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象棋怎么设置时间间

教育新闻网&&棋类教学&&研究成果
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前期准备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小学 王振楣 金永清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门高雅的创造性很强的思维艺术。它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体,有利于开发人的智慧,锻炼人的思维,培养人的毅力,增强人的竞争意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都喜爱象棋:文天祥创下 “单骑见虏”等棋局。朱德、陈毅在戎马倥偬中从中国象棋中汲取营养,成就辉煌的事业。周恩来也说:“琴棋书画都要会一点,要成为通才。”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棋类是智慧的体操。” 、“象棋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会下棋的人就不能充分增加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
  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指出:“棋是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是一门开发智慧,锻炼人的思维,提高民族智力水平的综合艺术,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指示:应该把下棋和做人结合起来,不但要下棋,而且要把人做好。“凡有条件的大、中、小学都可以考虑让棋进入课堂。”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广大家庭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育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得到延伸和拓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应运而生。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并完善校本课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便成为学校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象棋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使之作为校本课程资源成为可能。
  鉴于这些思考,我们学校加入了《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项目,以《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现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一、调查研究是开展象棋普及教学的基础
  任何教育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实验研究同样如此。准备阶段中,我们通过校课题组、学校老师、家长学校以及学生参与的广泛的中国象棋实践调查活动对本校及本地社区的中国象棋活动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把中国象棋作为校本课程可以成为现实并可以取得成就的结论。
  首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镇就成立了业余象棋协会,积极组织开展了群众性的象棋活动,一批象棋爱好者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98年,浏家港镇被苏州市体委命名为苏州市首批象棋特色体育乡镇;同年被江苏省体委评为群众体育先进乡镇。我校在浏家港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进行象棋普及教学的实验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社区优势。
  其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与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开展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研究,对于丰富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有力的载体。同时,开展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研究对继承与发展中国象棋运动的优良传统,推广中国象棋文化知识,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近几年来的中国象棋特色学校建设活动,为我校锻炼了一批中国象棋教师,他们胜任中国象棋普及教育。同时,也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中国象棋小能手,他们在省、市中国象棋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第四,“九五”、“十五”期间的教育科研工作实践,为我校培养了一批能够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
  所有这些,都为我校即将开展的《象棋普及教学与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方案是象棋普及教学的方向标
  我校在前期调查与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方案。方案对本课题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意义、研究原则、研究目标、研究的方法与措施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1、课题概念的界定:中国象棋普及教学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中国象棋为校本课程的材料,在小学阶段,让所有学生参与此项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在传授与训练小学生中国象棋棋艺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智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本课题***为四个子课题:小学象棋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制;小学象棋教学活动研究;象棋教育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功用研究;象棋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3、课题研究的原则:整体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践性原则。
  4、研究目标:研究象棋在学校中的普及,学校、家庭、社区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制订出适合本校各年级使用的中国象棋教学大纲、教材和活动方案;让本校学生人人学会下象棋(中国象棋),并培养好小棋队;研究学校棋类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育质量的功能和途径。
  5、研究方法: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
