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那些有名的谶语是不是真的?还是后人编造的?如秦朝的亡秦者胡?
贴一篇我的旧文吧。亦真亦幻说谣谶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谣谶。它象一个幽灵,悄无声息而又如影随形地和中国历史相伴而行,既无审其所来,又不知其所往,只是频繁出没于宫廷、朝堂与民间,大到朝代兴亡治乱,小到个人悲欢离合,都可以它而改变。两千多年来,从最古老的“?弧箕服,实亡周国”,一直到当代某警卫部队的番号,谣谶就一直为所有人津津乐道。谣谶究竟是如何出现、发展的?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谣谶流传?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为大家粗浅地作一介绍。一、 什么是谣谶“谣谶”一词,广泛见于各种古籍,清修《古今图书集成》曾专立“谣谶”一目,那么究竟什么是谣谶呢?谣者,谣歌也。《诗经o魏风》“我歌且谣”,《毛传》注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左传o僖公五年》正义引《尔雅o释乐》注云:“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简而言之,谣就是一种民间流传的通俗易懂的歌谣,老百姓随兴而作随兴而唱,一般没有经过文人的加工,类似于当今社会上“一等男人,家外有家”的顺口溜,正因为其通俗易懂,因此可以在社会上极大范围内流传。谶者,验也,就是能够灵验的预言或预兆,这是谶的基本含义。由此引申为预言之书,即所谓“图谶”、“谶纬”是也。因此,从狭义的角度,“谣谶”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歌谣形式流传于民间的预言。但广义的来看,谣谶并不仅仅是以民间歌谣的形式出现的。相反,它的面目极其繁多,除歌谣外,还有诗词、金石铭文等形式。二、谣谶的历史1、谣谶的起源人类在蒙昧时期,就渴望着能对未来做出预测,因此谶语产生的时间应该是很早的。比如甲骨文中大量的卜辞,就可以看做是谶言的一种。但谶言和民谣相结合,这却是古代社会发展到相当阶段后才出现的。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谣谶,是据说为周宣王时期流传的“?弧箕服,实亡周国”,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国语》中,倘若其果真出自周宣王时代,那么谣谶的历史可上推至西周末年,即使其为后人所伪造,以《国语》的成书时间来算,最迟也在战国初期出现。----总之一句话:谣谶起源于先秦时代。“?弧箕服,实亡周国”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箕”,都是树木的名字,弧,即是弓;服,即是箭囊,“?弧箕服”的意思就是“桑木做的弓,箕木做的箭囊”。根据《国语o郑语》的叙述,周宣王时,国都内有这个童谣在流传,正好这时有夫妻二人卖?弧、箕服,于是就把二人抓起来,责骂一番。而此时王宫内有宫女无夫而诞女,并把幼女抛弃在路边,被这二人捡到了,就带到了褒国。后褒君因罪被天子所拘,遂以此女进献,并为幽王所宠幸,----这女的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褒姒,烽火戏诸侯的那位,最后果然因为她而灭亡了西周。至于褒姒的来历。据《国语》解说,夏朝的时候,曾经有两条龙出现在王宫内,自称是褒人的两位先祖。夏王占卜,无论是杀之、留之、还是送之离开,都不吉,最后留下了二龙唾液(龙?),藏于盒中,经历商周两朝近千年,未曾打开。直到周厉王末年,厉王发而观之,结果龙?流淌于地,化为一玄鼋,有女童见之,及笄之后便有了身孕,至宣王时方诞下一女,因她无夫而孕,故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所抱养,最终灭亡西周。《左传》中也记载了一些谣谶,譬如僖公五年:“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这条谣谶预言的就是那场著名的假途伐虢的战争,当时晋军包围了虢都,晋献公问卜偃能不能取胜,卜偃引用了这条童谣回答。这条童谣中包括了很多的天文知识,“龙尾”、“鹑”、“天策”、“火”都是星宿名,解释起来相当麻烦,按照沈玉成《左传译文》直接翻译,就是“丙子日的清早,龙尾星为日光所照。军服威武美好,夺取了虢军的旗号。鹑火星象只大鸟,天策星没有光耀。鹑火星下人欢马叫,虢公就要逃跑”。从童谣中,虢国失败的结局,甚至亡国的时间,都已经预言出来了。不过这个故事是有破绽的,首先,谣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而在天文知识为特殊阶层所垄断的春秋时代,儿童居然能传唱这样的童谣,难道晋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贯彻地居然如此之好?其次,既然有谣谶在先,虢公为什么不预作准备?要知道晋、虢相距只不过一、二百里,实在不算是远。除此之外,《左传》中还记录了其它一些谣谶,但总的来说,先秦时代的谣谶,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文辞艰深难懂,不排除作者自己创造的可能性。《左传》本来就好作预言,那么作者在其中加入几条谶语童谣,也不是不可能的。2、谣谶的盛行谣谶的盛行是从两汉开始的,----或者严格说来,是从武帝后期开始的。高惠文景四朝,谣谶尚不普遍,但随着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流行、以及武帝寻仙好道的示范,西汉后期,谣谶遂大行于天下。汉代谣谶流行,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谶纬的大行其道。所谓“纬”,就是纬书。