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湮灭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

2 天前3 天前2 天前2 天前1 年前15465218893995494257726728757385729426103021265212190913154444146205118226114637103398891398163***38Ac第一届魔兽世界竞速赛学这个真的有用吗?第一章9月30日上映养鱼的人肯定赚大钱谁说非要为信仰充值啦!按这节奏 反正我是不期待娜美出场了473792941974513.5万2234006668260172907734296782542758140337325974313069098102124.4万213.5万313.2万45678910195.5万282.5万371.1万45678910第3话1797人在追第7话834人在追第20话608人在追第44话45981人在追第18话14179人在追第7话2526人在追第6话114759人在追第2话3095人在追第31话21303人在追第9话1161人在追没有防不胜防你们拿什么去E3260086534102661717114594535242141803875420610465945396108615095361412113.9万210.6万38652145678910152.1万251.2万342.3万45678910酒店地下隐藏神秘棺椁,墓主人竟不知去向98161915782191615113682531295***1518643643271941249605492282719816276133496045678910128.9万215万311.4万456789103126823047.8万13676391181359313.2万15519077336810134601233013001131316263973562845178.6万247.8万341.7万45500510913882618903271881561697674189912015063144362510173148570213729622310431890345181.5万228.5万319.5万452143312139109815.1万3103205624611850621381861236512504821891420990115.1万26213832582945133.5万232.9万332.6万454162261723046566220662173348723133942084242621716506011120842246563217345111.2万22084231545445244869117.1万17312668356262402919.4万1091108362752955102406857812531119.4万22625432510745124.7万219.4万317.7万451202529348908562919337168101720206112407248321130012021112716283783724845111万2744243710984515052178755524924064194025763630613308142732442444140103470801404132241363151804518755528432238333445官方下载new友情链接反馈京ICP备号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158号0
还没有AcFun账号,
请选择分组。您添加关注的用户将出现在对应的组中。添加关注把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地址复制HTML代码复制通用代码复制  最近,关于中国是不是建“超级对撞机”的事情,在网上炒的很热,许多网友问,“搞高能物理研究到底是什么”?有专家也写文章说过,可是不少人可能看不懂,我虽然不是搞高能物理研究的,但也是核物理专业出身,现在也关注高能物理研究的进展,所以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如果有什么错误,请大家批评指正。  先声明一下,这里只讨论“高能物理研究”本身,不讨论“对撞机研制会产生哪些技术进步”。研制对撞机可以产生的技术进步,属于另一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另外开帖讨论。  因为高能物理研究的内容非常专业,很多我也看不懂(比如说那些数学模型)。让大家看也是不容易理解。所以,我想了一个“类比”的方法,把高能物理与历史上实际存在过的“静磁学研究”作一个类比,也许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了。  以前人类不知道“电”与“磁”是相互联系的,但“磁石”和“电荷”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就独立发展出了“静电学”和“静磁学”这两个互不关联的理论。   但二者的差别是,可以得到单独的“正电荷”与“负电荷”,因此可以建立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定律”,就是那个“两个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律,中学物理里面有的,这是一个实验定律。  但是自然界却无法得到“单极”的“磁荷”(就是只有“南极”或“北极”的磁石),只能得到“磁偶极子”。就是一个同时具有南极和北极的磁石。那么如何建立起“静磁学”的基本规律呢?  如果把“磁偶极子”作为“静磁学”的基本单位,得到的“理论”很复杂,决不如“库仑定律”那样简单。大家知道,两个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不但与距离有关,还与相对的监督等因素有关。简直无法从简单的实验中总结出规律来。  于是,“静磁学家”就先“设想”了一个理论,假定存在两种“单极磁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于“库仑定律”,再假定“单极磁荷必须成对出现”,于是建立了一套复杂理论。  而在高能物理中,也发展出了一套理论,称为“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这个理论,就像“静磁学理论”一样,是从“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中借鉴过来的。它的目的,就是“描述”夸克和“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这个称为“强相互作用”。就像“静磁学理论”描述“磁石相互作用”的一样。  而QED就是研究“电磁相互作用”的(在微观粒子水平上)。它的前提,是建立在电子是可以“自由存在”的基础上的,类似于“静电学”中的独立电荷。  但QCD理论建立的前提却是“不能得到自由夸克”,因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得到单独的夸克“自由夸克”。于是,就假定存在着单独的夸克,但“探测不到”,就规定“夸克被幽禁”了,只能“成组出现”。还要建立一套“理论”来说明为什么会有“夸克幽禁”现象……  这很像“静磁学”中的假定,存在着“单极磁荷”,但不能单独出现,必须“成对出现”。  其实,不能探测到单独的夸克,就意味着那些夸克的存在和性质,都是猜想和推论。所以理论陷入了“用猜想去证明猜想”的困境。这种情况,连搞高能物理研究的,都不满意呢。  真实的历史上,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感应”现象后,科学家就明白了,以前对“磁现象”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于是深入研究了电流的磁效应,建立了“毕奥-沙法尔定律”,这是“磁相互作用”的基本定律。而抛弃了建立在“单极磁荷”上的“静磁学”理论   下面再谈……
