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教案教学
姓名:admin&&学校:
&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这场恶战是&&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 我们知道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 、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那么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1、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2、播放课文录音。
诗句的含义: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五、诗歌赏析&
1、 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 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是三国时的遗物,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作用)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师:齐读前两句诗。这前两句是叙事,写其兴感之由。
教师:作者由叙事转入议论,请看三、四句。
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由此使我们联想到《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
教师: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将重写。
教师: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教师: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教师: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
教师: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
& (东吴战败)
教师: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
& (没有)
教师: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
明确:(东风)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这场战争是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次什么?
&& (机遇)
教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偶然的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教师:把诗歌的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样写就太直白了,而诗是讲究意境和含蓄的。本来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很含蓄地表达出如果没有东风相助,东吴就灭亡了的意思,因为二乔一个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老婆,一个是周瑜的老婆,这两个人都被曹操所供养在铜雀台,东吴自然是灭亡了。
教师:同学们,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持赞赏态度,对曹操则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大快人心的。
教师:那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与其他史学家的观点不同,把周瑜的成功说成是机遇起了很大的作用呢,作者是为了讲清一个什么道理?
& 明确: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天才,有了机遇的帮助,才可能施展自身的才能和抱负,才能成功。否则的话,哪怕他再有才能,再有本事,如果没有机遇,也很难成功,这个道理看上去是在说周瑜,请大家想一想,作者其实还说了谁?
& 明确: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因此他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博学有才能的人,他不但有文学上的才华,而且政治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具备做宰相的能力的人,一生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和什么有关呢,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关, 我们都知道,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人物,当时的朝廷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趋没落,朝政被宦官把持,政治腐败,黑暗,有才能之士都被打压,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杜牧也是如此,因此,&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板书)&&&
同学们我们纵观全诗,讨论本诗的两个亮点。
1、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教师:一把折戟,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教师: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2、用典,借古讽今
教师: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成了千古名句。
&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作者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1.《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未来作家》报网站版权所有 -- 浙ICP备号借物咏叹杜牧怎样评价赤壁之战
以小见大,以二乔的命运代指了周瑜的命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杜牧《赤壁》阅读***及赏析-诗词阅读 - 书摘天下
杜牧《赤壁》阅读***及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训练及***
(1)此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
(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1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参考***:
12.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两种***任答一种均给2分。)
13.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来源栏目:
本文链接: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杜牧的诗,赤壁相关文章杜牧《赤壁》
晚唐杜牧《赤壁》诗主题新探
广西钟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 梁杰斌 邮编542600 电子邮箱:
主题词:晚唐杜牧 《赤壁》诗 主题新探。
