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w2e3r4)
第三方登录: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091|回复: 5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3532精华0UID2698138帖子金钱14044 威望0
Lv.6, 积分 35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68 积分
UID2698138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一个徒弟可以拜几个师傅?
攻受兼备0..0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4797精华0UID帖子金钱35347 威望0
卖萌蹲防 赛高。!~!
Lv.8, 积分 147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0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3个??别信我←_←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80积分11928精华0UID帖子金钱55969 威望0
Lv.8, 积分 119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072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10 草
三?不?。。
想一夜暴富不是一天的事瓦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99积分39351精华0UID帖子金钱62658 威望2
麦田的守望者
Lv.10, 积分 393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49 积分
UID帖子威望2 多玩草580 草
期间可以换 但毕业的时候最多三个
游戏人生,人生如戏,真真假假,懵懵懂懂之间,我们已走过四年时光。。。。
新人欢迎积分2 阅读权限90积分28563精华0UID帖子金钱50128 威望10
Lv.9, 积分 28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37 积分
UID帖子威望10 多玩草94 草
?程秀敏组长?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00积分76185精华0UID帖子金钱140101 威望11
° Hello ? °
Lv.11, 积分 761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15 积分
UID帖子威望11 多玩草995 草
马年新春勋章
手机APP马年迎春,马上有钱!
手机论坛勋章
APP发帖双倍积分,登陆即送勋章!
365天!天天有你
连续签到1年即可获得
龙之谷活跃勋章
在龙之谷版面活跃而奖励的勋章
话题王小红花
话题王小红花
龙之谷功勋勋章
龙之谷功勋勋章
活动奖励勋章
活动奖励勋章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武侠小说中改拜师父是很严重的罪行吗?
杨过改拜小龙女为师是那么严重的罪行吗?
是的,很严重。首先,在旧社会,“师傅”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老师”角色,你的“师傅”牵着“师承”,再后面牵着“家门”的概念----这就代表了行业对你从业身份的承认,简单来说,和现代的“资格证”差不多。武侠小说有点玄幻,咱们看看连阔如先生在《江湖丛谈》里是怎么说的:凡是江湖艺人,不论是干哪行儿,都得有师傅,没有师傅是没有家门的,到哪里亦是吃不开的。就以说评书的艺人说吧,他要是没有家门,没拜过师傅,若是说书挣了钱,必有同行的艺人携他的家伙。携家伙的事儿是:同行的艺人迈步走进场内,用桌上放的手巾把醒木盖上,扇子横放在手巾上,然后瞧这说书的怎么办。如若说书的人不懂得这些事儿,他就把东西物件,连所有的钱一并拿走,不准说书的再说书了。如若愿意干这行儿,得先去拜师傅,然后再出来挣钱。生意人携家伙的事儿,在我国旧制时代之先是常有的事,不算新鲜。没有师傅,莫说赚不到钱,根本连干这事儿的资格都没有。从这个角度上看,江湖人的“师徒”关系是行业的入门资格,没有师傅引路,你就没有从业资格。一方面来讲,在江湖上讨生存的人得抱团儿,新入行的得有个引路人,老前辈得有人为自己赚钱,于是一拍即合,两相欢喜。另一方面来讲,这也可以看成是从业者出于保护利润的目的对本行当进行的行业垄断----这一现象在现在的曲艺界仍有体现,郭德纲如此好汉,最后也得拜个山头。就连国军见面,也还得先摆个“兄弟我是黄埔三期生”的调调。其次,师徒这个东西,除了伟大的亲情之外,更要紧的是利益。