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找一个打弹弓的游戏,可以使车向前向后算法走,用球打人,房子,还可以用一些技能等
我就写我玩过的游戏。
一般分两种,单人跳绳和集体跳绳。我喜欢玩的是集体跳绳。
集体跳绳不限人数,可以一群人一起玩,用一根很粗的大绳子,两个人摇绳子,其他人轮流钻进去跳,可以一人跳一下再出去,也可以一人跳完一首歌谣再出去。一般歌谣有几个,比如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还有:我给地主干三年,地主给我三分钱,看我可怜不可怜,可怜的其实是刘胡兰,刘胡兰,十三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中间的我忘记了)最后是***写了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滚呀滚呀滚莲花,莲花开起你回呀,回哪里呀,回老家,老家有个小狗娃,咬你妈的小尾巴……..
这个游戏很好玩,用一根绳子,不停的翻出各种花样,而且线不能乱,每一步都是一个花样。比如第一步是四根椽,下来一步就是花花包袱,然后是牛槽,芥疙瘩,织布机….就这几种来回的重复。
最后我们重复的烦了,就故意在某一环节出错,让线乱掉,然后假装不知道,还在那装模作样的思考,然后继续翻出一个乱七八糟的以前没有重复过的花样,然后另一方也假装不知道,也思考,然后继续乱翻,最后翻得绳子都结成了死疙瘩,再也翻不动了,然后我们就笑的滚倒在地上,边笑边去解绳子。
估计很多地方都有这个游戏,玩法大概是大同小异吧。
先在地上用粉笔画一个大格子,然后分成八个小格子。每个玩家都自带一个瓦片。瓦片大多分两种,一种是房屋顶上那瓦,砸成巴掌大小,形状自己随意发挥,然后自己在石头上磨成光滑的;另一种是蒸馒头的瓦篦子,用废弃的瓦篦子砸成巴掌大小,这个不用磨,很光滑,只需把边缘弄整齐就可以。
玩家站在格子前面,往第一格里扔自己的瓦片,扔到最前面的那个人,就先玩,这个也有难度的,往往急于往前扔,结果扔过了,到第二格了,那就是最后一个玩了……
玩家单腿跳到格子里,用站在地上的那只脚,把瓦片按顺序一格一格的往前踢,瓦片不能压住线,也不能出了大格,出了格或者压住线,就得停止游戏。一直这么跳完八个格,这个过程中,一直是单腿,另一只脚一直悬空,一点都不能着地,着地也得停止游戏,让下个玩家开始玩。
跳完八个格子,就站在格子前,把瓦片往第二格扔,然后继续跳完八格,再往第三格扔,依此类推,一直扔完八个格子,然后就可以盖庙。
盖庙,就是背对格子,把瓦片从头顶往后扔,然后扔到哪格,哪格就是自己的庙,等下次玩时,到自己庙的那格,可以双脚站立,歇息歇息。如此玩下去,目标是把八格都盖成自己的庙,然后就一路走过去了,而不是跳,想歇就歇,很滋润。当然,这是终极目标,一般不好实现,背着身盖庙可不好盖,不小心就扔歪出去了,就不算,只能下次重新盖。
这个游戏战线很长,课间玩到一半,上课了,可以自己记着,下次接着完(类似我们现在游戏的保存了)。
这个游戏开始前要先制作玩具,用石头把瓦片砸成玻璃球那样大的小块,一共是八块。然后把砸好的小瓦块,在石头上磨,这个很费功夫,经常磨好多天,才磨出一副石子玩具,,磨完的石子很光滑,玩的时候不扎手。如果懒得磨,也可以在河滩上捡光滑的小石头子,那个好看,也耐用,但一般不好找。
玩家们围成一圈坐在地上,轮流把八个石子扔起来,用手背去接,接的石子最多的,就先玩。
游戏规则:
先把石子都抓在手里,然后扔上去,用手背接着一个,(其他的自由坠落在地上)然后抓着这个石子,把石子抛上去,然后同时用手去抓地上的那些石子,抓完下面石子后,再去接住刚扔上去的这个石子。下面七个,要先抓一个,再抓两个,再抓三个,再抓一个。抓的过程中,不能碰到其他石子,碰到就停止游戏。抓完所有石子后,把所有石子扔上去,用手背接,接得越多越好,然后反手用手心接这些石子,接住了几个,就记住几个数字,等数字攒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养一个牛,牛就是一颗石子,这样,石子会越来越少,难度就越来越小,牛就越来越多。
我们小时候玩这个游戏,玩的指甲都不用定期修理,右手成天在地上克哧克哧的抓,指甲总是光秃秃的。
标准的毽子,应该是鸡毛做的,还得是大花公鸡的尾巴毛。刚开始,我们慢村的找大花公鸡,盯上了,就逮住,按那里,在公鸡的惨叫声中拔几跟毛,然后做成毽子。后来发现,这样的毽子实在不好踢,重心不稳,可能鸡毛不够多?加上逮鸡也不容易,后来就把材料改为布条,或者塑料布剪成条,做成一大团毛绒绒的毽子,一头塞进铜钱里,然后用布把铜钱包起来,扎好,就可以踢了。
踢毽子有的人就踢的很好,就在那踢啊踢,踢了快100下了,就是不坏,我们在边上看得都累,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光看对方踢了,这没完没了的,如果有力气,能踢到天黑吧?于是我们就在边上故意转移踢毽子人的注意力,说:呀,你看那啥啊?!或者故意从对方身边走过去,撞一下,希望这样踢毽子的人可以因此而坏掉……
有的人,就踢的不行,比如我,最多超不过十下……所以我不太喜欢这个游戏。
很热闹的一款游戏。
沙包里面是玉米粒,或者豆子,或者麦子,相当的瓷实,砸一下顶一下。
分成两伙人,一伙儿打,一伙儿躲,被打死的就站边上,等自己人接着一个沙包,边上这人就又活了,继续上去跟着跑。不过那个沙包真不好接,如果接不好,砸在手指上,简直痛苦啊…..我一般都不接,砸身上没事,不疼。
这个游戏玩起来太闹,常常院子里尘土飞扬,尖叫夹杂着惨叫声,好像有千军万马在那操练。到哪玩都被轰赶,实在是影响到别人。
不知道这算不算个游戏,但它确实是我们冬天必玩的项目。
冬天下课的时候,如果对以上游戏都不敢兴趣的闲杂人等,不管男女,都排着队靠着一面有角落的墙站着,然后大家都一起往墙角那方向挤,用尽吃奶的力气挤,有些体力不支的人,就被挤出了队伍,然后他就继续排到最后面,继续挤。一拨拨被挤出来,再一拨拨的挪到后面继续挤,挤的浑身是土,阳光下面,大家脸上都露着幸福灿烂的笑容,有的干脆双手插在衣袖里,陶醉的闭上眼睛任人挤来挤去。确实很舒服,暖和啊。
拔树叶梗子
我和很多天南地北的网友们聊过,他们也都玩这个,真是奇妙啊,大家都不在一起,居然玩的东西却惊人的一致。
就是收集很多落叶的梗子,然后两个人把自己的梗子拿出来,套在一起互相杠,看谁的厉害,能把对方的杠折了。开始都没经验,光找那些看起来很粗壮的,结果却被对方极细的一个给弄断了。后来就发现,不光要粗,主要是看韧性,后来我们就找那种看起来蔫不啦几的,褐色的,比较结实。
可是大家都不笨啊,都找那样的,哪有那么多那样的啊,于是很多人发明了,把嫩的树叶梗子收集起来,放在鞋底,每天踩着,几天后,就蔫儿了(不蔫才怪呢……)
还有些不厚道的人,居然把细铁丝串在落叶的梗子里,结果当然是杠遍天下无敌手啊,当然,要为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嘛,最后肯定是暴露了。
这个游戏,我不知道别人玩不,反正我老玩儿。
小时候虽然不爱看戏,但却羡慕戏里的人物,穿的衣服等等。于是回家自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伴儿们模仿。
地点是我家。我们模仿的戏是苏三起解。我翻出我妈的包袱,拿出里面红红绿绿的碎布头,弄成花儿,戴一脑袋,然后用烟盒里的银色锡纸,剪成椭圆形,用浆糊贴在额头一圈(铜钱头)用黑布垂在两边,是长发。穿着我妈的长袖衬衫,外面罩花袄,下身裹着我家炕上的褥子,脑袋上还用红布条一裹,在边上扎个红花。最后还用硬纸壳剪了个枷锁,套脑袋上。这就是苏三的样子了,看着还挺像的。
我们扮演的苏三开始站在白色的蚊帐里,然后两个小伴缓缓掀开了蚊帐,苏三就露出来了,然后就胡乱唱,扭来扭去,小伴还有假装在下面看的,看一半,还装模作样的说,中场休息吧,我去买个水煎包去……
一般玩过家家,最多的项目就是做菜。
几个伙伴,在田地边上,用砖头砌成炉灶,瓦片当锅。用小刀子把野菜或者草切碎,放在瓦片上炒,这些都是当妈妈的要做的任务。做好了,就喊其他人来吃,大家一人端一个瓦片过来,盛了锅里的“野菜”端着假装吃。
这些玩久了就没意思了。
于是我们开始完带孩子去医院打针。这样就有人当医生,有人当妈妈,有人当孩子,角色丰富多了。游戏就是妈妈带孩子去医院打针,然后医生把孩子裤子脱了,用水在屁股上抹一下,然后用小棍儿扎屁股……既然是游戏,就得轻轻扎,不疼。但小孩子的手劲儿不同,有的不免会扎疼了病人的角色。然后那个病人还不吭声,默默的忍受了疼痛……游戏一轮结束后,这个病人便满脸严肃的说,这次我要当医生,不让当就不玩了!