楼主发言:67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快点上菜了,瓜子花生壳都一地了。
  我们可以继续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由于“磁偶极子”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与“磁荷量”有关,还与“偶极距”有关。把磁石越切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有变化。  那么,在使用了一把刀,把磁石切小后,就可以得到了一组与“大磁石”不同的相互作用的数据。这样,“静磁学家”可以说:看!研究取得成果了。但为了在更加微观的层次(比如说厘米)研究“磁相互作用”,还需要更好的“精密切割磁石的设备”,再把磁石切的更小(比如说毫米)。于是,需要投资制造那种“精密切割磁石设备”……循环下去。   而QCD呢,与这个差不多。原来假设了“存在两种夸克”来描述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在一个能量水平上开展“粒子碰撞实验”(专业术语叫做“散射实验”)后,发现了一些“超子”(就是比质子质量大的粒子),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就需要增加夸克种类的数量。后来,在更高能量水平上,又发现了其它“超子”,就需要再增加夸克种类,……最后一直增加到了六种。  但这些超子,其质量都比质子大,不能解释说,“质子是由这些超子组成的”,那就太可笑了。于是假定,这些超子,都是由不同的夸克组成的。但夸克到底有几种,目前还没有定论。  可以想想,用“两种夸克”来解释质子和中子这两种粒子的构成,好像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说质子和中子是由“六种夸克组成”,听起来就十分奇怪。当然,也可以说,质子和中子是“平常的粒子”,只有两种夸克组成,而那些“奇异粒子”(寿命都很短)就需要其它夸克来组成的了。  可以说,现在的物质结构研究,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至少从质量上来讲,就是这样的。那如何谈得上“更深层次”的结构研究?  我们继续设想:  对静磁学研究,如果别人问,这个研究的成果是什么?“  静磁学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对磁场的“微观结构”(或“磁石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得到了很多不同微观尺度下的“磁石相互作用”(不是单极磁荷相互作用)实验数据,发展了解释这些数据的理论(假定叫做QNMD理论)。如果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揭示磁场(或磁相互作用)的“最终奥秘”! ----比如说,发现“单极磁荷”,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成果!(现在当然知道,单极磁荷是不存在的。我不是指“磁单极子”啊,不过那也是一个假设。)  这是否很像高能物理学家的回答?他们也测量了“不同能量水平下的粒子相互作用”(不是夸克相互作用)的数据。发展了QCD理论来解释这些实验数据。最后,一定会揭示“强相互作用”的奥秘的!  如果有人问“静磁学家”:那这个QNMD理论,能不能解决“感生磁现象”的问题?(就是磁石可以把原本没有磁的铁磁化)如果能够解决,就可以制造更强力的磁石了。(磁铁的磁力当然比磁石强)   “静磁学家”回答:那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的“微观实验数据”表明,在微观层次,不存在“感生磁现象”。(因为磁场小了嘛)所以,这个问题不属于我们理论要解决的范围!   而如果有人问高能物理学家,你的研究结果有什么用途?他一定回答说,那是不同层次的问题。  因为QCD就是为了解释高能物理实验数据用的,而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就是为了证明QCD理论的。在其它领域,没有发现有什么用途。如果有人不同意,请举出一个具体例子来。  顺便说一句,那个“散裂中子源”所使用的质子能量,最多1.5GeV。超过了,中子产额反而降低。至于TeV能量水平的质子,还真不知道有什么用。  说笑话啊。放在现在,可能会有不少人,就会大力支持“静磁学研究”,要求投巨资研制那种“更加精密的切割磁石设备”,来研究“磁场的微观奥秘”。因为这是“物质研究前沿领域”……现在说的支持理由,都可以用在这个场合。大家想想,是不是会发生?  结论是,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就是为了证明QCD理论的,而QCD理论,就是为了解释高能物理实验数据的。  
  @zhaosong0629 还有@超大晓卿 ,请你们来看看,你们会支持那个“静磁学研究”吗?  
  还有吗,楼主?
  中国人只要初中基础,就可以通读任何理科知识。而字母语系就不行,为什么BBC等外国不停的科普最新科技宇宙,就是因为反复的新词阻碍进步  依我看科学进步要打破语言障碍的弊端,学会基本知识就能通读  
  那么QED(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又有什么用途呢?  那个理论确实是有很大用途的。它不仅仅可以在科学研究上有用,比如计算氢原子的“兰姆移动”和“电子反常自旋”(这些都是核物理研究),准确性非常高。而且在“技术进步”上也有很大用途。 这里举一个例子:  我们知道“光子在电子上的非相干散射”(康普顿散射),其能量-角度关系,是可以用“粒子碰撞模型”来计算的,这体现出了“光子的粒子性”。但这个“散射截面和角分布”,用“粒子碰撞模型”就得不到符合实验结果的计算数据。而QED理论就可以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现在,清华大学正在研究一种“新光源”,其基础就是让光子在电子束上散射,可以得到波长很短,但能量可调(通过调谐电子束能量,那是可以精密调谐的)的“单色光”。这种新光源可以用于半导体的“平面工艺”上,刻出“极细的”线条。届时时,台积电吹嘘的“18纳米工艺”根本不在话下,1.8纳米都能做到。大家说,这不是很大的应用价值吗?   反观“量子色动力学”理论(QCD),除了“解释高能物理实验数据”,还能有什么用?谁如果不服,就举出一个具体例子来吧。  
  干货  这个对撞机产生的理论基础都可能是错的。  也就是说吗,很可能是缘木求鱼
  非常好的科普。如果再说说强弱相互作用以及强轻子的区别,可能更有助于一般人理解QED与QCD的理论差别,与实验验证的难度差别。  QCD套用QED理论结构,进行微观解释,本身就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质量是两者之间的鸿沟。这不是光惦记口头解释,不考虑现实吗?QCD的数学架构再完美,就算也只有一种逻辑表达形式,解释不了质量,等于空想。
