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移动阅读趋势:平台化-钛媒体官方网站
2015年移动阅读趋势:平台化
从用户的习惯变迁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不但是阅读的消费者,更是生产者,他们会主动地生产内容。而阅读软件就会成为平台,里面的人群熙熙攘攘,会群聚,会分类。好的平台就会形成新的社群,类似微博。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的阅读习惯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本人的母亲就曾义正言辞地告诫我说,“以后都是电子书,别再买纸质书了!”
好吧,从屏幕端阅读是大的趋势这已经是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的了。首先是信息的爆炸,可供阅读的选择大增,其次由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带来的便捷体验,用户更多的阅读时间变得碎片化,在地铁、电梯、休息室等地方都可以随时阅读。用移动阅读类App的市场是有极大刚需的。
当然,这也是个红海一片,早期抢滩的App早已形成属于自己的用户人群。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
掌阅iReader凭借5年积累起来的3亿用户,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QQ阅读依托手机QQ过亿的用户规模,保持市场第二的位置;
爱阅读凭借先发优势以及极致的用户体验积累了8千万用户;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推出“和阅读”“沃阅读”和“天翼阅读”,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起点读书、多看阅读、拇指阅读、豆瓣阅读、书旗免费小说等个性化阅读品牌,也都借助各自的定位和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移动阅读软件的现状
从手机阅读App的角度来讲,市场还是很难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原因在于多方面。
首先,虽然App们其言必称用户体验,仿佛用户体验一切的根本,有了用户就哗哗地来了,营收和媒体报道就都收入囊中了。
但用户体验真的那么重要吗?用户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就是图个方便快捷,只要书目全,别闪退就可以了。
我们就以市场三甲的掌阅、QQ阅读、爱阅读为例,三家的功能都非常齐全,阅读格式、界面、云存储、社交分享等基础功能几乎每一款都有,差距并不大。
但各家在细节上却各有特色,有的坐拥广泛的用户资源和渠道入口优势,有的凭借独特的设置和个性化阅读模式取胜。以爱阅读为例,其突出社交功能,以智能书摘、跨平台阅读、图书推荐、扫一扫、网盘挂靠等独具特色的阅读模式和社交模式,让原本私享化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开放。
除了用户体验,最重要的就是内容了
所有人都知道,在中国,电子书版权的问题和用户免费的习惯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虽然移动阅读的需求庞大,但各家却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用户无法转化。从商业模式上来讲,阅读软件与出版商的合作类似传统出版模式,基本上是收益分成。
“但分成的前提是阅读软件需要先赚到钱”爱阅读CEO崔宏智对此颇为无奈,“长期的缺乏监管令中国书籍盗版情况严重,对于电子书则更是如此。爱阅读就面临过这样问题,有些很贵的书,买下来我们会肉疼,但小厂商就能明目张胆将免费的放上去。”
事实上移动阅读行业目前的奇葩状况已非一日之寒。就营收而言,市场的主力军是市场占有率排行靠后的三大运营商,占整体市场份额的67.9%,其中中国移动“和阅读”一家独大,市场份额高达49.1%;而市场份额最大的掌阅iReader其营收占整体市场5.2%的份额,形式完全颠倒。
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内容来进行差异化的竞争为现实所不许,劣币驱逐良币,好的内容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会导致内容的质量降低。当当网电子书频道于2011年上线,到2012年底的一年时间里,销售收入达到300万,但电子书的加工成本却花费了近500万。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豆瓣阅读和京东商城身上。
平台化是移动阅读未来
现在我们老说“有钱,任性。”但出版市场却还在做一些极不任性的事,都已经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了,我们却还在做好几个世纪印刷书籍的事。最多就是变成了PDF,技术含量极低。
这里,我要举一个例子。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做过一个实验。罗胖将书籍变成了一个福袋,让罗辑思维的粉丝购买。结果,8000套单价499元的图书礼包在90分钟内被秒杀!这里罗胖依靠了社群的力量。
