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为什么失败会失败?

历史上,外族人数次东征为什么都打不到中国?十字军东征,亚历山大东征,铁木尔东征为什么都打不到中国?
我的图书馆
历史上,外族人数次东征为什么都打不到中国?十字军东征,亚历山大东征,铁木尔东征为什么都打不到中国?
&348赞&踩历史上有亚历山大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几次东征和十字军算是比较大规模的东征军事行动。十字军东征算是非常有目的性的,只是为了征服近东而已,根本没有向中国方向发展的动力。所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那些,为什么不能实现向中国的远征呢?我个人认为是其本身不足以维系规模如此之大的军事战争,还有战争过后所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牵制以及复杂地理因素。先来看看欧洲到中国之间的路线:简单的来看,欧洲若是想远征东亚的话,能走的路线只有3条:南线:近东-&两河流域-&波斯-&图兰-&帕米尔高原-&西域进入中国中线:安纳托利亚-&高加索-&中亚-&帕米尔高原-&西域进入中国北线:黑海-&乌拉尔山-&西伯利亚-&蒙古进入中国看起来路线挺多的吧?而且其实南线和中线还是丝绸之路的实际线路。但若是行军远征,这三条路没一条好走的。南线是三条线里西方国家东征次数最多的了。走这条路的优点是,一路上各地都很富饶,商路多多容易行军。温度也很适宜,不会有很多影响行军的恶劣天气和环境。怎么样,这条线不错吧?但是,这里的环境都这么好了,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生存在这里呢?实际上,两河流域和波斯一直有很强大的国家在此发展。古代有巴比伦、波斯帝国,中世纪有阿拉伯帝国和花剌子模帝国。而这些国家是如此的强大,一般来说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远征到欧洲杀个痛快,然后劫掠完毕回家庆祝。不必说,对于欧洲人来说,不被这些倒霉的邻居弄死已经是万幸了。还想借这里远征中国?别逗了……因此,大多数时候欧洲各国远征这里,根本目的其实就是消灭存在于这里的威胁。能达到这点已经很不易了!而且,两河流域的民族众多,也难以调和。闪族、亚述人和雅利安人都不是太好惹的对象,因此征服了这里叛乱也不会少。即使完成了对这里的征服,希望以此为基地向东再进一步的话,恐怕第一个面对的问题不是东面的敌人,而是自家后方的大乱了。实际上欧洲对此地的征服都没有长久的。要么因为叛乱而解体,要么就是很快被本地的政权赶走。就算本地的政权,实现了对两河流域和波斯地区完全征服的本地政权,也只有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伊尔汗国和帖木儿帝国。而他们的寿命都不长久。中线的话,相对政治环境要简单得多。但是,代价是路线非常艰辛。可以看得出来,中线基本上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戈壁。这已经是一个远离农耕文明环境的场所了。只有游牧民族和规模有限的商队能够安然通过这里,即使这样,也会非常辛苦。而对于因为农耕文明才会发展起来的高度组织化的步兵和骑兵军队,大约走不到一半就都会饿死--这里除了适合打野战的无尽草原外,很难获得给养补充,甚至有时水源都是问题。而这条线路如此漫长,指望后方运输给养也是不太现实。而且中亚地势简单,无险可守。因此难以布置坚固的防线和据点。如果远征过程中吃了败仗,那就真是一溃千里,而没法后退有限的距离先稳住阵脚。如此,就做不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进攻。但,这条路线反而是适合游牧民族的。对于以骑兵为主,粮草依靠牲畜而非粮食的游牧民族来说,中亚就是再合适不过的一条迁徙路线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就是最佳的给养。而且相对农耕民族来说,游牧民族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力也更强。所以历史上,反而是东方来的匈奴、突厥和蒙古的游牧大军沿着这条线路一路横扫了欧洲。至于走西伯利亚的北线……就连装备好很多的近代军队,在17世纪之前都不能成建制的通过那里。而中世纪乃至更早的军队……呵呵,咱们还是说说世界和平的问题吧。但有一日科技已经足够强大到保护人类通过西伯利亚无尽的雪原,而火车沿着被积雪埋没的铁轨将欧洲的军队辎重源源不断的从这里拉到蒙古草原上时,欧洲人就已经可以利用这条线路向东方发起进攻了。不过那已经是1945年了。