  6、研究措施:学校成立课题协作组,由校长室张伟老师与教导处金永清主任负责加强管理;聘请上海棋协张世清先生与苏州体委象棋教练庞小予老师担任顾问;争取社会各界对开展棋类活动的支持,扩大经费来源,与家庭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响应;加强师资培训,做到本校老师人人会下中国象棋,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课题组是象棋普及教学研究及实施工作的人员保障
  按照本课题的研究方案,我们充分地挖掘本校及本地社区的中国象棋教育资源。首先是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我们立足本校,挖掘本校的人力资源,校长室分管体育的副校长担任本课题组长,校教导处、体育组及校中国象棋好手为研究主力,各年级都有负责教师参与。我们特别聘请了苏州市体育局庞小予、太仓市体育局沙永进、上海市棋协张世清、太仓市棋协顾建章指导并参与本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试图课题组通过这样的组合,能顺利完成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的成果。
四、设置课程、编写大纲教材是象棋普及教学的前提
  为保障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真正实施,必须促使中国象棋教学课程化。我们在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同意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把中国象棋课设置在课程中,每班每周安排有一节象棋课。学校还在周六安排了象棋提高班活动,活动时间为一小时半。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学校还特别拿出资金聘请社区的中国象棋高手来校为象棋提高班上课,做到既有普及又有提高,充分培养中国象棋小选手的特长。
  课题组制订了《象棋实践活动方案》,要求任课老师按方案中对各年级组教学内容的规定,根据队员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备课,保证了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实验研究的可操作性。
  总之,中国象棋活动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选择这个课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棋类教育,通过棋类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的进步、落实素质教育。通过准备阶段的工作,我们基本上理顺了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思路,为操作阶段的工作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在“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中国象棋专家们以及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一起努力下,我们一定能达到本课题方案中提出的研究目标,为普及中国象棋这一传统的祖国体育文化作出应有的成果。
象 棋 之 趣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小学 倪培良
我镇是象棋之乡。象棋运动在我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街头巷尾、浓荫之所、商店门口常有人摆一方凳,上置象棋一副,捉对厮杀。常有人驻足围观。象棋给我镇人民带来了乐趣,带来了祥和。可要使这项活动使小学生也喜欢上,从而成为象棋队伍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这几个字:趣、稳、恒、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象棋有了兴趣之后,才会跟着你一块学,也才能学好象棋,教学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教一年级新生时,应在趣字上下功夫。教学中,教学生走法时,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教小兵的走法时,我说兵、卒是勇敢的士兵,士兵最英勇,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小朋友们也象士兵一样勇敢,遇到困难不退缩,小朋友们很容易就记住了小兵的走法。马和象的走法是初学象棋的孩子最难掌握的,为此,我让小朋友们蒙上眼睛走路,小朋友们都挺带劲的,玩过之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当小朋友们说不好走时,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象的走法,象的走法与小朋友们蒙上眼睛后不好走是一样,但大象的象眼可多啦,在中国象棋***有八处,学生了解了象走田的规律后,我告诉他们,田字中间的位置就是象眼,一旦象眼塞住后,象就不好走田字了,再让学生找出象走田字的几个中心点,数一数,最后让学生练习走田字,将棋盘上的棋子全拿走,让学生练习。学生掌握后再设置好棋局,有的象眼塞住,有的象眼没塞,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总之,在教学学生各兵种的走法时,应始终贯穿一个“趣”字,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中去领会、掌握各兵种的走法。另外,一堂课走法不易多讲,可将兵、车、炮走法用一课时,将、士、一课时,马的走法用一课时,象的走法用一课时,复习一课时。这样,学生还会遗忘,但在今后的练习中,学生碰到问题时再予以指导,这样学生就会较快地掌握各兵种的走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象棋讲究一个稳字,可往往起始年级的孩子天性好动,象棋正好可以培养他们稳重的特点,对于他们性格的培养也有较好的作用。在教学时,应教会他们稳重的棋风,因为只有稳打稳扎,才能取得胜利。为此,我将下棋的规则之一“摸子动子、落子无悔”教给了一年级的孩子,并使他们懂得,即使在自己会输的情况下,一旦落子,就不能反悔,否则老悔棋,下棋的乐趣也就没有了。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训练,许多学生在下棋时往往思考再三,然后才谨慎落子,俨然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军。但也有学生冒然前进而不慎惨败的,此时,对学生说摸子动子、落子无悔、三思而后行,学生往往听得进,感受也深,记得也牢,对他们今后的象棋水平的提高也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对于他们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也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他们在象棋中已经慢慢养成了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这也许是象棋求“稳”这一特点带给学生发展的最好的、最直接的益处。