在这里,其实我们能够看到,好的内容其实并不乏用户买单,但是图书出版的商业核心需要改变。爱阅读的崔宏智表示,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立体式的网络阅读,还是开放化数字图书平台,用户都需要一个在一个“信息充分”的状态下获得体验,而不是传统那种封闭式的体验。
有人对移动互联网用户关于智能阅读App的使用场景有过调查,发现用户仅仅停留在界面UI好不好,书目全不全的阶段。当然,有一些App也作出了新的尝试。比如凤凰新闻客户端找马佳佳代言。马佳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新锐、年轻和叛逆,能塑造和代表凤凰的品牌特点。但大多数的应用还没有抓住自己的调性,还在泛泛地追求大而全。
中文在线的董事长兼总裁董之磊曾经预言版权模式下的移动阅读行业将会步入坟墓,而崔宏智则认为各个厂商如果还是老办法竞争,将会制约下一步的发展。
从现实来看,传统出版行业的互联网化不应该只是把书转化成电子版来卖,互联网应该对传统模式做到新的重塑。从当前移动阅读市场的发展及营收格局来看,该行业的市场潜力还未完全爆发,但新的突破点需要各路厂商共同来突破。
从用户的习惯变迁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不但是阅读的消费者,更是生产者,他们会主动地生产内容。而阅读软件就会成为平台,里面的人群熙熙攘攘,会群聚,会分类。好的平台就会形成新的社群,类似微博。而厂商要做的就是做到好的引导。
对此,罗胖已经验证过了,罗胖推荐、用户购买是基于用户对罗胖的信任,电子书还是实体书对于用户而言并没什么不同。如果罗胖在爱阅读上进行推荐,用户对罗胖的荐书信任并不会有什么影响,那么付费率会不会提高一些?
最后,来个本人推荐的书单吧:
1、《三体》刘慈欣
中国科幻的史诗级作品。这部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格局宏大,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去年开始就有许多创业者奉读《三体》为之佳酿,感悟颇多。不过据说借着科幻电影的东风,马上就要登上大荧幕,持观望态度……
2、《主编死了》陈序
“我服务的媒体停运了。我创办的媒体衰落了。我热爱的媒体消失了。是我所扮演的角色----‘主编’造成了这一切,如同造就之前一个世纪的繁荣。”如果连媒体都不懂,怎么能做好企业自媒体呢。这本书让你了解媒体的前世今生。
3、《城门开》北岛
陈年口中北岛写得最好的一本书。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作者北岛,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于是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
4、《奇石+寻路中国+江城》彼得?海斯勒(何伟)
今年最火的外国记者当属何伟,这个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自助旅游跑完半个地球的美国年轻人,于1996年参加和平队深入中国腹地,在四川涪陵师专担任了两年英语老师。《江城》这本书就是何伟对这段特殊经历的纪录和思考。书中,即能看到何伟与他学生的思想交流对撞,看他们如何在在文学中发现跨越语言和种族的共鸣;也能看到何伟对政治体制是怎样限制学生思维的观察和思考,书中所引用的一些学生的写作习作,足以唤起任何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的集体记忆。
5、《庭院深深钓鱼台:我给江青当秘书》杨银禄
作者曾在1967年10月调任江青机要秘书,1973年被江青打成“反革命”,下放江西中办五七学校劳动。是江青四任秘书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本书有大量红墙内幕,没有被封当属万幸。
6、《王道剑》上官鼎
政客写武侠小说写出名堂,也是醉了。作者本名刘兆玄,1943年生,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东吴大学校长,2008年出任台湾“行政院院长”,现为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原为20世纪60代台湾新派武侠小说作家,著有多部武侠小说:《长干行》(1961)、《沉沙谷》(1961)、《铁骑令》(1961)、《烽原豪侠传》(1962)、《七步干戈》(1963)、《侠骨关》(1964)、《金刀亭》(1966)等,亦曾在十七岁时帮古龙接手代写《剑毒梅香》(1960)。
7、《***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
作者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基金及全国地理学会伯尔奖。讲点达尔文之外的进化理论吧,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看这本书就知道了。
8、《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华德?马克斯
巴菲特推荐的,随便翻翻,在了解一个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可投资的价值方面会有一些帮助,分辨什么样的公司是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公司,怎样才能让一个公司有投资价值。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中国移动老会搞手机阅读?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中国移动老会搞手机阅读?