摘 要:一般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从假设失败的角度,反衬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而本文认为,一般的文学评论在评价杜牧这首《赤壁》诗时,并没有把它放在晚唐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去看,而是把它与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去单独地分析、理解。这样得出的主题未免浮光掠影,舍本逐未。如果我们把它放在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晚唐时代,就能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就能了解诗人此时此刻对待抗敌战争的情绪是怎样的低落,不是欢快而是忧愁,整首诗的基调不是昂扬向上而是哀伤低沉的。诗人的情感世界不仅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而且也与其自身的遭遇有关。本文主要从杜牧所处的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晚唐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坎坷身世,结合本诗表层下隐含的另一层主题来探讨此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以别于“老杜”(杜甫)。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中晚唐时期,唐帝国国势渐微,士大夫往往好追忆往事,议论得失,借古讽今,因此咏史、吊古的诗歌特别盛行。这首《赤壁》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诗人从赤壁古战场江边的沉沙中获得一把断戟,这是一把没有完全腐朽的兵器。经过一番磨洗之后,认出它是几百年前赤壁战役的遗物,因而引起怀古幽情,不禁追忆起三国时的那次重大战役和主要人物。这两首诗的前两句,是假托还是事实,很难确定。也许诗人真的在赤壁古战场获得这样一把断戟。此事无关大体,可以不必硬做索隐。
诗的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抒发的议论。诗人并不是直接地去做史论,而是抓住在赤壁之战中起关键作用的“东风”来写,运用了“东风”“铜雀(台)”这样形象性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这件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兵压境。当时,曹军有二十余万雄兵,号称八十万,而孙刘联军不过二万,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曹军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势如破竹。如果没有东风给周瑜的方便,如果幸运之神没有降临吴国,那么,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二乔就要被曹操掳走,囚禁在铜雀台里了。二乔,即大乔和小乔,是东吴著名的两个美女。大乔是孙权哥哥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都督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曹操建此台以纳姬妾歌伎,乃晚年行乐之处。
一般认为,这两句诗是从假设失败的角度,反衬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其实不然。本人认为,晚唐诗人杜牧在捡到三国时赤壁战场的一把断戟后,并没有立刻联想到吴蜀联军同仇敌忾、抵御外敌上,而是认为如果没有幸运之神的降临,东吴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主题,还有另一层隐含更深的主题将在本篇末论及。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也认为:“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杜牧这首诗,形象生动,音律婉转优美,然而气魄不足。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论道:“诗重蕴藉,然要有气魄。无气魄,绝非真蕴藉。”诗人面对这一把沾满刀光血影的断戟,胸中早已没有盛唐李白那种“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豪壮的英雄气概,没有了那种血与火的壮美。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期,唐帝国的安全面临两大威胁,一是藩镇割据,一是西部吐蕃和西北部回鹘的大肆入侵。杜牧《感怀诗一首》中写道:“如何七十年,汗?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这里写到: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起,到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止,前后共七十三年,为什么朝庭一直含羞忍耻地听任藩镇跋扈?英勇无敌的大将军均已死去,朝中再也没有这样的大将可以去削平叛乱了。而现在的庸将们一批批出征,如同儿戏。唐代的历朝天子只能每天长吁短叹,忧虑的是究竟把军事大权托付给谁呢?从这首《感怀诗一首》可以看出,藩镇之祸经历了七十多年,朝庭大多采取姑息政策,听任藩镇与中央对抗,以至造***民的深重灾难。诗人此时黯然神伤,只能“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如果保持沉默,自己会感到耻辱;可是自己对朝庭呼吁,又没有人响应支持。诗人就处于这样一个无奈无助的彷徨的境地。
从《赤壁》最后两句诗,我们可以品味出,在国家衰亡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晚唐的诗人是那么的失落、无奈和无助。他们早已丧失了中唐、初唐时的那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充满热血、朝气、激昂慷慨的大唐气象和拔剑起舞的民族气魄。这就是时代影响了诗坛,时代影响了诗人。
《孟子?万章(下)》中谈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认为,在“颂其诗、读其书”之前,应该先论世,方可以知人;知人,才可以理解他的作品,作出准确的评价。一般的文学评论在评价杜牧这首《赤壁》诗时,并没有把它放在晚唐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去看,而是把它与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去单独地分析、理解。这样得出的主题未免浮光掠影,舍本逐未。如果我们把它放在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晚唐时代,就能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了解诗人此时此刻对待抗敌战争的情绪是怎样的低落,不是欢快而是忧愁,整首诗的基调不是昂扬向上而是哀伤低沉的。
诗人的情感世界不仅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而且也与其自身的遭遇有关。杜牧出身于豪门世族,祖父杜佑曾做过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牧十岁时祖父去世,家道日渐中落。他经历了从宪宗至宣宗六朝,当时,正处于牛李党争激烈的时期。因他“刚直有奇节”(《新唐书》本传),“疏旷不拘细行”(见《唐才子传》卷六)。不愿趋炎附势,因此两派都不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未能施展才华抱负。杜牧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方州县府生活度过的,激烈的牛李党争在他的政治生活中投下了阴影。
从杜牧生平简介可知,他仕途坎坷,失意不幸,怀才不遇,屡遭排挤,心情抑郁有时不免寄情声色,放浪形骸,人生态度由积极转向消极。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晚唐赵嘏的《代人赠杜牧侍御》也可佐证,又如厌世颓伤的诗句:“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冬日题智勺寺北楼》。这种潦到失意的感伤情调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史论类型的诗歌。诗人的情感世界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在史论中有时乐观自信,充满希望,如“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有时却很悲观哀伤,如《赤壁》这首诗。当然这种哀伤是很深沉的,不仔细体会很难品味得出。