汉代儒家认为,既然有“经书”,自当有“纬书”,《辞海》解释说:“‘纬’是相对于‘经’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的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其起源是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 总而言之,纬书是汉代儒家将儒学神秘化、宗教化和神学化的结果,而其又与预言性质的谶相结合,遂成“谶纬”,其中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多为怪诞无稽之谈。至隋朝时,炀帝禁毁,其学始微,而纬书也基本上全部佚失,荡然无存。正是由于汉代谶纬学的盛行,使得谣谶达到了历史发展的顶点,并极大地影响了政治走向。我们知道,王莽之所以篡位成功,靠的就是谣谶。据说有人挖井得到一块石头,上面刻字,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莽遂以此为据,悍然居摄。后来又有人造铜匮,内有两题签,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一曰“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书言王莽当为天子,莽遂据此登基。此后王莽失政,群雄并起,也多以谣谶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如公孙述称“废昌帝,立公孙”,又称“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等,后来刘秀中兴即位,依旧以谣谶为依据,这就是著名的《赤伏符》:“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在刘秀的《即位告天文》中,采用了另一版本,表述为“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这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谣谶之一,我们后文还要详细讲述。刘秀称帝虽然更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武力征服,但和王莽相比,他却更加迷信谣谶,王莽对谣谶不过是利用,----我们知道,王莽那些所谓的符命,很多是自己伪造的。----而刘秀对于谣谶,几乎是真诚的相信。建武元年,刘秀即位之初,即以名不见经传的王梁为大司空、平狄将军孙臧行大司马事,因为《赤伏符》中有“王良主卫作玄武”之语,而孙臧名亦见于谣谶,曰“孙咸征狄”。结果“众大不悦”,咸曰:“吴汉、景丹应为大司马。”刘秀不得已,才以吴汉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有流行即会有反对,就在谣谶之说高唱入云之际,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了对其的批判。比如桓谭,他曾上书刘秀,反对谣谶,云“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直指刘秀“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后与光武议事,帝谓其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桓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识谶。”几乎被暴怒的刘秀斩首。还有一人叫尹敏,这是个妙人,刘秀派他校勘图谶,他便极力向光武言说谣谶之非,曰“谶书圣人所作,然其中多近语别字,颇类俗人之辞,虚实难识,恐误后生”,刘秀不接受,他便在谶书空白处写上“君无口,为汉辅”的自创谣谶。“君无口”者,尹也,这就是说他姓尹的,注定要在汉朝当大官。刘秀发现这句话,叫他来问,他回答:“臣见前人多增损图书,是以因自着。”----偶看前人的那些谣谶都是这么出来的,所以我也给自己弄一条。----颇有东方朔之遗风啊。刘秀当时没有责怪,但从此就不升老尹的官了。当然,最系统的反对谣谶的,还是王充的《论衡》,不过这题目说起来就大了,暂且不谈。到东汉末期,谣谶依然风行不衰。灵帝登基时,有“白盖小车何延延,河间来和谐”之谶。十常侍之乱,有“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之谶,董卓之死,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之谶,刘表将亡,有“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年无孑遗”之谶,等等。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们,会对这些谣谶感到很熟悉。两汉之后,曹魏开始对谶纬之学加以限制,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谣谶依然持续流行。王?平吴,有“阿童复阿童,衔刀游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之谶,----王?小名阿童是也。东晋元帝司马睿称帝,有“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之谶,这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条谣谶。冉闵杀胡,据说多年前,佛图澄也曾做出过“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将坏人衣”的谶语,冉闵小名棘奴是也。总之,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谣谶流传的高潮期,在这一时期,自皇帝而下,君臣相与造谣传谶,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社会上谣谶蜂起,大行其道。