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追求与意义 作文
达尔尼IuCo
有一位极地探险家先后征服了南极、北极,他获得了无数枚勋章,得到了无上的荣誉,但他却失去了自己的双脚。这位极地探险家晚年时,有一位记者问他,是因为获得勋章而感到骄傲还是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后悔,极地探险家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话,他只是喃喃地说道,&那洁白的极地荒原,多么令人神往!&。极地探险家的话引人深思,或许他并没有因为获得无数的勋章而感到骄傲,也并没有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后悔,他只是顺从了自己的本心,一生追随着自己的理想&&到令自己神往的洁白极地荒原上探险。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追求和意义吧。生命的追求和意义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或许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或许这个问题很复杂,也或许这个问题很简单。生命的追求和意义,这其实是需要在经历中体悟的东西,当然或许在阅读他人的故事中人们也能明白些什么。不同的人所领悟到的或许也都不相同,也或许每个人也都可以领悟出许多不同的意义来。对于那位探险家,或许他的生命追求与意义便是在他所向往的极地荒原中探险,完成他一生的探险理想。宋时的岳飞将军,他的忠义令人敬仰,而他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这忠义二字吧。文天祥的《正气歌》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万世流芳。文天祥有爱国的情感和信念,团结民众,组织义军,全力抗敌,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和民族英雄,直至如今仍有很多人都以他为榜样。或许对于文天祥而言,&正气&二字便是他生命的追求与意义。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文化革命中,他弃医从文为的便是&医心&二字,因为即使医术再高明,若是心坏了、麻木了,就也很难再医好了,&医心&才是最紧迫要做的事。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一直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从不肯动摇半分。也许&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鲁迅先生的生命追求与意义。老师的意义是育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花朵;学生的意义是学习,争取早日学成能成为有用的人;工人的意义是工作,建造房屋修建铁路等各种工作每一项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追求和意义。高二:楼清韵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谁先飞到北极点
日,美国极地探险飞行家伯德和同伴贝内特驾驶三引擎的飞机从斯匹兹卑尔根群岛的王湾出发,在北极上空盘旋了一圈。他虽然声称飞越了北极点,但因未敢着陆进行任何考察和探测,所以不仅他们的成功被认为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连他们是否真的飞过北极点也受到怀疑。
两天以后,即日上午8时50分,挪威的阿蒙森,美国的爱尔斯沃斯和意大利的飞艇设计师诺比尔从同一地点出发,驾驶可操纵的飞艇“诺加”号,经过16小时40分钟的飞行之后,顺利地降落在北极点,并在那里插上了挪威、美国和意大利的国旗。这一行动使阿蒙森成了第一个既到过南极点又到过北极点的人。然后,又经过72小时的长途飞行,于5月14日早晨,在阿拉斯加的一个小村庄着陆。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欧洲越过北冰洋而到达美洲的飞行,全长5460.3公里。