所以,这三条线对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都是力不能及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即使有幸如亚历山大大帝一般,能成功进军到西域的中国疆界,他们也将遇到一个天然屏障帕米尔高原。&分享&159赞&踩我想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中国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海,西部是沙漠,西南部是热带雨林等林木丛生,只有北部是有直接威胁的,中原王朝主要精力是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西部威胁,具体原因如下:1.相互间的距离比较远的,战争需要足够的物资保障,而古代社会的交通运输能力有限,往往是供应赶不上消费,尤其是农耕文明,仅有少数游牧文明特例,比如匈奴西迁灭亡古罗马帝国,蒙古一路横扫欧亚大陆的国家,这两者都是一种以战养战的方式并不需要后勤保障,尤其是蒙古每到一地都是屠杀,也不需要留兵驻守。2.地理形式决定的,中国西部有两大沙漠,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面对沙漠在很多方面都无可奈何,更何况是在古代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历史上帖木儿汗国曾经想征讨明朝,但是走到一半大汗就病死了,军队也便面对沙漠停止出征。3.中国本身实力强大,唐朝时期,大食与唐军在怛罗斯地区交战,唐军先是以少数兵力占据优势,但是后期由于部队里面外族士兵的叛变,导致失败,虽然唐军败了,但是大食面对强大的唐朝自此再也不敢东征了。4.中国与西方国家并没有什么信仰冲突,十字军东征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收复耶路撒冷,而与伊斯兰世界不断攻伐,而中国与他们并无交集,相反中国的丝绸等物品恰恰是他们所需要的。&分享&12赞&踩古代历史上欧洲还没有东进的能力,欧洲人口稀少,往东属于探险,没有城市,没有村庄,几十个人吃就是个大难题。成吉思汗西进之后,打通了东西联系的门,使西方人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国家,遍地的黄金,西方人开始对中国感兴趣。但是人口稀少的西方各国来中国的还是很少,只有马可波罗来过。在元朝之前西方对中国还不知道。唐朝时有中亚人来过中国,那些中亚,东欧人还不发达,他们是来唐朝学习的。只有唐朝打他们,他们绝没有这个能力打唐朝。中国的西面是缺氧的高原,西北是大沙漠,进入中国只有中国的正北和东北地区,地理阻止了民族的通婚,所以中国的北面人种相式,中国的西面过了喜马拉雅山人种显然不同。通婚的极少。西北也是一样。西方大航海时代,中国的环境被打破,英国人从海上打了进来,但人员太少文化差别太大,无法统治,所以英国人没有占领中国,而是索取赔款。&分享&21赞&踩第一、高原反应,你很难想象,成群士兵发生高原反应猝死是种怎样的状况;第二、粮草补给,在东欧也许粮草不是问题,没饭吃可以抢,但是越往东越荒凉,亚欧大陆中间这一片不产啥粮食,沙漠草原戈壁滩;第三东征之路极其漫长困饿得病家常便饭;第四,这一路上如果失败了就打道回府 ,如贵胜利了,抢完了足够金银财宝牛羊布匹,就不会继续冒险东进,一样打道回府;第五,游牧民族的阻击。&分享&12赞&踩地理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和其它文明的天然文明之间的天然障碍,其中任何一个在古代都是很难逾越的。个人或商队通过一些交通路线走过还有可能,但整支军队大规模穿越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历史上中国只有南北互相征服,从东慢慢扩展到西也曾经发生过,但其它文明通过东征,从西面打进来是决不可能的。&分享&25赞&踩一是地理因素,中亚隔着沙漠阻碍了东西文明的碰撞,第二是没给机会,北方少数民族一次次入侵中原,成功的就二次半,一次是金灭了北宋这算半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相对来讲宋朝以前北方少数民族被中原王朝数次打败,很多都西迁中亚了,而这部分西迁民族,又给西方带来无数次灾难&分享&22赞&踩呵呵,隔着一个喜马拉雅山,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人想进入中原只有走丝绸之路~可走丝绸之路,沙漠很多后勤保障不足的话,没进入中国就在沙漠路上渴死了。还有一条路海路,早期欧洲人和土耳其做贸易总是吃亏,于是他们想直接去东方贸易缩小利益!可陆上是伊斯兰世界土耳其人的地盘~欧洲人想去东方只得航海去东方。这就是近代葡萄牙人开创的海路,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东方。&分享&1赞&踩蒙古族就曾消灭宋朝建立元朝、满族就灭明朝建立清朝、元清二朝统大陆五百多年、不过元清二个朝代后来都被汉族文化同化、那时皇朝帝国都?有国界、天下之大莫非皇土、清朝之前从来?有那朝代叫中国、国界也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正式和外国划分