网易财经讯 -24日两天,由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财经创作高级研修班”在杭州西子湖畔顺利召开,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和财经作者齐聚杭城,探讨财经写作。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总经理戴和忠演讲如下:戴和忠:谢谢吴老师,非常感谢,今天杭州应该说是春光明媚,我自己感觉我们的数字出版,尤其是财经图书出版的春天马上要到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中国移动老会搞手机阅读?我这里有几点体会。第一点,我感觉整个现有的图书市场,存在着一种不对称的情况。比如说前面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数字,说现在的图书思维,像去年当当上有6万种财经图书,但是销售量超过1万的只有65种。刚才吴晓波(微博)老师也和我探讨了一下,去年像蓝狮子,应该是国内属于顶尖的财经图书公司,它去年一年平均的销售量是2.1万册,难道说我们的图书就这一点用户吗?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整个图书市场,尤其是财经图书的发行量?第二点,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很多用户、很多读者,他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书,我想买书,我想看好书,但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哪里去买,这种渠道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以我为例子,我以前是学管理、学经济的。我在2004年以前,基本上每个礼拜都去书店逛一逛,先去大书店,后来去专业书店,再后来去网上书店,再后来一段时间不去书店,只去机场的书店。我们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整个图书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我们无法把好的信息、好书、经典书介绍给我们的用户,同时渠道也不存在。用户不知道哪里的渠道有好书,这是第一个问题。但是手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碎片化。我们发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时间被切割成一块一块的碎片,我们总是在开会,总是在路上,很多人总是在排队,都是11点半开始休息,12点睡觉。时间也被缩短了。但是我们的创作、内容的形态跟碎片时间并不是吻合的,这是有问题的。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例子,说他最近买了一套书叫《明朝的那些事儿》,买了7本,但他回去之后没有时间看这本书。让他发起这个动作,是要有动力的,之后他繁忙占有了他,他没有时间去看那套书。他就用了一个比较好的掌上手机在我们这里下载了,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7本,就是这么简单。很多的知识在占有之后和我们的阅读时间模式不一样,导致了无法阅读,这里就需要创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刚才吴老师给我们讲的概念我觉得非常好,现在一本书看一遍就拉倒了,可能并不需要去收藏,真正需要收藏的图书也许只有10%或者20%,很多书只要看一遍就可以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我们只能针对用户的碎片阅读的需求,去开发我们的图书创作,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互动。现在前面很多都讲过了,像微博直播,互动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本能。读者拒绝静态地、被动地接受这些东西,他想参与。现在很多的图书就是这样的,他一边写一边发,作者一边评论,作者再一边改。我们明显发现图书的发行量和网络上的点击量、销售量是成正比的。这里面会不会有新的心态产生?以前是线性的,作者写书、成稿、印刷机、读者,以后能不能通过一些平台把读者的平台打通,我们来交互这些事情。最近我们网上、手机上有一些新的形态、新的东西在做,它搞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读者想写宋代的东西,那一万个读者每人提供一个经典的案例和想法,就有可能会形成一个非常浓缩的、非常精华的、非常好的作品,这就是互动性的创作。第四,,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真的到来了。现在我们浙江整个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已经占整个规划用户的60%,这个是不敢想象的。前几个月一个老伯给我讲一句话非常有感触:现在我终于感觉到了上网冲浪的感觉,他拿了一个Andorid,他完全打破了一个静态,剪掉了互联网的尾巴,把终端、用户、读者搭在一起。吴老师也讲到,一开始大家还比较犹豫,去年ipad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很恐惧。