当就当呗,大家正玩的起劲,就同意了。正好这次病人是上次那医生……等病人刚趴下,这个医生就迫不及待的脱下病人的裤子,药水都忘了抹了,直接用小棍儿冲屁股蛋就来一下,病人嗷嗷叫着就蹦起来,涨红着脸喊:你怎么来真的啊,这么狠?!那医生也毫不示弱,更大声的喊:谁让你刚才扎我那么狠!然后大家不欢而散。
过几天后,几个人又凑一起,说玩啥啊?还是玩看病吧!这次大家不许打针那么狠啊。
于是,又继续玩了。
下雨天,我们就去土堆上,挖一大块被雨水淋透了的泥巴,放在自己家门口的石头上玩,最开始的玩法是,把泥捏成一个碗状,然后往里吐口唾沫,然后举起来使劲往地上一扣,会发出很大的声响。我们就比赛看谁的声音更大,更特别,玩到最后,口水都干了,还溅一脸泥。
后来我们就用泥巴捏一些泥人,泥狗等东西,用棍子把头和身体都串起来,摆在窗台上。等天晴了,那些泥人泥狗都由褐色变成白白的干土色,一排白白的,排在窗台上,挺好看。
挑冰棍棍儿
我相信很多人玩过。
夏天把吃的冰棍棍儿攒下来,攒一大捆,来玩挑棍儿游戏,我比较爱玩这个,还挺上瘾。
很简单,用手抓起一捆棍儿,举到被允许的高度,手一松,棍儿就掉一地,横七竖八的。然后拿起一根,开始一根根的挑开这些摞在一起的棍子,挑其中一根的时候,不能碰到别的任何一根棍子,需要秉着呼吸去慢慢挑,很有意思。
吹圆珠笔芯儿
这个游戏一般是晚上自习课才玩的。
小学时候,晚上自习是没电灯的,自己带蜡烛去上课。开始我们都玩蜡烛,把蜡烛烧化了,倒到各种容器里,放上绳儿,自己制造各种造型的蜡烛,但往往因为制造的蜡烛太粗,中间到烧化没了,两边的蜡还很多,太浪费,所以就不玩了。
于是又玩自虐,就是把蜡烛油滴在手心上,滴很多,然后向大家显摆自己不怕疼。其实开始有点疼,但最后玩多了就不疼了。
最好玩的是吹圆珠笔芯儿。就是把油已经用完的圆珠笔芯,侧面放在蜡烛火焰边上烤,这个很需要技巧的,烤过了,直接就把圆珠笔芯烧个洞,那就没法玩了。要放在合适的位置,慢慢的烤,烤的那笔芯软软的,软到一定程度时,嘴含着笔芯的一头一吹,那被烤软的地方,就会鼓起一个大泡泡。
某一晚我和一女同学就在玩这个游戏,我们是同桌。我们俩吧攒的笔芯都吹了起来,最后实在没有笔芯了。她很豪爽的把自己还没用完的笔芯拿出来,说吹了吧,明天我再买信的。
于是她就把自己那没用完的笔芯放火上烤,烤差不多软了,她就使劲一吹,吹起了一个大泡,然后接着泡就炸了,只听嘭的一声……我那女同学的脸上,瞬间就布满了圆珠笔油儿…….全是由均匀的点状组成,就像喷绘效果一样,又像现在漫画里那种网点阴影的感觉。然后她一慌,还低头去擦,结果头碰到了蜡烛的火焰上,一阵细碎的哗哗声之后,我看到她额头那里冒起一团火…….然后她的刘海上面一层头发就没了,用手一摸,掉下来一堆褐色的粉末,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糊味儿,有同学喊:怎么一股烧猪毛的味道啊。他一喊,我还想,果然是啊,我记得我爷爷过年时,买个猪头,用火棍子去猪毛时,就这味道……
整个过程很突然,我们都没来得及尖叫,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我们已经笑得不行,因为自习课,有班长看着,虽然可以玩耍,但却不能大声喧哗,我们俩就脑袋埋在桌子那里,吭哧哼哧的笑,憋的满脸通红,眼泪都出来了。她吐了口唾沫在手上,去擦那圆珠笔油,根本就擦不掉。于是我们就从那么痛苦的笑到下课,又从学校笑到了家。
我回家边笑边给我妈讲了半天,讲到最后我都捂着肚子蹲那里了,我妈还很迷茫的看着我说:你咋跟憨憨一样啊,有啥好笑的。
买了本北岛的《城门开》。几乎是看到名字就决定了要买,那三个字透出来的,有种说不出的亲切。
也是在城门边长大的孩子,不过不是那么有名的北京城,只是华北平原上一座古意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的小城,然而院子里一抬头也还能看见城里的几座古塔,村东护城河边还有一段只剩下夯土的古城墙。
印象最深的是城门,曾经三道城垣的瓮城,月城门早已不见,瓮城门闲置一旁,一条马路从里城门下通过去,是村子里的人进县城最常走的路线。
那一道是西城门,都说西方主肃杀之气,西城门算不得吉利,倒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那时候城门洞里一片漆黑,坑坑洼洼的路面上没少摔过跤,至今还记得紫药水涂了伤口的那种难看。
儿时有个常玩的游戏,谁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要好多人一起,分成两拨,各自手拉了手,隔开一段距离站着,一边一句对着念歌谣,念的是“鸡鸡翎,上南城,南城高,你娘挑”,然后一方问“挑的是谁”,谁的名字被对方点到谁就向对面跑,从其中两个人拉着的手中闯过去就赢了,可以把对方一个人带回来,而闯不过被拦住了就算输,就要留在对面,这样轮流挑人,挑到一方只剩下一个为止,不过很少记得有哪次这游戏玩到最后的。那时男生和女生常玩的游戏大多不同,这个却是大家都喜欢,但似乎还是女生玩得多些。从未深想过这到底是什么游戏,后来长大了,有一天想起这几句歌谣,突然发现里面的故事原来竟是评书里听来那些攻城伐寨刀光剑影的再现。方言里的“鸡鸡翎”就是戏台上武将头顶的雉尾,游戏的过程分明是一方守城一方进攻,城门前双方对垒,讨敌骂阵,然后是单***匹马闯敌营的桥段,俘获敌军得胜回营或者被对方俘获。
虽然是平原,滹沱河边这座城池,也算是河朔一带的重镇了,不知道那样的游戏只是看了戏台上的表演之后的模仿,还是那些曾经的战火的记忆。只是后来再想起这个游戏,总会把背景还原成那座熟悉得有如自家宅院的城门。上面的城楼早不见了,只剩下些蒿草和酸枣树,不见雄浑只余落魄,不过总还是比上面建一座粗制滥造的崭新城楼好些。至今的遗憾是从来没有爬到城门顶上过。小时候孩子们喜欢爬到城门上摘酸枣,回来就有了炫耀的资本,自己虽然是女孩也从没让人省心过,却因为听了鬼故事一直没有胆量去。
一本书名,扉页上几句歌谣,时代差了太多,但还是被书里的回忆勾起了自己童年的记忆。越来越怀旧,一半是因为现实的不如人意,一半是年华的无可挽留。来时的路已面目全非,还是只能带着些许绝望的心情继续走下去,那些记忆是小时候路灯那来之不易的灯光,昏黄的光晕,模糊却让人温暖。
书里说,日光灯制造了白天的假象。按一下按钮就能让夜晚消失的日子里,果然是没有多少心情看看头顶的月亮。窗外起风了,听着落叶吹得哗哗作响,仿佛回到了那个路灯只在春节几日亮起的小村子,雪白的月光照亮了多少没有路灯的晚上,一群伙伴在月亮地里互相踩着对方的影子,那样的时光,远得似乎已经看不到了。
八十年代初,我出生在河北的农村,记忆里保留了关于玩耍的回忆,不怎么花钱的玩耍时代似乎越来越远了,搜寻几个留念。
儿时游戏1:打瓦
打瓦,最初玩的是用破碎的碗的磁片,或者是陶瓦碎片做成两三寸见方的瓦,后来有条件的也拿自行车或者三轮车,甚至是汽车、拖拉机的轴瓦,就是带***的那种来做瓦。
玩的时候每人一个瓦,轮流击打对方的。先将对方的瓦在远处地上用土做基,立住了。然后用手里自己的瓦去投射。打中即为获胜,也有的时候玩的高兴了,不用手,利用脚的转动来拨动自己的瓦滑动去打对方的瓦,那个时候,常常玩到天黑,不亦乐乎。
当时小朋友都以有一个铁质的轴瓦为骄傲,因为结实,很拉风,让别人嫉妒不已。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哥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个大瓦,直径在十五厘米左右,对当时的小朋友来说,超级牛了。现在想想,也不过可能是一台55马力拖拉机上面的废弃零件,因为他的一个亲戚是村子里收破烂的。
那时候,天黑不回家的孩子,经常能听到自己的母亲站在村里的房顶上喊自己的名字,回来吃饭啦。