  象棋易学难精,象棋的真正乐趣,只有通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实践才会真正领悟到。为此,我们学校在推动象棋运动不断深入发展上做了不少的工作,使象棋运动在我校及至我镇能长久地蓬勃地发展。在学校里,我校开展了评选十佳象棋小能手的活动,具体方法是二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决出男、女生各一名冠军选手,评为校十佳象棋小能手,发奖状,与三好生一样在全校公示。一年级小朋友评二名象棋之星,当然也是冠军选手。每年“六一”节前,这些十佳象棋小能手在校园绿树浓荫下摆下擂台赛,凡能战胜与战平十佳小棋手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每年元旦来临之际,学校还会组织“迎元旦”家庭象棋赛,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方法是学生与家庭中的任何一员,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以是其他亲戚,一大一小参加家庭象棋赛,学校还制定了比赛计分方法,对于获得好成绩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极大地推动了象棋运动的发展,也将象棋的封闭式教学拓展为全镇共同的任务。所以我镇的象棋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发展着。因此我校也获得了许多好成绩,如蔡丹丹同学获太仓小小棋王称号,还有一大批象棋精英涌现出来,在华东地区的比赛中,我校也有好几名学生获得了较好的名次。这全得益于一个“恒”字。持之以恒,水滴不穿,象棋在给学生带来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时,也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象棋运动的开展,不仅在于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凡事做到了一个“恒”字,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
  象棋运动,胜败乃兵将常事,棋局中无常胜将军,胜利时,失败后,要求学生反思,从中悟出点道理是象棋运动带给学生的另一个好处,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结合语文中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写写象棋。我校的学生都能写也许多感受。我班陈玥写的棋战之后的反思足有一千多字,其中既有对局的紧张激烈,也有自我思考时的反复斟酌,还有人物神态地不断变换,更有成语的穿插,最精彩的是象棋带来的人生感悟,将象棋战斗的“硝烟迷漫”描写得淋漓尽致。我想,象棋带给这些学生的不仅仅是棋之趣了。象棋的博大精深,与学习、与品德、与习惯都给学生以陶冶、提高。正是不断的反思,既提高了学生的象棋水平,也促使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更使学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面对胜利时的坦然。胜不骄,败不馁,相信学过象棋,懂得象棋的孩子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棋如人生,棋之道,虽深不可测,却有法可探。愿象棋运动给我校乃至全国小朋友带来乐趣,使他们在棋局中学会更多更多。
创学校体育特色,促素质教育发展
太仓市浏家港小学 施宇峰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根据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阐述我校创建体育特色(中国象棋)学校,推动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与目标,介绍了我校发展中国象棋特色的内容,总结了我们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中国象棋特色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
一、象棋特色发展背景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抓特色建设,创特色学校,成了热门话题,风靡了长江中下游这块沃土。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也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开展中国象棋活动,形成具有中国象棋特色的特色学校。
  为什么选择中国象棋呢?我校在浏家港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创象棋特色学校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八十年代,浏家港就成立了业余象棋协会,积极组织开展了群众性的象棋活动,一批象棋爱好者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98年,浏家港镇被苏州市体委命名为苏州市首批象棋特色体育乡镇;同年被江苏省体委评为群众体育先进乡镇。我校在八十年代就成立了校象棋队,并取得过市小学生象棋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正是依托浏家港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决定全面开展象棋特色教育,不断提升素质教育。
  另外,也是为了全面贯彻体卫《两个条例》的需要,也可以弥补我校在体育方面还没有形成特色的缺憾。
二、象棋特色发展理念
  1、坚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创体育(中国象棋)特色学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实施素质教育是办学的目标,办象棋特色学校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表现、手段。使我校真正成为“合格+特色”。
  2、从学校象棋特色到象棋特色学校。学校开展象棋活动,让学生学会下象棋,就能算是象棋特色学校吗?不是的,象棋特色学校不仅要具有学校特色项目的独特性、水平的先进性、时空的广泛性、社会的认同性,她应该还具有参与的群众性和管理的全面性。中国象棋特色学校应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学校办学方面成为比较重要的方面,具有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之处,形成较稳定的、鲜明的象棋个性风格的学校。
  3、面向全体与培养拔尖学生并重的原则,做到全面兼顾而各有侧重。在全体学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因人训练,使一批学生学有特长
  4、学生学象棋坚持“健康第一”思想。象棋中蕴含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品质,藉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与良好的情操。同时,下象棋需有顽强的意志力,需要体力作保证。我们藉此促使学生身心健康。
三、象棋特色发展内容
  1、在1999年,学校体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建中国象棋特色学校专题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体育(中国象棋)特色学校的目标。
  2、成立象棋特色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主管,体卫组具体负责,全校教师实施,体育组对象棋教学和象棋队建设展开科研,邀请校外著名中国象棋高手担任指导教练。领导小组确定中国象棋特色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理念。逐次制定三年规划。
  3、规范制度建设。领导小组每月召开象棋特色工作碰头会,制订计划、研讨阶段工作、调整措施。
  4、建立与象棋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教材体系。目标与理念是方向,教材是保证,体育组查阅大量书籍、材料,并咨询了多名专家的意见,经反复研究,编写出了一到六年级的教材。并在阶段教学后不断修改与改进。