说这里面有很多东西,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改变必然会比被改变。我认为,这四个点构成我们搞好手机阅读的基础。我们的手机阅读基地是在2008年年底,整个中国的移动总部委托浙江来建设,并于2009年8月份在全国试用,去年的5月5日,正式在全国开始商用。所谓的GD有几个特点。第一,用户全网服务。尽管我们移动阅读在浙江,但是北京用户、广东用户,包括各位的财经作家无论在哪里,用手机看图书都要用这个平台。第二,平台的统一建设和运营,互联网地点接入全网平台。第三,地点接入,方面大家找流程,通过透明的流程来服务。这是我们基地的模式,目前从产品上主要有两种平台。一种是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一个运动的载体,去年他们告诉我在Andorid手机上阅读是第一需求。第二种是平板电脑。主要是针对深入用户需求。现在在我们的平台上,精品图书用户已经超过了18万。这里面有小说也有非小说,而且我们可以广泛地覆盖到。我们的图书不仅多,而且好,我们可以网站覆盖,我们所覆盖的互联网网站已经超过90%,当当、京东这些网站已经超过了60%。有几个体现,一个是规模效应。《21世纪经济报道》来采访我们,数字出版有症结,一本书已经点击量超过10亿次,而去年整个图书销售量超过5万册的图书不到500种,财经里面销售超过1万册的图书是65种,和我们的规模完全是两个观念。任何一个超过6亿用户的图书就是一个大数。第二,二次发行效益已经体现,很多老书本来在市面上没有地方卖或者找不到了,但是大家知道很多知识的价值,思想的智慧。不是没有需求,只是因为我们整个现有的营销渠道的能力、吞吐量不够。所以,我们的很多老书上网以后发现被点击、订购甚至是重新发行,规模是非常大的。第三,创意效益和互联网联系起来。我们平台上有75%的图书尽管订购量比较小,但是都在被用户订购。因为在我这边不需要利益方,不需要仓储,唯一的成本就是存储,而存储这个成本基本上为零。另外互动的效益也在体现,很多图书的互动量非常大,一本书有几十万人在互动。内容这一块, 3月份的访问量超过了4000万。我们感觉整个手机阅读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因为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能够给产业各方规模赢利的平台。一边是用户,一边是内容,通过中国移动可计费、可推广、可管理的平台,打通了,而且形成一种正循环。现在我们很多出版社包括内容提供商在手机阅读上的收入是他们传统收入的几倍,出版社、设计书这一块还在发展之中。不过我们也有个问题,刚才吴老师讲过了,我们现在的主要板块是小说,我们是手机阅读基地不是小说基地。尤其是针对高端产品的财经读物这一块怎么做。我们发现几个问题,针对小说这一块,用户上来发现怎么都是小说,而且都是比较娱乐化的小说,我找不到其他的。很多内容提供不上来。很多高端用户说,你们这种东西是不是不针对我们的呢?还是只针对年轻人的?他说我没有功夫上你们这来看。另外方面,由于目前的情况,用户这一块,高端用户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导致了这块对图书的提供和基于手机用户的积极性是匮乏的。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去挡住它?我们调研了很多的用户,发现35岁以上的用户,手机月花费200元以上的也在看书。比如说能不能将60万变成6万字,我只要浏览一下,我只看它的精华。我可以去买书看,通过手机形式可以短平快地买东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怎么破这个局?怎么通过这个平台推动手机财经图书的创作和发行?这里面我们也有一些想法。第一,我们感觉现在这个平台在内容上要再造,尤其是经过财经图书的改造和再造。吴晓波老师的书在海外做浓缩版,浓缩就是精华。把一些老的书改成精华版。还有一个是碎片版,财经图书是一个点一个点,一个规则一个规则,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展开的,可能涉及到的人没有那么多。这里面可以把每一个点碎片化。读者可能一下子不需要看一本书,他可能两天去看同一个章节。这只是对存量图书的改造,我们给每一本图书分几个阶段。前面讲的叫微写作,通过手机或者是其他的移动终端,把每天的体会、采访的案例进行在线的发布和创作。然后整理成手机版,发现手机版有市场以后,再变成书。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创作时间,可以在这里面给用户互动,可以给作者带来很多的创作素材甚至是补充,或者是一些问题。同时可以让读者节省很多读书的成本。上次有出版社跟我讲,针对一些高端用户而言,包括喜欢看书的,时间就是他最大的成本。我们以后是不是有可能,每一本书出版以后都有手机版,一本是纸媒的,一本是小一点的,用手机发15%-20%,如果一个读者真的想看这些东西,想看背后的很多故事,肯定会去买你的书。手机版的形式可以达到什么效益呢?第一,我认为是媒体效益,比如说我们现在在搞读书周刊,一个月就能发1500万用户。假设发一下,可以有1500个用户构成一本书的精准群体。我们通过手机平台推手机版,把你的书推给用户,那么这本书的知名度就打开了。然后用户真正喜欢的就会去买纸媒。在非小说这一块,高价的图书一定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这个过程我理解为,现在我们的图书要先改造,然后再把这个改造环节往前移,写作的过程中要考虑这个问题,再造,成为我们财经图书的流程。我们手机阅读有很大的平台,一方面包括我们的最终用户,一方面包括我们的海量内容。我认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改变几个事情。