馆藏&12265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公元1095年,野心勃勃的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小城克莱芒召开宗教会议。他面对八万群众,发表了以《奉主之名》为题的重要演说,极力鼓动西欧人向圣地耶路撒冷发动进攻,解放耶稣的圣墓,拯救东方苦难的教胞。深谙大众心理学的乌尔班二世还宣称,耶路撒冷乃是流淌着蜜与奶的应许之地,遍地是牛羊,遍地是金银。他还许诺,凡是参加圣战的人,他们的罪都将直接赦免。如果死在东方,无论是死在战场上,还是死于饥饿、劳累或是瘟疫,都将直接升入天堂。乌尔班二世的话语犹如一道惊雷,划破了西欧的苍茫大地。从法兰西到不列颠,从佛兰德斯到德意志,从意大利到更远的东方,整个欧洲都震动了起来。上至王侯,下至匹夫,他们纷纷贱卖家产,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远赴东方,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这就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开始。  那么十字军东征到底为什么会发生?难道只是一次西欧穷汉对于富裕穆斯林的掠夺战争吗?真的一点正义的性质都没有吗?  穆斯林与基督徒的交恶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在茫茫的阿拉伯沙海之中,创立了伊斯兰教。勇敢的阿拉伯战士奉着真主之名东征西讨,他们在真主之剑哈立德的带领下,打败拜占庭帝国的强大军队,进入了穆斯林们梦寐以求的圣城----耶路撒冷,开启了穆斯林对于这座圣城长达千余年的统治。  对于穆斯林来说,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属于有经人的行列,他们不能与野蛮肮脏的偶像崇拜者等量齐观。所以在耶路撒冷,穆斯林并没有对广大犹太教徒和基督徒进行过多的迫害。三大宗教和谐相处,巍峨的岩顶清真寺和伟大的圣墓大教堂交相辉印。犹太拉比、基督神父与伊斯兰阿訇悠扬的诵经声,在耶律撒冷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交相辉印。每当到了宗教节日,三教的居民都会一起庆祝,其乐融融。著名穆斯林旅行家穆卡达西,曾在自己的作品《对各地知识的最健全分析》中写道:“到处都是基督徒和犹太教徒占优势,基督教徒充满了整个城市,在公共场合中到处都是。”  然而,三教的和谐并没有持续多久,被称为是“阿拉伯的卡尼古拉”的著名暴君哈基姆上台了。哈基姆的父亲是个穆斯林,而母亲源于一个久负盛名的基督徒家族。然而,哈基姆却对基督教有着毫无缘由的仇恨。在他上台以后,整个人都疯掉了,他颁布了许多奇怪的禁令。比如禁止吃葡萄,水田芹和无鳞之鱼,过了一会又将埃及的狗全部杀掉。此人是个夜猫子,喜欢昼伏夜出,于是他强迫自己的臣民和自己一样“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到了1004年,哈基姆开始迫害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他认为这些人是自己竞争对手的奴仆。基督徒的教堂和犹太人的会堂,被此人拆得干干净净。当然,这里也包括天下所有基督徒都珍视的圣墓大教堂。耶稣曾沉睡过的岩窟,也被此人彻底地破坏掉。圣墓大教堂的沦亡,让所有的基督徒都悲叹不已,但是远在天边的他们却对此无能为力。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可见的犹太人丢进火堆里。因为,基督徒认为,这都是可恶的犹太教徒给哈基姆出的坏主意。  后来,暴君哈基姆被自己姐姐派人刺杀,基督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圣墓大教堂又重新拔地而起。但是双方的芥蒂已经种下了,基督徒绝不能容忍类似的渎神事件再次发生。  不久之后,曾经强大的阿拔斯王朝走向了没落。而曾经作为军事奴隶的突厥人异军突起,让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成了他们手中的玩物,上演了奴大欺主的可笑故事。