此后,人们仍然围绕着北极点这个地球之巅大作文章,又创造了许多第一。例如, 1937年,有两个俄国人乘飞机第一次在北极点降落。1958年,美国的核动力潜艇从冰下第一次穿过北极点。1959年,美国潜艇斯卡特号第一次冲破坚冰,在北极点浮出水面。1968年,美国的一个探险家,乘雪上摩托,自皮尔里之后,第一次到达了北极点。1969年,一个英国的探险队,乘狗拉雪撬从巴罗出发,也到达了北极点。1977年,苏联的破冰船北极号第一次破冰斩浪,航行到了北极点。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现代极地探险之父南森的传奇人生
弗里德约夫?南森,是挪威著名的极地探险家、海洋学家、外交家和人道主义者。 1888年,他带队第一次从东到西横穿格陵兰岛,实现了一次非凡的北极科考探险。 1893年至1896年,他打造“弗拉姆号”成功穿越了北冰洋,被誉为“现代极地探险之父”。 1906年至1908年,他被任命为挪威驻英国首任大使,因杰出贡献被誉为“伟大的世界公民”。 1921年至1922年,他担任国际联盟高级专员,解救战俘、救助饥民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引言】 “弗拉姆号”:极地探险的象征 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坐渡船即可到达Bygdy半岛。岛上有一处国家公墓,专为昔日赫赫有名的战船而设,供后人缅怀凭吊。岛上还有多处博物馆,最为独特的是船舶博物馆:从古老的海盗船到19世纪的渔船,乃至托尔?海尔达尔出海驾驶的声名显赫的康铁奇号轻质木筏船悉数囊括其中,游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然而,此间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从水线区拔地而起一座玻璃金属材质的尖形建筑物,其状如巨型的字母A;而里面静卧着一艘1892年的结实木帆船“弗拉姆号”(左图),日光透过玻璃,温柔地抚摸着古老的船身。 “弗拉姆”(挪威语意即“前进”)不仅是挪威悠久航海历史中最为著名的一艘船,还是极地探险的象征;可是这艘看起来平静古老的方舟却没法让人把它与其史诗般的艰苦旅程联系起来。“弗拉姆号”的故事堪称现代挪威的传奇。航海历程无比艰辛,却被智慧一一化解,这或许和挪威民族精神有着密切关联。 从建造上来讲,它本身就是工程学奇迹:它设计巧妙,圆形的船体和坚固的船壳足以抵御浮冰的挤压力,并设有暖舱供探险队员使用,恰如它那自信满满、锋芒毕露的名字一样,“弗拉姆号”比它之前的任何船只在极地条件下走得更远。 “弗拉姆号”的主持建造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探险家,并且驾船完成了疯狂又危险的极地首航----他就是弗里德约夫?南森(Fridtjof Nansen);他因此被誉为“现代极地探险之父”,而其他人,从某种意义来说只是他的追随者。 南森身材魁梧、头发金黄、肤色白皙,非常强健,有着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容貌。极地探险黄金时期,沽名钓誉的空想家比比皆是。但南森不屑与他们为伍,不妨称他为“文艺复兴式海盗”好了。他是个天赋过人的作家、门庭若市的演讲家、一流的动物学家和杰出的政治家。 他至少精通五种语言,能熟练操作相机,绘制了大量精美的地图和插画,写下很多科学小品文,在极地探险中引入理智谨慎的科学态度。一位当代德国科学家曾说,南森“摆弄显微镜就和他摆弄冰镐、滑雪板一样得心应手”。他的科学成就也甚为卓越,他的一份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论文,被视作该学科的开山之作。 1888年,南森第一个从东到西横穿格陵兰岛,实现了一次非凡的北极探险。1893年至1896年,他打造“弗拉姆号”成功穿越了北冰洋,收集了大量有关北冰洋的洋流、浮冰、水文、气温和海生物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从北极探险归来后,南森成为一位民族英雄。此后他还成了一位国家和国际的政治家。1906年,他被任命为挪威首任驻英国公使,1920年以高级特派员身份与苏联谈判解决遣返战俘问题。他是国际难民事务的先驱,在解决难民移居问题和拯救难民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世人所颂扬。 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纪念南森诞辰150周年的时候,对南森予以高度赞扬,称他不仅是一名“伟大的挪威人”,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世界公民”,从他身上焕发出来的是人类的力量和刚毅精神。