这声音传的很远,印象更深。
这来源于击壤,可参见:
/s?wd=����&tn=wzjujumao_cb&bar=11
儿时游戏2:红薯蔓
红薯蔓是多用途的宝贝。
新鲜的红薯蔓,选取鲜嫩的叶子,加上玉米面一蒸,用醋蒜汁一浇,是当时改善生活的美味之一。找片新鲜的红薯叶子,两头折开,可以做成一挂耳坠,挂在耳朵上,好像印第安人那般风光。
那时候买不起标准的跳绳,小孩要跳绳两个办法,一是拿作为生产工具的绳子偷偷改造,这往往要面临家长的责难。二则是通行无阻的办法,每年秋天红薯收割之后,选用长度合适的红薯蔓子,晒一晒,去点水分,就可以跳了,时不时的断了,没关系,红薯蔓子多的是,成片成片的搭在院墙上晾晒,抽下来一个换了就行。
晒干的红薯蔓是冬日里养肥猪的好饲料,对小朋友来说,还是一种廉价的纸烟替代品,那时候看到大人吸烟很风光,自己又不可能买,于是用干红薯蔓代替。红薯蔓中间有个空心的孔,点燃之后可以抽气,来上几口,品味一下,还有点淡淡的甜味。当年我们常常这样过把干瘾,闭上眼睛遐想一下,美滋滋的赛神仙。
儿时游戏3:陀螺两种
陀螺在我们那里俗称疯老婆或者捻捻转儿。捻捻转儿还有一个同音的词,碾碾转儿,在小麦已经灌浆即将泛黄的时候,选麦穗若干,在碾子上去掉谷壳,碾碎成片,淡绿泛白,如同翡翠抽丝,或清油煎炒或加上鸡蛋香椿炒上一盘,实在是人间极品。
而抽疯老婆,大概是老婆不听话发疯撒泼的一种管教,小男孩从小就抽疯老婆,长大后却很少有大男子主义者,多么可贵。
先说制作,大陀螺制作起来不难,找一段粗细合适的圆木,把一段削圆了,顶头上找一颗***,用斧子砸,或者拿烧火的火镩烧红了烫个位置再砸进去,确保***不掉,一个陀螺就做成了。
做好了陀螺再做鞭子,找一根一二尺长的小木棍或者竹棍,一端绑上半米到一米长的绳子做鞭稍就能用。北方竹子稀少,拿竹棍的显得很时髦,找不到竹子没关系,扫院子的大扫帚是竹子做的。有废弃的扫帚当然很好,没有的话只能拆新扫帚用,这免不了又要受家里责难。
鞭稍要选择结实耐用的绳子,否则抽不了一会就散了或者断了。当时赶马的邻居参照好马鞭的做法给我们出主意,找皮绳子,浸透了油之后,结实异常,可以用很长时间。皮绳子很不易找,于是自行车外胎里的绳线成了首选,把细细的它们小心抽出,几根编成一束,做成的鞭子也是非常结实。再其次就是用麻绳编成束,也很耐用。麻绳当时家家都有,是做鞋底的材料,当然,麻绳用多了母亲们又会不干的。
陀螺鞭子齐备,随便找块场地就可以比赛了。互相之间欣赏对方的装备,然后比赛谁的转的时间长,谁一鞭子抽的远,还有定点的项目。开始抽的动作有两种,一是把鞭子夹在胳肢窝里,双手发动陀螺,一是用鞭稍缠好陀螺甩出去,两种姿势颇似跑步当中的蹲地起跑和站立起跑,各有乐趣。那时候,常常一玩半天,甩的膀子都疼。
以上说的是大陀螺,需要很大的场地玩的开,上学时只有课间才能玩。课堂上要解闷走神,还有一种小陀螺。拿一根火柴,找一个打针用过的抗生素小药瓶的胶皮盖子,把火柴棍顺着针头扎过的眼穿过去,一个小陀螺就成了,两三个手指夹紧了一拧,就可以在课桌这块战场上自由发挥,比赛战斗了。
抓石子滚铁环等都走进了博物馆
专家表示传统游戏式微不利孩子发展
儿时游戏
50年变迁
2011年的“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欢乐的童年时光。在不同的年代,儿童的游戏耍乐方式又有不同,记者走访了上世纪60年代至二十一世纪的广州人,还原各个时期的欢乐时光。
记者采访发现,风靡上世纪60年代的抓石子、滚铁环等已经走进了博物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酷爱的啪啪纸、挑花绳、跳皮筋也逐渐在街头消失。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广州小朋友大多没玩过甚至没听说过传统游戏,吸引他们的是各种动画和智力游戏。
专家表示,这些注重群体合作、发展运动技能的传统游戏如果任其消亡,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存在消极影响。
抓石子太投入常忘了回家
“印象最深的就是抓石子,我经常玩到忘记回家,现在几乎见不到有小孩会玩了”。1961年出生的郑女士对儿时游戏的欢乐时光记忆犹新,每天大伙在街头巷尾滚铁环、跳房子,最喜欢的就是比拼抓石子。
那时候物质生活贫乏,地上的石子、泥沙就是最好的玩具。郑女士专门向记者演示了这个淡出广州的游戏:“抓石子”只需捡来大小适当的石子十多颗,然后将一把沙子用碎布块缝成棋子大小的沙包作为“子王”。
“玩法虽然简单,可是很讲究技巧”,先把十多颗石子撒在地上,然后捡一颗“子王”在手上,抛向空中,同一时间从地上抓几颗石子在手中,然后手心向上接着即将落下的“子王”。从地上抓石子时,可以抓一颗或者多颗,越多越好。万一在抓地上的石子的时候,碰到了其他人的石子或者没有接着落下的“子王”都算输。“为了延长抓地上石子的时间,往往手上那颗&子王&要被抛得很高,反正很考验手急眼快。”
“抓石子”早在明代就有记载
不仅是现在的孩子,记者采访了几名正在上大学的广州人,他们小时候也没玩过“抓石子”。
其实“抓石子”是我国流行很广的传统游戏,在北方被称作“抓子儿”,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明代《帝京物略·春场》中说:“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橡木、银砾为之,竞以快捷。”《红楼梦》中也有丫鬟玩“抓子儿”赢瓜子的描写。
自制小木船弹贝壳爱集邮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广州儿童,物质生活开始丰富,出现了铁皮汽车等玩具,但主要的游戏玩具还是生活中收集的小玩意。1976年出生的任先生最珍贵的玩具就是和爸爸一起制作的小木***和小木船,“记得木船做好后,我用橡皮制作了一个简易马达,拿到水池里面航行了一小段,很是兴奋”。
而与伙伴们最欢乐的游戏就是弹贝壳,“相当于拍公仔纸”,任先生说并不是个个小朋友都能拥有公仔纸,于是大家就想尽办法收集不同的贝壳,谁弹翻了对方的贝壳就可以收为己有。“那时候人民路正在开挖,地上有很多贝壳,我跟小伙伴每天会去淘贝壳”。
等到上小学以后,收集邮票又成为了70年代孩子的兴趣。1975年出生的余***还记得,当时家人有信件寄到,她就把邮票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并拿回学校和同学交换。“那时对邮票的认识有限,还上过当呢,同学用公仔纸冒充换走了我的邮票”,余***回忆起往事,不禁哈哈大笑。
大人小孩
都爱上玩魔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生活日益丰富。1984年出生的黎冰不仅会玩抓石子、挑花绳、折纸等传统游戏,还拥有洋娃娃、医生道具过家家等玩具。“我玩挑花绳可以玩整日,变得出30多种花式,最好玩的是自己手上一种花式,一翻到伙伴手上就换成另一种花式,有时勾错了花式散开,又重新一级级来过,曾经还创出新花式惹得伙伴很羡慕。”
跟前辈拿生活中的道具充当过家家不同,黎冰拥有从南方大厦购买的仿真过家家道具,包括煮饭和医生听诊套装两套。“我邀请同伴一起扮演妈妈和医生,好玩极了”。黎冰记忆中最珍贵的玩具是一个金发的洋娃娃,眼睛会动,嘴巴会笑,“我经常为她梳头扎小辫”。此外,黎冰还饲养过蚕虫和小鸡。“幼儿园有段时间特别流行养蚕虫,很多人在门口兜售,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几条,很用心地喂桑叶饲养直到结茧,不简单吧!”