这些源自于漠北草原的野蛮人,对于基督徒这些异教徒可不会客气,总想从他们手中敲诈点钱。  虽然阿拉伯人占领了耶律撒冷,但是他们并不阻止来自于远方的基督教朝圣者。在通往耶路撒冷的大路上,朝圣者的队伍络绎不绝,阿拉伯的骑士们还对他们进行保护。当然,继承阿拉伯人事业的突厥人,也不会阻止这些虔诚的朝圣者。不过,这些朝圣者得付出点代价,那就是一金币的入城费。许多贫苦的朝圣者,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来到遥远的中东,就是为了吻一吻弥赛亚所走过的土地。一金币,虽然对于富人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就算是把自己卖了,也掏不出一金币啊!众多朝圣者望耶路撒冷之门而不得入,他们为自己不能进入主的土地而嚎哭。而赚的盆满钵满的突厥军阀们,已经成了西欧基督徒最为仇恨的对象。  虽然交了钱,但是基督的朝圣者们也不能保证安全。突厥人可不像豁达的阿拉伯统治者那么保护所谓的“有经人”,他们会纵容穆斯林暴徒,一言不合就会侮辱、劫掠甚至杀害基督徒。1064年,一支来自佛兰德斯和德意志的富裕朝圣团,浩浩荡荡地向耶路撒冷走去,他们足足有七千人之多。突然,一群野蛮的贝都因人在沙尘的掩护下,向这些可怜的朝圣者挥去屠刀。朝圣者们为了防止自己的财产被抢劫者抢走,纷纷将金子吞入腹中。然而残忍的强盗毫不犹豫地剖开他们的肚子,将黄金尽数取走,最终不到2000名朝圣者回到了西欧。  隐士彼得和乌尔班  由于穆斯林对于基督徒的劫掠,一股愤怒的情绪在西欧众多基督徒心中蔓延,聚集成能够毁灭一切的火药桶。而一个叫做彼得的隐修士,成了这个火药桶的点燃者。  “隐士彼得”曾经是一名士兵,他出于对宗教的虔诚,成了一个隐修士。他在隐居地娶了一个又老又丑的老婆,并生下了三个孩子。他个子很矮,皮肤黝黑,不吃肉、不吃面包,只吃鱼。整天穿着一件破烂衣裳,赤脚布道于各地。隐士彼得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当他的妻子死后,彼得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所有的孩子,全身心献身于“主的事业”。此人雄辩而狂热,甚至有些疯疯癫癫。但是越是这种极端人物,越能成为愚氓大众中的领袖。彼得的所行之处,上至王侯,下至黎民百姓,无不顶礼膜拜。甚至是彼得座下毛驴的鬃毛,都会成为大众珍藏的圣物。  隐士彼得也曾是去往耶路撒冷朝圣者的一员,在路上这名矮小的修士饱经穆斯林的歧视和侮辱,心中充满了悲伤与愤懑。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位隐士是否真的到达了耶路撒冷。但是在他的口中,他不但到了,而且还在梦中收到了耶稣基督给他的“天启”。在梦中,耶稣用流利的法语与他交谈,这是彼得的母语。耶稣说,东方的基督徒饱受迫害,圣地沦陷,欧洲人应该组织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大军队,解放耶路撒冷。同时,耶稣保证,他将庇护此次军事行动。  回到欧洲后,他向当时的教皇乌尔班二世递交了一份据称是耶路撒冷大主教的亲笔信,信中历数了异教徒对于基督徒的迫害,号召天下所有基督徒拿起武器,为上帝而战。同时,隐士彼得还四处布道,向民众与贵族们讲述自己在耶路撒冷受到的羞辱,以及东方基督徒所面临的苦难。在隐士彼得的煽风点火之下,基督徒对于穆斯林的仇恨急剧上升,战争一触即发。  当时的教皇乌尔班二世,认为发动东征的时机终于到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酝酿。在乌尔班的时代,西欧局势已经趋于稳定,曾经不信主的匈牙利人、北欧人,最终都皈依了基督。而阿拉伯人的入侵之潮,也逐渐偃旗息鼓。而精力过剩的骑士老爷们,因为无仗可打而变得相当狂躁,他们互相攻伐,为财富和土地而作战。基督徒打基督徒,这种情况让乌尔班十分痛心。  在乌尔班二世的经营下,教皇势力终于战胜了德国皇帝,成了基督教世界第一无二的主宰,具有绝对的权力。教皇的话语能够摇动山河,即使强如法国国王,也不得不俯首称臣。此时,一个好消息突然传到了教皇的耳朵里,曾经傲慢的拜占庭皇帝突然向自己服软了。  原来,拜占庭帝国在与突厥人战斗中失败。曼奇科尔特之战,拜占庭军队全军覆没,皇帝被俘。重要的财富、战马产地小亚细亚,被异教徒攻占大半。强盛的拜占庭帝国,从此走上了下坡路。拜占庭帝国曾与罗马教廷分庭抗礼,从来不肯服从教皇的敕令,1054年,拜占庭的东方教会正式与西方决裂,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然而当帝国面临灭国之危时,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向西方的教胞服软,并为此前的不友好深表“内疚”,希望能够得到西欧的军事援助。