【探险生涯】勇敢穿越格陵兰岛 1888年5月,南森和5名助手乘坐一只海豹捕猎船登上了荒凉的格陵兰岛的东海岸,一路上战胜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经过64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于10月到达了格陵兰岛西海岸的戈德霍普港,成功完成全岛穿越。 日,挪威奥斯陆郊外一个富有的律师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儿,他就是弗里德约夫?南森(Fridtjof Nansen)。南森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可能对于南森后来具备的宽容和奉献精神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南森的母亲是一位体格健壮的北欧女性,她把家里的孩子们引到户外运动的广阔天地里。 南森从小就坚持体能锻炼,成为了滑雪、游泳和摔跤运动的高手。他在越野滑雪和高台跳雪方面都颇具天赋,曾经历过每天滑雪80公里的训练,而且尝试单独一人长途的野外滑雪运动,只有一条狗的陪伴,经受了心理忍受力的挑战。这一切,都在南森的极地探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少年南森是一个让父母为之骄傲的孩子,在一家私立学校里各门功课都是优秀。1880年南森进入奥斯陆大学攻读动物学。1882年,作为优秀学生的他被派乘坐海豹船“维京号”到格陵兰水域去作海洋生物的调查研究。4个月的海上调查让南森彻底迷上了海冰、极光、北极熊……他在格陵兰岛第一次拥有了极地生活经验。返回挪威之后,南森成为卑尔根博物馆负责动物学采集的管理人员。 南森回忆自己当时的选择说:“一天,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突然建议说为了完成极地动物的研究报告,我们应该去北极航海。我当时20岁,当即就决定参加。从此我就在众多学科中走上了动物学的道路!” 在卑尔根博物馆里,南森努力工作。不过,他一直不喜欢冬天降雪少的西海岸。188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南森读到一条新闻----关于一个挪威探险家计划从东到西穿越格陵兰岛的消息。当时就让他萌生了前往格陵兰岛内陆探险的欲望。1884年的冬天,他越野滑雪穿越山地从卑尔根到达克里斯蒂安娜(今奥斯陆)参加了越野滑雪和跳跃比赛。这一次,他开始在挪威全国引人注目了。 南森利用奖学金先后去德国、瑞士和意大利拜访动物学专家,以完成他的博士论文。这期间,南森从小就培养出的富于探险精神的血液在内心深处澎湃不已。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欲望,成天琢磨想成为滑雪穿越格陵兰岛的第一人。 1887年,南森提出用雪橇进行横跨格陵兰冰盖的考察规划。但是挪威政府拒绝提供资金。他这一大胆想法不为世人所理解,很多人认为这是沽名钓誉的鲁莽举动。卑尔根的一份报纸还极尽调侃之能事对他进行讽刺:“好一场表演!博物馆长南森要去格陵兰做一次滑雪表演,冰缝里有的是好座位,用不着买来回票。”世人的轻视更坚定了他的信心。 挪威政府拒绝资助他,他就去丹麦募集资金。1888年5月,南森在一位丹麦富商的赞助下,带着3名挪威人以及2位萨米人离开挪威,乘坐一只海豹捕猎船登上了荒凉的格陵兰的东海岸。一路上他们战胜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翻越了一个又一个覆盖着格陵兰大部分内陆的光秃秃的冰帽,在这个“绿色之地”(格陵兰意即“绿色之地”)中寻找每一片新奇神秘的地方。 经过64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一年10月他们最后终于精疲力竭地到达了格陵兰岛西海岸的戈德霍普港。但是因为最后的一班轮船已经启航,所以他们不得不在那里过冬。南森和探险队员们利用这段时间,全情投入到对爱斯基摩人适应北极气候的研究中,后来他凭借这次调查写了一本人类文化学的著作《爱斯基摩人生活》(1890年出版)。 第二年春,他回到挪威,国人的态度一下子就改变了,因为他做到了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他是一个英雄。这次经历,他写出了著名的《首次穿越格陵兰》,里面使用大量他自己拍摄的照片和完成的绘画,被翻译成好几种文字出版。从此以后,南森正式拥有了动物学家和探险家的双重身份。 1888年,南森凭借一篇关于低等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论文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1889年9月,南森与歌手伊娃?萨尔斯(Eva Sars)结婚。后来,南森的探险人生,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