  5、严谨的象棋课堂教学秩序。学校由教务处开设每班每周一节象棋课,形成校本课程,象棋课有计划和教案,象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方位教学,组织调动每个年级组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教师学象棋活动。使每个教师都学会下象棋、喜欢下象棋,形成全校良好的象棋氛围。把中国象棋教学纳入素质教育之中,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6、配备爱岗敬业的象棋教师队伍。选拔一些有一定中国象棋基础的教师实施各年级的象棋教学,如果没有一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要想培养特色学校是困难的。另外,还聘请了多名本地有名的中国象棋高手担任辅导员与教练,指导中国象棋教学,特别是象棋队队员的棋艺。
  7、建设一支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象棋代表队。我们在特色建设过程中坚持面向全体和全面提高与培养拔尖学生并重的原则,做到全面兼顾而各有侧重。聘请名师,精心选拔组建象棋代表队。包含三个年龄梯队,组建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三个队。由名师给象棋队每周进行三次训练,每次训练在两个小时左右。
  8、切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教育工作既要有规律性,也要有创造性。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则需要教育科研。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理论”,并用以指导办学行为,这样才能找准学校改革富有特色的主题,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个任务主要由我们体育组来担当,我们全程跟踪特色工作的各个方面,作出科研与调研,写出各阶段总结与调研报告。给领导小组作汇报,提出建设性意见。
  9、努力形成浓郁的象棋特色文化。依托浏家港的象棋传统,让学生在社会上、在家里开展象棋活动。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如家长会、学生宣传、社会活动等)宣传象棋特色建设。在家开展教会父母下象棋的活动。在校内,各中队常出象棋主题的黑板报进行评比。少先队大队部常开展各种象棋内容的活动。语文教研组组织学生写中国象棋作文,开展中国象棋征文竞赛……,把象棋特色渗透进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
  10、开展丰富多彩的象棋竞赛与活动。体育组每学期举行一次千人象棋赛,评选一次“十佳象棋小能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象棋挑战赛;每年参加太仓市小学生象棋赛,并培养优秀队员代表太仓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各年级组适时开展象棋竞赛活动。学校也争取主办各级象棋比赛。并联络政府每年举办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象棋赛。
  11、健全可靠的特色建设保障。依托“敬学善思”的校风,建设文明的校园环境,保障特色建设的顺利开展。保证专款专用的预算经费,添置必备的教学训练用具。总务处保证周到的后勤服务。并成立了少年棋苑——桔艺园,作为学生切磋、活动、训练的场所。俗话说:“大军出动,粮草先行。”健全的后勤保障,是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
四、成绩与不足
  1、形成了浓郁的象棋特色文化。已经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齐心合力的局面;象棋已经渗透到了学校的“血液”中。在浏家港,随处可见小学生在家与家长对弈的场面。象棋已深入人心。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2、每位学生都学会了象棋,并在象棋中学会了礼貌,懂得了友谊,体会了健康的竞争。极大地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锻炼出了良好的身心素质。为学校素质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2002年成为太仓市体育(中国象棋)特色学校。同年好成为苏州市的体育(中国象棋)特色学校。
  4、已培养出5名中国象棋国家三级运动员。有5位同学成为了市体校的学员。
  5、代表队竞赛成绩:
  02年太仓市“浏家港杯”中国象棋赛获团体第二;个人第3、4、5名;
  02年太仓市小学生象棋赛获团体第五,个人第1、2、5名。
  03年获太仓市小学生象棋赛团体第一,个人3个第一,2个第二,2个第五;
  03年二名队员参加苏州市中国象棋比赛,分获儿童组第二1个,第五名2个;
  04年获太仓市小学生中国象棋赛团体第一名,个人1个第一,2个第二,2个第三,一个第五;
  04年在苏州市中国象棋赛中获儿童组1个第二,少年组1个第四名;
  一名队员获得太仓市小学生棋王称号;
  一名队员参加江苏省中国象棋少年组比赛获个人第六。
  6、不足:象棋样本课程的建设还有欠缺,还需完善;实践还没上升为对素质教育有突出贡献的理论;还未培养出突出尖子进入省体校;还未邀请到国家大师前来指导,客观上限制了我们棋手的更大突破。这些不足更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需要的是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惟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育特长是手段,创特色是途径,扬人性是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将倾注更多智、情、意、行,在特色之路上树起一个个丰碑。
以象棋为载体 促学校特色发展
太仓市浏家港小学 闵海彬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根据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载体的研究,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阐述我校以象棋为运行载体,推动课程改革;使城乡学生个性得以健康发展、潜能得以开发,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象棋 载体 特色 发展
一、象棋载体研究与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使教育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使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得以凸现。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抓特色建设,创特色学校,成了热门话题,风靡了长江中下游这块沃土。如何围绕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运用象棋这一运行载体,提高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水平,便成为学校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象棋载体选择与理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已凸现于我们面前,为增强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终身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象棋为运行载体,抓好特色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对我校而言可谓是一个切实有效的突破口。