以前“行业技巧”可是稀缺的东西,参考书和资料完全没有不说,上到木匠搭大梁的技巧,下到铁匠打铁时的炉温,都是经验传承,关键点都得藏着。武林秘籍就更别提了,总体而言,技巧传承就讲究个“口传心授”。我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师傅把他赚钱/保命的法子教给你了,你得知道感恩。老舍先生在《断魂***》里的沙子龙,开着镖局,收着徒弟,但最后还得留着六十四路***,不传,带进棺材里。唐鲁孙先生的文章里,厨子、勤行甚至是给太监净身的人都得有个师傅。师傅教徒弟不是没有代价的----师傅的养老可就靠着徒弟呢。学手艺的,徒弟就得先干若干年免费劳力,走江湖的,徒弟得孝敬师傅一辈子。练武的就更不用说了,得为师傅卖命。也正是如此,师傅都得留着几手绝学,还是拿《江湖丛谈》里的江湖艺人举例子,盘道的规矩,行内的行话,是要到最后一刻才教给徒弟的。教会了徒弟,师傅就多了一个抢饭碗的----要搁在武学界,徒弟除了为师傅赚钱,还得为师傅卖命,这可如何能不慎重从事?学了这个师傅的东西,把脸一抹叛出师门了……哼哼……
老师说得不错了,我补充一点:师父不仅是资格证,还是品牌。没有名气的年轻人出门在外行走江湖,凭什么别人跟你合作呢?主要依据就是“我是XX的徒弟”----这句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这句话说出来最少有四层含义:1. 我具有“XX的徒弟”所应该有的和XX类似的本领、社会关系、是非观……(省去了介绍)2. 我如果不是XX的徒弟,那么所有此次参与合作者,以及XX的门中人,都可以来找我清理门户。(省去了证明)3. 如果此次合作成功,于XX(以及相关人等,如师承一脉者,亲戚朋友等)脸上有光;反之则让XX(以及相关人等)丢面子。(品牌价值)4. 如果我有危险,XX以及“XX的相关人等”(师承一脉,亲戚朋友等)都有义务进行救援。(保险)比如黄蓉是黄老邪女儿,经常被人不待见,认为其行事会和其父一样乖张,但是当知道了他还是洪七公徒弟之后,态度立即转变,认为她也会行侠仗义,是非分明(以下省略五百字)。同样的,杨过使出一招蛤蟆功,他人立即认为他和欧阳锋一样是大恶之人。这些“品牌效应”是一个徒弟无需说明,说明了也无用的东西。功罪问题也是一样,比如张翠山娶了殷素素,殷素素的过错自然都算到了张翠山头上。但同时,张翠山的责任武当也难辞其咎,纵然殷家行事和武当路数不同,但师门上下也必须护着张翠山,甚至到了后来明知殷素素已经害了自家师兄弟,但只要张翠山不跟殷素素“划清界限”,张三丰也不当场把他逐出门墙,那全派上下就依然必须维护他们。同样张三丰百岁大寿,张松溪拿着“大力金刚指”向少林寺发难,空闻也无法直接反驳说跟少林寺不相干,这都是明证。这在一个师父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师父问题就来了。比如杨过,以后如果出门行事跟小龙女一个路子,那么人家认为这是“全真教的做法”,便有碍全真教的名声。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以后发生什么差错,别人便可上全真教寻仇,而全真教要清理门户的时候,小龙女(师父)又可以名正言顺地维护徒弟,这显然会让全真教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所以,江湖中人最忌讳没有本师许可另拜他人。
.是,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江湖中人对于师徒关系看得是像亲情一样的。尤其神雕故事发生在宋朝,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看得尤其严重。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要争得原师父的同意,就可以改拜师,比如郭靖虽然自幼随江南七怪习武,但是也随全真派马钰学习内功,最后是以洪七公弟子名扬天下的。但是杨过是不尊师命,私自改拜,性质就比较严重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某人现在拒绝承认自己的亲生父母,改叫另外一个人“爸爸”,一定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改拜师父就是这么严重。 现在某些行当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最突出的就是曲艺界。姑举两个例子:北京青年评书演员王?波幼年随马增锟学习评书,马增锟就是他的师父,如今跟随评书大家连丽如学习评书,但是也不敢改拜师父,只能取一个变通,认连丽如为干妈;郭德纲原先的师父是天津的杨志刚,后来改拜侯耀文为师,惹怒了杨志刚,最终对簿公堂,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至今郭德纲和天津相声界依然不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改拜师父。.
