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短片的剧本编写
动画短片的剧本编写
动画短片篇幅短,创意空间反而更大,更可自由发挥。在创作上有四方面值得注意:引人注目的内容和形式,故事结构的简化,主题内涵的挖掘,韵味和情感内核。
动画短片的概念及特点
动画短片篇幅短,形式感强。
动画短片就是指长度在30分钟之内的单集动画片。
我们在各大动画节上看到的短片类作品,还有那些动画的MTV、动画形式的广告,其实都可以划入动画短片范畴。在动画剧作这部分,我们讨论的动画短片,主要是指那些情节剧,也就是人物、讲故事的动画短片。
在动画短片中,有一大部分是艺术短片。
和商业动画不同,艺术短片是创作者个性化的创作过程,面对的观众也是成年人。不同于商业片,艺术片的剧本中更多的是灵感和创意,是个性的自由发挥和创造,而剧作技巧在创作中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有人说,随着电影和动画技术的发展,动画已经进入了“业余作者时代,那些非专业的创作者也可以用丰富的动画手法来表现自我。这类动画片与其说是为了给别人看,不如说是为自己而作。
是不是创作艺术动画短片就真的不需要技巧了呢?也不是这样。就像讲述同样一个故事,有人能讲的绘声绘色,到了另一些人嘴里却枯燥乏味。这里的差别就在于讲故事的技巧。学会更好的表达自己,我想,无论对于哪一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专业学习动画创作的人来说,进行短片创作是学习动画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动画短片因为篇幅短,也就是工作量相对可以个人承受。同时,动画短片形式上有很大的自由度,不像主流商业片对表现方式有基本的规范,动画短片给了创作者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动画短片可以有一名创作者从头到尾单独完成,这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让动画创作的初学者对动画的整个制作过程有一个了解。
对于进行过短片创作的人来说,再去制作商业动画片,这些有关的动画经验也能用得上,比如说,电视动画片,尤其是系列片,每个单元其实也是由一部部短片组成的。在较短的篇幅中讲故事,这一点是相通的。
短片的创作的无拘无束,形式各异,讲究的就是风格化、个性化,强调表达自我。短片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很难一概而论,现在,我们在这里讲短片剧本的创作方法,就针对它的“短”这个特点来谈谈。
虽然都是短片,但长度也差别不小,其剧本构思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1-3分钟的极短片,结构上往往别简化了:由制造悬念、情节突转这两大部分组成;3分钟到十几分钟是比较常见的短片含量,可以讲一个起承转合比较完整的故事了。二十分钟以上的短片,其剧本的结构方式就比较像影院片了,故事情节会出现几起几伏,有些除了主线索之外,还有支线索。
动画短片创意的技巧
引人注目的形式,简化的故事结构,深刻的主题,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第一节& 形式和内容的引人注目
大多数短片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形式感的独创性和极致化。
相对其它类型的主流商业动画片,动画短片更强调形式。
通过赏析一些短片就会发现,这些影片会在形式感上作一些新的、大胆的尝试。这些影片的形式内容有一种互动的关系,通过张扬形式感,达到作者表达自我的需要,也是影片个性化的展示。
曾多次多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Peter Lord和Nick
Park拍摄的一系列动画短片,都是用泥偶作为基本形式,无论是《动物园里的故事》,还是“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里面的泥偶造型都有着相似的风格。泥偶这种形式,相对于动画片中常见的手绘或三维动画,对观众来说有着某种新鲜感。
从实际制作的角度来看,很多比较另类的动画表现形式,在长篇动画中很难完美地实现,在短片中才能发挥自如。
案例分析“另类动画表现形式”
短片《铁丝》,讲了一个铁丝人的故事。一段看似普通的铁丝折成了人形,它具有了人的性格。铁丝人继续拿剩下的铁丝“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他用铁丝折出自己的房子、家具、女友…