【勇闯北极】打造“弗拉姆号”船 1891年,南森聘请造船工程师柯林?阿奇尔建造世界第一艘极地探险船“弗拉姆号”。该船设计颇为巧妙,圆形船体没有明显龙骨,还有破冰时把方向舵和螺旋桨安全收起来的井栅,船舱都用牢固的材质支撑。 格陵兰考察成功后,功成名就的南森没有停止探险的想法。雄心勃勃的他心里一个有更加伟大的梦想和目标----瞄准了更加遥远的北极点。南森的想法是利用移动的洋流,乘坐可以漂浮的木船,从东到西,穿越北极点! 早在1884年11月,当时南森还只是卑尔根博物馆的一位年轻动物学家。他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文章报道说:1879年,一艘美国探险船“珍妮号”受困于西伯利亚积冰,在北冰洋里漂浮了21个月,最后不堪压力而断裂,并于1881年6月沉没。然而三年后,发现“珍妮号”上的物件在冰中漂浮数千英里后被冲到了格陵兰岛西海岸。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残骸从远在2000英里以外的北极的那一头漂到这里来的呢?文章作者大胆设想这是由一种尚未查明的洋流造成的。南森对这个假设很感兴趣,对此找了大量的资料来加以证明,其中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是在格陵兰近海也曾发现过从西伯利亚森林中漂过来的木头和阿拉斯加北部爱斯基摩人制造的一种木兵器。为了实地证明,他决定到北极进行一次探险,利用白令海到北极点的洋流来自行漂流,以验证是否会出现和“珍妮号”一样的结果。 1890年2月,南森向奥斯陆地理学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专门建造一只船,让其在西伯利亚的海面上封冻,然后在格陵兰岛和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之间向北漂移越过北极,并用这个机会探清广大北极地区的奥秘,这个航程约需2~5年。起初,这一建议同样遭到一些怀疑家们的讥讽。但由于南森在上一次探险中的神奇经历,广大公众对他寄予厚望。 南森这个新颖独特的方案可能会使挪威人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的人,那将不仅仅是南森个人的事,而将是整个挪威人的骄傲。于是挪威人纷纷解囊资助这次探险,当时挪威政府也表示支持,提供了大部分资金。甚至国王奥斯陆也为此***了20000克朗,这样一来资金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在冰天雪地里航行,首先得有一艘特别的船,这种船必须经得起浮冰的碰撞,方法就是建造一艘比“珍妮号”更坚固的船只。1891年,南森聘请苏格兰裔挪威籍杰出造船工程师柯林?阿奇尔(Colin Archer)负责建造。 南森与科林?阿切尔共同设计一只粗短而坚固的船,这只船的船头、船尾和龙骨都做成流线型,使冰块无法抓住船的任何一部分。按照南森的说法,整条船应像鳗鱼一样能挣脱冰块的怀抱,当冰块一向它压过来,船将被冰的压力抬起来,而不是被压碎。因为在北冰洋上航行,怕的不是夏季冰雪消融时散缀在北冰洋外缘的流冰,而是杂陈在北极附近的巨大的浮冰块。这些冰块顺流漂移随潮上下,时而冻结,时而分离,互相挤压,不经特殊设计的船只是经不起这种冰的压迫的。 这艘新设计的船长128英尺,三桅帆,能容纳13个人和够5年用的燃料和食物。随船还配备了一台蒸汽机做为补助动力,船上还装有一台由轮机、手摇或风车带动的发电机,供在北极圈内过冬时使用。为保证探险者感觉暖和,南森在他的船上用厚毛毯、驯鹿皮、软木刨片、沥青等隔热。 为抵抗极地的昼夜的黑暗,船上还装有风车,用以发电点亮电弧灯。甲板下是一个舒适的大厅,用龙头做装饰。还有一个图书馆,南森特意挑选出600卷书陈列于此。为了安抚大家长期漂泊的寂寞,船上甚至还备有管风琴这样的乐器。 南森认为探险的目的地总在前面,探险队要一直向前,因此把这艘船命名为“弗拉姆号”(“前进”之意)。日下水时前往观礼的人成千上万,人们都把发现北极的希望寄托在它的身上。“弗拉姆号”被称为全世界第一艘极地探险船。南极探险的第一艘船“发现号”则是在1901年建造的。 选择合适的探险成员是南森的重点工作,这些成员应该是高级的海员和科学家,当时报名者有上百人,最后确定了13人,主要都是强壮和勇敢的海员。因为当时社会对于探险的偏见,以及对于危险的恐惧,南森没有能够招募到理想的科学家。南森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制定出详尽的探险计划。包括在西伯利亚的一些海岛上设立应急的食物供应站,在一个集合点准备好34头拉雪橇的狗,以备不测。9个月后,极地探险准备活动才完全就绪,因为这是一个万人瞩目的大事情,准备工作越充分越好。