过了几年,黎冰又拥有了一个风靡全城的魔方。“大人小孩都爱玩,是当时最为流行的玩意,不拥有一个魔方会被伙伴嘲笑的”。
游戏机溜溜球席卷儿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产品的急速发展,游戏机席卷了儿童生活。从国外传来的红白机、国产的小霸王学习机,游戏机的块头也慢慢缩小。1992年出生的冯建刚上小学就拥有了一台俗称GAMEBOY的进口游戏机,直接“秒杀”了表哥们功能单一的“落伍”方块机。
与七八十年代的儿童不同,90年代的孩子是在广州城市改造中成长起来的,很多从老城区的街巷搬进了高楼,走街串门的活动越来越少。冯建印象中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时光,就是大家比拼四驱车和溜溜球,“谁的装备好,自然获胜的机会就大”。冯建回忆,当初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购买游戏机和四驱车的奖励。
冯建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电子宠物”曾经风靡一时,他养了一只恐龙小心翼翼地“伺候”。“现在回想起来好傻啊,特别幼稚的游戏”。
孩子也爱在网上“偷菜”
近十年来,广州已经很难再看到儿童在街头巷尾热火朝天地跳皮筋、跳房子的景象了。抓石子、滚铁环、扔沙包、挑花绳这些传统游戏被送进了民俗博物馆,只能成为人们缅怀过去的模具。传统的“一二三红绿灯”、“糖黏豆”等游戏改良成“真假地雷”、“拉火车”,但大多是上幼儿园时老师教的,上了小学就玩得少了。
7岁的军军最喜欢的就是动画片里所向披靡的超人玩具以及各类遥控汽车。令记者吃惊的是,网络上风靡***的“开心菜园”、“愤怒的小鸟”等游戏也让军军着迷。小小年纪的军军已经懂得上网,使用爸爸的平板电脑。
记者发现,21世纪出生的小朋友,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他们游戏的方式更倾向于独立进行智力游戏和网络游戏。
专家视点
要保存传统游戏
应创造“玩的条件”
儿童文学作家刘小玲是地道的广州人,她对传统游戏式微表达了担忧,“现在各种玩具的丰富,家长的顾虑和溺爱,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刘小玲说,传统游戏往往是训练儿童大脑协调能力最好的手段,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随着社会变迁,新一代的爸爸妈妈或者长辈都不放心孩子们单独活动,自然就忽略了这些传统游戏。要推广好的传统游戏,家长可以先带着孩子一起玩,孩子一旦掌握了玩的技能,并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就会自发地组织同龄人一起玩。“红绿灯”这些游戏能保留下来,孩子们都喜欢玩,就是因为家长、学校都会教,父母在家里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玩。她建议,学校也可以尝试在课间开展传统游戏活动,或者利用活动课专门教授孩子制作传统玩意的方法。
(文/记者 廖靖文)
1、猫捉老鼠
选两个小朋友做猫,5-6个小朋友做老鼠,其余小朋友手拉手成圆圈做老鼠洞,嘴里念儿歌:
小老鼠,真正坏
偷吃粮食和饭菜.
小猫小猫快快来,
捉住老鼠除了害
小老鼠听到&小猫小猫快快来,&,就从洞口钻进钻出,小猫紧追捉钻洞的老鼠.要是老鼠逃回洞里,猫就不能进去捉它.被捉到的小朋友停止游戏一次,捉到5个小朋友后,换小猫小老鼠,游戏重新开始.
老鼠不能老呆在洞里不出来,只能进洞三次.
2、我们都是木头人
大家围成一圈,直立,1、2、3后一起喊: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然后就一动不动,面部除外,因为你要靠自己丰富的表情去挑逗其他人,让别人乐不可支,前仰后合,然后你就赢了,虽然你没动嘴,没动手。赢了的人总是英雄,可以打输了的人的掌心。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几轮之后,看看谁是最后的英雄。
游戏用品:圆盒子,粉笔,宽敞的地方
游戏目的:平衡能力
游戏方法:可以单人或者多人一起玩,最多可以同时八个人一起玩
在地面上画上大小一样的田格,在外围的方格边上画上半圆。每个人各占一个半圆边上。游戏开始,把盒子扔到半圆里,抬起一只脚跳进去,将盒子踢进第一个方格,然后按照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单脚踢一圈,回到自己的半圆外面为胜,按顺序每个人一次。第2回合,盒子扔进第一个方格,依次类推
备注:一开始可以在跳的过程中适当踮脚,以后就不可以踮脚了
4、游戏名称:楚河汉界(刚起的)
游戏用品:削铅笔的小刀(最好是立刀),松软的泥土
游戏目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方法: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玩
在略潮湿的泥土上画上一个“日”字,两个人平分秋色,一人一刀扎在对方的界内,在刀子落下的地方,按照刀痕顺势划一下,把对方的地盘分成两部分,让对方选择一部分留下,其余部分划入自己的地盘,胜利方继续游戏。
1,如果出现刀子没有立住,倒下为失败。
2,划出的部分不能和自己一方地盘会合为失败,由对方继续游戏。
5、斗鸡(多人游戏)
游戏用品:人
游戏目的:平衡能力
游戏方法:把人数分成两部分。每个人抱起自己的一只脚,单脚着地。用抱起的一条腿去撞击另外一方的人,只要双脚落地,就被淘汰。最后哪方被淘汰的人数多,为失败方。
6、沙包的多种玩法:可以用手扔,用脚踢,用脚夹着等等
第一种:和踢毽子的方法一样
用手向高处抛出,膝盖弯曲,用脚内侧或者外侧将沙包踢向高处。踢沙包的脚
可以从另外一条腿前面或者后面踢出。(高手可以连跳带踢的)
如果想用身体其他部位,沙包就没有毽子好用了
第二种:打沙包
(1)三个人以上合作项目:可以分成甲乙两方。甲方人分别站在两边,大概相
距5,6米左右,乙方人在两人中间。两边的人用沙包打中间的人,打到即下台。没有打到的人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接到沙包,就可以把下台的人救回来,继续游戏,接到一次沙包,得到一条命。直到一方人都被打下台为止,双方交换位置。
(2)在地面画一个圆,在圆前面大约两米的位置画一条直线。(双方合作游戏)
甲方一人在线和圆之间将沙包,用脚踢出去。乙方在线以外的位置手接沙包,接到沙包,甲方踢沙包着下台,甲方换人。如果乙方没有接到沙包,由乙方拣到沙包者在沙包落地点,向甲方的圆抛掷,抛进圆,甲方踢包者下台。如果没有抛进圆,可以用脚量一下距离(脚尖对脚跟,需要平衡能力),如果距离大于一直脚的,可以继续游戏,如果小于一直脚的距离,甲方换人继续游戏。甲方所有人各玩一次之后,双方交换地盘,重复以上游戏。
第三种;耍拐(训练手指协调能力的)
这是用羊腿骨或者猪腿骨的一个小拐,需要四个大小一样的拐,和一个沙包(乒乓球也可以)
用手抓起四个拐撒向地面或者桌面。用手向高处抛出沙包,在沙包落下之前,用手搬拐,可以搬成大耳朵,小耳朵,鼓肚和坑,一次可以搬一到两个拐,搬好之后,用手接住从高出落下的沙包,四面全都搬到了,就可以收拐了,用手抛起沙包的同时,就将四个拐同时抓起,接沙包,游戏结束。
还有一种玩法,就是一次分别抓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这个方法适合初学者
(撒拐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小指在下,可以大拇指和二指在下)
7、皮筋的多种玩法
可以分成单筋,双筋,三根筋
还可以在撑皮筋的人数上做文章:两个人的,三个人以上的
边唱边跳的:(一根筋)
小皮球,香蕉梨。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
双筋:从脚脖子开始,一直到大举。两根筋之间的宽度发生变化,高度也变化难度增加。
有跳茅坑,上海钩针等玩法
三根筋:先跳进中间,在到两边,可以随意编花样,压筋,挑筋,勾筋等等
8、女孩儿玩的游戏:
占位:手翻绳
占位:玩“噶拉哈”
游戏用品;过去都是自己动手搓泥球,现在只能用玻璃球
游戏目的:观察力、协调力
游戏方法:人数不限,一方用两手指弹出自己得小球,另一方弹出的球必须与之相撞,方为胜者,看谁的命中率高。
10、滚铁环
游戏用品;用铁丝弯一直径300-600mm的圆环,另用一直铁丝前端拧“U”型钩
游戏目的:没有目的
游戏方法:拿着游戏用品满世界滚去,天黑后滚回家就胜利了
11、摔泥娃娃
游戏用品:泥巴和水
游戏方法:夏天雨后,两个孩子找一个有泥巴有水的地方,两个人分别和一堆稀泥,然后分别在手里做成一个碗状的泥巴碗,做好后摔在地上,对方用自己的泥巴补摔出来的窟窿,谁剩的多谁赢.