同时,对继承与发扬象棋运动的优良传统,推广象棋文化知识,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象棋是一种古老而又高雅的文化。下象棋是一项育德、益智、强志、养性的活动。象棋是力量的角逐,两军对垒,谁能逐鹿问鼎,让人惊心动魄;象棋是智慧的较量,用兵布阵,谁有锦囊妙计,使人捉摸不定;象棋是美丽的展示,刚柔兼具,谁更技高一筹,给人赏心悦目。象棋具有通俗性、广泛性和群众性,便于学习、普及、推广,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象棋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对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产生重要影响。在象棋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及团结友爱的精神等,无不是美好人性的体现。象棋的学习与训练,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明显作用。首先,开展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下象棋要懂礼貌,讲礼节,棋风要正。第二,开展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智能的发展。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棋类是智慧的体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会下棋的人就不能充分增加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这些都说明了下棋能促进人的智能发展。尤其有利于培养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开展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心理素质的发展。比如:情感的自控;性格的陶冶;耐挫力的培养等等。
  追求卓越,挑战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竞技体育精神的体现更是人文精神的升华。
三、象棋载体建设与体系
  1、创设理念,孕育棋愿
  体育可以锻炼人更可以锤炼人。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还是在竞技场上的比赛,它都要求学生挑战自己的体能,挑战自己的过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要求学生咬紧牙关,抗衡对手,坚持到最后一刻。在象棋教育中,培养和练就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的意志力,如果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去,无疑会绽开绚丽的成功之花,使学生的人生更加充实、辉煌。
  2002年2月学校就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载体的研究,结合本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明确提出以象棋为运行载体、抓学校特色、促素质教育发展课题,迅速制订学校三年象棋实践活动方案。学校利用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在学生集会上、在家长会上,大力宣传以象棋为运行载体的特色教育的目的、意义,使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共识,上下联动,家校合力,共铸特色,共建基地。
  2、建构平台,铸就棋坛
  学校各处室通力合作,积极推广和实施象棋运行载体实践。成立了 “少年棋院” ——桔艺园,购买了教练象棋、磁性黑板、比赛计时器、征订了象棋书刊、定购了VCD光碟等必须器材。设立了创建活动专项资金,确保了创建活动的正常运作。
  3、运作方略,铺筑棋路
  学校以象棋载体为先导,认真落实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载体的研究,明确副校长主管此项研究工作,根据学校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浏家港小学象棋特色工作三年活动方案》,定期召开创建象棋特色工作会议,制订计划、研讨教学、调整措施,对会议内容作好详尽记录;每学年有专题计划和总结;为各年级配备了指导教师,聘请三名校外辅导员。学生人人有象棋,人人参与象棋活动。
  象棋教学课程化。根据本校实际,我们把中国象棋课设置在课程中,每班每周有一节象棋课,周六的兴趣小组安排一小时半活动时间,做到既有普及又有提高。校象棋教研组制订了《象棋实践活动方案》,按年级组划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备课,使学生各有所获。
  象棋教学层次化。我校每班都成立了象棋兴趣小组,建立了校级象棋特色项目代表队(分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五、六年级组),成立了象棋普及班、提高班和精英班,使特色体育项目形成梯队。校代表队每周安排三节训练课,每次训练一小时左右。双休日、节假日,鼓励学生上网下象棋,家中有电脑的学生,常常在电脑上对弈。
  象棋教学竞赛化。
  学校把象棋教学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每年定期举行全校性的象棋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提高学生的棋艺与实战能力。每到“六?一”期间,学校举行由全校学生全员参与的“千人象棋”赛。这一期间,校园里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关于象棋的欢声笑语,到处都是象棋棋子碰撞的声音。学生们一一捉对撕杀,从班级一直杀到年级,杀到校级,从中产生新一届的“十佳象棋小能手”。每到十二月份,学校又要进行“象棋攻擂”赛。学校 “十佳象棋小能手” 在校象棋组的组织下,摆下了由“擂主、副帅、大将、先锋”组成的阶梯式擂台,接受全校学生的挑战。学生们经过半年多的训练,跃跃欲试。挑战的、观战的,场面极为壮观。这两项大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棋艺的提高。
  我校还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象棋友谊赛”,增强棋手的实战能力。近三年来,我校象棋队与浮桥小学、沙溪小学、陆渡小学、新塘小学、城厢一小等学校进行了棋艺交流。
  学校每年组织参加太仓市、苏州市、江苏省的小学生象棋比赛,积极协办了三年太仓市小学生象棋比赛。
  象棋教学全面化。在象棋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既让学生在象棋比赛中勇于争先,敢于拼搏,又让学生正确对待名次、成绩,做到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指导学生既能够在游戏、比赛、竞技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又能够坦然地接受各种结果,把运动和比赛作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全面育人,所有象棋运动员品德优良率达到100%,各科学习成绩优良率也达到100%。
  象棋教育家庭化。以象棋为载体,抓特色,促素质发展,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象棋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利用家长会、班主任家访等一些方法,宣传和动员学生家长参与象棋教学之中,形成共识。全校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能参与到子女的象棋活动中来,共铸特色,形式基地。学校每年寒假举行以一位学生、一名家长参加的家庭象棋对抗赛,在社会上已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为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载体的研究开拓了空间。