…一切人们梦想得到的东西。然后,隐约的外来威胁却让铁丝人感到不安,他用铁丝折出大狗,又在屋子周围折出高高的围墙。他的自我保护逐渐失控了,当建造围墙的铁丝不够的时候,铁丝人先是拆了房子,又拆了家具、大狗,最后连女友都被他还原成了铁丝,成了造墙材料…
…当铁丝人终于把围墙造好,感到安全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把自己围在了铁丝牢笼之中,他哪儿也去不了了。
故事在短短的的几分钟内,把人生的“得与失”戏剧化地表现了出来。那段有限的铁丝,象征了人们所拥有的时间、精力,都必须面对此消彼涨的选择。
在这部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道具都是用铁丝折成的,就像用简练的笔调勾画出来的形象。这种形式的创意,和故事赋予象征意义的风格十分相配。
同时,这种形式本身就很独特,观众的视线会把这种新鲜的视觉形象牢牢抓住,会感到更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但反过来说,铁丝表现对象的广泛程度和细腻程度,就很有限,比如说人物微妙情感下的表情或动作,画面的色彩感觉,线条变化的丰富性。观众刚刚接触到这种形式,会被这种新鲜的表现力打动,但如果故事的空间再长些,铁丝的局限性可能就会显露出来。
从观众的欣赏心理的角度来看,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形式感,比常规的形式更醒目,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同时,采用那些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表现手法,也为观众打开了视野,突破了惯常看待事物的固有方式。
形式感的求新求变,不仅限于材料、制作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突破。形式感的构思、创意是和故事情节、画面审美等元素紧密相连的。
比如说,我们在以前提到用三维的形式表现水墨国画《夏》,作品以笔触在宣纸上着落为故事的开篇,跟随游走的笔触,自然而然地进入水墨的世界,一步步地引导观众,直至推开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窗口。
即使是单就二维动画形式而言,其中蕴藏的形式也是取之不尽的,可以无限制地挖掘下去。
第二节&&&&&
故事结构的简化
一、单纯的情节
在“动画故事”的章节中我们谈到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包含了起承转合四部分。在动画短片的创作中,其实是5分钟之内的短片,影片的故事只围绕一个单纯但有力的矛盾展开,其结构并不像一般影片的那样四平八稳,情节中高潮和结局两部分被突出强化出来,也就是我们说的悬念的积累和突转,这样会让剧本要表现的中心情节更为集中,故事脉络清晰,所产生爆发力也会更强。
案例分析“以小见大的故事情节”
在第12届斯图加特动画节上获得最有趣的动画片的作品《THE
GOD》,这是一部来自俄罗斯的三维动画片。故事的中心矛盾非常简单,讲的是高高在上被人敬仰的千手神像,被一只小小的苍蝇困住了,他们在进行了一番趣味横生的对抗。最后,神像弄得晕头转向,一头从高空栽了下去,而苍蝇飞上了神像的宝座,取而代之了,对那种看似不可侵犯的权威进行了调戏。,让人忍俊不禁。
故事的中心情节非常简单,就是围绕着苍蝇和神像的斗争展开的。因为矛盾单纯、集中,创作者有了更多的空间去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在《THE
GOD》这部动画片中,创作者设计了一系列的细节,诙谐地展现出这场力量悬殊的两人战争:面对苍蝇不知趣地在周围打转儿,神像开始还试图表现镇定,摆出神的驾驶,后来却忍耐不住,千手神像挥动自己所有的手,向苍蝇发起反攻,结构不仅徒劳无功,反而让自己所有的手臂绕在了一起,动弹不得…
这个故事的构思不是求大、求广,只是从生活中的小小的“一点”出发,从这一点儿展现出精致细腻的趣味,并且由小见大,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小见大,在间接的情节中挖掘出“深和精”,这种构思方式,很符合动画短片的构思模式。
二、悬念----突转、
我们在前天提到过,动画短片的典型结构方式:在故事的开端营造悬念,在故事的高潮解开悬念,情节出现突转,抛出令人意外的一个包袱作为故事的结局。有不少优秀的影片都是采用了这样的结构,产生了很不错的效果。
案例分析“动画短片的典型结构”
有一部在国际动画节上获奖的韩国动画片《生命》。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男子正沿着高不见顶的图腾石柱向上登顶,他背着儿子,还带着一个沉重的大袋子。寒来暑往,时光如梭,孩子渐渐长大,开始和父亲并肩同行,男子却慢慢衰老,但他们都没有停止攀登。终于,白发苍苍的男子再也无法移动脚步了,他把袋子交给了长大***的儿子,自己无奈留下。儿子继续向上、向上…