3、谣谶的衰落随着隋朝的建立,谣谶乱飞、人心惶惶的时代终于结束了。为了安定人心,隋朝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禁毁谶纬之学,炀帝甚至发使四方,搜取与谶纬有关的图书而焚之,至此,从西汉开始流行的谶纬之学,终于灰飞烟灭,彻底寿终正寝了。与之相应的,谣谶也随之受到禁止。赵翼曾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这么轻松地从外孙手中夺取天下,恐怕杨坚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只好找些天命来为自己辩护了,于是谣谶再次粉墨登场。不过隋文帝的谣谶,很有特色,几乎都是金石刻文,一是发现了几块石头,上面都有文字。其中一块上面有个“坚”字,下面有“八方天心”四字;还有一块从表面看来是块顽石,但剖开来,里面则有花纹,是黄根紫叶的一棵杨树。二是发现了一个大石龟,上有“天子延千年,大吉”字样,与之相配,又有一只活乌龟,肚子上有“天卜杨兴”四字。三是发现了一块大铁板,上写着“皇始天年,赉杨铁券,王兴”。只是这等遮羞布,终究难以挡住天下老百姓的眼睛,他夺天下于外孙之手,之后又杀尽其家的行为,并没有因为王八肚子上的几句鬼话而变得高尚起来。倒是民间另外流传的一条谣谶,更加反应出老百姓的真实想法:“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好个“只有阿舅无外甥”啊。一笑~~~隋文帝可以利用谣谶为自己的篡位行为涂脂抹粉,可同样的事情放在别人身上那是坚决不答应的,估计这就是隋朝禁止谣谶的原因。----由此也可得知,隋文帝是深知谣谶的真相和本质的。此外,隋朝的几次造反,都和谣谶有关,汉王杨谅反,有“一张纸,两张纸,客量小儿做天子”之谣,----杨谅小名阿客,量与谅同音。杨玄感造反,有“太白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之谣,----杨玄感造反时,太白入于南斗。这两次大的造反都和谣谶有关,估计这也是隋炀帝下狠手整治谶纬的一个原因了。当然,隋朝最有名的谣谶,莫过于那个“桃李子”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谣谶之一,后文我们还要详细讲到。经过隋朝的整顿,到了唐宋元明清,谣谶影响力大为减弱,这时候很多皇帝明确不信谣谶,譬如唐敬宗时,李逢吉与裴度不和,于是散布谣谶曰“非衣小儿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驱逐”,非衣者,裴也。坦其腹者,谓裴度已经暴露了其腹中阴谋是也。至于“天上有口被驱逐”则是说吴元济被平事。而敬宗“虽少年,深明其谤,奖度之意不衰,奸邪无能为也。”宋太祖见到《推背图》,也不认为这是一部了不得的书,反而认为它祸乱了民心,于是下令错乱其顺序,糅杂其内容,以消除影响。明太祖也不信谶,据沈德福《野获编补遗》记载:洪武五年,有人在建昌做歌,曰“龙盘虎踞势??,赤帝重兴胜六朝。八百年终王气复,重华从此继唐尧”,大臣奏之,“上以事涉妖妄,不之信”。既然皇帝对谣谶的态度如此,那么其他人对谣谶的敬畏,自然也就不那么强烈了,这一时期,谣谶多是被某些人利用,或者用来打击政敌,或者干脆作为起兵造反的一种号召。前者入前面所说的“非衣小儿坦其腹”,后者如元末红巾军起义时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等。当然,由于历史的惯性,民间对神秘的谣谶的敬畏,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就算是对谣谶的本质心知肚明的统治者,也很难完全对谣谶的传播嗤之以鼻。但以正史中记录的谣谶而言,这一时期的确收录极少,《宋史》为24史中篇轶最为浩繁的史书,但其所记载的谣谶却寥寥无几,和《后汉书》、《晋书》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谣谶继续在社会上悄然流传,但已经不复当年盛况了。三、谣谶的分类古人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谣谶不是凡人所创,而是荧惑(即五大行星中的火星)从天而降,化为小儿,在儿童中传播的“天籁之声”,其皆是天意,非人所教。当然,我们今天知道这不过是无稽之谈,所有谣谶,尽皆为人所创造。那么,都是什么样的人,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而创作了如此层出不穷的谣谶呢?下面我们就以创作者的动机为依据,对谣谶分门别类的说一说。1、出于政治目的而制造的谣谶这类谣谶,最早也最出名的,莫过于篝火狐鸣了。当年陈胜起义,使吴广深夜于丛祠旁燃起篝火,做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结果士卒惊恐,次日皆指目陈胜,于是陈胜和吴广振臂一呼,数百人揭竿而起,从此拉开了秦末大起义的序幕。此外,还有元末韩山童、刘福通起义,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之谣,朱元璋之平河北,有“塔儿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之谣,这些当然都是韩、朱等人自己伪造的。南齐时,张恭儿(小名猪儿)、张敬儿(小名狗儿)兄弟二人想造反,因家宅前有地名曰赤谷,遂作谣谶,云“天子在何处?宅在赤谷口。天子是阿谁?非猪如是狗”,在乡里小儿间传播,最后被齐武帝所杀。除了这种杀官造反的事情之外,在平常的政治斗争中,也经常有谣谶出现,打击政敌。如前所述李逢吉以“非衣小儿坦其腹”来打击裴度。其实,这条谣谶并不是李逢吉原创,而是抄袭骆宾王。当年徐敬业造反,骆宾王为其拉拢中书令裴炎,制作谣谶云“一片火,两片火,非衣小儿当庭坐”,裴炎闻之大喜,据说就和徐敬业合谋了。南朝刘宋明帝虑太子年幼,怕自己死后贵戚将帅谋反,乃自为谣言,曰:“一士不可杀,弓长射杀人”,一士者,乃一“王”字,弓长者,“张”也。这首谣谶指的就是外戚王景文和累经军旅的张永,王景文听闻谣谶后,大惧,“乃自陈求解扬州”,明帝临死前,赐景文死。