四、象棋载体成果与思考
形成特色 塑造人格
  形成了浓郁的象棋特色文化。浏家港小学已经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齐心合力、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象棋已经渗透到了学校、家庭、学生的“血液”中。随处可见小学生在家与家长对弈的场面。象棋已深入人心。每位学生都学会了象棋,并在象棋中学会了礼貌,懂得了友谊,体会了健康的竞争。极大地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锻炼出了良好的身心素质。为学校素质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搏得开心,玩得开怀,我心依旧,明天会更好”。小棋手的话诠释了我们实践活动的旨意。
挥洒智慧 展现棋情
  培养了一大批象棋小能手。浏家港小学已培养出了五名中国象棋国家三级运动员,分别是杨敏慧、蔡丹丹、陈玥、金意盈、奚佳璐,同时也为学校争得了众多荣誉。2002年太仓市“浏家港杯”小学生象棋邀请赛获团体第二名,同年的太仓市小学生象棋赛获团体第五名;2003年荣获太仓市小学生象棋赛团体第一名,同年参加了苏州市小学生象棋赛,蔡丹丹获女子儿童甲组第二名,杨敏慧获同组第五名,陈玥获男子儿童乙组第五名。2004年婵联太仓市小学生象棋赛团体第一名,同年参加了苏州市小学生象棋赛,杨敏慧获女子少年乙组第一名,蔡丹丹获女子儿童甲组第二名,同年蔡丹丹参加了江苏省小学生象棋赛,荣获了第六名的个人优异成绩,同时被太仓市棋协评为太仓市“小棋王”光荣称号。学校也由2003年被评为太仓市特色体育项目学校(中国象棋),2004年被评为苏州市特色体育项目学校(中国象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需要的是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惟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发展是主题,我们将在教育理想与现实问题的抉择中,抢抓机遇求发展,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努力创造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才能赢得主动。
  创新是动力,我们将在特色教育的策略、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方法上进行根本性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认真探讨,力求培养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的全面素质,为改革创新赢得发展优势。
  育载体是手段,创特色是途径,扬人性是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将倾注更多的智、情、意、行,在象棋运行载体的特色之路上树起一个个丰碑。时刻用首都体育学院毛振明教授说的两句话:“让体育在孩子们心中更美好,让体育在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中更有用”来鞭策我们,相信象棋的独特魅力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所发现。
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小学 金永清
中国象棋之乡——浏家港座落在美丽的长江之畔。这里风光绮丽,物产丰富,具有浓厚的中国象棋文化底蕴。浏家港小学位于象棋之乡——浏家港的中心。近年来,学校挖掘中国象棋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象棋特色教育之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棋手,在华东六省一市、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中国象棋竞赛中屡获佳绩,是苏州市中国象棋特色学校。最近,我校又成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作为校本课程为形式的中国象棋普及教学是完全可行的。现就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有关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一、 象棋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优秀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隋唐时期的《梁公九谏》、《玄怪录》中都有关于象棋的记述。北宋时期,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象棋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活动。李清照、刘克庄、洪遵、文天祥等,都爱好象棋。当时,宫廷中所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棋手,有专门制作象棋棋子、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时期,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等多种象棋著作。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有《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袁枚等学者都爱好下棋?,著名棋手也不断涌现,可见当时象棋已经成为民众喜爱的一项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安居乐业,中国象棋获得了更广泛的发展 ,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到处可以遇到中国象棋爱好者。一九五六年,象棋被定为国家体育项目。一九六二年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建国以来,随着群众性活动以及各级各类比赛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国象棋棋艺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优秀棋手不断涌现,杨官磷、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象棋大师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中国象棋,早已为学校开展普及教学积累了深厚的基础。
二、 象棋对素质教育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OO二年起,我们学校开始进行中国象棋特色教育的尝试。经过几年的实践尝试,我们更真切地体验到中国象棋所特有的教育作用,体验到中国象棋对学生成长所具有的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中国象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材。
  下象棋是一项育德、益智、强志、养性的活动。象棋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对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产生重要影响。在象棋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及团结友爱的精神等,无不是美好人性的体现。象棋活动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合作、开放,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弘扬个性,又可培养和谐合作精神。象棋教育中培养和练就的永不言败、永不停歇的意志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无疑会绽开绚丽的成功之花。