  我再介绍一下“夸克”是如何被“发现”的:  现在“知道”,夸克都是带正电荷的(1/3电子电量),没有“胶子”粘住它们,会很快分裂的。   可是,怎么知道夸克所带电量的呢?是不是单独测量了夸克的电量?如果是这样,那就简单了。但实际上,无论如何“碰撞”,都得不到“单独的夸克”,这被称为“夸克幽禁”,现在已经被确立为一个“基本规律”了,成为“色幽禁”。   那么,如何知道夸克电量为1/3呢?那是靠“间接证据”。从高能电子对质子的“碰撞”(专业术语为“散射”)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如果假设质子中含有三个“散射中心”,就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结果(很好的“拟合散射数据”)。因此就认为,质子含有三个夸克。因为质子带正电荷,所以夸克也是“带正电荷”的,而质子电量为一个“电子电量”,所以认为夸克的电量为1/3。   所以,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发现夸克”,而是通过“间接证明”,证明了这种假设的正确性。高能物理实验,基本上都是这种“间接证据”,包括“胶子”存在的“证据”(除了那些“奇异粒子”的测量之外)。  但更多的情况是,两个质子碰撞,产生的粒子是“三个质子+一个反质子”,这个结果难道能解释为:“两个质子是由三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组成”的吗?显然是可笑的。同样,那些“奇异粒子”的质量,测量结果都是大于质子的,也不能认为那些“奇异粒子”是质子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有高能物理研究,都进入了郭晓明的文章描述的那样:“高能物理就是对撞试验验证了理论,但同时又发现新现象,理论又进一步发展解释新现象,又需要更高能量对撞验证新理论,如此重复加深人类对亚核粒子的认识。”而且,还需要增加夸克种类的数量。最后,就会“陷入用猜想验证猜想的怪圈”。而这是杨老想避免的。注意,那些实验数据都是“间接证据”。   可以断言,目前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都只是在“证实标准粒子模型”,没有其它用途。而且,谁也不能否认,随着碰撞粒子能量的提高,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新现象”,还需要增加夸克的数量来解释。所以郭文说,这很像是托勒密的“本轮-均轮”的地心说:不断的增加“均轮”的数量,设计更加复杂的“均轮运动”,来解释越来越精密的天文观察数据。   至于这个“粒子标准模型”有什么其它作用呢?迄今为止,没有!除了解释高能物理实验数据,没有在其它领域内的应用例子。这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完全不同。后二者已经在各种其它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研究“强相关作用”的规律,是不是有用呢?比如在《三体》中提出的哪种构成“水滴”的物质,在研究了“强相互作用规律”后,得以“研制出来”呢?看来是没有***的。因为使用这个理论建立的“原子核量子色动力学模型”,在解释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如“偶偶核的自旋必然为0”)上,也是极为困难,且不容易理解的。这远不如传统的“壳模型”。因此,那个“色动力学模型”,很少有人使用,甚至很少有“核物理学家”知道这个模型。   这就是“高能物理研究”的用途。  
  @任事不关
16:54:07  那么QED(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又有什么用途呢?  那个理论确实是有很大用途的。它不仅仅可以在科学研究上有用,比如计算氢原子的“兰姆移动”和“电子反常自旋”(这些都是核物理研究),准确性非常高。而且在“技术进步”上也有很大用途。 这里举一个例子:  我们知道“光子在电子上的非相干散射”(康普顿散射),其能量-角度关系,是可以用“粒子碰撞模型”来计算的,这体现出了“光子的粒子性”。但这个“散射截面......  -----------------------------  呵呵,你举半导体工艺的应用例子也是不恰当。到底能刻多细的半导体器件瓶颈不在光源上,要波长短的话,软X射线或者直接用电子束来刻不是更好。瓶颈在曝光材料上。
  @T生 :“我们随便聊聊。微观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是什么关系呢?由于常规观察的失效,微观实验,一般是根据理论物理的猜想雏形去设计的,有实验结果,则强化改进原雏形,直至完善理论,如果证伪则重新构想。也就是说,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本身有自反馈自证的客观联系啊。20世纪的粒子物理发展,与QCD有相似之处。”  你提出的问题,可不是“随便聊聊”的,所以我在这里回复。  因为我是做“低能核物理”研究的,所以,对这一层次的“微观实验”是熟悉的。在我看来,由于测量的是“单独的微观粒子”,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已经被研究清楚了,因此,那些测量“微观粒子”的仪器,都可以算作“人类感官的可靠延伸”。现在,这些仪器,现在都属于“常规测量”。尽管测量的对象,因为是“量子体系”的问题,有时候表现的“不好理解”(是指与实验前的理论预测不符),但经过“进一步思考”后,还是容易理解的。  但在高能物理实验中,测量的不是“单独粒子”,而是“夸克的复合体”(按照QCD理论),情况就有了根本的变化。必须针对测量“夸克复合体”的数据,去推测夸克的性质及相互作用规律。这实际上是“给想象力留下了太多的余地”。就像王所长说的,“模型太多,不知道对错”。  但我更加害怕的是,“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命题,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思路。现在,经过极大努力,也没有观察到“自由电子存在激发态”,只能下结论认为“电子是没有结构的”。这是否意味着“电子是基本粒子,不可分割”?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果提出“电子也可以分割”的观点,就是不对的。  那么,干嘛还要去探究质子的结构呢?质子有结构,是确实的。但至少在现阶段,研究它的结构,是“无用”的。不如放一放,等到“测量手段”或“研究方法”发展了以后,可能就会“有所突破”了。  这可真是我个人的“随想”啊。  
  为楼主点赞  
  这个楼有点意思,顶一个  
  研究这些微观粒子,不如直接研究展现这些粒子所具有现象的“背景空间”,不然,还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当年研究原子核,发现了核能,深刻的改变了世界。试问三十年代,有几个人知道原子弹的原理。现在研究高能物理,正如当年研究原子核一样。
  楼主说解释很生动!但是,楼主用一个曾经错误的理论来例子来证明现在的理论及做法可能是错误的,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现在这个理论还在不但的靠实验结果来修正,这个理论还没有被证明肯定是错误的,那么它就有可能在实验数据顶的帮助下逐步完善!绝大多数的科学理论都是在实验数据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相对论不也是靠实验数据被证明是对的了吗?