在这个段落中,情节进展较为平缓,没有强烈的起伏跌岩,但是却在积蓄着一种力量:父子两人在不停地向上攀登,他们究竟要去哪儿?去做什么?无论是传达给观众的情感上,还是故事情节的营造上,这都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悬念:外界环境的阻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神秘目标,父子俩坚不可摧的意志力…
…在平缓的故事风格后面,这些隐含在故事内部的线索,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观众的关注。
终于有一天,等儿子也已经步入中年,他爬上了图腾石柱的顶端,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块巨大的石砖,把它填补在柱顶的缺口处。
悬念揭开了:原来,父子就是为了建筑图腾柱而来。一块砖对于高不见顶的石柱来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却耗尽了父子两人毕生的精力。
这个结尾设计很有特点,举重若轻。首先,在情节上是一个突转,给观众出乎意料的感觉:本以为历经艰险苦难,以毕生精力作为代价,主人公总会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事,结果却是为了这么一个“轻松”、甚至“渺小”的目的而来,令人惊愕。
但是这种强烈的突转效果,在故事的主题上落下了种种的一笔,很有分量。正是这“重与轻”、“大与小”的反差有带给人深深的思考。攀登的过程就像人的一生,图腾柱则象征着人们同心协力、一代代延续着的人类文明。一生的时光对于个人来说,是漫长而丰富的,但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却如白驹过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已。影片的主题正是建立在“短与长”的相对性。那些以坚韧的意志和恒心,用生命去完成一件事的人们,无论事大事小,都闪现出人类精神的耀眼光芒。
(1) 悬念
有关悬念,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这样说过:“每个人生来都有‘悬念癖’,人类天生就有讲故事的才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往往下意识地把悬念当作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
的确如此,悬念几乎出现在任何类型的故事当中。侦破片中,破案过程的逻辑推理可能是最典型的悬念,战争片=中,各方的输赢胜败,甚至爱情片中,男女主人感情的分分合合…
…这些都是故事中的悬念,众多的线索就像一块块放置在剧情发展中的磁石,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那什么是悬念呢?
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
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哪么你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场面。另一种方式:你要表现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要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牵动着观众的心。
这个例子很形象地把营造悬念的基本方式呈现了出来:让观众了解一些谜团的线索,但又不把谜底揭开。这很像作一个猜谜游戏,谜面上总要或多或少地透露些许信息,但这些信息总是遮遮掩掩,绝不会直白地泄底。像这样有选择地透露某些疑点的讲故事方式,使得影片在吸引人的同时,也让观众享受推理思考的乐趣。
比若说我们上面提到的那部影片:父子两人攀登的目的与动力都是一个悬念,但在剧情中他们不懈的努力,不畏艰难的精神,给观众一种感觉:那会是很重要的任务。
设计悬念时,创作者经常会“向观众偷偷使颜色”。一些剧中人都不了解的秘密,创作者却透露给了观众。就像希区柯克所举的那个例子,故事中的人全都不知道炸弹,只有观众知道。打牌的人越是轻松愉快,观众越是感到那种暗藏的危机,而为剧中人担忧。这种悬念,不仅让观众好奇,更牵动观众的情感。
