设立经营杉木的柴铺。从而形成洪濑街道。沿东溪经四都溪至都心村遇道自然村的&四周公口&渡头,是四都山乡通商贸易的重要渡口。在四都当地开办烧制陶瓷的坝头窑、四甲墓边窑、大尾洋窑等。其时,前瑶村梧桉设&梧桉草原市&,有经营杉木、陶瓷的专营商家。宋末元初,四都的经济已从前瑶发展至跃进,桥亭建设埯片街,街道经营瓷器、工艺品、纺织品、海鲜商家林立。元朝,西林村炉内建设一条经营农产品贸易的新街,琉瑭在东溪边建琉瑭新街,形成镇区、乡村商贸经济活跃的景象。洪濑镇除靠东溪沟通内外上下货物、商旅云集外,农贸的区域甚广,周围数十里之内的山货与平原土产,都到此交易,使洪濑镇成为山、海物产应有尽有的商品集散地,市场商贸活动繁荣。据康熙版《南安县志》载:&洪濑在邑治北三十里乃永德通衢,水陆交冲之所,市长里许,相传辟自明初,当昔盛时,商贾辐揍,颇称巨镇,其盛倍于邑治,每日贩到鲜鱼甚多。&民国版县志载;&洪濑今则户千余,??四百余间,开路通车后贸易益繁,其盛犹并于晋邑之安海。&
&&& 岁月沧桑,潮落潮起。洪濑商贸在各个时期都得到发展。如今,繁荣的洪濑市场依然吸引着四方宾朋。迈步洪濑镇区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到处是商店店铺,映人眼帘的是琳琅艳丽的商品。农贸市场,整齐划一的摊点前涌动着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人流。全镇现有个体工商户2000多户,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1亿元。
&&& 洪濑,历来重视发挥商会的重要作用。1934年成立洪漱商会,为维护当时的商家自身利益,促进商贸繁荣写下历史的一页。1993年重新成立洪濑商会,并在香港成立办事处,建设商会大厦,发展壮大会员企业,开展商务考察活动,举办商务洽谈与展销会,为洪濑乃至南安的经济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 改革开放以来,洪濑商贸活动焕发了生机。镇政府先后投资建成面积1.5万平方米的西区农贸综合市场、面积为1.7万平方米的东区果蔬市场、面积3.33万平方米的北市场、面积3700平方米的中土炉农贸市场,市场占地等。发动群众建成一条总长3.2公里、街面宽28米、两旁坐落1200间店面的大街。加上镇区的拆迁改建,新建数十栋商住楼,形成洪濑商贸活跃的良好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商品的流通,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增加,集市贸易也在不断发展,镇区的一些大型超市以及乡村的一些小集市的建成,方便城乡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加速商品流通和城乡经济的繁荣,贸易成交额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成功举办&洪濑(全国)轻工业品交易会&,来自6个国家地区及10多个省市的200多家企业产品参展,成交额5.58亿元,同时汇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促使轻工产品辐射到世界各地,增进国内外轻工业品交流与合作。
&&& 在洪濑商贸活动中涌现出很多的专业市场,如通讯器材市场(移动、联通以及各类通讯器材商行)、美食小吃市场(南北酸菜面、贻庆红毛黑果三个品牌的鸡爪)、鞋服市场等。
&&& 洪濑镇注重实施&商贸兴镇&战略,培育大中心,打响&福建省商业重镇&品牌,加强全镇商业网点规划,以镇区为核心商圈,以东大路、江滨路为二级商圈,以镇区周边村为三级商圈,引进新华都大型超市的入驻,注重提升以杰诚、百佳为主综合和副食超市的人气,促进以金鹿大酒店、锦泰酒楼、贻庆美食楼为代表的住宿餐饮业发展,整合洪南大街、同安街、美食街等传统购物街资源,配合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繁荣城乡消费市场,将镇区打造成集&吃、购、玩、住&于一体的区域商贸中心。同时搞活大流通。发挥现有摩托车专业市场、江滨西路小商品糖果批发市场、东大路蔬菜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文化、金融、法律、中介、家政等新兴服务业。引导聚源货运、益盛物流等龙头物流企业发展,积极扶持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仓储运输等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商贸流通。同时,以全镇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积极推介清水岩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山水辉映的生态景点,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和娱乐休闲服务业,进一步带动全镇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发展。
&&& 近10个运输车队、数十部大货车走南闯北,100多部中小型客车、的士来回穿梭,把洪濑与祖国各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商业大网络。商品的大幅度、大容量快速流通,成为促动洪濑经济腾飞的推进力。
&&& 历史的长河,写下洪濑1500多年的灿烂发展史。作为商贸重镇,洪濑将在经济建设中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南安市洪濑镇东林村土地公庙在哪?_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