  很好的科普贴。顶楼主。
  我认为,任何物质,本质上都是由能量构成。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般人了解到这种程度也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怎么转化,那就是物理学家的事了。高能物理的研究属于阳春白雪,目前来看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联系不大。花巨资搞超级对撞机这种不接地气的建设,不符合国家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还是等中国钱多到没处花了,再来考虑这个项目吧。
  @江湖糨糊
09:01  楼主说解释很生动!但是,楼主用一个曾经错误的理论来例子来证明现在的理论及做法可能是错误的,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现在这个理论还在不但的靠实验结果来修正,这个理论还没有被证明肯定是错误的,那么它就有可......  -----------------------------  顶,广义相对论从理论上讲,直到二月份发现引力波才完全被证实。从1911年算起,经历百年。所以要求标准模型,以至于超对称模型的一蹴而就的证实都是不现实的。
  @江湖糨糊
09:01   楼主说解释很生动!但是,楼主用一个曾经错误的理论来例子来证明现在的理论及做法可能是错误的,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现在这个理论还在不但的靠实验结果来修正,这个理论还没有被证明肯定是错误的,那么它就有可......   ----------------------------------  @zhaosong0629
09:31:00  顶,广义相对论从理论上讲,直到二月份发现引力波才完全被证实。从1911年算起,经历百年。所以要求标准模型,以至于超对称模型的一蹴而就的证实都是不现实的。  ----------------------------------  层主理解的不正确。其实情况不是这样。  在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时,爱因斯坦就提出了三个验证这个理论的方法:1.水星近日点的“进动”;2.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3.“引力红移”现象。而这三个“检验实验”,后来陆续的完成了,实验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是吻合的,特别是“光线弯曲”实验,在爱丁顿完成了他的那个著名的“日食观察”后,证实了广义相对论。那是,就认为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不是到现在才“证实”的。  那为何后面还有“争论”?那是因为,所有这些实验都只涉及太阳系的引力场,这个引力场是处处很弱的,也不随时间变化。而“穆斯贝尔效应”的发现,运用这个技术,在实验室中精密的验证了“引力红移”现象。这样,在地球上就可以进行许多的“引力实验”。这就“激发了理论家的想象力”,许多“引力理论”被提出来与广义相对论竞争。这些理论大多含有一些“附加参量”,可以由发明者调节。由于“附加参量”的灵活性,那些理论可以被调节得能够说明太阳系里观察到的所有效应。这样,就需要确实的实验证据说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  1974年发现了“脉冲双星”,它们相互绕转的轨道周期在改变。这是一个很强的引力场,而且是在随时间变化的,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检验机会。累积了12年的观测“轨道周期”的变化结果,用这些理论计算的数据来比较,发现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是精确的符合,而其它引力理论就不符合了。又一次检验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场的变化,一定会“发射引力波”,所以,“引力波”的发现被认为是“最后的检验”。其实,对于科研而言,哪里会有“最后”?现在探测到了引力波,有人就说,这是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后检验”。意思不是说,广义相对论是现在才被检验“是正确的”。  看来,“科学事物”一定要去仔细理解,才能正确认识啊。  
  这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zhaosong0629
对我说:“三个物体围成正三角形,中间的空系正好可以作为衍射的孔隙,你连二百多年前的东西都不懂。。。”  他显然既没有“立体观念”,也没有“微观实验”的实践经验。以为“一束电子穿过一个质子”,就可以出现什么“衍射环”。可惜真实的实验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  首先,任何“微观实验”,辐照的样品根本不可能只有一个粒子,那样根本没法“操作”。哪次做“微观实验”,样品(粒子)的数量都是十的好几多次方个。否则,“电子束”都无法“对准靶子”。  其次,如果那些质子是“三个夸克组成平面三角形”,那如何把那么多的“平面三角形”一个一个的“摆放整齐”,都“朝着电子束的方向”呢?难道他可以一个一个的去操作质子吗?我是强忍着笑才写这些文字的。,他的脑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第三,质子肯定是一个“立体存在的”实体,怎么可能是“平面三角形”的呢?难道他看到了质子是“扁平的”吗?如果想象那些“平面三角形”在“转动”而变成“球形”,那电子束就有很多“不能穿过中间空隙”了,如何能出现“衍射环”?他不知道,“衍射”是一种“相干散射”,而“转动”一定会引起“非相干散射”的。  科学家可没有向他这么傻,就算是设想“三角形”,也必定是“立体三角形”而不是“平面三角形”。但立体三角形(即“正四面体”)是由“四个粒子”组成的,而不是由三个粒子组成的。这样,就应该假设“质子是由四个夸克组成的”,而不是现在的“夸克模型”中认为的“质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犯这样的“基本错误”,简直是“难以置信”的。  
  转一个帖子:  简单的来介绍一下高能物理的前世今生,让大家知道高能物理是怎么回事。  这一段时间关于我们国家建强子对撞机的事争执的比较厉害,这主要是投入巨大,时间跨度较长,美国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到中国来当说客,建议我们国家建设;而在我们国家居住的美国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现在建不合适,应该先把其它事做好,这个可以缓建。因为大家观点公开化,自然引起社会上很多人关注,大家各执一词,认为要上的人提出上的道理,像高能所所长王贻芳就逐条对杨振宁意见进行辩解,提出要大干快上,这导致更多人加入其中成为社会热点,反对者也提出反对理由。  那这个巨型对撞机到底是上还是不上?其实上对撞机是没错的,我们国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好像后来还花了六个多亿对其进行了改造。但在花费这些巨额费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这个试验到底要干什么,要达成什么目的。