第一,改变图书的发行模式。第二,改变读者的阅读模式。第三,改变作者的创作模式。很多书是这样的,刚才有人说是一本书一棵树,很多书不需要买纸制版的。 对我们而言,我们要打破内容的瓶颈,我们会通过一些共识的方式,开放化的方式,把一些优秀资源,包括运营的资源吸引过来。比如说我们的蓝狮子的团队,作为资深团队来帮我们做财经图书这一块,在手机上如何发展、研发和创新。营销这一块,我们正在考虑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要打开我们的高端用户。前面讲过了,高端用户上来以后觉得没有喜欢看的书,实际不是这样的,只是他找不到他想看的书。另外一个是,他认为用手机看比较累。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数据化的模式,针对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模式。第二,把整个的东西放大,通过媒体的效益把它放大。我记得1月14号在北京和李开复先生合作了一次《微博改变一切》在手机和书店同步发行的仪式,因为书店是周期的,那天下午我告诉李开复先生一个数字,这一时刻正有1000万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的读书杂志知道你写的这本书,知道你书上的一些摘要内容,他听了非常开心。很多用户,不仅是高端用户,也有低端用户,不是不想看,而是不知道。如果我们每周告诉他,准入以后再来做,是不是会有很大的改变呢? 第三,在营销上,我们感觉可以以会员化的方式。我们正在策划手机悦读会,这不仅是针对小说,还针对非小说。我们有一个商业分会场,每周给他推荐一些好书。这有点像蓝狮子的读书会。作为一个公共的平台,通过手机这个形态,让我们优秀的内容、思想通过会员的平台能够分发给我们的会员。用户能够参与进来,一边体验一边阅读,甚至产生更多的购买。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想法。我们希望打造的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平台,现在这个已经差不多实现了,在我们的平台上,已经有20万-30万册正版的图书,而其他很多平台上有70万、80万但不是正版的或者是没有授权的图书。我们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看到更多的内容,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意向,我们希望买得起书的用户,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最方便地、以最低的价格买他喜欢的各种各样的规模最全的图书。我们正在和网上书店合作,以后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看电子版图书,电子版图书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就可以马上去网上书店买这个书,这对我们整个图书发行的模式,可能是一种巨大的促进,为什么呢?因为它打通了规模用户和规模内容的壁垒,让用户更多地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以上是我们的整体介绍,整体来说现在是数字出版春天,很多人在质疑是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坚信这个春天会到来!谢谢。主持人:谢谢戴总,机会很难得,戴总能和我们做一个现场交流。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问题想和戴总交流一下。提问:戴总你好,我有一个问题,我们每天在给新浪写微博,每天在给它打工,它却没有给我们一分钱,怎么把我们的碎片化的东西给到中国移动里面去,我们的格式不一样,作者的收益又怎么样保证呢?戴和忠:我们的平台是一个商业化的平台,在我们上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相当于按本收费,一本书5块钱、6块钱,一种是按章收费,小说便宜,有几分钱,但是量多,只要有几百万用户就可以了。现在我们的最高的书有几千万的用户,只要你有几百万的用户看这本书,基于这样的微支付的模式,马上可以给你带来非常大的收益,假设反应好,就可以进一步地往下走,从手机再走向纸媒,因为影响力在那里。提问:另外,现在很多碎片化的东西从微博都可以看到,我们这个东西和微博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怎么样区分呢?戴和忠:实际上微博是很小的想法,我们这边是希望提供给读者,相对来说有深度一点。上周有一个手机杂志的研讨会,我们感觉到手机里的东西,包括手机杂志,一定比传统的资讯更深,比传统的报纸、杂志更快。所以我们想专题化、碎片化,如果讲一个案例收不了很多钱,可以一边写作一边发布,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做很多事情。主持人:谢谢戴总。戴总刚才提到一些对财经书的再造,比如说精华版、浓缩版,蓝狮子2009年做了一个“管理日志”的系列。现在我们和浙大合作了一套“国学管理日志”,每年365天,每天一个篇章,很适合手机阅读的碎片化。我们希望接下来能和中国移动合作做手机碎片化的商业模式。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您好,分享的企鹅