12、丢手绢(多人游戏)
游戏用品:人和手绢
游戏规则:多人团团围坐,一小朋友围着圈儿跑,找机会把手绢偷偷地丢到某小朋友的后面,然后快跑,如果能抓住这个小朋友,他就可以坐下,轮到那个被抓的小朋友丢手绢,如果没抓住,那么他还得继续丢,一直到抓住某一个小朋友为止。可以一直这么玩,也可让被抓的小朋友先表演节目再丢手绢。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跑步能力和反应能力。
13、老鹰抓小鸡
游戏过程:1、选一个小朋友做老鹰,以抓住母鸡身后的小鸡为目标。
2、选一个比较能干的做领头的鸡妈妈,小鸡们一个接一个地拉着前面人的身后的衣服,跟在鸡妈妈的后面,而鸡妈妈则在前面伸开双臂保护后面的小鸡们。
3、老鹰快跑,千方百计地抓小鸡,如果抓住了小鸡,那么被抓的小鸡就不能再上场,小鸡逐渐减少,直到全部被抓完为止。
14、捡细棍条或者牙签的游戏
两人或者以上
准备一把细细的棍条,我跟女儿用的是牙签
玩法:先猜拳决定谁先捡牙签,把牙签一把甩出去,然后再一根根捡起来,动到其他的牙签就轮到另一位玩,密集在一起的牙签可以用其中一根已捡起的牙签挑,捡得多的赢
这个游戏要求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好玩,所以对培养注意力非常有好处。
15、打弹子:多人游戏
玻璃弹珠一人一颗。在泥地上弄一小洞,再划一根线作为起点,游戏者轮流用手指弹动珠子,谁先进洞谁赢。
堆沙包:多人游戏
用潮湿的沙子堆一个沙包,在顶端插根棍子,轮流用小棍弄走一部分沙子,谁把顶端的棍子弄倒了谁就输了。
这是真的刀,也是真的扔。刀是用工厂的铁锯条磨成的。
其实那个时候,没有钱买真的刀,哪怕是削铅笔的那个小刀,谁要是有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削铅笔刀,那他们家简直太富有了。在我的印象里,家是上海的孩子一般都很富有,他们总有一些大家不经常看见的东西。比如那种软软的泡沫铅笔盒,有的还是两层的。我们的铅笔盒都是铁质的,有的盒盖都扁了,还有锈迹。铅笔盒里的铅笔刀就是那个铁锯条打磨的刀。
女孩子一般没有铅笔刀,她们如有需要,随便问一个男生就可以借到。判断一个男生是“好”还是“坏”,可以从刀上看出来:铁锯条的一端都有一个小窟窿,好男生的那个刀,啥都不拴;坏男生一定拴个红线头。---为了扔飞刀用的。最开始,拴那个红线头就是为了好看,后来发现对于甩飞刀时,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用,哈。
男生下课后,拿着刀,对着大树甩,当然不是树下还站个人那种的。一般两米内,直接拿着刀尾,刀刃头朝前扔,可以扎到树上,如果过了两米,我们发现需要反着抓那个刀,也就是两只手指要捏着刀刃,刀尾朝前比量着甩,刀翻一个跟头才可以扎到树上。
游戏就是看谁在更远的地方扎到树上。
当然了,被老师看见这种带红头的刀,肯定被没收。明天再叫大人去打一把,即可。
现在孩子的户外活动似乎不是很多了,特别是一大帮孩子一起活动的。
木头人儿的游戏随时随地可以做,那个时候男孩子也很疯,好像这个游戏对于男孩子的兴趣不是很大。因为游戏的要求是被将要碰到的人要含着木头人儿,不能动了,等着别人来救,没人救,那你就站那等着吧。男孩子如果有一分钟没被救,那就快要犯规了,不是这个脚动,就是那个手动。
游戏开始也是从手心手背找到抓人的人,孩子们需要在一个范围内玩,不准出线。抓的人去抓那些跑起来的孩子,孩子们分散着跑,抓的人要采取各个击破,将他们先赶到一个小范围内,千万不要先抓,否则分散的孩子抓成木头人也会被救走。这样将木头人最好分隔在自己的背部,让那么活动的人不能靠近他们,直到被全部抓成木头人,则第一节游戏结束,下节重新开始,第一次的抓手,下节可不参与手心手背的选择,直接成为活动人。游戏循环往复。
整个游戏玩下来是满头满身的大汗。特别气人的是有的孩子在快要被抓住的时候嘴里喊的是木头儿,少喊一个字,等抓手一离开就又开始动,结果每次抓手都要确认对方喊的是什么,并且手要碰到对方,就跟盖上一个章一样,哈。
四季都可以玩的,一般是星期三的整个下午,或者是放学后、吃晚饭前。
一个铁罐头盒子,一帮576个的男孩子,楼下的隆起的马葫芦盖作为重要游戏道具。盒子放在盖子上,一个人踢飞,其他人包括踢盒子的都躲起来,剩一个人去捡回来,然后去找躲起来的人。
游戏开始的时候用掌心掌背找出倒霉蛋,谁出唯一的不同,谁就是捡盒子的人。一般我们那帮人里总是有一个男孩子成为这个倒霉蛋,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每次都出掌背,我们于是都出掌心。
这个时候,选出一个力气大的男孩子负责踢那个盒子,踢盒子也有讲究的,有时候给踢的好高哟,都踢到了对面的鸡窝上面了,倒霉蛋爬上去捡,这样大家躲的时间就多了;有时候倒霉蛋自以为聪明,先到鸡窝那等,结果“大力气”一脚给踢到相反的地方,大家一边哄笑一边散开躲藏了。倒霉蛋也蹦蹦的去捡盒子了,放到马葫芦盖子上,然后去找。
那个时候住的地方环境也很乱,啥都有,小偏厦子,鸡窝,砖头堆。由于是分头躲藏,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在哪,都露个小脑袋去观察,看见倒霉蛋去别的地方了,自己就赶紧跑出来,奔着马葫芦的盖子就去了,嘴里要含着“到家”,“到”字拖的很长音,要这样喊“到。。。。。。。家”。倒霉蛋沮丧的回头看,沮丧间,本来可以发现的小伙伴突然也冒了出来,从他眼前迅速的也奔着盖子去了,嘴里哇哇的喊着到家,倒霉蛋彻底沮丧了。
如果被倒霉蛋发现了藏身之所,倒霉蛋就要迅速返回盒子处,嘴里喊着“XXX收家”,同样“收”字要喊的长。那么被喊的人将是下次捡盒子的倒霉蛋的候选人。如果前面到家的孩子愿意救他,那么后面被收家的孩子成为了候选人。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腐败,到家的孩子有时候不愿意救与自己平常关系不好的孩子。于是,就有孩子贿赂那个到家的孩子,或者给他一个玻璃球或者给他几张烟火牌(烟火牌这个游戏咱以后说)。
天蒙蒙黑的时候,胆小的倒霉鬼可能就不敢去楼道或者鸡窝那找人了,索性就坐在马葫芦上等,大家一看他都不出来了,一般游戏就散了。回家吃饭睡觉。
让我们回味的儿时游戏
中国网 .cn 时间:
当一个个孩子长大***、为人父母,回首儿时,对童年的回忆,多半藏匿在他们关于游戏的记忆里。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童年并没有一个标准而清晰的模样,却多多少少打着时代的印记。物质匮乏的时候,孩子们玩得简单、单纯,追追打打就是一天。
改革开放之后,国门打开,中国与世界接轨,电脑、游戏机深入到中国家庭,数字化生存使得我们这个星球越来越形同一个村庄。孩子们不再拘囿于一个户外的童年,游戏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游戏,童年的转型
文/本刊记者 张 曼
如果用镜头把中国30年以来不同时代孩子们的游戏影像,做成一部横贯时空的纪录片,一定会让许多人都心生感慨。在某种程度上,几代人的童年几乎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映射。
几代人的童年狂欢
倘若这部纪录片是按色彩来区分的,其中色彩最丰富饱满的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生人的童年影像。尽管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尚在物质匮乏的阴影里,童年却并不因此而苍白无趣,相反,孩子们的天性大多在种类丰富的游戏里得到了释放和满足。
那时,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尚未开始。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对游戏的创造力和大胆的想象都并未受到额外的禁锢。他们很少单独行动,常常三五成群,自发地组织和开创一些有趣的游戏项目。用如今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带着乡土意味和野趣的追逐欢笑,似乎反而得益于那个年代的匮乏状态。
曾访问过身边几位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如今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而“童年游戏”几乎是个一提及就让他们目光熠熠生辉的词汇,无一例外,都有趣事糗事一箩筐。
那时的孩子们远在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的诱惑之外,不知“至尊汉堡”和哈根达斯为何物,更无法想象整日幽闭在家是何种感觉。男孩子们上山打麻雀,农田沟里抓虾,河边甩杆钓鱼,傍晚列队巡逻、带兵打仗,女孩们跳房子,跳皮筋,聚在一起研究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儿。
“我们用碎玻璃捡来当胶片,用毛笔在上面画各种图案,讲述各种情节。一到天黑,就拿出家里的手电筒,把画在玻璃上的图案照射到白墙上,模拟电影放映。制作的电影题材主要来自小人书,《水浒》、《三国》等等,观众还不少。”
“弯下身子,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食指刨去圆洞周围的灰尘,口中念念有词:‘地牯牛,地牯牛,请你出来吃酒酒,请你出来吃酒酒!’念着念着,一只只黄豆大小圆圆的小虫便仿佛很听使唤似的,呆头呆脑地从灰尘中爬了出来。”
“三五成群地一起去爬山,下河去捞螃蟹。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还上山刨人家挖完不要的红薯,到地里去烧来吃,好吃极了。”
这种快活而大胆的童年狂欢一直延续到了“80后”孩子们的身上,童年的游戏是这几代人记忆里欢快的间奏曲。
大院,阳光灿烂的日子
15年前,中国导演姜文拍了电影《阳光灿烂日子》,被称作是“94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仍渴望观看的影片之一”。影片借着主人翁马小军的独白,讲述了那个年代军队大院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一个黝黑的马小军,勾起了多少人的童年记忆。
在这个电影拍摄完成的那个年头,中国才开始了住宅商品化的步伐。此前,中国城市的住宅分配大多由单位统一完成,单位所构成的住宅小区或院落是那个年代的特色产物。尽管对父母们而言,狭小的空间和遥远的公厕是那个年代痛苦的记忆,对孩子们来说,院落却是安顿悠长童年时光的摇篮。