【浮冰之战】“弗拉姆号”惊险突围 冬天,北冰洋开始结冰,浮冰碰撞,船只随时都有被撞破的危险。但“弗拉姆号”轻松地顶住了浮冰肆无忌惮的挤压,轻松突围,毫发无损。南森开始“嘲笑冰层”:我们就像住在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里,你奈我其何?” 日,“弗拉姆号”正式开始向北极地区航行,当他们的船沿挪威海岸北上时,受到过往船只和岸上的人民的热烈欢迎,从他们身边过的船只都鸣炮或升旗向其致意。轮船载着满甲板的乘客,向其高歌欢迎,岸上的农民和海上的渔民向其欢呼,挥手送行,“弗拉姆号”是载着挪威人民的希望驶向北极的。同时,各国的探险家们对依靠浮冰漂流去北极点大多持怀疑和反对态度。一位英国著名航海家说,如果不保持沿海岸线航行,根本就保证不了探险队的安全。 花了差不多一个月,“弗拉姆号”已从挪威的最北端绕过,驶上北极海域,一路上战逆风、劈恶浪,不停地向东驶去,在浮冰群中迂回了几个星期后,驶完了俄国北部海岸四分之三的路程,这时按计划掉头向北,勇猛地向北极驶去。不久后,在远处海平线上透过海雾隐约地显出一条细长而致密的冰缘。南森从浮冰群中找到一个缺口,命令把船头朝向冰堆驶去,关掉发动机,似观动静,这就是考验“弗拉姆号”的时刻。 不出所料,9月下旬,北冰洋结冰,“弗拉姆号”被厚厚的冰块围住了,浮冰之间夹有能迅速冰冻的融冰浆,南森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越来越快地被封冻在中间了,现在冬天就要来了。”言辞之中透露着一种喜悦,可这也是关键时刻了,四面看不到海水,只见一望无际高低不平的冰原。这些缓慢漂移的巨大冰块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发生碰撞,处在其间的“弗拉姆号”随时都有可能被冲撞挤破的危险。 10月9日,这种情况果然发生了,南森日记中这么记载:“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船体摇晃,像是发生了一场地震,冰堆上下起伏着,向前进号挤压过来。但是船没有被压垮,冰只是把船抬起来。当压力缓解时船又慢慢地降落下去。”浮冰块几乎每天都来以这种方式拜访“弗拉姆号”。 但“弗拉姆号”轻松地顶住了冰块的挤压,轻松突围,毫发无损。时光飞逝,极地探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南森开始“嘲笑冰层”,说“我们就像住在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里,你奈我其何?” 在“弗拉姆号”与浮冰较量期间,船员们的主要工作还是认真地进行各项考察项目。每4小时就记录一次天气数据,隔一天进行一次天文观测。他们还测量海洋的温度,盐度、深度和洋流,从海底挖取样品,仔细测绘前进航线。 “弗拉姆号”乘着浮冰,以每天几英里的速度吱吱嘎嘎地继续漂向北极。途中也遇到了一些小事故----一只北极熊袭击了船只,一名船员被咬伤,两只狗命丧黄泉。总的来说,航程的头两年出奇地顺利。船员们在明亮温暖的大厅愉快地吃饭,南森写道:“(大厅)激发了我们的斗志,仿佛美酒滋润我们的精神世界。”船员们还办起了报纸,开展冰上滑雪以锻炼身体,当然还有水深测量工作。 此间,枯燥无聊也如影相随,曾有船员诅咒道:“我们在这死亡地带里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但南森他们并不觉得难受,他写道:“之前,我还从未有过如此闲适惬意的日子。没有别的东西能和极地美丽的夜晚相媲美!看上去简直就像用最美的画笔描绘出来的梦幻一样。就像是在无声的琴弦上拨动出来的音乐,悠悠的,无形的辉映着天地。” 随着前进号缓慢地移动,冬去夏来,已过了一年多了。南森开始发现他们漂流的线路并非原来设想的追寻极点而去。在第二个冬天到来时,南森向船员们提出这样一个想法,由他带一个助手离开“弗拉姆号”,用冰屐、滑雪鞋、狗拉雪橇和兽皮船从冰上直奔北极,然后再从北极向南走,那样也和行船的目的一样,只不过不再是被动地靠洋流,而是主动地靠人自己。 他还向船员们说明了原因:他曾放下长达1000英尺的测深线,然而未能触到北冰洋的海底,这样的话北冰洋就要比估计的深多了,那实际洋流也要比原先指望的弱得多,而风的影响则较大。他更为前进号的速度纳闷,虽然船的航向一直朝着西北,但船的移动时快时慢,时停时续,甚至倒退向南走,这样一来,原来估计的2至5年很有可能拖长到7年或者8年,而且船最后还可能偏离北极。 南森为此忐忑不安,曾在日记中流露:“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消极被动的生存,使我感到气憋,唉!灵魂也会被冻结,我宁愿选择去拼搏,去冒险,即使只给我一天片刻。”于是他有了这么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的计划得到大家的赞同,好几个人自愿要求陪同南森前进,南森最后只选定了一个预备役海军军官约翰森做助手。南森决定在3月份出发,因为上一年他曾观察过,这时冰面最平坦,最适于狗拉雪橇行走。