乌尔班二世认为,这是一统东西方教会的好机会,并应允了拜占庭人的求援。  1095年,踌躇满志的乌尔班二世,驾临自己祖国法国南部的小城克莱芒,准备发表一场震铄古今的演说。  “奉主之名”  1095年11月,身着一身华贵教袍的乌尔班二世驾临克莱芒。对于这座有些默默无闻的小城来说,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成千上万的法国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准备一睹“羔羊牧者”的真容。在很短时间内,克莱芒就足足聚集有八万人之多,他们有衣着华贵的贵族,有身着带着家族纹章铁衣的骑士,有衣衫褴褛的老者,还有抱着小孩的妇女。当乌尔班二世驾临,围绕在他周围的有十四名大主教、二百位主教和四百多名修道院院长。当教皇一出现,广场上的民众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叫声。教皇所经过之处,民众争先恐后地俯下身子,亲吻他走过的土地。仿佛他走过的路,是铺满蜜酒和牛奶的天堂之路。乌尔班二世走到群众中间,他压低手掌,示意全场安静。霎那间,如同鼎沸的广场一下子寂静了下来,甚至能听到钢针落地的声音。  首先,乌尔班二世用他那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宣布了一个让法国民众震惊的消息。“你们的国王菲利普,现在已经被我开除教籍了!他鲜廉寡耻,居然与其他的妇女通奸,不配做基督徒,所以我给他以绝罚的惩罚!希望他能够悔过。”  教皇此言一出,法国人无不面面相觑。开除教籍也称“绝罚”,被开除教籍的人就不再是基督徒,也没有升入天堂的权利。如果被处于“绝罚”的人是国王,那么他将失去自己臣民的效忠。法国国王菲利普素来与乌尔班二世有矛盾,开除他的教籍既是为了敲打他,也是为了能在法国封建主中立威。要知道,强悍的法国骑士是天主教军队的主力,是乌尔班二世必须要争取的力量。  还没等法国人从国王被“绝罚”的震惊中醒过来,乌尔班二世继续说道:“正为大家所知,一个来自波斯的民族,塞尔柱突厥人已经入侵我们东方兄弟的国家,他们一路攻到地中海,直到布拉?圣乔治,在罗马尼亚,突厥人七次攻打基督教徒,七次获胜,又侵占了我们的圣地----耶路撒冷,他们在大肆蹂躏上帝的国度,毁坏基督教堂,掳杀虔诚的上帝子民,污辱贞洁的妇女,贪婪地饮着受洗儿童的鲜血。如果让那些魔鬼的奴隶统治主所信任的子民,那将是件多么令人羞耻的事。”法国人早就从隐士彼得那里听到了穆斯林人的暴虐,听教皇提到此事,很多人心中悲悯,不禁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而骑士们纷纷攥紧了剑柄。  这时,乌尔班二世突然提高了声调:“如果你们仍然无动于衷,上帝的信徒就会在这次入侵中牺牲更多,所以我要勉励你们,也恳求你们----不是我,是主亲自勉励你们,基督的使者们,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级之人,乃至所有骑士、士兵、富人与穷人,都必须迅速予以东方基督教徒援助。把凶恶的民族赶出我们的领土,我告诉在座的各位,也通知不在场的人:这是主的旨意。”  “战争即是主的旨意”,乌尔班二世此言等于直接发出了战争布告,而且还是面向基督徒的所有人,一时间广场上群情激愤。乌尔班二世继续火上浇油,所有的西欧封建主都应该停止私战,然后投入到神圣的战争之中。他向所有人许诺:“凡动身前往的人,假如在旅途中----陆上和海上----或在反异教徒的战争中丧失了性命,他们的罪愆即将在那一顷间获得赦免”。  为了进一步吸引贫困农民参加战争,乌尔班二世还诱骗他们,耶路撒冷是流着蜜与奶的应许之地,遍地是黄金,到处是宝石。只要占领了圣地,就可以发财。无力偿付债务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可免付欠债利息,出征超过一年的可免纳赋税。  有了这样的许诺,从王公到盗贼,到平民,一下子全被调动起来。乌尔班二世的演讲刚一结束,广场上所有人以最愤怒的声音吼道:“这是主的意欲!这是主的意欲!奉主之名!奉主之名!”  克莱芒会议一结束,圣战的消息如同野火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西欧,从法兰西到不列颠,从佛兰德斯到德意志,从意大利到更远的东方,战争的狂热、宗教的狂热燃遍了整个基督教世界。  高尚与卑鄙之歌  在很多人看来,十字军东征不过是贫穷的西欧向富裕的中东,以夺取财富为目的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但是仔细深究东征的原因,却发现十字军似乎也并不理亏。穆斯林的确占有了基督徒的土地,并且不断威胁他们的安全。