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
29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62728293031123456789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他们思维的发展是从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参与中,通过操作和实践,由外部活动逐渐内化,完成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获取”过程,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讲江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就如何优化操作,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1、明确操作目的操作是一种心智活动,教学目标决定了其操作的方向。在学生动手操作前,要把教学内容“物化”成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的操作有目的、有层次,能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准确的直观情境。同时教师在学生操作中要加强巡视指导,使学生的操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切实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分四人小组活动,每组有8支铅笔、12个正方体学具、9块橡皮、11颗糖,小组成员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学生汇报结果:分的总数分给的人数平均每人分到多少余下多少8421243942111423然后我提问:“分得的结果有何不同?”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有的正好分完,没有余下的;有的不够分,还有余下的。于是我就抓住机会,乘机追问:“余下的橡皮和糖为什么不分了?能不能有的小朋友分3颗有的分2颗?”学生纷纷表示:分给4个小朋友不够了,如果有的小朋友多有的少,不公平,没有平均分。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实物的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平均分东西这个具体行为中进行直观感知,并在头脑中流下有关表象,为下面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然后通过把分的结果进行填表后,再次形象感知分完和有余下的两种不同结果。在这些具体事例中,学生更能全面感知问题,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有本质理解,能很好的突破难点。2、突出感知对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被感知的对象与背景材料的差异很大时,就突出了被感知的对象,这对提高知觉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被感知的对象,一般可通过颜色、形状、动态等方面来实现。例如: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有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折成四份,然后一只手拿着举在空中,另一只手指了其中一块说:“这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当指的手拿开时,有的同学就搞不清楚,哪块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而大多数学生是将其中的一份画成了阴影,并指出 “阴影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大家一看就知道四分之一所要强调的是阴影的部分。重点突出阴影部分,但也反突出了空白部分即四分之三。又如让学生充分感知 “体积”这个概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在一个玻璃杯里装满红颜色水,当放进石块时,红颜色水溢出,水为什么会溢出?因为石头放进杯子后,占据了杯子内一定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第二步把石头从杯中取出,这时发现红色水位明显下降。这样的操作,由于红颜色水位的变化,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才真实体会到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3、重视语言表达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有效工具,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在实践操作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直观材料与直观材料之间,动作与直观材料之间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而这些联系,用动作或直观材料都是无法表示的,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前后连贯的合乎一定逻辑联系的思路。例如:我在讲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时,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将其一半涂上阴影,阴影部分是正方形的1/2,我又问:那么阴影部分的1/3怎么表示?相当于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孩子们兴趣非常大,积极动手开始折叠,然后口述折的过程及结果,把1/2张纸平均折成3份,其中的1份是原正方形的1/6。第二步我又让孩子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这张纸的1/4,涂上红色,再折出红色部分的1/2,由孩子们精确的表达每份是原长方形的1/8,3份就是原长方形的3/8。第三步回味折的过程,分析折的结果,我们一起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我们知道学生说话,会伴随回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也是对思维活动的一种整理和自我检查,同时也会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复述整理,通过口头语言的训练进行加工,这样感知对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认识过程逐步建立起来。4、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孩子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8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有:① 长方形有2×9、6×3、18×1;② 平行四边形有 18×1、1×18、6×3、3×6、2×9、9×2。这时我巧妙地围出了一个三角形展示给学生看,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算式是6×6÷2。受此启发,学生又围出了另外的三角形:如4×9÷2、12×3÷2等。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了梯形的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如(11+1)×3÷2、(10+2)×3÷2、(8+1)×4÷2、(2+7)×4÷2等等。通过孩子们这么简单的动手,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简单的动手操作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动手操作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教学中,能够让孩子们进行动手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我们要树立“做中学,学中乐”的理念,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孩子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促进心智和谐发展,激发其灵性,展示其天性,张扬其个性,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了课堂教学。
00:44 广西
刘坤 阅读(550)大利用----浅谈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的问题及调整策略--《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年06期
大利用----浅谈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的问题及调整策略
【摘要】:正《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它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能丰富幼儿的交往内容,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并逐渐学会遵守规则,学会谦让、合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13.7【正文快照】: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它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能丰富幼儿的交往内容,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并逐渐学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荣;;[J];甘肃教育;2008年08期
刘芳;[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恽如伟;李艺;;[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5期
王金洪;;[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400-819-82499
服务***: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时应预设的提高幼儿七项能力的目标、原则,以及游戏角色、创设游戏空间、把握游戏节奏、创新游戏评价等环节的具体方法.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幼儿园,辽宁朝阳,1220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