“那时候一见面,就问你是哪个院的啊,你们院离我们院多远,我们院最近都有什么活动,特别有意思,在我们小孩的脑袋里,全世界好像都是靠院子划分的。”70年代末出生的王新回忆说,“那时候北方一到冬天,菜就很少,家家户户都储存大白菜,我们院里就堆起了高高的白菜山,外壳上结了薄薄的冰,我们一帮小孩冬天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爬白菜山。”
在伙伴们欢快的招呼里,什么事情都变得有意思了。
在“80后”潘丽的印象里,院子里的小孩们俨然成了一个小社会,活动多得眼花缭乱,“我们那会女孩子们还组织了春节晚会,在一个没人使用的大礼堂里排演节目,歌舞相声小品,种类还挺全,点蜡烛许愿,给各家各户散发自制的节目单。”
但是相比起无拘无束的乡土童年,院落也像是一种隐喻:童年摆脱了匮乏的阴影,却同时也变得有更多的限制了。
城市,失落的童年
在“80后”们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电视已然普及到了城市的家家户户,自制的小电影销声匿迹;印刷精美的“洋画”取代了烟盒,成了闲时消遣论输赢的游戏;群体游戏的种类和时间越来越少,孩子们把一半以上的时间留给了与电视和玩具的独处。
以至于很多“80后”在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有多半时间想起的是当年的动画片主题曲、电视上和蔼可亲的儿童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或是当年的某类玩具。
事实上,电视是预示童年失落的开始。
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资讯和消费时代悄然降临。电视节目与2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更加丰富,尺度也愈加宽泛,无处不消费,无处不娱乐,也几乎能告知孩子们关于世界的一切表象。而在电视前长大的孩子,也理所当然地在懵懂中咀嚼并接受着***世界的规则和秘密。
与此同时,孤独的童年伴随丰富的影像和资讯拉开了帷幕。
院落在住宅商业化的步伐里土崩瓦解。在如今的社会,人们在现实中逐渐相互疏离,家庭成了独立的小团体,生活也更加隔绝和私密。若干年前,邻里街坊之间互相走动的现象,在如今商业化的住宅小区已经越来越少见。
户外和群体游戏越来越少,甚至在有些孩子的生活里已经销声匿迹。孩子们往往在隔绝和孤单中打发着童年时光。
在父亲陈先生的描述里,上小学三年级的虎子生活轨迹很简单,每天4点半从学校回家后,吃完晚饭,就开始在客厅巨大的背投电视前看动画片,他已经独自看完了数十部动画片,无聊的时候还喜欢拿来反复观看。看到7点,回房间做作业。10点准时洗漱睡觉。陈先生无不自豪地告诉我:“他平时成绩很不错,尤其是数学。我告诉他,期末考试要是主课能都拿到A,过年就给他买个电脑。”
事实上,网络虚拟的游戏空间已经挤满了和虎子年龄相仿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起来,虎子已经慢了半拍。而此时,对于孩子们的网瘾是否属于精神疾病,也正引发着网络热议。
玩到天黑才回家
文/本刊记者 张 洪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赶上电脑和网络,也没有机会领略美国大片,他们的童年多半在室外度过,经常是一帮孩子在外面疯跑,一天呼啦一下就过去了。说起弹玻璃球、捉迷藏、扔沙包、跳房子、挑冰糕棍儿这些游戏,他们都有一肚子美好回忆。
廉价而简单的快乐
“我跟女儿最大的不同是,她们这代人的童年喜欢呆在家里,玩电脑,听MP3,而我们却是疯跑着在户外长大的。”39岁的陈列华,山东青岛人,上世纪70年代出生,当年她们那代人喜欢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过家家,每一样都玩得乐此不疲。
“直到现在,每天傍晚,我还是喜欢下楼跳绳,小时候,能跳很多花样,那时,课间或课后就是一个跳皮筋,一直能跳到‘大举’,所谓‘大举’,就是两个孩子用手把皮筋高高举过头顶,我们飞腿将它从空中勾下,后来,大家都有点腿长身子短,可能跟每天勾皮筋有关。”
在陈列华的记忆中,最有意思的是皮筋的来源,废自行车内胎铰成细长条,或者牛奶瓶上束瓶口的皮筋,攒多了,一圈一圈串起来正好可以跳。
那个年代还没有大周末,父母一周要工作6天,孩子周六也要上学,只有周日是“解放日”,可尽情玩到天黑。家里如果有老人,炉子上永远用铁壶热着开水,微呼出啸声,角落里堆着大白菜,屋里没有暖气,烧饭也还没有煤气灶……孩子们独立或结伴出行,不需要接送。放学后,跳皮筋、扔沙包、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上大方格,用护肤香脂盒做成“瓦儿”,大家开跳,将“瓦儿”趋至下一个格子,看谁不踩线最后占完整座“房子”。“房子”跳得好的同学,运动会上拿了跳远的名次,家长觉得这奖是玩出来的成果,回家后免不了要赏一支冰棍。
“每天这样跳,腿功自然练得好。常常是满头大汗,玩得几乎脱水,回家后拧开水龙头直接对饮,母亲说这样喝肚里容易生虫子,也顾不上太多,真渴啊。”陈列华说。
除了跳皮筋、跳房子,30多年前,城市大院里的男孩喜欢收藏烟盒,而女孩则是攒玻璃糖纸。当时,只有春节才能吃到杂拌儿糖,有的孩子还专门跑到印刷厂去捡废弃的糖纸。一张张五颜六色平整地夹在本里,闲时几个小伙伴一起欣赏并互换自己多余的,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在北京的大院里生活过十多年的王惠玲,童年在西城金奖大院8号度过。那时的功课并不很紧,下午放学后,几个女孩就在院里玩老鹰捉小鸡。其实,无非就是一个跑,老鹰永远要捉住最后一个,而鸡妈妈总是挡着道不让它捉到,闪避的功夫很快就练出来了。
那个年代,一般家庭都比较贫困,能保证吃好穿暖已是不易,给孩子买玩具几乎是天方夜谭。很多玩具就地取材由孩子亲手制作,这个过程本身便十分快乐。一把鸡毛、几条碎布、一根铁丝都可以做成玩具,于是就有了毽子、沙包、和铁环,这些简单的玩具,让那个年代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户外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最爱的是夏天,从吃完晚饭开始集合,每天疯玩到被父母一个个连名带姓喊回家。我从来没有独处过,周围几个女孩都是小辫子,急了就互相抓辫子,抓得再痛,也不留短发。因为当时的偶像是李铁梅。”陈列华说。
那时一般家里都没有电视,条件稍好的会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闲聊是人们最基本的休闲方式。吃过晚饭,大人们拿着蒲扇坐在院门口山南海北胡侃,一大群孩子则出来捉迷藏,人人嗓门阔大,舍我能谁。
“那时的大院家家有一个小厨房,背后正好可以躲一个人,我们一般藏在那里,藏得次数多了,很容易便被找到,于是开始朝楼道钻,经常有父母出来乘凉,一开门喊一声,这孩子干嘛呢,很容易就暴露了。”陈列华回忆说。
农村的孩子,捉迷藏还有更好玩的花样。来自河南的王海涛老家在信阳农村,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是“八路军抓鬼子”。当年的电影多是抗战片,英雄是孩子心中的偶像。他们的道具是木头做的驳壳***、木棍做的红缨***,还要拴上红布条,条件好一点的,再安一个***头,和真的红缨***没什么两样。
两军对垒大多在晚饭后进行,以手心手背或“剪子包袱锤”决定谁当八路军和鬼子,场地多选在有隐蔽性的地方,比如生产队的粮仓、收粮食的场院等。那时的孩子都不愿当鬼子,人人向往八路军,“拿着手***或红缨***押着鬼子,他们举手投降,多威风啊!”某一天哪个孩子忽然有了一把塑料仿三八大盖的手***,立刻被推为“司令”,简直是雄霸一方,神气坏了。
“那时没人呆在家里”,陈列华说。“如果某个小伙伴没来,一定是躺在床上在发烧。”只要大家能动,一定会聚在一起疯跑疯叫消耗能量。“童年的能量果然经得住耗,玩得累个半死,第二天又会活蹦乱跳。”
群体的童年
“一起玩的好处是,孩子们之间很容易相处,也很容易成为朋友。可是跳皮筋、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在社区已经很少看到了。”知春里街道干部赵冬梅说。“现在的孩子不怎么扎堆。”
“比如我们那时最喜欢的丢手绢游戏,要围很大一圈孩子。做丢手绢的那个人,通常有很大的成就感。被丢了手绢的孩子,要去徒劳地追一番,但也很幸福,现在的孩子,很少能团拢成这样一个大集体。”赵冬梅说。
因有相对空阔的自然空间,让户外疯跑成为可能。孩子们的耐力、体质和灵敏度都能保持不错的状态。“那时男孩爬树是小菜一碟,俗称‘小皮猴’,蹭蹭几下就上去了。农村孩子更厉害,我从小跟奶奶在乡间长大,亲眼见过猴子般灵巧的男孩。现在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即使有树,孩子们也没有爬一下的冲动。”赵冬梅说。
虽然拥有宽敞明亮的楼房和舒适无比的家居,陈列华却十分怀念简单、热闹、互相帮助、好像一家人的大院生活。“那个年代虽然清贫,却有着浓浓的人情。”现在住在单元房里,邻里之间很少走动,院子里相对寂静了很多,孩子的笑声也变得含蓄起来。
虚拟时代:孤独的童年游戏
文/本刊记者 王心一
10岁的孙扬出神地盯着五光十色的电脑屏幕,手指熟练点击键盘鼠标,聚精会神操纵自己的游戏人物与敌人战斗。一场殊死搏杀之后,他松了口气,嘴角露出胜利者的微笑。
说到自己的游戏方式,孙扬指指面前堆成一摞的复习资料。他说自己的寒假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上数学辅导班、学跆拳道、参加剑桥英语辅导……根本没有出去玩的时间,他最开心、最放松的就是能在休息间歇的时候玩一会儿网络游戏。
孙扬抱怨,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带他出去玩,经常把他一人反锁在家中。“从小我都是一个人玩,看电视、玩网络游戏、打游戏机,我还有不少电动玩具,这些自己一个人就能玩。”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像孙扬一样,从小习惯独自在家,独自玩耍,独自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童年快乐。面对这些孤独沉浸在虚拟游戏中的孩子们,一场关于儿童游戏的变革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游戏在虚拟世界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53亿人,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而在中国网民的庞大群体中,比重最大的是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30%,达到7600万人。在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中,18岁以下青少年为第二大网民年龄群体,占人数19.6%,而这个年龄段自2007年底至2008年6月的上网人数增幅达948万人,是上网人数增幅最快的人群之一。