这是皇帝制作谣谶以图臣子的例子。北齐斛律光一代名将,北周大将韦孝宽畏其英勇,遂使人作谣谶云“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者,一斛也,而斛律光字又叫明月。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高山指北齐皇帝姓高,槲树又与斛律光姓名同音。而斛律光政敌祖?、穆提婆也对其恨之入骨,闻听后,祖?又续两句“盲眼老公背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穆提婆告诉其母陆令萱,陆氏以为“饶舌老母”是自己,而“盲眼老公”是祖?,大怒,遂相协谋,最终杀害了斛律光。这是以谣谶内外勾结陷害忠良的例子。2、后人附会前朝史实而制造的谣谶这类谣谶应该是最多的。我们读史书,发现许多谣谶的预言都和史实惊人的一致,很是令人惊讶,其实细细分析起来,这里面绝大多数是后人所造。如前文所述先秦时期的两条谣谶,就应该归到这一类当中。还有,比如预言秦朝灭亡的谣谶“灭秦者,胡也”,根据《史记o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燕人卢生为始皇出海求仙访药,结果药未曾访得,却发现一本天书,上面就有如此字句。始皇以胡为匈奴,遂遣蒙恬以30万军击之,而不知“胡”所指,实胡亥也。不过这个说法最早的记载,是秦亡八十余年后的司马迁,而秦代当时,并没有任何文献表明确实有这个谶谣存在,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秦亡后老百姓所作的附会。还有一个“今年祖龙死”的谣谶,也是《史记》所记载,据说有使者自华***过,有人持玉璧拦路,说:“为吾遗?池君。”估计是要使者把这块玉璧送给?池的水神,那人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回咸阳后,没有把玉璧送给水神,而是交给了始皇,并且把“今年祖龙死”的话原封不动说给了始皇。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这故事也有些问题。秦始皇晚年想长生不老想得发疯,这使者居然敢汇报他的死期,真不知道长了几个脑袋,而且始皇的反应也很可疑,当年他巡游湘山,只因天气不好,就要砍光山上的树,曾几何时,竟然变得如此温柔了?关于秦始皇,还有个比较著名的谣谶,“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飨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说实话,这首歌谣文辞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当作一首很好民歌来欣赏。它不但描述了秦始皇的暴政,而且还准确预言了其将在死在沙丘。只是这首谣谶最早却出于六朝时期,则其非秦朝所流传,明矣。莽汉之际,隗嚣割据天水,据说当时天水流传者一个歌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吴门者,天水北门也,蹇人者,跛子是也,隗嚣腿有些跛,因此这个谣谶明明白白在说隗嚣最终是要失败的,所谓“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这谣谶如非刘秀制造以削弱隗嚣,那就肯定是后世所伪造。其最早出现,是在《后汉纪》和司马彪《续汉志》中,距隗嚣时代已经是数百年之后了。而在东汉当代所修《东观汉志》中,并没有这一谣谶出现。那么,如何认定某条谣谶是后人所制造的呢?我的意见是,要看这条谣谶有没有在当时造成影响,有没有别的事件佐证其存在。如果有,自然是当时所流传的,如果没有,仅仅是史书上的一句空话,仅仅是为预言而预言,那自然是后人伪造无疑。譬如同样是关于秦始皇的谣谶,《史记》记载,始皇36年,陨石落东郡,有人于其上刻字,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大怒,“尽取石旁居人诛之”,进行了一次大屠杀。因为这条谣谶并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造成了后果,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它是真实存在过的。此类谣谶,还包括了前面所述的东汉末年的那几首,如“候非候,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按照上面的标准,这肯定是后人伪作。而且这谣谶最早出处为干宝《搜神记》,益不可信矣。3、前人诗词后人附会的谣谶这种谣谶,一般称为诗谶。也就是某人写了首诗,结果居然一语成谶,最后竟然使诗成为了一个预言。晋代石崇曾经在他的私人别墅----金谷园之中,举行过一次大型的文人酒会,这就是著名的金谷诗会,会上大家纷纷作诗,汇成一诗集,称作《金谷诗》,石崇为诗集题序,就是有名的《金谷诗序》,和王羲之《兰亭集序》齐名的名篇。----这都是题外话,咱暂且不提。其中潘岳(也就是史上那位著名的美男子潘安,他名岳字安仁,因此又被称作潘安)写了一首诗,有两句是“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说的是他潘岳和石崇的友谊天长地久,至老不变。谁知最后因触怒赵王司马伦,两人同时被杀。法场上,石崇先至,潘岳后至,石崇打招呼曰:“安仁啊,你也来了啊?”潘岳回答:“咱俩真可算是‘白首同所归’啊。”(崇谓之曰:“安仁,卿亦复尔邪!”岳曰:“可谓白首同所归。”)后来到了唐朝,有个诗人叫刘希夷的,曾写了首有名的诗《代悲白头吟》,其中有“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语,据说写完后他又感到后悔,说“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这首诗中还有两句至今脍炙人口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结果后来另一位诗人宋之问爱其辞句,于是派人杀害了刘希夷,将这两句诗窃为己有。