而要知道这些,我们就有必要知道,高能物理是怎么回事,如果对高能物理不清楚,往往就会变成乱投资,或者被人当成凯子,成了冤大头,出力而不讨好。  上个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就发明了粒子加速器,到50年代,唐纳德?格拉泽(Donald Glaser)发明了“气泡室”,就是可以将亚原子加速到近光速,然后让其撞击氢原子,发现质子被撞破后变成一堆陌生粒子飞向四面八方,并且留下轨迹。那中子和质子肯定是由这些飞向四面八方的粒子组成的,它们肯定不是最小的粒子。  墨里.盖尔曼是美国的物理学家,他就做了一个假设,假如中子和质子不是固态的话,因为要使碰撞符合守恒原则,它应该是有三个更小粒子动态组成。他将之命名为“k-works”,后来缩写为“kworks”。之后不久,他在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作品中读到一句“三声夸克(three quarks)”,于是将这种新粒子更名为夸克(quark)。中子和质子由三个夸克组成就是这么来的,这个夸克组成中子和质子只是一个猜想,那这个猜想是不是对的?后面就有一堆物理学家开始对其证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杰罗姆?弗里德曼(Jerome Friedman)、享利?肯德尔(Henry kendall)和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Taylor),于1967年至1973年期间在斯坦福(Stanford)利用当时最先进的二公里电子直线加速器就电子对质子和中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在科学上最终承认了夸克的存在,并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是外行人,估计就对墨里.盖尔曼非常钦佩,他的夸克猜想终于获得了证明,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的这个空间是怎么形成的?三维。当中子或者质子需要占用空间时,必然会有三维反应。这个中子、质子内部架构的三维反应被墨里.盖尔曼猜想成了三个夸克,而美国另一组物理学家证明了夸克的存在。其实就是碰巧而已,而不是真的有什么夸克存在于中子、质子中。  这样的错误认识被当成了真理,后面就问题成堆了。不断的有人把这种三维反应当成夸克,由于三维反应要适应外界情况,强弱会各不相同,被他们测试到后,他们就猜想出许多夸克来,上夸克、下夸克、顶夸克、底夸克、粲夸克、奇夸克、反夸克……..等等,都没办法说清了。更重要的是,这个夸克还不能单独存在,所以高能物理学家们又进一步猜想,是不同的更小粒子组成的夸克,他们设想了有62种之多,什么胶子,什么介子,什么费米子,什么玻色子等等,加上很多字母,就连味道和颜色都用上去了,普通人想看懂是望尘莫及的。  那这些粒子是怎么正好组成中子和质子的?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W.Higgs)提出,有一种粒子场存在,是它把所有的粒子粘合在一起了。众物理学家正为这个事操心的焦头烂额,希格斯突然提出这么一个猜想,让这些物理学家眼前豁然开朗,美国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激动的说其是“上帝粒子”。但要证明这个粒子存在,就必须找到它,而这个粒子非常难找到,这就是高能物理学家们极力主张建巨型对撞机的原因,他们认为只要能量足够,那这个“上帝粒子”就有发现的可能。  欧洲建了巨型机,他们说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其实仍然无法证明他们推演的标准模型正确,因为发现的数量远远不够其理论值,他们因此想让中国花钱上更巨型的机器,他们说也许那样就会有更多的希格斯玻色子被撞出来,标准模型就建立成功了。从上面就可以看出,其实这是幻想,因为一步错而步步错,随着超微粒子数量的变化,这中间形成任何一种粒子都是可能的,这才有的发现的无数种不同的粒子,那巨型机就算多撞几个希格斯玻色子出来又能如何?因为标准模型就连最基本的引力都解释不了,本身就建立在错误基础上,即使勉强维持也没任何意义。  标准模型说中子或者质子内部有62种粒子构成,那他们是怎么区分这62种粒子的?当然,这些粒子因为极小,肉眼是无法看见的,主要是用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就是检测这些粒子身上所含的能量,GeV或者GeV/C^2,电子伏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再有的就是正负电荷,电磁性,通过在磁场中偏转来确定一些粒子的性质,包括自旋。  其实中子或者质子内部那些节点构成只有三种,正负电荷的节点和一个中性节点,分三层,和电子构造是差不多的。那在现代物理中怎么变得如此之多?问题就在于这些测量方式上。假如同一种结构粒子,它含能不同,在现代物理检测手段里就变成N多种类的粒子,这跟光子的原理差不多,电子层电子跃迁时,不同原子所需的跃迁力不同,那后方电子失去的力同样不同,这就导致其变成光子后的含力不同,最后就体现在颜色上,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其实就是一种电子蜕变的,但在现代物理中它划分GeV区段,变成了N多粒子,更要命的是,随着加速器和对撞机的能量日益强大,在撞击过程中,这些撞击力都附着在飞散的粒子上,这样一来就检测出更多的新粒子,所以许多新粒子都是对撞机撞出来,只是原来粒子含有更高能量了,而不是真的出现所谓全新粒子。  那希格斯玻色子为什么难找?就在于希格斯本人为了让它粘接那些其它粒子而赋予其超高能量,不达到120GeV以上就无法将那些其它粒子粘接住。而那些普通型的对撞机就很难将撞击力传导给粒子那么高的能量,所以在一般对撞机上就很难发现所谓希格斯玻色子,因为正常的自然情况下就没有这么一种高能量粒子存在,而只有在巨型机上才能产生这么大能量的粒子。  从这一点看就可以发现,所谓标准模型就是根据需要人为拼凑出来的,而不是中子或者质子内部真有那么多品种的粒子存在,但一般人要指正这个错误还很困难,因为这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饭碗,他们也不会承认这个错误。
  @任事不关
12:13  这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zhaosong0629
对我说:“三个物体围成正三角形,中间的空系正好可以作为衍射的孔隙,你连二百多年前的东西都不懂。。。”
他显然既没有“立体观念”,也没有“微观实验”的实践经......  -----------------------------  我来回答你的说法。大部分电子束打到质子上是不会发生衍射的,只有个别的才可以。当年为了找到一个衰变反应,一个科学家从几十万张照片里才找到一个分叉的粒子痕迹的照片。如你所说,需要大量的质子才行,我也没说要单一质子。  第二,你可以拿一个正三角形模具,它可以自有翻滚,旋转,而且是高速的,你看看是不是一个三维球的形状。质子具有粒子效应,同样也会,成球状。  你就这学术水平,呵呵
  @任事不关
11:18  @江湖糨糊
楼主说解释很生动!但是,楼主用一个曾经错误的理论来例子来证明现在的理论及做法可能是错误的,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现在这个理论还在不但的靠实验结果来修正,这个理论还没有被......  -----------------------------  如果引力波一直没被发现呢,是不是广义相对论就要受到质疑了。
  专业!
