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双墩墓地春秋墓对外开放吗

当前位置: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首次披露发掘情况
春秋神秘钟离古国渐露“尖尖角”
  市场星报讯 11日下午6点,蚌埠淮上区双墩村家家夜灯已亮,饭菜已香,3名考古保护小组成员,还在巡逻。在现场,24小时巡查的他们,有了诸多感慨&& &6年时间内,考古发掘还在继续,并且取得了如此成果,的确不易&&&。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自2006年12月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以来,已有6个年头,昨日,首次披露发掘情况,并出台了详细的保护规划。
  春秋大墓出土&最古创伤药&
  先来带读者回顾一下&&
  蚌埠双墩春秋墓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南距淮河约3千米。20世纪70年代,双墩春秋墓的这片土地曾是某雷达部队驻所修筑的防空设施,两座古墓的封土部分遭到了严重破坏。北侧的双墩一号春秋墓曾在2005年6月被盗未遂。为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双墩一号春秋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双墩一号&春秋墓,是新中国建立后,我省发掘历时最长的一座古墓。昨日,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的&秘闻&。据悉,考古人员对该墓葬中一个陪葬品,进行残留物提取,发现了以往考古发掘中并不常见的***块状物,表层为***,而内部为浅白色,夹杂着许多绿色颗粒。
  经过化学分析,发现该残留物是&蜂蜡和动物油的混合物&,就是我们熟知的&创伤药&,这在考古界可是首次。
  证实墓葬主人是钟离国君
  据介绍,截止到目前,在该墓葬在墓坑填土中,已发现极其复杂的&放射线形状&、 &土丘与土偶&、 &土偶墙&等遗迹现象。随葬品以大量的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为主,其它有少量的几何硬纹陶瓮、陶盆、灰陶钵、小陶罐以及海贝饰件、金箔饰件等。铜器有编钮钟、鼎、罍、簠、豆、盉、匜、盘、甗、勺、盒、刀、锛、镰、车軎、马衔、戟、戈、矛、剑、镞等380多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9件青铜钟和两件青铜簠的内壁,以及一件青铜戟的戈上,均发现有相同的&童麗君柏&铭文,铭文中的&童麗&即钟离,国名。&君&为身份,&柏&为人名。出土铜器铭文显示,该墓葬的主人应是春秋中晚期一位名叫柏的钟离国君。结合文献中关于春秋钟离国的零星记载,该墓葬的具体年代大约在距今2600年左右。此外,双墩二号春秋墓,还是没有进行考古发掘。
  规划建设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
  由于一号墓较深,且地下水位较高,在发掘时候,为安全考虑,墓壁已用水泥混凝土加固。一号墓现已临时构建围墙,墓坑上建有钢构大棚,边缘设护栏。保护范围为将封土堆边缘向外扩50米的区域。根据发掘成果,划定建筑控制地带,为封土堆向外扩100米区域。并成立了保护小组,日夜值班,对两座古墓葬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保护管理。
  此外,该市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双墩遗址公园&,内容包括双墩春秋墓、双墩遗址区。将双墩春秋墓、双墩遗址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及辉煌成就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将双墩遗址公园打造为淮河文化、淮河文明展示陈列的主要窗口之一。
  此外,双墩一号墓已在发掘现场附近建设一个陈列馆,全面展示双墩一号墓的文化内涵。
  三大疑问待解:
  &墓坑土偶&代表传说中的女娲造人?
  在双墩一号坑周边约2米范围内,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状的土丘,直径1.5米~3米不等,土丘里放置着大量土偶。填土层中同样有大量土偶无规律地存在,大部分土偶呈组群状态分布,小范围集中,少数呈分散状态散落在四周。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迹。土偶与淮河流域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有关?
  &白土玉璧&是最早的室内装修?
  双墩一号墓封土堆下的墓口外有一层厚约0.30米的白土垫层,这些白土垫层呈圆形分布,直径约60米左右。这种纯白色土是沉积淤土渗出来的白色泥浆沉积土。具体形状为大圆套小圆,近似一块玉璧。这层白土垫层能够起到保湿防潮的作用。土坑墓用白泥泥一层,以前从未发现过。考古专家称之为&最早的室内装修&。
  &五色泥土&是古代的祭坛?