果然是一语成谶,成了“明年花开复谁在”、“岁岁年年人不同”了。隋炀帝也写诗,他在江都曾经写五言诗曰:“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后来炀帝于春三月被弑,竟真的成“求归不得去”,“梅花笑杀人”了。于是世人皆曰其诗为谶。其实诗就是诗,诗人们吟诗填词时,一般都不是想去预言什么,只是随意而至罢了,它与后事并无联系,即使有个别暗合的,也基本上全部都是巧合而已。中国历史上的诗人多如恒河沙数,所创作的诗歌更是汗牛充栋,在这么多的诗人诗作里,偶然出现几篇与身后事巧合的,也在情理之中,并无多少神秘可言。4、反映民心的谣谶有些谣谶,虽然也曾经流传于当世,但却并不是某些人为了政治目的而制作,它们所反映的,不是天意,而是民心。譬如前面说过“始皇帝死而地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条谶谣?原因很简单,秦政暴苛,虐民以逞,所谓“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重者为忠臣”,而对老百姓而言,“男子疾耕不足于糟糠,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丁男被甲,丁女转输,并且刑罚苛酷,以至于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劓鼻盈?,断足盈车。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对秦始皇发出怨言甚或是诅咒,岂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南宋建炎初年,黄河决堤,洪水几至汴京,汴人欲导河水入汴,于是有谣谶传曰“天水归汴,复见太平”,天水一语双关,明指洪水,暗指宋室,因赵氏郡望为天水是也。由此可见中原遗老期盼光复之心,当时南宋大臣连南夫(据说就是台湾连战的祖先)在给高宗的奏札中也说:“于此可见遗民思汉之心。”只是高宗始终无志于北伐,这一谣谶自然无法应验,“天下太平”终究不过是中原人民的一厢情愿罢了。正所谓“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历史有很多谣谶,实际上都是老百姓的呼声,譬如前文所说董卓之死,“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祸乱天下,部卒横行京畿,“马前悬人头,马后载妇女”,老百姓咒他“不得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还有十六国时期的赵虎,更是暴虐,时有谣谶曰“麦入土,杀石虎”,意即麦子下种之时,石虎将要被杀。实际上石虎是病死,这一谶谣并不算是应验,但它所表达的,乃是当时老百姓的愿望。历史上的谣谶虽然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而且似乎言多有中,但细细看来,其字里行间却总是隐隐约约透出“假冒伪劣”四个字,有点令人失望。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谣谶都是冒牌货呢?答曰:“那也未必。”四、历史上著名的谣谶历史上有几条谣谶,不但流传时间长,而且其预言竟与历史发展严丝合缝,如合符节,真正令人瞠目结舌,百思不得其解。1、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前文说过了,这是流行于莽汉之际的《赤伏符》,赤者,即以火德为代表的刘汉是也,伏者,表示炎汉势力虽然潜伏但终将重新崛起。当然,《赤伏符》不是只有这三句话,估计那是一部谣谶汇编,因为《后汉纪》中还记载了其他出自《赤伏符》的谶语。但是,最著名的却是这三句,因为它指名道姓说明了安天下者为刘秀。这一谣谶的最早出现年代,应该在汉哀帝之前。根据《汉书o刘歆传》的记载,汉哀帝建平元年,刘歆改名为刘秀。应劭注曰:“《河图赤伏符》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故改名,几以趣也。”也就是说在建平元年的时候,天下流传“刘秀发兵捕不道”的谣谶,于是刘歆改名为刘秀,以期望自己能够应谶。现在有人不认为《赤伏符》产生于哀帝之前,认为刘歆改名不是为了应谶,而是由于他与哀帝名讳(刘欣)同音,为避讳故,而改名刘秀,至于《赤伏符》则是刘歆制作。但这个说法明显有纰漏,难以自圆其说。第一,哀帝即位,是在绥和二年四月,刘歆要避讳改名,为什么不于皇帝登基时改,而在一年之后才改?第二,两汉不避嫌名,这在陈垣《史讳举例》中早有论述,倘若刘歆与皇帝重名,自然应当避讳,但他是“歆”而非“欣”,根本没有改的必要。由此可知,说《赤伏符》为刘歆所制,其说不当。《后汉书》记载,刘秀年轻时,曾经和哥哥刘?、姐夫邓晨去宛城,饭局上,有个叫蔡少公的人说起了这条谶谣,并且解释说是有个叫刘秀的人将要当皇帝。于是席间有人就问:“是国师公刘秀乎?”国师公就是刘歆,此时他是王莽的国师。刘秀在坐,开玩笑说:“怎么知道就不是我呢?”于是一座皆笑。后来刘歆果然造了王莽的反,只可惜最后失败自杀。后来刘秀起兵,平定王朗,已经据有河北之地,这时先后有两人都拿着《赤伏符》前来进献,于是在群臣劝进声中,刘秀假意推辞了几番,就告天祭地,即位登基了。《赤伏符》有两个版本,一为“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一为“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这个谣谶到底怎么解释呢?第一句很好理解,是说有个叫刘秀的人要平定天下,捕讨那些不道之人。第二句“四夷云集龙斗野”则是说天下纷乱干戈频起的景象。第三句就有点麻烦,什么叫“四七之际火为主”?刘昭注曰:“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汉火德,故火为主也。”自刘邦汉元年,至刘秀起兵的地皇三年,恰好228年。