【极地徒步】荒岛求生九个月 在约瑟夫地群岛,南森和约翰森度过了九个月的荒岛生活。他们盖了一座石砌的小房子,捕猎海豹,用海豹皮做遮风御寒的衣料,用海豹的膏油做燃料。还去捕猎北极熊,解决了一冬的食物和用作垫褥的熊皮。 日,南森和约翰森离开“弗拉姆号”,他们带着28条狗和3副雪橇,2条皮艇,以及100天的食物踏上征程。在临行前,南森作了认真的准备,他们先到冰上试着生活一阵,试用了各种鞋具、衣服、食物和帐篷,检查了雪橇和拉雪橇的狗,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在他们离开“弗拉姆号”时,距离北极只有400英里,这在历史上是一个新记录,以前从未有船这样靠近过北极呢。 南森和约翰森在一望无际、似乎可以一直通到北极的平坦冰原上疾驰。最初几天,他们往往每天可以前进14英里,如果能保持这个速度,不久即可大功告成。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就陷入了由无数冰脊组成的迷宫:一堆堆冰砾布满了冰脊之间的通道,雪橇经常翻车;狗拉着沉重的雪橇翻越高耸的冰脊特别吃力,他们只得从雪橇上下来帮狗一起拉;在这连绵不断的冰石流中前进,他们经常在滑行中睡着,脑袋一沉,猛地撞在自己的滑雪鞋上才被惊醒。 这段时间里,白天融化成的一潭潭冰水一到夜间便结成冰,并且冰情还有越来越坏的趋势。南森又开始疑惑了,虽然他们每天都向前跑了几英里,但到晚上对照星座一测量,发现仍停留在昨晚的位置,他们像是在踩踏一只巨大的转磨,拚命向北跑,而浮冰却向南移,两者一抵消,他们便只得在原地不动了,这个一向善于利用自然力的科学家,终于发现了自然力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了。 于是他们再度改变自己的计划,决定掉头向南退却,而放弃了向北极挺进的想法。这时他们已在北纬86&14&,从离开“弗拉姆号”起的23天内,他们一共走了差不多200公里,离北极只差大约316公里了。因为食物补给已经难以为继,他们杀掉剩下的狗,而最为艰苦的时候,还不得不吃用狗血做成的稀饭。南森写道:“如果我说这好吃,我是在撒谎。我得把它咽下去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日,他们不得不带着遗憾掉头朝南面的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出发。整个夏天,南森和约翰森都没法找到法兰士约瑟夫群岛,南森开始绝望,“整整三个月里我们都徘徊在这片冰冻的荒漠中,我们总在原地踏步。”他们有时滑雪代步,有时步行,有时则乘坐皮艇,在雪泥混杂,纵横交错的浮冰迷宫里转圈圈。 南森后来承认,当时他和约翰森“看不到走出去的希望,冰层横亘在每一个方向,不可逾越。给养迅速减少,无物可捕可杀……我彻夜难眠,每时每刻都在苦思冥想,期望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路。” 7月24日,即在他们向南走了3个半月后,才在远处地平线上看到一个海岛。这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到8月7日,他们才从冰原上到达海边,他们改乘皮艇驶向这个海岛。在冰上漂泊两年后,他们首次踏上了陆地----他们的运气来了。靠着捕猎北极熊和海象,他们很快就吃上了鲜肉,并且供应充足,体力也慢慢恢复了。 他们在这个海岛上进行勘测,收集地质标本;当他们踩着坚实的岩石,看到岩缝中盛开着罂粟花,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他们忽然觉得,大地是那么的宝贵,在再坚实的冰块上也会感到不踏实,他们不禁暗暗替“弗拉姆号”上的伙伴们担心。 他们意识到在回家前,不得不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度过第三个冬天。两人在岛上避风的地方盖了一座石砌的小房子,用苔藓堵塞壁缝,用不透水的厚海豹皮做屋顶。他们又去捕猎海豹,用海豹皮做遮风御寒的衣料,用海豹的膏油做燃料。他们还去捕猎北极熊,解决了一冬的食物和用作垫褥的熊皮。 他们就在这里安心地度过了九个月。没有风时,他们就出去打猎,在雪地上散步,或者欣赏北极光和流星的精彩表演,而当狂风怒号,大雪纷飞时,他们就呆在小房里,偎着油炉而睡,由于整日无所事事,而吃的尽是营养丰富的熊肉汤和煎熊排,结果他们都长胖了,南森发现自己的体重增加了20斤,而约翰逊则增加了11斤多。 尽管受制于如此极端困境,他们却一直保持着理智,约翰森后来说道,“我们没有争执,唯一的问题就是我有打鼾的毛病……南森试过在我打鼾的时候踢我的背。”而南森则在他的日记里写道:“约翰森睡着了,弄得小屋内回音阵阵,我很高兴他的母亲不会看到现在的他,一个又黑又脏衣衫褴褛的他。”