移动端新闻阅读的疑问:到底谁在读 如何盈利?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9.5亿户,每天打开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达到84.5%。他们在用什么产品读新闻?这些新闻产品盈利吗?传播量大的新闻是如何生产的?大数据时代,新闻写作和传播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谁在读近七成用户更多使用移动终端阅读新闻资讯;47%的被调查人群,将社交平台作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但也有超过1/3的用户不喜欢把现有的社交平台作为新闻阅读的入口“一般在什么平台上看新闻?”“微信订阅号、微信群、微博,如果确实对某人或事感兴趣,再进一步搜索一下。”《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部分企业白领,得到类似回复。当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成为内容传播的主要入口——特别是在移动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数据显示,近半数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每天超过3小时, 近七成用户更多使用移动终端阅读新闻资讯。随着社交化网络的普及,用户对精准化、个性化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运用了大数据抓取和挖掘技术,并经过智能机器人的分析,微信、微博端新闻呈现出“精确”“轻量”和“病毒式传播”。脸书、谷歌、苹果、推特等科技公司,都在自己的产品端提供了社交化的媒体入口。在中国市场,微信在手机端的高使用频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微信群、朋友圈已成为公众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途径,读者主动订阅自己喜爱的作者、话题,主动地分享自己喜爱的内容,在自己的社交范围内共同讨论,而被动地被灌输新闻似乎不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新媒体报告显示,47%的被调查人群,将社交平台作为自己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仍有超过1/3的用户不喜欢把现有的社交平台作为新闻阅读的入口。这些人是谁?《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多位企业所有者发现,受过高等教育(尤其硕士学历以上)、白手起家创办成功企业、大型基金的所有者,不习惯追随社交热点,更喜欢独立自主地选取自己信任的渠道来源。另外,官员、处于行业领袖地位的企业家较少关注大众媒体,而以人脉圈内部讨论为主要信息来源。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多位高层官员,仍然以科技公司的客户端为主要来源,如腾讯、凤凰等。谁生产重大事件肯定是社群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用户是内容的生产者,也可以是内容的传播者。对于社交类新闻媒体内容的管理,关键是垂直、细分内容从哪来?UGC与PGC是目前主流的两种方式。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即用户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用户自己生产、自己传播,提供服务的平台只负责管理、审核内容是否健康。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即传统的、由专业人士生产内容,用户可以使用、传播,但无法作为内容生产者。UGC+PGC,也是一种生产模式,即专业人士、用户在专业媒体平台上生产内容,而这正成为传统模式与新科技融合的重点。对于传统的内容生产者,专业内容仍然是其主要优势。阿基米德FM是上海SMG旗下东方广播中心内部孵化的新项目,其副总经理沈凤丽透露,目前阿基米德FM仍然以专业人士生产内容为主,但未来UGC应该是大方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把排名前列的十几个客户端都下载、使用后发现,不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科技公司的客户端,众多热门栏目、作者,都不是来自公司内部,而是来自外部的撰稿或信息整合。例如针对SDR的专题,由于需要深度分析,转载量高的文章许多都来自金融机构从业者,客户端将这些热传的文章整合起来,形成了系列专题。哪些内容更容易传播吗?重大事件肯定是社群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6月股市下跌以来,腾讯公司报告显示,与股市相关的群信息的数量,与股市涨跌几乎同步。社交类新闻平台的权威性有保证吗?有投资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新闻报道的是已经过去的历史,但我在群里可以参与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这才是决定我投资的关键信息。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参与、改变这个事件,而不是被动地被告知一个结果。”事实上,华尔街日报等传统主流的内容生产者,也大量引用来自社交媒体的内容。例如巴黎暴恐事件,许多细节都随着巴黎当地人发送在社交平台上直播视频、直播文字获知的。