  中国象棋强调每个子是集体的一部分,既要发挥个体棋子的作用,又要重视集体的配合。棋子与棋子之间既有分工,又要合作。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一个社会。下棋中,集体的价值大于个体,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象棋的棋手们往往为了扰乱或牵制对方而牺牲几个子,更有智者,会制造局面引诱对手去救一些不重要的子。从而为胜利创造很好的形势。
  下象棋中,需要“耐心、冷静、勇敢、博大、谦逊”,这些都是很好的德育的素养。象棋还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化礼仪。
  实践证明,学象棋的孩子变得更懂事、更有礼貌、更尊重别人了。学下棋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
  (二)、中国象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中国象棋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的体育项目。翻开中国象棋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中国象棋产生起,它就与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军事科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棋是智慧的体操。”苏联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认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
  “知识和思维”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中国象棋,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化,增强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对局双方在对弈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脑力活动,不断思索,反复比较,选择最佳着点,时时进行形势判断,根据双方之实空的差距,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
  象棋棋艺构思的过程,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开局阶段是整盘棋的战略部署阶段,其构思更强调整体性,要求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每一个棋子所处的地位,在己方中所起的作用和对对方所产生的制约影响,使每个棋子的效力都能充分发挥出来。
  到中局阶段,棋局复杂,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演绎能力、应变能力、比较、筛选能力。
  几年的实践表明:经常下棋的孩子在思维方面明显优于不下棋的孩子。象棋普及教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象棋教学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中国象棋教学有助于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形成。这是因为,下中国象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在下棋的过程中,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兴趣、意志、毅力,反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创造能力,沉着、冷静的个性,自我控制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三、 象棋为校本课程注入了新的源泉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学校自主开设校本课程的空间与权利,中国象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为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注入了新的源泉。我们学校在市体委、市教育局、市教育培训与研究中心的关心与支持下,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根本,以适应服务社区为宗旨,开设了中国象棋校本课程。
  几年来,我们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并把它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领导高度重视,管理严密,措施有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根据学校及本地社区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浏家港小学象棋特色工作三年规划》,定期召开象棋教学工作会议,制订教学计划、研讨教学、调整措施,对会议内容作好详尽记录;每学年有专题计划和总结;为各年级配备了指导教师,聘请三名市内外有名的中国象棋高手担任本校的校外中国象棋辅导员。学生做到人人有象棋,人人参与象棋活动。
  根据本校及本地社区的实际,我们把中国象棋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课程设置在中午课余时间,每班每周有两节象棋兴趣课。中国象棋教研组制订了《象棋实践活动方案》,根据队员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周六免费为兴趣小组提高班安排活动,做到既有普及又有提高。
  我校在班级普及教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校级中国象棋运动队(分低级组,中级组,高级组),成立了中国象棋小能手提高班,使特色体育项目形成梯队。双休日、节假日,鼓励队员上网下象棋,与家中或社区象棋爱好者对弈。
  我校经常组织校内外中国象棋友谊赛。学校每年六月份举行&千人象棋&赛,每年十二月份进行&象棋攻擂&赛,每年两次大活动已成为一项制度。为更好地利用社区象棋资源,逢年过节,我们还与社区领导一起组织社区家庭中国象棋联艺赛,家庭成员一起参与中国象棋比赛,取得了很好的社区效应。学校还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象棋友谊赛&,进行了棋艺交流。
  学校对中国象棋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进行了跟踪,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全面育人。几年来对校级中国象棋运动队队员的调查显示,所有象棋运动员品德优良率达100%,各科学习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
  总之,开展中国象棋普及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意义重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开展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继承、发扬、光大中国象棋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将牢牢地抓住这一机遇,不懈地努力,为让中国象棋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放出更大的光芒作出贡献。