【殊途同归】南森证实北极是海洋 1896年夏天,南森和约翰森于回到挪威,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此次极地探险,不仅证明了极地洋流理论,还发现北极就是个被不断漂浮的冰层覆盖着的极深海洋。南森成为第一个证实北极是海洋的探险家。 日,随着春季冰雪融化,南森和约翰森冒险离开了小屋,他们滑雪或者坐皮艇继续向南。当海象打翻了他们的皮艇后,他们登上了诺斯布鲁克岛把皮艇晾干,就在那里,他们为穿越斯瓦尔巴德群岛开阔水域的危险旅程做准备,他们期待能被一艘挪威的捕鲸船或者捕海豹船救起,他们对那片水域寄托了无限希望。 6月17日,南森觉得自己好像听到冰冻荒原的某处传来了一种熟悉的狗吠声。那里一定有人!南森一下子激动起来。他独自动身在犬牙交错的冰面上滑雪追踪声源。后来他写道:“忽然之间,我觉得我听到了人类的呼喊,我心脏狂跳、大脑充血,我使出浑身力气狂喊。”不错,在远处的确是另一个人类,南森向他靠近,很快,地球上遥远国度里的两个人在荒原重逢了。 “你不就是南森吗?”对方一边打量着眼前这个一身油腻,好似被烟熏过的可怜人,一边用英语问道。 “没错,是我!天啊!见到你真高兴。” “你们的旅程真了不起,我很高兴能成为第一个祝贺你回来的人。”那人对南森说。 原来救了南森的人正是英国杰出的探险家弗雷德里克?乔治?杰克逊,四年前,他和南森在伦敦有过一面之缘。那时杰克逊驾驶着他自己的“迎风号”前往法兰士约瑟夫群岛为他的极地探险做准备。他不是要去找南森,可他知道这个挪威人也许就在附近。 尽管如此,他们在荒岛上相遇的几率仍然极低,如果杰克逊没有及时出现,南森和约翰森很有可能就会长眠于当地。杰克逊把他们俩迎进了自己的驻地小屋,并和他们在那里等待“迎风号”回来开足马力把他们送回家。 1896年夏天,南森和约翰森回到挪威,他们简直就像从月球转了一圈重返地球。他们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一周之后,更是锦上添花,喜上加喜。因为据传回的喜讯说:“弗拉姆号”在船长奥托?斯维德鲁普的指挥下,突破了北极冰原,已于同月安全返航。“弗拉姆号”的这次为期3年的航行,不仅是极地探险的壮举,也是一次在海洋学和生物学方面成果丰富的科学考察。 整个挪威都被南森和“弗拉姆号”的成功轰动了,到处都有热烈的庆祝活动。南森被尊称为挪威的极地探险之父。他对极地探险的丰富知识,特别是和萨米人、爱斯基摩人等极地原住民身上学到的生存经验,对于后来的极地探险家产生了极大的教育作用。后来挪威著名的探险家阿蒙森在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竞争穿越南极点的探险活动中的巨大成功,就和南森传授的探险经验密不可分。 时势造英雄!当时正是挪威和瑞典联合体国家面临分裂的关键时刻。在拿破仑战争中,瑞典于1813年正式加入反法同盟。根据1814年《基尔条约》,瑞典可从丹麦手中获得挪威,但是挪威乘机宣布独立并颁布了宪法。瑞典于此时发动了一场短暂的战争,挪威投降,被迫服从于瑞典国王,即由瑞典方主导的“瑞典-挪威联合”,该联合最终于1905年解散。 别介意南森没有到达地球极点,他已经走得够近了,并且处处彰显个人魅力。南森探险北极凯旋时,正是挪威人民族情绪高涨,争取独立的时期,全国上下都渴望挪威有一位民族英雄的诞生。尽管幸运之神眷顾着他的探险之旅,可没有一个船员死亡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与良好判断力。 南森此次极地探险,不仅证明了极地洋流理论,还诞生了一个重要发现:北极就是个被不断漂浮的冰层覆盖着的极深海洋。在1896年以前,人类不知道地球的最北端到底是冰封的陆地还是结冻的海洋,是南森的科学考察给整个世界一个正确的***:北极是冰冻的海洋。从此,南森成为第一个证实北极是海洋的探险家。
【鲜活传奇】南森获诺贝尔和平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森投身于解救难民的行动,其工作方式体现了人道主义救助的新纬度。由于他在拯救难民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192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南森是一位“伟大的世界公民”,从他身上焕发出来的是人类的力量和刚毅精神。 面对潮水般的欢呼和纷至沓来的荣誉,南森却并不感兴趣,他回到了自己家乡。一天傍晚,南森独自站在家乡的海滩上,一边听着脚下海涛的拍击声,一边回顾自己这一段经历。他回忆说:“那冰原和极地上漫漫的月夜多么令人神往,但如今已像一个来自另一世界的遥远的梦----一个转瞬即逝的梦。但是,生活中要是没有梦,那生活又有什么价值呢? 1926年的一天,南森在给学生讲演的时候,专门提到探险的精神。他认为探险的哲学就是永不退却!