当悬念放到剧情当中,不只是一个或两个简单的情节,而是表现为一个积累、发展的过程,就像带你走进一座迷宫般的城堡,只有在前进中,才能一步步地看到里面的结构。随着情节的进展,观众心中对剧情大结局的好奇,对剧中人命的关注,被牵动的情感,都会随着这种积累逐渐增加,为剧情的高潮或是结尾的突转作好铺垫。而且,有时,随着故事进程,悬念还会发生延伸和转化。
案例分析“悬念的设置”
影院动画《怪物史莱克》中,故事中一个关键的悬念就是菲奥娜公主的神秘身份,这个秘密一直隐藏着,直到接近大结局处才解开。
菲奥娜公主刚一出场,就带着令人猜测的迷雾:魔镜谈起她时欲言又止,似乎背后还有隐情。而公主和史莱克同行时,看到太阳落山,就要立刻藏到石洞中,还把洞口遮得严严实实。这些反常的举动都引起观众的猜测:这位公主身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到后来,驴子无意中发现,公主会在夜晚变成怪物。但此时,悬念并未彻底揭开。一方面,公主身上的魔咒还未尘埃落定:据说,遇到真爱,她就不再会变身了,她不得不为此违心地嫁给坏国王。另一方面,史莱克和公主之间产生的误解该如何解开,两人的情感又会怎样发展。悬念还是围绕菲奥娜公主身上的魔咒,但其重心由“神秘魔咒的内幕”,转移到了“公主命运的发展”以及“破解魔咒的结局”上。
(2) 突转
在故事发展的高潮段落,情节经常会出现突然转折,给人深刻印象,同时也是故事内涵,是人物性格的鲜明表现。
在《怪物史莱克》中。当公主揭开自己会变成怪物的秘密时,坏国王惊愕厌恶,史莱克去欣然接受,并没有放弃对公主的爱情。国王企图破坏,史莱克的好友与飞龙赶来,战胜了国王。在这一段落中,情节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好人取得了胜利,坏蛋受到惩罚,每个人物脱掉了掩饰或伪装,展现出了内心深处的真实价格。同时,公主和史莱克的感情发展终于有了结果。
突转该如何设计呢?
我们看到很多精彩的短片,都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一个好的结尾,我想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元素:一,无论是情节的精彩程度,还是故事内涵的体现,结尾都应该有足够的分量压住故事。二,结尾的设计要掌握好分寸,在观众的预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突转”强调了“在意料之外”这一方面。所谓突然转折,当然要在观众的预料之外,这也是观众会被影片打动的原因之一。如果一切早被观众猜到了,那这种欣赏过程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展现编剧的技巧和才华的地方,就好像智力竞赛,只有比观众更聪明,给他们与众不同的意外惊喜,才会是一个精彩的结尾。
案例分析“故事情节图转的奥妙”
在《怪物史莱克》中,当公主找到真爱的时候,她身上的魔咒被解除,她不会变身了,耀眼的光芒的围绕着她,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爱情会让人更美丽,有情人终成眷属。公主肯定要彻底摆脱丑陋。但这部影片偏偏反其道行之:公主化身为怪物,而且永远也变不回去了。这个设计令人意外,同时也和我们看到过像《美女与野兽》、《灰姑娘》但等影片唯美的结局大相径庭。主人公史莱克面前出现了一个难题,实际上,更是观众面临的一个问题:非要英雄美女的爱情才那么美丽吗?当然,史莱克和公主的感情不会受外貌的影响,影片依然是一个完美的大团圆结局。但正因为在结尾这里拐了一个小弯儿,不仅使故事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爱情不依赖于身份、外貌,而根植于心灵的交融。
同时,特别值得一题的是,“意料之外”虽然是突转最重要的特征,但这种意外应该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说,不管你的设计转折多么新鲜、特别,都应该是按照故事脉络自然发展而来的,符合剧中人物的心理动机,这个设计绝对是观众的感情能够接受的,顺应观众的期望和心愿。
像我们上面提到的《怪物史莱克》这部影片,作者可以设计让女主人公变丑,但绝不会让女主人公心灵变质,或是史莱克因为相貌的变化而离弃爱情。因为这不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另外,对这个变身的突转,影片很细心地作了预先铺垫:据说,魔咒破解后,公主不会再变身,却没有说一定会变美丽。因而,公主变成怪物也就合情合理了。
第三节& 故事主题内涵的挖掘
我们在前面就提到过,影片的主题内涵在剧本中占有主导地位,它将影片中人物、情节、细节、对话、表演、结构、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表现手段都统率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体现,并以影片整体的和谐统一呈现给读者。