  如果不准备把余生奉献给数学模型并一统小圈子里的江山,建议就不要介入物理同行之间的争论了。现在的情况是,其他物理同行,质疑高能物理界在自弹自唱;而高能物理学界说别人不懂。由此同行间产生各种全盘否定与挟洋自重的情绪对抗。  没人会为了辩论,去把各种数学模型与千奇百怪的猜想都学一遍,甚至,高能物理学界也没有这样的大牛。所以,高能物理学界宣称出了什么成果,别人只能听听,反正结果的现实效用,也溢不出那个小圈子或纸上。  还是科普一下最基础的科学认识。  科学上,有没有被认定为绝对正确,或最少已经全部合理解释了自身领域事实现象的理论?  回答,没有,在人类历史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是经典力学(在时代条件局限性下)。相对论不完美也不绝对正确,科学界人人知道,但这不是质疑相对论的理由。不过,说相对论被完全证实,也只能苦笑。因为说这话的人,往往自称自己在捍卫科学。  实际上,目前科学界遵循这样的原则,如果某理论解释物理学事实现象最全面,能容纳其他同类理论,且能解释其他理论解释不了的事实现象,则此理论目前胜出。相对论相对牛顿力学胜出,原因在此。今天,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近似特例,所以,还能广泛现实运用。  待续,戏肉在下面。
  一类理论,目前没被证明错误,是否值得继续?或者问,如何知道它属于科学理论?  第一问,有个人人知道的理论,上帝论,至今没被人证明错误。  这就是第二问的由来?  波普尔提出了一个方法:可证伪。即某理论自身要能产生,允许自身被某类事实现象证伪的可行路径,则我们称,这种理论是科学的。显然,上帝论不在其中。此贴上面讲的相对论被证实的事例,都属于此类路径。  点到即止。现在高能物理界的理论解释体系,就陷入到这个怪圈中。不要怪别人攻击,要怪自己不争气。
  揭露一个“假科学结论”。  @zhaosong0629 说:“@任事不关 根据一个阿福加德罗常数的质子22.4升估计。一立方微米一个氢原子的气压在十万分之一托左右。”  真的是这样吗?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真假。方法是,计算一下在一立方微米,压强为十万分之一托的条件下,含有多少个氢原子就行了。  我们知道,在“标准状况”下(就是一个大气压,27℃),1mol理想气体所占体积是22.4升,也就是0.0224立方米。  这样,在同样条件下,“一立方微米”中含有氢气的mol数是多少呢?那就是1E-6/0.E-5mol。  这是在“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如果在“十万分之一托”的大气压条件下,所含氢气的mol数是多少呢?  我们知道,一个大气压强=760“托”(torr),所以,“十万分之一托”=1E-5/760=1.32E-8大气压。  这样,在“一立方微米,压强为十万分之一托”的条件下,含有氢气的mol数是:  4.46E-5×1.32E-5=5.87E-13mol。  而1mol氢气所含的“氢分子”数目是6.022E+23个,而因为氢气是“双原子气体”,所以,1mol氢气所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是1.2E+24个。  那么,5.87E-13mol所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是:  5.87E-13×1.2E+24=7.04E+11个氢原子。大约是七千亿个氢原子。  所以,在“一立方微米,压强为十万分之一托”的条件下,含有大约七千亿个氢原子,也就是说,有七千亿个质子!根本不是他说的“一个氢原子”,差距太大了。  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我的计算简单明了,是不会错的,特别是数量级上的错误。那么,只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1.@zhaosong0629 根本没有“微观物质”数量上的概念,他以为“一个氢原子”是“很大的”,就胡编了一个“差不多的数据”。还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但这暴露了他的科学素质,水平低下;  2.他其实根本不懂,就想骗人。所以胡编乱造了一个数据,还故意装出“有科学依据”的样子,说什么“根据一个阿福加德罗常数的质子22.4升估计……”如果是这样,就表明他是一个“科学骗子”。  不管是“水平低下”,还是“科学骗子”,我决定都不予理睬了。其他网友也要小心了。  
  如果要观察一个无限小的物质在光速下发生碰撞现象  除了建对撞机外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根据引力公式:质量除以速度  和运动到瞬间停止公式:质量乘以速度除以1来看是可以的
  一个微小的粒子质量很小,加速的目地是为了增加它的势能  假如一个质量为0.00001克的物质达到300000公里时  势能也就是3克每公里而已  这对于目前的社会而言实在普通常见了  排除以上条件外  粒子对撞还需要符合几个条件  碰撞接触面积  和真空环境  建立一个真空环境对于现有技术来说不是难事  剩下就是碰撞接触面积了  这个怎么解决  其实也简单
  我发了一个帖子想说说的,没想被屏蔽  只好借楼说说
  我不反对建对撞机  但所需资金确实过于庞大  如能用极少资金办成不失为最优方案
  其实要观察粒子高速碰撞现象  只需一个垂直加速灌顶攻击就可以了
  办法建一个一定高度垂直真空管道的磁悬浮装置(如磁悬浮列车式的装置)  再利用重力加速度是很容易办到的
  没完,先顶一个
  建个对撞机比办奥运会,世博会的钱多不了多少。即使对撞机最后没搞出什么结果,但是我相信大型对撞机对中国的正面影响远大于奥运会世博会!中国今后要想在科学界领先世界,就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是像商人一样去计算收益!
  花这么多钱去建对撞机,只为去验证一个未知是否正确的理论,有这个必要吗?我还建议中国花一万亿去验证外星人的存在呢。
  值得细读!
  要花半天时间消化楼主的知识。。。
  @任事不关
19:42  揭露一个“假科学结论”。
@zhaosong0629 说:“@任事不关 根据一个阿福加德罗常数的质子22.4升估计。一立方微米一个氢原子的气压在十万分之一托左右。”
真的是这样吗?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  -----------------------------  一立方微米是-18e立方米,而不是-6e,连这都出错,呵呵,那么就修正一下你的结论。你说是7*11e个氢原子,那么只需再乘上-12e就可以了,大约是0.7个氢原子。哈哈,貌似符合的不错。还有和你说一句,六十年代最强的真空时-11e托的真空。
  @任事不关
19:42   揭露一个“假科学结论”。 @zhaosong0629 说:“@任事不关 根据一个阿福加德罗常数的质子22.4升估计。一立方微米一个氢原子的气压在十万分之一托左右。” 真的是这样吗?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   ----------------------------------  @zhaosong0629