Commando说的对,补充一点信息:1.旧社会的师徒关系,学名就叫“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2.武侠小说本身的起源,是来自旧社会江湖的故事,所以其中的价值观必然带有江湖价值观的痕迹。但是要指出的是,这种价值观并不是武侠小说本身的属性,随着“原生武侠小说”*的比重越来越高,有些价值观可能会保留,有些价值观可能会淡化。(可能偶尔会有一篇反潮流的强化旧价值观的小说,于是大家会觉得此文颇有古风。。。)* 所谓“原生武侠小说”,是我临时造的词,指那些从小看武侠小说的人,根据现有的武侠小说Genre积累的素材创作的武侠小说,以区别早期的前辈采集原始江湖素材创作的武侠小说3.习武之人师徒关系的稳定性,除了一般江湖人的藏私之类的原因以外,还有一种自己独有的现实必要性。武侠小说是一种美化的江湖故事,其中很多江湖生涯的残酷性其实是被淡化了,梦入神机的《龙蛇演义》对此的探讨则很深入。江湖生涯是很残酷的,你年轻的时候可能打遍天下无敌手,风光无限,但是你老了怎么办?你可能功成名就,已经是一方名宿,但是战斗力已经下降了,这时候有人来挑战你怎么办?一旦输了,不仅会丧失名誉,会丧失饭碗,也会丧失生命。这个时候,徒弟就很重要了。让徒弟出战是一种很正当的行为,谁也无法挑礼。因此,教一个好徒弟,不仅仅传承自己的所学,这只是较小的一部分原因,更是事关自己下半辈子幸福的大事。一个武师可能有很多徒弟,但是可能只有一个他教得最用心,这就是所谓的衣钵传人。这种徒弟比较常见的是顶门大弟子和关门小徒弟。顶门大弟子是自己最早教出来的徒弟,教出这么一个徒弟,自己就可以省很多心了,有事他先上,等于提前养老;关门小徒弟则多半最后会留在自己身边的徒弟,自己的后半生很可能就指着他了。一个普通徒弟的叛逃也许还没什么,如果自己养老的徒弟被人拐跑了,那才是要了亲命了,下半辈子的幸福就算是交代了。在这种情况下,江湖上人人都会有一种危机感,叛师的行为一旦泛滥,实际上危害的是所有江湖人的利益,又怎么会不人人喊打呢?
不能改拜师傅自然不怎么好,但也不必指责得这么杀气腾腾啊。呵呵,原谅我用了这么个词。
马志明说过他为什么从不去北京演出:“别人有去的,去了,电视台也录像了。这个段子就被别人拿去了。以后没他什么事了。”
意思是说,他马志明有段好相声,观众们一听那个相声的名字就想起马志明,就会来马志明的场子买票。可上了录像(这里他是特指某些节目)呢,有些人就跟着录像学,学得差不多了就上台。北京人就用不着去天津看马志明的演出了。演出的收入,那一位肯定是自己收着,用不着送给马志明一份。剧本的稿费呢,是给剧本的作者啊,当然也不给马志明。那马志明的收入不就减少了吗?好的剧本,能够配合演员条件的好剧本原本就非常少,总不能靠给街坊四邻说几段老掉牙的段子糊口吧?
相声的学习,和其他的戏剧不一样。学京剧,不先练上十年基本功,连跑龙套都做不了。但是相声呢?不管是春晚还是企业年会,只要两个人在话筒前笔条杆直地一问一答,台下有人帮忙拍巴掌,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是相声吗?!
说到利益纠纷,上面举了个自己偷学的,再打个比方说个带艺投师的。马志明有个徒弟叫王三,王三学得还行,没有八九分也有六七分了,和师傅两个人开场子,收入也不错。但是王三很快改投了郭德纲门下。郭德纲也是开场子卖门票挣钱的,王三本来就能上场,也有些口碑,郭德纲不用教他什么,可以立刻让他上场挣钱了。就是说,马志明辛辛苦苦培养出一个徒弟,却送给郭德纲挣钱。
想一想现在的企业招聘,不都是要有“实际经验”吗?没有实际经验的新人,在本企业工作不满五年,要辞职必须交出培训费,是不是这样?和上面的比较一下,有天大的区别吗?要说区别,就是相声界把“德”字看得太重,在企业可以花钱买自由身,在相声界不行。
也许你要说,我这是在给xxx找借口开脱。不是的。一个好徒弟能从师傅那里学到什么,一个好师傅能教给徒弟什么。一个观众,哪怕你在台下看了一百遍,都不能明白的。例如《买猴》,刘宝瑞的绝品,都听过吧?但是你听过侯宝林说的《买猴》吗?我听过,告诉你,他说得很烂!这还是大师啊,同一个段子,刘宝瑞说得流芳百世,侯宝林说得如同嚼蜡。那么,刘宝瑞的徒弟在说买猴,同时侯宝林的徒弟也在说买猴,你会去听哪一个?