其实我们还可以推而广之,刘秀起兵那一年,正好28岁,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正好28位。无论如何,刘秀是和四七二十八较上劲了。另一个版本中的“卯金修德为天子”,卯金即卯金刀,乃一“刘”字(?),这句是明言姓刘的要当皇帝。刘歆见到《赤伏符》并改名的那年,哀帝建平元年,刘秀正好出生。也就是说,从刘秀刚一出生,就有谣谶要预言他要当天子,这该是一种何等惊心动魄的巧合啊。前面我们说过,刘秀和王莽对待图谶的态度不同,王莽是利用,而刘秀是真诚地相信。我想原因就在于此,不管是谁,在有了刘秀如此神奇的际遇之后,如果还对图谶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才是不正常的。2、桃李子,洪水绕杨山这是在隋朝末年流传的一条谣谶,版本也有很多,除了上面的说法之外,还有“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以及“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两个版本。“洪水绕杨山”出自《旧唐书》,另外两个一出自《隋书》,一出自《资治通鉴》。不过,就我看来,《旧唐书》这个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后面两个估计是被人动过手术的。这条谣谶的来历,是可以考证的。《资治通鉴》记载,当初隋文帝总是做噩梦,梦见洪水演了都城,于是“意恶之,故迁都大兴”。后来到了炀帝时,又出现了一个方士,告诉了炀帝一条谶谣:“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并且建议炀帝杀光天下姓李的,----看来这个也不过是个妄人。炀帝自然不会听从这么荒唐的意见,于是就对姓李的人进行了一番排查筛选,最后看上了?国公李浑,因为李浑不但姓李,名字中又有三点水,恰好应验了先皇的梦,而且李浑侄儿李敏小名恰好叫洪儿。此时宇文述正好与之不和,乘机诬告李浑谋反,就把他灭了族。至此,“李”、“洪水”、“天子”几个关键词就串联起来了,最终形成了“桃李子,洪水绕杨山”的谣谶,并且传遍天下。炀帝杀了李浑,可对姓李的却并没有放下心来,于是朝廷中的李姓大臣们就个个倒了霉,比如李渊,这时只好夹着尾巴做人了。可也有姓李的却从这条谣谶中看到了灿烂的未来,因此活跃了起来,----比如李密。大业9年杨玄感反,李密是其谋主,杨玄感失败后,李密逃亡天下,估计就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产生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念头。不是说“桃李子,洪水绕杨山”吗?李密字法主,也是个有三点水的主,这天下自然也要争上一争。于是开始在中原一带各路义军中奔走游说,至于手段,那还是老一套----谣谶。具体办法,就是把那条“桃李子,洪水绕杨山”的谣谶进行修改,改成了“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然后让一个叫李玄英的人去一个山寨一个山寨走访,要找一个叫李密的人,说这个人是真命天子,要取代隋朝的。那些草莽英雄们问起理由,李玄英就把这谣谶搬出来,并向大家解释:“‘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莫浪语,谁道许’者,密也。”就这样,李密的名气被炒作出去了,豪杰尽皆归心,最终做出了好大的事业。不过还是那句话,冒牌就是冒牌,李密那么辛辛苦苦,到头来依旧一场空。反而是闷声大发财的李渊爷仨笑到了最后。李渊也姓李,也是三点水,正好应了“桃李子,洪水绕杨山”之谶。3、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是条预言武则天称帝的谣谶,最早出现在太宗之时。《旧唐书o李淳风传》记载:“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据李淳风察访结果,这人应该是在皇宫里,“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唐太宗为此很是苦恼,可又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话说有天晚上,李世民请武将们喝酒,行酒令时,要各位将军们都报上自己的小名,左武卫将军李君羡自报小名道:“五娘子。”太宗听得,先是愕然,然后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但心底下却开始琢磨起来了。李君羡,?州武安人(一个武),官封左武卫将军(两个武),爵封武连郡公(三个武),值守玄武门(四个武),如今得知他小名又叫五娘子(五、武同音,算是第五个武,娘子二字又扣住了“女主”),而玄武门是太极宫北门,恰好又应了李淳风“在陛下宫内”的察访结果,几乎点点滴滴都和谣谶相对应,这怎么能不叫李二心中打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刀剁了他了事。于是指使人诬告李君羡“欲为不轨”,就这么杀了他,这是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十三的事情。 而在七年后,这个真正的女主才开始崭露头角,二十六年后称天后,四十二年后称帝,而李氏子孙几无噍类矣。五、结语谣谶伴随着中国历史走过了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屡遭禁毁,但却总是众口之间悄然流传,它看起来神秘玄妙,似乎多有灵验。而细观其中,既有蹩足的闹剧,也有令人乍舌的巧合,如果套用目前电视上一个最烂俗的桥段,在节目结束时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话,偶想起了红楼梦中那幅有名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在当今社会上,虽然还有各种各样“谣”的存在,不过基本上也都是“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之类的戏谑。纵然还有人热衷于讨论某部队番号,但随着科学的昌明,社会的进步,谣谶大概是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吧。============================