00:21:00  一立方微米是-18e立方米,而不是-6e,连这都出错,呵呵,那么就修正一下你的结论。你说是7*11e个氢原子,那么只需再乘上-12e就可以了,大约是0.7个氢原子。哈哈,貌似符合的不错。还有和你说一句,六十年代最强的真空时-11e托的真空。  ----------------------------------  啊哟!我确实错了,犯了一个大错。  其实我脑子里一直是想着“立方厘米”的,因为实际做散射实验的样品,体积都是“立方厘米”的量级。所以计算的时候,一直拿“立方厘米”来计算的,而打字时却打成“立方微米”了。这是我犯错的根源。  因此,我收回对你的所有的“不敬之词”,并向你作深深的道歉。对于搞科学研究的,犯了错误就要老实认错。  你没有借我的错误,对我“大肆攻击”,我表示深深的感谢。由此,我应该检讨自己的态度。  不过,我还是觉得,你没有做过真空实验。你说的“可以达到-11次方托的真空”,那是在“立方米”的量级上才能达到的。而在很小的体积内,很难抽到这么高的真空度。  可以估计一下,在“一立方米”的体积内,达到“负11次方托”的真空度,其中仍然包括了大约七千亿个氢原子。  实际接触过“高真空”的人都知道,很难把一个体积内,抽到只有几万个气体分子的水平。真正去抽“一立方微米”体积的真空,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再一次对你表示深深的道歉。  
  任事不关:举报
17:16:36 评论  评论 飞虹映雨中:那你可以去问他,他认为“赋予质量”的物理过程,与“粘在一起”的物理过程,是不是一回事?“胶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作用是不是一样的?看看他怎么回答。  =================================  昨天晚上已经问了,但他的回答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希望你能帮我看看。  我问:“有网友就你那个帖文提出问题,他说‘赋予质量’的物理过程,与‘粘在一起’的物理过程,是不是一回事?‘胶子’和‘希格斯粒子’的作用是不是一样的?”  帖主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说:“你现在抬头看着天空,可发现什么?”我仰起头看着天空,什么都没看见,只看见满天的星星:“只有满天的星星。”  帖主:“那太阳哪里去了?”很奇怪的问题,夜晚,太阳当然落山了。“那星星为什么不落山?”  我一时回答不了,星星似乎一直在天上,只是位置变动了,似乎从来没有落过山,我只好问:“星星为什么不落山?”  “因为它们在我们的前面。”帖主好像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我有些不明白了,那星星怎么就在我们前面,难道不可以在左右和后面吗?  帖主似乎看到了我的窘境,继续解释说:“在宇宙中,凡是不含力的粒子,或者含力微小的粒子,基本都处于静止状态;而具备质量的粒子或者物质,也就是含力很大的粒子或者物质,它们的力是用速度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其实在用光速在宇宙空间里奔跑,而我们所看到的星星亮光是星星遗留下来的轨迹。”  “那我就不明白了,我们却是看着那些星星在遥远的距离上,要是光子静止的话,那我们应该只看到光子而看不到遥远的星星。”  “你知道量子纠缠吗?”这个我倒知道,前不久我们国家发射的量子通讯卫星就是用纠缠原理。帖主继续说:“量子纠缠,其实就是光子纠缠,我们看到遥远的星星就是这个原理,视网膜撞到一个遗留的光子,另一个在遥远的地方也会做相同动作,所以我们似乎看见了遥远距离的星星。”  帖主所说的话已经超出了我所理解的范围,我只好扼住他的侃侃而谈,回到原点:“这样吧,你说的那些我也不懂,你还是把我带来的问题解释一下吧。”  “要解释你所提的问题,仍然要从宇宙起源说起。”这尼玛也太长了吧,要从宇宙起源说起,那要说道哪一天?我看看时间,8点整,我准备到9点或者9点半就离开,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闲耗:“这样吧,你就简单的说一下,我明天好回复人家。”  “我们这个宇宙起源于一次坍塌。”别忙,我一直听现代物理所教的,应该是一次大爆炸,说起源于坍塌,怎么帖主都都跟现在知识反着来?“好吧,就算坍塌,你接着说吧。”  “在空间中存在一种极其细微的粒子,它具备一些特殊特性,它的周边存在一个球形排斥力场。”帖主开始介绍了:“它们一个一个挨着布满了整个空间,就像地球上的空气一样,但不可能是平衡的,也在这个空间中挤来挤去。”  帖主开始点上一只烟,吐出了一口烟雾:“有一天,巨大的拥挤力将极少粒子的排斥力场挤破,这里出现了塌陷,这造成周边粒子在力的推动下全部涌向塌陷区,塌陷区飞速的旋转着,就和空气中的龙卷风一样,大量的粒子挤在了一个狭小范围内,它们在这里面拼命挣扎。”  “它们身上的排斥力场在这里累积,使这个狭小空间变成了一个巨大压力锅,粒子都在压力锅里高频振荡。当有粒子发生共振时,两者之间的排斥力就小于周边的压力,它们就被压力推到了一起,这就是引力的来源。”  “你的意思引力就是两个粒子之间的共振?而使它们粘接在一起的就是这个空间里的巨大压力?”我赶紧追着后面问,因为这就是我来找帖主的主要原因,机会不能放过,问完了我还要回去休息。  “是的,因为宇宙中所有粒子和物质都是由成千上万这种极其微小元素组成,它们身上这种微小元素共振的比例决定了它们是否吸引或者排斥。在巨大范围内,共振比例总是在50%,排斥50%,所以巨大天体总保持相对距离。而小的物体,有些时候要大于50%一点,那它们就粘接到一起了。”  我看看钟,已经过9点了,赶紧问了一下:“那黑洞呢?”  “百分之百的共振。”帖主说完这句话,我赶紧起身离开,因为比较晚了,以后有机会还可以聊的,不在乎这么一点时间。  不知道你对帖主的回答是否有其它看法,我以后还可以再问他。
  @任事不关
16:26:57  我们可以继续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由于“磁偶极子”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与“磁荷量”有关,还与“偶极距”有关。把磁石越切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有变化。  那么,在使用了一把刀,把磁石切小后,就可以得到了一组与“大磁石”不同的相互作用的数据。这样,“静磁学家”可以说:看!研究取得成果了。但为了在更加微观的层次(比如说厘米)研究“磁相互作用”,还需......  -----------------------------  正电子。
  不明觉厉,顶个。
  西部人民在吃草,你们却在这里打台球
  这个贴子有不少干货。起码看到了一种反思的质疑精神。当科学无法自圆其说,只能用猜想去证明猜想的时候,大有一种诡辩的气息。  一个谎言要用十个谎言去掩盖。一个假设要用十个解设去证明。科学已是一种唯心哲学。  楼主的随想很好的证明了这个担心,我们的观察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物理本身,而仅仅只是仪器精度的表象。  我们看到的黑不是黑,我们看到的白不是白。我们看到的电子,光子仅仅只是仪器精度的最小单位,并是它们的真实本身。  科学的发展,发展的只是仪器的精度。波粒二象的中间恰恰就是仪器的精度。精度它成了波的整体与局部粒子之间的桥梁。没有观察的仪器就没有粒子与物质,一观察物质与粒子全出现了。  量子力学有很大的一部份是逻辑哲学,而不是真实的科学。因为光子与电子,质子与夸克是不是子,仍取决于观察者本身的仪器精度。
  楼主,如果有一个理论,可以把4组电磁方程精简为4组    能得到与QED理论值不同的质子半径    还能得到物理界得不到的阿伏加得常数的理论值,且与实验观测值符合。    还能得到氘核理论质量    还能证明暗物质没有。  上面贴的方程是与目前物理界不一样的或是目前物理界得不到。  其它物理界正确的方程,当然也能得到。  像“  牛顿第二定理,万有引力方程  质量方程  薛定谔方程  尽缩,钟慢公式。  电子磁矩,中子磁矩”  等等。  这个理论能引起你兴趣么?