故事内涵是影片的灵魂,它的深浅、厚薄决定整部影片的分量和力度。尤其对于短片而言,能否从主题内涵上有所突破和挖掘,做出崭新而深刻的人性观察或是独特的哲理性思考,应该说是影片是否成功的关键。言之无物的作品,即使形式上再花哨,至多能给人感观赏的刺激,不可能真正地打动观众。
案例分析“如何挖掘故事主题内涵”
黏土动画《候车厅》是日本学生2004年CG比赛第九回胜出的动画作品,故事从一对姐弟进入地铁的那一刻展开,舞台是空空荡荡的候车厅,两个孩子正在追逐玩耍,这时不同方向的两辆地铁同时进站,车上的人群从两侧的地铁里鱼贯而出,一边是“灰西服团队”,一边是“黑西服团队”,他们尖叫着开始扭打,每个人都用手里攥着的报纸相互砍杀,乱作一团,有的人被打的没有招架之力,候车厅瞬间变成一个战场,两个孩子目瞪口呆看着这个场面。地铁要开动的铃声响了,两群人顿时安静下来,又急急忙忙的回到车厢里,地铁呼啸着开走了,只留下候车厅里的姐弟。
就形式感或是故事情节而言,这部影片并没有多少突破或是创新,但主题内涵的挖掘上,作者却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个三分钟的短故事,却极具象征影射出一定含义。创作者用荒诞、有趣的手法表现了对于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残酷的权势纷争,人们利用舆论相互伤害的现状,有的人被丑陋覆盖----墙上下流的海报遮住了脑袋;有的人利用信息射杀对手----报纸作为武器四处投射。小小的候车厅就像微缩了社会的大舞台,衣冠楚楚的人物却在面目丑陋地你争我夺。在这里,孩子们象征着没有发言权的弱势群体,他们只能眼睁睁的做旁观者,而每一辆地下铁,都意味着一个大时代的方向,从它的呼啸而来到呼啸而去,孩子们看到的未来是迷惑的,不知道下一辆地铁,会带来什么样的争斗。《候车厅》的成功之处,是在可看性和娱乐性的基础上,包含着意味深长而且独特的思考方式,是一部很有力量的动画短片。
一部影片的主题是支撑它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在创作短片时,除了故事人物的创作,的确需要对自己的剧本有个深入的思考:究竟要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
第四节& 影片的独特情感与韵味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故事好看,人物生动,主题深刻都是能够直接表达出来、很明确地传达给观众的剧作元素。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总有一些微妙的、感觉上的创作,比若说整部影片所特有的情调、蕴含的情感等等。这些元素,我们有时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但它们又的确对影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借一步影片来谈谈这个问题。
日本绘本与影像大师田村茂导演的动画片《鲸鱼的跳跃》超越了一般日本商业动画片的模式化,进行了独特而深入的艺术探索。影片画面唯美,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情节似乎并不连贯,却又像音乐的悠缓旋律般自然流淌。
动画片最动人之处就是作者脑中的奇异世界,以及从中透露出来的无穷的想象力。一群生活在“瞬间时空”的人们,在鲸鱼跳跃出海面的那一刻,时间凝结了,人们站在海面上静静观赏鲸鱼的优美姿态。有一位老人带着他的黑猫在这个时间凝结的世界中,走在如同冰原般辽阔的海面上,他像个渔夫般采摘凝结在空中的飞鱼,这是他的晚餐。在不远处,一位画家正在作画,画布上是鲸鱼正在跳跃的瞬间。而周围的人,有的睡在海面上凝结的微波上面,有的表演着有趣的马戏节目,老人看着这美妙的瞬间,陷入了回忆…
这部动画片出人意料地把人和时间的关系、生活的意义融入一个如诗似画般优美的动画短片中。影片的整体格调犹如水晶般光滑,流畅的叙事线条,简洁的画面,静静荡漾的情感。
影片包括了三个时空,现实世界、瞬间世界、回忆的世界,如何在一部短片中安排叙述这三个世界的层次,从技术角度上,导演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老人在现实世界中,处于边缘的角落,但是在另外一个人群,就是瞬间的世界中,是从容和从满智慧的漫步者,他们是超越时空束缚的人,在这个幻想的世界中,以人们行动来表达生命的思索,老人在瞬间的世界里回忆遥远的往事,数之不尽的瞬间构成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才会存在往事,老人在瞬间的世界回忆往事,这是作者对时间最有趣的想象了。