再比如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相声爱好者,也不要师傅,聚在一起租个场地就开始说相声了。我也看了,虽说鼓励归鼓励,但是呢,总觉得他们是“傻小子卖力气”。他们是从广播里电视上学得皮毛,没有被真正指导过。一大段贯口,他们只听侯宝林是一口气念出来的,他们也就一口气念出来。却不知这里面的抑扬顿挫、何时偷偷地一顿,都是经过细心揣摩过的。这种揣摩和拿捏,是要有好的师傅好的徒弟才能被传承下来的。
郭德纲也有这个毛病,听了他那么多,只觉得就是同一个味道。只是说得好,但是不会演。再看看(注意,我说的是:看)侯宝林的《跳舞迷》《打百分》《夜行记》,都是现代作品,都只是清口,却是三种风格。
广播毁了戏曲,电视毁了相声。再往后的人们,说到相声,恐怕只知道那就是话筒前面两个会说话的木头桩子了。
上面的说的都很好,我补一点吧,改拜师父这种事儿如果自己做确实是很严重的罪行,但是如果师父知道并且许可了就另说了。首先一点前后两任师父不可能是仇家,这是一定的。有的时候师父水平不够,但是徒弟资质很好,被高人看中了,这种时候只能放人,自己也有面子,好比郭靖,七怪也是师傅,洪七公也是师傅。还有的是串功夫。再有的两个高手认识了,都有对方想学的东西,但是对于高手拉不下面子来,于是一个人就让自己的一个徒弟改投对方门下,把自己的功夫带过去,等徒弟回来看师父的时候再把对方的功夫带回来。
可以多拜老师,但是必须要上一个老师的同意,或者承认出徒。老师辛辛苦苦教你,学了一半觉得不行,要换,那你早干什么去了?合同执行到一半违约怎么算?挖人家徒弟,这徒弟倒也不怎地,大不了一辈子不出头,挖人家徒弟的老师才是罪大恶极。好比给人家戴绿帽子。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习武者该师很严重吗? 武侠小说这个不靠谱。不过清朝初期应该是很严重,天地君亲师嘛。后来到清末好像就有些改观了,当时国家遭难,武师开始习武强国的梦想,也可以串徒弟。时代再后来改师的也很多。至于该拜别的师傅是不是有什么规矩我不太清楚。但是李小龙就拜过很多师傅,学习的武术比较多。可以直接百度查的。我想改师应该是有一定规矩的,不然老师的颜面何在。跑江湖的,没有面子是不能立足的。
简直很搞笑天地君亲师天地
古时候的认知
造就大环境君
造就社会亲
生你养你师
让你能在社会上生存
特别是在古时候教育事业不发达的时候
生存技能是最重要的拜师收徒也是一个庄重的事情
代表你不用再去从地里刨吃的了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私塾老师地位非常高
生存技能导师对于徒弟特别重要的原因而且由于手艺人技能可以说是传承
那么你接下了传承
就要担负起这个责任父母传承的是肉身
师傅传的是技能至于武侠世界的师徒关系就更重要了
不仅仅是上面所说的利益和责任归属问题
那个太物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是随便说说的
只有这些全部完备
你才是个人
本身是很正常的行为,但是会被认为是严重的罪行,由于狭隘的传统门户之见,和师傅自私的统治欲。属于中国落后的猴子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徒弟或者学徒往往要为师傅或者店家免费打工好几年,而且还需要人介绍才行。 学成后,在一些技术性的行业,比如铁匠,医生,大部分手艺类的,往往需要把自己收入的20%孝敬给师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是什么传言,因为在古代,传统手艺人社会地位大部分不高,更没有任何保障可言。教出的徒弟往往还不能和师傅在同一个地方做生意,需要到邻镇, 邻乡等拓展自己的地盘。师傅很多东西也不会传给徒弟,只传儿子。作为自己家族的长远利益所在。徒弟改拜师傅以后,在古代不仅意味着名誉的丧失,更意味着收入的减少。还意味着未来的招生计划受到严重影响。当然会被师傅认为是罪大恶极。扣上欺师灭祖的帽子,会导致后果很严重。砸店算轻的,告官或者其他报复方式也很常见。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门户之见,也是导致中国很多技术和发明失传的原因。更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但是这怪不到师傅头上,因为他们的利益在官僚的压榨下得不到任何保障,随时会被杀猪。 所以,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极端方式。但是这也成为很多误人子弟者的保护伞,更不科学。到了现代,很多利益集团,比如臭名昭著的北京相声界姜昆一类,赵x山什么之流的,更是把利益放在首位了,还搞过去封建主子那一套。把这类满清猴子文化发挥到极致,利用权力进行一定范围的表演垄断,文化审批垄断,形成利益圈子。如果要想再他们的势力范围混好,成为其弟子一类的算捷径,然后对其进行利益回馈。 这并不是表面上的单纯师徒关系。更接近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这类满清猴子文化越多,发展得越淋漓尽致,中国就越没有希望。 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因为开源而伟大。少林寺的类似开源,也算是正确的路。在当今科技时代,个人用保密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还算情有可原,可是一个国家,一个体系还想靠保密什么的,是行不通的。传子不传女这套,或者文化官僚大收弟子,给弟子输送更多原本是公众的利益,最后的结果就是猴子文化继续占领中国。这和古代官僚大收什么家丁,什么五狗十孩儿之类的是一回事情。完全是为了膨胀自己的官僚或文化官场权利。所以,我认为,改拜师傅是应该的,是正常的。见贤思齐,而不是撞天婚,拜了师傅就不能改什么之类的。改拜师傅不应该是罪行,在道德上更不应该成为瑕疵什么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居士怎样拜见、称呼出家师父