这样的变化不止发生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于电子产品和电脑网络的依赖已经日益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不需要跟谁约好,随时想玩就可以玩,在游戏里你可以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而且游戏过关、决斗胜利时,让我感觉很爽。”
孙扬这样描述自己喜欢网络游戏的原因。
其实,虚拟世界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不只来自网络游戏,14岁的郭倩是班上的班长,从小接触电脑的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小电脑专家,在网络上,她专门给班级同学设定了QQ群,还布置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班级家园。郭倩一边展示班级家园里同学们的照片和留言,一边介绍说,现在班上的同学几乎家里都有电脑,也都会上网。课余时间,班级的同学经常会来访问这个虚拟空间,这里没有老师也没有家长,大家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一起玩游戏,这个虚拟的小世界是班级同学聚会、谈心的游乐场。
而最让12岁的妞妞着迷的、同学中最流行的是“拓麻歌子”。这种诞生在日本,外形酷似鸡蛋的电子宠物现在已经开发到了第5代,并在全球范围掀起了虚拟宠物热潮。妞妞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照顾屏幕上那个闪动的虚拟宠物,密切关注它的喜怒哀乐,关照它的吃穿住行,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妞妞的妈妈张女士对女儿饲养这个虚拟伙伴表现得很无奈,“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里又没有养过什么小动物,比起我们小时候,孤单多了。有时候看着她对着一个黑白屏幕上的虚拟宠物这么用心,我会觉得孩子挺可怜的。”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为人类开创了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画面绚丽、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多彩的电子类游戏代替了以往的现实的传统游戏形式,如今,儿童少年的休闲娱乐进入了全新的虚拟时代。
虚拟游戏的现实思考
传统形式儿童游戏的逐渐消逝,虚拟游戏不断充斥儿童生活,早已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家长关注。专家认为电视、影像、电脑等多媒体电子产品促进了多样化信息传播,使如今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都没有今天的孩子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但同时,他们也表示随着虚拟游戏的流行,孤独、无助、任性、自我中心、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成为一种当今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时代病”。
随着住宅高层化、封闭化,传统社会淳朴的民风人情在大都市里渐渐销声匿迹,而同时,儿童的自然群体、儿童“院落文化”也逐渐不复存在。缺乏玩伴、社交圈过小、社会角色单一,使如今的孩子们失去了与伙伴一起游戏时的快乐。
17岁的高中生林鹏回忆说,自己小时候住在老城区的平房里,各家的门好像永远都是开着的,那时候附近的孩子经常呼三唤四地一起玩耍,男孩们常常玩打仗攻城,女孩儿则会聚在一起玩过家家和跳橡皮筋。但自从自己初中时搬进了楼房,各家之间的联系也就随着冷淡了,楼里的孩子很少来往,就算差不多大的孩子,也只是见面经过时点头打个招呼。
随着当代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父母主动自觉地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教师,用各种辅导班、才艺班塞满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
如今,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谁也无法阻止游戏虚拟化的脚步,但如何使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无疑是社会各界应该共同面对的课题。
那些游戏对岸也有
文/本刊记者 李国文
甩陀螺、竹蜻蜓、踩高跷、打弹珠……这些据说阿公阿妈小时候在乡村生活时的童玩离我们很遥远了。”来自台湾宜兰县的陈洱通过网络聊起他童年的玩乐。“80后”的他正在大陆读研究生。
两岸传统游戏同源
据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张世宗研究,相传陀螺最早起源于宋朝,名为“千千”,为宫女玩的一种游戏。“陀螺”这个名词出现于明朝,已经普遍成为小朋友玩的一种游戏。如今的陀螺同样是中华民族民俗的技艺与童年游戏的代表之一。
来自桃源县的台商杨启峰对儿时的游戏记忆尤深:“那些童玩台湾也有。”他的童年基本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年代,台湾物质生活比较贫乏,那时父母根本没有多余钱为孩子买玩具,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男孩子用身边的竹子、木头做水***与陀螺,女孩子便用布块做娃娃,拿废纸来折纸鹤、纸飞机。还有就是需要一块场地的群体游戏,如“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等。“当然,后来我儿子就不玩这些了,他们有了塑料玩具、模型娃娃、电动遥控玩具、电动游戏……”杨启峰感慨道。
台北市大直地区有一家台湾玩具博物馆,里面收藏着许多早期童年玩具,包括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训练小孩平衡感的“鸡啄米”、逗婴儿的“小木偶”等。由于馆藏丰富,许多小学生的家长都带着孩子来参观,重温自己的儿时回忆,也让现代的儿童一起享受父母时代的游戏。
年近花甲的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谈起与年纪相差11岁的弟弟郭台成的深厚感情时说:“郭台成是我背着长大的,我常背着他去打弹珠,弹珠输光了,他还会帮我摸几颗回来,让我翻本。”弹珠是由玻璃材料制成,圆圆的,有透明、花纹、彩色的,约莫食指头大。“我小时候在庙会上还玩过弹珠台,不过是已经加工改造过的一种装置。”陈洱说,“至于其他传统童玩就没玩过。”父母他常给陈洱讲起上辈的活泼景象:目不转睛,奋力一掷,只为了使手中甩出的陀螺能强劲地旋转舞动。
与陈洱不同的是,大陆农村出生的“80后”对甩陀螺、滚铁环、玩弹珠、踢毽子等这些并不陌生。今年27岁的黄鑫不仅玩过这些游戏,还对其道具的制作方法了如指掌。他说,那时同村女孩子一般会“跳房子”、踢毽子等。
随着时代的演变与人类科技的创新,陀螺由最早的木制陀螺,演变成塑料陀螺。杨启峰说,其种类与玩法也随着时间渐渐多样化,从以前单人玩的陀螺,演变到两人、三人、甚至七八人都有,而且陀螺的重量由轻巧逐步到一两公斤不等。
“这样演变就不至于很快被社会淘汰。”
杨启峰介绍着,玩大陀螺的游戏创始于桃园县大溪镇的简武雄先生,当时因为看到了小朋友在玩陀螺,勾起了他儿时的回忆,于是就请朋友帮他打造一个5公斤的大陀螺。现今打“大陀螺”已经变成桃园大溪的特色之一了。
联机游戏让全球同步
在经济飞速发展继而成为亚洲四小龙的数十年里,台湾的小朋友已经拥有各种玩具,先是金属玩具、塑料玩具。回忆起童年,陈洱说,“国小时自己书包里总不离哥哥留给我的无铁金刚,而同龄女孩则对装扮芭比娃娃印象最深。”而电动遥控玩具和电动游戏已是后来上中学时玩的了。
《热血高校》是陈洱第一次在电子游戏机上玩的游戏。这款游戏一开始出现在1986年的电子游戏场,后来发展到红白机上并延伸出足球、篮球、躲避球等系列,成为街坊间的大热门。可以说是陈洱这一代人儿时的美好回忆。陈洱说:“直到上大学时,我偶尔还玩网络版的《热血高校》。其保留了原有的味道,藉此招揽像我这样喜爱热血系列的玩家。”
在陈洱记忆中,中学时“音速小子I”
刚面世,他就玩上了瘾。“后来其第二代速度之快、跨度之高,常常让我张大了嘴巴。真是玩得不亦乐乎。”前几年,“音速小子”10周年版刚出来时,他还特意买了放回家,“留着收藏”。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陈洱还时不时与大陆同学联机玩游戏。较早玩的便是《炎龙骑士团2》和《地理宝藏》。
女孩对于装扮芭比娃娃的兴趣,丝毫不亚于陈洱对电子游戏的迷恋。网名叫大头与小涵的年轻夫妇,曾经便是这么一个娃娃迷。他们经营着桃园市一家以娃娃为主题的复合式餐厅。开这家娃娃主题餐厅的小涵一方面为圆自己重返纯真年代的梦,也有心推动玩娃休闲风潮,小夫妻甚至自掏腰包举办改娃比赛。
小时候缺少各种玩具的黄鑫高中时对电子游戏异常迷恋,这与同龄的陈洱一样。“高一时,还经常跷课跑街边的游戏厅打‘三国志’。”黄鑫笑了笑,“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在节假休息日,还常玩网络游戏。”他说,大的网络游戏往往有朋友合作更有意思,比如《魔兽世界》等。
杨启峰担心,在富裕的环境中,电动玩具、网络游戏掳掠了E世代孩子们的心,以往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乐的温馨画面,逐渐成为一个看似容易却很难达成的梦。
曾经流行的儿童游戏
缝制一个两寸见方的布包,布包内放些沙土或绿豆。找一块空场地,可3至4人参加。两头各站一人负责扔包,中间一人面对手中拿包者,拿包者把包扔向中间人身上,又不要让她接住,只要击中三次,中间人就要“下台”,换扔包人上场。
流行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可三至五人一起玩,先由两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跳法是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高,“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跳者用脚(不许用手)去钩皮筋边舞边唱着自编的歌谣。