先给***的补充一个个人见解。亡秦者胡。我认为是秦亡后史书抹黑秦的正统性的。增加在底层民众中秦灭亡的必然性宣传。把始皇父子两代都抹黑了。童谣,谶纬,传言。这是舆论界三大杀器。从底层传播,或经上层授意,或发自民心。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这条绝对是王允等人编出来要搞死他的。传言: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这条司马迁说是民心。史记这里还有下一段。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这事的记载要么是六国贵族们伺机作乱,炮制出来挑动民众情绪,为自己作乱增加合法性。或者楚汉上位后编造宣传秦的灭亡必然性。谶纬:西汉末年高层中层弄出来的童谣传言高大上版,跟儒家有很大关系。刘秀太学生出身,自己是谶纬狂魔。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著名的谶纬来龙去脉我安利叶姑娘 的文还有一篇西汉末得谶语:总之。这三者是中层甚至上层,利用底层统治松裂,加以利用,试图更换上层建筑的舆论宣传攻势。代表了政权的巩固性低,集权松懈,高层管理者利益分配不均,渴望权力洗牌。同时底层不堪上层管理腐败,需要中层领导,熙熙攘攘,主动挑事,被中层趁机利用。具体参见隋朝高层皇室因为集权打击中上管理决策层门阀,灭亡的典型案例。隋朝文帝、炀帝父子,两代人用尽全力地削弱自魏晋以来数百年的家族大联盟传统,为了一家昌盛巩固领袖家族位置集权。终于,上层建筑出现裂痕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跳了出来,这就是大家族们在长期高压下无可奈何终于做出的反应:怎么着都是死,换了你杨家吧!隋代中间管理层和决策高层合伙乘着底层受众动乱(农民起义)之机,要求更换至高层皇室一家。谁也救不了!异象:天灾啊,人祸啊。地震河流断流干旱蝗灾什么的。周代骊山岐山三川地震,龙兴之地。古人迷信,心里就认为自己要亡了。自暴自弃倒行逆施,管理的一塌糊涂,就真的亡了。佚事奇闻:客观发生的事件。脱离当代文明进展程度,当代人不能用科学解释。或机缘巧合发生的事件。河图、洛书、无字天书等等。汉元帝时童谣曰:“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宫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象春秋时先有鸲鹆之谣,而后有来巢之验。井水,阴也;灶烟,阳也;玉堂、金门,至尊之居,象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应也。王莽生於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为三公辅政,因以篡位。后人上位把这些事挖出来附会,或当年没有发生直接编造。名人的奇闻。这个就比较恐怖了。晋文公骈肋啊、项羽重瞳啊、刘邦黑痣啊,刘备臂长啊、苻坚纹理成字啊、李渊四乳啊。只要听见有这么一个人,当然大部分是上位后宣传巩固合法性的。但当时要真有人传,这人绝对有异心,政权内部出现裂痕。要么扑灭,要么等着对方加九锡吧。以上这些舆论和客观发生的都是表象。一眼看穿的征兆。实质征兆是什么?政权正常发展中后期,管理混乱,体制固化,思想僵硬,吏治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接下来政权因为上层的失败管理,国家机制运行失常,经济民生,国民幸福生活指数大跌。对外对内集权统治松懈,内部瓦解,外部如果有异族外患更加激化矛盾。官僚阶层和管理者更加横征暴敛拯救上层经济和维持国家机制运行。如此,再加上体制固化政治,堵塞进步通道,垄断地位,中下层失去上升空间。官民矛盾愈加激化,被上层内部野心家利用。文化方面中下层还在围绕着上层粉饰太平,歌功颂德,麻痹自己。上层管理者军队腐败,或丧失军权控制力。直接就嗝屁了。这是我的一篇旧***,被河蟹的一篇文。。。Agoni,您好,您回答过的问题「一个王朝或政权灭亡前会出现什么征兆?」因不符合知乎内容规范 而被删除,很抱歉您在该问题下的回答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删除。该问题被删除是因为: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我们已经将您的***备份发送至您的注册邮箱,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回复管理员私信。如果您正在使用移动客户端,可以发送邮件至
进行询问。原***写的就是谶纬。 说的很详细,这篇就当做简要的参考吧。
民?????草??,反手定乾坤。?落??倒,?去江湖留。湖乾溪?江,江死洋发怒,本利一?消 (有的地方是“本利一??”)。遍地?蛇走?,五洋大?中?,天下共太平 (有的地方是“??平天下”)。----------------------------------------------------------------“江死洋?怒”??到。?管大家?力?命,?一天?是??的。?一天一?,下面就?非常快,??甚至??也是必然的。