&&首推于&日
浏览(4218)|回应(0)
初入客堂,先拜佛,然后顶礼知客师。顶礼法师时.不要面对法师施礼,而应该面向佛像顶礼,顶礼时说:“弟子某某顶礼知客师三拜”,法师说“问讯”则问讯,说“一拜”则一拜,不可违逆师教执意三拜。拜访师父时,到房间门口先弹指或敲门,得到师父的许可才可以进去。若有门帘,出入时应该轻轻掀起.然后轻轻放下。在师父面前要整肃威仪.不可轻慢唐突,亦不可嬉闹喧哗。有疑惑向师长请教,必须起立。路遇师长,要肃立道旁合掌致敬。与师父距离不可太近。不可在师父面前谈无益之事或说别人的是非过失。在师父面前不得抓痒,若打哈欠或喷嚏应当以袖遮口。要常请教师父经义,以求慧解。师父的教诲训示应该随顺,不可违逆。每次听完师父的开示,要顶礼谢恩。如果被师父指责,不能起嗔恨心,应该好好反省,向师父软语忏悔。不得踩踏师父的影子。不可直呼法师名讳。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了缘”,那么就是“上了下缘”。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家人皆以“释(即“释迦”)”为姓,习惯只以法号相称。称呼法号时不可直呼其号,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不得单称法名,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老法师”、“老和尚”、“上人”或“师父”、“法师”。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为“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在师前,不可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末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也不必称不慧、不才、不佞、小可等。要见住持必需提前联系,自己联系或请客堂联系皆可,不可做不速之客。请开示,应预约时间,不要以为与师父熟悉了,就失礼数。若得到法师许可进入法师寮内,一切信件文书,概不许偷看,也不得到处乱翻。与法师谈话要专心,不可打妄想。法师饭时、眠时及洗漱时不应打扰。男众居士不可一个人到比丘尼师父住处,女众居士也不可一个人去比丘师父寺院,应该有两位以上一起去。到了寺院,男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尼师父谈话,女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师父谈话。到寺院道场,不应该胡乱走动到处窥视,即使房间的窗户没关好,也不可以探视。要找某人,应该在客厅等候。路途、静坐、诵经、禅行、剃头时、以及洗澡、如厕、乘车船、眠卧等时,勿礼拜法师。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外,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不得与出家众结义为父母、兄弟、姊妹。师问话,当实答。一 法师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报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轻率插嘴,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法师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与之谈话。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亦不可任意评论或批评出家众。在家人称呼出家人,宜称呼执事名称,如监院师父,知客师父等,或亲某师父。沙弥称呼比丘,宜称呼“亲某师父”。 以上若称呼“某师”、“亲某师”,是不正确的,犯过失。比丘之间,或沙弥之间,或比丘称呼沙弥,可以称呼亲某师。大僧与二僧之间,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等同理。男众出家人为大僧,女众为二僧。比丘、比丘尼为大戒师、大众;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为小戒师、小众。大师父、小师父等,也是不正确的称呼。可以称呼执事名称,如住持师父、亲某师父。师傅是对世间手艺人的称呼,对出家人称呼“师父”为正确。居士之间,宜称呼某居士,王居士、周居士等,除非菩萨戒诵戒等特殊场合,不宜称呼某菩萨,更不可对鸡狗等众生称呼菩萨,如王菩萨、鸡菩萨、小菩萨、老菩萨。在家人自称,不称呼自己某某居士,网名等别号也不应使用佛菩萨大德等重名,也不能冠以“释某某”。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法名,沙门之间称呼为“朋友”,“某某比丘”,《南传大般涅盘经》:“「阿难,「朋友」一词为现时诸比丘互相沿用的称呼,于我去世后不应再用。阿难,年长的比丘应呼年幼比丘的名或姓,或称「朋友」;但年幼者应称年长者为「大德」或「尊者」”同样身份人的称呼“师兄”表示尊重,师叔、伯、弟、姐、妹是世俗的称呼不宜使用。宣化上人在“莫自称居士”中讲到,居士是一尊称,具十种德才能称为居士。因此学佛人应由别人称自己为居士,而不宜自称为居士,以免有自赞之嫌。
作者:添加作者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你知道吗,自己拜的师父是哪一种境界的上师吗?