男孩们爱玩的游戏。盛行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铁环是个约一尺多周圆的铁圈,其厚约一厘米,另有一个一尺多长的铁钩。可选一平整的场地,玩者手握铁钩钩住铁环,从场地一头边跑边推,让铁环不倒并不断向前滚动,一直滚向场地的终点。滚铁环亦可二三人一起进行比赛,谁中途不倒又快速到终点者为胜。
用废纸扎成各种形状,可以是会返航的,可以是像蒲公英一样飘落的,还可以是像小鸟一样翱翔的。
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翻花绳的起手式一般是“面条形”,常见的花样大概只有5~6种,比如“牛眼”或“花手绢”。
老鹰捉小鸡
先猜拳,输的人当老鹰,最先赢的人当母鸡,其他人都拽住前面的人的衣角,躲在母鸡身后,排成一列。老鹰要抓住小鸡,就得绕过母鸡的翅膀,快速从尾部切入。被拉出来的小鸡就得接替老鹰的工作。
玩的人各出弹珠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再打谁,就可以把谁的玻璃珠吃掉,叫“打老虎洞”。
陀螺是一种像漏斗一样上圆下尖的木质锥形体,尖头上安有一个小***。还需制作一个鞭子,即用约二尺长的一小木棍,在棍的一头系上一根绳或细皮条、布条即可。先将鞭子的绳在陀螺上绕几下,然后用劲把陀螺放在较平的场地上,让***着地旋转,玩者应用鞭子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转。玩技好的可同时抽打2至3个陀螺,比谁转的时间最长者为胜。
供稿《今日中国》(2009年第二期)
80后经典的童年游戏
大洪的日志
那些属于80后出生的一代,当回首往事,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总是记得那些欢声笑语,今天总结了80后曾经玩过的游戏。那些逝去的岁月,那些最天真的小伙伴!让我们在这些经典图片中,重温美好岁月!
1.摸瞎子
怀旧玩法: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
运动性:全身运动。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自古就有人玩,《红楼梦》大观园里就经常有玩此游戏的镜头。
可操作性:不受场地、人数限制,世世代代都能玩。
2.斗鸡
怀旧玩法: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玩的时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也可以进行集体项目,以脚落地为输。
运动性:锻炼腿力和培养集体意识,而且规则明确、竞技性强,更因为具有安全性而得到了极大推广。
可操作性:男孩子都喜欢。
3.纸拍(又叫方宝)
怀旧玩法:有些地方称&拍纸包&、&拍元宝&、&拍三角&等等,但玩法是一样的,就是用纸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纸包,扔一个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拍下去,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铲翻个面,对方的这张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这个游戏当年时常会在课间休息和中午的课桌上、地上演绎得人仰马翻,狼烟四起。
运动性:能锻炼孩子的腕力和臂力,由于经常甩胳膊,男孩子们甩纸的那只毛衣袖会越甩越长,无所谓,在胳膊上卷几下继续玩。
可操作性:材料低廉易得,用废纸、空烟盒都可以,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只要不是地毯就行。所以现在的孩子也能玩,不过,最好换着胳膊玩,好让两只袖子一样长。
4.跳马
怀旧玩法:又是一个比较暴力的游戏,不说了,看图片吧。
5.跳房子
怀旧玩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运动性:跳房子的游戏可以训练眼、手、脚、躯体的平衡能力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如果左右腿交替运动,效果更好。
可操作度:必须在水泥地面上玩,用粉笔画&房子&。不过,现在的学校走廊、小区的水泥马路上能让孩子们用粉笔画&房子&吗?
6.跳皮筋
怀旧玩法: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
运动性:这种游戏的运动量较大,跳、蹦的动作很多,双臂也要顺势摆动,还要保持身体平衡。跳橡皮筋的女孩多半都是灵秀的,因为经常这样运动所以多数身材都不错。
可操作度:这种游戏不受场地限制,找一个相对空旷的地方,不会磕着碰着就行。取材也简单,几十根扎头发的皮筋,或破旧汽车轮胎、自行车内胎等,这些现在都能随便找到,所以可以让现在的孩子传承下去。
7.抓石子儿
怀旧玩法: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白色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当,谁有这么一副石子儿,够叫小伙伴们羡慕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用瓦片蘸水来磨。那时候真有闲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碎瓦片儿磨成齐齐整整的圆形。两人席地而坐,玩时抛起一个石子,按规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个,再一次两个......
运动性:体力消耗不大,但眼神和脖子要随石子的抛上落下而动,脑子反应和手掌活动都要十分灵敏。最好选块较光滑的地面,手指不至于磨出老茧。而且打磨石子时,还能锻炼&铁杵磨成针&的耐性。
可操作性:材料易得,场地不受限,家里、教室、公园、小区院子随处可玩,女孩子们都可以试试。
8.陀螺
怀旧玩法:选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把木棍截成8~10厘米长,用刀把木棍一段削成锥形,整个锥体要对称、光滑,陀螺就做成了。再用布绳做一条鞭子,用布绳缠绕陀螺,突然拉动,陀螺就在地上飞速转动,为了保持陀螺继续转动,要不断用鞭子抽打。大伙一起玩时,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来,两人一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对方的陀螺,撞倒为失败。
运动性:练习手臂。
9.捡冰棒棍
怀旧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运动性:这项静态游戏对智力开发有益,可训练孩子的眼力、观察力、判断力、细心和耐心,或许还能启蒙他们的结构力学知识。此外,收集冰棒棍还很有环保意识,因为被人随意扔路边的冰棒棍几乎被孩子们捡干净了。
可操作性:其难度就在取材。以前的冰棒棍都是细细的、圆形竹棍,但现在已难得一见了。而且家长也不放心孩子把路边捡来的冰棒棍拿着玩。不过,取材可以改良,比如用废旧竹筷削细抛光即可。
看来大家从小就有环保意识~~~
10.弹玻璃珠
怀旧玩法:玩者多为男孩。在地上摁1~5个小洞,然后从起点将玻璃球滚向指定洞内,以最先完成规定洞数者赢。弹球有不同材质,最高档的是玻璃的,中间有彩色图案,低档的是铁的,最低档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准头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几米之外击中地下的另一只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进洞。
运动性:玩游戏时都是在地上,或蹲或跪或趴,可以锻炼匍匐前进的技能,还可锻炼眼力和毅力。
可操作性:这种儿童版的&高尔夫&、&斯诺克&虽然简陋,但享受到的乐趣却不亚于这两项运动,找个平整的空地就能玩,家长别嫌孩子脏。
11.弹弓
怀旧玩法:有一句经典电影台词:我抽出裤腰带做个弹弓打你家玻璃。
对男孩子来说,弹弓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就好比布娃娃之于女孩子一样。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没有没玩过弹弓的。弹弓这种东西应该算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并非因为玩坏了,而是因为被没收了。家长没收过、教师没收过、街道大妈组成的侦缉队也没收过,还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抢走过。可以说,每把弹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泪史,也有打碎过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鸽子、老母鸡等&犯罪史&。然而孩子们往往是&属耗子的--撂爪就忘&,每次疼痛好了后,总能迅速自制一把新的,继续玩。
运动性:这是一种射击类游戏,需要瞄准,具有极大的刺激性和需要高超的耐心和眼力。所以,最直接锻炼的就是眼神。同时,打弹弓时往往需要到处乱跑,野战、丛林战、碉堡战、地道战都可以用它,对全身锻炼很有好处。
可操作性:这项游戏最难的并不是材料来源,而是其破坏性产生的后果。找一个大树杈子,去皮,把树杈削整齐,再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把自行车内胎剪成细长条捆在树杈子上,就成了弹弓,碎石子、橡皮泥、泥团都可以作为子弹。
12.滚铁环
怀旧玩法: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钩子也可以换成一根竹棍或别的,只要能推着铁圈滚就行。大家排在操场上,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运动性:能锻炼平衡力,还要跑或快走。
可操作性:玩具制作简单,场地只要是平地就行。
源地址:/GetEntry.do?id=&owner=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