从唐敬宗和唐文宗开始,唐帝国出现了明显的衰败倾覆之势,陷入了一场无法挽救的危机之中。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藩镇阻兵,陵慢于外”“赋敛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杼轴空竭于里闾”。(见《唐纪》六十)在晚唐那个时代,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大唐帝国日薄西山。这个时代的阴影笼罩在诗人心灵上,始终挥之不去,盛唐气象的幻想与日薄西山的凄凉现实,使他更加沉溺于深沉的无法排遣的忧伤之中。即使是繁华的秦淮河,在诗人眼中也只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色凄冷而迷茫,诗人心中一片孤寂冷清。面对这样一把断戟,联想到以往那些在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诗人也只能发出怀古伤今的无奈和哀怨的感叹:如果没有类似“赤壁东风”这样幸运之神的降临,大唐帝国崩溃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回天无力呀!正所谓“中原鹿不由人”。
悲观也罢,哀怨也罢,忧愤也罢,颓废也罢,缺乏理想的色彩也罢,这就是一个晚唐诗人在他作品中蕴涵很深的在表层下隐含的指陈时局的另一层主题。
参考书目:
1、 刘开扬:唐诗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J],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4、周振甫:诗词例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
5、南京大学等编写:古人论写作[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6、刘逸生:唐诗小札[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J]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摘要:自古以来,对杜牧《赤壁》诗就众说纷纭:许彦周称“措大不识好恶”;沈德潜称“近少年轻薄语”;秦朝?指责为“如吴市上恶少年语”;胡仔则称“好异于人”。本文对以上众多论点进行辨析,并从写史、评史两个方面来论证此诗实乃“二十八字史论”之佳作。
关键词:杜牧;《赤壁》;诗旨;辩驳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是选入中学教材的古代诗歌名篇,是晚唐杜牧的一首咏史诗。关于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所透露出的诗旨,历朝历代的评论者众说难一,称赞者固然为多,但提出异议的也不在少数。赞扬者如清代吴乔“牧之《赤壁》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提出异议者中最为典型的是许彦周与沈德潜,许彦周称杜牧此诗是“措大不识好恶
”,沈德潜则更批评此诗“近少年浅薄语”。究竟孰是孰非,当然众说纷呈在所难免,但终有一方有所欠缺。下面我尝试对诸种说法逐一进行辩驳,并试图证明《赤壁》是一首“二十八字史论”之佳作。
一 杜牧与《赤壁》诗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所处的晚唐,是个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都急剧发展,宦官专权,朋党交争,藩镇割据,国势已日趋衰微。诗人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加之秉性刚直,常遭人排挤,一生郁郁不得志。杜牧诗歌方面的成就,向来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明高?称“降而开成以后,则有杜牧之之豪纵”,清薛雪誉之为“晚唐翘楚,名作颇多”。其为数总多的咏史诗往往取材于历史而着眼于现实,借古喻今,言志抒怀,把历史、现实和个人的情感融于一体,产生出令人叹服的艺术效果。不仅如此,这些作品还以创新立异的格调、豪雄俊丽的情采、明丽俊逸的气骨,彰显出了诗人雄姿英发的一面,为晚唐诗坛注入了一股活力。《赤壁》诗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作品。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对于这一众所皆知且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杜牧却一反常调,独运匠心,偏偏从假设东吴失败的方面来写,这样独出机杼的构思,深刻、形象而又风趣地从反面说明了这场战役于东吴生死存亡的关系,以及东吴获胜的关键所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 众说纷纭议《赤壁》
下面是对这首诗不同评价的梳理和辨析。
(一)不识好恶说
宋代许彦周首对此诗表示了不满,说此诗乃“措大不识好恶”。
杜牧之作《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1](P1022)
----《彦周诗话》
这一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首先是吴乔:
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许彦周乃曰:“此战系社稷存亡,只恐捉了二乔,措大不识好恶。”宋人之不足与言诗如此。[1](P1022)
----吴乔《围炉诗话》卷三
吴乔之意旨在说明如果纯粹遵循历史的真实面目,而没有诗人自己的观点,那就不是诗歌,而如果诗人全然不顾历史,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来议论,就会像宋人写的诗那样没有事实依据立不住脚。遂称赞杜牧的《赤壁》,认为杜牧的诗在咏史的基础上,又独出心裁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吴乔称赞“最为得体”。吴乔是从诗史的不同特点为杜牧这首诗辩驳的。另外贺贻孙、纪昀、何文焕、徐增及今人刘永济等也都从不同角度批驳了许彦周的有失公允。可以说,彦周所谓“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之语实在是没弄清该诗真正蕴意所在。试想,连国君以及主帅的夫人都被深闭于铜雀台了,国家败亡,生灵涂炭,还用问吗?难怪冯集梧注此诗时要讥笑彦周辈为“村学究读史见识”了。
(二)浅薄说
与许彦周之说相近,且言辞更为尖锐者也大有人在。这其中也不乏有著名评论者。清朝沈德潜便批评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近轻薄少年语”。而清朝秦朝?更指责此两句为“如吴市上恶少年语,此等诗不可作也。”[2](P122)
沈德潜认为杜牧《赤壁》诗像轻薄浅陋的少年说的话,而秦朝?则对此诗看法与沈德潜颇同,可以说这些评论都不免带有传统偏见。他们在未弄清诗意之前就主观地抹杀了诗人别致的构思和生动的艺术想象力。他们没有认识到诗人从反面着笔,正是诗人独特创造力的表现,而这正是该诗蕴藉之所在。
(三)好异说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牧之题咏,好异于人。如《赤壁》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云:“小杜《赤壁》诗,古今脍炙,渔隐独称其好异。……详味诗旨,牧之实有不满公瑾之意。牧尝自负知兵,好作大言,每借题自写胸怀。”[3](P243)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杜牧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方岳《深雪偶谈》所谓‘好为议论,大概出奇立异,以自见其长’也。如《赤壁》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不度时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其实非确论也。”[
其实,杜牧这种独出机杼的构思,并非不审时度势,故作立意奇僻引人注目的怪论。他诗中的“翻案语”,往往是他自己的政治观察力和军事知识在诗歌创作上的反映。他也并非“自负知兵”,便“好作大言”。他的论点,是切实可行的。再者,杜牧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也并非表示他对周瑜的“不满之意”。他提出周瑜因得东风之便,险胜曹操,不等于对周瑜表示不满。因为杜牧在此是以拟人化的东风与东吴二乔的命运紧密相联,生动形象地反映赤壁之战前后的惊险局势,从反面论证了时机对取得一场战争胜利的重要性。这样写来,既不失俊丽的风格,又情采倍增,更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上复杂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三 “二十八字史论”佳作
所谓二十八字史论是指用七言绝句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第一个用七绝创作大量咏史诗,并享有“二十八字史论”美誉的人。杜牧的这篇《赤壁》也同样有“二十八字史论”之称,精彩的描绘战史,精辟的评论战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