突厥人的兵锋已经临近君士坦丁堡,如果拜占庭帝国灭亡,西欧就将失去屏障,基督教世界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三百余年后,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并以此为基地一直攻打到欧洲的中心----维也纳。由此可见,此次东征的必要性。很多人只看到了基督教对中东的入侵,却对穆斯林对基督教世界的征伐视而不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双重标准。所以从一开始来讲,十字军东征其实具有一定程度的正义性,并不是十恶不赦的邪恶。正是这种“正义”,才使得这次东征获得如此广大的群众支持。对于有知性的人类来说,威望、名声甚至比财富更有诱惑力,精神的满足感有时远超于肉欲的满足。在所谓“正义”、“民主”、“自由、“人民”、“为了上帝”,这种种“高尚”词汇的刺激下,人类可能会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们会放弃自己的财产,放弃自己优越的工作,甚至连放弃生命都毫不吝惜。而十字军东征之中,也出现了这种令人惊讶的现象。  首先是那些一文不名的农民,他们曾经胆怯而贪图小利,面对领主老爷和盗贼,他们大气都不敢出。然而说到解放圣地,他们突然勇敢了起来。他们砸锅卖铁,就为买一件趁手的兵器;他们抛妻弃子,奔赴未知的远方;他们歪歪斜斜地在衣服上绣上红色的十字,发誓为天主奉献一生。  然后是无恶不作的盗贼,他们曾经欺男霸女,横行山林,身上充满了罪孽。恐怕在他们自己眼里,死后下地狱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当他们听到圣战的号召,纷纷流着泪找到最近的修道院,要求加入十字军,洗清自己一身的罪孽。  最后是财大气粗,趾高气昂的大小领主们,精力过剩、武艺高强的他们才是十字军的主力。除了无权无财无兵无地盘的“光蛋骑士”外,有财产有武力的领主们也积极参加战争。为了筹措战费,他们会以很低、甚至相近于白送的价格,处理掉自己所有的财产。其中,甚至还包括法国诺曼底地区的领主,他们的领地可是以富庶而闻名。但是在“天主”的号召下,他们还是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投入到通往耶路撒冷的征战之中。  虽然在十字军东征的诸多动因中,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望不可忽视。但笔者认为,对于天主大义的追求,才是真正驱动他们投入战争的源动力。否则又如何解释那些骑士们变卖自己家产的行为呢?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财富,恐怕十字军的成立时间要远远早于1096年。  所有的十字军战士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高尚”,并为了实现他们心中的正义而不遗余力。然而在他们实际征战之中,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邪恶。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基督徒所应有的仁慈与博爱。在沿途,这些所谓上帝的战士,会毫不犹豫地将屠刀挥向一切反对他们的人,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基督教同胞。在如愿以偿地攻陷耶路撒冷后,他们将整个城市化为血海,连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做出如此恶行之后,这些暴徒还恬不知耻地流着眼泪去往圣墓朝拜。  十字军东征本来可以是一次收复失地运动,可以是一次民族解放的战争,就和西班牙的再征服运动一样。然而,十字军们却用自己的暴力和贪婪,为这次本东征蒙羞,使之成为一场生灵涂炭的悲剧。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暴虐的十字军为了钱财,甚至攻破了君士坦丁堡,要知道拜占庭帝国也同样是基督教的国家。从此以后,十字军撕去了自己最后的遮羞布,让东征成了一场单纯的掠夺性战争。失去了神圣的加持,东征对于普罗大众再无号召力。随着,十字军最后据点阿克的被攻陷,历时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最后破产,化为人们永远的笑柄,当然也是永远的反思。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平平爹读史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