  为什么月亮太阳会东升西落,为什么遥远的星星不会东升西落,现在的“星空运动”似乎并没有***,只是说它们在天空会那么动,但没有告诉你为什么。
  @任事不关
12:13  这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
@zhaosong0629
对我说:“三个物体围成正三角形,中间的空系正好可以作为衍射的孔隙,你连二百多年前的东西都不懂。。。”
他显然既没有“立体观念”,也没有“微观实验”的实践经......  -----------------------------  @zhaosong-10 12:50:29  我来回答你的说法。大部分电子束打到质子上是不会发生衍射的,只有个别的才可以。当年为了找到一个衰变反应,一个科学家从几十万张照片里才找到一个分叉的粒子痕迹的照片。如你所说,需要大量的质子才行,我也没说要单一质子。  第二,你可以拿一个正三角形模具,它可以自有翻滚,旋转,而且是高速的,你看看是不是一个三维球的形状。质子具有粒子效应,同样也会,成球状。  你就这学术水平,呵呵  -----------------------------  把你知道的事实摆出来就行了,没必要评价别人的学术水平,别人学术水平再差,也不能证明你说的没错,不知你是何方神圣,自比丘成桐?
  乱花钱
  @任事不关   挺有意思的。但其实我不是搞理论物理研究的,而是做实验物理的。对物理理论仅有兴趣而已。但可以提个建议:现在只有“质量”标准还不能建立在“物理常数”的基础上。如果你的理论,可以“解释”阿氏常数。那是否可以在这里深入研究?达到上面目的。注意还是要发表啊,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  如果这个理论不是从唯物主义出发,而是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得出一整套理论。还你能接受吗?
  400亿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天价设备模块要到国外买,400亿能养活多少人?
  看不懂就拉下来看评论了,,发现评论也不大懂,,  
  @任事不关
还不是搞核竞赛!  
  难得见大家理论。谢谢了。
  好帖,mark  
  再说点科普吧。科普只是个引子,它指向读者们各自深入学习,绝不是在批发现实***。同时,科普也很难,因为写者与读者对表达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甚至天差地别。所以,有些问题很难回答,甚至无法回答。  还是说说最基本的科学人士。  物理学,起源于解释物理事实现象(好好想想物理这个词,中国人当初翻译是有水平的),这意味着思维理论从解释事实现象中来,如牛顿试图解释是运动现象。19世纪末,物理学曾认为牛顿力学,已经能解释一切物理现象了,除了“两朵乌云”。  建议再回读上面我提到的“可证伪”,这“两朵乌云”就是可证伪的典型事例。一个是根据当时理论,推论的以太风不符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一个是不符合理论推论的“紫外灾难”黑体辐射实验。  理论与事实不符,你倾向哪个?物理学历史实践结果是,这两朵乌云整个掀翻了经典力学的大厦,开创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时代。  假如,我们将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物理学知识全部忽略,会得到什么结论总结?  物理学的根基,是从事实出发,以事实检验。思维结构的完美,先请靠后。  然后,再补一个知识常识:辩证唯物论中“唯物”二字的内涵便是,“从事实出发,以事实检验”。科学家的个人信仰与哲学观,与科学体系的这个本质要求,其实无关。比如,牛顿为了证明上帝,开创牛顿力学,将第一推动设定为上帝,但是,科学界从没有认可过这个牛顿自己的假设,只是从事实出发接受了牛顿力学。
  再说一个物理学事例。这次,说的是实验物理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道理。  当初,关于定域实在性,量子学派与爱因斯坦进行了大辩论,带有科学哲学的思辩色彩。谁也说不服谁。爱因斯坦凭着科学精神,与他人合作提出“EPR佯谬”,即从自身理论提出了可证伪的事实构想。  事实构想归构想,怎样设计实验以及怎样事实验证,当时都看上去遥不可及。注意:现在高能物理界连这步也未能实现。  后来,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验证这场争论有了靠谱的事实可能,接着,随着科技能力的进步,近二十年后贝尔不等式最终被物理实验验证。爱因斯坦错了,主观上想支持爱因斯坦的贝尔也错了。但是,这两人的杰出贡献,留在物理学史上。  贝尔所做所为,就是一个实验物理学家的典型工作。吴健雄与丁肇中,都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验物理学家。  这场理论争论的结果,有什么实用性呢?通俗解释一下,没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系统(比如超距),对其中一个施加了作用,不会影响另一个系统。这就是爱因斯坦的观点,被成为定域实在性。量子力学派不认可这个观点。实验事实证明,后者观点正确。  呵呵,现在问,目前中国哪个黑科技,是建立在这个论题的事实结果基础上的?
  @T生 59楼
11:40  再说一个物理学事例。这次,说的是实验物理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道理。  当初,关于定域实在性,量子学派与爱因斯坦进行了大辩论,带有科学哲学的思辩色彩。谁也说不服谁。爱因斯坦凭着科学精神,与他人合作提出“EPR佯谬”,即从自身理论提出了可证伪的事实构想。  事实构想归构想,怎样设计实验以及怎样事实验证,当时都看上去遥不可及。注意:现在高能物理界连这步也未能实现。  后来,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验证这场争论有了靠谱的事实可能,接着,随着科技能力的进步,近二十年后贝尔不等式最终被物理实验验证。爱因……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