导演的心境始终保持在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遥望的安静状态,他把角色安排在一个自己设定的奇异世界,这个世界远离喧嚣,简介但不空虚,有着贯彻到底的色彩基调和奇特的生命和物质,人物有着智慧和从容的神态,像诗人一样在这个奇异世界四处游吟,又像是堂吉诃德一样单纯的赋予每一件事物自己的幻想。这让我想起黑泽明的《电车铃》中迷恋电车的孩子和那个流浪汉幻想中的奇异世界,我突然觉得,其实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站在一个共同的现实平台上,遥望的,也许是景色完全不同的幻想世界吧,也许那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描绘和寻找的世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动画短片的类型都有哪些
请问动画短片的类型都有哪些????
08-10-29 &匿名提问
动画短片分为实用动画短片和实验动画短片两种。前者主要用于科普、课件、商业广告、音乐电视等,后者较多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并进行形式和技法上的探索与尝试,比较艺术化、个性化。追溯其历史,它的产生紧紧伴随着电影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之后它又作为影院片的假演片成为中途休息时的调剂影片。把几部动画短片放在一起在影院中放映,是孩子们的最爱。随着电视的出现,动画短片又活跃在荧屏上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近年来flash动画开启了网络上的一道新风景,并且又回过来进驻到电视领域,一些音乐电视和电视小品都被演绎成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在电视中播出。各国的动画大赛中还专门为动画短片设置奖项,以鼓励动画艺术上的创新。 动画短片的剧本创作是动画短片制作的关键。法国动画导演雅克勒密?杰雷(代表作有《青蛙的寓言》)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讲课时曾说,一部好电影的成功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个好的故事,第二是一个好的故事,第三还是一个好的故事。短片虽短,开端、发展、高潮以及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常常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探讨动画短片的剧情类型、重视剧本的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实验动画短片的剧本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情感型 动画导演通过一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让观众去体会、感受和审美。例如加拿大动画家卡洛琳娜?勒阿芙的《大街》描绘了这样一个情节:病危的外婆将不久于人世了,父亲漠不关心,儿子盼着外婆早点去世后自己可以占领外婆的屋子,只有妈妈一个人日夜操劳,最终累得病到了。在父亲的提议下,家人把外婆送到了养老院。妈妈病愈后立即又将外婆接了回来,给予了老人生命的最后关怀。虽然所有的人都嫌弃外婆,但外婆却在临终前仍想着外孙和外孙女,将最珍贵的首饰留给了他们。短片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的冷漠,让观众感受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又例如荷兰的动画家米沙埃勒?丢道克?德威特的《父与女》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目睹父亲出海之后,每天每月每年甚至用她的一生来盼望父亲归来的故事。虽然情节画面都很简单,却表达出真切的父女之情,带给人以凄美的视觉感受。加拿大动画家米歇尔?古努瓦耶的《羽毛》讲述了有人给男人送来一只盒子,里面有一只鸡。男人开始对鸡关怀备至,慢慢地冷淡疏远,最后到拔毛摧残,然而这一切却是一个女人的梦。女人从恶梦中惊醒,看了看身边的丈夫,起身坐到了床边。然而她却真切地看到了在她的脚下有一堆鸡的羽毛。这部短片看后让人不寒而栗,同时也留给观众一个对家庭关系或家庭暴力联想的空间。 二、幽默型 幽默型动画短片在动画短片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和重要地位。