修行路上之三种上师
作者:生根活佛
你知道自己拜的师父是外修、内修与密修上师之中哪一种境界的上师吗?
师父的分类很多种,依据修行之路,主要分为三种:外修师父、内修师父、密修师父。
第一种:外修上师
外修师父就是给你做皈依,受戒,讲解四加行,或五加行,或九加行等消业障法,忏悔法,积累福报法,主要把你带进佛门的师父。显宗的师父都属于外修师父,是上师,不是常说的根本上师。弟子对待外修上师必须如同爱护自己的双眼,珍惜爱戴。若人失去双目,眼前一片黑暗。没有外修上师的引导,弟子修行如同盲人看不见路,根本看不懂佛经里所讲的道理,学佛修行的功德和作用也不得而知。弟子可以供养外修上师财物,磕头,顶礼,同时要观察能不能将自己的身口意都供养给他。
第二种:内修上师
内修师父就是在外修师父的基础上,给予弟子大乘觉悟道密宗的灌顶,传法,讲解,传窍诀与口诀的师父,这种师父同时称为根本上师。弟子必须如同爱护自己心脏一样保护和维护内修上师。如同人失去心脏,等于失去宝贵的生命。没有内修上师的弟子,等于失去心脏之人,自我截断解脱之道,无法进入密乘觉悟大道。弟子对内修上师不仅仅是供养财物,磕头,顶礼,还可以供养自己的身口意。
第三种:密修师父
密修师父就是综合外修和内修师父基础上,传授弟子大圆满的彻却(立断法)和妥噶(顿悟法)的师父,这种师父称做金刚上师,也叫菩提上师。弟子对密修上师必须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如果人失去生命,拥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弟子没有密修上师,学佛修行都是过眼烟云,根本无法修学到真谛之法,根本无法解脱而成就佛。弟子对密修上师可以供养自己的身口意。
有人问,外内密修三种师父,需要拜三位师父吗?回答是,不一定,因为一位师父可以在弟子修行之路上,递进承担三种师父的职责。例如,一师父给一弟子做皈依,受戒,传加行,把此弟子带进佛门时,已是此弟子的外修上师;然后继续给此弟子灌顶,传密宗经文,讲解密法,窍诀及口诀,带进密宗佛门时,此师父就又是此弟子的内修上师;最后给此弟子传大圆满,把他带进今世解脱智慧佛门时,此师父也是他的密修上师。这三种职责都具备的师父可以当成自己的眼睛,心脏,生命一样,把自己的一切都可以供养给他。
如果不供养的话,得不到上师的加持吗?也不是,供养只是一种报恩,感恩,表达自己的心意,达到增添自己的福报的作用。弟子唯有用自己虔诚与真诚之心跟师父学佛修行,同时得到加持。供养要看自己有无吝啬心,不愿意心,攀比心,不清净心。反之,若有贪心,疑心,不愿意,吝啬心,攀比心,顾虑心,三分热度心的话,最好不要供养,供养也无太大作用。尤其是供养之后,有后悔的心态,或者疑心,特别看到师父的缺点和过失之后,你会不会怀疑,后悔与诽谤,若有此念,千万不要供养,供养也后悔一辈子,而且造很多意想不到的业障。如此供养不但增添不了福报,反而减轻福报,修行退步,善神护法都离开你,因为,你造的业实在太重了。身口意的供养师父并不是陪师父睡觉或一起生活,而是通过自己的身口意全力帮师父弘法利生之事,才是真正身口意供养给师父,才能获得密修上师的加持。
我的更多文章:
( 18:01:58)( 20:09:00)( 10:18:02)( 15:08:16)( 17:10:19)( 08:21:28)( 13:33:45)( 06:33:16)( 20:46:4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