内容纷繁复杂,如何管理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垂直、细分!垂直、细分!垂直、细分!”新榜创始人徐达内,2007年从东方早报副总编位置辞职,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用户人群在细分,需求在细分,你提供的服务当然要细分。”细分的重要依据是地理位置、行业的细分。《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多位企业职业经理人,主要关注哪些信息,“我们当地的”是许多人回答问题时的高频词。创业板上市的某电池企业技术高管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订阅的内容分两种,一种是针对我们深圳当地的,一种是针对行业的,这些跟我关系最密切。”“对于内容来源要开放,让所有人都能参与,不论内部员工还是外部来源,对于内容梳理要细分,将问题讲深讲透。同时,让用户能自己选择、形成自己的社区。”易观智库分析师表示。咋盈利新闻产品在移动端盈利,首要条件是搭建一个阅读平台,比如微博、微信。至于盈利模式,业界尚无明确方向,有人坚持只卖新闻,有公司探索卖内容兼卖产品目前,阅读量、点击量、打开频率是衡量移动端新闻产品用户流量的主要指标,网络爆文(阅读量大、传播范围广的新闻产品)能否盈利呢?是取决于新闻产品的“入口”还是“平台”?“入口”是互联网行业特有的名词。于腾讯,QQ是入口级产品;于百度,网页搜索是入口级产品。于阿里巴巴,淘宝是入口级产品。于360,安全卫士是入口级产品。根据记者的调查,用户从“入口”进入后,能否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消费,将是重要盈利环节,如果付费环节不能在自己平台完成,盈利则难以实现。对于移动端新闻产品的平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报告称,“未来,媒体传播会在几个大平台上,其他的媒体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在这些地方去找自己的合作机会。”毫无疑问,当下,微博、微信作为目前移动端的超级入口,正成为移动端的主要平台,多种生活服务的消费、信息订阅分享。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平台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性,至于怎么在平台上实现新闻产品盈利,业界仍无明确方向。眼下,在中国,科技公司与媒体在新闻阅读领域的竞争,或将正式进入正面竞争阶段。阿里巴巴公司收购或入股数家媒体,被认为是互联网科技公司进军媒体业的又一重磅,腾讯公司进一步将移动新闻端作为平台入口,“界面”则直接在新闻客户端上卖产品。滴滴的投资人朱啸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只卖内容不行,还得卖产品。”飞马旅创始人袁岳说,“只做内容难以形成持续盈利模式,必须有新模式让内容能导向消费。”何趋势目前,感知最深的是,机器人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在物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必将参与到新闻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移动端新闻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业界共识是,人工智能将成媒体发展的重要技术推动手段。今年7月,美联社用机器批量生产财经新闻。为美联社提供自动撰写服务的Automated Insights副总裁表示,他们现在可以为金融、健康、房地产业撰写文章,机器写稿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快速,因此能够制造出更加高效的文章。据美联社副总裁兼Lou Ferrera介绍,2012年奥运会之后,美联社已经开始和其他公司合作机器人写作,这些报告是由机器直接生成和传输,不需人的介入,能快速到达读者手上。机器人不仅能写作,还能判断新闻热点。热巢公司创始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公司正利用机器人,预测未来的舆论热点,可以帮助媒体人选择大众感兴趣的选题。“物联网、云媒体、大数据给媒体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认为,“在未来,以机器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整合可能还会越来越多,可能不仅仅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今日头条。”名词解释 新媒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这个定义更像是一句口号。锡拉丘兹大学客座教授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是这样解释新媒体的:融合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是人类的第三种媒体形态。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andyhe]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