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唐老鸭》系列,华纳公司的《乐一通》、《欢乐小旋律》系列,汉那和巴贝拉创作的《猫与老鼠》、《燧石时代》系列等目的都是为了娱乐观众,观众笑声的大小往往意味着动画片成功的多少。在美国动画家维勒?维顿的泥塑偶拍动画片《伟大的科尼多》中,一会儿是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会儿是巴顿将军,一会儿是摇滚歌星,一会儿又是罗斯福总统,滑稽的面部表情加上典型的个性语言让观众忍俊不禁。在迪斯尼公司《果菲的马戏中》,导演给果菲设置了几个上马的姿势:用梯子上或用上马石上,用上启式上或踩马蹬上,结果果菲丑态百出,而马却在旁边哈哈大笑。马载着果菲小跑,加速跑,快跑,跨栏跑,倒着跑,不是小马和果菲跑到了树杈上,就是马在半空休息,果菲被吊在马肚子下拼命地跑。 三、探索型 这类短片是导演运用点线面、色彩等抽象形态配合以音乐构成,或者运用各种新型材料,如沙子、盐、铁丝、绳子、折纸、几何形体、电脑程序等来制作的。加拿大动画家麦克拉伦是探索型动画短片的高手,他的《爵士乐》、《幻想》、《马赛克》、《色彩随想曲》、《白色闪烁》、《视平线》、《图画接图画的运动》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在《双人舞》中让两个舞蹈演员的动作不断地延迟、停顿,让人感受到许许多多舞蹈演员的运动节奏,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英国动画家保罗?布什创作的《信天翁》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得以完成,是通过直接在胶片上刮擦制作而成的,这种形式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的。而日本动画家手冢治虫在《被毁坏的影片》中则给我们讲述了如下的一个故事:英雄在铁轨上救了美女,却被强盗盯上了。强盗跨过一格又一格电影胶片去追英雄,却遭到英雄一顿暴打。结局是英雄和美女依依不舍的离别。片中出现了许多的直线条和碎点,有时音画还不同步,有时还有跳格,有趣的是英雄还用雨伞来为美女躲过直线条式的“雨点”,整部影片充满了探索精神。 四、哲理型 这一类短片常常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表达一个哲理,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克罗蒂亚动画家波里沃基?多维尼考维克?波尔多创作的《学走路》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在学走路的过程中有四个大人分别要他去遵循某种规则,比方要顶胳膊、走正步、单脚用力、头腹互动等。完全遵循了大人们的教导,孩子却不会走路了。思考良久之后,孩子扔掉了大人们给他的奖牌,顶住了大人们给他的种种压力,坚持不按别人给他设置好的走路规则,愉快的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来。阿达导演的《三个和尚》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结局有些悲观,动画片在这里增加了一个情节,小老鼠将油灯打翻引起了庙宇中的火灾,危险波及到了每一个和尚,这时大家都行动起来合力取水,共同将大火扑灭下去。事实教育了和尚们,集体的事要争着去做,如果每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推则推,能不负责则不负责,结局将会是每一个个体利益都要受到损害。张骏编剧、李杰导演的《三条忠告》也属于这一类影片。丈夫外出打工20年,回家之日老板给了他两个选择:三条忠告或者20年的工钱,两者只能取其一,丈夫选择了前一条。老板告诉他第一不要走捷径;第二收起好奇心;第三不要在痛苦和仇恨的时候做决定。听从了三条忠告丈夫避免了一个又一个危险,安全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结局是令人意外的:丈夫见到了第一次谋面的儿子和老板给他藏在大面包里的20年的工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但是有时候这样的回报会来的很迟,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动画短片的剧本类型有时候也可能是兼而有之的。情感型的动画也可能具有探索性,哲理性的动画可能挺幽默,亦能让观众会心一笑。实验性动画短片的创作的繁荣会对一个国家的动画教育和产业的总体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