  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了黄、灰、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作为封土、填土。这种颗粒混合土并非一地所产,均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如果需要深浅不同的颜色,还可以进行人工混合。
  据考古专家介绍,历史上出现过用五色土代表四方进行祭祀的情况,但是把五色土混合到一块,这个墓葬是最早的体现。(水金辰 俞宝强)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安徽蚌埠双墩1号春秋墓发掘出新文化现象前所未见_网易新闻
安徽蚌埠双墩1号春秋墓发掘出新文化现象前所未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安徽省蚌埠市双墩一号墓发掘现场。从2006年12月开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开对双墩1号墓的发掘,目前已接近尾声。据考古专家论证,春秋时期钟离国在安徽省蚌埠和凤阳一带,今天的“钟离”和“钟”姓,一说即来源于该国。钟离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蚌埠双墩一号墓位于“钟离城”遗址不远,从墓葬规模和陪葬物品等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奇特的超级大墓,极有可能就是当时钟离国的国君。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 中新社发 从启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从来没有见到过”——今天,在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现场,来自中国社科院、中科院以及湖北、陕西、江苏、安徽各地的考古学、人类学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异口同声地表达出对墓葬呈现出的新文化现象的强烈震惊。
双墩1号墓位于蚌埠市区淮河以北,隶属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双墩村以村内有两座高9米以上的古墓葬封土堆而闻名,其中之一的1号墓因多种原因无法继续进行原状保护。经国家和安徽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2006年12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启动了抢救性发掘工作。在19个月的精心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判定该墓为春秋时代的诸侯王级墓葬。而墓葬发掘中发现的形制、结构和遗迹等遗迹现象极其复杂,出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
专家介绍,蚌埠双墩1号墓使用了前所未见的五色颗粒混合土。墓葬的封土、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花土。而这种颗粒混合土非一地所产,均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并根据封土和填土所要表现遗迹的需要进行人工混合成不同的深浅颜色。墓葬还使用了前所未见的封土堆下白土垫层,封土堆底部(除墓口和墓道外),铺垫了一层厚0.3米左右的白土层,直径约60米。这种纯白色土,不属于白膏泥土,经检测为沉积淤土渗出来的白色泥浆沉积土。这种白土同时还用于墓坑壁抹层和混合到封填土中。
蚌埠双墩1号墓采用了我国从来未见过的圆形墓坑结构,呈现出特殊的大型有二层台的圆形土坑竖穴墓和阶梯式短墓道等结构形制。墓口直径20.2米,墓坑深7.5米至8米。同样让专家们前所未见的是墓底埋葬布局:墓葬为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底部,墓口下2米处有一个二层台,二层台往下的墓壁微向内斜,直至墓底,显得坑深底大。墓底布局为墓主椁室居中略偏北,围绕墓主椁室东、西、北侧均分布有3个较窄的殉人木棺腐朽痕,南侧殉1人的木棺痕。器物椁室位于墓主南侧殉人的南侧,器物椁室分南北两个箱,南箱为食物,北箱为器物。还有两件几何印纹硬陶器放在器物椁室外,墓底的西南边缘。
让考古工作者称奇的还有,蚌埠双墩1号墓墓坑中发现以前从来未见过的由填土构成的放射线遗迹。墓坑中间由深浅不同土色构成放射线形,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形状,共有20条,除东南角4条线似被扰乱外,其他方位辐射线都很清楚,并有一定的角度规律。在放射线遗迹填土层下,墓坑周边约2米宽范围内,建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形状的土丘,直径1.5至3米不等。同时在这层填土中放置大量的土偶,墓坑周边的土偶呈现出组群的状态分布,而在墓坑中间填土层的土偶多为分散状态,也有比较集中的情况分布。在二层台一周内缘部,由3层土偶垒砌成墙体形状的内壁,高34厘米左右。土偶墙与墓壁之间用***泥沙填充,其上部平抹白泥层与上下墓壁白泥层连接成整体。
在墓中发现的随葬品,有铜器60余件,如编钟、鼎、盉、舀、铃、戈、矛、镞、剑、车马器等等。石磬10件。陶器有彩陶器和几何印纹陶器20余件,陶器多被椁板倒塌压碎,器形似为壶、罐、盆类等。还有少量玉器和腐朽的漆器、木器,海贝以及食物箱内放置的猪、牛、羊骨骼等等。
蚌埠双墩1号墓新的重大考古发现,引起了全国文物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先后到发掘现场考察并指导发掘工作。国家文物局还出面邀请全国相关专家参与双墩1号墓新文化现象的研究工作。据介绍,蚌埠双墩1号墓正在细致清理过程中,有关鉴定、研判工作已按部就班陆续展开。下一步,将有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专家进行研究,以期揭开种种谜团。(记者李陈续)
本文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双墩春秋墓***,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蚌埠-百度糯米
有即将到期的糯米券笔订单未评价笔订单未付款条新的商家回复百度糯米:nuomivip
热门分类中国菜外国菜热门影片热门院线
团购双墩春秋墓
双墩春秋墓
查看地图
支付宝-特约商家
可信网站 身份验证
网站认证 Web Trust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