中国象棋教学在学校的普及研究
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小学 张伟
一、中国象棋教学研究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使教育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使校本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得以凸现。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抓特色建设,创特色学校,成了热门话题,风靡了长江中下游这块沃土。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围绕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建设并完善校本课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便成为学校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象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使我们下决心开展此项研究,并把它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深入开展中国象棋教学的理念思考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已凸现于我们面前,为增强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终身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中国象棋为运行载体,抓好特色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对我校而言可谓是一个切实有效的突破口。同时,对继承与发展中国象棋运动的优良传统,推广中国象棋传统文化,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而又高雅的文化。下象棋是一项育德、益智、强志、养性的活动。象棋是力量的角逐,两军对垒,谁能逐鹿问鼎,让人惊心动魄;象棋是智慧的较量,用兵布阵,谁有锦囊妙计,使人捉摸不定;象棋是美丽的展示,刚柔兼具,谁更技高一筹,给人赏心悦目。象棋具有通俗性、广泛性和群众性,便于学习、普及、推广,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中国象棋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对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产生重要影响。在象棋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及团结友爱的精神等,无不是美好人性的体现。象棋的学习与训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明显作用。
  首先,开展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下象棋要懂礼貌,讲礼节,棋风要正。
  第二,开展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智能的发展。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棋类是智慧的体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会下棋的人就不能充分增加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这些都说明了下棋能促进人的智能发展。尤其有利于培养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开展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心理素质的发展。比如:情感的自控;性格的陶冶;耐挫力的培养等等。
  追求卓越,挑战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竞技体育精神的体现更是人文精神的升华。
三、中国象棋教学在学校经历的三个阶段
  中国象棋最初进入学校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1999年,鉴于象棋兴趣小组的成功举办,学生家长的需要、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社区的象棋资源,学校把中国象棋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成立了学校第一个象棋组织——桔艺园。2003年,学校把象棋教学作为校本课程,正式引入课堂。
四、中国象棋校本课程的开发
  1、教师的培训
  学校聘请象棋高手定期对教师进行象棋的培训,组织教师进行中国象棋的对弈,对经典名局和案例进行分析,对教材选择、教学辅导等进行商讨、研究,为中国象棋的校本课程开发做好师资准备。
  2、学生的培训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对学生的培训,学校采取分层教学,由普及到提高再到深造,建设梯队。由此提出了“千百十”过程,即千名象棋小棋手、百名象棋小能手、十名象棋小明星。
  普及 学校对学生提出了在小学毕业前都会下象棋的要求,利用综合实践课,在一、二年级正式开设普及性的中国象棋课程,每周一节,认识棋盘、了解棋谱、棋子行进规则等,逐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象棋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在老师和教练的指导下不断进步。各个班级还利用午休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对弈,加强象棋知识和技能的巩固。
  提高 在三年级及以后的中国象棋课程训练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情况,由学生参加选修。学校分别组织年级组象棋赛、象棋小能手评选赛、象棋擂台赛等比赛,让更多的学生能提高象棋技能。通过,培养百名象棋小能手。
  深造 在象棋课程的学习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象棋苗子,这些苗子学习兴趣浓厚,悟性高,能应付各种棋局。我们既重视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培训,形成良好的学习象棋的氛围,更注意挑选这些心理素质好、意志坚强,具有较高的象棋技能的尖子生,进行重点培养、深造,增加训练时间,聘请了当地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象棋高手来校执教,加强开局、中局、残局的针对性训练,熟悉进攻与防守的常规套路,进行复盘,分析棋局成败的原因,迅速提高学生的棋艺水平。对于这些精英,学校还通过与象棋高手、教师的对弈、校际比赛、上网搏弈等丰富实战经验。通过深造,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十多名象棋小明星。
  3、家长的培训
  为了能更多地培养象棋好苗子,营造良好的学习象棋的氛围,争取家庭的支持,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广泛宣传,还举办了“家长象棋赛”、“亲子象棋赛”、“家庭象棋联赛”等以家庭为单位的象棋比赛。这些家长有不少是象棋的爱好者,其中不乏象棋的能手、高手。充分利用家庭方面的资源,为学校的象棋校本课程教学提供有利的帮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