在每一次的探险行动中,都会有一条退却或者放弃的底线在诱惑你,你必须要有背水一战,无可选择地勇往直前的勇气。“关于人生道路上所谓获得成功的秘密,我可以坦承的是在选定的目标面前,烧掉你身后的船,毁掉你身后的桥,你就不会在回头张望中浪费生命。除了勇往直前,你们别无选择!要么干下去,要么毁灭(You must to do or die)。” 在1888年完成穿越格林兰岛和1896年完成“弗拉姆号”探险航行之后,南森成为了一位国际公认的极地学家。1897年,奥斯陆大学聘任其为动物学教授,但他那时的兴趣却转向物理海洋学。后来,在1908年他转为海洋学教授。 从1896年至1917年,南森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参与了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的创建工作,并参加了“迈克尔?萨斯”号到挪威海的调查(1900)、“弗里德持乔夫”号穿过北大西洋中部的调查(1910)、“维斯列莫伊”号到斯匹次卑尔根海区的调查(1912)和“阿尔马乌尔?汉森”号到亚速尔群岛及B.赫兰德-汉森区的调查(1914)。在1893年,南森还曾通过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到达叶尼塞河,后来经西伯利亚返回。 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最后出版了许多文献。其中很多出版物上都有南森亲自作的图解说明。另外,南森还在海洋学仪器的设计,风生洋流的解释和北方水域水层形成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1905年,南森的声誉成功地帮助挪威脱离了与瑞典的联盟。南森成为挪威新任国王和王后的好友,在1906年至1908年期间被任命为挪威驻英国首任大使。最然其内心仍然钟情于科学,但是外交和人道主义活动在这期间占用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展现出了令人尊敬的政治家特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残暴行为,促使南森成为国际联盟的坚定支持者。1920年,他以高级特派员身份受国际联盟理事会委派负责战俘遣返工作。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他募集了大笔捐款,用不到半年时间遣返了在苏联境内的42万多名德国和奥匈帝国战俘,体现了人道主义救助的新纬度。 1921年,他被国际红十字会任命为高级专员,领导对苏联国内遭受干旱饥荒的救济工作。他在莫斯科同苏联政府达成救济的协议,并设立了南森救济中心。他到欧洲各国发表演说动员私人机构和个人捐款。他的呼吁获得广泛的支持,收集了大笔捐款,为苏联灾民提供了衣物和食粮。 1922年,在他的建议下,为解决无国籍难民的移居问题,52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国际协定,决定发放“南森护照”,用以协助无国籍难民逃往新的国家。该协定解决了大批俄罗斯人、上耳其的亚美尼亚人和德国犹太人的移居问题。同年,他还帮助解决了125万希腊人和50万土耳其人返回各自祖国的交换工作,时至今日,其善举仍被世人牢记在心。 由于南森在拯救难民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192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他把奖金***给了国际难民救济事业。日,南森因心脏病逝世于奥斯陆,挪威为他举行了国葬。为了纪念他,1931年在日内瓦成立了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后来人们还创立了了“南森奖”,颁发给那些为国际难民事务作出极大贡献的人。 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纪念南森诞辰150周年的时候,对南森予以高度赞扬,称他不仅是一名“伟大的挪威人”,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世界公民”,从他身上焕发出来的是人类的力量和刚毅精神。 ●文字资料提供/吉尔?克勒弗 ●编译/张波 ●供图、鸣谢/挪威弗拉姆博物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中国科学探险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软件企业认定***&&国际联网备案登记***&&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