别的我不知道,但有一个谶语很有意思。三国时吴国曾有一块大石天然成字:“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吴主孙皓认为说的就是他自己,他将平一天下。但没几年吴国就被西晋所灭。之所以说有意思,其实我们可以结合一下魏晋以来的历史,逐句考察这条谶语。1.楚九州渚。楚地自古为荆郢地区,楚汉以来又多指徐淮地区,渚指水中小块陆地,渚之外是被流水团团围住的。所以这句可能暗示了东晋以来汉族政权以荆州和徐淮为界自保的局面。2.吴九州都。吴晋宋齐梁陈六朝皆以建康为都(吴曾以武昌为都,梁曾以江陵为都),如东晋王朝中央朝廷实际控制区域,一度仅有三吴地区的范围。3.扬州士,作天子。让人联想到晋东海王司马越为了争夺中原战争的胜利,派琅琊王司马睿经营扬州,结果中原被胡人趁机入据,司马睿只得在扬州建立东晋。注意“扬州士”的“士”,这个字可能与东晋的门阀士族相关,也就是掌握政权的不仅有皇帝,还有门阀,典型事例即“王与马共天下”。4.四世治,太平始。不知何解。我疑心四世或许指宋齐梁陈四代,太平可能指隋统一。或许再说得远点,这两句也可以指唐高祖、太宗、高宗、武后四朝之后,国家方才达到鼎盛。我觉得不管怎么说,前几句还是挺神奇挺玄乎的,因为确实和事实比较切合。那么这条谶语有没有可能像今本《推背图》一样是后人伪作的呢?----应该不是。因为这条谶语记载在陈寿所写的《吴书?孙皓传》里,陈寿写《三国志》在晋初,他死时,八王之乱虽正酣,但国家尚未至南渡局面。虞溥《江表传》中也有这条谶语的记载,也是西晋时就去世了。他们两人根本无法预知后三百年历史,而去作一条伪谶。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句谶纬是后人篡入《三国志》原文的,就像褚先生补《史记》一样。我没办法证明原文是不是有这句,但是三国志《吴书》部分的东晋手抄稿本至今仍存,能够亲眼看到这部稿本,可能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这句谶语。
谶语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翻遍历史,命中的谶语才几个?好多还是硬安上去的。如果查查总体概率,估计关联度惨不忍睹。别的不说,记得推背图里有一条“生我者猴死者雕”,说是预言马英九是最后一代党魁。现在如何?自然是不会被纪录下来的。但万一小马哥亡国民党成功呢?估计历史上要写:2014,台北街头小儿人人传唱。。。。
引用我以前的一个回答吧:和这个道理应该差不多:江晓原有一本书叫《天学真原》,里面主要讲,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而是另一种与天文学任务和意义均不同的“天学”----一种基于“天人合一、天地感应”哲学基础,将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事关联起来,并得到古代中国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学术。而从广义上看,天学所需要解释的现象,既包括了一些天文现象及大气现象,也包括了一些其他的灵异现象,比如童谣,异兽什么的。 我这里试图用他书中的观点解释一下。下文中的“天象”指广义的天象,即天文现象、大气现象和其他代表天人感应的奇异现象。 一、史传事验 天学中有个概念叫“史传事验”,是将前代天象编年记录、军政大事编年记录和星占学理论三者附会而成。它在历代官史中的《天文志》和《五行志》中有重要地位。比如:“三年四月,有星孛于天纪,至织女。占曰:织女有女变,天纪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动,其后陈皇后废。” 这种著史时将前朝的天象与大事联系起来的事情相当多。不过,大量的这种史传事验记载,没啥神奇的。因为天象很多,而各种历史事件也很多。只需要选择映射一下就行。而“不应”的天象和没有先兆的事件肯定都很多。 有时,史传事验中也会有人为了附会而伪造天象。比如这本书里有一节“天象记录及其伪造”。里面列举了两种天象: 1、“五星聚舍”,指五大行星同时在某一宿内。 这种天象汉朝之前有4次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手法回推,4次均不能验证。汉朝之后7次,2次完全不能验证;2次实际天象出入比较大;还有3次确实发生,但由于无法观测,估计也是古人推算出来之后记录的,而非观测得来的。 同时,汉朝以后共有10次左右观测条件很好的“五星聚舍”,却没有见于记载。 2、“荧惑守心”,指火星在心宿逗留。 这种一共23次记载,只有6次真实,其他都为虚构。同时有32次真实发生的却没有被记载。 所以作者认为,“可以回推验证的天象如五星聚舍和荧惑守心者,古人尚且敢如此虚构(回推此两种天象之法,古人在战国时代即已掌握,只是不及现代方法精确而已,但回推验证此两种天象不需很高精度),则无法回推验证的天象记载,其中虚构的可能性或许还要大得多”。 显然,并非主流天学现象的生物、祥瑞类灵异现象,也可能被杜撰、夸大、或者附会。 上面所说蝗虫绕开什么的,有可能只是他所在那个州蝗灾较轻罢了。 二、关于预言 史传事验中有一些“占曰”的内容,而这些已经完全不可考谁去做的占卜。然而还有一些基本可以判断是真实存在的应验了的预言。这种有些是真的,也有合理的解释说明他预言的来源。 比如北魏的崔浩的一次成功预言。有一次火星不见了,崔浩运用他熟悉的行星运动学,同时应该还加上了一些从后秦来的一些情报(他本来就是重臣),作出了荧惑将入秦的分野(其实这个天象并不罕见),而且后秦将大乱的预言。 结果,“后八十余日,荧惑果出于东井,留守盘桓;秦中大旱赤地,昆明池水竭,童谣讹言,国内喧扰;明年姚兴死,二子交兵;三年国灭。” 后来他还用相同的方法预言了刘裕篡晋。另外,在乱世中,星占学家用预言去鼓动野心家打江山的事情也很多。 综上,由于记载天人感应的事情会起到一些政治和教化的目的,史书上天象与人事之间被附会了各种联系。这些天象可能是真的,也可能由于这些目的的重要性,史家伪造了天象。同时,也有牛逼的天学家会利用这种需要,主动附会,做出一些之后看来比较准确的预言,推动局势的转变。 PS:这本书很有意思,真心推荐。
几个著名的谶语:1. 七古?咏蛙明?张璁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3. 童趣清?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五星出东方…
不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吗?
我怀疑你是不是因为前两天刚看了《秦时明月》第三集的更新才来问的这个问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